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堂,追求“素养”“能力”的共同提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4 00: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堂,追求“素养”“能力”的共同提升

刘建琼
      






       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今天,仍旧存在着教育教学的概念含糊导致实施不力的情况。由于学科的概念的欠清楚,常常让理论研究者多费口舌,使实践者颇为茫然。就语文教育教学而言,也往往存在理论研究模糊、教学实际不能很好实施的情况。比如说“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两个概念在语文实践中的转化就存在问题。有的教师以“语文素养”掩盖“语文能力”,有的教师以“语文能力”代替“语文素养”,实际上,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偏废一方皆无道理。作为实践者,对如何在教学当中把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巧妙结合,使得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都得以提升呢?不少的实践者显得束手无策。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对“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行了阐述。“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应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重在功用性;“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些方面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和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其中。提出“语文素养”一词,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笔者在这里不是要纯科学地辨析两个概念的所有内涵和外延,而是要说说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包括由语文课堂引申的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以及教学方法,如何来蕴涵的语文素养提升和语文能力培养。可能有人会说这个问题不需要再分辨,据笔者的考察,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的指向和运动都或多或少地模糊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共同提升问题,使得语文课堂效率并不高。

        一位资深的语文特级教师在评点一堂公开课时说:“课型不对。教《食物是从哪里来的》这一课,应该是一堂阅读课,阅读课的重心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借助文本读懂课文,依据课文的内容传授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以及给写作的启示。当然,不排除学习相关的食物知识。现在,整个课堂变成了一堂生物课,是不是有点问题呢?”是的,语文课堂学习,首先应该是借教材甚至是课文教授语文课程内容、培养语文能力,不应该以吸取思想内容为主,而应该凭借课文获得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感染文本带来的文化气息,比如历史文化、科学知识、旅游世界、影视网络、艺术天地等等。但是,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分寸,的确十分必要。不然,语文课文的生物文本真会被上成生物课!笔者也听到不少属于此类的语文课,教《人生的境界》,特别地象一堂政治课。一会儿要求同学讲自己的政治思想,一会儿要求同学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而那个特定课文即冯友兰先生的文字却开掘甚少。听课者总是觉得不够意思,没有到位。这种情况,用课程论分析,是教师对“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个”不清楚,即教的内容和意义不清楚;而对于“怎么教”、“怎么教好”用力也不对。至少出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目标设置出了问题,或者没有很好地执行目标指示;其次没有弄清楚语文课堂是利用文本教语文;再次没有很好地将语文素养培育和语文能力培养恰当结合。解决这些问题,要清楚语文能力的目标,新《课标》具体表述为“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概括的表述是“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能力,新的高中《课标》的表述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所以,学习语文立足于培养人的前提下,特定的课堂要以课程标准、教材文本、单元要求和文章特点作为设计的依据之一,要考虑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分寸,要从学生的角度想好重心在何处、难处在哪里?实际上可以梳理出围绕目标的几个话题,读读想想说说听听做做,自己动手,与人合作,多样探究。另外,还要想办法将学习的流程条理化,选择的学习方法实用化。这样,前两个问题就会好解决的。

       至于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处理,可以从几个方面着力:语文学习不是一个短暂的直线运动,而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结构。素养素养,就是向来或者说一路来教养涵养。学语文,功夫在课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收获不大。古人说,“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这里发现,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课堂语文的事,还要加紧生活语文的学习,当然,也少不了咬文嚼字的学术语文。所以,我们要将素养的诸多要素分布在几年之间,分布在不同的课堂里,比如分布在学校课堂、社会课堂、自然课堂里,合理落实,点滴累积。而具体的语文课堂,则更为主要的跟踪语文能力,突出其语文味道,这中间自然渗透文化基因。不要以为怎么上,都是语文课,那是“泛语文课堂”,那会让语文失去自身。上面提到的那种语文课堂,恐怕要注意课堂的能力培养,讲究具体朴实。企图几堂语文课解决语文素养问题,从而耽误了具体的语文能力演练提高,实在有些欠佳。

       怎样来表现那种语文味呢?也就是说,怎样来实现语文能力的培养呢?比如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吧!最要紧的是品味文本的语文味。要知道《背影》写了什么,但是更重要的为什么要写这个;要知道《背影》运用这样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塑造了这样的形象,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为什么运用这些技巧,形式和内容是怎样互动的。只有这样,才可能将《背影》的味道层层再现。“背影”值得写?是的。它是一个肩负祖母去世、家境惨淡、父子离别的背影。父子离别不止一个,但是这一个却特别,寓含一个时代给予的重负,记录了一个北大学生、五四青年的家庭史,而且,将“背影”设置在那样一个不该离别却不得不离别的火车站,且让人看得过意不去,难以忘怀。不止是朱先生存有这样的情绪,然而,这样的记录有着这个部落特有的意义,可思可想的文学民族性,因而具有可读性。同样的情景,也许在西方没有那样伤感,那是因为中国人同西方人的文化意识差异所致,中国是一个讲究家庭观念的国度。上面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值不值得写和读的问题,弄透这个问题,“背影”的味道出来了。怎么会如此感人?恐怕感人的父子离别也不止这个。那是因为朱先生的表达好,言之有文行而远啊。让“背影”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好呢?难道真是去那边月台卖橘子时候才看见的,未必尽然。大概是进行了艺术处理吧!宕开笔墨,写祖母的逝世,写父亲的失业,写家境的惨淡,写伤后即别,最后写眼中摄影的“背影”。这是一种铺垫,是情感累积,蓄势不够,不足以动人。这样写,厚实,不突然,水到渠成。

       课堂的语文学习,是一种示范、启迪。这中间要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东西来让语文站立。上面的讲的《背影》学习,难道不是教学生精致阅读的方法吗?难道没有将阅读的能力和文化的熏陶结合在一起?当然,更周到深厚的文化感染和能力夯实,需要语文课堂学习的延伸意义不断,有永远永恒的阅读力量驱使。

       总之,语文学习,追求“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共同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25 , Processed in 0.0763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