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水,一个社会文化史的诠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31 14:3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水,一个社会文化史的诠释
(刘永华)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一书,是陈进国君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一部讨论明清时期风水观念与中国东南地区乡土社会之间关系的专著。该书以中国东南地区尤其是福建地区为考察区域,侧重探讨了风水信仰在中国东南地区的流布、东南地区风水的主要流派、风水的民俗化与仪式化、风水与士大夫、风水与乡土社会秩序等五个问题。全书分六章,又序言、余论各一章,洋洋七十几万字。书后附录包括了作者摘抄的明清时期福建的风水示禁碑文、福建谱牒中的风水诉讼案件资料与一种著名的风水关系文献。
作为中国本土的知识-仪式体系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风水历来就曾被不同的主体反复地“言说”。早在宋、明以来,士大夫就曾从两个看似矛盾的角度讨论风水:一方面,他们大都对民间溺信风水的做法深恶痛绝、严行禁止;另一方面,他们对风水的适度的利用则表示首肯甚或热衷。到了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基本一边倒,通常都站在批判者的角度,将这种知识-仪式体系斥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在西方,有论者认为,截止1800年,前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外交和商务人员等,大都对风水观念熟视无睹、甚少论及。但1850年以后,随着西人在中国修建教堂、开矿、修路等活动逐渐提上日程,并在中国各地遭到民众的强烈抵制,他们才在突然之间“发现”了风水,并在进化的话语中、在利益的驱动下视之为现代“文明”的敌人(Ole Bruun, Fengshui in China, chapter 2)。
当然,从19世纪末开始,也出现了“科学地”研究风水的著作。著名荷兰学者高延(J. J. M. de Groot)在厦门进行长期调查后写成的六卷本巨著《中国的宗教体系》(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 1892-1910),就曾对风水进行了相对细致的描述和讨论。不过,中外学者对风水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还是二战以后的事。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在讨论中国宗族,尤其是中国东南地区的祖先崇拜仪式时,注意到汉人在操弄祖先骸骨上的特殊方法,这引发了他对风水与祖先崇拜的比较分析(相关讨论收入Freedman,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1979)。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弗里德曼的学生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更为系统地从正面考察了风水,他观察、分析了文本和实践中的风水,尤其关注风水背后的宇宙观及这种宇宙观的相关实践(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Geomancy, 1974)。近年出版的丹麦学者Ole Bruun的《中国的风水》(Fengshui in China, 2003)一书,将重点从对风水观念的正面考察,转向从具体的时空中讨论风水的观念和实践,他根据在90年代在四川和江苏的田野调查,讨论了风水在当代中国的复兴问题。
在日本,因风水观念对冲绳等地影响甚深,而这些地区的风水观念与中国东南地区又渊源甚深,因此,日本学者关注中国的风水问题是应有之义。在他们的研究中,大致也可分为对风水观念的正面分析与注意结合具体时空分析风水的两种研究取向,渡边欣雄对风水观念的研究(《风水思想与东亚》、《风水的社会人类学》等)大体可归入前一类,而濑川昌久对香港新界风水与宗族发展的讨论(《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大致可以归入第二类。这些研究大体以人类学的共时性考察为主,对风水观念-实践的社会文化史分析则着墨不多,在这一点上,濑川的研究当属例外。至于中国学者对这个论题的讨论,从林耀华、宿白到近来庄英章、周星等的研究,大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兹不赘述。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对风水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上述国际学术界的研究传统,呼应了最近国际学术界的一些基本学术关怀,但在方法论取向上,又与目前的风水研究存在一定差别。据作者交代:“笔者并不准备用纯粹静态的方式去探讨那些传承和浸润着古代实用文化传统的风水学知识本身的性质或技术问题,而是欲结合文化史和社会史,通过分析风水术及相应形成的信仰、习俗在区域社会的存在方式、表现情态,来考察一种世俗化、实用化的文化观念为何并如何渗透到地方文化网络之中,又为何并如何随着地方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变迁”(《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第20页)。显然,该书的主旨并不在于建构风水背后的宇宙观,其着眼点毋宁说在于将风水置于具体的时空之中,讨论风水如何影响中国东南地区的社会秩序和日常生活,而这一区域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又是如何改变风水的观念与实践的。也就是说,作者关注的不是风水的专门性的知识体系,而是它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风水如何渗入、如何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这样一种研究视角,就是社会文化史的方法或作者所称的历史人类学的方法。
