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低效症结:没有搞清楚三个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3 00:3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学低效症结:没有搞清楚三个问题





特级教师    熊生贵



[此文将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杂志2011年第4期]





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效率不理想的严重问题,无论是张志公先生切齿痛批过的“少慢差费”“耗时低效”,还是被众人愤怒声讨为“误尽苍生是语文”,乃至课程改革新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与反思,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全体至少是绝大多数学生快乐、轻松地学好语文,获得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症结究竟在哪里?追根溯源,肯定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至于操作,那是受制于我们的教学观念,特别是对语文问题的认识。

那么,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的认识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我们对语文的哪些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搞清楚?笔者殚精竭虑后,理出了三个最基本的问题,认为这是制约语文教学搞不好的症结所在。

一、语文究竟是什么?语言?言语?

语文究竟是什么,这是语文教学最本原的问题,看起来简单,每一个语文教师可能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但却不一定能说到它的本质上。正如一句名言“科学往往是在沼泽之上建大厦”,语文也是,其根本性认识就不确定,根基就不牢,使得多年来我们对“语文学科(或科学)”建立起的“大厦”,实际上是“摇摇欲坠”的。

语文是什么,界说林林种种。或说是语言,或说是言语,或说是文学,或说是文化,或说是工具,或说是人学(“语文从根本上说培育人的学科”)……这些说法,有些是说到它的外延,有些是说到它的涉及范围或对象,有的是打比方的说法,常常不是最规范的界定。对于一个事物“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剔除“杂质”,直取“干货”,进行一个最为“本质”的界说。基于这样的思维,有学者曾引经据典特别是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最后掷地有声的断语“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年第3期)。笔者对此极不敢苟同,辩解为“‘语文’应该是‘言语’”(《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9年第1期),想借此厘清这个问题,引起大家认识上的改变。

语文是什么的说法,回答是语言或言语,两个同素异位词,竟有这么大的争议?含义何在?价值何在?

对“语言”与“言语”的权威界说,也很复杂,我们删繁就简,就用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名言“有限手段的无限使用”来说明,语言是有限手段,言语是无限使用。语言是一个“虚拟的存在”(符号系统)并非活化、现实化、动态化的过程,是一个名词而非动词,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将“语文”定位成“语言”,容易让人理解成语文是研究语言、学习语言的学科,在课程性质上具有语言学性质,从而将语文课上成“专事语言(工具)研习”的知识课。而事实上,过去直至今天,很多教师就是将语文课当成语言知识讲解课,对语言现象、书面语言技巧大讲特讲,忘却或轻视了学生语言实践(学习、积累、运用),从而培养出的学生可能是“语言学专家”,只能纸上谈兵、书面答题,不是富有人文素养而能说会写的人。

将“语文”定位成“言语”,可简略成公式:语文=言语行动+言语结果。从直观的词性看,“言语”更多时候是动词,也兼动名化而为名词,这就为将语文课程定位成实践性(即活动性)课程,其最关键的核心词是“行动”(即实践),为此自然展开的观念到操作的逻辑是:紧扣“言语活动(行动)”特质,行动的媒介(文本载体)是“言语作品”;行动的方式是“言语活动”,即师生凭借以言语为主体的听说读写(及统率它们的“思(思维”)活动;行动的结果是以“言语能力”为主轴的“言语素养”(即课程标准说的语文素养),其中行动的心理机制是“言意转换”,“生成语感”。

二、语文教学究竟是干什么的?学知识?练能力?

上一个问题是这一个问题的逻辑起点,应该说,上一个问题认识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回答语文究竟是干什么的,我们常常可能说,语文是让学生学语文知识的;或者说:既要学习知识,也要训练能力(甚至还会加上:还要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我们往往不能直截了当地说,首先要训练能力,其次要学习知识,或者更先进地说:训练能力最重要,通过学生具有的能力去获取知识。这说明,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观念之中,学知识,练能力,是有先与后,主与次,重与轻之分的,如果一旦需要我们对两者进行取舍(如怎样做才更轻松、更便利、更随大流等)时,往往我们会选择教知识(站有学生角度是学知识)。于是,简略地说,在广大教师的思想深处,对语文是干什么的认识是:“语文是教学生学知识的”,而不是“语文最主要是让学生习得语文能力的”。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重的“教知识”(学知识)情结?而且多少年来,我们会如此习惯以教知识展开教学?

