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粗略思考书法二十年之怪现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9 14:2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粗略思考书法二十年之怪现状

● 吴又华
新时期的二十年,书法艺术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届全国展、书研会的成功举办,为书法艺术的复兴与发展带来了春天;同样,前些年《书法学》等系列学术论著的相继问世,无疑也是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丰碑……。

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的建设,在其成长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存在研究和探索上的迷惑与彷徨。本文仅就书法艺术近 20 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怪状一:“法”的失落

书法艺术经历了 80 年代初期的空前繁荣之后进入了学科自身建设的 沉思与反省。时至今日,我们的书法家大多视传统书法之法为神灵,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上很少有越其雷池的行径,更多的则是敬而远之。时下,书坛“我书意造本无法”的景象即是明证。进入90年代,中原书风、广西现象的出现,是继“书法热”之后,全面反映在书法创作研究日趋“意、韵、态”等艺术审美理想的一个不争事实。

或者是因为书法发展经历几千年来,于“法”的研究治理已经甚为完善,对“法”的理解与诠释等已界臻美之境……所以,难怪时人长期以来奉传统之法为圭臬,而少有亲和切入的举措,生怕“触犯天条”。另外,时人对“法”的理解又大抵受到“笔墨当随时代和无法之法”的理论影响太深,如今,大多的书法活动以抛弃或背离古法为前提,一味地强调“时代艺术”。

其实,从创作和欣赏的角度对书法之法进行剖析,大体涵括笔墨、字法、章法三大部分。

一、笔墨的错位

过去20年,广大的书法家或许是对“法”以外的东西求索太多,从而忽略了对书法艺术之基本表现形式——笔法的研究与提高,以致在创作实践上出现了笔法塑造能力的不断萎靡和减退。另外,受中原书风近年雄踞全国书法大军前列影响的缘故,当前大多数的书法家在创作上甚为热衷于墨法的考究。

君不见,当前各大国展的书法作品在形式表现上,“涨墨”技巧的大面积运用在书法史上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这或许得归功于明末孤臣王铎的携带。有趣的是,王君又生于中原、长于中原,其对墨法的研究创新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功不可没。今天的“中原书风”沿袭其后,让许多书法后学成了“名家”,如斯现状,也就更显出了墨法考究在当前书法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优势。

本来,笔法与墨法是书法作品的两个基本元素,且在书法的创作中,笔法所处的位置当为先,其所谓“无笔何来墨”。现实的墨法的普遍考究已远远超过笔法,甚或有一统天下的态势,是因为过去 20 年,我们的书家大多“钟情”墨的枯湿浓淡的表现运用,以致形成了今天“舍本求末”的局面。

二、字法的荒芜

有趣的现象是,近些年,每每“国”字号的展览刚一落幕,就会有许多抨击获奖作品如何出现错别字的文章面世。去年,七届中青展荣获金奖的作品因在字体结构上对汉文字字法的硬伤太多,以致展后受到了非常的“礼遇”。仅从此例就可得出如下结论:这种现象的发生,无疑说明了我们的书法家们对汉文字学习与理解的浅薄。平时只热衷于书法的形式表现,忽略了书法艺术基本的甚至是本质的内容的理解,最终导致了许多本不该发生的错误。

三、章法的迷失

书法作品的形成,除了凭借笔墨线条去完成外,“章法”的考究是决定一件作品最后成功与否的关键。过去20年,我们的书法家在作品创作形式上,往往会对笔墨结体的塑造“耿耿于怀”,甚至穷毕生精力勤于池水,为的就是能将字(这里指单个字)写好,而对章法的理解与学习所用的功夫却远远比不上对“笔墨”锻造的执着。在他们看来,书法可能只是将每个字写好就行,至于章法亦不过是简单的结字罗列。

其实,对章法的研究,古人已有两种基本的观点:一是字与字之间的区别,一是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要求书法的创作达到“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惟有如此,才能使整体章法富于变化、生动自然。反之,即便单字写得再好,那种毫无意义的“状如算子”的书法作品自然也就流于呆板,了无生趣。

