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5 08:3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银杏树下

今天,当我见到你们的时候,我想起了十五年前的自己,一张青春的面孔,一颗对未来满怀憧憬但又有些惴惴不安的年轻的心。面对你们——即将踏上讲台的年轻的同行们,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对于你们真正有益的经验或者教训,我想也许把自己十五年来的工作历程和其中的反思与大家一起分享,让大家了解,哦,原来有一位教师是这样一路走来的,也许对你们未来的专业成长是有所帮助的。

一、     影响专业成长的重大事件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件,有些事件转瞬即逝,而有些却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它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那么,十五年的工作历程,哪些事件给我的专业成长影响最深远呢?我仔细思量了一下,列举如下:

1994年,初为人师的第一节课

1997年,新苗奖竞赛

1998年,园丁奖竞赛

1999年,主体教育全国课堂教学竞赛

2000年,幸福的妈妈

2001年,新课程改革

2002年,北师大语文教材编写

2003年,被评为明星教师

2006年,随基础教育考察团访问日本

二、     心怀教育理想(对教育价值和教育使命感的认同,学生观的建立)

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一个心怀着梦想的人,即使离梦想很远,但他总会心怀着憧憬和向往。而我们作为教育者,心怀着的就是对教育的理想。不知道老师们想过没有,在你的心目中,你觉得理想的教育是什么?你觉得你作为教师的价值是什么?也许这个话题有些大,但对于教育的认同和价值取向实际却实实在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思想直至你的行动。挖掘你生活中、你职业中的内在魅力。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你是厌倦它还是喜欢它,对整个心理的发展,对你的幸福感、成就感的获得,都是至关重要的。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

而我对于教育的认同或者是教育的理想也是不断变化的,经历由模糊逐渐清晰的过程。在我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虽然我先后在各种竞赛中获奖,但我对教育的认识也是肤浅的。他就是一个职业,我的生存立足之所在,我把很多时间花在学生身上,我经常为一些调皮的学生和成绩后进的学生而苦恼,我因为学校竞赛,我们班学生成绩有些落后很懊恼,因为教学经验的不足和外在的压力,可以说教育学生是急躁的、苛刻的。可以说在学生的身上烦恼多于快乐,现在想起来,这可能是一个教师成长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因为我还没有成为妈妈,并不能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来看到孩子,还没有学会宽容和等待。直至2000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经历了一个孩子从55厘米的高度逐渐成长的过程,再加上一些育儿书籍的阅读,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我忽然有些深深的自责,所以后来我在给一个学生的回信中,我这样写道:

我现在又教一年级了,看到他们,总会想起你们。如今,当我回想起你们,我的心中总会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你们毕业的那一年,我对你们太“凶”了,你们一点点小小的过失,在我眼中似乎总是如临大敌,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段时间,面对你们,我似乎只有指责,没有赞美,我从你们眼中看到了敢怒不敢言的敌意。后来,杨卓在一篇题为《假如》的作文中提醒了我:“假如我长大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宽容的老师,尽可能地原谅学生的错误。”

适逢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我主动请缨,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一直以为这次实验是一次思想风暴,他以迅疾的方式不断培训学习,让我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大的改观,首先是学生观,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学生是具有生命意识的主体,教育者“对主体生命的热爱和多方面发展的关注与促进,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基于这样的认识和作为一个妈妈的切身感受,以前我无法容忍的学生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忽然能容的下了,我不要求完美,因为有时候一个孩子的错误是成长中的错误,我学会了以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去对待他,等待他慢慢长大。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允许错误的存在,允许差异的存在,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有时会让我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如果说我理想中的教师是怎样,我想她具有的第一品质应该是爱与宽容。其次才是教学智慧和技巧。

那么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肖川在他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做了这样的阐述:

在我看来,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因此,我敢肯定地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也许在肖川的表述中,我们嗅到了乌托邦的气息,也许我们暂时难以达到,但我们可以眺望着理想的高地,我们不屈服于现实;我们会有暂时的休憩和沮丧,但我们永远怀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冲动,且吟且行。关于教育理想的话题,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故事:

教师的启示

教师的价值是什么,让我们从一个故事说起:

老师的启示

许多年前,汤普逊老师对她五年级的学生说她会平等地爱每个孩子!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前排坐着泰迪·史塔特,这是一个邋遢、上课不专心的小男孩,事实上,汤普逊老师很喜欢用粗红笔在泰迪的考卷上写不及格!

