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2|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咱们先到华师大教育学院[致知读书会]取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6 19:3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学研究生会开展品牌活动“致知”读书会  
   

(研会宣传部 吴庆伟)9月30日上午,教育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开展品牌活动——“致知”读书会的宣传仪式在田家炳502举行,研究生会副主席赵梅菊对正在组建的“致知读书会”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

该读书会成立前,研究生会面向教育学院广大研究生和博士生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普遍要求组建读书会,并要求多开展不同专业间的学术沙龙和交流活动。基于同学们的要求,教育学院研究生会精心策划了组建 “致知”读书会的品牌活动。它由面向全院学生的读书总会和八个专业的读书分会组成,旨在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一个比学比研的良好学术氛围,让大家在沟通共享中开拓眼界和提高科研能力。

“致知”读书会的组建得到了教育学院领导和广大导师的大力支持,“致知”一名便由教育学院余子侠教授亲自题赠。在读书会的宣传仪式上,教育学院涂艳国院长从如何读书、怎样读书和怎样看待读书会的作用三个方面对读书会的成立给予了厚望。读书会也将在各位导师的支持下,成立导师指导团,为广大同学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

目前,“致知”读书会正在精心筹建中,期待读书会的早日成立,也期待大家的积极加入,希望教育学院研究生会打造的这个品牌活动能够让大家在沟通交流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
28#
发表于 2011-7-30 20:30:32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这么好的事情

赵赵

   

干完教书应该做的活儿剩下的时间,我用很大一部分看书。我“发明”了一种“碎片阅读法”,几分钟,看一页两页,在劳作中拨个缝隙,休息一下。随身拎包里边装一本百看不厌的,等车等人都能翻开看看,时间很容易消磨。

   阅读,可以让时间变得珍贵。早晨是金子午后散漫的每一分钟都是珍珠宝贝,夜晚是银子。不舍得丢弃每一寸,夜晚空闲多一些,就算银子吧。银匣子,这一刻装上诗歌,那一刻装好每一个寻常词语都安放妥贴的散文——刚才正准备写文稿,打开小说集,看短篇:《蓝虎》《帕斯塞尔苏斯的玫瑰》,这十几分钟,我便远离了暖气开得很足的家,离开北方冬天,到梦里去了。这一刻剔透,银光闪闪。

   书里的人说:

   你将拥有日日夜夜,拥有理智,拥有才能,拥有世界。

   如果“你”字前边加上:如果你读书——算不算夸张?

   回想我自己的读书经历,琢磨读书给我的影响,虽不敢说拥有那么多,也确实体会到别的事情不能带给我的好处:

   读书让我安静。我爱讲话,一不留神言语就越过了思想的边界,变成夸夸其谈,连我自己都忽略不了言语中的虚浮之气,觉得羞惭。打开一本书,再怎么浮躁也能安静下来,先是身体,接着是心神。有时候,只需几行诗歌。比如:夏日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有时候,一个寓言,一段独白一个作家的名字,就引我入静。

   穿越桦树穿越棕榈的的风都睡了,安静的是我跟文字的交谈。即使说话,也不再喧嚷。低语,我几乎学会了。

   思想那么容易就被言语越过边界,因为个人修养不够,也因为那疆域太狭窄了。读书可以扩大思想的面积,变封闭为开敞,因过分狭窄而阴暗的地方,照进光亮。被开启,被点亮:有过这感觉。珍惜这感觉,也愿意把美好经历说给朋友听,说给孩子们听。我现身说法,学生觉得亲切,他们也会尝试“像老师那样读书”,他们能够领会我希望点亮蒙昧的用心。课堂上,我不怎么说陈词滥调,对自己的话语能控制,有把握。甚至可以清新一些美一点,试着使用能够启发他们的句子。

读书也给我一点从容。好些年慌里慌张,忙得没头苍蝇一样。说话没谱,走路“水上漂”。那时候也不是不读书,只是读书只为消闲,杂志看得多。迷恋故事,平庸小说看得多。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为娱乐阅读,没有要求,不须努力,看得比较滥。后来慢慢寻找,最后遇见,有一天会有一本书突然出现,惊吓我。

原来还可以这样想,这样做,这样叙说。这样的书,就像飞毯,我幸运地安然坐上:

朝着“非凡的容貌”飞去。

朝着个性飞去。

朝着自主性飞去。

朝着个性隐秘飞去。

在飞去的途中,单是途中风景就足够使我迷醉。安稳飞翔,坐在飞毯上的阿拉伯小人笑着,不用急忙赶路,有飞毯携带我抵达。

读书,培养读书人博雅的情趣。

有好几年我喜欢读汪曾祺,他的书满足我杂学旁收的愿望,知道了“红花莲子白花藕”很高兴,了解了金冬心的画很好——看完了他的所有作品,看完了也不是很清楚那样的是不是博雅,我自己把阅读这一类的文字当作通向博雅的路径。这路径越拓越宽,后来接着读其他的书。比较杂。

博雅很好。博雅,阿拉伯文的原意是“适合自由的人”,古希腊倡导的博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我上课的时候,遇到可供发挥的地方,很愿意引导孩子们懂得更多:多识草木虫兽之名,多认识一个诗人,多明白一个道理,多了解一种手艺……告诉学生们:懂得多一些的途径很畅达,走进图书馆吧。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对博雅的说法有趣:博雅的人“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得多一些。”

知道得多一些,人的理解力就强一点。所谓:因为懂得,所以……

知道得略微多,疆域面积稍大。足够清楚自己有多无知,知道: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也明白更为有理想的阅读不仅仅为了获得知识和资讯,而是为了缓慢提升自我。在字里行间逗留,体会眼前迷雾渐渐淡薄,头脑里原本被清洗过的地方不再苍白了,堆积破铜烂铁的角落,也进来了光线,看清了那些破烂,那些障碍。清理它们——不如说替换,换上好的,来自最好书籍的。

每一次进入陌生领域,每一次玩味语句带来的喜悦,感觉自己理解力深了就是完善吧。完善做为“人”的自我——我采访我的同事,问他们阅读对教师的好处,他们三个人说的第一条是一样的:人人都需要阅读。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专业书籍。引用布罗茨基的话:没有经过文学浸染的心灵,是不值得的。——完善做为教师的自我,阅读就是备课。走进教室,走近学生,更温和,更善解人意。更自信,今天比昨天又美好了一些,这美好愿意跟他人分享。愿我汲取来的澄明的光,也照亮孩子们。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5:27:2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应是爱读书的表率

朱永新



20多年前,我走上苏州大学的讲坛,一位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教师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成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于是向他进一步讨教成功的秘诀,他略加思索后送给我一句话:读书滋养底气。

这几年,我在全国各地发起并主持了“新教育实验”.为了实现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新教育实验在充分研究、积极实践的基础上,把“营造书香校园”确立为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之首。而且把教师的读书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前提。

教师读书不仅是为了学生。有人说,教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曾经写在我们教育学教科书上的东西,现在看来,是有不少问题的。

我认为,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教师的幸福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完全可以进行自我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而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经典着作,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着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一位外国学者在他的《教育目的》一书里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如果说对现在的教师有什么期待,那么,我最期待的是,通过读书,让我们的教育重拾往昔的智慧。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0:10:31 | 只看该作者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读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听过肖川先生的课,正儿巴经地作为学生。不过,不是嫡系,而是“歪门邪道”,是他的课被同宿舍,而非同班的函授学员津津乐道、赞不绝口时,我从中文系,偷偷溜进他所执教的教育系。看过他的文章,著作,是当他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慷慨激昂后,尤其是一针见血,一剑封喉,一语中地地道出当前教育的种种弊端后。我决定要读他的文章,读他的著作,通过书店和邮局,通过网络和报刊。

