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就是按照常识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3 18:2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就是按照常识生活(总纲/第一部分)



按:去年本人应某杂志社编辑之邀,与另外二人合作编写一本作文素材分析,我写第二部分。后因故没能出版,于是印发给学生看了一部分,高一学生不大懂,但去年的高三学生,也就是今年的复读生非常喜欢,他们高考在即,特此帖出,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这是我写的第二部分的总纲,以后陆续帖出后面的材料分析。连同总纲,共六部分。(材料为编辑提供,我随意选择)



作文就是按照常识生活

梁卫星

中学生最怕写作文,一则总觉得没有素材,二则即使有了现成的材料,也不知道写些什么,可是,作文还是要写的啊,结果,勉强写下去,面对不同的材料,就老是那么几句全中国人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自己不喜欢,别人更讨厌。很多人都在写作技巧上下工夫,以为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其结果怎么样呢?最好的情况无非也就是能写几篇像样的八股文,扒开那些华丽的辞藻,媚俗的构思,雕凿的结构,什么都没余下。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没有个性,一个人的思虑忧苦,一个人的喜怒悲欢,全都没有——一堆没有灵魂的文字。这样的文字,最多也就能投机骗得一个好的学分,却毫无价值。

问题出在哪里了呢?为什么明明各不相同的材料,写来写去却总是那几句话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始终不明白:作文就是生活,素材的累积就是生命记忆的绵延;材料的分析,就是生命与生活的认识与理解;笔墨的流淌,就是情感与思想的激荡。一个真正严肃生活着的人,一个深刻理解生命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积累素材,分析材料这种说法,他提笔就写,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思考忧虑,他的性情气质……尽在笔底奔流,这样的文字是有灵魂有生命的文字,因为他本来写的就是生活与生命。而我们的学生何曾有过对生命与生活的深刻认识呢?又何曾真正明确地为自己生活过呢?可怜他们过着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别说是深刻,就是正常亦不可得,又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写出真正的生命文字呢?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过着一种意识形态化的生活,对生命的认识完全被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道德至上主义等意识形态所左右,精神已经僵化,思维已经单一,再加上家庭和学校教育对他们的个体生命完全施行一种集中营式的管理,他们与复杂变幻的外部世界是脱节的,他们根本无从从那个外部世界里感受到自己所受的教育,是一种非生活非生命的教育,他们脱不出那层精神硬壳,他们除了说那几句中国人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还能怎么样呢?

所以,要想真正写出好的文字,首先得有对生命与生活的正常认识,再次得有基于这种正常认识的对自己生命状态的价值判断与剖析,另外,还有对自己平时所写作文材料的基于生命热度的反思。

中学生的写作素材一般是给定的,即使不给定,无论写什么题目,老师总是对主题予以道德化(爱国爱民族自然也在内)引导,所以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写道德八股文,无论是写什么道德价值,最后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种道德价值无所不能,能成全人,成全国家,成全民族。今天写心灵的选择,你要选择诚信,诚信能解决一切问题,举几个正面的例子,再举几个反面的例子,正反一对照,诚信就是好来就是好,比智慧、财富、能力等等都要好,没他不行,没别的没关系。明天写淡泊,也是这样一个写法,后天写责任,自然还得这么写,其实换个词就行了。这样写来写去,能不老是那么几句国人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吗?这是多么荒唐!这是写作文吗?这是对生命的作贱。长期这样写,学生还能有真正的道德感吗?他们不成为道德虚无主义,那才是怪事。长期这样写,学生还能有正常的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吗?他们的思维不平面化,成为思想白痴,那才是怪事。长期这样写,他们还能有基本的情感感受与倾诉能力吗?他们不粗野迟钝,成为空心人,那才是怪事。

我想,学生要想写出真正的文章,就得认识生命与生活。其实,认识生命与生活并不难,尊重常识就行。关键是我们被长期的高蹈的意识形态教育弄得不懂常识了。什么是常识,常识就是关于生命的最基本的正常认识。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冷了要加衣,脏了要洗澡,要有住房,要受教育,要说话……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是自然法,是天赋人权,人要争取、捍卫、发展,这就是基本的生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物质很重要,绝不是光有诚信之类的精神或道德糖衣就行了的,有时候,精神一个钱不值,而一个钱可能就能救我们的命。从这里更可以看出来,所谓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的吃饭权、住房权、就业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权等等。说到底,所谓常识其实就是关于生命权利的理解与认识,这些认识是一个系统,分为几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就是上面所说的生命的基本权利:生存权(衣食住行病)、经济权、受教育权(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但是这些权利我们经常会失去,所以还要有另外的权利作保证。什么权利呢?言论自由权、参政议政权、选举权、监督罢免权。这些关于生命权利的常识,起源于一个更为基本的常识性思想:人活着,其实就是一个权利有无与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矛盾,是个体生命权利与政府权力的矛盾。只有严格限定了政府的权力范围,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根本保障。而要限制政府的权力,首先要有明确的意识:政府是我们以自己的纳税供养着为我们服务的,任何一个非服务型政府都是不合法的。但是权力是天然趋向扩张的,所以,如果不予以法律上的监管,政府权力绝对会超出服务范围,损公民以自利,那么,法律高于一切,就当成为每个公民深刻认同的常识公理。当然,法律高于一切,并不意味着就能管住天生趋于腐败的权力,法律高于一切必须首先确保一切公民权,也就是上述一切关于生命权利的常识要成为法律认定的公理,其次,还要有限制权力的制度安排,比如三权分立,民主立国,等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道德虽然重要,但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能够解决的,是法律。

总之,常识是无比丰富的,有关于生命基本权利的,这些是所有常识的基石;有关于生命与政府权力关系的,这些是所有常识的内核;有关于制度设计的,把权力关进法律与制度的笼子,这是人类思想史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他使人的生命尊严有了永久的力量性保证,使人的生命伦理不断趋向更为合理的存在;有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这些思考使人类关于生命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入,使人类的生命伦理日益周密精细……一言以蔽之,只有把握这些常识,人类才能趋于合理的生活。关于生命基本权利的常识在思想层面的把握总是逻辑地导向其他常识在思维层面的生成,而思维层面的常识生成又会逻辑地导致其在制度与法律层面的物质化力量的生成,也就意味着一种人性化的合理的生命伦理的生成。这就是说,所有这些常识真正的支配了我们的生命伦理,那么,我们就有福了。

所以,这些基本的生命常识,必须要成为我们的生命伦理。说穿了,要想真正地好好活着,你必须是一个拥有一切正常生命权利的公民。只有公民才能有人的正常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才能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我们把个体生命对生命的正常认识称为人的理性能力,人拥有了理性能力,就明白,人的权利是生命的内核,没有了这些权利,生命就是一具空壳。当然,人的理性能力不是天生的,他来自于教育,所以,人性化的教育,尊重生命常识的教育是人的理性能力成长完善的保证。人若在人性化的教育下有了理性能力,能够明确并守卫自己的神圣权利,他才能明白,只有在一切权利都有法律保障的社会,道德才具有强大的伦理力量,否则,道德会变成伪道德,甚至非道德。他才会明白,一个人活着,其实是一种自我成全,并在自我成全的基础上成全他人与社会。

如果所有的常识真的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的生命伦理,我们将顺理成章地发现,他人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生命伦理合理与否的最好检验。因为我们自身的生命伦理与他人的生命伦理,或者说,我们自身对常识的认识、践行、守卫形成了我们的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这种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与他人的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互为镜像,将使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认识生命常识,促进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生命与生活。事实上,我们的写作素材其实就是他人的生命与生活,是他人生命伦理的文字载体,我们对这些材料的理解认识与分析判断其实就是基于我们所持守的生命常识对他人生命与生活的观照与审视,这种观照与审视本身就是我们的生命经验与他人生命经验的交流互渗,是不同生命伦理的碰撞融合。观照与审视他人,也就是观照与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将因此而丰富对生命的认识。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随意选取了五十则材料,进行分析,把他们分为五大类:生命与教育,生命与道德,生命与理性,生命与权利,生命与成全。其实,这种分类是含混的,只是为了阅读的方便,并不是科学的分类,因为生命权利都是惜惜相关的,每一种权利都联结着另外的多种权利,而教育、道德、理性、权利、成全同样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所以,我想说,分属在每个类别里的材料及其分析都可以划到其他任何一类里去,这就是生命的法则。

自然,这些分析不是为大家提供现成的素材分析,而是一种分析示范,其意图只是告诉大家,你只有努力做一个公民,守卫并发展自己的各种神圣权利,努力成全自己,你才能懂得你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你的喜怒哀乐,你的悲苦歌哭,你的思考追求,将都成为你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牢记心头,到那时,你对生命和生活的认识将远远超越这些常识,你会发现,我这里提供的常识性的认识只是你生命与生活的起点,从这起点起航,你会深深潜入人的心理与情感深处,你会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认识越来越复杂丰富,于是,你下笔自是生命的流淌,皆是一种对生命的见证与探索。

那时,你不需要积累,生命已经积累,你不需要分析,生活本身就是分析。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18:27:28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辑:生命与成全

材料一:一条花裙子

有一位老师送了一条花围裙给她班上的一名穷学生。这名穷学生的母亲看到女儿拿回来一件漂亮而干净的花围裙时,立刻觉得孩子也该拥有一件漂亮的上装。于是从箱底翻出一件过去自己穿过的衣服,并为孩子修改裁剪。而当孩子梳洗装扮起来之后,家长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自己的女儿竟是如此美丽。接着孩子的父母觉得家里实在太脏乱而不能配那么美丽纯洁的少女,于是全家大扫除,甚至清扫弄巷,由此更影响了邻居,使整个原本脏乱的社区都为之改观。

分析一:人生于世,求真以立命,求善以安身,求美以养性。人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超越有限的人生,创造无限的价值的。人类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不断创造发展文明的。很显然,真、善、美是生命创造的动力源泉,但是,真、善、美并不是天然地存在的,他们会被遮蔽被篡改被扼杀,需要人的发现、呵护、珍视。反过来,在人的发现、呵护、珍视中,真、善、美会焕发出巨大的力量,反辅人类,使生命灿若华光。所以,一个小孩被尘封的美丽一旦被发现进而被珍视呵护,就发出巨大的力量,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

分析二: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会因种种主客观的原因被尘封被掩埋进而消失,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贫穷对美的扼杀在这里显得惊心动魄,但是,爱可以拯救美,善也可以拯救美,美反过来又以其惊人的魅力进一步促进了爱了与善,改善了生活的品质。

联系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因为贫穷、因为苦难、因为生活的忙碌与粗心,我们往往会忽视他们,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对人群充满善意,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就会发现美。而美总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只要你发现了他,你就无法不珍视他,护持他,他就无形中改变了我们也成全了我们。

思维基点:其一,美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但得发现他、护持他、珍视他,他才能焕发力量,成全我们。其二,美总是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重重遮蔽,主观如粗糙的坚硬的空虚的心灵,客观如苦难的人生境遇,只有求真与求善的心灵才能解除这些遮蔽。



材料二:最佳状态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成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叹不已,以为是鬼斧神工。鲁侯召见梓庆,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斋戒到了第三天,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斋戒到第五天,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大家说我做的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彻底忘记名声了。到第七天,达到忘我之境,我就可以忘记是在为朝廷做事了。为朝廷做事往往心有惴惴,有杂念事就做不好了。这时,我就进山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型的作品就在眼前。我就把这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分析一:这则材料看起来很玄,深思一下,不过是在谈创造与自由的关系。所谓最佳状态,即指创造性的喷发与成就。一个人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创造性喷发出来,得以成就绝妙的作品呢?那就要让自己处于自由无碍的状态。当然,人处在自由无碍的状态是很难的,因为生而为人,每时每刻都处在种种束缚之下。这里所谓斋戒静心,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加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使自己摆脱对名、利、势的迷恋与执着,超越名、利、势的羁绊,进入无我状态,一个人连自己都忘记了,当然就没了对名、利、势的欲望,而没有了这些功利心,自然比较自由了,而一个自由的人,当然就能创造勃发了。

分析二:创造需要自由,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只是,斋戒修心真的能抵达自由吗?其实很玄!首先,一个人无论怎么修心,都是不可能彻底消除欲望的,人对名、利、势的欲望是其本能,本能不可能完全消除,所谓消除不过是欺人之谈罢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无我之人,无我就是无欲望无本能,创造也是一种欲望,没有欲望如何创造?创造需要主体发挥自己的生命潜能,无我就是无主体,又谈何发挥生命潜能呢?真正的自由并不是无我,恰恰相反,是有我!只有对自身的自信,只有主体独立,拥有尊严,人才能进入自由状态,去创造成就事业!

