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举百年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7 17:4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举百年祭


作者:张云江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停止科举,“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中国这项沿袭一千多年的选官制度,就此寿终正寝了。青衿黄卷,三更灯火五更鸡,曾经寄托过多少读书人梦想的科举,就在人们轻微的叹息声中变成了历史陈迹。
隋唐科举取代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就是一种绝对的进步。汉代征辟“贤良”、“孝廉”,“乡居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1]社会舆论对国家官吏的任用尚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至魏晋时期,门阀大族兴起,乃有“九品中正”之设立,此种制度固然流弊甚多,但诚如顾炎武所说,“九品中正之设,虽多失实,遗意未亡。凡被纠弹,付清议者,即废弃终身,同之禁锢。”[2]他举了陈寿、阮简、温峤、张率、谢惠连等人因为内行不谨而被废黜的例子,以证明“清议”的作用。可见“中正品第”的鉴定,自有其严格的标准,并不是私情甚至皇帝的意见所能完全干预的。而且“九品中正的用意,依然是使皇帝不敢私人才予夺之权,士大夫不敢放佚恣肆于社会之上。知识分子依然是站在皇帝与老百姓的中间,发生一种贯串平衡的作用。其自身即在此贯串平衡的作用中,对政治保持了相当的尊严,维持住若干的人格。”[1]
科举制度打破阀阅门第对国家官吏更替的决定权,与“九品中正制”相比,在选拔制度的公正性、考试技术的严密性及参与竞争的开放性上,可谓远迈前代,但其设计理念与所能达成的效果却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堕落:品第鉴定与人的品行有关,而科举只与文字有关,这就诱使天下读书人以有限之岁月,销磨于场屋之中,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只在故纸堆中讨生活,除了读书以求“受禄于吾君”之外,别无其他出路;品第鉴定与社会清议有关,科举却只与皇权有关,士子如果得中,那是皇恩浩荡,从此官吏之任命全由皇帝说了算,社会舆论无从干涉,官吏也只对皇帝、官僚阶层负责,社会舆论也就对官员的操守无从监督;品第鉴定可以敦促一个人高尚其志,讲究气节,而举子读书之始即存一干禄之心,自媒自货,少有廉耻可言,“科举的学问腐蚀了人们的头脑,不少学者只是为了抄袭才阅读诗文,他们根本就不理会培养自己的道德水准和自我克制是多么地重要。”[2] 乾隆自己也承认,“科名声利之习深入人心,积习难返。”科举所预设的成败霄壤云泥的巨大反差,也容易造成士子的人格分裂;
另外,明清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看似对圣贤经典的推崇,实际上这种工具化的做法使得文化的神圣与纯洁性受到严重的玷污,儒家经典也在“教材化”中失掉了真义,可以成就人之道德的文化精神“沉没浮荡无所附丽”,而只能一切惟皇权是尊。
总而言之,科举考试使得官吏选拔制度的技术性增强了,但却是以破坏文化应有的建设作用为代价的。顾炎武将科举比作“焚书坑儒”,颜元称科举“灭儒道,毁人才,阨世运,害殆不可胜言。”科举在客观上使得读书人之灵魂,社会、官场、文化之风气日近于卑污。
播下龙种,收获的都有可能是跳蚤,科举一开始播下的就是跳蚤种,又怎能期望它能有龙的收获呢?科举发扬了中国文化固有的劣根性一面,流毒至今不可收拾。明清出现的种种弊端,不过是科举这个“利维坦”内在毒瘤的必然发作而已。
科举是考试技术的胜利,于是防止作弊成为科举的重要举措。在宋代就有“传义”、“换卷”、“易号”、“卷子出外”、“誊销灭裂”等作弊手段,到后来更是层出不穷,如“夹带”、“雇抢手”、“垫塞”、“传递”等不一而足。于是种种防范措施也日趋严密,“问先察貌,索结登车,巡视搜检,解衣跣足,而名而应,挫辱不可殚言”,“穷微索引,无所不至”,“解发袒衣,索及耳鼻,” 举子被查如盗贼,被驱如牛羊,被拘如囚犯,在寒风刺骨的棘围中席坐听侯点名,在屎尿味弥漫的号房内代圣贤立言,在昏昏暗暗的灯烛下为生民立命,而且还希望他们普遍具有圣贤志向、道德情操,天下还有比这更为滑稽的事情吗?朱熹认为这是“上之人分明以盗贼遇士,士亦分明以盗贼自处。”满清入主中原,更在八股之外,再加上“读上谕”、“恭默圣训”等,以加强思想教育,这样读书人的“盗贼性”之外真的又多了一层“奴才性”,使得其品德日趋于卑贱,个人廉耻无从保障。”“这一盗贼性格的集团,在社会必奸盗社会,在朝廷必奸盗朝廷。”[3]
举子参加科举,他对考试技术、技巧的重视也超过对经典的理解。背诵四书五经,学写八股文、临摹馆阁体书法是举业必备的训练,清代各级学校都是以此三者为日常教学内容。人们对举业技术性的关注甚至达到某种偏执甚至变态的程度,例如对“字体”的重视,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中说,“我朝开科取士,乡试会试外,大率以字居多。殿试则是取字,朝考亦然。京都凡取士,总以字为先,以诗赋为次,文艺又次之。故用功之士,写字为要务,一日之中写字功夫居其半,甚且有终日写字者。京师之人相见问曰:近日用功否?即问写字也,并不问所读何书。”中国文化对书法格外重视,也是有科举技术运用背景的。《纪闻类编》中云,“上以此求,下以此应,聪明才智之士,一生有用之精神,尽消磨于无用八股之中,岂不可惜?”
科举的“工具性”本质使得它的神圣性日趋黯淡,许多环节开始出现问题,许多人把科举看作一条敛财之道,考官更是监守自盗。薛福成《庸庵笔记》云:

“当咸丰之初年,条子之风盛行,大庭广众之下不以为讳。……又有无耻之徒加识三圈五圈于条子上,倘或中式,则三圈者馈三百金,五圈者馈五百金。考官之尤无行者,或歆羡之。”
清朝“科场三大案”中皇帝屡诛大臣,“咸丰戊午科场案”甚至杀掉了大学士柏俊,但考试中的腐败现象依然严重。考试过程中“非程序化、非道德化”的东西越来越多。清朝中晚期,随着考试人数大增,阅卷量加大,竟有判卷“短快明”之发明,《庸庵笔记》中云:

“今之督学使者,按临各郡考试童生,每次须分十余场,往往因公事繁冗,期限迫促,不能从容评阅,悉心搜校。……闻昔学院有以‘短快明’三字衡文者,大抵交卷愈快愈妙,篇幅愈短愈妙,而意义则取明白轩爽,题纸一下。不可构思,振笔疾书,奔往交卷,取额一满,则不待终场而出案,往往考者方据案咿唔,研磨润笔,忽鼓吹聒耳,龙门洞开,始知出红案也,乃皆踉跄不终卷而出。”

那只曾经金光闪闪、炫人眼目的“钓钩”渐渐地就锈迹斑斑了。科举原本是统治者诱人入彀的垂饵,“士大夫与政治的关系,成为垂饵与入彀的关系,这已不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渔猎者与动物的关系。”[4]问题是在非常时期,“渔猎者”动辄拿这支神圣的“钓钩垂饵”换钱,——朝廷在国家财政困难时会出售功名和官职,而且这种风气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愈演愈烈,这些由“捐纳”、“军功”出身的“异途”分子剥夺了许多正途出身者的机会,“富家之子不读书而可列于朝廷,贫窭之士抱学问而终困于朝野。”由此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出现严重堵塞,以致造成种种问题,何德刚在《客座偶谈》中曾总结说:

“有清时代,一科举时代也。二百余年,粉饰太平,祸不作者,不得谓非科举之效,所谓英雄入吾彀中是也。大抵利禄之途,人人争趋,御世之术,饵之而已。乃疏导无方,壅塞之弊无以宣泄,其尾闾横绝至不可收拾。末季事变纷歧,何一不因科举直接间接而起?”

