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所认识的文博大家王世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9 15:0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所认识的文博大家王世襄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烟云俪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荣宏君著,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1月出版

2009年11月28日,王世襄先生走完了他95年漫长而又充实的人生路,作别了这个曾经给过他许多痛苦,也给过他无限欢乐的大千世界,并于次日火化。这定是先生早就做好的安排,因为他一生淡泊名利,不事张扬,死后也不愿给别人添更多的麻烦。

王世襄,号畅庵,堂号俪松居,是当代的著名学者、收藏大家、文物鉴定家,福州闽侯人,1914年出生于北京,受家庭影响,自幼挚爱祖国传统文化。王世襄的父亲王继曾早年毕业于南阳公学,曾任晚清军机大臣张之洞的秘书,民国后任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后又担任过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1914年王继曾在北京东城芳嘉园置下一座四合院,同年王世襄就出生 在这个四合院里。王世襄的母亲金章(号陶陶女史)是民国著名的鱼藻画家,有画鱼专著《濠梁知乐集》行世。王世襄的大舅金北楼是民国时期北方画坛的领袖人物,1920年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其人时至今日在画坛上都有影响。二舅金东溪和四舅金西厓也都是影响一时的竹刻大家。20世纪80年代,王世襄曾整理出版了四舅金西厓的《刻竹小言》,在竹刻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殷实的家庭背景以及良好的艺术氛围,使王世襄自幼就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后来喜好文物、古玩的基因也就此在他的血脉里生根发芽。

离芳嘉园不远就是东堂子胡同,我国著名的学者、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幼年时期就在这里居住和生活。同样对传统文化和文物收藏的爱好,使他们自幼就结为好友,两人还曾在1950年以捡漏的方式,共同为故宫捐赠了一个宣德青花大盘而被文博界传为美谈。我是史树青先生的学生,最初了解和认识王先生就是通过恩师史树青先生的介绍和引荐。但2004年我偶然收藏到一批有关王世襄先生在“文革”中抄家的资料,后来决定创作本书,曾对这批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通读,使我对王先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王世襄因为出身官僚家庭,又曾在国民党政府做过事,所以自1949年后历次的运动都没有躲过去。可是王世襄却并没有因此沉沦,在有限的条件下,他依然在做着有关文物方面的研究,悄悄整理完了《髹饰录解说》、《清代匠作则例》、《高松竹谱》等多部著作,并自费油印出版分赠朋友。“文革”的那次查抄,王世襄是作为自交户将家藏文物图书上交文管所的,据我所藏国家文物局文管所和北京市东城区查抄办于1966年9月2日的清单记录,共有文物2567件、字画1242件、图书8156本又24捆被抄没。资料缺失,使王世襄被迫中止了有关文物的研究和写作。1969年10月,王世襄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背井离乡和艰苦的环境也没有使他对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一次在田头,他看到一束倒伏于地依然开花的油菜而深有感触,赋诗曰: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诗言心声,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坚信一定有还他清白的那一天,此可谓身处九渊而不废凌云之志。那束“昂首犹作花”的油菜,也正是诗人彼时彼地对待生活的真实心态写照。

王世襄于1973年回到北京,根据中央落实政策,他便开始了漫长的索要被查抄文物、图书之路。1976年他写信给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信中说道:“三十多年来我积累了一些图书和实物资料,当时的收集目的,主要是为研究之需……至于图书及实物资料,只要一旦使用完毕,自当捐献国家……”为此他又多次写信给相关部门,但所写之信大多泥牛入海,没有任何消息。后来他想出了一种办法,用复写纸将一封信复写若干份,向有关部门五次三番地邮寄,并锲而不舍地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执著精神和不厌其烦的诉求,截止到1986年,那些被查抄的文物和图书绝大部分都回到了王世襄手中,也正是这些资料的顺利回归才使得王世襄的各种研究得以继续。从“文革”结束时起,他的各种著作以井喷之势陆续出版,所研究内容包括了书画、古玩、家具、漆器、音乐、民俗、匠作则例等几乎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所有内容。其中如《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二书早已成为中国家具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杰作。记得2005年,为红学家周汝昌《诗画红楼》题词一事曾去拜访王世襄先生。当时王先生正在写有关中国传统观赏鸽的文章,将题词交付后说:“我没有时间陪你们,我正在研究观赏鸽,还要校订《锦灰堆》。我九十多岁了,时间不够用啊,来日无多,来日无多。”说完就伏案继续工作了。那次见面时间很短,只有二十几分钟,但先生潜心著述、远离浮躁、执著的眼神至今难以忘怀。

王世襄先生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当然这也使关心他的友人和敬爱他的后学没能见他最后一面,从而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遗憾!但值得告慰后人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几十本、近千万言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在评王世襄《说葫芦》一文中写道:

他向古今典籍、前辈耆献、民间艺师取得的和自己几十年辛苦实践相印证,写出了已出版、未出版、将出版的书。可以断言,这一本本、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脚。正如启功先生所说,那么这些书的作者——王世襄先生,无疑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解者。

听到王世襄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我曾写下挽联,今录如下以示对王先生的怀念:

芳嘉园外提笼架鸟 鹰兔挈狗捉獾秋斗蟋蟀冬鸣虫 虽为玩物不丧志

俪松居内北京鸽哨 清代匠作明式家具刻竹小言说 葫芦巨著堆锦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30 17:34 , Processed in 0.0880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