结合现实:这个时代是一个据说需要创造性人才的时代,如何让我们成为创造性的人才呢?全都去斋戒修心,做一个无欲无求无我的人吗?很显然,这是个笑话。我们要做的,是确立自己的主体人格,做一个独立的、有尊严、有理性的人。独立感能够让我们抵抗外在的压力,远离依附;尊严感能够让我们热爱生命,拥抱生活;理性能够让我们思考筹划,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就是自由,这样自由的人生,自然也就是创造的人生。

思维基点:创造需要自由,自由需要主体意志的发挥,主体意志的发挥需要主体独立、自尊、理性。



材料三:葡萄酒的味道

  豫剧大师马金凤在80年的演艺生涯中,每次演唱完后,为保护嗓子,都要喝上一碗面汤,这是当年她唱戏把嗓子唱哑后一个老中医告诉她的保养方子。这么多年来,这个习惯马金凤一天都没有中断过,为了保护嗓子,她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80年没有喝过一滴酒,以至于有一年在马老的祝寿宴上,马金凤笑着说:“我很想知道葡萄酒是什么味,可是我还是不能喝。”在85岁高龄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唱《穆桂英挂帅》时,马金凤依然字正腔圆,声音清亮,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80多岁老人所唱。

分析一:马金凤有一个很好的习惯,这个好习惯使她的艺术生命持续到了罕见的年龄。保持这个好习惯并不容易,因为人一辈子要经受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试想想,一个人一辈子没吃过辛辣的食物,没沾过一滴酒,而她其实并不是不想吃辣的,更非常想喝酒,这个习惯能从不中断地坚持下来,何其难也。然而,她坚持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她自律。只有自律的人,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克制种种诱惑!

分析二:可是,我们还要追问下去,为什么马金凤能如此自律呢?我想,这是因为她拥有强大的理性和对艺术持久不衰的热爱。理性能够让人明析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而热爱则能让人全身心地投入,以热爱对象为最高的追求。

联系现实:年青是欲望勃发的季节,年青是目迷五色拥抱诱惑的季节,一个人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年青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严格的自律人格。所以,年青人这个时候更应该着眼于培养夯实自己的理性,发展成就自己的兴趣。夯实理性能让人自我筹划严于律已,发展兴趣能够让人有所追求热爱生活。

思维基点:好习惯的维持需要自律,坏习惯的消除仍然需要自律,而自律需要理性与爱。



材料四:富翁万二

  明朝初年,江南有一富翁,名叫万二。有一次,万二的邻居去了趟京城。回来之后,万二问他去京城这一路有什么见闻没有。那人给他讲了自己这一路上碰到的新鲜事。最后那人对万二说:“此去京城,还有一件更新鲜的事呢,当今万岁最近作了首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被。’想不到连万岁爷都羡慕咱们的日子呢!”听完那人的话,万二一下变了脸色,他惊慌地对那人说:“大祸之期不远了,皇帝可能要对江南的大户动手了。”那人讥笑万二说:“你瞧你,皇上写首诗你就慌成这样了,要是对你说句话,还不得吓死你呀。”万二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反正我是相信的。”回家之后,万二马上变卖家产,买了只大船,载着一家人云游去了。果然时间不长,江南的大族大多因罪被没收财产,甚至丢了性命,只有万二一家得到保全。

分析一:这则材料很多史书上都有收集,情节大致一致,只是人名有所变化,所以并不能完全确定真有其人其事,但有一点却是事实,即洪武帝朱元璋重农抑商,严厉打击商人,没收商人资产,而且这一政策一直延续下去,导致有明一朝几百年工商业凋敝,经济发展迟缓。本则材料里的万二,是一个奇人,他太有先见之明了,所以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做人有先见之明当然好,但是,如何做到有先见之明呢?看万二的遭遇,当是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这一人生经验不仅指他个人的经历,也指他对历史的了解,然后,才能做到洞明世事,窥测人性人心。也就是说,万二的先见之明源于他的丰富人生经验与历史知识及建基于此经验之上的理性与智慧。

分析二:万二其实是无奈的,他只是免于财产被没收,保全性命于颠簸路途。事实上,像万二这样的人,是天生的企业家,社会与政府应该给他足够的空间去创造财富,可惜,这在那个时代是梦想,现在这个时代也当引为教训。那么,我们的时代怎么做,才能让那些天才的企业家尽情发挥才智,使他们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呢?我想,就是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规范市场运行规则。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给予公民财产私有权,只有从法律上确保了财立私有,企业家们才能有基本的动力去创造财富,试想,你创造的财富朝不保夕,随时会化为乌有,甚至会有生命之忧,谁还会有创造热情呢?而法律能否得以贯彻实施,又需要公民拥有应有的政治权利——参政权议政权监督权罢免权。试想,万二如果生活在这种法律制度下,他还需要变卖财产,浪迹天涯避祸全身吗?

联系现实:万二的命运不会完全在这个时代重现,因为我们有市场经济,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不完善,市场规则不能有效地运行,时时受到权力的干扰与阻碍。我们有法律,但法律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我们是公民,但公民没有参政议政的资格。于是就导致了大量企业家只能以与权力结盟的方式去谋取财产,然后将大量财产转移国外,一旦事发,就面临着明代商人一样的命运。这其实是两败俱伤,所以,我们不需要万二式的先见之明了,需要的只是良好法制环境下的规范市场经济。

思维基点:其一,先见之明源于人生经验的丰富与历史认识的深刻,源于建立于此之上的理性与智慧。其二,万二的命运其实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天赋被扼杀了,他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其三,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确立财产私营有权,公民政治权与法律高于一切的制度保障。



材料五:残缺的腿

汤姆一生下来,右腿就少了半截,右手只有一小段。从小他就渴望像别的男孩一样运动,尤其是足球。他父母为他装了木制的假肢,可以套进牢固的特制足球鞋。日复一日,汤姆用他的假肢练习踢足球,在远距离射门。由于他的球技精湛,被邀请加入新奥尔良圣人球队。圣人队与底特律狮队进行球赛,终场前两秒钟,汤姆用他残缺的腿,从63码外踢进一球,全场球迷的尖叫声响彻云霄。“我们败给一个奇迹。”底特律狮队的教练约瑟夫·史奇特说。“踢进那一球的不是汤姆,”狮队的后卫韦恩·渥克说,“是上帝。”

分析一: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汤姆给了我们答案!汤姆是一个有着严重残疾的孩子,在一般人看来,别说是踢球,就是走路,都是困难之极的。然而,汤姆却不仅学会了踢球,还踢成了正式球员,甚至还为球队踢进了球。汤姆的奇迹来自于他对自身兴趣的爱好与发展,对自身坚定的信念,来自于他的刻苦坚持。对方球队教练和球员说踢进那一球的是上帝,这是对汤姆最大的赞美——只有热爱生活相信自己的人,上帝才会和他站在一起。

分析二:然而,在一般的环境中,汤姆的兴趣是不会有机会发展的,更别说真的上场踢球,他能创造奇迹还在于他有一个把他当正常人看待的环境,他的父母把他当正常孩子看,为他装了木制的假肢,特制了足球鞋。新奥尔良圣人球队把他当正常人看,以球技(能力)衡量他,将他招入帐下成为正式队员,并给他上场的机会。这个奇迹是一个充满了爱与理解的社会与一个身残心不残的自信孩子共同创造的。

联系现实:其一,每一个人都想创造奇迹,然而,奇迹之所以叫奇迹,就是他太少见。为什么呢?从汤姆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奇迹何以少见。我们尊重热爱了自己的兴趣吗?我们一往无前、坚持不懈地发展了自己的兴趣吗?可见,兴趣、坚持、自信,是创造奇迹的必备条件!其二,每一个社会都在说要尊重残疾人,但真正能够让残疾人感受到自身尊严的社会并不多。这是因为很少有社会意识到,对残疾人的尊重固然需要一些特殊的照顾政策,更重要的是要给予残疾人以人格上的尊重。而人格上的尊重对残疾人来说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他们作为正常人看待,让他们感受到平等,这会激发他们生命的潜能。汤姆的父母懂得这一点,汤姆的球队与对手也懂得这一点,这使他们为汤姆共同营造了一个平等与爱的环境,汤姆在这个环境中做到了正常人能做到的事,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

思维基点:其一,奇迹往往是兴趣的发展与完成。而兴趣的发展与完成需要人的热爱与坚持。其二,残疾者对平等与尊严的需要远大于对照顾的需要,这是对他们最大的爱。



材料六:墓碑上的文字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之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了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稍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分析一:这一段墓志铭真是发人深省。人们在不谙世事的时候都曾经有过高远的志向,都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一个大人物,改变历史,改变世界。然而,等到知道世事的艰难,自身的缈小后,一天到晚,岁岁年年只是忙于活命,这份志向在不知不觉间就荡然无存了,这就是绝大部分人的人生。从胸怀大志,意兴飞扬到泯然众人,这几乎是一种必然。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我想原因在于我们对志向的理解出了问题。所谓大志小志,都是从事功上而言的,这种功利主义的区分本身给人分了等级,人在等级主义的驱使下去做人,必然会走上歧途,他不是人的自我实现,而是人的欲望扩张,而欲望的受挫,实在是命运之中最频繁的事情,受挫多了,人只能趋于平庸,不知不觉以一种等级主义的思维方式认同了自己的无能,最后,只能为活着而活,这个时候,人的自我实现就只能是梦想了。

分析二:其实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人生:人活着,只要能够让自已快乐,进而让自已的亲人快乐,让自已的朋友同事快乐,让自己周围的人们快乐,就是最大的自我实现了。为什么一定要想着去改变世界呢?世界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也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这种狂想只能导致灾难。轻则毁了自己的人生,重则给别人带来不幸。一个人若做好了他自己,就是做好了全部。

联系现实: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其实,这种教育完全不必理会,一旦理会甚至去践行,会毁了我们的人生。我们只要不断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兴趣,并顺应这些兴趣去快乐地行事做人,就能实现自己,而实现了自己,不可能不影响到家人朋友,至于还能有更大的影响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这样活着,快乐自适又心安理得,哪里还有什么遗憾呢?

