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两种语文教学现象的思考
张华清
语文,无论是理解成语言加文字,还是理解成语言加文章,语言加文学,语言加文化,其中都包含着趣味、人文、情感。因此,语文教学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最具兴致,最有激情,也最富教育意义和陶冶功能的学科教学。
从当初的“四书”“ 五经”,到后来的文言诗篇,再到近代的白话文章,直至今天的自由文体,语文一直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
然而,曾几何时,语文教学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激情和智慧、灵气,殆尽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教师也成了“误尽苍生”的罪魁。新课程改革犹如春风,唤醒了呆板机械的语文教学,迎来了语文教学千姿百态的春天。欣喜之余,却又发现当前的两种语文教学现象,使语文教学变味、走样。令人堪忧。
现象之一是语文教学成了“导学案”使用中的做题课。
不知“导学案”产生于何时,也不知其发明者是谁,但“导学案”似乎可以称得上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大变革,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名称上也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教师只能引导、指导。由于其体现了新理念,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所以为众人所接受。一时间你校使用,我校推广;理科置换,文科照搬。大有“全国山河一片红”之势。至于实际效果,这里不做探究;至于其他学科的应用情况,这里也不去调研。这里只就笔者所看到的语文课的实施过程作些概述。
笔者在不同的学校听过十余节使用“导学案”上的语文课。这些课的共同点是教师事先印制好自己设计整理的“导学案”提纲,在上课的时候下发给每一位学生,布置学生按照导学案自学,此环节称之为“预习课”。由于“导学案”是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基本上是看书做题。有的干脆查阅有关材料写出答案。第二节课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课”。这类课的一般程序是:学生课下或课堂的前几分钟,学生分成六七个小组分别将导学案上的题目连同做出的答案一并写在相应的黑板上,有的学校为了便于展示,除前后黑板外,教室两边的墙上往往再各挂上两块黑板。学生写完之后,就开始依次向其他学习逐题讲解自己小组写出的内容。其实,也就是将黑板上的题目和答案重新读一遍。如此,也就算“讲解”完毕,其余同学甚至连个争议或补充也没有,黑板上的东西俨然成了标准答案。没有添加黑板的学校,语文课也基本上是这个过程,只是少了板书的环节而已。这样的课堂,教师隐后,只点名叫人,不见引导,不见讲析,更不见拓展。同去听课的老师私下说:这种课任何一个老师,甚至任何一个人都能上。
现象二是语文教学成了支离破碎的文章解剖课。
在听课中发现不少老师的课本,尤其是毕业班语文老师的课本,写得密密麻麻。一篇课文处处标画:这几段哪年某地中考考过,是从什么方面出题的;那几段哪年中考考过,考察的题目又是什么样的。课堂上,老师领着学生标画句段,抄写内容,逼着学生猜测还能从哪个角度考察。为了追求考试的分数,美妙精彩的课文被肢解得零乱不堪。如此还不放心,又对一个个片段进行解剖、化验。在这些老师眼中课文并不是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而是一具具尸体。老师手中的解剖刀在挥舞,毫不留情地一刀一刀又一刀。每到这样的课上,我的脑中就映现出血淋淋的悲惨场面。而有些所谓“懂行”的领导则对此大加赞赏,认为是“分析细致,落实到位”。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上两种语文教学现象依然存在,并在一些区域内有一定的市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思考一:任何教学改革都要遵循教育的规律。
教育需要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学更需要改革。否则,只能滞后于教育的发展,或成为教育发展的桎锢。从真正意义上说,第二种教学现象根本算不上教学改革,只能看成是应试教育下的一个怪胎。它无视文章的美妙,无视学生的个性感受,无视语文教学的意义,因此连真正意义上语文教学也称不上。它以糟蹋精美文章,牺牲学生发展为代价换取分数,以无生命的解剖代替有生命的个体思维活动。至于第一种教学现象,虽说出发点是为了学生,但在其实施过程中却恰恰忽视了学生。
首先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这主人在基础上、认知上、理解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决定了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不能刻板化一,机械不变。不问实际,不分差异,以同一个标准要求学生,结果注定要牺牲一半。古代的因材施教,现代的分层教学都是对学生差异的尊重,也是为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教育教学面对的是鲜活的个体,最忌“一刀切”。用同一个标尺去量学生,用同一个模子去塑学生,最终必定失败。在我所看到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中,“导学案”就成了标尺。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学生没有自主的机会,没有选择的权力,没有取舍的余地。在教师“检查”“讲解”的威压下,那些“落后者”也只能是抄袭了。
其次,它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本身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知识和能力自我建构活动。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独特对话是十分重要的。解读意味着品析,对话意味着体验。不能深入文本,不能走进作者内心,只是依纲完成一个个缺少血肉、缺乏灵性的题目,不能说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在文本外围转一圈,浮光掠影地走一遭,终归达不到思维训练之目的。将语文学习题目化,本身就是对美文的亵赎,是对语文教学的蔑视。
从另一方面说,这些题目往往并不是教师深刻研究文本后根据学生实际独自设计的,它主要来自于其他资料,而学生手中占有的资料又往往胜于教师,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方便。不少缺少主动探求精神的学生则有了依靠,他们不需要动脑,便“完成任务”。在展示环节,读题念答案的做法更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念者只是念遍而已,一二分钟的上台时间能有什么思维练习?至多只是好像发挥主体性的“台上展示”形式。由于展示的多是“标准答案”,所以其他学生多无争议,也无补充,资料上就是如此写的。这样,此类“标准答案”倒真的成了标准答案,不同的也得依此改正。多么可怕的千篇一律!学生在这里还有什么生机灵气?还有什么发展成长……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不是真正为着学生的“发展成长”而进行的改革都是注定会失败的,不管它一开始多么得诱人,多么得耀目。
思考二:任何教学改革都要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学科特点,这影响着教师实现“目的”和体现“特点”的教学活动。不能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也是迷失“自我”的教学。语文学样“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规定着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表现这种内容的形式。通俗一点说,语文教学课堂是朗读吟诵的课堂,是品味语言的课堂,是多方对话的课堂,是思维开放的课堂,是畅谈感受的课堂,是文化传承的课堂,是陶冶情操的课堂,是抒发感情的课堂……但惟独不是埋头做题的课堂。教学现象二是一种不见全牛的“零打碎敲”,撕皮割肉,上不得台面。教学现象一中的“导学案”正是以“题目”的形式出现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学生做题。这种以题代教的教学完全抹杀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性质,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新课标形势下的语文,需要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需要充满生成性的教学,需要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创造性的教学,需要感情充沛、生机盎然的教学,需要“工具性”落实、“人文性”张扬的教学。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学需要改革,一切阻碍学生成长的因素都要清除。但语文教学又反对伪改革,因为这种现象往往会误导人们,迷惑人们,以致产生更大的危害。对两种语文教学现象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