于是,我的案头上,便多了肖川先生的著作:《教育的视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等。我印象中的肖川如我一样,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又有点肥胖,典型地三等残废。直至目前,我依然是,而他早就不是,他已经是教育中巨人,学界中的精英,他正用他敏锐的思维,犀利的笔,诗一般的语言倾诉着一位教育者的良知。诚如许锡良教授所说:“说句不客气的话,肖川先生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的。但是,他有一个充实而灵秀的丰富的心灵世界,有一个睿智的头脑,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是一个国内远近闻名的教育学者。”“肖川先生有魅力在于他敢于按照一个学者的思想性格与道德良知酣畅淋漓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而这一切的一切,几乎全部的全部,都集中在他今年初刚刚出版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如,他在“自序·为何写作”中写道:“也许我讲过一些错话——不那么客观,有些武断和偏激的话;也许这些话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伤害了一些同仁。但从主观动机来讲,我没有丝毫的恶意。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苦难深重的民族。为了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些铁肩担道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思想自由的空间需要我们去争取、去拓展,禁锢心智的冰山需要我们用生命的热力去融化。如果我们总是躲避冰山,离它远远的,冰山就会变得越来越坚硬,越来越庞大。”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报国之情,跃然纸上,振聋发聩。

看看现在的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听听现在的话,全真不现实,全假不负责。想想现在的事,坑蒙拐骗,弄虚作假。我无言以对,我很想把他拉过来,拉到肖川先生的著作前,亲眼品读他的真切话语,肺腑之言。我不敢想象,也怕想象,当一个集体,当一个国家,充盈着“假、大、空”时,它离崩溃与消亡的日子也不会太遥远。我忽然想起,美伊战争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民众支持率为100%,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而对手布什的支持率还不到50%,但就是这50%,不费吹灰之力就攻陷首都巴格达。原以为会有一场恶仗,原以为神秘的共和国卫队会让美国佬吃不了兜着走,可没想到,不堪一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强大的政权迅速瓦解?道理很简单,或者说一句话,谎言充斥这个国家,假象遍布两河上下。最终也只能自取灭亡,止增笑耳。

所以,社会需要“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正直之人,就像肖川所说:“一个良好的社会要有一批不怕死的学者敢于直言,而一个良好的社会却能够保证他们总也死不了。”因此,肖川用他匕首一般的文字,怀着鲁迅精神传播下的正义种子,直抵社会阴暗面,人间不平事。于是他写道:“要彻底杜绝这种‘官腔’,就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干部任命的体制。这种体制实际上是‘人治’传统的制度保证,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是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文明是一种眼光》“对于赃官们,他们是:自家的钱基本不花,自家的烟基本不抽,自家的酒基本不喝,自家的床基本不睡。金钱对他们来说其实没有太多的用处:他们的子女比起普通民众的子女来,生活的起点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可他们还是那么地贪,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地贪,除了用‘下贱’两个字来解释,我想不出更好的解释。”《带刺的玫瑰》“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口号:从雄伟的天安门城楼(这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一座建筑物)到穷乡僻壤摇摇欲坠的民房,从高速公路的道路两旁到电视屏幕。说中国社会是一个充斥着口号的社会恐怕并不过分。”《解读口号》“每年有多少官员携款外逃?这造成的损失是多少?这难道不是公民知情权中的一项吗?作为纳税人难道无权知道他们所交纳的税款做何用途了吗?如果不从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来体现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所谓‘以人为本’,所谓‘责任政府’等等就都只是美妙的言辞。”《世风评说》

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常现象,肖川辗转奔波,径走疾呼。“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作为一个多少拥有一点话语权的人,我所能做的就是呐喊、呼吁,给人们一点建议和提醒。过去和现在我做得不够好,这是基于个人的局限,还是修炼不够,对此我也是自知的。”“人类需要高尚的、充满理性的和不计私利的头脑。难得的是,秉真情,不作伪,不媚于权、不惑于利,保持自己的独立情操,虽孤寂清贫、乱云飞渡,而不随波逐流。”唯有社会和谐,人心向善,民心向上,教育这块土壤才会滋生出有利于社稷的栋梁之材。

当然教育也需要纯洁,也需要公平,也需要真实。然而这一切又是多么的艰难,又是多么的空洞,又是多么的苍白。教育不合理现象,可谓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可又有谁勇敢地、坚决地站出来鼓与呼呢?有是有,但不很多;有是有,但不彻底,充其量隔靴挠痒。绝非肖川这样,爱憎分明,直言不讳,入木三分。“市、县(区)两级教育局的教育局长或副局长兼任某一些学校的校长(或党委书记),这在全国各地都不难发现。我也还没发现有人对其合理性提出过质疑。这在我看来,是不合理的。原因就在于:在今天,即使公立学校之间实际也是存在着竞争。既然存在着竞争,作为政府官员的局长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有可能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在资源的分配上,在对学校的评价上,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教育乱象琐谈》“公开课与常规课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公开课的教学主题教师是可以自主选择的,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更有课堂表现空间的学习主题。正因为这个原因,有的名师一节课‘上’遍全国,就不足为奇了。”《公开课与常规课》

读过肖川文章的人,一定以为他是一个不善言笑、神色严峻、不近人情的人。其实,生活、教学中的肖先生绝非如此。虽然我只听过他两天课,但我始终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像儿童一样真诚、率直。课堂上,他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激情飞扬的语言常常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在严寒酷暑中如沐春风,清爽怡人。

坦率地说,肖川先生的为人与文章我都非常喜欢,虽然我们没有交往。但他的文章道出了我的心里话。说真的,在这个世界,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有许多是我想说却不敢说出来,或意想不到的,他都替我说出来了。毕竟教育还有一个肖川存在,还没有黑到那种令人绝望的时候。如果教育界多些肖川这样有才、有胆、有识的学者,那将是社会的幸事,教育的幸事。



[江苏省高邮市赞化学校   俞永军  225600]
25#
发表于 2011-7-26 11:35:09 | 只看该作者
先锋教育赋

文/江湖一刀
  2011-03-18

先乃秩序之前,锋为行列之端。前端即是先锋,先锋总在前端。或以身先遣,披荆斩棘,或垂身先进,领衔示范;先锋者,既具远见卓识,立异标新,复敢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更能首开风气,勇为人先。

地属先锋,校名先锋。是校也,历半世纪艰辛与辉煌,洒数代人汗水与心血,育千百万英才与栋梁。师严,生勤,师生和处,春风总化雨。乐教,勤学,教学相长,桃李尽芬芳。不懈拼搏,教苑奇葩绽蜀中,无数荣光,先锋品牌响绵阳。

孰料:岁至戊子,时交春夏,山崩地陷,汶川生千年不遇之灾;壁断垣残,绵阳罹池鱼难避之祸。先锋学校,因震损而重创,墙裂屋危,摇摇欲坠;两千师生,借他校以避灾,板房帐篷,苦雨斗旱。

万幸:天灾虽无情,人间有大爱。暹罗国王室,秉人道而扶危;诗琳通公主,承爱心而施援。千一百万善款,慷慨捐建;七千余平新楼,拔地冲天。校园成乐园,强健发展根基;课堂胜天堂,创造绚丽未来。