思维基点:做好自己,让自己快乐,就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材料七:梁启超的气度

读梁启超的传记获知梁启超的死,是由于在协和医院开刀时,医生切错了一只肾所致。对协和医院来说,这显然是著名医院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事后,梁启超对周围的人说,不要对外说,特别是媒体。因为西医刚传入中国,大家对西医信任度不高,如果传出去,西医在中国就无法立足了。

分析一:一个人的生如奇峰叠起,蔚为大观;一个人的死亦如春风骀荡,恩泽后世;这就是梁启超。一代伟人梁启超横跨清季、民国两代,其政治活动与思想言论深深影响了他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平生事功不可数胜,其言论佳构难以列举,而他宽容的死是他风云的生的延伸,从其死亦可见其一生的光风霁月。有什么样的生,就有什么样的死,纵然是死在错误中,他所想的仍然不是个人的祸福,而是科学医学的昌盛,民族的将来。他生得轰轰烈烈,死亦气度恢弘。

分析二:为什么梁启超能如此气度恢弘呢?难道他对死无所谓吗?非也。梁启超到死时,他已经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他的名字注定成为一个时代的标高。这就是说,他已死而无憾。即使如此,人没有不想活的,纵然伟大如他想必也还想继续活吧,但当活已不可能时,他超出常人的地方就显示出来——他不凡生命的内在逻辑延伸,作出了最后一次平凡的决定。是的,一个人的生与死是一致的,他是这个人生命运行的内在逻辑使然。梁启超生命的内在逻辑就是以个人的生与死影响历史,从而实现他个体的价值。

联系实际:梁启超是伟人,我们也许会成为伟人,但成为平凡人的可能性却要大得多,那么,我们梁启超身上能得到什么启示呢?我想,梁启超的生与死真是恢弘之至,这种气度风范是由其人格的纯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宽度,道德的厚度,行为的烈度共同打造而成的。我们也许不能成为伟人,可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能打磨自己人格的纯度,升华自己精神的高度,拓展自己思想的宽度,丰富自己道德的厚度,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只求活得充实,死得平静,不就行了吗?

思维基点:一个人的生与死有着内在的生命逻辑。一个人的伟大是其人格、思想、道德、精神各方面的追求一起造成的。



材料八:辜鸿铭挨批

  光绪十一年,28岁的辜鸿铭做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在国外长大的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但国学根基不深。一次,总督府宴会,清末大儒沈曾植也参加了。辜鸿铭在宴会上高谈阔论许久,沈曾植在旁一言不发。辜鸿铭好奇地问:“先生为何沉默不语?”沈曾植回答说:“你说的话我都能懂,你要懂我的话,还须读二十年中国书。”辜鸿铭受此批评,从此浸润于中国典籍之中,“穷四书五经之奥,兼涉群籍”。十余年后,辜鸿铭再向沈曾植挑战,沈高挂免战牌。

分析一:辜鸿铭之所以遭受到来自沈曾植的羞侮,原因在于他不懂得言说是有边界的。也就是说,任何人对自己不知道的或所知有限的事物应该保持沉默。这种沉默就是对言说边界的持守,他来自于人对未知的敬畏与对自身有限性的洞明。如果有人敢于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物高谈阔论与胡说八道,事实上是一种自我羞侮,因为他以无知当有知,示众了自己对自身有限性的失察。所以,是言说的边界利用辜鸿铭羞侮了他自己,而非是沈曾植羞侮了他。

分析二:这则材料编写者其实根本就对言说的边界问题一无所知,他的意图只是想要让学生知道辜鸿铭知耻近乎勇,是学习的好榜样。希望学生得出人要有羞耻心,并且在羞耻心的鼓动下发奋学习,终能一雪前耻的结论。这个结论当然是可以的,人也的确应该有羞耻心,只有有羞耻心的人才会有尊严感,才会想办法捍卫自己的尊严。不过,我们一定要明白,羞耻感不是面子观,一个人的羞耻心不是指向别人的,而是指向自己的。这个意思是说,一个人不是为他人而活的,辜鸿铭因为沈曾植的一句话,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去学习,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对方强,这其实不是羞耻心,而是一种变态的面子观在作祟。什么是羞耻心呢?羞耻心是意识到自身的残缺与有限从而对未知保持敬畏,对自己的狂妄保持警惕,对世界保持谦恭。羞耻心是永远警惕自己人格的完整与独立受损,是为自我价值的不能实现而忧虑。辜鸿铭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羞耻心,所以这个人从来不了解自己的残缺,可以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浪费十多年时间。人生有多少个十多年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去自我实现呢?他的这种无知还扩张到了他对文化的认知方面,他精通多国外语,在英国长大,又精通国学,却既不知国学的劣根性,也不知西学的优点,一辈子抱着国学的残缺傲视西学的先进,实在是个很可悲的人。

联系实际:其一,对于一个人的了解,我们不能局限于一则材料;对于一则材料的价值暗示,我们应当敢于说不。其二,言说的边界问题是每个人都应该警惕的,当今无数的专家学者成天在报纸杂志电视等公共媒体上指手划脚,却完全是胡说八道,误国误民,这就是不知言说边界的巨大危害。其二,人要有羞耻心,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受到侮辱,我们的人格经常受到挤压,我们的独立经常被剥夺,我们的自我实现经常被阻碍,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感到羞耻,但感到羞耻不是为了争面子的荣光,更不是为了报复,而是要直面自己的有限与缺失,排除种种困难,去完善自己,成全自己。

思维基点:人的最大有知是知道自己的无知从而把握谨守言说的边界。羞耻心是必须的,但羞耻心不是面子观。



材料九:短命的天堂

  瑙鲁位于南太平洋一个美丽的小岛上,有着取之不尽的鸟粪资源,年输出的纯收入高达9000多万美元。在这个小岛上生活的人无须工作,他们的一切都由政府包干。而且每人每年还享受政府发放的35万美元的零用钱。岛民们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现代家具一应俱全,外出时驾驶着豪华越野车,吃的是包装考究的西式食品,甚至家里还雇用外国人。这样养尊处优、舒适安逸的生活不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简直像天堂一样,或者说,天堂也不过如此。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岛国里,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发病率高居世界之首,有37%的人患有糖尿病。全岛只有1.3%的人能活到60岁,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短的国家。

  分析一:毫无疑问,就生存资源的丰厚、物质生活的优裕而言,瑙鲁就是天堂,然而,没有了劳动,天堂其实也是地狱!为什么这样一个天堂一般的地方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发病率高居世界之首,有37%的人患有糖尿病?为什么全岛只有1.3%的人能活到60岁,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短的国家?原因其实太简单了——他们缺少劳动。什么是劳动?劳动首先是运动,每个人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但每个人都耽于坐享其成,懒于劳动,这真是人类的劣根性。

  分析二:作为生命动力与源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活动人的四肢百胲,活泛人体的各处关节,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使生命不断焕发新的活力。适度的脑力劳动更能促进人的神经系统的升级换代,优化人体的中枢结构,使生命的发动机常用常新。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适度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其成果给人的创造感及由此引发的快乐感、幸福感、价值感,是生命保持年青与活力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不能享受这种快乐与幸福的生命本来就已经老化腐朽,至于其多病早死,其实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

  联系实际:我们的教育使学生长期关在教室里,让他们成天做一些没有多少智慧与思考含量的机械活,是一种严重的生命摧残。因为这样的教育取消了他们正常的体力劳动与适度的脑力劳动的机会,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是违背生命规律的,生命化教育真是刻不容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思维基点:生命在于运动,正常的体力劳动促进了新陈代谢,适当的脑力劳动带给人创造的快乐,这都是生命的动力与源泉。



材料十:爱我所有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咯古勒对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托尔斯泰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岂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

分析一:“爱我所有”,这的确是智慧通脱之言,非大智者不能言,非大勇者不能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能爱我所有的人,必然也是一个深知人的有限性,自我认识极其深刻的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他所爱的东西总在不断增加,他怎么可能把所有这些不断增加的各种各样源源无绝的爱的对象全都占有呢?一个人若想拥有所有他所爱的,并且真的疯狂地去追求,他最终多半会一无所有。因为世界太大,欲望太多,当所有他爱的对象蜂拥而来,一一在眼前走过,他定会目不暇接手足无措,他不知道这就是他的有限性,他还是想要拥有,他不崩溃可能吗?所以,一个能爱我所有的人,就是一个意识到了自己生命有限性的人,知道自己爱的能力有限,他能够因此断然切断自己的欲望,只爱自己能爱的,这既需要大智慧,也需要大勇气,他不可能是不幸福的。

分析二:切断自己无尽的欲望之流,不去想方设法占有那些自己还渴望占有,不去拥有那些自己无能去爱的对象固然难,爱自己所有其实也很难。因为一个人要爱自己所有,首先要克服人类与生俱来的虚荣心,不要占着碗里的还望着锅里的,不要以为家花不比野花香,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也才是最好的;而别人拥有的,再好也不适合自己,其实于自己而言,就不是好的。再次,爱自己所有,还需要自信,一个充分自信的人,才会相信自己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就会倾尽全力去爱。另外,爱自己所有还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使自己所爱的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试想,一个人怎么会不珍爱呵护自己的生命价值呢?

联系现实:我们通常对自己所拥有的一无所知一无所感,而对自己所不拥有的却念兹在兹,此为人的劣根性之一。这种劣根性让我们无心安于本职,折磨得我们痛苦不堪,我们若一任自己的欲望驱谴,任性地去追求那些绵绵不绝的身外之物,结果,我们又总是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狼狈之至。这其实多么愚蠢!我们的欲望多么可怕,他总是不绝于缕,我们的能力和生命多么有限,他总是无能为力,我们为什么不能因此心平气和地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所拥有的,他们才是我们自我实现的价值所在啊!

思维基点:拥有所爱的一切是狂妄的念想,是愚蠢的偏至,没人能做到。爱自己所拥有的,是有自知之明,也有生命之思。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18:26:5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辑:生命与权利

材料一:权力

电影《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给一名纳粹军官讲什么叫做权力。辛德勒问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说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一个小偷犯了偷窃罪,他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

分析一:与这位纳粹军官相同,我们这个民族关于权力的理解、运用与教育,从来就是4个字:为所欲为。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民族绝大多数时间对权力的理解、运用与教育都是这样的。于是,权力就成了人类作恶的资本,恶行的源泉。但这不是正确的理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拥有权力并不意味着能够做什么,而在于能够不做什么;拥有权力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而是意味着避免恶行。权力者应该认识到权力需要慎用,权力不是用来作恶的,而是用来为善的。只有这样的关于权力的理解与认识及运用才能形成权力者的美德,才是无权者的福音。

分析二:但是,权力者大权在手,而人是充满缺陷与欲望无尽的存在物,指望依靠权力者的德行维持他们的行为不脱离慎用权力的轨道是不可能的,所以,对权力更为深刻的认识是: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相比道德对权力的制约力,权力对道德的腐蚀力更大更轻易;每一个大权在握的人都可能是个无赖或恶棍,指望他们慎用权力而不是为所欲为几乎是痴心妄想。那么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把权力关进笼子,让其不能为所欲为。如何能把权力关进笼子呢?民主宪政是人类目前所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举目看去,凡是公民享有绝对的公民权的国家,凡是实行民主宪政制的国家,权势者的作恶都被降到了最低程度。

联系现实:我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道听途说,都是关于贪官污吏的。为什么反腐败越反越腐呢?为什么贪官污吏越来越多,他们贪赃枉法的程度越来越厉害呢?无他,权力没有限制而已。试想,人民有选举权、监督权、罢免权、参政议政权,权力的制衡有制度的保障,会出现这种越反越腐的情况吗?

