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收藏人生——彩云轩主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9 15:1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收藏人生——彩云轩主答
记者问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彩云轩主的博客,非常有特点,博主知识渊博,对收藏鉴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各地古玩市场情况也是了如指掌,文章更是不乏传奇故事,让人大开眼界,后来经过联系才知道彩云轩主肖兴义老师不仅在辽西是鼎鼎有名的收藏大家,在全国也是声名鹊起,曾发表过750多篇有关古玩鉴赏方面的文章,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肖兴义老师的收藏世界,聆听一下他的收藏心声。

中国文物网:您收藏之路走过多少年?怎么理解古玩收藏的?

肖兴义:我有一位亲戚是一个收藏大家,并且在当地开了一个颇有名望的古玩店,我正是在他的影响下走上收藏之路的。我调到锦州工作后,他主动要送我一对民国三国人物300件彩瓶,我以“没地方放”为由没要。当时并不是因为我清高,而是无知。如今这对大瓶它的价值少说也值5万元了。后来他在春节来我家拜年,带来一对较原先小一点的清花大瓶,他说:“这对瓶中画得是富贵牡丹,象征你家大富、大贵,很有意义”。后来我认真研究瓶上的图案,上边画的果真是牡丹,山石图案,书上说的寓意与他说得一样。我真没想到一只瓶子上包涵这么多文化内容呢,从此便入心收藏了。真正收藏第一件藏品是在1991年,不过,那时说是收藏,其实什么也不慬,是跟在别人的后边学,不免像个小孩下水一样,呛了不少水,跌了不少跟头,当然也没少交了“学费”。真正对古玩有了一个明确认识还是在1995年,在一本收藏的书中看到张伯駨先生为了收藏一件国宝帖变卖了家产,借钱买下这件国宝,最后捐给国家的事,他的壮举让我动容,我开始理解了收藏的真谛。我知道收藏不仅仅是占有,而是收藏过程,享受这一过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从某种角度上看,古玩、文物等对于个人来说都是暂时的,最终都要归于国家。




清乾隆粉彩描金开光人物壶
具体到个人收藏方法?我认为首先要收的来,这是基础。这里边学问就大了,需要有知识底蕴、相关鉴赏知识水平、眼力,还要有一定的机遇和财力,上述几条缺一不可。其次,能收上来还要藏得住,有些人今天收藏一件东西,明天或者不长时间就卖了。我个人的看法这不能称为收藏家,那是一种古玩投资或称为古玩商更为妥当。好的藏品到什么时侯都是宝物,它不会因为时间长而变质,更不会贬值。能藏得住,还要研究的深,对一件好的收藏品鉴定新老并不困难,能将一件收藏品吃得透,研究的深入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研究的深透,才能对它的文化内涵理解的深,方能享受更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快乐。

中国文物网:在收藏过程中有过“打眼”或者“捡漏”的经历吗?能不能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肖兴义:首先明确“捡漏”定义是什么?“捡漏”是指卖家对一件艺术品或收藏品不知情或不明这件器物价值的情况下卖出。对买家来说即花较少的钱,买到价值很高、或高出十倍以上的器物。就是说对卖家、买家都必须具有二个先决条件才称得上是捡到漏。过去的市场因入市的人少、仿品少、真品较多,捡到漏的机率是很大的,而现在随着人们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仿品遍地,捡到漏的机率已经很少了。现在媒体过于宣传“捡漏”是不妥当的,容易误导初入行的收藏者。我主张用知识、靠水平、凭眼力去“捡漏”,达到收藏古玩过程的快乐。

说到我“捡漏”的机遇还是有的:2003年我在一家较大的文物公司只花1500元钱买到一只“碧珍”款粉彩人物笔筒。实际上这是珠山八友之首王琦1917年亲手画的小件珍器。因为我知道王琦,姓王名琦,字碧珍,彩云轩是他工作室的名称。像这种情况虽说能碰上,但毕竟是不多的,如果老抱着“捡漏”的心态入市,必然会在收藏道路上走弯路,那么“打眼”的事就在所难免。说到“打眼、吃药”,是指买者因眼力和鉴赏知识不够,买到与自己想法不一样的“新加坡”(新仿,假货,破损)器物。我在这方面教训深刻,2001年凭着自己读了二本古玩方面书,就认为自己可以独步江湖了,只身河北买元青花,听了古玩贩的一番故事后,大把的掏钱,高兴的回家对照书反复看,越看越觉得没有错,根本没有想到人家埋下是“地雷”等着你呢,第二次又拉回好几件元青花瓷器,后来经行内人看后全部认定是高仿品,他们笑话说:“全世界元青花就那么300来件,你一下子就收上来好几件能对吗?”这样的教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初入行的收藏爱好者,好比像一个孩子学走步,还没有学会走稳呢,就想学跑步,那有不摔倒的道理呢。只有打牢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眼力,才能少“打眼”、“吃药”。

中国文物网:您主要收藏那些方面的古玩?最得意的宝贝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肖兴义:如果把收藏比做饭店的话,那么不同的厨师做出的菜,风味肯定不一样的。搞收藏主要看主人收藏指导思想、推崇、爱好什么?我的收藏主线是:名家(款)、名瓷(铬文)名窑(八大窑系)及文房用具,围绕这样的主线开展收藏,时间长了必然形成突出特色。

