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诗的演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6 14:1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诗的演变

_李健吾




  
  在近二十年新文学运动里面,和散文比较,诗的运气显然不佳。直到如今,形式和内容还是一般少壮诗人的磨难。我说少壮诗人,因为第一,新诗一直没有征服旧的传统,而且恐怕还有些人降了过去(其实不足为忧);同时第二,诗本来也就永久属于青春。我不是有意用这两个古老的名词,形式和内容,证明新诗落后。不然,正相反。站在客观而又亲切的地位,我们可以看出,最初新诗仅只属于传统的破坏。这里有两种倾向:第一,废除整齐的韵律,尽量采用语言自然的节奏,然而因为都是半路出家,形式上不少有意的或是无意的模拟;第二,扩大材料选择的范围:尽量从丑恶的人生提取美丽的诗意,然而缺乏自有的文字,不得不使用旧日的典故词藻,因而染有传统的色彩。一句话,人是半旧不新,自然也就诗如其人。他们要解放,然而寻不见形式,只好回到过去寻觅,于是,曲、词、歌谣,甚至于白乐天的诗,都成为他们眼前的典式。
  他们的力量是大的,方面是多的;然而就诗言诗,他们的功绩只有一点。最引后人注意的,就是音律的破坏。
  也正是这一点,在他们是功绩,后来者有一部分(最有势力的一部分)却视为遗憾。这就是徐志摩领导的"诗刊"运动。他有旧学做根基,然而他用外国的形式为依据。他要诗回到音乐,因为诗是音乐的。从这一点来看,在接受之中,他们把前期的运动加以修正。一方面这属于反动,一方面这又继承前人,用外国的形式做典式,追求一定的形式。在某一意义上,这是一种思维之后的努力,不仅仅在破坏,而且希期有所建设。但是在另一意义上,这却形成颓废(不是道德上)的权势,因为实际上,一切走向精美的力量藏着颓废的因子。
  和这一派隐隐峙立的,有一部分人完全不顾形式,变本加厉,甚于前期,图谋有所树立。这又可以分而为二:一者要力,从中国自然的语气(短简)寻找所需要的形式;一者要深,从意象的联络,企望完成诗的使命。一者是宏大(主旨自然具有直接的关系),一者要纤丽;一者是流畅,一者是晦涩;一者是热情的,一者是含蓄的;不用说,前者是郭沫若领袖的--派,后者是李金发领袖的一派。
  然而郭沫若不等收获就走了开(或许他失却自信心,因为他最后的诗仍是粗颓的)。李金发却太不能把握中国的语言文字,有时甚至于意象隔着一层,令人感到过分浓厚的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气息,而渐渐为人厌弃。于是天下廓清了,只有“诗刊”一派统治。
  然而徐志摩遇难。
  有位先生或许出于敌意,以为先生死得其当。因为他写不好诗了。他后来的诗歌便是明证。而坐实这证明的,就是他诗歌中情感的渐见涸竭。他太浪费。他不象另一个领袖,闻一多,那位富于克腊西克的节制。
  这位先生的刻薄,一种非友谊的挖苦,我不赞同。徐氏的遇难是一种不幸,对于他自己,尤其对于诗坛,尤其对于“新月”全体。他后期的诗章与其看作情感的涸竭,不如誉为情感的渐就平衡。他已经过了那热烈的内心的激荡的时期。他渐渐在凝定,在摆脱夸张的词藻,走进(正如某先生所谓)一种克腊西克的节制。这几乎是每一个天才者必经的路程,从情感的过剩来到情感的约束。伟大的作品产生于灵魂的平静,不是产生一时的激昂。后者是一种戟刺,然而不是一种持久的力量。
  所以徐氏的死,对于他自己,与其看作幸勿宁视为损失,特别是对于诗坛,特别是对于"新月"整个的合作。因为实际,他的诗章若影响不小,他整个的存在却影响最大。谈到新诗,我们必须打住,悼惜一下这赤热的不幸短命的诗人。
  但是宇宙的进行隐隐寓有一种自然的法度,看不见,然而感得到。因为即使徐氏不死,新诗的运动依然不免流于反动。我们说过,李金发仿佛一阵新颖,过去了,为就失味了。但是,他有一点可贵,就是意象的创造。对于好些人,特别是反对音乐成分的诗作者,意象是他们的首务。他们厌恶徐志摩之流的格式(一个人工的技巧或者拘束);这和现代的生活杆格;他们第一个需要的是自由的表现,然而表现却不就是形式。内在的繁复要求繁复的表现,而这内在,类似梦的进行,无声,然而有色;无形,然而膘陇;不可触摸,然而可以意会;是深致,是含蓄,然而不是流放,不是一泄无余。他们所要表现的,是人生微妙的刹那,在这刹那(犹如现代欧西一派小说的趋势)里面,中外古今荟萃,空时集为一体。他们运用许多意象,给你一个复杂的感觉。一个,然而复杂。
  和李金发具有相同的气质,然而他们属于不同的来源。一个显明的区别,是他们抓住了中国语言文字,所谓表现的工具。然而一个尤其根本的区别,是这些年轻人不在模仿,或者改译,而在创造。在这方面,我们第一个提到的诗人,应当是戴望舒。但是戴氏,不免法国象征和现代诗派有力的暗示,具有影响,然而缺乏丰富的收获。眼前最有绚烂的前途的,却是几个纯粹自食其力的青年。来日如何演进,不可预测;然而离开大众渐远,或许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止。
  一个最大原因,怕是诗的不能歌唱。
  然而取消歌唱,正是他们一个共同的努力。因为,他们寻找的是纯诗Pure poetry,歌唱的是灵魂,而不是人口。废名以为旧诗大半不是诗。这沉默的哲人,往往说出深湛的见解,可以显示一部分人对于诗的探索。他有偏见,然而即使是偏见,他也经过一番思考。然而真正的成绩,却在几个努力写作,绝不发表主张的青年。
  从音律的破坏,到形式的试验,到形式的打散(不是没有形式:一种不受外在音节支配的形式,如若我可以这样解释),在这短短的年月,足见进展的迅速。我们或许感觉中间的一个阶段太短了些(勿须悲观,因为始终不断有人在努力形式的试验),然而一个真正的事实是:唯其人人写诗,诗也越发难写了。初期写诗的人可以说是醒觉者的彷徨,其后不等一条可能的道路发见,便又别是一番天地。这真匪可思意,也真蔚然大观了。通常以为新文学运动,诗的成效不如散文,但是就"现代"一名词而观,散文怕要落后多了。对于一部分诗人,我们起首提到的形式和内容,已经不在他们的度内,因为他们追求的是诗,“只是诗”的诗。
   (1935年7月20日《大公报》“小公园”第1740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3:15 , Processed in 0.07686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