思维基点:权力必然导致滥用与腐败,权力者要有美德,但指望权力者的美德使权力避恶趋善是不可能的。权力者的美德源于法律的威严,能够催生权力者的美德,能够制约权力的只能是民主宪政的制度构架。





材料二:梦想与回忆

在《纽约时报》著名评论员弗里德曼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这就是评价一个社会有许多不同的数字和指标,但一个更重要的指标却是要“看看你的社会是回忆比梦想多,还是梦想比回忆多”。他认为,一个社会需要那种正面的、肯定生命的梦想。人不应该一味沉溺在过去的光荣之中,而应该努力“想象更好的未来,并加以实现”。他劝告人们:“当战略上乐观,梦想比回忆多的人,每天早晨醒来时不仅想象世界会更好,还会努力去实现那份梦想。”

分析一:一个梦想比回忆多的社会,一个鼓励实现梦想多于沉溺于回忆荣光的社会肯定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希望,也快乐幸福的社会。人当然不能不回忆,但如果只有回忆,没有梦想,或者回忆压制了梦想,那么,这个社会即使不是一个生理上的老人社会,也肯定是一个精神上暮气沉沉的社会。这个社会无论过去有多少荣光可以缅怀,也终将会被时代越抛越远。为什么?因为有梦想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奋斗,有奋斗才有成功,有成功才有进步,有进步才会有新的梦想,然后又有新的……而这一切不正是生命力的勃发,生命价值的实现与超越吗?生命是向前的,不是向后的,梦想是生命的本质。回忆天然是保守的,他沉溺于过去,过去即使是光荣的,也没有理由因此而停滞不前,更何况有些回忆本来就只是因为害怕将来而对过去的美化呢?所以一味回忆者是害怕变革的,他们的生命失去了活力,是对生命本质的背叛。

分析二:当然,一个社会梦想比回忆多,还是回忆比梦想多,这不仅取决于一个个的人,更取决于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有每个人的参与,但真正决定时代精神的,还是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与权贵阶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社会的上流阶级不思进取,耽于享受,沉缅于过去或真或假的荣光,只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那么,这个社会肯定充斥着虚假恶心的回忆,却少有真正充满生命关怀的梦想。这肯定是个不人道的社会,是个充满种种不公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以梦想击败回忆的社会。

联系实际:我们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呢?回忆多于梦想,还是梦想多于回忆?很难说,那么只要看看这个社会精英阶层的言论与年青人的言论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我们的社会精英在做什么呢?回忆。回忆六十年的伟大历程,回忆三十年的风云改革。年青人呢?做梦,但不是基于生命血气的梦想,而是基于撞大运式的白日梦,这是回忆的附产品。

思维基点:以梦想和回忆区别两种社会当然有些冒险,但从主流上看,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无论是回忆,还是梦想,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前者是生命衰朽保守的象征,后者则是生命蓬勃向上的象征。回忆对梦想的压制,其实是对生命渴望公平正义与正大活力的压制,是不可原谅的。



材料三:叫阿牛的男孩

一个已定居国外的华侨小时候受到过别人的无私帮助,功成名就后想在家乡资助一批贫困学子。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不寄钱给这些学生,只是给每人邮寄了几本励志的书。收到书的孩子们都傻了眼,心想:自己连学都上不了,还要这些书干什么!唯有一个叫阿牛的小男孩给华侨回了一封言简意赅的信:好心人,谢谢你的捐助!结果,只有阿牛受到了华侨的全额资助,重新回到了课堂上。

分析一:这则材料编写者试图让人从阿牛这个小男孩身上着眼,得出自助者天助之人助之,或者机会只给有心人(有准备的人)之类的结论。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很正常的。阿牛得到继续学习的机会的确在于他的有心,因为只有有心人在面对困境时才会有可能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走出困境的机会,因为只有有准备的人才会在困境中以平静的心态理性的思考谦卑的姿态抓住那些看起来很遥远的机会。

分析二:但是,阿牛学习机会的获得对他的同伴来说其实显得不公平,这是因为这个华侨其实并不是在真心做慈善事业,做慈善事业不需要考验人性,布施与同情不需要条件,一旦布施与同情需要条件,慈悲其实就成了伪善。孩子们的想法是正常的,“连学都上不了,还要这些书干什么”呢?几本励志的书有什么用呢?励志有时候是站着说话腰不痛,一贫如洗,受教育的权利都被剥夺了的孩子又能有什么志向,又能凭什么去实践志向呢?谋生都有问题啊,还能奢谈什么志向!中国的富人越来越多,穷人也越来越多,但富人的布施与同情却似乎越来越少见,为什么?因为富人丧失了善良与爱的能力。他们的心出了问题。他布施都要有条件,要考验人的意志和品质,实际上就是把人分了等级,打算理直气壮地抛弃一部分人,那么,这样的慈善其实是多么残忍!如果阿牛有足够的思考能力,他会拒绝这种冷酷的布施和自以为是的同情。

联系实际:其一,人生中会面对无数的困境,不然就无所谓人生。但如果人能在这困境中永不放弃,始终怀着平和的心态、正常的理性去等待机会,就能顺利走出困境。其二,我们这个社会穷人越来越多,一方面需要制度化的救济,但社会的慈善救济也很重要。只是那些慈善家和布施组织在布施时如果不能抱着一颗谦卑的心去平等地看待那些需要救济的人,就不可能真正去行善布施,即使做了一些事,恐怕也效果甚微,甚至会引发更坏的结果。

思维基点:其一,困境中的准备是理性的正常,心态的平和,性情的谦卑。其二,行善施爱是无条件的,一旦有条件,善就成了恶,同情就成了表演。



材料四:肯尼迪的演讲

  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宣誓就任美国第35任总统。他的就职演说被公认是美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总统就职演说之一。其中有几十句精辟的句子被后人经常使用。他最著名的话是:“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自己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分析一:肯尼迪这一句话是很能引起我们这个民族几乎所有人的共鸣与喝采的,所以它在中国人的说话与文章中被引用的频率很高。我们的引用自然是为了佐证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与权威。这句话在美国人的话语与文章中被引用的频率其实也相当高,只是令我们想像不到的是,人家引用这句话不是因为认同其观点,恰恰相反,是为了对其进行严厉的批驳与谴责。的确,肯尼迪的这句演说辞在美国是倍受非议的,不论是学界精英,还是普通公民,对此都大不以为然,因而予以了严厉谴责。比如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凯恩斯就认为这句话完全是胡说八道,不应该出自一国总统之口,他说,这说明人民越发要警惕政府权力的扩张。美国人对凯恩斯的话深以为然。

分析二:为什么会这样呢?爱国难道不是无条件的吗?但美国人说,NO!美国人一点也不认同肯尼迪这句话里透露出来的价值观,在他们看来,这句话应该改成:不要问人民应该为国家做什么,而要问国家应该为人民做什么。这才是民主国家的立国之本。国家本来就是人民的国家,如果国家不能给人民以安全感、价值感、幸福感,主人感,如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发展没有任何保障,国家就不值得人民爱,人民就应当换一个国家。当然,国家是不能换的,他们的意思是,换政府。我们一般所说的爱国,其实不就是爱政府吗?国家是抽象的,政府才是具体的,抽象的东西通常被具体的东西代表了。我们从来没想过我们的爱国主义其实就是政府要求的爱政府主义。可是,政府是人组成的,他如果利用权力行恶多于行善,如果他利用权力剥夺人民,为什么要爱他呢?不幸的是,权力天性是邪恶的,任何政府天性都是趋向扩张的,这就意味着人民权力的缩小与权利的受损,可政府不是人民以契约交税的方式雇用供养的吗?他不应该是为人民做事,老老实实做仆人的吗?所以,人民必须把政府关进笼子里,不让他乱用权力,责问他为人民做了什么,这才体现了人民的主人地位!

联系实际:我们很少想过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更没想过爱国意味着什么,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的观点,我们没有了质疑的思想能力。当我们受教育权被剥夺时,我们被要求无条件地爱国;当我们的教育不是人的教育而是奴隶与奴才的教育时,我们还是被要求无条件地爱国;当我们看不起病时,当我们住不起房子时,当我们吃的喝的都有毒时,当我们的生存环境与生存资源被破坏被抢占时,我们还是要无条件地爱国。难道我们不是国家的一份子吗?国家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他的一份子后还要无条件地要求爱他呢?所以我们应该想想,我们爱的不是有我们一份子的国,而是那个政府。可政府不是我们用钱供养着为我们提供公共产品,诸如安全、医疗、教育……的仆人吗?我们为什么要无条件地爱自己的仆人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美国人那样勇敢地对肯尼迪说不一样,对我们的政府也说不,质问他为我们做了什么呢?是的,我们可以爱国,我们也应该爱国,但国家得首先爱我们!

思维基点: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政府与国家是什么关系?政府与人民又是什么关系?一句话:政府是人养的看门狗,看门狗尽责尽职,主人自然会爱它,如果不尽责,那主人就应该换一条。



材料五:没让座丢官   

  一天上午,芬兰拉毕省行政管理署高级主管斯托夫·科特在家里用完早餐后,和往常一样,乘公交车去省府上班。他坐在一个座位上,从手提包里拿出当日的报纸阅读起来。当公交车停靠到第六站的时候,上来了一位老太太,此时座位已经坐满,老太太就攀着扶手,站立在斯托夫·科特的身旁。斯托夫正全神贯注地翻看着报纸,浑然不觉身旁站立着一位老太太。当斯托夫下车时,才发现刚才自己疏忽了,于是轻声向老太太致歉,老太太表示“没什么”。一位“好事”的乘客,早已用手机将这一情景拍摄下来,即时发送到电视台新闻部。当天中午,电视台播放了这段约一分钟的影像,公众一片哗然:天哪,我们怎么会供养着这样冷漠的公务员!而且还是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安然地坐着翻看报纸,竟然不愿意给老人让座,我们该怎么相信他平时说的那些美丽动人的诺言?斯托夫解释:没有让座,确是自己专心看报而致,请求公众谅解。公众并不买账,纷纷指责斯托夫。第三天,斯托夫不得不递交了辞职书。

  分析一:这则材料自然会让我们百感交集。一个高级官员,仅仅因为在公众场所的一点点无心之失而丢了官,这样的事情,于我们而言,类似于天方夜谭——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首先,我们的官员是不可能坐公汽上班的,最好的车子总是他们的,他们用其忙于公务,也用其忙于私事,我们无权质问。其次,电视台也是不可能播放这样有损领导形象的视频的,我们电视里的领导永远光彩夺目,德言俱美,电视台不是公器,是他们的。再次,我们的公众也不可能有如此“差”的素养,竟然为了一点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不依不饶,我们的公众见惯了大人先生们的飞扬跋扈、贪赃枉法,早已麻木,何尝会觉得这样的事,即使是无心之失亦不正常呢?

  分析二:我们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首先,我们没有意识到,官员是我们供养的!是的,所有的官员都是我们纳税供养的,我们出钱供养他们,换取他们的服务,他们的服务不能让我们满意,我们自然天经地义地可以摆免他,这是我们的神圣权力!其次,媒体是公器,其职责就是代表民众发言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如果媒体不能做到这一点,民众理所当然地会抛弃他。再次,人民有绝对的言论自由,绝不应该因为批评了官员而被越省追捕。再次,在公民权利高于一切的社会,官员的道德感都是很强的,他们时时自律,如果因事犯错,不能让民众满意,辞职是他们挽救自己形象的最好方式。

  联系实际:这个联系实际实在不怎么好说,因为我们的社会离这样的报道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但,他们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也应该成为那则材料里不依不饶的公民,而且要理直气壮。因为我们才是真正的主人,政府及其官员只是我们花钱请的服务人员,他们的服务不能让我们满意,甚至欺压主人,我们只能让他走人。我们的这种摆免权应该有法律的保障,应该有媒体的保驾护航,应该有言论自由的充分表现。

  思维基点:公民权意味着:选举权、参政议政权、监督权、罢免权、言论自由权……



材料六:分寸

  清末曾国藩回湖南组建湘军,先后攻克太平军几个重要城市,最后攻陷金陵,曾国藩因此受封一等侯爵。可是也就在这时,曾国藩发现他的湘军总数已经达到30万众,是一支谁也调不动,只听命于曾国藩的私人武装。曾国藩感觉到了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问题,他开始自削兵权,从而解除了清廷的顾虑,使自己依然得到信任和重用。然而历史上,有不可尽数的立下绝世功勋的人都没能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

  分析一:赞扬曾国藩们洞悉危险的明敏智慧,歌颂他们及时把握分寸的道德修养,这是我们已经做了几千年的事了,这其实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而且,如果我们的道德修养与明敏智慧都只是用于保命,我们活着就实在是一件可耻的事。然而,不幸的是,中国几千年,偏偏就是保命哲学最为发达,世俗生存的智慧格外受人青睐,我们把一切的生命精力与生命灵性全用在这上面了,我们还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去发展与创造吗?我们这个民族几百年来落后于世界大潮,我们现在一味发展经济,导致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其根本原因都在这里啊!