怪状二:主义流派、赛事展览的滥觞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自生成定型以来,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由于受社会发展与各类人文思想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影响,以及人为的主观原因驱动,书法在创作形成的发展上,因“承承相因、师授”的影响所致,或因某一书家声名大噪引起普天之下尾随习之者众,就很自然形成某一种书风趋势(现今可能会称此种现象为“流派”)。历史上,书法艺术的发展受到传统儒道禅文化的影响,书法家们大多主张“治道无为”。此时的书家,更多的是专心于书法的笔墨情趣,甚少计较自己或他人的书法应当属哪门哪派(在当时,顶多也就有个“南北二宗”的称谓)。相比之下,当今书坛,自打’85新潮以来,各类流派纷呈,一时间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文人书法、学院派、现代派……相继粉墨登场。

回首过去 20 年,中国书法的各类主义流派在形式与内容上,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野,但彼此又是互动和交叉共存的。然而,时下书法学科建设中的各类主义流派虽说是异彩纷呈,却都因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以致于人们对其理解均带有迷惘的思绪。事实上,要想真正将书法学科的建设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各类主义流派本身首先要做的(也是最基本的),恐怕得先形成各自的学术主张与具体的理论研究框架,以备后学们知晓其中的真意是什么。否则,在若干年后,书法现况将仍然是一片朦胧或模糊的景象。

说到赛事展览,据笔者粗略估计,自“书法热”以来,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法活动数以万计。尤其近几年,充斥报端的“※※杯大赛,※※邀请展”更是令读者们目不暇接,同时也令广大的书法家头晕目眩。本来,赛事展览的举办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科研究和检验我们的书法队伍,从这个角度出发,时下众多的书法活动,无疑会对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泛滥成灾且混乱无序的活动,是否真就会给书法学科的建设带来裨益?面对近年书坛出现的咄咄怪事(诸如大多展览赛事普遍收取评审费之类),书法家们不禁会问:我们辛辛苦苦创作出作品已属不易,许多活动到头来不但没有退稿行为,相反,还想方设法巧立名目收取费用,有关的监察管理部门都在做些什么?难道书法艺术的繁荣是靠名目繁多的赛事展览活动的泛滥去实现的么?难道书法学科的建设一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才会“热”起来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然而现实如此,我们的书法家们身微言轻,也就只好无可奈何。

怪状三: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脱节

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检验在书法学科的建设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的。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应该说是盲目的,是缺乏学科科学性的。同样,理论的生成与实践本身又紧密相连,因为理论在从实践中得来的同时,又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

一、贫血的理论研究

历史上,书法理论的出现虽说零散,但却浩瀚如海。《书谱》、《广艺舟双楫》等大量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论著问世,给书法创作带来了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相比之下,步入90年代,各种热衷于哗众取宠的意识观念风起云涌,紧接着就是对一些无谓的书法现象的大肆宣扬。反之,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文章却甚少出现。往日那种致力于书法学科基础研究、史学探讨等书法理论研究已经风光不再……长此以往,书法理论的研究将步入没落。另外,大量“树碑立传”式的文章近年来能以大篇幅的版面高频率地出现在各专业报刊上,更是书法学科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贫血所致。

本来,真正优秀的书法家(历史上的、现代的)是值得媒介推崇介绍的,通过有限的介绍将他们的成就和精妙的艺术作品公诸报端,是有利于广大后学们的借鉴学习的。但事实上,最近几年,每每出现在报端的人物多是些艺术造诣浅薄的“名家新秀”。如此格局,也就不由得我们不深思:假如说这一类“人物”和“大作”的出现,对书法学科的普及尚可起到某种意义上的触发作用的话,那么,从书法学科建设的整体长远目标着眼,此类现象的频频发生,则无疑会给艺术发展本身带来阻滞,是不利于学科向新的高度迈进的。

二、左右为难的创作

放眼当今书法作品,能在书法形式表现与内容反映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索而产生出来的成功作品少之又少。由于大多的书家还只停留在“书法创作就是写字活”的观念意识上,在他们的创作中,往往对书法的笔划线条的“制造”十分在意,相对地忽视了对书法艺术内在精神的体现,所以,另外一类书家在创作中,则过于侧重对作品形式与内容的思考,却由于对书法笔墨探索实践的肤浅,以致无法将思考所得融通到创作中,到头来也只落得个“心手不畅”的结果。如斯现状,又可说是书法创作发展近20年来的不幸。

