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拥抱作文 放飞理想——— 参加2010湖北省作文教学研讨会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4 09:3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拥抱作文 放飞理想——— 参加2010湖北省作文教学研讨会记
作者:薛卫
2011-1-4

命名为“求索之路”的湖北省作文教学研讨会在武穴这块沃土上已经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作文教学却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无数的省略号,这些符号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我脑海里跳来蹦去,有时候甚至还想冲破天灵盖飞出来。我知道,一向对作文教学倍感兴趣却无所适从的我,在这次作文教学研讨会上真的收获了,收获大的甚至有些溢于言表。



一、专家引领,路上春色正好

“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历来为人传诵,写作文在这三者中位居首位,由此也可看出写作文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所以近年来很多教师都对作文教学不抱太大的幻想,总是按部就班的去写、改、评,弄得学生看见作文就害怕,老师改起作文就心烦。但对于初入讲坛的我却因为作文教学充满挑战性而发自内心喜欢它,但现在回想起来年纪轻轻的我在作文教学上已经显得有些“老气横秋”,因为每次都是老套路的定题(或自由作文)——写作——评阅——评讲,现在想想在这几个环节中同学们感兴趣的也许只有最后一个,因为每次作文评讲课我都会找出大量的来源于学生习作中的文章、段落、句子、字词来褒奖,因此在这一节作文评讲课中,很多同学都会因得到表扬而情绪高涨。但这种情绪上的高涨毕竟是短暂的,也许只热闹了当场,课后立即冷却。通过此次作文研讨课上专家们的讲授和引领,我似醍醐灌顶。

1、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命题

李祖贵老师在大会上讲的一个事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很多孩子现在的周末过得比平日在学校里更凄惨,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加上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来气,但有些老师在布置作文题时却偏偏要学生写“快乐的星期天(周末),于是孩子们只能天马行空的去编造,并且在写的时候带着极大的不满情绪,他的星期天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这样的作文又怎么可能写好呢?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给他们出有内容可写的题目。我们知道,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更何况是学生作文呢?他们阅历少、知识储备不完善,更需要生活为他们提供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在给学生命题时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多思考,什么样的命题是学生有内容可写的命题?什么样的命题是不会让学生一见就心烦的命题?什么样的命题是能真正展现学生作文水平的命题?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们离生活近一点,让他们多一些实践,只有真正走近生活了,孩子们的视野才会广阔,只有经历多了,写起作文来才能下笔有神。

2、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授

蒋红森老师在大会上告诫语文老师们在教作文时不要过于急功近利,更不要把学生的作文课上成了讲座课。的确,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时候在一堂作文课上给学生们灌输了太多的东西,要求同学们要按照多修辞、多感官、多角度、多引用、多细节描写等等去完成一篇作文,有时候还把一节课从始讲到终,而且越讲越来劲,恨不能把和该课有一点关联的问题都牵扯进来,统统倒进学生脑海里。但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这节课看起来似乎很完整了,但学生真正能接受的东西有多少呢?你讲了四十五分钟,学生有没有听进去三十分钟的内容呢?

因此,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应教给学生什么?应教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我们考虑清楚学生能接受什么,能接受多少的问题。说得更确切点,也就是一个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作文教学系列目标,一步一步来教学生学会写作,把作文写好,而不是妄图要求学生“一步到位”“一口吃成个胖子”。

3.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训练

来自钟祥五中的教师在此次大会给我们提出了“微点”作文训练的方式,所谓“微点作文教学法”也就是采用“化整为零,细处指导” 和“化零为整,全面提升”的方法,根据教材的单元编排体系,把中学作文的整体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微小的知识点,在平时训练学生作文时就从这些小知识点着手,各个击破。这些教学点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教学中触类旁通,从而促进学生整体作文能力的提升。这种微点作文训练方式,让孩子们的作文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不再是一些遥不可及的目标。

在我看来,微点作文教学法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训练学生写作,让他们从最简单的内容写起,逐步提升,对作文慢慢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教师教起来也不累,何乐而不为呢?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再来看作文教学路上似乎多了几许绿色,仔细看看,原来路上春色正好!