名为先锋,实亦先锋。先锋人笃信:美好教育,使后进者先进,先进者先锋。先锋人深知:自强不息,方可先知先觉,先行先得。是故:先锋人时时自忖,以“办先锋教育,做教育先锋”为方略;先锋人刻刻自譬,以“爱我先锋,争做先锋”为警训;先锋人朝朝自励,以“人人先锋,处处先锋,事事先锋”为愿景。

先锋教育,虽为理想,亦是现实。教育先锋,虽为精神,亦是行动。“作先行者,做眼前事,教后来人”,昭昭师道,尚须日日自审;“读古今书,晓中外事,成百家才”,淳淳学风,万望生生遵循。唯愿吾侪,聚八方之力,汇多元之智,铭恩奋进,不断创新,以先锋为栋梁之约束,使学校成英才之摇篮。

未来美好,先锋人一马当先。长路遥迢,先锋人勇往直前。
24#
发表于 2011-7-26 11:33:46 | 只看该作者
当教育遇到钟锦钰

――为知行社2010年度人物而作
文/江湖一刀


题目如此,但文章开篇,得先说到当“我”遇到钟锦钰。而在“我”遇到钟锦钰之前,我所知道的,是一个叫“井峪”的笔名,和从属于这个笔名的几篇文字。那是在上世纪90年代,市文联的刊物《剑南文学》上。印象里,那几篇,都是散文,内容和格调,都像“井峪”这两个字,带着些泥土气息。其中一篇,似乎是写她家乡的一条河,或者是一个水潭,乡村里极平常的物事,但是,那水流,那波光,那欢快的场景,文字里的意味,差不多20年了,还依稀记得――不免感叹:文字给人的印象,真是非常可怕。

更可怕的是,几年之后,当我见到钟锦钰这个活人,见到从属于钟锦钰这个活人的文字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将它们与那个叫“井峪”的人联系起来――当然,锦钰和井峪的读音相同,可能也是一个原因――那时,我已经和钟锦钰成了同一区域内的教育同事,而且,因为共同的爱好,成了所谓的文友,有了不多不少的交往。

从姓名学的角度,我一直在猜想,钟锦钰应该是五行缺金的,所以除姓外,“芳名”里的两个字,都带金旁。起这样的名字,显然是对命运有着极为殷切的期待:多一些金,再多一些金,用现代话说,那就是多一些钱,再多一些钱。但是,当钟锦钰遭遇教育,并以教育为职业,其实是一种不幸,因为她进错了行――某一次我和爱人在回家路上,莫名地说到教育,说到职业现状,想起老家人常说的话: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我就笑说:我是进错了行,你是嫁错了郎,我只错了一次,你却是错上加错――教育固然是神圣的,光辉的事业,教育者却绝对是清贫的、穷寒的。在教育里不可能掘金,教育者绝对不可能大富大贵、更不可能一夜暴富。钟锦钰选择教育,对于那个给她命名的人来说,分明就是一个错误:不仅是命里缺金,而且是兜里缺钱--就像一个原本想到山林打猎的人,却走到波涛汹涌的海边,或者原本喜欢风流倜傥的女士,偏偏嫁给了武松――的哥哥。

由此而来的纠结,不难猜想,为此纠结而生出的挣扎,不难理解。所以我最初印象里的钟锦钰,似乎是以不务正业为正业的――她沉溺于文字中,抒写着一个女人对世间万象的触抚和感叹;她张望着校园外,寻觅着那些可能暗藏的生意和商机。那挣扎的痛苦,并未换来幸福,反倒让她过早地明白:“人生终不过是一场梦,灰飞烟灭时一切都成空幻。”所以她说更爱入世的积极、酣畅。她不断地投入到世俗的生活中,“畅饮人生百味,渲染六欲七情”。那时候,就我的感觉,她的生活是游移的,她的状态是飘浮的,她的情怀是恍惚的,她的文字,更是以嬉皮、调侃、戏谑为主。她的灵魂不在这里,她的生活,总在远方。所以她总在不断行走,在那段时期的文字中,她似乎一直走在喧腾的路上。

非常奇怪的是她对职业的态度――在她的第一本散文集里,你几乎很难看到她的职业影子。她与职业,几乎就是熟悉的陌生人。或者说,在她的文字里,她与职业,压根儿就是两张皮。她似乎刻意要撇清与教育的关系,刻意在隐藏教育者的身份。就是唯一的那篇“办公室的故事”,所涉及的几位老师,也几乎没有牵扯到教育或者教学。所以,我一直觉得,她的第一本书,那个“谁愿意”的怪异书名,便仿佛是对职业的寻问:谁人愿意?又好像是在追问:谁愿意这样?更像是坚决地否定:谁都不愿意!

我讲过一个观点:每一个教师,与教育工作,其实就是一种“婚姻”关系。无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两情相悦,自由恋爱,无论是先结婚后恋爱,还是先恋爱后结婚,总之是“已婚”了――既然已经结了婚,就只有两种选择:第一,要是觉得不对劲儿,或者很痛苦,那就赶紧离。长痛不如短痛,迟离不如早离。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结婚不能趁早,但离婚一定要趁早。第二,要是觉得与教育的状况,还可以忍受,还能够将就,或者说,还能够爱,那么觉得:若要爱,请深爱。深爱浅爱都是爱,同样是爱,越深越好。简而言之,就是:若要爱,请深爱,若不爱,请离开。

钟锦钰可爱的地方在于,她对教育,既不是非常地投入,又不是断然地离开。她对教育,有些疏离的粘乎――粘乎的结果,是让她没有彻底离开,而疏离的好处在于,她能够在很多时候,以一种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审视教育。距离产生美感,站得远可能更看得清:对全局的了解、对本质的把握。所以,在钟锦钰为数不多的关于教育的文字中,就像我在“年度人物”授奖辞里说的那样:“当她以这样的双重身份和视角置身教育,关照和审视教育生活,平凡的校园人事,在她笔底闪泛出亮丽的光泽,日常的教育场景,在她的文字里,被赋予别样的意蕴――她以其特有的发现和梳理,让我们感觉到教育生活的美好,感觉到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美好,感觉到开心快乐地活着的美好。”

她的文字,因此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她写过一篇文章,叫《天下妖精》,感觉,在她的字里行间,始终有一种狐媚的气息,妖娆的风采。所以,在她的《青涩》准备付印时,在她给我机会过一把当“腰封作家”的瘾时,我写了这样一段话:“从《谁愿意》到《青涩》,钟锦钰的散文始终有值得期待的地方:感觉的纤敏和细腻,行文的通透和闪跳,文字的和张力。这一切,使她的散文如同一枚枚橄榄,在微微的酸涩后面,有绵厚而悠长的美好。”

前段时间,我推荐她在《涪城教育》,以“特色教师”的身份亮相,除了她的文章外,还有封二的整张彩页,有她的简历和玉照,有她上课的风采,还有她对教育的理解。最后,要按惯例想一句话,作为那那张彩页的点晴之笔,想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当教育遇到艺术。这是从她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和美术教师的角度说的。而现在,当我要为她的散文集说话,准备写一篇文章,我仍然只能用一个含糊其辞的题目:当教育遇到钟锦钰――或许,妖精的最大特点,就是千变万化,所以一般人很难拿捏得准,很难将她吃住。