三、“无主题”的理论家

长期以来,在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事实:我们的书法理论家和学者在书法这门独立学科艺术的本位研究中,不时会处于混沌状态。时而咬文嚼字极尽全力地为书法艺术地位讨个说法,时而又对各种主体、客体、个体、载体费尽笔墨地道个明白。说起来,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无疑会给书法学科的发展带来更多有利因素。然而,有些理论家、学者却会囿于社会上各类文化躁动因素的影响,不甘寂寞,从而又费尽口舌去讨好某些“大牌”书家,以便赢得那微薄的稿费和知名度,有了这样的专家学者,也就难怪时下“名家”层出不穷了。

怪状四:多元与多样的混淆

近年来,“多元”与“多样”这个概念屡屡出现书坛。然而艺术的多元与多样有别于政治的多元与多样。书法的多元,当指书法学科思想观念意识范畴的多元,在文化概念上,它归属一种观念意识形态。而书法的多样,则指书法创作实践中行为方式物化而成的产物——书法创作形式的多样,在文化概念上,其归属为一种行为模式。

纵观书法艺术近20年的发展,书法多样化格局的现实存在与书法多元化发展的主旨却有所距离。随着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当代书坛出现的书法作品面貌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艺术形式的多样史无前例。虽如此,但在观众看来,时下大多书法作品却难有较为理想的震撼力。这或许与我们的书法家在创作时没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不无关系。另外,书法作品的内容,亦可谓是千人一面,当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书家作品,相当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誊抄”古代诗词文章的“制造”层面上。

今天,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有着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事实上,文化的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就书法学科而言,其本身亦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多元并进的潜意识。

首先,近年各类主义流派的相继诞生,起码说明了我们的部分书法家在观念上有了“多元”的思想。

其次,“中原书风、广西现象……”等创作现象,又说明了我们的书法家对作品形式多样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

可惜的是,当今书坛,真正具有“多元”思想和对“多样”透彻理解的书家太少,且大多的则是未能清晰地辨别多元与多样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或将二者混为一谈,或将二者孤立开来,以致在创作研究上经常把握不定。如此,也就难以有真正成功的书法作品的诞生。一语以蔽之,艺术上的多元与多样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简单地说,多元是观念的多元,多样是形式的多样,两者相互关联却不可替代。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观念具有不稳定性,而形式具有稳定性。

怪状五:书家文化修养的贫乏

上面提到,我们的书法家创作中的内容趋于“千人一面”,大概也说明了这么一个问题——由于近年来书法界对自身学科建设过于强调本位意识,而对其他外来文化的侵入持相对保守的态度,以致出现了两种片面的认识:一是圈外的人们以为书法艺术高深莫测,面对一件书法作品(不论优劣)半天也难以道出个“子丑寅卯”,由此敬而远之;二是行内人士多数则误认为书法艺术几近写字,倘若问及“书法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大多的书家都会“沉默是金”。

“千人一面”现象的出现,缘自作者本身对民族文化认识的肤浅和对学科研究的贫乏。基于此,今天的书法创作队伍,流于“抄抄写写”者众。殊不知,历史上大凡优秀的书法家亦应是一位兼及多门学科知识的学者。在笔者看来,他们的高明之处往往是能很好地融合各类文化于一身,通过有机的整合最终表现在自己的书法作品创作当中。相比之下,当前大多书法家则仍停留在“书中求书”的意识上;由此,国展作品出现错别字和难有自撰诗文也就不足为奇。现实如此,对“功夫在字外”在句老话的重新理解和认识对今天的书法家们来说,无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其实,学科形态的建立形成,应以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根基,更何况我们又习惯于将书法理解为一种为中国文化所孕育的艺术。面对当前境内外各类文化对书法学科的影响,我们应更好地学习研究和汲取各类文化的精华,将其融通到当代的书法艺术之中。