  分析二:曾国藩这样的人其实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他的生存智慧是一种保命哲学,他的道德修养是一种功利化的庸俗化的保命工具。说穿了,他其实没有真正的大智慧,有的,只是权术与谋略,而权术与谋略从来不会促进生命的自我完善,只会确保生命的附属物——权力、财富、地位、名誉的牢固与扩张。我们应该想一想,一个人如此有才华,为什么不把才华用于发展创造,却只能用于保命全身呢?无他,因为他不是人,只是奴才,他上面还有一个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主子,他可以凭着自己的一时喜怒而让有绝世功勋的人“狡兔死,走狗烹”。这才是根本原因。但是,为什么中国几千年所有有才华的人从来就没想过这不正常也还应该,从而产生限制权力的思想呢?限制了权力,所有人都成为公民,都神圣不可侵犯,还要保命哲学做什么呢?还怎么可能道德功利呢?那时,人们不就可以尽情地扬才使性,发展创造了吗?

  联系现实:这样的材料很多,通常是让我们去歌功颂德,把对智慧与德行的赞美献给那些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名君贤臣。可是,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我们是什么人?世界文明的趋势是什么?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大潮是民主政治,人权至高无上,我们还要做专制社会的遗老遗少,为奴才的权术谋略大唱赞歌吗?我们应当以现代人的视角,以现代思想的刀锋去观照他们,审视批判他们!

思维基点:生命不应该把一切精力、才华、时间都用在研究权术和谋略之上以求保命全身,而是应该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去发展创造。现代生命应该明白奴才与公民的区别。



材料七:英雄的孤独

  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健康检测中心主任胡卫民,曾在中央电视台面对亿万观众痛批医院开单提成、乱收费、虚高药价等腐败行为,获得当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然而现实中胡卫民活得异常尴尬,陷入“领导打击,同事排挤、妻离子散、高强度的工作和低收入的窘境”。他牵头组建高血压病房,但全院没有一个医生愿意跟他一起干。他的父亲去世,自己当主任科室的一百多同事竟然没有任何人前去吊唁,倒是闻讯赶去的患者及其家属200多人抬着挽联、花圈围着胡卫民供职的医院和娄底市政府绕场一周。

分析一:与其说胡卫民的孤独是英雄的孤独,莫如说是好人的孤独,来得更恰当一些。当一个社会做一个好人都被人当英雄看待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了。而当这个英雄还陷入可怕的工作与人际深渊时,那么这个社会肯定已经癌变很久了。胡卫民只是说了几句实话,因为他所说的全国人民都知道,只不过他的身份和地位及说话的平台使他说的话产生了一些反响,引发了受害者的共鸣与赞赏,给癌症病毒造成了一些麻烦,就给他本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为什么会这样?利益使然也。我们的医院不是人民的医院已经很久了,他们早已从公共民生单位褪变为了垄断利益集团,这一垄断利益集团发死人财,发病人财,其利益自然不容他人损害。在垄断集团心中,其利益高于良知,病人只是他们的敛财资源,而不是宝贵的生命。胡卫民的遭遇说明这个医院职工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全面异化,失去了基本的道德感与伦理正义。

分析二:垄断集团的存在与肆无忌惮意味着公共资源与基本生存资源的分配不公,意味着贫富分化的加剧,意味着民生的艰难。那么,如何缓解这种可怕的情况呢?无他,唯有反垄断,而反垄断需要政府的努力,政府是否努力,政府的努力是否会收到成效则需要民权的张扬,比如说人民要有选举权,有监督权,有议事权……不如此,反垄断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么多年来,人民的医疗境遇越来越差就是明证。如今,我国正在进行医改,试图改变这种可怕的状况,但如果没有普通人民与患者的参与与监督,恐怕又会是徒劳而已。

分析三:垄断集团的存在与肆无忌惮还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准的下滑与伦理认知的扭曲。我相信,那些医院的职工在自己的亲戚朋友家人面前会是好人,但他们对患者,对胡卫民却是绝对的恶人,这就是垄断利益导致的人性异化——他们的正常人性只是存活在小范围内,这种集团化的伦理封闭与小范围的人性正常意味着真理、正义、良知遭受到了权力与利益的腐蚀,反垄断,还人民以应有的公民权已是迫在眉睫了。

联系现实:我们这个社会不只是求医看病成为了人民心中的痛,住房,求学,行走……无不深受垄断之害,我们生活需要的各个领域都被垄断集团控制着,这些垄断集体抱成一团成会了普通人民的压迫者,我们的社会因此呈现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少部分人占有了绝大部分资源,一大部分人生存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从制度上进行改革,还人民以应有的种种公民权,否则,情况仍将恶化,到胡卫民式的人也同流合污时,到所有普通人都无法忍受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思维基点:其一,垄断因为公民权的丧失。其二,垄断导致道德沦陷与伦理扭曲。其三,胡卫民这种人个式的英雄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全民努力争取公民权才能解决问题。





材料八:钱学森的论证

1958年,钱学森写了一篇题为《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亩产万斤不是问题》的文章,从力学专业的角度对粮食亩产量进行计算,把阳光折合成碳水化合物。认为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就应该是94万斤!排除植物叶子不可能百分之百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等因素,最终得出的结论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了。为当年农业放卫星提供了科学方面的证据。

分析一:这则材料很好,却可能会让我们有些人无所适从。不是吗,钱学森可是学界泰斗啊,他怎么会是这样的呢?但他就是这样,这是事实。现在,他死了,人们都在纪念他,好话说尽,其中就有道德高尚之类的话。钱学森有贡献,不用多说,我们要肯定,但说到道德高尚,却根本就是一个谎言。每个人都会犯错,也没人是道德完人,我们不用苛责钱学森,问题是,他甚至没能守住科学家的职业伦理底线,以科学的名义炮制谎言欺骗国人以为权势服务,给这个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无数人因此饿死,事后,他享尽天年,也没见他公开道歉,忏悔过一次,这能说是道德高尚吗?这甚至可以说是道德矮人!

分析二:科学的原则是求真;说假话,并以科学的名义说假话,这是严重的人格破产,在西方,是会被驱逐出行业之内的,因为他违反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丧失了基本的人格立场。当然,我们在责备钱学森的同时,也要弄清楚,他为什么会这样?不错,是因为权力的强大压力让他头脑发热,然后以科学的名义炮制了这样一个巨大的科学谎言。因此,如果说,他作为一个人无能抵抗不可理喻的专制权力的挤压而不得不说谎,可以理解,那么,事后,在宽松的环境之下他绝不认错,则是不可原谅的。这种人格是专制社会的遗毒。由此我们可以说,专制社会其实是没有科学的,因为科学追求真理,专制追求权力与压迫,专制社会不需要真理,或者说权力就是真理,一切都要为权力服务,科学就是这样。于此可见,钱学森的人格悲剧其实是专制社会从事所谓科学工作的人的共同的悲剧。改变这种局面,指望科学家的道德勇气是不可能的,只能指望专制的死亡。

联系现实:我们这个社会,大人物死了后,总会给他一个道德高尚的评价,但是,真相往往让人难受,因为就是像钱学森这样只是搞科学研究的人,其道德也是锈迹斑斑。这种谎言容易滋生道德虚无主义。正常的态度是,弄清真相,并正视真相,本来就是一种真正的道德。另外,还要明白,道德从来就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也从来都不是任何灾难的罪魁祸首,其源头在于权力的无法无天与制衡权力的体制的缺失。

思维基点:钱学森的道德悲剧实际上是一个制度悲剧,这个制度悲剧一再上演,在于我们以前缺少一种限制权力的思想,现在虽然知道了,却又缺乏对这一思想的制度落实。



材料九:工资与酒席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贫困地区教师应邀来京访问的消息。主办方把教师带到京城一些有名的地方参观访问。当客人们在一家五星级饭店里面对制作考究的酒席时,他们感到茫然无措。此时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一位在暗暗抽泣的女教师。好心的记者告诉她,这一桌酒水至少要两千多元。女教师哭着说:“这等于我两年的工资,太浪费了”。

分析一:两年的工资不及一桌酒菜,这真是一个怵目惊心的对比,也是一个辛辣的讽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多么动听的口号,然而,却多么虚伪无耻。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就是这样重视的吗?邀请教育重灾区的老师到富贵花柳之地访问,款待以天价酒食,如此形式主义的送温暖,不过只是体现了我们对教育的更大漠视与制度的彻底缺失及社会道德伦理的变态。

分析二:关心教育要从细节做起,要深入实际,那些以关心教育之名行沽名钓誉之实甚至岂图以此广而告之,邀搏政治与经济资本的集团或个人,只能说无耻到了极点也冷血到了极点,其道德是负数。媒体的曝光是好的,但靠媒体,太缈茫,真正的解决教育问题一要靠政府的制度保障,这个制度保障不仅要还每个人因贫穷等任何原因剥夺了的受教育权,而且还要让教育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二要靠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水准的提升,那些关心教育的人要真的能从细节做起,万不可以关心教育作为获取其他利益和资源的工具。三要还教育权缺失者以表达的权利,让他们有机会有能力争取自己的权利。

联系实际:类似这则报道的教育悲剧数不胜数,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教育严重不公的时代,有的地方教育资源大量屯积,有的地方,没有任何教育资源。而教育内部的非教育化更是怵目惊心,我们该怎么办?

思维基点:重视教育不应当是一句空话,更不应该是一种无耻的表演,重视教育需要全民族做细节做起,更需要政府保护人民神圣的受教育权的制度保障。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18:25:5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辑:生命与理性

材料一:毛驴吃草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导致这个悲剧的原因就在于它左右都不想放弃,不懂得如何决策。人们把这种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分析一:面对两堆鲜美草料活活饿死的毛驴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的,现实世界里没有这样的毛驴。这是一只观念世界里的毛驴,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毛驴哲学家。这头哲学家毛驴产生于哲学家布里丹的头脑,当然,布里丹肯定不是在讽刺毛驴,而是在讽刺深入歧途的哲学和哲学家。当哲学和哲学家们面对现实生活无能为力,无从判断,而只能搬弄概念和术语的时候,哲学就只能死亡,哲学家也就只能成为让人耻笑的呆子了。可见,这头哲学家毛驴体现了观念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悖反,而要想改观这种状况,只有观念改变自身,以适应现实生活。

分析二:观念改变自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抛弃理性的傲慢和自大,放弃指手划脚的知识权威,认识到理性扎根于常识,观念世界源自于现实世界。那么观念就得学习现实生活中的毛驴。现实生活中的毛驴是不可能饿死在两堆鲜美的草料面前的,因为他们依靠的是本能,饿了就会吃,才不管你给他多少堆草料,更不会无聊地去算计什么草料的数量、质量和价值。他们会随便吃一堆草料,吃完一堆再吃一堆,直到吃饱为止。尊重本能,尊重身体的基本需要,尊重生存的基本逻辑,对于毛驴来说,就是真理和常识,就是他们的哲学,人又何尝不应当这样呢?