当教育遇到钟锦钰,我想说的是,第一,她让我们感觉到教育的美好。我还没有听过钟锦钰的课,但是按她的死党、罗红老师的描述:“她的课堂,往往是独特的,流淌着诗意和灵感的。”可以大致想见。罗红还说:“我在她的课堂上看到了孩子闪亮的眼睛,急切的表达欲望,还有创作的冲动,那是一堂突破的学科界限的课,我在那里看到了画,更看到了诗。”按我的理解,作为美术教师,钟锦钰应该是以她特有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和发现这世界的美。这是功德无量的事。在这个求真不可得、求善难立身的时代,我们唯一能让孩子坚信的,也许就是美。从这个意义上讲,钟锦钰最近几年对教育的态度转换,或许是因为她感觉到了教育的美好,所以才会有不断优秀的冲动和激情。在《线描高原石头》结尾,她也说到“为高原石头感动”:“因为,在她个人这种魅力的感召下,人们的内心发生了变化。这种向善向美向更完善和积极的转变又发生得如此深层,自然,迫切。这就是教育的伟大力量。而我幸运,便是交遇,并感知了这种力量的源泉。”

第二,她让我们感觉到用文字记录生命的美好。所谓“记录生命”,就是记录我们曾经来到这个世界,记录我们曾经有过的生活。风会吹走声音,雨会冲淡印记,但是白纸黑字,却能收拾和保藏我们曾经的笑和泪、幸福与忧伤、细节和片段、花朵和梦想。一个写作者的最大幸福,就在于他能够让往事在文字中永在,让生命在文字中重现。所以我很喜欢佩索阿说的“写下就是永恒”。就此而言,教师的写作,其实就是对专业生活的一种记录――每个老师站上讲台,可能一讲就是二三十年。在这二三十年的工作时间里,每个老师要上数千乃至上万堂课,第一堂和最后一堂,公开的和私下的,肯定都不一样。无论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是教学的过程、得失,或者感受、体验,都各有不同。如果没有文字的记录,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曾经上过成千上万堂课?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曾经站在讲台上,曾经教过那样多的学生?所以,我一直主张,教师要用自己的文字,书写自己的教育史。

第三,当教育遇到钟锦钰,她让我们感觉到开心快乐地活着,是最美好的事。熟悉的人都知道,她是惯善以严肃的神情讲笑话的,当然,她也擅长以玩笑的方式说正事。同时,她也总是能够以那双不大的眼睛,去发现寻常人所不易关注的细节。有人说,细节做得再好,也只是细节,又有人说,只有宏大的结构,而没有细节,那结构再宏大,也会落空。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纠结。尽管如此,我仍然想说,教育,在总体方向和目标既定的情况下,最需要我们经意的,其实只是细节,我们最能作好的,也只有细节,尤其是一线教师。

说到中国教育,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觉非常庞大、沉重,问题很多,改变很艰难。但是,我们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包括,我们写下的每个词语,每个句子,可能都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改变――我们的言行举止,首先改变了我们的学生,改变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甚至,对未来的相信和祈望。而我们写下的词语和句子,首先改变了我们的感受,改变了我们的心情,改变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态度。如果这些文字能被别人看到,被更多人看到,我相信它也会改变他们的感受,改变他们的心情,然后改变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态度。这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而钟锦钰的文字,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她为我们呈现出了这样的美妙。
23#
发表于 2011-7-26 11:32:32 | 只看该作者
在路上,且知且行

――《知行社2008年度作品选》前言



知行社两年了。照例编好这册年选后,不禁回想起走过的这两年历程,回想这一帮人,在过去的两年里,所经历的风雨,坎坷,所体验的快乐,酸辛,所感受的欣悦,喟叹——想起刚刚完成的一篇文章,那题目,恰合了此时此刻的状态和心怀:“一路匍匐,一路前进”;于是想,去年的年选叫《正在上路》,今年,就叫《在路上》吧。

上路和路上,两种不同的状态,两种不同的心境。

上路的时候,是集结,是相约,是怀着共同的心愿,牵挽着彼此的手,整装出发。上路的时候,是激情,向往,渴望,迫切,当然,也还有犹豫,胆怯,踌躇,彷徨,甚至茫然,徘徊——道路那么漫长,我们能走多远?我们能否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这中间,会有怎样的波折和危机,会有多少的繁难和艰辛?在这样的跌跌撞撞中,我们上路了,并走过了最初的一年。

而现在,我们在路上,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以“行者”的姿势——我曾经说过:喜欢“行者”这个词:行走者,与道路有关。奔波,忙碌。道路上的行走者,在光与影中,他们的身姿,具有强烈的力度与美感,富于运动:道路延伸,他们的身影伴随着道路延伸。而按我的理解,“行者”还有个意思,即行动者。与事情有关,与劳作有关。在事情中劳动的人,比无所事事者,有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也有更多的激情和魅力。

在《脱口而出,或一刀语录》中,我曾如此写道:“我喜欢把教育看成一次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是路上的行者。决定旅途质量的,不是终点,而是过程,是过程中无边无际的风景:有时,可能是难以逆料的困难和痛苦,有时,则可能是不曾预约的美丽和幸福。”

是的,既有困难和痛苦,也有美丽和幸福——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我们承担了难以逆料的痛苦——但是灾难过后,我们还在,痛苦过后,我们依然在前行,以各自的情怀和心思,以各自的节奏和动作,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且行且思。“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多么美好的感觉。

而更美好的是,我们行走的步伐越来越有力,我们前进的足音越来越响亮,我们到达的地方越来越辽远:我们把自己的旗帜带到了南昌,我们把自己的声音传到了福州,我们把自己的影响,扩展到了更大更广的疆域——我们把自己的课堂和智慧带到了邻县,我们以自己的行走方式影响到了更多的人。作为民间教师团体,《明日教育论坛》将为我们首开专辑,在教育界广有影响的《新教育》杂志,也在密切关注我们的团队运行;作为团队中的代表,在短短的一年时间,我们有近10个会员、10多万字的作品,已经或即将被公开推出:《教师博览》、《新教育》、《明日教育论坛》、《师道》、《福建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在不断成长,发展,壮大——我们的许多同仁,在各自的学校里,承担起了更多更大的责任;我们的不少队友,在各自的讲台上,体现出越来越纯熟、精湛的技艺和智慧;我们的团队,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发出了自己响亮而独特的声音。我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许,我们甚至让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知行社这面旗帜,在区域内外,正在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这是我们共同的荣耀,也是我们大家的责任。在这样的时刻,我一直在想,我们将何去何从?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们又将如何前进?三年前,在那个紧张而快乐的暑期,我曾写过一篇在线随笔:《激情伴随道路延伸》,其中几句话,或可作为某种指引:“他们的思想与道路结合,因此思路清晰,他们的行走与思想结合,因此激情四溢。他们想到哪里,就走到哪里。他们走到哪里,也能想到哪里。他们的激情,伴随着他们的思路在延伸。”

我希望,“他们”就是我们。我更希望,我们能够成为“他们”。

此时此刻,在初春的阳光里,再次翻看着这本年选,阅读着那些熟悉的文字,我想到两句话,一句叫“想出发什么时候也不算晚”,我喜欢这样的自信和乐观。对心存目标而愿意前进的人来说,时间早晚都不是问题。另一句是:“一个人知道上哪儿去,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我也喜欢,为这话里充满的勇气和毅然决绝。