一天,汤普逊老师检视每个学生以前的学习记录表,她意外地发现了泰迪先前老师的评语。

一年级老师写道:“泰迪是个聪明的孩子,永远面带笑容,他的作业很整洁,他让周围的人很快乐!”二年级老师说:“泰迪很优秀,很受同学欢迎,但他的母亲患了绝症,他很担心,家里生活一定不好过!”三年级老师:“母亲过世泰迪一定不好过,他很努力表现但父亲总不在意,若再没有改善,他的家庭生活将严重打击泰迪。”四年级老师:“泰迪开始退步,对课业提不起兴趣,没有什么朋友,有时在课堂上睡觉。”

直到此刻,汤普逊老师才知道了泰迪的困难,并为自己此前对泰迪的态度深感羞愧。当她收到泰迪的圣诞礼物时更觉得难过,因为别人的礼物用漂亮的缎带和包装纸装饰,泰迪的礼物却用杂货店的牛皮纸袋捆起来。

汤普逊老师忍着心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拆开泰迪的礼物。有的孩子开始嘲笑泰迪的圣诞礼物:一条假钻手环,上面还缺了几颗宝石,另外是一瓶只剩1/4的香水,但是汤普逊老师不但惊呼漂亮,还带上手环,并喷了一些香水在手腕上,其他小朋友全愣住了。

放学后泰迪·史塔特留下来对汤普逊老师说:“老师,您今天闻起来好像我妈妈!”泰迪离开后,汤普逊老师整整哭了一个小时,从那天起,汤普逊老师开始特别关注泰迪,而泰迪似乎重新活了过来,到了学年尾声,泰迪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之一。

虽然汤普逊老师说过她会平等地爱每一个孩子,但泰迪却是她最喜欢的学生。很多年过去后,他给汤普逊老师写了一封信,信里说他大学毕业后决定继续攻读更高学位,而且不忘他多次所说的,汤普逊老师是他这一生遇到的最棒的老师,而这封信的结尾多了几个字:“泰迪·史塔特博士”。

该年春天泰迪又给汤普逊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遇到生命中的女孩,马上要结婚了,他希望汤普逊老师参加他的婚礼并坐在新郎“母亲”的位置,汤普逊老师完成了泰迪的心愿。但你知道吗?汤普逊老师竟然戴着当年泰迪送的假钻手环,还喷了同一瓶香水,这是泰迪母亲过世前最后用过的香水。他们互相拥抱,史塔特博士悄悄在耳边告诉汤普逊老师:“谢谢您相信我,谢谢您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让我相信我有能力改变自己。”汤普逊老师热泪盈眶地告诉泰迪:“泰迪,你错了!是你教导我、让我相信我有能力去改变,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该怎么教书!”

这个故事一定给我们留下一些启示,汤普逊先生不再教书,而开始“教育孩童”,于是,她找到了作为一个教师的价值。

一个好的教师,他会对学生有一种精神上的辐射,他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这就是一个教师的价值。

三、在竞赛中挑战自我

我清晰的记得工作的第一年,区里组织我们听课,我看到几位年轻老师上的示范课,听后我感慨良多,当时我就告诉自己,我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我也能在这样的的大庭广众之下上一节这样的示范课,一定会很有成就感,所以,接下来的几年我都为这样一个梦想而努力。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当然以课堂教学竞赛居多。九十年代,我们区有 “新苗奖”“园丁奖”教学竞赛,新苗奖是针对年轻教师而设的,园丁奖则是针对资深教师或者是已获得过新苗奖的教师而设的。这两项竞赛是很有权威性的,竞争也相当激烈,首先参加学校竞赛,推选参加片赛,然后参加片赛,推选一两个选手参加区赛。

我印象非常深刻,最初的两年,我连续两次参加片赛都失败了,所以冲刺新苗奖成为我追求教学进步的一个目标,在1997年,在很多人背后的鼓励支持帮助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凭借一节《捞铁牛》的阅读课跻身区赛,并获得新苗奖。从此,课堂教学为我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门,98年的园丁奖,99年的长沙市语文教学竞赛我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99年以《长征》一课,参加全国主体教育教学竞赛,一次来自十几个兄弟省市同行的较量,让我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我获得一等奖,这对于我的个人教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现在当我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的九十年代,我称之为在竞赛中成长的岁月,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我非常感谢那些竞赛的日子,感谢那些在背后鞭策我前进的许许多多的人。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打磨,磨练课堂技巧,磨练课堂调控,磨练教学理念,磨练心理素质。每一竞赛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台阶,使我的教学能力呈上升的姿态不断进步。

我之所以谈这些竞赛的经历,是想和大家分享,在各位老师参加工作后,可能会有机会参加各种竞赛,我想大家不应该因为胆怯或者工作繁重或者其他种种原因而错过,每一次竞赛,只要你认真把握,全心投入,都是提高自己的好机会,因为一次竞赛会让更多人帮助你专业成长,你能逐渐明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势与劣势,而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

四、     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学习的第一要务当然是读书,作为教师,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我以前最多阅读的是教学技巧之类的书籍,直至我遇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他的著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是我读了好几遍的教育书籍,他让我体会到原来教育是如此诗意、美好、细腻的事情,他的《给教师的建议》

