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寻健康的教学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5 21:5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寻健康的教学文化

——读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林茶居


在当下的中国语文教师中,现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的李希贵估计是经历的教育岗位最多、任职的工作路线最长的一个: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潍坊市教育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筹建工作负责人、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专家工作组成员、全国新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国家督学……这些身份,在李希贵身上既有历时性的,也有共时性的。它反映的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李希贵的丰富多样的教育人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李希贵作为一个中国教育改革亲历者、建设者的超出常人的生命活力和精神强度。

所谓身份,自然是“外赋”的,在李希贵这里,这些身份无疑都是与其才能、智慧、勇气和视野相匹配的,也就是说,他的多重身份深深纠缠着他自身的不断深入、不断提升的实践、成长、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一直是一个教育的积极在场者,一个健康的教育文化、教学文化的探寻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一般的师资、一般的学生状况下,在一般的学校、一般的课堂里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

正是一直怀有这样的教育理想,2005年4月,当李希贵应阿瑟·莱文院长的邀请,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做“常态课堂教学中‘关键教学事件’”的实证研究后,在36天的访问期间里,他一日不落,听课,看课,评课——或到纽约市的中小学幼儿园,或围绕某个“特殊教育课程”,或基于他带去的我国内地中小学课堂教学录像;研讨,约谈,交流——或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研究生,或与纽约州教育当局的专家、官员,或与当地中小学校的校长、教师、图书馆管理员……

从李希贵的研究(访问)方式和路径看,他是把“常态课堂教学中‘关键教学事件’”这一课题放到整个教学文化中来面对和审视的,他试图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中‘关键教学事件’”的观察与研究,探寻、发现一种健康的教学文化。既为“教学文化”,那自然就不止于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模式,而是转向教学的背后,深入到对教学者的态度、情感、立场,对教师文化、职业文化、课堂文化、教室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教研文化、学校文化、制度文化、家庭文化乃至整个教育文化的考察。一方面,是对美国教育(文化)的“观看”和“阅读”;另一方面,是对我国内地教育(文化)的追问与反思,同时在中美教育间确认、彰显某种文化的张力,进而在这种张力的开合中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寻求一个积极而有效的参照,而不是简单的臧否,情绪化的指摘,不加辨析的非此即彼。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清醒的教育立场和不卑不亢的文化态度——而这恰恰是我们在类似的比较教育研究中所应坚守的。

回到教学文化这一命题上来,李希贵为我们打开的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课堂世界。说熟悉,是因为美国的中小学也有大量的考试、作业、训练;说陌生,是因为这些考试、作业、训练并没有把学生导向“应试”的泥沼,而是将他们引向自主、合作、创造的学习之途。其原因就在于,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在教师面前,学生是被尊重、信任、热爱,并基于此被赋予充分的责任、选择权和平等权利的。诚如李希贵所言:“当教师把教室变成学生自己的教室时,学生同时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教室里遇到的问题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老师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他还特别提到了牛顿北校长詹妮弗女士谈到的一个观点:我们学校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学生可以去的地方;学校的任何资源都应该与学生有关,因为,学校是为了学生而设立的。

值得一提的是,李希贵指出:“并不是西方的校长天生具备热爱孩子的品质,而是职业文化造就了他们。”这既是李希贵在考察美国中小学教学文化过程中的一个深刻发现,也是他在整个社会、整个教育如何成全每一个孩子这一问题上的一个深入反省。很显然,没有健全的社会文化,就难以促成积极的职业文化,也就难以催生健康的教学文化。

真正的教育者从来首先就是自我教育者。他总是在自我发现、自我确认和自我超拔中,一步步明晰自己的精神肌理和教育信念,进而实现心灵的安顿、实现理想对现实的卷入的。那么,李希贵所追寻的健康的教学文化指向哪里呢?他说:“唯有学生生命成长花开果熟的声音,唯有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诗情画意,才是学校成功的真凭实据。”而他的这份美好的教育瞩望,就深深地嵌在这本文字质朴、气息疏朗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里。

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发表于《人民教育》2008年第10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04:14 , Processed in 0.0862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