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出土秦简牍看秦隶书法特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 09:3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出土秦简牍看秦隶书法特征
               ■王晓光
 
1970年代中期以来秦简牍陆续出土,我们得以亲见隶书演进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秦隶(古隶)形态,并由此了解周→秦一系实用手书体发展中的一些真相、特别是战国后期到秦代古隶的真实面目。秦简牍墨书对于当代书史研究、书法创作都有着重要价值。已面世的秦简牍有云梦睡虎地简牍、青川郝家坪木牍、天水放马滩简、江陵岳山木牍、云梦龙岗简牍、江陵扬家山简、关沮周家台简牍、江陵王家台简、龙山里耶简牍等。最新两批秦简牍是“岳麓书院秦简”(2007年底湖南岳麓书院购自港商并收藏),“北大秦简牍”(2010年初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北京大学)。这些秦简牍上的墨书生动展示了秦隶诸多特征。

一 秦简牍墨书用笔特征
(一)起笔  秦简牍墨书用笔的主要显现点是起讫笔处。拿湖南里耶秦简牍为例,其起笔时锋毫运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全逆式回(调)锋起笔:落锋时锋尖向右,落笔后翻转、调整锋毫完成裹毫,随即右向行进(此时锋尖转向左方,中锋行笔),也就是调锋藏锋起笔法。二是半逆式回(调)锋起笔:斜侧向落笔。全逆式回锋起笔后大多转入正锋运行,写出的线条粗细均匀、持稳、厚重,里耶J1之(9)4、(9)5、(9)7、(9)8、(9)9、(9)11[1]等牍可作为代表。半逆式回锋起笔后笔锋稍扁侧,或借势侧锋拉出,或转归中锋推进。侧锋拉出的点画不如正锋写出的均匀丰润厚泽;若转归中锋则与全逆式回锋起笔写就的点画相似。半逆式回锋起笔是全逆式回锋起笔的简化,是因快写简化成的笔触形态。半逆式回锋起笔往往造成多变的点画情态,不像全逆式起笔那样持稳划一。里耶秦牍背面的潦草书写中,半逆式起笔的变化更加凸显出来了,像J1之(9)3、(9)5、(9)6、(9)10、(9)11等牍背面墨书可为例,云梦睡虎地4号墓两件家信木牍也含该种写法。青川秦牍里“一”、“二”、“三”、“王”、“正”、“之”、“不”、“百”等字的横画属典型的半逆式起笔,这与后来成熟汉隶横势画快写时的起笔动作一致。半逆式回锋起笔法颇接近于汉隶典型起笔(特别是横势画“蚕头”及随后的第一波折)技法。
(二)收笔 里耶、睡虎地为代表的秦简牍墨迹的点画收笔大体可归纳为回锋、戛止、出锋等几种方式。与起笔用锋相对应,笔画讫点略做回锋动作,以完成圆润、持隐的线条形象,长横画、直画、(右下伸展的)斜画常用之。规整的简牍书写里,这种回锋收笔法尤其受到重视;书写愈潦草,讫点回锋动作就愈少。收笔处若省略这一回锋动作,但仍维持工稳书写意识的话,则往往变为“戛止”收笔,即线条的结束点不做回锋裹锋,也不扫出尖锋,而是形成截断状的笔触。秦简出锋笔或尖锋尾笔不像楚简那样泛滥。楚、秦简尾笔出锋之不同处在于:前者往往尖、细、长,后者常常钝、粗、短,秦简即便收笔出锋也总显得含蓄、节制,常作钝润状,锋芒圭角并不显著。(图四)在调锋、隐锋的书写观念下,秦简牍墨书点线总显得匀整、含蓄、润泽、醇厚、质朴。秦人的调锋、裹毫、中锋行笔法,乃后人广为推崇的逆锋起笔、藏头护尾法的早期操作形态,“逆入平出”等写法在秦简中也颇有几分眉目、集中于长横、捺、撇等笔画上(图五、图六)。