联系现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专家当红的世界,无论做什么,都有专家们在指手划脚,但是令人为难的是,专家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水火不容,我们该相信谁的判断呢?这让我们无所适从。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即不要理会任何专家,而应当相信自己。当然,相信自己得有这样几个条件:其一,你得有关于你所要做的事的基本知识储备;其二,你得始终以自身的生活为目的,如何能最好地安置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就如何去做。

思维基点:其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其实是二个世界的混融:现实世界与观念世界,但观念世界是为现实世界服务的,其服务的恰切与否主要在于其是否尊重了现实生活的逻辑。其二,人最基本的生活逻辑是尊重生命,尊重身体,顺应基本的生存需要。



材料二:善待员工

  有一个公司的老板对待手下的业务员,总喜欢重奖。每当业务员赚取5000元时,他只从其中提取五分之一——1000元,而让员工拿走五分之四——4000元。这样奖赏的结果是,业务员为此很感激他,一个个如拼命三郎。有人对老板的这种做法不解,老板笑了笑,这样给他解释:我现在有100名员工,每人提取1000元,一个月就是10万元,而员工仅仅只是4000元。重要的是我的重奖模式可以促使我的员工队伍快速扩展,最终受益最多的还是我自己。如果我多拿些,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势必会减弱,公司的发展速度减慢了,而人才流动性反而会加大,用在员工培训和内耗的成本将会难以估算。更为危险的是,因为收入水平低,成长起来的人才留不住,而优秀的人才又进不来,公司最终会逐渐萎缩下去,到时候,烂摊子只有老板自己去收拾了。

  分析一:人是理性的动物,一个不理性的人不能称之为正常人。所谓理性,就是人的行为目的必须要是自利的,大公无私是愚蠢疯狂的行为,一个提倡大公无私的社会是非理性的社会,试想,所有人大公无私,那么,所有人创造的财富归谁所有呢?但是,每个人都自利,就有可能引发冲突,这就需要每个人在自利的前提下尊重他人的自利,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就必须要妥协。这个公司老板就深明此点,他尊重自己也尊重员工的自利本性,其结果是,他和员工都获得了最大利益。

  分析二:理性会导致善,基于自利考量的互相尊重是善的伦理关系的导引。这个公司老板并不是因为善心而重奖员工,而是因为基于自利的理性盘算而重奖员工,但客观上却成为了一种善的表达,而这种善的表达又引发了员工们基于理性算计的投桃报李,从而也抵达了善,如此往复,一个善的伦理环境就形成了。

  联系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报导,比如民工因报酬低,且难以领到而致的人生悲剧或流血冲突,比如许多企业因管理刻薄而致亏损甚至倒闭,这些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恐怕多有当权者、管理者缺乏基于尊重人性自利本性的理性筹划的原因。如果我们这个社会人人在发展自己的利益时都能尊重他人的自利本性,和谐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谈。

  思维基点:理性是基于人的自利本性的思维方式与生活行为方式。理性还是对他人本性的尊重以及基于此种尊重而致的妥协。理性能导致善。



材料三:狐狸的下场

驴子与狐狸合伙去打猎。他们突然遇见了狮子,狐狸见大事不妙,立即跑到狮子面前,许诺把驴子交给他,只要自己免于危险。狮子答应可以,狐狸便引诱驴子掉进了一个陷阱里。狮子见驴子已不能再逃跑,便立即先抓住狐狸吃了,然后再去吃驴子。

分析一:趋利避害是一切生命的本能,不独人如此,动物也一样。但驴子与狐狸的命运依旧对人类具有警示作用,因为人类每天也在上演着同样的故事。驴子与狐狸的联盟是一个利益联盟,一切利益联盟都是脆弱的,如果没有法律与道德的保障。不要责怪驴子交错了朋友,生命圈里,特别是人类世界里的朋友大致如此,少有例外。利益联盟在生死关头时,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联盟各方的本能反应就是脱身而去,不愿与联盟之船俱沉。利益联盟各方在面对外界更大的利益诱惑时也本能地倾向于独自获取更大的利益,而不愿与他人共享。能够制约这种本能的是美德与法律。当然,相比美德,法律的力量更为强大。因为美德不是每个生命都能有的,特别是面对生与利的巨大诱惑时,而只有法律的力量是恒在的。试想,如果驴子与狐狸在结盟时诉诸于动物界最高法庭签订过契约,狐狸在想要出卖驴子时也得要考量一下出卖的成本——动物法庭的制裁。假使成本太大,比如死刑或驱逐出动物界,考量的结果有可能会激发狐狸忠诚与勇敢的美德,与驴子共同御敌,这谁知道呢?

分析二:狐狸就没有错吗?当然有错。但其错不在于他没有美德,驴子和狐狸结盟时就应该考虑到指望狐狸有美德就等于指望太阳从西边出来。更何况,任何生命的美德在生死选择时都是要大打折扣的呢?狐狸的错在于他没有长远的理性,他缺乏智慧。狐狸的命运是可悲与可耻的,他出卖了朋友,却并没有救回自己。他应该认识到狮子的凶残与自己的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一样是一种本能,自己和驴子共同御敌还有一线生机,而与狮谋皮只能是培了夫人又折兵。可惜,狐狸的智慧是不及于此的,他只想到了出卖朋友获得的暂时好处,却没有想到没有了朋友之后的严重后果。难道他还指望狮子遵守诺言吗?这真可笑,他自己和驴子的公平结盟尚且被自己撕毁,而他又怎么能指望狮子去遵守他们之间的不平等盟约呢?狐狸身败名裂在于他的脑残!

联系现实:其一,一个人是不能没有朋友的,但我们结交了很多人,却又经常感叹没有朋友。其实这很正常,因为人是利益的动物,当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考虑的不是对朋友的忠诚而是自身的利益安危。自己觉得朋友都不可靠,别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呢?水至清则无鱼,我们无须要求朋友太多,因为那对朋友不公平,以平常心看待,朋友还是有的。其二,如果涉及到与朋友做生意,则万不可相信朋友之间的友情与忠诚,而应该相信法律。否则,生意没得做,友情也玩完,还会产生人心太坏的幻灭感。其实人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法律能保证人性趋于好的一面,与朋友一起做生意,却想保持友情的长久,更应该签订契约,诉诸法律的保护。

思维基点:其一,永远不要考验朋友的勇敢与忠诚,不要把朋友推到生死选择或利益纠缠的非此及彼的关口,日常生活中我们相信朋友,面对事关重大的选择时刻,我们更应相信法律的权威。法律才是美德的护卫。其二,凡事签订契约,相信法律才是最大的美德。其三,人在重要的时刻,面临选择的时刻,更需要的不是美德而是理性与智慧。



材料四:背对背的服务

一位成果卓著的老科学家和一个年轻的歌星同机到达某市。他们走下飞机舷梯时,歌星被围得水泄不通,而老科学家则无人问津。事后有人为老科学家鸣不平,但他却说:“歌星是面对面地为人民服务,我们却是背对背地为大家服务。面对人群,怎能思考和试验?”

分析一:这则材料的意图无非是抨击大众追星行为的庸俗,赞赏科学家的理性与淡泊。其实,批评是不必要的,赞赏也是不必要的。记者在这里流露出来的精英意识是可笑的。在经济繁荣,娱乐发达的社会,人们追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然,追星也有层次之分,可以追世俗流行之星,可以追科学文化之星,追不同之星体现出的是大众素质的高低不同。在一个文化发达,精神成果受到重视的社会,人们追星是多元化的,他们既会去追世俗流行之星,也不放过对文化科学之星表达敬意的机会。但大众素质低,只知道追流行之星并不是大众的责任,而是社会的责任。如果社会对思想文化科学足够重视,如果媒体报道不非理性地娱乐至死,如果社会从小就培养人们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能力……大众还会是这样吗?批评大众,指责世风的庸俗是打错了板子,是自诩精英的编者或记者的可笑。

分析二:科学家也没有必要受到赞赏。他只是说了一个科学家该说的话。试想,一个科学家整天想着过聚光灯下的生活,喜欢鲜花与掌声,他还能专注地思考,细致地实验吗?科学家本来就应该理性而淡泊,这位科学家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具有职业素养,如此而已。但是,这则材料为什么试图引导学生赞赏科学家呢?一方面是他们的精英意识在作祟,他们看不起流行之星,看不起大众,自诩为层次较高,有品位,这说明不是大众出了问题,而是编者或记者出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出了问题——如果搞科学的人,做学术的人都想着去享受聚光灯的簇拥,都流连于美酒鲜花和掌声,材料里的科学家虽然只是做了他的本份,却也是罕见的,要受到表彰与赞赏,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

联系现实:其一,我们学生都处在追星的年龄,只要不妨碍自己的成长与学业,一点问题都没有,但要注意,一个人一辈子只知道追流行之星,永远都不能提高自己追星的品位,则说明他一辈子都没有什么长进,那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其二,一个社会,如果从事精神生产与科学研究的人想着去过一种热闹拥挤的生活,追名逐利,不甘寂寞,时时出现在各种公众场合,开不完的会,受不尽的采访,那这个社会肯定在价值观上出了问题,完全成了一个以名利为价值制高点的社会,那是很可怕的。

思维基点:其一,大众追星,没有什么对错,只有层次高低之分,但层次的高低,由整个社会的文明层次的高低决定。科学家需要理性与淡泊就像人们的食物需要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应该受到表扬,如果这个社会竟然试图对此大事表彰,这个社会一定出了问题。



材料五:蓝色的渲染

  台湾成功学专家杜云生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他让志愿者用30秒的时间先看屋子里所有蓝色的物件,然后请大家闭上眼睛,再接着问:屋子里有什么东西是绿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结果大家都傻眼了。这时候,他让大家睁开眼睛,志愿者都不好意思地笑了,明明有那么多颜色,为什么都被老师蒙蔽只记住蓝而忽略了其他的呢。因为老师事先引导他们注意的是蓝色,所以,他们被蓝色过分“渲染”了。

  分析一:应当说,“被蓝色渲染”是非常可怕的,但这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无处无时不在。这个实验实在很了不起,能让我们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被催眠被洗脑被蒙蔽的。蓝色渲染的成功实验证明了一个心理学问题:人的注意力总是能够被那些反复出现的东西吸引,进而成为人的意识接受重点,使人忽略了其他。这个心理学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说,电视报纸上联篇累牍的广告,比如一部电影大片从开拍到首映的追踪报道。这些让消费者深受其害的广告与报道就是利用了这个心理学原理,以蓝色渲染的方式攻占了我们的消费理性,让我们掏出了不应该掏出的钱。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蓝色渲染,最可怕的蓝色渲染是意识形态的重复。比如一句谎言有目的的重复无数遍,我们就会失去理性抵抗,以其为真理。比如我们从小就必须接受的思想教育,就成功地洗净了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再也无法去真正地思考认识世界与人生。

  分析二:当然,蓝色的渲染也有他的好处,那就是我们可以无数次去重复常识与真理,从而夯实理性,丰富人生。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认识到蓝色的渲染是违背人性的,因为他让我们的思维趋向单一,让我们的价值观趋同,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枯燥,让我们的理性变得麻痹。人生的每个方面都应该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对那些反复出现的事情,特别是来自权力与金钱支配者的重复表演,要予以高度的警惕。即使是真理也要警惕,因为真理不是唯一的,如果某个真理在进行蓝色渲染,就要警惕其是否一家独大,如果是,我们要毫不犹豫地认为他不怀好意,要用其他的真理与之驳诘。