二、同行展示,天上太阳正晴

1、作文与阅读同行

对于“站在河边,死于干渴”这句话,我一直未能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直到参加了这次作文研讨会后,我终于明白了其中深意。我们常常抱怨作文不好教,不知道教什么,在看了长江中学谭丹老师的这节课后,我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人都“站在河边,死于干渴”。我们的语文书上有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我们在教作文时又有几个人真正的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选材方式等教给学生了呢?

谭丹老师的这节课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这些阅读教材全部来自我们最熟悉的语文课本。选取课本上典型的课文,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最终得出了像鲁迅、莫顿亨特、朱自清等大作家在写作时的选材都是大多来源于生活的,从而告诉学生们其实再高明的作家也难以在没有素材的情况下写出好的作品来,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做到选择来自生活的、真实的、有意义的素材。

整堂课从始至终在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固的桥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不再担心没有素材可写、不再担心找不到合适的题材去写,站在河边的人从此不再干渴。

2、作文与激励并进

“精美的课件、精练的语言、精湛的设计”构成了精典的作文教学课堂,在本次研讨会的几节展示课上学生们一个个注意力高度集中,讨论时热火朝天、写作时奋笔疾书、听讲时全神贯注、展示时自信阳光……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两个字——激励。

六节展示课都用上了精美的课件,其中有轻松活泼的动画、趣味盎然的图片、发人深省的文字等等,只要大屏幕上出现了新的画面,孩子们的眼球立即紧盯着屏幕,试问在这样高效的课堂上,在这样浓厚的兴趣氛围中,学生的作文水平能不提高吗?

在这六节作文展示课上,有两名教师将学生们的名字一一列上了大屏幕,有两名教师下课前将学生们当堂写出来的作品收做珍藏,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都用了各种形容词来赞美学生们的表现。受表扬已不再是优等生的专利,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都是被表扬的对象,在这样的激励氛围中,孩子们不再畏畏缩缩不敢开口,不再害怕自己的答案不够准确,个个充满自信,积极展示自我。



在同行的展示下,中学生写作的天空投射出温暖的阳光,向高处看看,原来天上太阳正晴!



三、自思自量,挥鞭从此起程

1、完善自我,和学生一起写作

还记得读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有一个习惯,我们每次当堂作文时,他就会端坐在讲台上奋笔疾书,等到下一节课来评讲作文时,有一篇佳作必定出自他手,有时候这篇作品在他给我们当范文念后不久,我们就在某报纸或者杂志上再次发现了它,当时我就因为这件事十分崇拜语文老师,并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自己有朝一日做了语文教师,也一定要像他一样和学生一起写作,不仅一起当堂作文,就连周记也要和学生一起写。可等我真正当了语文教师后却早将这个“誓言”抛之脑后了。没想到本次作文研讨会上专家们也把“和学生一起写作”这个观点提了出来……

一语惊醒梦中人,猛然回忆起自己做了大半年的语文教师,除了偶尔写几个差强人意的小片段外,几乎就没怎么动过笔。从武穴回来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学期至少和学生一起写十五篇作文。试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自己都不会写作的话,还怎么教学生写作呢?更何况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篇作文的命题是否合适、这篇文章怎么构思才可以更有吸引力……

在和学生一起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教学生写更好的作文。

2、丰富自我,和名家一起交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肯定经常教导学生只有多阅读、多积累才可能写好作文,但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要想教好作文、做一名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师更需要多阅读,多与名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呢?试想:一位不喜欢阅读的语文教师,如何用言传身教去开启学生作文的心门呢?

在本次湖北省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我听到无数的专家、教师妙语连珠,我在心生羡慕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丰富的积累,是不可能造就他们台上的辉煌的。专家们也谈到了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文化底蕴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之深。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了肩上的责任重大。要想成功的教好学生的作文,掌握了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还不够,还要不断丰富自己,多阅读、多与教育名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让自己的教育理念永远不要落于人后,让自己的文化底蕴在积累中不断深厚。



作文教学之路漫长而悠远,但只要挥鞭从此启程,上下求索,相信终有一天能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理想大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10:18 , Processed in 0.0842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