2002年我二次去建窑窑址考察后意外获得一个建窑小黑碗,(详见有关报道和博文章)回来经过反复研究认为这是宋代供御款镶金扣饰的“兰兔毫”盞。小碗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它却承载了千年窑火辉煌,代表着宋代制瓷第一次高峰之作,是当时供给宋徽宗宫中斗茶用的器物。正是这样一个小碗,在2004年央视走锦州寻宝,此碗被专家评审团一致认可,被评为辽西十大国宝。从此我也随着这小碗走进千千万万收藏爱好者的心中。(详细见博文“央视寻宝二……”。)头几个月每天接到电话不断,多数电话是咨询转让事宜,也有的是了解相关的信息,更有人从外省赶来一睹小碗的“芳容”。但我都明确地告诉他们,这东西是不卖的,现在早已不在手上,所以只能从图片上看到它的“芳容”了。



王琦大瓶

王琦大瓶局部
此外,名家系列收藏也是我引以自豪的,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的瓷器收藏与研究已形成规模,在数量上和研究深度上都受到同行们认可和称赞。《赵趁花和她的王琦大瓶1-5》在博客中发表后引起同行高度关注,热议,不少的网友在肯定我收藏成果的同时,对文章中的主人命运表达了牵挂,不少人来信询问故事以后的事,让我十分感动。

中国文物网:看过您的博客感觉很有特点,您是怎么打造的?

肖兴义:我在网上实行实名制,这本身就是一种真诚的表现,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制约。更希望更多的网友以实名出现,这样有利真实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古玩这种特殊商品,更需要诚信,否则无法进行转让、交流活动。试想,连个真名实姓、哪个地区的都不清楚,一个真实联系方式都没有,怎么让人家信任你?怎么能做成生意呢?收藏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水淮的过程,只有做一个诚实可信的正派人、以诚信为本,才能使收藏道路越走越宽敞。



做博客也是如此,一个好的收藏家不仅能收得来,藏得住,研究得深,还要对某个领域的宝物有一定学术研究,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尽可能的把它总结出来,这样才能充份享受收藏的乐趣。时间久了这样博客一定有着鲜明特色。同时在交流博文过程中,对每一个博文章,每一件收藏品尽可能做到准确无误,查有根据,看能养眼,学有收获。对网友提出的问题尽可能解答,回复,并坚持多写自己收藏的体会,多写自己身边收藏爱好者的感人事、新鲜事,多写时评和即时市场动态消息,让我们的网友可以在第一时间里看到他们所关心收藏动态,让网络搭起和与收藏爱好者交流往来的平台和桥梁。

在网友和同仁的支持下,我的专题收藏博客在短短一年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表博文章近200篇,博客积分1620多分,有47600多人浏览我的博客,并有50多个圈子转发分享我的博文章,相当一批媒体、杂志编发我的博文章,并有一些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访问彩云轩。结识了相当一批收藏好友,这些对拓展我的收藏领域视野起到了不可低估作用。

中国文物网: 您收藏这么多年,最重要的心态是什么?怎样才能搞好收藏呢?给我们众多藏友提个建议。

肖兴义:搞收藏最重要的因素是心态,我是抱着“我收藏、我快乐”的心态步入这一领域的。有的朋友问我,只要收藏就快乐吗?我告诉他,不是这样的,当你没有完全理解收藏内涵真谛时,收藏对你来说并不一定是快乐,可能是一种痛苦。当你完会理解收藏的真谛时,你的收藏将是快乐的,有时痛并快乐着,可能是你即将步入收藏成熟阶段吧。收藏是什么呢,是一种过程,我们只能享受收藏过程带给我们的快乐,并不是占有几件或更多的宝物那种欣快感,因为天下宝物何其多?你都收藏过来吗?再说收藏的东西再多都是身外之物,不能永远归已所有。因此,享受收藏过程是重要的。有的初入市的朋友,很热衷“捡漏”,很热衷于买了东西挣钱就卖了,如果是做为一个古玩贩和商家无可厚非,如果做为一个收藏家那是不可取的,因为收藏家宗旨是“收藏是第一位的,挣钱是第二位”。但对于多年来靠工资搞收藏的人来说,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是不可能进行更深层次收藏的。所以,采取“以藏养藏”的方法,缓解资金不足也是种收藏策略。

其次,我认为做为一个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决定投资收藏方向、范围,一般情况下,进行专项收藏容易见成效,并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文房用具、杂项某一种器物,具有时代特征的红色收藏等。




清早期清花醉八仙人物诗文瓜棱瓶
当前,世界性的金融风暴所造成巨大的影响还没完全过去,对古玩的影响不可低估。但是,风雨过后见彩虹,经过一段市场走低以后,古玩市场前景还是光明的。真品、好的艺术品到什么时侯都是时代的宠儿。从市场角度看肯定只能增值,不会贬的“硬通货”。

祝愿所有的热爱收藏网友们,收藏无限,快乐永远伴随每一天。

作者简介

肖兴义,男,解放军205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中科联研究员,《世界急救医学》杂志编辑等职,发表医学论文162篇,著专著三本,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五项。退休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科普、古玩鉴赏等方面稿件750多篇。肖兴义老师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xiaoxingyi225205     邮箱:lelexiao@sina.com      电话:1300933693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1 15:25 , Processed in 0.0659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