从该书的章节安排看,第一、二章的主题是讨论风水观念在中国东南地区渗透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第三、四章讨论风水观念渗透民间社会的五种主要途径,第五、六章讨论风水观念与士绅和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风水的社会文化史分析,离不开对风水流布的历史过程的考察。从该书的研究策略看,前两章对中国东南地区风水观念传播史的讨论和对福建风水流派的讨论,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下文对风水与乡土社会的关系的讨论做铺垫。在这一部分的讨论中,作者关心的是风水的所谓“在地化”过程,亦即在中国东南地区的流布过程中,风水观念与本土的信仰-仪式相结合的过程。要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存在诸多困难。我们赖以建构这一历史过程的风水文献,多半没有标明年代,因而难以进行断代。为克服这个问题,作者将目光转向买地券、武夷君信仰和民间传说,以此寻找风水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东南地区的影响。透过这些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风水观念扎根中国东南地区发端于六朝时期,在此过程中与二次葬、“尚巫极鬼”等本土的文化因素相结合,因而呈现出一定区域性特色。
这部分的讨论存在一些可容商榷之处。一方面,也许由于资料本身的局限,加上准确地回溯历史的艰难性,这一部分对历史过程的建构不很成功,对风水在东南地区的流布过程,尚缺乏鲜明的阶段性的描述和分析,只能无奈地借用不少的“可能”一辞来进行合理的历史想像。另一方面,作者在解读民间传说和历史文献方面,也仍然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实际上在这些传说与历史事实之间,恐怕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如南靖塔下流传的《坟墓墓址歌》,很可能出自后代的建构,而根据作者的理解,这反映了南宋至明中叶张氏家族追求好风水的热忱(第120-121页)。关于历史话语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尺度如何小心的把握,的确是“眼睛向下”的学人要多费思量的大问题。
该书最为精彩的部分,是第三、四章对风水的民俗化与仪式化的讨论。这两章总共占了大约250页的篇幅,比较系统地梳理了风水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的五种主要途径:通书、灵签、符咒、竖造与丧葬仪式和扶乩活动。用作者自身的话说,这两章的主旨在于“细部地探寻普遍意义上的风水知识、观念的乡土社会记忆是何以可能的,即分析风水知识、观念是如何借助相关的仪式,逐步深耕化为一种民俗信仰,成为民众‘生活世界’的一部分”(第33页)。这些讨论主要基于作者的田野考察和在田野中收集到的民间文献。不错,通书、灵签、符咒等是作为独立于风水文本和仪式传统而存在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又是风水观念的重要载体,是风水观念得以影响普通民众的宇宙观的主要媒介。通过这些载体,风水观念渗透入中国东南地区的民间文化之中,成为地方性知识的一个部分。
这一部分的讨论是从对泉州继成堂洪氏通书的分析开始的。洪氏通书收录了不少风水论类的论著,诸如《罗经理气解》、《罗经图经说》、十五层的罗经图、阳基阴地布气妙法、克择吉凶神煞要论等。与此同时,为了适应识字不多的普通百姓的需要,继成堂还发行大量的“春牛图”,简略标明各年月日时之吉凶宜忌。这些缩微的通书,提供了判断时辰和山向的宜忌,以决定竖造或安葬事宜的基本信息。这些通书无疑是民众了解风水的重要媒介。在明清时期的东南地区,洪氏通书并不是孤立的例子。明清时期建阳书坊刊刻的通书、在闽粤地区影响甚广的兴宁通书,基本上都包括了丰富的风水方面的内容。与通书一样,灵签中也包含了不少风水的信息,如家宅、阳基、移徙、祖山、菁草等,在各事项下,灵签还提供了一些补救的方法。据统计,风水的信息在各类灵签中的地位,仅次于运途谋事和婚姻生育。风水观念进入民众生活的另一种途径是符咒。福建流行的闾山派等道教教派,向来重视安镇科仪和符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4:33:10 | 只看该作者
评陈进国著《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
(侯杰、刘宇聪)

风水,对于一般中国人而言,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古代甚至包括今天的建筑和建筑群落,无论是宫苑、陵寝、庙宇、学场,还是村落、集镇、民宅、坟茔,无不或多或少地留有风水观念的印记,可以说,风水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说它陌生,是因为风水理论的确搀杂着许多玄奥、高深的成分,加之历来受到种种非难和鄙斥,人们往往或不敢接近,或不屑了解,自然就会有 “雾里看花 ”之感。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应当将风水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陈进国博士的《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一书即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该书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先生,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改而成的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全书洋洋75万余言,分上下两册,包括绪论和余论在内,共为八章。兹将该书的章节目次录于下:
绪 论 走出恐闻:一个乡土文化幽灵的探寻与观照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基本思路及分析框架
第一章 融入土著:边陲开发热潮与风水信仰的扎根
  第一节 信巫尚祀:汉民的南迁与风水信仰的遗存
  第二节 吾族吾乡:边陲的发展与风水信仰的扎根
第二章 境腾地龙:风水流派及其在地化的文化表述
  第一节 风水理气派的地域表象及其信仰化的取向
  第二节 风水形法派的地域扩展及其象征性的表达
  第三节 形气互动的态势及土著的风水知识的表述
第三章 神圣帷幕:走向民俗化和仪式化的风水信仰(Ⅰ)
  第一节 一通而化俗:通书中的风水知识与时空禁忌
  第二节 人神的交织:灵签中的风水知识与吉凶之兆
  第三节 人事的式凭:符咒中的风水法术与福祸呼召
第四章 神圣帷幕:走向民俗化和仪式化的风水信仰(Ⅱ)
  第一节 不安的诉说:念祝仪式与风水观念的内敛化
  第二节 谦恭的倾听:扶乩活动与风水信仰的人文化
第五章 理性驱驰:风水信仰与士绅的文化空间构建
  第一节 道乎术乎:士绅与地方学场风水的意义营造
  第二节 公乎私乎:士绅的风水取向与社会经济变迁
  第三节 义乎利乎:士绅的风水信仰根源及人文心态
第六章 化育无形:风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秩序整合
  第一节 风水信仰与乡族秩序的议约化:以契约为证
  第二节 风水信仰与家族认同的箭垛化:以庄氏为例
余 论 生命灵光:多维关系视野中的风水信仰研究
正如书名所反映的那样,《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一书主要是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下,从风水与乡土社会之间的关系、风水构成的民间信仰世界、风水信仰与乡土社会中士绅的关系、风水与家族系谱的关联等方面,对福建的风水知识、观念和信仰展开了系统而完整的探讨。
在福建地区,风水观念、信仰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色彩,与汉族移民的聚居习惯以及神灵祭祀传统具有比较明显的亲缘关系。因此,作者首先将风水信仰置于当地移民开发进程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对这一民众信仰习俗与近世以来乡土社会历史发展的密切关系加以宏观考察。作者认为,在走向 “土著化 ”的过程中,汉族移民借助风水观念、信仰,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了当地所弥漫的 “信巫尚祀 ”的氛围,完成了 “因土成俗 ”的意义转换,确立了 “在地意识 ”。同时,随着聚居形态的发展和人地矛盾的加剧,乡土社会中的乡族意识也得以不断滋长、蔓延,并由此导致了当地有限的风水象征资本的争夺。这无疑是现实矛盾深刻地影响民间信仰形态的重要表现。
作为对风水文化的专题性研究,该书对于中国近世风水流派中早已约定俗成的群体 “在地意识 ”认同予以高度重视。作者非常巧妙地结合了社会史和数术史研究,对理气派(闽派)和形法派(赣派)在近世以来乡土社会的地域扩展进程中的互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为我们呈现出两大风水流派既相抗又兼容的总体态势,特别是风水在区域信仰情态中的文化意义。作者对理气派和形法派的观念系谱特质以及人文意义进行了现象学式的描述,进而反思两者是如何在 “信仰化 ”的实践中达成 “在地化 ”的文化表述,并逐渐从分庭抗礼走向有机整合,构成一般意义上的风水知识和风水认知。实际上,这便出现了风水流派意识在民间走向模糊化的趋势。而这一趋势的发展,本身就已说明风水逐渐转化为一种普遍性的民间信仰或民俗知识,成为近世以来乡土社会一股重要的文化整合力量,和区域认同意识的文化象征催化剂,从而突显了中国的神灵祭祀传统具有惊人的渗透力。因此,作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具有民俗化和仪式化倾向的风水信仰上。
作为该书的重要部分,作者对风水知识、观念为乡土社会所承认、接受并转变为民俗信仰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作者从构成近世以来福建乡土社会文化网络之环的通书、灵签、安镇符咒、竖造及丧葬仪式、乩示文本等入手,细致地分析了风水知识、观念是如何借助相关的巫术—宗教仪式,逐步成为一种当地的民俗信仰。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正是这些与风水相关的仪式行为,造成了乡土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聚态反应,并在其中发挥了价值转换和意义再生的关键作用。此外,作者的研究表明,在传统礼教或祭祀观念 “以家达乡 ”的过程中,风水先生、择日师、礼生等充分扮演着 “文化媒人 ”的角色,甚至是第一媒介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的描述和论证,实际上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所做的文献调查与田野考察方面的努力。作者所征引的大量极具价值有关风水的文献资料,涵盖了从古至今的考古资料、风水方技之书、方志、家谱、族谱、通书、灵签、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9:33 , Processed in 0.0686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