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传奇】
序 曲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太阳微系统(Sun)公司,几个青年喊出“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喊得声嘶力竭,喊得人们不知所云,喊得连他们自己后来都几乎要放弃这个奇怪的命题。可是某一天早上醒来,他们突然发现,周围的人不仅完全接受了这一口号,而且把它奉为圭臬。
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A.Gore,)秉承其父之遗愿,把其父老戈尔当年在田纳西州开拓“州际高速公路”的法案加以一番演绎,冠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名称。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人们读到了一个“NII” 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缩略语。戈尔亲自主持实施该项规划,要在下世纪初用光缆把美国所有的企业、商店、研究机构、学校和家庭连接成一体。对此,西方发达国家七国首脑自然不愿美国独领风骚,紧跟着提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GII)谋求共同发展。几年光阴过去,无论是“NII”还是“GII”,似乎再也没有多少人记得,却仿佛在一夜之间,Internet就成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代名词,尽管它离戈尔的梦想差距甚远。虽然这位戈尔在2001年总统竞选中输给小布什,热情的美国人仍把他尊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之父”。
Internet,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曾分别译作“互联网络”和“网际网路”。当中国大陆将其译名规范为“因特网”的时候,全球范围的网络热,已经不可遏制地极度膨胀,其疯狂增长态势,只好用“大爆炸”作描述。传媒以最大的激情为这股网络热火上加油,从《网络时代》、《网络为王》、《网络商战》和《网络化生存》,到《世纪之赌》、《极限超速》 ……仅这些时髦名词的狂轰滥炸, 就足以让世人惊讶万分。“上网”、“冲浪”、“漫游”,对普通百姓也变成耳熟能详的字眼。直到1997年,“世界经济论坛”在达沃斯举行年会,论坛主席施瓦布宣布当年年会的主题是“建立网络社会”,“网络”这一计算机领域的专业名词,终于被一向谨慎的社会经济学者认同,开始弥漫于人类社会的各种理念之中。
极富传奇色彩的因特网,就这样旋风般向我们走来,它正在造就有史以来最奇特的人文景观;它就像那部进口电影大片,让全球每个角落每个人都实实在在感觉到历经“网络惊魂”后莫名的兴奋。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论说:“这是信息时代真正的曙光。不到十几年时间,网络就从一帮个人电脑奇才们发起的晦涩的技术,变成20世纪最强大的独立的通讯手段。随着数据包在公司之间以及更大的万维网上穿梭,信息已经超过声音通讯成为电讯世界最重要的通讯业务。在几十亿张网页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信息,所有信息从任何因特网浏览器都可以迅速得到,而且奇迹只是刚刚开始。”
奇迹还只是刚刚开始?是的,虽然到了20世纪最后一年,全世界连接因特网的主机已经从1969年的4台增长到接近1亿;上网用户人数已达3亿;万维网网页已达30亿页,每天还在以300万页的速度增加;虽然到了2000年底,连中国的“网民”人数也已跨越了2000万大关,但是,人类社会也才刚刚跨进网络时代。
所有关心和关注网络发展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发问:从何年何月起,电脑从一种高速快捷的计算工具,演变为“吞噬”信息的处理设备,又悄悄变化为信息传输的通讯媒体?变成了支撑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这张“一网打尽”全球的互联网络,究竟是从哪里来?会在哪里结束?
美国一家虚拟电脑博物馆在介绍网络起源的文字中,把“网络通讯”的历史一直上溯到远古时期——据《圣经》记载,古罗马广场就建有网络状的道路,不仅便于军队快速集结,而且也方便了通讯兵策马送信。按照这种诠释,中国古代的秦始皇也可称为“网络先驱”人物。他在称帝后大力推行“车同轨”,修驰道,通水路,去险阻,统一后的神州大地同样形成了古代的交通网络。
互联网络指的是电脑和电脑网络的相互连接,无疑是电脑发展史中一个最伟大的转折。互联网络的历史只能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实事求是讲,无论是早期的阿帕网,还是目前的因特网,都不再是哪一个天才的个人发明。电脑科学发展到联网时期,任何人都不可能像19世纪巴贝奇制造分析机那样,独立完成某项重大的科学创举。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是在1997年,当记者访问文特·塞尔夫(V.Cerf)博士,并尊敬地称他为“因特网之父”时,塞尔夫回答说:“你应该清楚这个头衔很不公平,有很多人参与了因特网的创建,我只是在最初十年里做了一些早期工作罢了。”
文特·塞尔夫只讲对了一半。虽然网络技术源于科学家、发明家的共同创造,但“发明家未必是创新者,只有企业家将发明引进经济系统,发明者才成为创新者”(著名经济学家J.A.熊彼德语)。互联网络的技术创新雄辩地说明了这一论断,它值得我们回过头来,去探寻网络的起源和先驱者的足迹,让这并不久远的历史告诉未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正是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携手合作,人类社会这一场最激动人心的技术创新才得以实现;它将激励我们高擎“创新”的旗帜,去迎接知识经济新的世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