突然记起,十多年前写过的一首诗,就叫《在路上》。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录下来,与大家共享、共勉:

就是这样!宏阔之门已经打开

鹰在高处呼唤。美景壮大恢宏

美景澎湃汹涌!向前走啊,兄弟

我们无法舍弃这与生俱来的路

我们只有背负着道路前进,像风一样

有前进中死去,或永生
22#
发表于 2011-7-26 11:31:51 | 只看该作者
知行社的年度人物



知行社2007年度人物:风来云往

风来云往,本名廖学军,绵阳市滨江小学教科室主任,语文教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年参加工作。

授奖辞:

从《奔跑》开始,到《闪亮的日子》,伴随着那大量清新、朴实而不乏诗意的文章,风来云往这个名字,不仅被涪城研修网会员认可,也被广大教师关注。她更以奔跑者的姿势,以积极、主动、勤奋的工作状态,以向上、向真、向善的精神意志,成为知行社的领跑者。她以自己的汗滴、心血和文字,记录着自己的行动和思考,也见证着自己的成熟与成长。她勤谨地书写着她个人的教育史,也真诚地坦露着她精神的成长史。

为此,特颁给她“知行社2007年度人物”称号,以资鼓励。



知行社2008年度人物:霏霏小雨

霏霏小雨,本名孙健秀,绵阳市御营小学语文教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年参加工作。

授奖辞:

从《边走边想》开始,霏霏小雨以一系列以问号为标题的教育随笔进入我们的视野,而这些问号,大多缘自她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追问和思考。教师的成长动力,更多的是源自自己的清醒感受和认知,源自对工作和事业的不断反思。霏霏小雨以行动者和反思者的面目,宣告着自己的成长,以自己的行动和思考,书写着她个人的教育史和精神成长史。

为此,特颁给她“知行社2008年度人物”称号,以资鼓励。



知行社2008年度荣誉人物:高原石头

高原石头,本名蒋开键,绵阳市花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涪城区小学语文终身学科带头教师,涪城区师德标兵,知行社知深会员。



授奖辞:

蒋开键老师在50岁时才开始接触网络,但很快就完成了由“菜鸟”到“大虾”的角色转换,她的博客甚至在著名的新浪网站获得奖励,既让人惊异于她的老而好学,又让人感叹于她的信心和热情。而作为特级教师,她的谦逊、和蔼、正直、质朴,早已人所周知。她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她对事业的激情和智慧,更是深深地影响和激发着知行社的同仁。

为此,特颁给她“知行社2008年度荣誉人物”称号,以资鼓励。



知行社2009年度人物:冷月星辰

罗红,出生于1970年9月,1989年中师毕业,1993年至今在石塘小学任语文教师。曾获得“涪城区优秀教师”、“涪城区优秀班主任”,“市级语文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并形成了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喜欢反思和追问自己经历的教学事件,并写下纯属于个人爱好的教育故事和教育随笔。

授奖辞:

当罗红被激情的声音唤醒,在教育路上重新出发时,已经30多岁,但她的激情和智慧,她对教育的更深入了解、更炽诚热爱、更长久坚持,影响和感染了我们。她以冷月星辰为名,写下的一篇篇教育随笔,文字虽不老练,激情却很丰沛。更为重要的是,如她所说,也如“知行社”章程所云,她一直在坚持不断地阅读、记录、回顾、反思、审问、追索,伴随这一系列自觉不自觉的读、写、思、行,在教育的征途上,或者说,在知与行的旅程中,冷月星辰最终成为了罗红的思想体现者,精神象征者。

教育,需要智慧,更需要理想、激情和不懈的坚持。罗红的成长,深切地体现着“求真向上、知行合一”的精神。为此,特授予她“知行社2009年度人物”称号,以资鼓励。



知行社2010年度人物:钟锦钰

钟锦钰,石塘小学美术教师,绵阳市骨干教师。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绵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涪城区美术中心教研组成员。执教的美术课《雄奇的羌碉》获四川省美术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组织策划的课题《小学美术“裸课”教学与教师发展的研究》获中央教科所三等奖。曾代表绵阳市参加四川省教师演讲比赛。绘画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各级奖励。文学作品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已出版散文集《谁愿意》、《青涩》。

授奖辞:

作为美术教师,钟锦钰喜爱文学,并出过两本散文集。从《谁愿意》到《青涩》,她的散文始终让人期待:感觉的纤敏和细腻,行文的通透和闪跳,文字的机趣和张力。这一切,使她的文字如同一枚枚橄榄,在微微的酸涩后面,有绵厚而悠长的美好。

尤为重要的是,当她以这样的双重身份和视角置身教育,关照和审视教育生活,平凡的校园人事,在她笔底闪泛出亮丽的光泽,日常的教育场景,在她的文字里,被赋予别样的意蕴――她以其特有的发现和梳理,让我们感觉到教育生活的美好,感觉到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美好,感觉到开心快乐地活着的美好。

教育是美好的事业,教育也是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的事业。钟锦钰用她的文字和行动,为我们作出了诗意的诠释。为此,特授予她“知行社2010年度人物”称号,以资鼓励。
21#
发表于 2011-7-26 11:29:51 | 只看该作者
知行社的纲领与章程



纲领



●社训

求真向上,知行合一



●宗旨

展示我们的生命成长和经验,提升我们的教育素养和能力。



●宣言

我们不能先行,但能做到先醒;

我们不是哲人,但有自己的思考;

我们不能扭转季节,但可以营造局部的春天;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也许还不优秀,但正走在通往优秀的路上。



●誓词

每一个知行社的成员都将是革命者,相对于自己的每个昨天和今天;

每一个知行社的成员都将是经营者,相对于团队和自己的精神发展;

每一个知行社的成员都将是创造者,相对于职业生涯和效力的事业。



章程



一、总则

第一条 知行社是自发申请、自主约束、沙龙式集结、开放式管理的非赢利性民间团体。其宗旨是:展示我们的生命成长和经验,提升我们的教育素养和能力。

第二条 知行社以关注生命成长、探讨职业生涯为核心,以提升精神质量,增强教育能力为根本,通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阅读、实践、反思、写作、交流、分享,影响和造就一批有激情、有追求、有思想、有个性的优秀教师。

第三条 知行社社训:求真向上,知行合一。

二、细则

第四条 知行社始终坚持“精英路线”,采取严格的控额征召制,以负责任、愿上进、有激情、爱读书、能思考、勤动笔、能时时听从精神召唤为主要参照标准。

第五条 知行社成员有对本社的组织工作、活动安排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有自由退社的权利,有社内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第六条 知行社成员有遵守本社章程、维护本社权益和声誉的义务,有认真参加本社各项活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的义务,有不断提高自己并影响带动其他教师的义务。

第七条 知行社将对成员参加社内活动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凡有事不能参加者,必须事先请假。在无特殊理由情况下,一年内凡不参加网络集中交流(如A61论坛知行社专栏里的征文或主题研讨)三次以上、或集中活动缺席两次以上(含两次)者,视为自动退社。

第八条 知行社以论坛、博客、QQ群等网络技术为主要交流平台,并适时开展现场教育沙龙、专家交流、对话访谈、外出参观、考察、调研等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集中活动。集中活动所需费用实行AA制。

第九条 知行社将为成员推荐提供优秀教育电影、优秀教育书籍,并组织相关研讨、交流活动,并通过各种措施,及时反映学习和研究的动态与进程,反馈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与问题。