  联系实际:其一,现实生活中,我们深受蓝色渲染之害,特别是在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方面。我们追逐品牌,非名牌不买不用,非大片不看,非名人之书不读……其实都是因为蓝色渲染洗劫了我们的理性,我们丝毫没有想到要因自身的需要与商品的品质去购买,而是唯名唯贵,这是多么可怕。其二,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对我们的思想与人格的形成也造成了无可比拟的伤害。因为这种单一价值观、伦理观的蓝色渲染,让我们忘记了世界有无数种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真理只有在互相辩论中才能构成我们的理性与智慧。

  思维基点:蓝色渲染其实无非就是一句话:谎言重复一千篇就可以成为真理。因此,我们要对那些在我们的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事物保持高度的警惕,以免他们麻痹我们的理性,从而让我们的钱包、脑袋遭受洗劫。



材料六:相反的忠告

  美国总统杰斐逊曾给其孙子提出过这样的忠告: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到明天;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绝对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如果还是气恼,那就数到100。而今天,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约翰·丹佛则提出了与之完全相反的忠告: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结果,尤其是买股票的时候;别人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自己动手去做,只有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做;如果可以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就绝对不从自己口袋里掏一个子儿;我经常在商店打折的时候去买很多东西,哪怕那些东西现在用不着,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这有什么不对呢?我看不出我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骄傲;我从来不认为节食这么无聊的话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喜欢美妙的食物;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欢的事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还没有办法随时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我常常预测灾难的发生,哪怕那个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在别人看来几乎为零;我认为只要目的明确,就要不惜代价地去实现它,过于讲究方式方法,只会贻误时机;我从不隐瞒我的个人爱好以及我对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当我气恼的时候,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出来。

  分析一:美国总统杰斐逊给其孙子的忠告自然是金玉良言,是美德的期待,是幸运的祝福;著名经纪人约翰·丹佛的忠告又何尝不是处事金针,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呢?然而,他们的忠告却又如此矛盾,甚至大有针锋相对的味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很好理解:每个人成功的理由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追求方向都差异甚大,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也大异其趣,自然,每个人对他人的忠告也不相同了。这正足以体现人的独特,生命的奇妙。

分析二:因此,别人的忠告,有些看来相反,我们根本无需困惑,我们只要能理性地看特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与兴趣,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后,我们自身的这一切自然会让我们知道该采纳何种忠告与建议。而且,有些忠告看起来自相矛盾,其实是因为他们来自前人或他人生命经验的抽象,而我们在采纳时,是要面对自己具体的生命境遇的,我们只要立足于自己,就明白,这些看起来如此悖反的忠告其实都适用于我们,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

  联系实际:有时候,我们面对朋友、老师、父母、书本各式各样的忠告无所适从,他们是如此不同,不同到了似乎水火不容的境地,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会因此而干脆什么事都不做,躺在床上睡大觉吗?这是很愚蠢的应对之法。我们要从中意识到,生命是多么独特,每个人成功的理由,幸福的内涵,祝福的方向竟然如此不同,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事业、爱情、兴趣、幸福呢?他人的忠告最大的意义其实就在这里——它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当然,它同时又让我们意识到,一个人无论多么独特,他和他人一样,只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才能拥有成功与幸福。

  思维基点:每个人的忠告都不同,其实又相同。不同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那么其意义就主要在于让被忠告者意识到认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同在于,所有的忠告都是通向真善美的。所有的忠告都是他人成长的经验,因为生命的独特而各不相同,我们吸取他人的经验,需要自我的理性思考。



材料七:大树和小草

  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一天,小草对大树讲:“哎,你知道吗?其实我原来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是这样吗?”大树有些不信。“谁骗你呀!过去我做大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可多了,每天唧唧喳喳的真心烦,也有些孩子太顽皮,净往我身上爬,唉,真没办法。”小草说着,还叹了口气,好像真有那么回事儿似的。大树听了,心里觉得好笑,便打趣道:“唉,其实我原来也是一棵小草,后来怕有人踩,不得已才做了一棵大树。”

  分析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株小草,因为缺乏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从而失去了基本的人格自信,结果,就只能依靠莫须有的空想或编造记忆自欺欺人,混沌度日。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间还会有无数的反复与断裂,但是,不管怎么样,人终归应该完全成长起来,清醒地认识到自我的独特,形成自我的人格,坚定对自我的信心,理性开朗地筹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完善自已的生活与生命。

  分析二:无论是羡慕他人还是诋毁他人,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一个人为什么会缺乏自信,对自己失去了耐心呢?关键在于自我认识出了问题,人的自我认识意味着他要能认识到自己有什么天赋和能力,有什么兴趣和爱好——只有意识到这些,他才能以此为根基树立人生目的,确定生活理想,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去发展创造。一个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拥有什么并需要什么的人是不可能自欺欺人地生活在空想与编造中的,他也不可能无聊地羡慕或诋毁他人,因为他总在自信地忙于自身生活的发展与创造,忙于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

  联系实际:学生处在成长的奠基阶段,自我人格还没完全成形,无端地羡慕或诋毁他人,耽于自欺欺人的空想与编造都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痛苦的断裂与反复,谁都曾经历过,它是成长的一部分,但人不能永远处于这种状态,与其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地自我欺骗,莫如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自已的爱好与兴趣。别对自己说自己没有什么天赋与能力,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与能力,造物主绝不可能创造一个彻彻底底的废物;更别对自己说自己没什么兴趣与爱好,这更是百分之千万地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这确定无疑!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与能力,抓紧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然后,去发展去创造,慢慢地,你会发现你自信了,充实了,快乐了……因为你找到了自己,你成就了自己。

  思维基点:永远相信自己是有天赋与能力,兴趣与爱好的,你所要做的只是发现并珍视它们,然后运用与发展它们,你的人生将会就此充实地展开。



材料八:耶稣与乡邻

据说,耶稣在外游历了很长时间后,返回家乡布道。起初,人们为他的学问和智慧所叹服。但大家仔细一瞧,发现眼前这个口惹悬河的人,原来不过是本地一个木匠的儿子,诚服钦敬之心顿减,立即变得不恭不敬起来。耶稣还是刚才的耶稣,乡邻却已不是刚才的乡邻了。

分析一:这是一则很有意味的材料,他虚构了耶稣的一次经历,却的确有着巨大的人性真实。是的,耶酥的确还是那个耶酥,有学问,有智慧,讲经布道口若悬河,但乡邻们却何故要前恭而后倨呢?无他,因为乡邻们认出了耶酥——原来他不过是自己隔壁家那个木匠的儿子而已!难道就因为耶酥是隔壁家木匠的儿子,他的学问和智慧就该大打折扣吗?本来是不应该这样的,问题在于,人类总是把才华、学问、智慧与地位、身份、权力挂勾,往往不自觉地认为一个人有学问和智慧,就一定有身份有地位有权力,反之也成立。而且,人们往往会说,一个没有身份地位和权力的人怎么可能有智慧与学问呢?人类的庸俗势利如此根深蒂固,这使得他们总是缺乏对学问与智慧的真正尊敬,却非常容易发自内心地为身份、地位与权势折服。人类的劣根性一至于斯,真是不可救药!

分析二:当然,乡邻们对耶酥态度的变化还有一个很微妙的心理根源,那就是一句古话说的:每个人的身边都没有伟人,壮阔的风景总在别处。为什么会这样呢?伟人不是就在身边吗?是的,耶酥的确就在乡邻们身边,可人们这时候看到的已经不是他的学问与智慧了,而是他卑微的身份,甚至可能还有平时的一些不好的恶习(谁又没有呢?伟人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人,没有缺点的人从来就不存在),想到的可能是平时与他相处时发生的一些摩擦……这种基于日常生活的理解使他们无限放大了耶酥身上平常的地方,而无限缩小了他身上伟大的特质。伟大需要人们怀着一颗虔敬之心,隔着一段心理距离,才能体察。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虚荣心是与生俱来的,总是不愿承认自己身边的人比自己强,总是觉得自己身边的人与自己一样平庸。

联系现实:有一句话我们平时经常说,实际上很难做到: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与耶酥的遭遇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总是趋向于在心理上抹平与他人的差距,我们喜欢和与自己差不多的人交往,对比自己优秀的人总是习惯于疏远、敌视甚至诋毁打击,我们为嫉妒所折磨,没有意识到这都起源于我们内心根深蒂固的势利与虚荣心。其实,这样做根本无损于对方的优秀,却示众了自己的庸俗,何苦要这样呢?为什么我们不心悦诚服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敬重呢?我们那并不只是在敬重一个人,而是在对学问、智慧等伟人之为伟人的特质致敬,是对真、善、美致敬,这种致敬其实也提升了我们的品味,促进了我们人格的升华,为什么不呢?

思维基点:从人的势利习性与虚荣心出发去理解耶酥的遭遇,其实也是我们对自身庸人习性的警惕:人对身份地位的敬重远超于对才华与智慧的敬重,人的虚荣心总是使他们不愿正视自己的缈小与他人的伟大。



材料九:逆风而动的树枝

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军的一位侦察兵被派往前沿阵地侦察敌情。当时的天气很不好,不停地刮着寒风。阵地前面那片树林的树枝随风摆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侦察兵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树林里的动静,忽然发现了可疑的情景:一根树枝不是顺风倾斜,而是逆风而动。这引起了他的警惕。他认真思考后做出判断:树林中很可能埋伏着德军。他果断地向指挥部报告了自己的想法,提出炮击树林的请求。苏军指挥部采纳了他的建议。事后,苏军从德军俘虏的口供中得知,这是一队精锐的德军特种兵。他们潜伏在苏军阵地前的树林里,目的是伺机发起对苏军前线指挥部的偷袭。可在潜伏过程中,有一个德军士兵感到十分疲劳,便把身上的枪和水壶解下来,挂在了身旁的树枝上。正是枪和水壶的重量,使树枝出现了逆风而动的异常情况。

分析一:这位苏军侦察兵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战士,他细致入微的侦察成就了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粉碎了德军一次几乎实现的偷袭行动。成功与失败都在一线之间,真是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不错,细节是成败的关键,是生命精彩的演绎,细节就是生命。人的一生其实不过是一些记忆片断,而我们能记忆的这些片断始终不过是一些生命细节。这些细节之所以存留在了我们的生命记忆里,是因为我们曾经在这些细节中倾注了感情、智慧、理性、梦想、精力……这些细节因此承载着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光荣与耻辱,泪与笑,哀与乐……而所有这一切不正是我们的生命吗?因此,人生在世,其实只要抓住现在,抓住此时此刻,小心谨慎地经营好每个细节,就是把握了生命,也成全了生命。

分析二:当然,要把握好当下的每个瞬间,努力让每个细节成为生命的华章,光有耐心细致是不够的,还得要有理性和智慧,其实,这并不难,有时候,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尊重常识。以这个苏军侦察员为例,他的卓越侦察能力在于他对常识的警惕与尊重。他只不过从风向的逆与正这一现象中依据生活常识就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联系实际:其一,我们经常感叹,时间是多么难挨,可是一回首,却发现自己已经很大或很老了,但细细一想,却什么都想不起来,我们学业失败,我们事业无成……我们想不起什么值得记忆的事,我们的生命几乎是一片空白。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关键在于,我们不知道生命只是细节的连绵,如果不能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果不能好好经营这些生命细节,我们的生命就会悄然流逝,不留一点痕迹。所以,细节就是生命,把握了细节,就成全了生命。其二,对细节的把握,有时不过只是需要尊重常识就可做到。