推荐书籍:《给教师的建议》从备课到作业辅导,苏霍姆林斯基都娓娓道来。

《优秀是教出来的》,感受美国的教育细节。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沟通技巧。

除了向书本学习,我们还应当向实践学习。课程改革以来,我上公开课的机会却越来越多,顺德、凤凰、武汉等很多地方都留下过我的足迹,我也得以有更多的机会与教育专家和同行们请教。尤其是2002年,我有幸参与了北师大语文教材第五册的编写,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我第一次感觉在教师拥有如此大的主动权,从选文到课后问答题、练习题的设计,我们和课程编写组的专家们一起探讨、争论,我第一次清晰的了解了教材编写的全过程,同时真正理解了新课程所要求的“教材只是个例子,我们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为教材所用”的理念。更可贵的是,我结识了郑国民等课程专家,他们为教育执着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影响了我。我逐渐学会了批判的思考自己所面临的教育问题。

2006年,在教育局的推荐下,我随教育部基础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学习。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日本学习的十来天里,我们走进日本东京市最好的小学,也到达了县城的小学校,以及培养智障儿童的养护学校等。在这里,我看到了更接近教育本质的许多东西,我似乎看到了我们未来教育的走向。这一次日本之行,让我深切的为教师这个职业感到自豪,因为他的确是能深远影响人的工作,因为,我们的努力,能改观未来的世界。

与同行交流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老师们,始终保持谦逊的姿态,向你身边的老师学习,你将获得许多捷径。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毕业之初,和我搭班的夏老师就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教师,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课堂教学,遇到问题我总是向他请教,虽然很多做法也许是亦步亦趋,但有她带着我摸索着上路,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也能逐渐摸索出一些自己的方法。同时,和身边的老师多交流,我们能从别人的身上获得精神的支持。

五、    关注内心,做幸福的自我

教师的工作是烦琐且劳心的,所以有一位心理学家开玩笑说:最易患心理疾病的首先是警察,因为他们经常和坏人打交道,其次是医生,他们经常和病人打交道,第三易患心理疾病的就是教师,因为他们和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打交道。

在我工作的过程中,职业倦怠也曾经时断时续的光顾过我。当陷入低谷的时候,感觉工作压力如此沉重,工作状态异常疲惫,对现状的不满,对学生的失望,自己的预期永远不能实现……那种面向未来似乎遥遥无期的感觉,真让人无法激起对学生的热情。而曾经感受过的课堂教学的新鲜奇妙感,也难以体验,教学似乎成为一件平淡乏味的差事。我相信,肯定很多老师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从这样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了,于是她的教学境界飞跃,进入一个新的状态,而还有些人没有从这样的心理状态中走出,于是,教学成为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工作,逐渐平庸而身心疲惫。

我很庆幸,我从这样的状态中走出来了。还是因为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也可能是因为一个学期的产假休息。当我再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的时候,不管是学生,还是课堂,包括和同事相处,我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学生依然调皮,工作依然繁多,但是当我用另一种眼光来对待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一切似乎焕发新的魅力。学生调皮,我对自己说,没关系,他不是故意的,让我告诉他该怎么做;作业很多,我对自己说:先放一放,明天还有时间;对现状不满,我对自己说:这是我不能改变的,那就坦然接受吧。为了说明我是如何走出职业倦怠的心灵困境,我不妨讲一个故事:

在莎士比亚的剧作《李尔王》第五幕中,李尔和女儿考狄利亚被人押往监牢的途中,考狄利亚想逃走,但李尔说:

不,不,不,让我们到监牢去。

我们就这样活着,

祈祷,唱歌,说些过去的故事,笑着那些金翅蝴蝶……

用我们的见解说明各种事情的奥秘。

这段话很有意思,也许我们能从中体味出调整心态走出困境的方式。“到监牢去”意味着我们要接受和宽容我工作中不完美的一切,例如体制,例如自己的失败和不足,例如学生的顽劣,“我们就这样活着,祈祷,唱歌……”在不完美中寻找乐趣,发现和谐,当我们以这样的心境面对工作中的困境,也许又能重新找到幸福和快乐。凡事看得开,这种宽恕之心就是我思想感情上的突破和飞跃。 因为这样,我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寻找来自琐碎而庸常的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快乐,我学会时常放下自己心头的包袱,寻找心灵休憩的空间,就像刘铁芳教授所言:且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让我们共同享受此刻的宁静与自由,倾听心灵深处细微的震颤。让我们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

毕淑敏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精神的三间小屋》,文中写到: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各位年轻的老师们,我絮絮叨叨所说的这么多,不知对你是否有帮助,但这些都是我的肺腑之言。我希望,当你们了解到一个普通的教师是这样一路走来的,你们也许能少走一些弯路,或者在你们困惑迷惘的时候,你们能想到我曾经也遭遇了同样的迷惘,如果这样,能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产生一种休戚与共的亲切感,能让你感觉到你并非孤军作战,我想我今天所说的就是有价值的。希望老师们能幸福的成就自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1:30 , Processed in 0.0751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