第十条 知行社对社员实行动态管理。坚持每年对会员进行考核,坚持每年开展年度人物评选、出版优秀作品年选,推介社员优秀成果。
20#
发表于 2011-7-26 11:29:08 | 只看该作者
知行社的行云流水

关于“知行社”

教师民间团队。成立于2007年3月30日。首倡者为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进修校副校长谢云。成员以涪城教师为主,以负责任、愿上进、有激情、能时时听从内心召唤者为要。

知行社成员坚信,作为致力于精神培孕、灵魂呼吸的事业,教育始终应有一种向上、向真、向善的召唤声,不断激发和引领自己,向着更新的一天、更新的目标,前进——两年来,他们通过论坛、博客、QQ群等网络平台,通过阅读、反思、交流、写作等方式,在教学现场、互动研讨和自主生成中,更新专业理念,提升专业技能。知行社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每年编印一本“年度作品选”,并不断扩大学习、交流和探讨的范围。

“我们走在一起,想要探究的,包括了知与行两个方面,或者说,如何更好地求知,如何让知更好地引领我们的行,如何让行更好地验证我们的知,最后,就是如何以知行一体,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这既是他们最初的理念,也是正在践行的路径。(谢云)



脱口而出,或一刀语录(选)…………谢 云

亲情测试…………………………………李 丹

眼睛的命运………………………………张芳军

我的“长相思”…………………………孙健秀

光影记: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王礼洪等



脱口而出,或一刀语录(选)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校 谢 云(江湖一刀)



●“象牙塔”曾用来批评校园的与世隔绝,有时也指校园里人与社会的不同步,不合拍。但是现在,当校园这块“最后的净土”也不干不净的时候,连校园里也充斥着浮躁、虚假、瞒和骗、急功近利、尔虞我诈的时候,我倒真希望,我们的校园,能够成为一座真正的象牙塔,成为教育灵魂和本质的保护区——在那里,可以存储人类最后的期望和梦想,可以安放人类精神灵魂世界最后的“舍利子”。

●教育是智慧的事业,教师必须具有教育机智。这种机智,并非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而是教师不断总结育人经验,在谙熟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面对突发事件时深思熟虑和果断决策的艺术表现。个人以为,这种机智,与聪明关系不大,与爱心联系紧密。看过一句话:“教师的智慧源于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我想略作篡改,追加一句:“教师的智慧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若不是因为对学生满怀无私的爱,教育机会再多,怕也把握不住,所谓的“教育机智”,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鼓励孩子前进,鼓励他们有理想,有信念。尽管我们明白,这样的理想,不一定能最终实现,这样的信念,不一定能坚持到底。毕竟,理想与现实间,有着很大差距;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会显得无能为力;理想主义者,也总是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但我更知道,尽管如此,教育依然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在教育的路途上,将始终飘扬着一面叫“理想”的旗帜。

●我觉得,教育应当是从容、优雅的。可是,如果我们老是跟着潮流和概念疲于奔命,老是被检查与评估搅扰得鸡犬不宁,我们怎么可能从容优雅?不能从容,就只能浮躁,不能优雅,就只能粗糙。不能从容优雅,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地体验教育、享受教育,甚至不可能真正投入到教育中。什么时候,我们的校园里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分优雅,多了一分诗意,我们就更加接近教育的灵魂了。

●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很大危机,靠我们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改变。这很悲哀,也很无奈。但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无奈就停止思考和行动。我说过: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但众多的声音汇在一起,就可以汇成时代的最强音。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但众多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却可以改变一个时代。最可怕、最悲哀的,不是身处无奈之境,而是因身处无奈之境而冷漠、麻木。

●身为教育中人,对教育的许多沉疴痼疾,种种弊端陋习,我有着深刻的体验,清醒的认识,甚至切肤的痛憾。但对教育的未来,我仍有着坚实而温暖的期望,或者说理想。教育,本就是理想色彩浓厚的事业,我甚至说过,教育是人类“最后的乌托邦”。因为是“最后”,所以更为必要,珍贵,也更值得我们坚持守望。



亲情测试

四川省绵阳市成绵路小学 李丹(小圈子)



上周,学校各班流行亲情测试。我特意在办公室请教了小谢老师具体的测试方法。

周五班会课,我先做了一个深呼吸,才面无表情地迈进教室,径直走到讲桌前,默然无语地站了大约两分钟。挺会察言观色的孩子们规规矩矩坐着,睁大眼睛紧张地望着我。

我顿了顿嗓子,说:“好,请大家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写出自己最爱的五个人,可以是父母、长辈或者朋友。注意,一定要想仔细、想清楚了再下笔写。”

话音刚落,多数孩子就开始落笔了,嘴里还在不停地说:“我写了爸爸、妈妈......”

写好后,我让孩子们交流:写了谁?为什么?胥春燕说:“我写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姐姐。因为他们平时对我很好!”周莉鸿说到她,写了老师,因为老师教给她知识......多数孩子都是这样写的,说实在的,我没想到有那么多孩子会写到我,心里感动得有些颤抖。但,测试才刚开始!

“接下来,请你在五个人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划去他的名字。”

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呀?”

“划了,就知道了!”我毫无表情地说。

看样子,真是给他们出了道比数学计算还难的题目,不少人左顾右盼地作参考,“老师,不划去行不行呀?”“唉呀,好难选呀!”小马更有趣,笑嘻嘻地对我说:“李老师,那就对不起哟,我划掉了你!”

我停顿了十来秒钟,缓缓地说:“划去的,就代表他死了。”

“啊?......”全班张大了嘴巴。

“早知道我就不划了!”

“我重新划行不行?”

“孩子们,请你想一想,如果你划去的这个人,有一天真的死了,离你而去了,你怎么办呢?”我严肃地望着大家。

王田第一个举手:“我划去的是我爷爷,我爸爸妈妈一直不在家,是爷爷照顾我,如果有一天爷爷离开我了,我会完成他的心愿。他一直希望我语文数学考到一百分。虽然我现在还做不到,但我会努力,一定要实现的!”接着,彭帝游说他划去的是哥哥,因为哥哥平时对他特别好。点到唐新晨了,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班长小马,认真地说:“我划去的是马正恩,他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有一天他真的离开了我,下课就没有陪我玩了,平时也没有人帮助我了......”他的话还没说完,坐在第二排的小马已是热泪盈眶了。唐新晨没有继续说下去了,这时,坐在临近窗台的那一组有孩子发出压抑的低泣声。

我抓住机会要求孩子们划去第二个人。这一回教室里安静多了,但还是有个别孩子极不情愿:“还要划呀?”接着又请同学交流,听着听着,开始落泪的孩子又多了几个......

划去第三个名字后,我让孩子们趴在桌子上静息。慢慢地,哭泣的孩子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了......接着划去了第四个、第五个。我像一个刽子手那样,用一把无形的刀,一下一下地割伤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窝。我的眼睛里也包满了泪水,我努力克制不让它滑落。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如果有一天,我最爱的五个人也相继离我而去,我也同样无法承受......

除了十来个孩子没有反应外,整个教室被痛哭的泪水浸泡着,坐在最后排的两个乖乖女——曾茂莹和班长李莹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一边哭,一边大声喊着“妈妈”,泣不成声...... 那一刻,我不得不转过身去。

略事平静后,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纸巾,一一递到他们手中。

“孩子们,不要哭了,其实这节班会课,老师是在给大家做一个亲情测试!在刚才的测试中你伤心地哭了,说明你是非常爱他们的,那为什么我们在他们还活在身边的时候,不好好的珍惜呢?从今往后,你打算怎么做?”

