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锤炼中提高语感素质
——由鲁迅修改文章语句获得的启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也是语言大师。在语言运用上,他是十分讲究语言的准确与妥帖的。为了准确表达心中之意、抒发心中之情,鲁迅在遣词造句上,往往也是仔细地斟酌,并做必要的修改的。仅这一点,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上,我们都会获得很大的启示。修改是写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修改词句的过程,也是修正思想内容的过程。修改是为了表达更加准确,更加传神;那么在修改过程中就应该使言语表达合语境、合情感、合逻辑等。修改有助于语感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语感能力。
一、语感素质要求言语表达符合言语语境。
语言离不开生活,言语表达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首先受到生活语境的制约,言语表达要符合言语语境,言语语境要符合生活语境。即言语表达要符合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与观察实践。鲁迅修改文章语句在很多时候考虑到的就是言语表达与生活语境的一致性问题。我们可以看看鲁迅在写作过程中做的几例修改,就可以明白他是怎样在追求言语表达与自然社会生活语境的一致性的。
原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阴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就有无限趣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改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支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作者在这一句话中有三处修改,一是将“树阴”改为“树叶”。“树阴”就是“树的阴影”,大多是投映在地上的,比如人们常常躲在树阴底下避开强烈的阳光。然而鸣蝉却不是在树阴里,而是在树叶里的。修改后更合生活实际,体现了观察细致,描写准确。二是将“泥墙根”改成“泥墙根一带”。联系上下文可以发现,泥墙根本身是没有什么趣味的,有趣的是油蛉、蟋蟀、娱蚣、斑蝥、何首乌等等,这些东西只是在泥墙根一带地方。这样修改之后就恰当地反映了作者儿时有趣的一段生活经历和活动的范围,更加符合生活语境。另外,作者为了让一般读者也能了解“叫天子”是什么东西,加上了“云雀”这一通称,明确无误。再如:
原文: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娱蚣;还有斑蝥,如果用手指按住它的背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身喷出一股烟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改文: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娱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们发现作者在这一句中将“后身”改为“后窍”,范围比原来缩小了,写得更具体,读者容易想像。还有斑蝥喷出的烟雾是“一阵”,而不是“一股”。
有时要考虑符合真实让会生活语境,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等等。比如:
原文:其间亲见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是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一件小事》)
改文: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是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
因为“所谓国家大事”并不一定都是能亲眼看见的,作者改用“耳闻目睹”,词义的范围扩大了,更符合人们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的方式。言语表达要得体,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仔细审视。并且做到心中有读者,要有一个丰富生活经验的读者,口中才有妥帖的词语与之相配。
二、语感素质要求言语表达符合言语情感。
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同时生成,一个词语出现在作品中,它就表达了相应的思想内容,也表现了相应的情感内容。言语内容一方面反映言语者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现描写对象的情感态度。不管怎样,言语情感态度都要与人物心理相一致。一个词语所表现的内容或情感不是最佳的时候、言语表达就需要被修改。这种修改成为必需,修改之后,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表达效果也就不一样了。鲁迅在其作品中有不少的类似修改,这种修改往往在近义词之间进行斟酌,目的在于生动传神地摹写人物心理,或者烘托气氛等。比如:
原文:祥林嫂很不安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