● 吴又华
新时期的二十年,书法艺术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届全国展、书研会的成功举办,为书法艺术的复兴与发展带来了春天;同样,前些年《书法学》等系列学术论著的相继问世,无疑也是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丰碑……。

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的建设,在其成长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存在研究和探索上的迷惑与彷徨。本文仅就书法艺术近 20 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怪状一:“法”的失落

书法艺术经历了 80 年代初期的空前繁荣之后进入了学科自身建设的 沉思与反省。时至今日,我们的书法家大多视传统书法之法为神灵,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上很少有越其雷池的行径,更多的则是敬而远之。时下,书坛“我书意造本无法”的景象即是明证。进入90年代,中原书风、广西现象的出现,是继“书法热”之后,全面反映在书法创作研究日趋“意、韵、态”等艺术审美理想的一个不争事实。

或者是因为书法发展经历几千年来,于“法”的研究治理已经甚为完善,对“法”的理解与诠释等已界臻美之境……所以,难怪时人长期以来奉传统之法为圭臬,而少有亲和切入的举措,生怕“触犯天条”。另外,时人对“法”的理解又大抵受到“笔墨当随时代和无法之法”的理论影响太深,如今,大多的书法活动以抛弃或背离古法为前提,一味地强调“时代艺术”。

其实,从创作和欣赏的角度对书法之法进行剖析,大体涵括笔墨、字法、章法三大部分。

一、笔墨的错位

过去20年,广大的书法家或许是对“法”以外的东西求索太多,从而忽略了对书法艺术之基本表现形式——笔法的研究与提高,以致在创作实践上出现了笔法塑造能力的不断萎靡和减退。另外,受中原书风近年雄踞全国书法大军前列影响的缘故,当前大多数的书法家在创作上甚为热衷于墨法的考究。

君不见,当前各大国展的书法作品在形式表现上,“涨墨”技巧的大面积运用在书法史上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这或许得归功于明末孤臣王铎的携带。有趣的是,王君又生于中原、长于中原,其对墨法的研究创新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功不可没。今天的“中原书风”沿袭其后,让许多书法后学成了“名家”,如斯现状,也就更显出了墨法考究在当前书法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优势。

本来,笔法与墨法是书法作品的两个基本元素,且在书法的创作中,笔法所处的位置当为先,其所谓“无笔何来墨”。现实的墨法的普遍考究已远远超过笔法,甚或有一统天下的态势,是因为过去 20 年,我们的书家大多“钟情”墨的枯湿浓淡的表现运用,以致形成了今天“舍本求末”的局面。

二、字法的荒芜

有趣的现象是,近些年,每每“国”字号的展览刚一落幕,就会有许多抨击获奖作品如何出现错别字的文章面世。去年,七届中青展荣获金奖的作品因在字体结构上对汉文字字法的硬伤太多,以致展后受到了非常的“礼遇”。仅从此例就可得出如下结论:这种现象的发生,无疑说明了我们的书法家们对汉文字学习与理解的浅薄。平时只热衷于书法的形式表现,忽略了书法艺术基本的甚至是本质的内容的理解,最终导致了许多本不该发生的错误。

三、章法的迷失

书法作品的形成,除了凭借笔墨线条去完成外,“章法”的考究是决定一件作品最后成功与否的关键。过去20年,我们的书法家在作品创作形式上,往往会对笔墨结体的塑造“耿耿于怀”,甚至穷毕生精力勤于池水,为的就是能将字(这里指单个字)写好,而对章法的理解与学习所用的功夫却远远比不上对“笔墨”锻造的执着。在他们看来,书法可能只是将每个字写好就行,至于章法亦不过是简单的结字罗列。

其实,对章法的研究,古人已有两种基本的观点:一是字与字之间的区别,一是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要求书法的创作达到“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惟有如此,才能使整体章法富于变化、生动自然。反之,即便单字写得再好,那种毫无意义的“状如算子”的书法作品自然也就流于呆板,了无生趣。

