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象无形 吾以观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8 15:0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象无形  吾以观复

                            ——张谧诠《日行千里》系列观感

                                              张红梅



迷蒙的雨天,渐行渐远的汽车背影,在雾霭中闪闪烁烁的车尾灯以及被冲刷得光滑如镜的路面,没有目的地的公路,轿车、客车、货车、警车在狭窄的公路上缓慢前行,使每一幅作品都有着基本相同的物象和构成。一切都处在模糊的氛围中,没有过多的细节堆砌,只有客观物象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浑然,正如苏轼诗中所描绘的那样:“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沉寂之中让我们寻找着这种紧张、移动和带有归属感的生命背景,领略着苍茫天地间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这是张谧诠的最新力作《日行千里》系列所带来的视觉感受。日行千里是我们启程时的美好愿望,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却不得不遵循着这样或那样让人倍感心灵疲惫的规矩与准则。

在《日行千里》系列中,我们感受着水珠依附着灰蒙蒙的玻璃窗慢慢滑落的轨迹,同时体味着湿润、斑驳的笔触,张谧诠用物质的材料创造了一个写意的空间形象:画面是通透的,我们可以呼吸到从画面中散发出来的潮湿空气,人与画之间有了呼吸与交流,仿佛观者就站在公路边,默默地看着车辆飞驰而去,仿佛一串断线的珍珠,有着移动的快感。车是一个移动、封闭空间,尽管都向着一个方向行驶,但心思是各不相同的,既有泪眼朦胧之间眷恋着的逝去岁月,又有回首时对往昔的种种不屑一顾;画面是概括的,自然语境在这里被虚化了,看不到尽头的长路,隐约的城市轮廓,无人的风景和灰暗的色调在画面中形成了和目的性的统一,使物象之外的虚空,在绘画的意象结构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一个个封闭在汽车里的人,假装着全世界与他们无关,但一条塞车的公路,精准地象征了这些我们看不见的人的孤独和散漫,更代表着现代人既拥挤又相隔的客观存在形态;画面是非静态的,充满着紧张性和流动性,为了整个画面的和谐和印象的深刻,张谧诠放弃了过多的细节,而加强了对现场感的经营,所谓现场感就是观者在作品面前的身临其境,仿佛我们就坐在后面的车里,亲身感受着前方公路上的种种路况,空间和时间在那里融为一体,甚至可以互相变换,形成了丰富的视觉表象。因为人总是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接近绘画,并由于观者各自人生经历和经验感受的不同,使得同样的现场感产生出了不同的精神共鸣,也从不同的层面对画面产生情感上的认同。

纵观张谧诠近几年的作品,从《唐仕女》、《再画风景》到《日行千里》系列,他不断在画面中尝试着表达种种在观念上的冲突,《唐仕女》系列表现的是时间的冲突:过去时和现在时之间的冲突;《梦魇》系列表现的是生命时和负生命时之间的冲突;从《再画风景》开始张谧诠尝试着将时间概念介入到空间状态里,直到《日行千里》系列才寻找到适合的主体来体现空间里的时间感,对时间的现在进行时与未来时进行探讨。他画面语言由摸索逐渐走向成熟,以一种回归于平淡的审美态度来创造着新的叙事风格。

《日行千里》系列中借助生活里最常见的雨天、公路、行车等现场来进行诗意地表述,不依靠具体的视觉形象,只把握画面的视觉状态,并通过各种状态:气候的状态、将进入城市的状态、堵车的状态、公路拥挤的状态、出现意外的状态等等来进行暗示,使“状态、场景、速度”等笔触服从于心态,营造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现场情境,完满与欠缺、充盈与空虚使作品和现实之间有了形象联结。张谧诠注意将各种造型元素分解、重建,以解构的手法呈现出对城市人群精神层面的高度关注,于返璞归真之外又有了一份悲悯之情。他刻意用雨天来烘托现场的氛围,将日行千里的种种状态放在雨天这样一个让人心境产生痴想的大视觉背景中来表现,失神状态、精神上的游荡感、雨天的迷离等等使人的视觉状态与空间状态相交融,借助对视觉表象的阐述引发对于现实和生命的反思之慨,关于生命,有着可以言说或不可言说的秘密与梦想,如同车辆,追寻着一条漫无止尽的公路轨迹,直直地奔向前去。