举手发言的孩子很多,李玉玲说要帮妈妈做家务,崔志强说爸爸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太好,就希望他现在努力,他一定好好学习,不让爸爸失望,许小川说不再要父母操心......李莹萍的话最让我记忆深刻:“以前妈妈说我,我总是不听,还和她闹脾气,以后我要好好的听话,她也是为了我好!”说完后,又是一阵嚎啕大哭......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的哭声已经停不下来。小谢老师跑来提醒我,一定要多安抚一下孩子们,不然他们的心理会承受不了的。

后来,我终于在放学前,结束了这个伤心的亲情测试。



眼睛的命运

四川省绵阳市御营小学 张芳军(弦上一箭)



半生中,虽不算阅人无数,却也看到过不少眼睛。清澈的,浑浊的,迷茫的,朝气的,火辣的,明亮的,大而圆的,小而细的,奸诈的,让人生厌的……难以铺陈。见过的许多人,昔日的同窗好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很少走动的亲戚——即使久未谋面,淡忘了轮廓,但每每想起,或有人提及他们的名字,最先进入记忆的,就是那一双双独具个性的眼睛。

于是常想:在孩子们眼里,我有一双怎样的眼睛?

不能说不幸,父母给了我一双小眼睛。但天意造化,它有幸可以躲在透明的玻璃片或树脂胶片后面。如此,也便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因为近视,所以眼睛变小了。但每见到漂亮的大眼睛神采飞扬,这安慰便灰飞烟灭——为何大眼睛就能摄人心魄?细细想来,不外乎荡漾着清澈,闪烁着光洁,飞扬着自信。因此尤其在大眼睛的美女面前,往往不敢抬眼。

为我这双眼睛,在少年时代特伤脑筋。

走出校门,踏上讲台,竟也不敢当着孩子的面摘下眼镜。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次课堂,趁着学生做作业的当儿取下眼镜擦拭,被一学生窥见,窃窃私语。问及原因,孩子说:“老师,你取下眼镜的样子好难看哦。”童言无忌,有时伤人。从此,尽管镜面污垢重生,也不敢当着学生的面儿取下,须经过转身、摘镜、擦拭、戴镜、再转身这一系列程序。当时,我曾开玩笑说,自古红颜春易老,外在的美稍纵即逝;只有内心的完美才可以获得不朽,而老师就是属于心灵美的那种。这样说时,心头却很不悦,有如人造美女被人当场拆穿之感。于是感叹,上帝造人,何不先造眼睛;眼睛为心灵之窗,眼睛美了,心灵就美了!

一直酷爱阅读。在没有接触网络之前,我的业余生活几乎就成了“我的阅读史”,且大多在夜间,眼睛随着摄入文字的增多而加剧恶化,越来越近视,变形,变小。痴恋上网络之后,没日没夜地在网页间行走,在键盘上敲击,这样近距离接触辐射,眼睛的恶化于是变本加厉。甚至在一段时间里,终日忧心忡忡,担心终有一天会瞎掉。若果真如此,岂不连书也教不成了?心想:身体是父母给的,眼睛更是我飞翔于万物间的翅膀,为网络这玩意失去光明,实在划不来。于是决心不再看书,不再上网。

又一次课堂上,和孩子们聊到读书,一个孩子忽闪着眼睛问我:“老师,你有多久没看书了?”我诧异,这小子什么眼睛,这也看得出来。

“说,你怎么知道我没看书?”我惊奇地问。

“因为你讲课的时候,偶尔会呆呆地看着一个地方,好象想不起该怎样说下去。”小家伙得意地说。

“那我以前讲课是什么样子?”

“很有激情,而且一口气讲下去滔滔不绝,从你眼睛都能看出来很有自信……”

我蟠然醒悟!不敢想象,哪一天,眼睛流淌的是浑浊,将如何面对孩子的天真;哪一天,眼睛里布满冷漠,将如何面对孩子的微笑;哪一天,眼睛里不再有温度,将如何熨烫孩子的创伤;哪一天,目光中少了一份期许,将如何指引孩子的迷茫……

于是,上班后回到家,又会坐在电脑前,享受在文字间徜徉的快意;床头上又叠起了一摞书,为我营造人生美丽的梦境。不同的是,我时刻提醒着自己:保护眼睛。因为,它不仅闪耀着我的激情,更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

于是,我的职业生命也就在眼睛的命运中涅磐!



我的“长相思”

——读王崧舟《“长相思”的精神三变》



四川省绵阳市御营小学 孙健秀(霏霏小雨)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初读《长相思》

此词韵味十足,以“清朝第一词人”的妙笔写下来,更是非同凡响。但初读时的感觉,只和其他词一般,有一些寂寥,有一些伤感,别无其他。

●再读《长相思》

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居然发现了王崧舟老师的备课经历《“长相思”的精神三变》。便在他的带领下,再次走进《长相思》。他说——由“山一程,水一程”聆听到“行行复行行”的沉重旋律,我便也有了这样的具象:路途遥远而又漫长,“家”在诗人渐行渐远的脚步和叹息声中,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温暖,却又越来越遥不可及。“身”向“榆关”,“心”在“故园”,一种撕扯的痛,在诗人心中被不断触及,不断碰撞。是想忘却又不舍忘记的痛苦,是该淡忘却又不愿忘记的幸福。

“夜深千帐灯”中,诗人举目:夜色深沉,千帐之内,灯光明亮――那光,亮得仿佛要灼伤每个思家人的眼睛。白天的狂奔,夜晚的沉静,面对灯火沉思的眼睛。抱膝、凝神、遥望。思乡的游子啊,原本只想做个回家的梦,却也要被这可怖的风雪声击碎。怎不怨这冰冷无情又恼人的风雪声?

这时候,在“故园”里,一定有红红的炭火,映照着每个人幸福洋溢的笑脸。母亲纳鞋,妻子绣花,孩子在她们中间嬉闹、追逐……凝思的诗人被风雪声惊醒,只见茫茫的原野,风在呼啸,雪在击打,痛,在心中萦绕。

●读而有思

脑海中形成这样强烈对比的画面后,对《长相思》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读而吟,吟而诵。每诵之,便有湿热的泪珠滑向脸庞——似乎就这样爱上了《长相思》,爱上了寂寥、孤独、忧郁而伤感的纳兰性德。

很想要我的孩子们也如我一般,沉醉,眷恋。在词的语言与韵律撞击下,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亲近词,亲近纳兰,亲近《长相思》。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有自己独特的情绪情感体验?如何让词的意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呈现?如何去感悟诗人的身心矛盾?

根据自己读《长相思》的情感体验,我有了比较清晰的想法:一、读。读出天涯行役之苦,读出故园亲近之暖;二、想象。在读中不断构图:行役图、分离图、原野亮灯图、风雪击打图、“故园”美景图……三、对比。感受身与心的矛盾,感受天涯与故园的反差。

●以思促行

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之后,我开始引领孩子们走进《长相思》,与纳兰性德对话。在实践过程中,我采用了王老师的几个办法:

读——反复读词牌名——想——你最初的感觉是什么?

读——一字一句读词——想——哪些字眼触动了你的心?它们在诉说什么?

听读——听老师读——想象——头脑中呈现怎样的画面?

思考——身与心之间,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想象——诗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故园又是怎样的景象?