怪状二:主义流派、赛事展览的滥觞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自生成定型以来,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由于受社会发展与各类人文思想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影响,以及人为的主观原因驱动,书法在创作形成的发展上,因“承承相因、师授”的影响所致,或因某一书家声名大噪引起普天之下尾随习之者众,就很自然形成某一种书风趋势(现今可能会称此种现象为“流派”)。历史上,书法艺术的发展受到传统儒道禅文化的影响,书法家们大多主张“治道无为”。此时的书家,更多的是专心于书法的笔墨情趣,甚少计较自己或他人的书法应当属哪门哪派(在当时,顶多也就有个“南北二宗”的称谓)。相比之下,当今书坛,自打’85新潮以来,各类流派纷呈,一时间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文人书法、学院派、现代派……相继粉墨登场。

回首过去 20 年,中国书法的各类主义流派在形式与内容上,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野,但彼此又是互动和交叉共存的。然而,时下书法学科建设中的各类主义流派虽说是异彩纷呈,却都因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以致于人们对其理解均带有迷惘的思绪。事实上,要想真正将书法学科的建设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各类主义流派本身首先要做的(也是最基本的),恐怕得先形成各自的学术主张与具体的理论研究框架,以备后学们知晓其中的真意是什么。否则,在若干年后,书法现况将仍然是一片朦胧或模糊的景象。

说到赛事展览,据笔者粗略估计,自“书法热”以来,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法活动数以万计。尤其近几年,充斥报端的“※※杯大赛,※※邀请展”更是令读者们目不暇接,同时也令广大的书法家头晕目眩。本来,赛事展览的举办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科研究和检验我们的书法队伍,从这个角度出发,时下众多的书法活动,无疑会对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泛滥成灾且混乱无序的活动,是否真就会给书法学科的建设带来裨益?面对近年书坛出现的咄咄怪事(诸如大多展览赛事普遍收取评审费之类),书法家们不禁会问:我们辛辛苦苦创作出作品已属不易,许多活动到头来不但没有退稿行为,相反,还想方设法巧立名目收取费用,有关的监察管理部门都在做些什么?难道书法艺术的繁荣是靠名目繁多的赛事展览活动的泛滥去实现的么?难道书法学科的建设一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才会“热”起来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然而现实如此,我们的书法家们身微言轻,也就只好无可奈何。

怪状三: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脱节

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检验在书法学科的建设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的。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应该说是盲目的,是缺乏学科科学性的。同样,理论的生成与实践本身又紧密相连,因为理论在从实践中得来的同时,又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

一、贫血的理论研究

历史上,书法理论的出现虽说零散,但却浩瀚如海。《书谱》、《广艺舟双楫》等大量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论著问世,给书法创作带来了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相比之下,步入90年代,各种热衷于哗众取宠的意识观念风起云涌,紧接着就是对一些无谓的书法现象的大肆宣扬。反之,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文章却甚少出现。往日那种致力于书法学科基础研究、史学探讨等书法理论研究已经风光不再……长此以往,书法理论的研究将步入没落。另外,大量“树碑立传”式的文章近年来能以大篇幅的版面高频率地出现在各专业报刊上,更是书法学科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贫血所致。

本来,真正优秀的书法家(历史上的、现代的)是值得媒介推崇介绍的,通过有限的介绍将他们的成就和精妙的艺术作品公诸报端,是有利于广大后学们的借鉴学习的。但事实上,最近几年,每每出现在报端的人物多是些艺术造诣浅薄的“名家新秀”。如此格局,也就不由得我们不深思:假如说这一类“人物”和“大作”的出现,对书法学科的普及尚可起到某种意义上的触发作用的话,那么,从书法学科建设的整体长远目标着眼,此类现象的频频发生,则无疑会给艺术发展本身带来阻滞,是不利于学科向新的高度迈进的。

二、左右为难的创作

放眼当今书法作品,能在书法形式表现与内容反映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索而产生出来的成功作品少之又少。由于大多的书家还只停留在“书法创作就是写字活”的观念意识上,在他们的创作中,往往对书法的笔划线条的“制造”十分在意,相对地忽视了对书法艺术内在精神的体现,所以,另外一类书家在创作中,则过于侧重对作品形式与内容的思考,却由于对书法笔墨探索实践的肤浅,以致无法将思考所得融通到创作中,到头来也只落得个“心手不畅”的结果。如斯现状,又可说是书法创作发展近20年来的不幸。