我们阐释艺术品,它必然要把我们送往创造者的心境,来分享艺术家的某种创作语汇。《日行千里》中频繁出现的红色的刹车灯就有着深层的寓意,它代表着在前行的途中,由于出现的某些临时状况,我们不得已要减速或停车。暗示着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会由于某些社会的或个人的原因制约了个体进一步向前发展,有时甚至会出现短暂的倒退。而旁边飞驰而过的汽车又好像生命的转瞬即逝,一去不再复返。停顿与飞逝,是从隐喻和哲学的冲动中抽取出来符号,在深层阐释下可以意味着许多不同的事物。红色在这里也有着种种的暗喻:不安、警示、紧张等等;阴天里,人的眼睛在晦暗迷离时会本能的捕捉光亮,喻示着人在生命过程中本能地去捕捉未来,明亮的色彩是希望的象征,尽管很微弱但却是那样的吸引着我们。

在艺术多样性今天,绘画变成了艺术家有意识的自我反省,他们以画笔执著地对现实表态,有时甚至带有戏虐的成分。在这种喧嚣的艺术氛围中,张谧诠始终保持着冷静、理性的思辨态度,我想绘画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本体观念的表现,就像现代艺术教父杜尚所说的那样:“我更有兴趣于观念——绝非仅仅是视觉效果。我希望绘画再次为心灵服务。”在《日行千里》系列中张谧诠对于画面的概念化处理,实际上是强调超越绘画本身的对生命过程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某一种程式化的图示。人在旅途中目的地是终极的目标,而过程却是更重要的,它是我们随时随地的生命体验,过程就是一个个现在进行时,它构成了人生。

世界在常人的眼中是琐碎和复杂的,而在艺术家的视线中,客观物象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解读:公路上拥挤的车辆象征着世俗的世界,出现的种种交通状况使画面充满着不安定因素,散发着一种似曾相识的疲倦,它是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不安定现状对人心里产生的压力的潜在流露。张谧诠在看似冷静的画面中用带有手感的笔触来宣泄激情,用概括性的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视觉语言来体现丰富、具体的人文关怀,他注意将技术手段纯化,正应和了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谓“大象无形”,即审美观照的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更要把握宇宙的本体和生命,这种把握不能被“象”所局限,古人云“境生于象外”,于象外生境,使画面呈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作品本身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我们知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 “道”的境界,而万象终是空幻,它是一种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在这个情境之中,红尘繁华,岁月将逝,我们穿越浮躁,为这个一切都会凋零的世界留下一幅永恒的画像。这画像在我们的视觉中是模糊的存在而意识里却是真实的审美观照,张谧诠通过作为视觉中介的绘画空间来体现其内心的静观和带有距离的沉默,使外在世界被瞬间捕捉,凝固成片断式的图像,它是永久而清晰的存在。  

每位艺术家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每一种语汇都是艺术家自我选择的结果。表现语汇的不同,取决于艺术家本人的性格、阅历和生命背景,因此我们说画面语言是艺术家无言的倾诉,更是其人生境遇的无意识流露。相对于注重个人意识流创作的画家而言,张谧诠更关注人与时代之间的互动,他想表现的是整个社会人群对自身未来的关切,经过风雨岁月,他个人的生命经验与其他人有着部分的重叠,促使他寻找一个载体去表现外在的世界与个体的内在。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张谧诠既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思想者,他对人生充满着热情,也有着拥抱生命的激情,但这种情感是内敛的,融入了他阅尽沧桑之后的的人生体会,因而带有某些孤独的意蕴。艺术批评家杨卫是这样评价张谧诠的:“由于他对大文化问题的关注,使他必然会远离风花雪月、小桥流水般的艺术形式,而喜欢对深刻的文化问题展开思考,并从中演绎出自己的艺术观念。”正是他对自己及他人命运的深刻思索,才使他找到《日行千里》这样一个叙述空间,借以准确地诠释思想中的种种关于命运、未来、选择的思考。也正是在被命运束缚又被执着牵引之间,出于对广义的“自我”的寻找,使张谧诠引领着我们的视觉进行着永恒的旅行。

在人生这条漫长的奔往地平线的公路上,我们执著前进,随时准备着下一次未知的停顿,这里的生命是流动的自由,天地氤氲,万物化纯,人类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循环演绎着自己的生命过程。《日行千里》系列就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类精神状态的解构性强化,是对人类生存现状和个体生存价值的深刻思索。我们应该承认张谧诠在理性的思辨上有了本质的上升与超越,借助图像符号与视觉符号的纯粹,他突破了文化语境的藩篱,进入到了一个视野更开阔、内涵更深刻的层面,对社会现实的自觉反思使其画面传达出的精神价值不仅穿越历史而且还跨越国界进而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我想《老子》中的这句话应是对张谧诠《日行千里》系列最完美的诠释:“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6 12:25 , Processed in 0.0800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