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读,从文本“罅隙”中进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3 13:0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细读,从文本“罅隙”中进入

作者:张秋达     

一、语言推敲处
    王尚文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这种声音首先来自文本的语言。它的价值正如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所说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细读,常常要从寻找词语推敲处的“罅隙”入手,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妨看看对《伶官传序》(人教必修2004版)中“请”字之咀嚼。
    背景材料:在自读《伶官传序》过程中,有学生对“请其矢”的“请”字的课本注释(“领取”)提出了不同看法。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推敲:
    第一层面推敲,从语言的表情达意入手。将“请”字翻译成“领取”,没有很好的表情。从传统习惯来说,“请”字含有尊敬之情,将其翻译为“领取”,尊敬的意味没有传达出来。然后从文意层面入手,“请”字的翻译也要体现出恭敬之意。因为三矢是晋王临终前赐予庄宗的,是先王的遗物,代表了先王的三大遗愿。因此,打仗前,须先行祭告仪式。
    第二层面推敲,从还原语义的本来面目入手。课文将“请”翻译成“领取”,可能是为了与下文的“纳”相应,因为“纳”是“收藏”之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请”字就可以翻译成“领取”。理由是由于“凯旋”,使得“收藏”矢时意气扬扬,与受矢时,已判若两人,没有了先前恭敬的味道。因此宜将“请”字翻译成“恭敬地取出”或“请出”,这样对比意味更浓。
    第三层面推敲,将“请”与“纳”对读,发现文本新的价值。恭敬地“请”,显示了庄宗在创业初期的谨慎态度,为以后的兴国作了铺垫;“纳”字没有了虚心之意,潜伏着危机。这正印证了“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语。文本凭借与庄宗相关的两个动词,证明了作者的观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所以,“请”的含义,似乎仅关翻译,其实不然,大有深意。
    二、学生浅读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锐教授说得好:“我们面对的文本,就好像一座岛屿,有水面之上部分,水面之下部分,还有河床部分。”在阅读过程中,师生不能只遥望水上部分,绕岛屿走马观花地游一遭;而要设法了解、开掘这座“岛屿”。因此,教师应该有进入“罅隙”的敏锐之心,不断引导学生从浅读走向深读。不妨以刘征先生的杂文《庄周买水》中鲋鱼呼救这一细节阅读为例。
    背景材料:课前要求学生将《庄周买水》改编成课本剧,以供课堂上演出之用。演出很顺利,场上场下气氛十分热烈。接近尾声,庄周怀揣提货单,行进在奔向东海的路上。这时,扮演鲋鱼的女生,用忧伤的曲调,唱起了《忘情水》,掌声响成了一片。
    掌声,说明学生没有揭开诙谐夸张的外形底下真实、严肃、深刻的内涵。针对鲋鱼呼救这一细节我们进行了以下细读:
    第一层面,从小鱼的角度,读出小鱼的可怜。小鱼,只要有一勺水就可以活下去,但没有,只能“拍着尾巴,两腮一张一合艰难地呼吸着”。“若大人”们垄断了东海无穷的水资源,为所欲为;而小鱼呢?一勺活命水都难求。文章没有停留在批判不良风气这一层面上,而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百姓生存艰难,大大丰富了文本内涵。
    第二层面,作者为什么让庄周听到小鱼的呼救声。庄子是迫于生计,被动下海,但良知未泯。他在“又饥又渴又热又气恼”的情况下,坐在路边休息时竟然能听到。庄子是知识分子的代表,如果连庄子也丧失了良知,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中国还有希望吗?作者一定要让庄子听到小鱼的求救声,同时细致地刻画庄子受打击的情形。这样自然引出了尾节,让人们在焦虑中多了几分希望,几分期盼。
    所以,这条小鱼的呼救既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又使得文章结构更显精巧,可谓“尺水兴波澜”。
    三、文本误读处
    我们在解读作品时,多样性与确定性是统一的,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由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制约,或者是阅读心态的浮躁所致,文本误读现象比比皆是。不妨以《项链》的结尾补写为例,围绕能不能让玛蒂尔德死去进行细读。
    背景材料:续写一段文字,想象女主人公得知项链是假的后的表现,然后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一位学生自告奋勇地读了他的续写文字,将玛蒂尔德的结局处理成投河自杀。当他读完这段文字后,整个教室热闹开了。
    围绕能不能让玛蒂尔德死去,我们进行了细读之旅:
    第一层面,从文本出发,寻找补写依据。1.课文的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一个“也”字意味深长,有丰富的潜台词,可能表明在那个社会里,评价一个女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相貌。玛蒂尔德孜孜以求的生活也就是住高大的房子,过奢华的生活,与男子交往,甘做物质的奴隶、男子的玩物。追求过上流社会的生活,是当时的风气。因此,作者是借她的不幸来批判那个丑恶的社会。如果最后让她自杀,肯定不是作者创作的本意。2.“成全”一词,也可以理解为丢项链事件成全了她。一方面,让她感受到丈夫的真爱,丈夫在艰难的日子里与她患难与共;另一方面,如果玛蒂尔德不丢项链,真的有一天置身于上流社会,说不定在她色衰被抛弃的一天,真的会生不如死。3.作者感慨“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可见作者是将主人公的不幸归结于一个偶然的因素。结论是:不能让玛蒂尔德死去。
    第二层面,从人物性格发展的轨迹来推测人物的未来走向。1.从其性格发展来看,玛蒂尔德变得坚强,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是作者的期望,也是我们的期望。许多描写的文字能说明这一点。2.从作者的情感流露来看,作者在描写这个人时,除了对其爱慕虚荣有所批判之外,丝毫没有要贬低她的意思,相反倒有赞扬之意。毕竟她身上的善良与天真、勇气与责任感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因此作者不会让缺点明显但优点也不少的女人死去。3.从人物的行动来看,玛蒂尔德的结局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项链丢失时,玛蒂尔德应对的办法有很多:说实话,但出于面子,出于自尊,行不通;一走了之,又不是她的性格;耍赖,则更是做不出来。最后,她走上了10年的还债之路。3600多天,让她变得坚强,面对新的打击,她会很伤心,但是不会倒下。要自杀的话,早在10年前就发生了。
    因此,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我们要在尊重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从森林中找出一树一叶予以咀嚼;又要重视文本的整体阅读,从一树一叶中窥见整个森林。
    四、文本空白处
    作家在字里行间,总要有意无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填充,去丰满,去体味言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沉入文本中,揣摩作者意图,构建多重对话,读出自我。
    背景材料:高二的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一篇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的课文。“这个儿子真的是小偷吗?”作者故意躲在文本的背后,没有出来认定,学生也各执一词。
    作者为什么要采取模糊化的写法,将其处理成一位“疑似小偷”?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第一层面,母亲的形象决定了故事细节的设计。如果文本将重点放在儿子是否是小偷上的话,那意味着情节设计就要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譬如要为儿子申冤昭雪。这不是作者所愿意看到的。爱是不需要理由的,这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儿子是否是小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这样死去是悲惨的,母亲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母亲的坚强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第二层面,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加以探究。作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的马尔克斯,想表达一种超越时空的悲悯情怀,让人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感到一丝温暖,而不是要谴责谁。作者不追求“事实的重述”,而强调“感情的记录”。因此,没有必要将儿子的身份交代清楚。
    第三层面,针对课文中枪杀的这一段补叙性的文字来讨论。作者由疲惫的呻吟、粉碎的鼻子、朴素的衣着刻画了儿子形象,很少有小偷的负面色彩。通过这一段文字的阅读,即使这个儿子真的做了小偷,也是令人同情的,因为他可能是被生活所逼。如果真的将其设计成十恶不赦的小偷,作者的刻画就宣告失败,因为小偷的行为不是道德上的瑕疵,而是构成刑事犯罪了,如果再歌颂母爱,就很难被读者接受了。可见,作者对母爱感情的描写是有分寸的,内敛而不放纵,体现了作家驾驭感情的能力。正如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所说,它“显示了一个优秀作家内敛的功夫”。
    总之,细读的有效实现,需要教师保持对文本和学情的敏感与警觉。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的,“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让自己的精神胸怀敞开再敞开”,寻觅文本细读的“罅隙”,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腹地,真正感受文本深处的美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04:34 , Processed in 0.0840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