二 秦简牍墨书的结构与线式
(一)平行、均衡排列的点线  裘锡圭指出:“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里,秦国文字形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字形规整匀称程度的不断提高上。”[2]这种对字形和写法的厘正与规范,体现于秦官文正体、俗书手写体两个系统内。秦简牍文字构形同样是“点线平行均衡列置”。单字内点线一般做平行、等距列置,同类、同方向点线平行排列,如横势画、竖势画、斜势画分别平行、匀齐列置;点线间常作等距离、匀齐布置。如里耶秦牍中出现次数很多的“陽”字,左“阝”三个半圆弧笔呈极规律的等宽同形排列,其线势与右上的“日”点线走向一致,右下部的“勿”四笔左下向斜画相互平行,如此完成匀齐、协调的字内点线组合及空间安排。这种典型结构当然也广泛存在于放马滩、睡虎地(图七)、周家台(图八)、扬家山、岳山、王家台、龙岗等秦简牍中。秦人这种理性的、讲求匀整的构形意识与同时期的东方书写有很大不同,晋盟书、楚简书的点线多作非平行列置,点线走向规律性差、甚至恣肆布置,楚简单字内点线常做“四射状”,缺乏秦文字强调的点线同向、平行、均衡。
(二)内敛字势,包裹式结构  秦简单字字势封闭内敛,点画紧密内缩,不随意拉出长笔,也不像楚简等东土文字那样字内点线呈多向放射状。秦简单字,“囗”、“宀”、“门”、“勹”等部首宛若长手臂把字内点线紧紧揽裹起来,阻止点线外逸。许多位于字边缘的长弧形笔画又加重了这种圈围感。里耶J1(9)4牍背面“以”之左部因快写而连为“)”型,在之后的草写(至汉代草体)演进中,该种笔势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与其他笔画构成左右双曲扣抱字形——“()”,或构成左直折、右弧曲字形——“ㄥつ”,成为汉章草字形特征之一。虽同属于包裹式字型、内敛字势,但里耶秦牍字势比之睡虎地、放马滩等秦简要开张一些,这是因为里耶牍有以下特点:a.点线收缩得不是特别紧密;b.字形多呈纵长形;c.长尾笔较多。在后两点上,里耶牍颇似龙岗简。略显开张的字势让里耶牍文字呈现出松弛、散淡的情调。
(三)秦隶并非不擅曲势线,但秦隶的曲势线给人以“方直势”感觉,我们且称之为“方势曲线”,它们多呈“ ”、“ ”状,而东方各国手书体的曲势线则为纯圆弧形“)”。青川秦牍早里耶秦牍90年左右,青川牍中一些较明显的曲势线在里耶牍中已拉为直势线或“方势曲线”了,如“计”、“敢”、“言”、“不”、“年”等,即使像“氺”、“弗”、“流”、“癸”这些曾经曲笔为主的字或部首,在战国晚期秦系手写体中也尽量出以短促、平直的点线。以里耶、周家台、龙岗等简牍为代表的秦隶中的曲势结构继续向方势直折靠拢,西汉初简牍中方势直折结构已居于主导了。少数秦简如天水放马滩《日书》甲种(图十一)却呈现着异于秦文字常规的线型:为数不少的各个方向的“)”型纯弧线——这是放马滩《日书》甲种糅进大量他国(晋系等)写法的结果。放马滩《日书》甲种对于东方书写技巧的取用,一是粗头尖尾状(蝌蚪)笔画,一是曲势线(而非秦系“方势曲线”)。但放马滩《日书》甲种在文字结构以及部件组构方面则大体依据秦文规则,在结字上放马滩《日书》甲种和乙种没有本质不同。
我们简单概括一下秦简牍墨书的一些特征:a、字形以正方为主,纵长、横扁为辅;b、单字构形简捷、约省;c、均衡、匀整、平行、等距的字内点线分布;d、点线很短促,极少拉出长笔;e、调锋裹毫起笔,大都中锋行笔、隐锋运行,或与顿挫式入笔(及半逆式回锋入笔)相结合,快速书写时也不排除传统钉形笔法;f、点线较平直,较少显露锋芒,总是呈现着质朴、敦厚、含蓄的情调。

