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大讲坛:打造公益文化品牌
2011年12月02日 王凯 来源: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讯 11月26日,齐鲁大讲坛第31场高端讲座在山东博物馆举办。著名医改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李玲从多个角度解读当前医改热点问题。齐鲁大讲坛作为我省目前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公益性文化品牌,已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周末文化大学”,让群众开眼界、学经验、长知识、解疑惑。
齐鲁大讲坛的前身是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2005年开办的齐鲁讲坛。经过在高校、企业、社区试点,摸索经验,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初,省社科联与齐鲁晚报基于提升公众人文素养的共同愿景,多方研讨、考察、论证,决定联合主办“齐鲁大讲坛”,解读热点话题、倡导文明风尚、提升人文素养、服务科学发展,打造知名公益性文化品牌。2011年山东大学的加盟,使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突出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讲坛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每月两期,密度合理,且每场讲座都专门安排在周末,相对固定在山东博物馆(新馆)举行。在《齐鲁晚报》开辟专栏发布预报,推介讲座专家、内容、主要观点,公开报名、咨询、订票电话,最大限度地方便听众。而且,无论主讲人层次多么高,参加人数多么踊跃,主办方始终坚持公益、免费、开放式办坛。
紧跟社会热点选题选人,帮听众解疑释惑。专门成立选题小组,广泛发放听众意愿调查问卷,开通听众热线,社科普及网、齐鲁晚报网开设专栏,设立手机短信平台,根据公众实际需求选择话题,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伦理、教育、传统文化等热点、难点问题,先后遴选吴建民、叶小文、王树增、李肇星等知名度高、影响大的大家、名家作主讲嘉宾,并以丰富的内容、鲜明的观点、通俗的表达,视频、图片、数据手段并用,既使讲座贴近百姓生活、寓教于乐,又使听众带着问题进会场,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带着收获出讲坛,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人文素养。
多方参与、广泛传播、融合发展,探索社科普及的新方法、新途径。省委和省委宣传部已将齐鲁大讲坛列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全省宣传思想工作总体部署,提供必要经费支持。除在济南主会场举办讲座外,齐鲁大讲坛还在全省设立52个分坛,扩大了大讲坛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齐鲁晚报专门成立选题和报道小组,开设专门版面,采取刊发预告、现场报道、嘉宾访谈等形式,进行深度报道。大众日报、山东卫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大众网、齐鲁晚报网等共同参与,有效扩大了间接受众群。
目前,齐鲁大讲坛已成为我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面旗帜。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薛庆国介绍,据不完全统计,齐鲁大讲坛主坛目前已举办31场高端讲座,各地分坛举办960多场各类普及型讲座,总受众高达1000多万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