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籁俱寂是个错词
文:龚玉
中国古代哲学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称为“籁”,并分为三种,即:天籁、地籁、人籁。中国传统美学在对大自然的审美中,强调感觉的作用,主要是释放我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全方位地感受自然之美,而聆听天籁(通常包括天籁、地籁、人籁)则是重要的一种审美方式。
万籁俱寂,这是古人创造的成语,一般用来形容安静的夜晚,多半是乡村,但我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个错词,从哲学的角度,这更是个错词。中国古代哲学非常看重生命,中国哲学中,如:阴阳、道、太极、气都与生命有关。在中国人看来,天地万物无不具有生命,人只不过是最高的一种生命。大自然没有“万籁俱寂”的那一刻。
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说:没有所谓寂静的状态,纵使我们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依然可以听到体内的沙沙声、悸动声、嘶嘶声以及偶尔发出的铃铃声和吱吱声。大自然的声音在我们的脑海里,都可以转化为美妙的音乐。这位作曲家曾经听一位日本的禅宗大师的讲座而对禅宗产生浓郁的兴趣,并对中国的传统哲学产生兴趣,从而改变了他的音乐创作。他创作的音乐实验作品《4分33秒》,旨意是用他独特的方式诠释中国道家哲学中“大音稀声”的美学境界,是他艺术创作的一个巅峰作品。他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先锋派大师。
中国有一则著名的禅宗故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则故事虽然目的是告诉我们顿悟的道理,但其中有一个小小的情节,我记得很深刻。多年前读过的故事,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小和尚在童年时的修炼,能到什么境界呢?他能听到泥土里蚯蚓的鸣唱,并每天在听到这个鸣唱声后起床做早课,方丈见他有慧根,甚是赞赏不已。虽然最后成佛的是那个屠夫。
我由于养成的习惯,喜欢在深夜画画读书思考的缘故,又由于校园地处偏僻,在深夜,常常能听到各种有趣的声音:树叶的沙沙声、晚归的路人的脚步声、风声、小虫的鸣唱、蝙蝠的飞翔声……若在雨天,则能倚窗听雨,无限诗意……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大自然审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万籁俱寂是个错词,不符合中国哲学的精神。万籁不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