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7-24 19:54:07
|
只看该作者
进入教科书之京剧唱词文本点评(二)
2. 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
唱词选段:
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剧情简介:
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子虚点评:
A.借用网友言论:每一部“革命样板戏”的诞生,无不充满了血腥的阶级斗争;每一部灿烂的灯光下演出的“革命样板戏”,无不血迹累累。叫我说,那个语境里,“阶级斗争”仅仅名号而已,“权力斗争”才是其最准确的诠释。
B.再借用网友言论:那些深受样板戏熏陶的人,要重温旧梦,并把样板戏当成一生珍爱,这是他的自由。正如一个饥饿的人把野菜、窝窝头当成美味,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不能在如今肠肥脑满之际,因为自己要“怀旧”,就强令全中国所有孩子都赶来嚼野菜、啃窝窝头。这是不人道的“艺术暴力”,他没有权利来任意主宰现代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与艺术追求。
C.所谓“文化大革命”,实则“大革文化命”,人类历史与人类文化史上的闹剧丑剧惨剧是也!即使执政党,也已明文宣示“彻底否定”之。红都女皇亲自玉成的这些个所谓京剧艺术,本来就是权力斗争的工具,而与艺术无缘。令人费解的是,国家教育部今天把它给捣腾出来,意欲何为?
D.抗日战争,作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神圣抗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有资格进入教材――包括,成为艺术题材进入教材。问题是,教材所呈现的抗日战争,无非八路军、新四军与游击队。正面战场的抗战,历来讳莫如深,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给孩子们的印象,国民党天生就是卖国的。这不是事实。即使共产党的抗战,由于林彪,平型关大捷便不能提了。由于彭德怀,百团大战被抹煞了。样板戏所诠释的历史,最客气的说法,也只是“残缺的历史”。这种历史观的流播,除了亵渎历史,培养愚民,还能如何?
E.《红灯记》的故事原型中,并非“三姓一家”。后来改编过程中,为了突出“革命性”,才“编”成这样的。这种与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相违背的“高大全”形象,是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也不会引发受众真正的共鸣。至于“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等等生活场景,在“后现代”的当今,只会让孩子们目瞪口呆不知所云。维系家庭的最正当理由并不是血亲关系,这点上,所有恩爱夫妻都有资格证明。是什么呢?应该是爱,才对。而唱词中那位名叫李玉和的“父亲”,却不能数出“女儿”铁梅的可爱来。听下去,不过挺“有用”而已。“提篮小卖拾煤渣”倒也就算了,连“担水劈柴”这样并不适合女孩子干的活儿都落在身上,不知李玉和先生自己干嘛去了!只能解释为“干革命”去了,嘿嘿!
F.“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之类,典型的文革语言。直到1970年代,上小学的我还听到过诸如“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之类顺口溜。这大约就是臭名昭著的“血统论”,遇罗克曾为之丢了性命的。当然,所谓革命者经常面有德色,“看出身,不惟出身论”嘛!问题是,稍微了解一点文革史的中国人,都会明白,这两句唱词背后的血泪斑斑。还有,这种语言的背后,潜藏着“中国式类比”的思维毒瘤。世界上毫无可比性的事物,就这样胡乱拿来扯在一起。当然,这毛病算得历史悠久了,不展开。
G.文革时候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绝对有共鸣。起码,当时的绝大部分农民几乎赤贫。后来,从王朔小说姜文电影里,看到“大院子弟”阳光灿烂的日子。才知道,即便当时,“越穷越光荣”也并非普适原则。现在的中国,社会分配严重不公,公共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众只有受穷的份儿。为生计故,很多农民家庭成了“空壳”,孩子们不得不“早当家”――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我想,那些孩子们唱到这里的时候,断然不会感到任何的自豪和幸福。当代语境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之说,显然违背《联合国儿童公约》,不知有什么好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