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读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2 20:4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夜读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
  作者:曹友竹
  作者单位、职务:中共吉林市委办公厅

    请允许我向你描述一本书的封面,粗犷金黄的沙漠,高昂倔强地挺立起一座座断碑残碣,黑色的影子暗示历史和文化对现实的辐射,蓝天夹杂着乌云暗示人类精神与价值观的大裂变……

    这本书的书名是《文明的碎片》,作者余秋雨。十多年过去了,尽管余秋雨本人经历了许多是是非非,他也不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但不能因人废书,这本书还是像最熟知的老友一样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次走过书架,我都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它的位置,并用眼睛和心灵的温度摩挲它一遍。此书最好是夜读。为什么要选在晚上呢?因为白天太喧嚣了,不宜读这种需把心沉淀到历史、沉淀到文化、沉淀到苦难的文章。因为余先生的文章取材大多来自对野蛮与文明的深思、对历史与现实的感受。读这样的文章,不是手摇罗扇、口啜清茶能读得下去的,而是确实要让心灵在晚风中沉静下来钻进书中。读这样的书不能找到浪漫和刺激、消遣和游戏。反而要用解剖刀来剖析你的思想,使你强烈地感受文明与蒙昧、崇高与卑鄙的较量。

    关于该书的主旨就是分清和审视“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他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他呼喊几声”。既然“蒙昧和野蛮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时时滋生”,我们要为文明呼喊,就必然要对蒙昧进行揭露要对野蛮进行鞭笞。但是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文明和道德当做软弱,把蒙昧和野蛮错看成文明。尽管现在文明的处境有点尴尬,GDP的威力和魅力越来越迷惑人们的眼睛,但是只要人类存在,文明就会永远存在,即使存在的同时伤痕累累,也是一种充实和幸福,一种传承和发扬。

    作者坦然地宣称:文明是对琐碎实例的超越,是对各个自圆其说的角落的总体协调……为此,在《废墟》中我们看到作者对充满悲剧的中国历史敢于血淋淋的揭露,敢于沉甸甸的讴歌。那是一曲对中华衰落文明无奈的挽歌和哀歌,一种对血腥暴力大声的抗争和愤怒。这份敢于撕开伤口的冷静和理智,在今天盛世的中国也有着振聋发聩般的穿透力。一个健忘伤疤和废墟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是一个不值得同情的民族,何况在当今这个习惯以大棒和大洋为实力的世界丛林中,弱小的民族恐怕连保留废墟的权利也没有。废墟是见证了昨日的辉煌和耻辱,有了对废墟文化的深刻反思,才能使废墟文化怀念者以鲜活的姿态成为清醒者,才能使现在的废墟都是过去式,才能使将来不诞生新的废墟。

    在以乡土故园情结构成的《乡关何处》里,标题凝聚着浓浓的乡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渗透悠悠的诗意。说句实话,唐朝的崔颢把乡关何处的古诗写到了极致,以至连才高八斗、目无余子的李白面对黄鹤楼也只得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余光中先生用空灵的笔法、奇异的想象把乡愁的现代诗写到极致。敢用这四个字作为标题的,就是一个勇敢的人。此文中,作者开篇坦承标题是用了崔颢的诗,紧接着又请出李白、艾芜、冰心等重量级人物为文章蓄满了势,然后提笔轻轻一转,写到自己的乡关、自己的乡愁。之后由小而大、由浅而深、由古而今地重温乡情的淳朴和反思文明的破碎。在我看来,这是余秋雨的高明之处,优秀的作家总能调动人类美好的情感,也说明“于我心有戚戚焉”是古今中外永恒的审美标准。

    在对地域性文化厚积薄发的基础上写成的《江南小镇》、《阳关雪》、《流放者的土地》、《抱愧山西》等文中,我最喜欢《江南小镇》和《阳关雪》。《阳关雪》里那种大气、那种酣畅、那种洒脱、那种沧桑是让任何一个有深度的人击节称叹的: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当接触到这组对比关系的句子时,我们不得不惊叹其中的哲理。《江南小镇》中那种旖旎的风景、精致的园林、悠远的情思把江南描写得淋漓尽致,最主要的是江南如果没有文人和文化就没有江南小镇。周庄不去不算到了昆山,同里不去不算到了吴江;陈去病、柳亚子等人不写,不叫写了江南文人。一北一南,一刚一柔,各得其妙,合领风骚。




    余先生说一切有志于传播文明的人应孤独地爬山,默默地拾拣,既没有表演意识也没有抱怨情绪。因此作者要为苏东坡突围的旷达豪情叫好,为寂寞天柱山为风雨天一阁的失落而高呼,为千年庭院的薪火相传而欣喜。特别是对偶像级的文化巨人和平凡的小人物的叙述中,作者多写重大人物的困厄与无奈,多写小人物的坚韧和苍凉。也有人说余秋雨写《苏东坡突围》是英雄爱英雄,惺惺惜惺惺,是借古人之酒,浇自己胸中块垒。尽管此说在当时很有市场,但是我不是十分赞同,并不是说我是坚定的“雨丝”,而是此文真的道出了宏大和深刻的人文情怀和人性亮点。如此说来,苏东坡的漂泊和突围是对小人扎堆文化和庸俗政治文化的一记响亮的耳光。还有人说《信客》中过多流露了对落后闭塞的农业文明的礼赞和讴歌。对此,我个人也不敢苟同。如果只因信客的平凡卑微而忽视他们的践诺和坚贞、仁义和质朴,那么是不是太不厚道,太显势利了?幸而这些往人往事都被正义和良知、文明和文化记载着、传承着、弘扬着……

    人类历史的悲剧大半是剥落文明践踏文明容忍邪恶无视残暴而产生的。文明被野蛮蹂躏成了碎片,碎片经文明和良知的沾合又会构建新的文明。文明与野蛮捉对厮杀正像茫茫夜空和闪闪群星:黑夜疯狂地隐藏扼杀群星的光芒,星星坚强地展示自己的风采。从寥寥无几的寒星到灿烂星空的景观,也正是蒙昧一定消失野蛮终将毁灭文明必然重建的象征。

(本文来源:人民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53 , Processed in 0.11953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