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堂提问之新视角来源:安徽教育资源中心 作者:余元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30 15:0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科学地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提问的策略性, 设计出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 必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现状中的不足


从目前的语文教学实际看,课堂提问在多数情况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根子仍在课堂提问本身的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深度,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作者是谁”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厌倦,思维也得不到训练。2、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主题思想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3、,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启而不发。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必然回答不上。4、提问缺乏广度,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5、提问没有时效性,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训练思维能力了。


二、课堂提问的新视角


我们必须返回起点审视:课堂提问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提问?课堂提问应该能够激起学生的疑惑和好奇,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有效的课堂提问首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知识内容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发问;再者,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尤其是对职业高中的学生,更要从他们基础普遍较差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提问。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提问要善于设置“障碍”,激发思维“冲突”。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职高语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他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文中的“中国人”包括台湾人吗?你是“中国人”,你的感觉如何?当五红旗在奥运会场升起时,你的感觉又怎样?这一系列的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教授”的性格和“我”的感受时,也把握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如果从记叙文的四要素讲起,学生会觉得老套、厌烦。因此要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善于设置“障碍”,激发思维“冲突”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
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


1
、深题浅问。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状况、接受能力状况。所以对一些过于难的问题,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2
、浅题深问。有些问题尽管重要,但看似浅显,往往为学生所忽视。我们提问时就要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才能得其三味。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这里省略号的用法看似简单,似乎没有问题,浅得很,稍不留意就滑过去了。但我们如果深入探究,就可见作者的匠心。教者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较深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作者用省略号是为了表现小姑娘“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


(三)、提问要善于曲直互换,引人入胜。


1
、直题曲问.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善于转弯抹角、改头换面,留有思考的余地,把直的问题以曲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那雪正下得紧”、“到晚越下得紧了”中的两个“紧”是紧张吗?,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紧”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敌人的炮火愈来愈紧了,这里的“紧”又是什么意思?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学生对“紧”字作“猛烈”的解释理解自然明确了,也记得牢了。如再把“紧”
与林教头的处境联系起来理解,它的含义就更丰富了,引学生进入新天地——理解了环境描写的作用。


2
、曲题直问。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四)、提问要提倡全面性


1
、比较提问。通过分析比较,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之处。《一碗清汤荞麦面》中,四次去吃面的问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心情、数量、语气、标点符号的不一样来理解母子三人的奋斗历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高尚情操。


2
、逆向提问。从课文现成结论相反的角度提出问题。在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课文把曹操写成多疑奸诈的形象,而与《观沧海》中曹操的形象一样吗?怎样理解这两个不同的形象呢?学生在争论孰真孰假上激情倍增,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分析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的区别。这样,学生不仅能记得牢知识,而且分清了文学作品与历史的不同。


3
、想象力提问。让学生想象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或与课文情节发展不同的情况,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项链》一文中,造成路瓦栽夫人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是当时社会贪慕虚荣的风气,如果提问:要是她不图虚荣命运将如何?她在丢项链后又找回项链情况会怎样?尽管有多种设想,但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平安地过日子,贪慕享受的思想必然要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受到伤害。这样的提问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还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五)、
提问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
、一题多解提问。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譬如《关雎》,对“君子好逑”中的“好”字的读音,读“hao(上声)”和“hao (去声)”都可以,但意义不一样。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2
、联系生活提问。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菊”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伤仲永》后,可以问学生:在你的周围是否看到或听到过像仲永一样的人和是事?这样的人和事包含着什么样的耐人寻味的哲理呢?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它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课堂提问必须结合教学实际,要问得其人、问得其所。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让多样化、趣味化的提问取代单一、枯躁无味的提问,并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营造出良好的、积极的、活跃的、有创意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游秀清. 课堂提问的误区[J]. 教学与管理,2004(05).

[2]
王芙蓉. 《 现代教学〉〉2007(03).

[3]
叶海良. 《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1).

[4]
于兴元.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5).

[5]
刘如英. 《 湖北教育〉〉(教学版),2006(12)

(作者为安徽绩溪现代职业高级中学一级语文教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28 , Processed in 0.0717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