何德刚认为清末很多问题直接间接由科举而起,让人想起明末的一个笑话,崇祯在煤山吊死后,有人用贴红纸榜书于大明门上云:“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二口,奉申贽敬。晚生八股文顿首拜。”将明清亡国责任完全推到科举头上未免太过,貌似“神圣”的科举在“渔猎者”心目中始终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

科举的最大弊端在于它使得士大夫阶层道德出现危机。原本按照儒家的理想设计,士大夫阶层有化导乡俗的责任,是整个社会伦理的教化者与道德底线的维持者。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在形式上与精神上控制士人、折磨士人、糟蹋士人”,使得“士农工商”中,“‘士’的人格最为破产”,[5]乃至于“今士人所聚多处风俗便不好”,袁枚竟有“士少则天下治”的说法,因为“担负道统以立人极的儒家的子孙,多成为世界知识分子中最寡廉鲜耻的一部分”[6]。满口满纸的仁义道德,竟培养出如此之多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假圣人”,岂非咄咄怪事?《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聊斋志异》等对于读书人的讽刺,并非仅出于虚构,而是有社会现实基础的。黄儒炳《续南雍志》中记载了明朝中期的一桩奇闻:万历年间,监生茅迪吉、沈德谦等人恣行凶暴,对某祭酒的仆人大打出手,“榜掠无数,以绳系持其足,续以水灌之,几于非刑。”祭酒听说后,急忙派皂隶去救,结果也遭到殴打,再派典籍去劝教,也遭到辱骂,“狂呼慢骂,无师生之体。”在国家最高学府中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真让人啼笑皆非。当时有大量无赖、学棍通过捐纳进入各级学府,“秀才”二字几乎成为流氓、暴徒的代名词。这些无赖将来进入仕途,不武断乡曲、贪污横暴、鱼肉百姓才怪。顾炎武说,“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明末李闯、张献忠等人对士人、缙绅的疯狂屠戮,可以说是士大夫阶层此种道德破产必然要遭受的报应。中国古代社会由此种士大夫阶层负责道德风气的培养,其结果可想而知,鲁迅《狂人日记》中“吃人”的比喻,绝非仅是一个狂人的臆想。

科举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它严重伤害了文化的权威与神圣。清末西学渗入,中学节节败退,当时流行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严格分析起来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中学有“体”可言吗?儒家学问及精神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体”,但在列文森充满睿智洞见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却说道,“在这个被综合过的文化中,中学是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它又是作为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即‘用’来使用的。……事实上,中学之所以被珍视,是由于它具有进入仕途之敲门砖的功用。”[7]科举制使得中国学术、文化“体用”不分,以至于中国千多年来一直缺乏真正严格意义上“体”的学问,——某种具有超越性、绝对性、对一切人普遍具有约束性的真理存在,结果失“体”丧“用”,两者一无所获。于是我们看到,“从19世纪40年代的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到20世纪初引进西方教育制度,这表明越来越多的曾经是中国之“体”的东西,为了维护更深层的内核,而被清除出了中国之体的范围。”“现在它(儒学)的功用被剥夺了,其‘学’也就必然枯萎。”[8]此种由“体”之长久丧失而造成的“教”之亚真空状态,在西学的冲击映照下显现无遗。张之洞等人曾经满怀信心、充满底气地侧身一退,没想到心中最为坚固的屏障竟是虚无,虚无的下面是万丈深渊。儒家学说最终随着科举制的停废而由土偶木像变成游魂野鬼,西学长驱直入,无往不胜,由“用”而谮越为“体”,开始占据中国人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现在国人精神文化上时常感到处处掣肘、进退无据,不能不说也是拜此所赐。

科举在百年前已经寿终正寝,但今天似乎它的鬼厉之气仍在到处弥漫。今以此文祭之,愿其魂兮归去,早日入土为安!

注释:

[1] [3][4][5][6]徐复观:《徐复观文集》(一)137、142、140、146、11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

[2][7][8]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完稿于2005年12月9日

附记:写完之后才发现时间不对,已经101年了,只好压在箱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3:40 , Processed in 0.0640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