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去十年并没有真正的教育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3 06:4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去十年并没有真正的教育改革

熊丙奇



                        《中国教育的100份诊断报告》   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中国商报》2010年8月13日  记者 郑立华  原题为:《给中国教育开100份诊断报告》

在我国面向202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之际,由著名教育评论家熊丙奇教授撰写的《中国教育的100份诊断报告》,在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该书是继《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教育熊视》之后,熊丙奇教授第四本关注中国教育的著作。作者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即将开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最新”的中国教育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民间解读,并结合教育改革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诊断当今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像个患了自闭症的孩子
  中国商报:从《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教育熊视》到本书,已经是您的第四部作品了。您觉得您的呼吁有没有或多或少地改变现状?
  熊丙奇:这是一个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从2004年出版《大学有问题》,到现在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很多我所写到的大学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或者稍微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在《体制迷墙》一书中,我就和陈丹青先生谈到过这种现象——教育问题与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不相交、平行运行的,教育问题在健康地生长着。对于这种现象,有不少人感到沮丧,同时对于我不断坚持写教育评论,批评教育问题,也感到“不解”:难道你还对中国教育充满期待?
  这种状态本就很矛盾——难道沮丧者自己不对中国教育问题的解决也充满期待吗?没有希望又何来失望和沮丧呢?!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教育已经病入骨髓,这需要耐心地诊断、开药方、医治。我一直把撰写教育文章视为一个启蒙过程,而且我把启蒙的对象,比着患了“自闭症”的孩子,这就需要你反复地为一个发音、一个动作付出百倍的努力。
  中国商报:杨东平先生在序言中肯定您的“民间视角、教育立场”,您自己是怎么理解这个评价的?“民间视角、教育立场”为何可贵?
  熊丙奇:我所坚持的正是杨东平先生所说的“民间视角、教育立场”。所谓民间视角,我更愿意理解为独立的视角,即不受政府官员,也不受所在工作单位的干涉,发表自己对于教育的见解。而在发表这些见解时,我始终坚持教育立场,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这两方面对于我国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发展来说,都十分欠缺。今天有不少教育研究者,做的是御用文章,就是想方设法论证领导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而没有自己的观点;而在教育本质问题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教育行政化、功利化,很多教育理念已经变得面目模糊。
  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高明,因为基本上所有的文章,谈的都是基本的教育常识。如果说这很“可贵”,那是因为常识的严重缺失。以高校自主招生来说,我一直批评目前的自主招生,是“伪自主招生”,并先后提出了“自主招生不等于自主考试”、“要举行自主招生联考”、“要赋予学生选择权”,一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概念——这些在我国教育中的“新观念”,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就是常态。而就是这些观点,我还受到高校负责招生的人员的“反击”,诸如不自主考试还是自主招生吗?联考不是自主招生的倒退吗?一名学生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现实吗?这些反对是很正常的,这也说明普及常识的重要。在我坚持不断、喋喋不休的“言说”中,我注意到,有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已经在引用我的话说“自主招生不是自主考试”;我国教改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到要推行高水平大学的联考。
  我还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取消国家承认学历,这也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会被提上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因为这是发展教育的基本常识。常识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过去十年并没有真正的教育改革
  中国商报:尽管我们在不断地改革教育,可是中国的教育日趋行政化、商业化、利益化,您怎样评价近年来的教育改革?
  熊丙奇:严格说来,过去十年,我国没有进行真正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本质是对教育利益的全面调整,我们看到过教育利益的调整吗?可以说,过去所谓的教育改革,都是在不动摇(甚至增加)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不涉及教育既得利益者的权益的框架下进行的,所以每一次“改革”之后,教育的行政化、商业化加剧。比如本科教育评估,这本质上就是加大行政权力对大学办学的干涉;再比如大学教授分级,这本质上也是更强调行政对大学教授的管理。
  我国教育改革的难点,简单地说,就是让政府放权,实现举办权、办学权、教育权和受教育权的平衡。这也是建立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核。所以,评价改革成败的标尺很简单,就是政府部门的权力经过改革之后是增加还是减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是被进一步侵占还是得到维护、增强;检验教育改革是不是“动真格”的指标也很简单,就是政府部门是否愿意放权。
  眼下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就让公众存在是假改还是真改的疑虑,这是因为改革的主导力量是教育行政部门,那么,教育行政部门愿意主动放弃自身的权力吗?而如果他们不放弃,谁又来要求他们必须放弃呢?
  中国商报:在《如何把大学办到县里》一章中,您以西南联大为例,认为“小城镇上的办学,更有利于大学远离社会的浮躁”。但是,大城市不是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吗?小城镇能提供大学生所需的社会实践以及各种条件吗?
  熊丙奇:我国大学办学对大城市的依存度很高,最近有消息称,此前建在一些地级市的本科和高职院校准备搬迁到中心城市,具体原因有三,一是在地级市获得的办学资源太少,到大城市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学生不愿意报考在地级市的大学,觉得不能见识大城市的风采,今后的求职空间也很狭窄——我国学生的求职路径,是往下(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好走,往上(中小城市到大城市)走很难;三是招聘不到好教师,原有的教师也不断地跳槽到大城市的学校去。
  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大学的办学资源来源单一,办学定位以及各地存在的严重不均衡有关。如果办学资源更多来源于政府拨款,那么,学校的选址必然以大中城市为主,而不愿意选择在偏远小城市,而国外大学的办学经费是有很多渠道的,除了政府拨款、学生学费,还有占办学经费很大比例的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我国高校应该转变依靠地方资源的办学模式。
  在办学定位上,我国中小城市高校延续了基础教育的“背井离乡”模式,即把人才“输送”出去,而不是把人才作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建立在地级市的高校,应该首先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不是以这些学生中有多少考研、有多少到大城市求职就业作为办学的业绩。而这才是地方办大学的重要意义所在。由于地方办大学没有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调整,这也就造成了教师的“出走”——既然培养的学生都是以去大城市工作为目标,那么,又怎能强求老师也坚守岗位呢?
  更重要的是,由于地方所办大学,没有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形成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反馈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这就使得这些高校在完成最初的使命之后——当初不少地方有参与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有一个意图是提高当地的升学率,现在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充足,地方所办高校在这方面的作用明显“退化”——在当地变为“鸡肋”,当地没有得到发展,学校招生获得的持续支持减少,招生受到影响,办学也就难以为继。假如从一开始办学起,就立足为当地培养发展当地经济的人才,高校会陷入这种尴尬境地吗?而如果高校采取这种办学定位,当地就能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那种在当地找不到合适实践机会的想法,只能表明学校的人才培养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位。
   