三、“无主题”的理论家

长期以来,在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事实:我们的书法理论家和学者在书法这门独立学科艺术的本位研究中,不时会处于混沌状态。时而咬文嚼字极尽全力地为书法艺术地位讨个说法,时而又对各种主体、客体、个体、载体费尽笔墨地道个明白。说起来,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无疑会给书法学科的发展带来更多有利因素。然而,有些理论家、学者却会囿于社会上各类文化躁动因素的影响,不甘寂寞,从而又费尽口舌去讨好某些“大牌”书家,以便赢得那微薄的稿费和知名度,有了这样的专家学者,也就难怪时下“名家”层出不穷了。

怪状四:多元与多样的混淆

近年来,“多元”与“多样”这个概念屡屡出现书坛。然而艺术的多元与多样有别于政治的多元与多样。书法的多元,当指书法学科思想观念意识范畴的多元,在文化概念上,它归属一种观念意识形态。而书法的多样,则指书法创作实践中行为方式物化而成的产物——书法创作形式的多样,在文化概念上,其归属为一种行为模式。

纵观书法艺术近20年的发展,书法多样化格局的现实存在与书法多元化发展的主旨却有所距离。随着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当代书坛出现的书法作品面貌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艺术形式的多样史无前例。虽如此,但在观众看来,时下大多书法作品却难有较为理想的震撼力。这或许与我们的书法家在创作时没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不无关系。另外,书法作品的内容,亦可谓是千人一面,当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书家作品,相当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誊抄”古代诗词文章的“制造”层面上。

今天,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有着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事实上,文化的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就书法学科而言,其本身亦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多元并进的潜意识。

首先,近年各类主义流派的相继诞生,起码说明了我们的部分书法家在观念上有了“多元”的思想。

其次,“中原书风、广西现象……”等创作现象,又说明了我们的书法家对作品形式多样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

可惜的是,当今书坛,真正具有“多元”思想和对“多样”透彻理解的书家太少,且大多的则是未能清晰地辨别多元与多样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或将二者混为一谈,或将二者孤立开来,以致在创作研究上经常把握不定。如此,也就难以有真正成功的书法作品的诞生。一语以蔽之,艺术上的多元与多样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简单地说,多元是观念的多元,多样是形式的多样,两者相互关联却不可替代。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观念具有不稳定性,而形式具有稳定性。

怪状五:书家文化修养的贫乏

上面提到,我们的书法家创作中的内容趋于“千人一面”,大概也说明了这么一个问题——由于近年来书法界对自身学科建设过于强调本位意识,而对其他外来文化的侵入持相对保守的态度,以致出现了两种片面的认识:一是圈外的人们以为书法艺术高深莫测,面对一件书法作品(不论优劣)半天也难以道出个“子丑寅卯”,由此敬而远之;二是行内人士多数则误认为书法艺术几近写字,倘若问及“书法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大多的书家都会“沉默是金”。

“千人一面”现象的出现,缘自作者本身对民族文化认识的肤浅和对学科研究的贫乏。基于此,今天的书法创作队伍,流于“抄抄写写”者众。殊不知,历史上大凡优秀的书法家亦应是一位兼及多门学科知识的学者。在笔者看来,他们的高明之处往往是能很好地融合各类文化于一身,通过有机的整合最终表现在自己的书法作品创作当中。相比之下,当前大多书法家则仍停留在“书中求书”的意识上;由此,国展作品出现错别字和难有自撰诗文也就不足为奇。现实如此,对“功夫在字外”在句老话的重新理解和认识对今天的书法家们来说,无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其实,学科形态的建立形成,应以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根基,更何况我们又习惯于将书法理解为一种为中国文化所孕育的艺术。面对当前境内外各类文化对书法学科的影响,我们应更好地学习研究和汲取各类文化的精华,将其融通到当代的书法艺术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1:10 , Processed in 0.0803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