除了上述“语文究竟是什么”没有认识清楚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深层次的原因。

当今世界上教学的基本格局,简单地说,呈现出两种样态:一是“知识中心”,即以知识为主轴和线索展开教学;一是“能力中心”,即以能力为主轴和线索展开教学。发达国家的教学是后者,而我国是前者。“知识中心”的教学孰重孰轻,其实不言而喻:知识最重要,教学的主要行动是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其余的都是附属,如果说,有能力培养,那只是知识学习的副效应、附属产品而已。

中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是在“知识中心”的大格局下展开的。其展开状态如下图所示。




好比语文教学的整个状态是一棵树,构成树的主干是语文知识“字词句段篇”和“语修逻文(语法、修辞、逻辑和文学)”,这个体系已经在我们教学的意识中根深蒂固,我们太习惯于依着这样的线索来展开教学了。就说阅读教学“教一篇课文”吧,任何一个语文教师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要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其中的新词,再来读懂句子、段落甚至全文,如果说还要讲究以“例”得“法”,那就再来体会(主要是教师讲解)其写作特点等。这样的教学思维下,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师,可能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某些(个)能力的训练,至于超越学科技能(听说读写)之外的各种能力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培养等,全凭教师的自我觉解和自觉行动,情愿时乐意时多做,反之少做或不做。因为“知识”始终是硬指标,所以要强势行动,而“能力”是软指标,注定是弱势行动。

课程改革本来试图改变这一格局,弱化知识的“传”与“受”,“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促进学生作为“人”的多方面因素的全面、协调、优化地发展。但是,将一种基本格局打破,扭转成另外一种新格局,那是相当难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能力为重”, 意味着将“知识中心”再进一步扭转,弱化与变轻知识的教与学,教学的展开以能力为线索,知识的学习只是能力培养的载体,能力培养成为教学的硬指标,学生获得到知识是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副效应。

“能力为重”的语文教学的整个状态还是比作一棵树,构成树的主干是听说读写能力,最重要的次枝干是上述规划纲要提出的三大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教师的教学思维就变了,还以阅读教学“教一篇课文”为例,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依据文本,要着力训练(是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自主训练)学生的哪些语文能力和超越语文的其他能力。当然,以阅读(理解)文本是学习的载体和过程,语言的学习、运用和积累是师生行动的线索,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是显现出来的主要行动方式。这样的观念与操作逻辑如下图所示。




三、阅读教学究竟着力于什么?理解内容?言语实践?

先说一个小故事:有一天笔者听了一位教师上《詹天佑》一课后,与该教师研讨,我首先说:你的课让学生知道了课文讲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克服的……知道了詹天佑是怎样一个人。这是不是你的教学目标?这位教师几乎想都不用想就回答我:对,这就是我的教学目标。

这说明什么?说明多少年来,我们语文教师上阅读教学课,师生的全部努力就主要指向到将课文读懂即文本内容理解。这种读懂基本是生活式阅读的“读懂”——大略地了解文本之意,感受不深入、理解不深刻。如日常生活中,要看看电视报了解今晚将有些什么电视节目上演,看明白了,知道了,合上报纸就完事了。这样的阅读课堂,课后让学生关上书,闭目回想,能够想起什么,学生就只能大略地能想起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阅读教学课就是让学生读懂这一篇、这一篇篇课文吗?如此教学,每读一课除了让学生新增点见识(信息)外,其它又得到了多少呢?这是阅读教学及其课堂低效最重要的症结所在。

其实,根据上述“语文就是言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习得语文能力”的认识,阅读教学这种语文教学最主要、最重要的实施途径和载体,它的最主要的行动方式不是让学生学课文,而是以训练能力为目标的言语实践活动。为此,读懂课文根本不是教学目标,只是教学的过程与中介,如果硬要说是目标也只是中介性目标,终极性目标是指向语言文字的学习、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生活式的阅读,面对文本知其内容、得到信息后,自然不必深入品析其语言文字,不必将一些词句用一用、记一记,不必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进行朗读训练,不必借助文本进行说话(口语交际)、尝试性写作训练,也不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含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训练,而这些“不必”的正是阅读教学必须要认真做、做扎实的。将阅读教学课真正的目标牢牢地“烙”在语文教师的意识里,才可能将阅读课堂做“实”。

定位成言语实践活动的阅读教学课,就是要充分将课文作为“例子”来用(不是就课文教课文),以“例”教“法”、以“例”练“能”,通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训练。做实阅读教学课的基本行动策略是,在“二面八维”上下功夫。这“二面八维”是:“言语面”之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技能面”之听、说、读、写、思等训练(如图)。




阅读教学课围绕言语实践活动,也可以在“七件事”中选择性地做好“几件事”,这“七件事”是:一设法读精彩,二词句理解与运用,三说话(口语交际)训练,四写的感悟与读写结合,五学习(阅读)方法的训练,六思维训练,七积累词句。面对一篇课文(例子),适合做好哪“几件事”,该怎样组合巧妙地做好这“几件事”,自然有个选择、组合、统筹、应变等方面的教学艺术了,最终要追求的功效就是“实”。

对阅读教学着眼于内容理解(读懂内容)的定位进行纠偏,重新定位为“言语活动”,在言语活动中培养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阅读教学虚空和低效的问题,最终让语文教学走出困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31 , Processed in 0.0843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