连教育者本身都需要彻底的教育
  中国商报:我国教育存在以下三大传统观念——“改变命运”、“赢在起点”、“争做第一”,以这三大观念为轴心组织和发展起来的教育体系,让所有受教育者不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在教育中得到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而是在教育的竞技场上,与同辈为命运、为生存、为成功进行“厮杀”。这种教育实则将所有受教育者“教育”为成功者和失败者,撕裂了这一代年轻人本应该拥有的平等、同情与关爱——这一段相当深刻。可是,这种传统观念可能发生改变吗?
  熊丙奇:我国当前的教育,主要为“竞技教育”与“功利教育”。很多由此派生的教育观念,可谓根深蒂固。然而,不管愿不愿意改,这些观念必须转变,因为这是受形势“所逼”。拿“改变命运”来说,教育就已然难以改变人的命运了——就是考上大学,现在也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每年超过150万)难以找到工作。如果还以这样的观念来对待教育,就必然会出现另一个文明社会不愿看到的现象:读书无用。我国社会将会出现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高低龄辍学的景象。这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当然,转变这种观念,不只是教育的改革,而更需要社会的改革,要通过社会的改革,剥离不应该由教育担负的功能,我国教育由于担负了诸多不属于教育的功能,由此出现教育的异化。这些社会改革包括,户籍改革、社会福利保障改革等等,如果没有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孩子还会以上大学来转变自己的农村户籍吗?如果公民的社会福利保障基本一致,还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低人一等的命运吗?
  中国商报:您说“连教育者本身都需要彻底的教育”,都需要哪些方面的教育?又由谁来教育他们?
  熊丙奇:这些教育主要是教育常识的回归。从《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看,我国教育者本应该拥有教育自主权,但由于教育行政化,教育者的教育自主权十分有限,而由于教育者没有自主权,就表现出三方面问题:首先是教育偏离教育规律,按行政指令办教育,追求教育政绩;其次是教育失去尊严,教育者连自主权都不具备,也就难有独立的教育人格;再次是教育者也不尊重受教育者的权益,普遍的情况是,权益意识十分淡漠,在教育中,伤害学生权益的教育事件一再发生。
  以上的道理,教育者并非不懂,有的是无奈与无助,有的则是主动依附教育体制。要“教育”教育者,最根本在于改革教育制度,因为现实制度才是对他们的最好“教育”。
  中国商报:目前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学术明星”冉冉升起,很多人支持,可也经常被人诟病。您觉得这些学术明星对教育会起到什么作用?
  熊丙奇:总体说来,对于学术,有三方面评价,一是“官方评价”,也可称为政府评价,就是由政府进行学术评价,授予某种头衔,或者给予某种奖励;二是“媒体评价”,就是由媒体采访学者,报道、传播学者的学术成果、学术思想、学术贡献;三是“学术共同体评价”,即由学者组成的共同体,按学术评价的标准,评价学术成果、学术价值与学术贡献。在健康的学术管理环境中,“学术共同体评价”是学术评价的主体、核心,“官方评价”和“媒体评价”是学术共同体评价的延伸、辅助。
  在我国,目前几乎没有学术共同体评价,因为没有学术共同体。于是学术评价,主要为“官方评价”和“媒体评价”。“官方评价”包括院士、长江学者评审,国家科技奖励颁发等等,这造成的结果是学术行政化加剧,统计显示,新当选的院士,80%以上有行政头衔;90%以上的国家科技特等奖获得者第一作者有行政头衔。“媒体评价”则是通过大众媒介,向公众推荐学者及其成果,那些时常曝光的学者,也就成了“学术明星”,“学术明星”对于传播学术思想有一定作用,然而由于媒体本身的立场、大众媒体传播的要求,“学术明星”的学术成果有的并不被认同,而由于追求收视率等因素,“学术明星”的话语也往往有失严谨,再加上媒体难以构建“学术共同体”这样学术争论机制,“学术明星”的“学术不被争议,人却被争议”也就在所难免,学术也就在这样的争议中变为名利场。
  因此,“学术明星”对教育的作用极为有限,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对于我国教育与学术来说,还是应该恢复重建学术本位的管理,建立“学术共同体”。
   