为了让孩子们读得更有滋味,我还在黑板上将这首词以语线走向做了朗读示意图的板书。在读的过程中,加以适时的语言激发并辅以动作引导。

●行之有果

读词牌名后,孩子们说:感到一种浓浓的思念之情,情长意浓;是许多次的、反复的思念;仿佛看见一株独自立在山坡上的小草,迎着风吹,瑟瑟发抖,寂寞、孤独、无奈、无助;好象有种立在万丈雪峰之间的感觉……

读词后,“山一程,水一程”在诉说:诗人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趟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河,跋山涉水,无休无止。

“夜深千帐灯”在诉说:思家的人儿都在灯光中幻想自己的家园,思念自己的亲人。

“聒碎乡心梦不成”在诉说:这风雪啊,不仅刮碎了诗人的梦,也刮碎了诗人的心。残忍的风雪,竟然连做个回家的梦也不让!

孩子们看到了诗人远行的脚步,留恋的目光,身在远行,心在依恋。

“故园”美无处不在。是那么亲切而温暖。画面一幅幅呈现,可现实呢?却是“风一更,雪一更”是“夜深千帐灯”。

●课后反思

能有这样的结果是为什么呢?是我自己感触太深所以引发了孩子的感动?是因为我的课前充分准备吗?是我在课上的激情吗?是孩子们原本天资聪颖吗?是孩子们善于发现且敏感而积极体验的心吗?

也许因为跟着名师在前行,也许因为跟着纳兰在前行,也许因为和孩子们一起前行……



光影记:关于《放牛班的春天》



前言:同看教育电影,共写感受评论,是知行社的一项重要活动。成立以来,知行社先后推荐了《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肖申克的救赎》、《我的教师生涯》、《把爱传出去》等教育电影。下面是部分成员对《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受的节录——



春天因为爱心更美丽



当马修提着行李来到偏僻简陋的“池塘之底”学校时,我知道,那群问题少年的春天即将到来:那个秃顶,圆脑袋,下挂眉眼,上翘嘴角,其貌不扬的马修,就是春天的使者。尽管他遇到了很多麻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反倒是不断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包容少不更事的孩子所犯的错误,用音乐的魅力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去赢得学生的尊重——这与校长冷酷,同事的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静心细想,在封闭暴力弥漫的“池塘之底”,马修的教育方法和传统的简单暴力教育相比,除了感化教育外,还有着他独特的魅力。早已麻木“犯错—惩罚”教育方式的那群少年,对马修的“怀柔政策”发自内心的拥护,尽管这需要一个过程,但他最终用爱心赢得了孩子的爱心——当马修被暴戾的校长解职,静静离开“池塘之底”时,一只又一只纸飞机,伴着美妙的歌声,从修道院碉堡样的教室窗户里飞出,我知道他的教化成功了。

看过影片,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现行的教育是不是也走到了一个极端?——“池塘之底”把体罚惩戒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我们现在把“说服教育”运用得密不透风,以至把教育中正常的惩戒都说成是体罚,所以弄得很多老师在面对调皮学生的“教师不能体罚学生”的豪言壮语时,也束手无策,狼狈不堪。

一直以来,我始终相信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虽然我也反对体罚,但是我总觉得教育不能没有惩戒。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一种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可能会更有效的教育。打个比方,就象大鱼大肉吃的过头了,吃腻了,总想吃点素菜,感觉才会舒服些一样。同样的道理,现在很多的学生是在蜜罐里成大,有些时候,他们已厌倦了满耳的的“说服”,我们单纯的说服教育方式似乎就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呼唤教育中的惩戒,虽然它不是万能的,但在很多时候都能起到震慑作用。

我一直相信:春天因为爱心更美丽,教育因为完善会更健全。

(四川省绵阳市第十一中学 王礼洪)



为天使缝补翅膀



有则故事说,每个孩子都是掉到人间的天使,他们来到人间,是因为翅膀断了。他们并没有忘记天空,他们向往飞翔,他们在渴望能够遇到一个可以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我想,对于这所叫“池塘之底”的乡间寄宿学校的孩子来说,马修就是来为他们缝补翅膀的。相互能够遇到,是一种幸福。

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纤弱的。将这群问题少年集中关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被一道道铁门禁锢着,他们只能看到高墙围着的四角天空——感受不到爱和尊重,得到的教育只是“犯事的人,必定受罚”。尘封的心灵因此扭曲,他们领受了太多太多的冰冷和无助。

但是,马修来了。这个秃顶老头,可以说是其貌不扬,然而,当他轻轻握起圆圆的拳头,随着音乐节拍挥舞的时候,那些纯净的童心就被轻轻唤醒,那如天籁般的美妙旋律随之缓缓流泄,让人感受到一股挣脱污泥的力量。马修以跳动的音符,驯服了一群如小野牛般桀骜不逊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阳光的味道,春天的气息……

总是记得马修那微笑的面容,那期待的眼神,那里面承载了很多很多:鼓励,包容,理解,交流,没有冷酷,没有责备,只有彼此,只有温暖。他坦然而坚持,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平实,让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也许,这就是心灵和职业使命吧——他知道自己应该是为天使缝补翅膀的人,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接纳和欣赏每一个孩子,他用自己激情的灵魂去温暖冰冷的心灵,当对方被温暖的时候,他自己也因此更加炽热。

“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巷。童年的欢歌,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伴随着孩子们真诚而清澈的歌声,开始懂得:心灵从来就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用来走近并温暖的。于是梦想——自己也能成为他那样的老师,让那些孩子也可以拥有春阳般的眼神,也能唱出那和谐高亢的生命旋律,也能扇动翅膀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四川省绵阳市滨江小学 廖学军)



不一样的感觉



看《放牛班的春天》已颇有时日,心里那种暖暖的感觉依然流淌。与前段时间看《死亡诗社》时越看心里越堵得慌的感觉,形成鲜明对比。

《死亡诗社》结束时,只让人觉得无语,久久的,不知说什么好。在铁的事实面前,教训是惨痛的,前途是渺茫的,虽然最后孩子们齐声喊道“船长,我的船长”,好象从中嗅到了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但那可能只是泡影。

而这部影片,让我感觉是在听一场音乐会。整个故事被优美的乐曲浓浓地包围,故事开篇便是深情的《歌声伴我心》,让人心情愉悦,中间的合唱《黑夜》让人陶醉。而比音乐更触动人心的,是人性之美。马修——一个落魄的乐师,用他的生命感化了一群野孩子;莫朗——一个内心向善,行动叛逆的孩子,最后走向音乐的天堂;佩皮诺——一个胆小懦弱的孤儿,最终得到了马修的爱;老麦、沙拔这些“池塘之底”的普通员工,也展示着平凡的美……

当然,影片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马修对孩子的引导;孩子用特殊的方式与马修告别;最后,一条通向远方的绿荫小道,加上此起彼伏的音乐,都让人想到孩子的未来是美好的,与开篇遥遥呼应——面对最后那无限的伸向远方的路,谁不想做个好老师呢?即使前面的路仍然迷茫、遥远、我们也愿走下去。你说呢?

如果我们的教育都能象电影中那样润物无声地进行,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像马修、老麦、沙拔一样,如果我们的孩子都能像莫朗那样发挥自己的所长——中国的春天将更绚烂。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新皂小学 甘开瑛)



(《明日教育论坛》总第48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1:31 , Processed in 0.09884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