三 秦简牍墨书的纵向连贯性
简牍墨书的通篇连贯感是其书法考量指标之一,秦代以上书刻尚谈不到多少书法艺术层面(有意识)的追求,但墨迹实物仍显现着一些实在的信息。比如龙岗秦简(图十二)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通篇笔势上的一致性和字间连续性。虽然单字个个独立,却笔势相承,单枚竹简内字间相呼应。比如龙岗秦简中比较完整、字数较多的简片:1、4、18、34、39、59、60、85、104、119、149等号简[3],字间都有不错的承接性。这种“势”的贯通大约来自三方面:一是点画笔触形象始终统一;二是平行、均衡点线结构;三是较快速的书写自然形成的“动势”引发了字间承续意味。这种承续性在同时的东方诸国手写体中要少得多。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也拥有纵向字间的内在连贯意味,但由于《秦律杂抄》是一丝不苟的规整书写,不具备上面三点中的最后一点、即速写特征,其纵向连贯因素略逊于龙岗简。睡虎地《秦律十八种》(图十三)同样拥有上面三点中的前两点,然而《秦律十八种》含有大量的新笔法因素——波势和磔角,这些醒目的磔角多作右下斜向、横向列置,它们阻碍着(纵向)字与字间可能生成的连续性,因而其纵向贯通感也不及龙岗简。纵向连贯感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速写程度,里耶牍背面草率书写下就增加了该种特色。《秦律十八种》的情况在许多较规整的秦隶、汉隶中普遍存在。纵向贯通性只有在草体简牍中才得以相当程度地实现,西汉中后期章草中,出现了大量曲弧势笔画(特别在单字右部),虽仍单字独立却含有较好的连续性了,但普遍内收的字势仍影响字间的联系。真正实现纵向连贯,还有待今草、行书来完成。

四 秦简牍草写墨迹探析
目前所见秦简牍的草写一部分集中在里耶木牍中,睡虎地4号墓的两枚木牍有些率意,放马滩《日书》甲种书写速度也较快,龙岗简、周家台简《病方及其他》[4]中也有些草率书写。先秦简牍上的草写不完全等同于后世的“草书”、“草体”概念,而仅仅是当时手写正体的快写而已,这种基于实用的快写免不了随意、潦草、约省,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并有着积极意义。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如里耶牍那样,牍正面谨饬的正体和背面活泼纵意的草写形成对比,为秦简牍墨迹增添了风格上的诸多变化,也让我们得以窥探两千多年前正、草两种手写体形态。就文字演进层面讲,潦草书写乃活跃的流变载体,比较集中地体现着字体演进特征,笔顺、笔势、笔画组构以及字形等的变异,在长期俗体快写中积微至巨、以致质变。秦文字隶变早期,草写系统逐渐改造着同时的正体写法,推动着隶变之江流不断前涌;秦代汉初,已具规模的新体隶书与一直存在的草写系统渐渐分途而行,终成汉隶与草书(章草)新格。如丛文俊阐述的:“当隶变书写性简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这种潦草随意的书写就会引发笔画的进一步省并牵萦,形成草隶的分化和异途发展……西汉以后,潦草化倾向的快速发展,致使草、隶二体分途,工整者日趋成熟的隶书式样,潦草者不断省并牵萦而近于章草,书体形象正与前期相反。由此可见,隶变前期的潦草化倾向对于破坏古形、加速隶书体的演进,具有积极的意义。”[5]里耶牍这类潦草书写对时文正体的约省、变异主要表现在:
(一)变曲为直,直折增多 如里耶秦牍J1(9)3、2、4正、背面书写,牍背墨迹中直势线很突出,正面(正体)的曲势点线在背面草写中被尽数拉直:“五”、“之”等字的简化近于后来草法,“庭”的末笔由弯变直,“印”写成简笔、直笔或分解为点笔,“行”则由四短点加两长线组成,“尉”之“寸”,“报”下部的垂笔,“事”的上部以及“从”等字皆直势明显……
秦简草体简约途径之一是直折;汉代简牍简约途径之一却是弧圆使转为主,如西部诸简、东方的尹湾《神乌傅》简等。即是说,战国至西汉初期草写是破圆为方,西汉中期以后草体却多用曲圆字势。前者伴随着也推进着隶变进程,其破坏对象为久远以来的篆文曲势,可谓“以方拆圆”,引发了笔势、笔顺、结字等变化;后者的背景则是隶体大体定型之后,草体与正体(汉隶)相互作用,草写为求迅捷则改为“化方为圆”了。不管是秦简草写的化曲为直,还是汉简草写的变直为曲,转变都是渐变而非突变。草写倾向有着积极意义,前期的求直取向加速了隶变进程,之后的曲势追求又带来新天地,章草、草书、行、楷都由此萌发。
(二)拖长笔与短厾笔 秦简潦草书写中长尾笔被进一步夸张,比在工稳书写中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笔锋运控也少受限制,因而带来笔画粗细变化。如里耶J1(8)154牍背之“邮人得行”,J1(9)4牍背之“令”、“司”、“事”,以及经常出现于文尾的“手”等。拖长笔以正下方、右下方拉出者为多,它们在隶书形成中意义不凡,其中右下方约45度角拉出的长画逐渐向正右方调整,并越来越强化讫点的波势,启迪着后来含磔角的笔画。而正下方拉出的长垂则一直存生于日常草写体中,直到东汉,始终是简牍书中极具个性的醒目之笔。与拉长末笔相映成趣的是缩短的“点”笔,它是便捷快书的另一种方式。比如里耶J1(9)5牍背面“之”字将正体“之”连结紧密的三长笔简化为分离的三个点,“手”字简化为四点夹一直画,“谓”字由一些短点和两个“)”型弧画构成,“庭”之“廴”作分开的三点加一斜画,该牍内其他字也多为短促的“点”笔点厾而成。以这样的短“点”构字,在当时应该不是特例,类似写法对正体字形的冲击、给时文俗写的启示是强烈的。
(三)“)”式笔画 里耶牍草写中左向环抱的弧形笔不是特别多,一般出现在“司”、“月”、“令”、“朔”等字上,其他秦简如放马滩《日书》甲种那种亦正亦草的字右部也含“ ”形。也许秦人使用该种笔势的意识还不强,后来这种笔势愈来愈多地侵入草写中,集中在“”、“勹”、“冂”、“宀”、“囗”、“日”、“卩”等构件中,在西汉草写墨迹里占据相当比例,形成左右双曲“()”或左直右曲的字势,甚至成为章草和早期今草标志性字势之一。
(四)放马滩《日书》甲种的草写意味  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的曲弧线型类似于汉简中的草写弧势线,如其中的“宀”、“可”、“口”、“日”、“子”、“中”、“申”等的写法与汉简相近。“放日甲”弧势笔画既有对秦传统快写技法的承接,又参入较多他国曲势笔意。“天水秦简中的草写字,为我们研究书体发展脉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孕育有后来草书的坯胎,最初的草书不是楷书草化的结果,最起码有一些字形的偏旁是同隶书一样源于篆书和秦隶的。”[6]“放日甲”快捷书写形成的一些弧势线段,还给人一种“超前”的印象,同样是古隶草写,“放日甲”比龙岗简、睡虎地M4信牍、甚至比里耶牍的潦草书写更多一点后来“草书”的意味。 
    (刊于《荣宝斋》杂志2011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6:55 , Processed in 0.0879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