先要把大学变为“大学”
  中国商报: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在追求“一流大学”的称号,并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那么,理想中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什么样?我们距离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熊丙奇:理想中的现代大学制度,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体现的是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合理的权责关系。以这样的现代大学制度,审视我国大学你会发现,目前其实没有一所真正意义的现代大学,因此,我常说,我国大学的问题,是没有大学的问题。现在不要提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先要把大学变为“大学”。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到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但在现代大学制度之前,有“中国特色”这一界定,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怎样的呢?《纲要》的表述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如果按此表述,我国大学已经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了,现实中很多大学不就是这样“办”的么?假如我国大学以此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将遥遥无期。
  中国商报:您说,2010年也应成为“依法治教年”,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吗?

  熊丙奇:是的。如果把1993年版的《中国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1999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教育法》、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还有前不久正式公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拿来出,对比阅读,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改革,其实不是“改革”,只不过是对法律法规的落实而已。比如《教育规划纲要》提到,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可是,10年前的《高等教育法》早已明确规定学校拥有7项办学自主权,而至今没有一所大学拥有一项自主权。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我看来,我国教育能够完整地落实已经颁发的教育法律法规,当前的问题就解决了至少七八成:包括义务教育均衡、教师待遇、大学的去行政化、民办教育的平等权利等等,早在法律法规中都有白纸黑字的规定。而这加重了民众的教育焦虑:法律规定的都不执行,尚不是法律文本的《教育规划纲要》会不会成为一纸空文呢?中国教育的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明天在哪里?就在永不放弃希望的争取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6:28 , Processed in 0.1389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