思维基点:生命在于细节,尊重常识的生命才会拥有健康正常甚至精彩的人生。



材料十:走不回来的人

  曾读过一个贪心人的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分析一:这一则道德化的材料,编者试图以一个走不回来的人的可笑命运警示人们:贪婪者死于贪婪。其实,这种道德训诫毫无意义。首先,有多少贪婪者死于贪婪呢?当现实生活中贪婪者们都杯满盆溢,活得风生水起时,这样的道德训诫就显得虚伪之极。其次,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是进行大而无当的道德训诫,而是应该在对人的智慧的培养中,使人自身能判断是与非的边界,从而自然而然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分析二:以本则材料为例,我们不用举例去论证贪婪者死于贪婪,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贪婪者活得极其滋润的事例。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贪婪的边界在哪里。贪婪是对非份之物的念想及占有。那么,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非份之物呢?其一,自己的生命无法承受的份额,就是非份之物;其二,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事物。第二种非常好理解,因为他有法律的界定,一旦一个人试图越过法律的界限去获取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哪怕只是一点点——贪婪并不是一个量的判断——就属于贪婪,并要承担法律责任。关键的第一种却是一个完全自我的内在的判断——什么样的份额是生命无法承爱的呢?生命本身总是向外扩张,生命的欲望没有节制,生命怎么可能知道有些东西是自己根本无力承受的呢?这样问本身就意味着贪婪。因为生命是有限的存在,他必有一死,他的能力实在太有限,所以,弄清这个边界,其实是要加强对生命的认识,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夯实人的智慧与理性,明确人我与人物的界限,自然而然便时时会自我警诫,尽可能少的产生非份之想,即使产生了,也可即时察觉,予以控制。

联系实际:我们这个社会,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而且,他们贪腐的程度也以几何级的数字飞升。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一个是我们对非份之物的法律界定模糊不清,对所有权的法律认定复杂含混,或者法律的界定虽然是清晰简洁的,但法律却毫无权威。另一个是,法律威严的丧失越发导致了人们对生命本身认识的缺失。于是,关于贪婪的边界就既在人们内心深处,也在外在的法律层面全部模糊了。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几句道德威胁起效果完全是无知之至,唯一的办法,还得从法律的界定与执行上着手。但是,这就有一个基本条件,即必须设置法律高于一切的制度保障,否则,贪婪将导致自大、疯狂、暴虐……最后的结果不言自明。

思维基点:单纯地说贪婪者死于贪婪无意义,弄清贪婪的心理与法律界限才是最为重要的。这两种界限是互为依存,互相影响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但法律是基础。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18:25:2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辑:生命与道德

材料一:不复顾惜

  明朝御史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张瀚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他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些话,“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后来,张瀚升任明朝吏部尚书,建树颇多。

分析一:类似这样教人立身处事的智言慧语在中国古代典藉中俯拾皆是。无非是警醒人立身处世之难,于此可见,人要保持人格的一致与道德的干净,真得要时时小心,处处在意,有如黛玉进贾府一样,步履维艰。其实难是必然的,人性本身很复杂,尽管我们不能肯定地说人性本恶,但人性本善的说法恐怕也不能成立。就算人性本善,也会变恶的,因为人有太多的欲望,世界有太多的诱惑。人随时都有可能在诱惑前如这染泥的新鞋一般,干脆沦陷到泥泞之中。似张瀚这般能意识到人格易污,德行易损进而时时小心,处处在意,加强自身修养,真是难能可贵。

分析二:然而,自古及今,德行高尚的圣贤说来说去,就那么几个人,似张瀚这样德高行远之人也属凤毛麟角,可见指望依靠个人的力量成全自己的人格、德行、事功,其实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我们错误地认识了道德。其一,我们把每个人都当圣贤来要求,设定的是最高道德标准而非最低道德限度。明知最高道德标准很难抵达,却以最高道德标准要求于人,只能使社会伪道德盛行,社会所谓圣贤之辈多半只是伪君子而已。试想,新鞋沾了一点泥,人格上有一点点污点,不是很正常的吗?可是在最高道德标准的严酷压力下,沾上了一点泥与有一点点人格瑕疵就是人格沦陷与道德败坏,那我为什么不干脆在泥里打滚呢?结果不是一样的吗?其二,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一个人做事的能力并不是成正比的,但在一个泛道德的社会里却以人的德行高低来取代做事能力的高低,进而又决定了地位、身份的高低,这就必然导致人们思维实践能力的低下,大而无当的道德清谈盛行,后果的严重是不言而喻的,类似张瀚这样的人,因德行而官至尚书,建树颇多,只是例外罢了。

联系实际:我们从小就被要求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其实首先要做的是一个尊守基本道德底线的人而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比如,我们应该不偷不抢不盗不奸不说谎不违反交通规则不违反职业伦理不触犯法律,只有这样细致的底线教育才能培养起有道德的人,至于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则是每个人的自我选择,不应该成为社会的硬性要求与学校的教育目的。另外,做道德高尚的人很难,甚至做持守道德底线的人也难,这就需要外力的帮助,最好的外力当然是法律的支持与监督了。一个法律高于一切的社会,必然也是一个道德水准不错的社会,相反,法律只是权势者的工具,而道德高标笼罩在人们头顶的社会肯定是一个道德水准低下的社会。道德需要法律的维持。

思维基点:其一,最高道德标准只是个人的选择不应该成为社会的硬性要求与学校的刚性教育。最低道德底线的设定与维持才是符合正常人性的,才会在法律的帮助下一起打造较高的社会道德水平。其二,道德有瑕疵是正常的,以平常心看待,才能形成较好的道德评价机制和道德舆论环境,才会进一步促进道德的自我提升。其三,道德是有限度的,无限度的道德是非道德,道德的限度是法律的地盘,法律高于一切的社会,道德的限度也会随之趋向最小化。





材料二:甜芋泥

有一个年轻的村妇问医师:“有什么秘方可以毒死我的婆婆?我受不了她的虐待了!”医师告诉她:“可以常给你婆婆吃甜芋泥,百日后无病自死。”百日过后,村妇向医师哭诉:“婆婆突然改变她的态度,变得对我非常和善,可是她已经吃了一百天的甜芋泥了,怎么办呢?”医师听完笑着说:“放心好了,你婆婆不会死了!”甜芋泥不会毒死人,它只是一道可口的点心。由于媳妇经常面带笑容去伺候婆婆,婆婆也经常吃到媳妇准备的甜芋泥,因此婆婆改变了态度,并且善待她的媳妇。

分析一:这是一则很有意味的材料:饱受虐待与凌辱的媳妇因为积久难耐的仇恨打算毒死婆婆,但医生却以一个妙方化解了仇恨,他不独拯救了婆媳两人的生命,重要的是他还改变了她们的人生,使她们的伦理关系从仇恨变为了和谐。这是因为医生的药方不是发泄仇恨的毒药而是融化坚冰的心药——爱与宽容。媳妇以假装的爱与宽容挽回了婆婆的善心,唤醒了婆婆的良知,而婆婆的善心与良知又改变了媳妇心灵的颜色,媳妇也滋生了真正的爱与宽容。当坚冰融化,她们就活在善与爱中。

分析二:爱与宽容的力量是强大的,他能化解仇恨与狭隘,改变生命与世界的模样。一切宗教都提倡以弱胜强,以忍耐顺从面对强权霸道,以爱和宽容笑对暴力与仇恨,因为他坚信人的良知终有被唤醒的一天。正是基于这种信念,拉·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改变了英国殖民统治者,赢得了印度民族的独立;也正是基于这种信念,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黑人争取到了自由。爱与宽容改变了对立双方,使对立双方同时获得了灵魂的洗礼与净化,同时获得了尊严。

分析三:但是爱与宽容并不是万能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甘地的对手是有着高度文明的英国绅士,他们本身就有着民主与自由的信念。金博士的对手并不是美国政府和所有白人,而只是南方奴隶主阶层,他们的运动本身就是在美国政府与大部分白人的支持下取得的。如果在一个专制根深蒂固的国家里饱受苦难的人们还相信爱与宽容的力量无所不能,诉诸统治者的良心,恐怕结果只能是越发放纵统治者的罪恶,又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苦难。

联系实际: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与人为善,待人以爱和宽容,然而,不是总是会有同样的回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仇恨,却可以选择离开。如果涉及到一个种族,一个巨大群体因为统治者的压迫而遭受的悲惨命运,我想,光有爱和宽容是不够的,还要有斗争。

思维基点:仇恨只能导致毁灭与死亡,无法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爱与宽容却能化解仇恨,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但爱与宽容并不是万能的,有些人与统治集团不会为其有丝毫改变,这时候,应该诉诸其他的政治手段。



材料三:公益广告

小区前面的这条街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商贾云集,牌匾林立。前几天,这里突然立起一块硕大的牌匾,上书十个大字:“工作忙,莫忘回家看爹娘!”这可是整条商业街唯一的一个公益广告啊!每天,凡是经过这里的人都禁不住多看几眼这块牌子,每看一次,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附近的一些老住户还纷纷打电话给报社、电视台,称赞此举是文明之举、高明之举、智者之举!一周后,那块牌子旁边又立起一块新牌子,上面也写了十个大字:“看爹娘,莫忘拎袋红砂糖。”

分析一:一个社会公益广告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商业区是交易之地,看起来与公益广告无缘。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商业区是最应该树立公益广告的地方,一则这里是人流最多之地,公益广告树在这里才能获得最多的受众,二则,商业区虽然说是交易之地,以交易成功为双赢,但是,商业从业者应当意识到,赚钱固然重要,但这不应该是他们的唯一追求,从商者应当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与道德伦理追求,一个社会的商人只是想着往自己的腰包里赚钱,从没想过回报社会,这将是一个可怕的社会,没有任何温情的社会。公益广告的树立给商人们的形象涂上了温暖的色彩,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和道德品位,也给顾客们带来了心灵的安慰,使交易具有了更强的人文气息。

分析二:但是,过于精明的商人唯利是图,又树立了一块广告牌,这块广告牌的树立,让上述分析中的人文气息荡然无存。前一块公益广告的目的也被扭曲了。商家利用了他人的善良与人性中的美好,这样的商家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不能长久存在的。因为商业是通过服务人性的需要来获利,一个只是利用人性的商家可以获利于一时,绝不可能获利于永远。因为商家也有为人们提供公共产品——温暖、舒适等等的责任。一旦商家抛弃了这些公共责任,只是追求自身利益,迟早会遭到人性的反击。

联系现实:我们这个社会的商业广告无孔不入,却很少看到公益广告。只有商业广告没有公益广告的社会其实是一个完全靠金钱维系的社会,这种纽带迟早会绷断的,因为一个社会需要温暖、信任、安全、舒适等等润滑剂,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维系得更紧。没有社会责任感,不愿利用自己的财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只是利用人性中的真善美大获其利的商家迟早会受到报应,因为这是商业的歧途。真正的商业是为人性的需要提供商品,人性的需要除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外,更有着向上与向善的需要,后者往往是附着于前者之上的。认识这一点,商人才能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的商人,他的从商才能取得成功。

思维基点:利于人性中的真善美大获其利大发其财是不人道的,真正的商人要尊重人性,特别是美好的人性。



材料四:老鹰砸骨头

在非洲大草原上,食物馈乏的时候,老鹰会以骨头为食。而遇上了用嘴敲不开的大骨头,它们会带着骨头飞上高空,然后照着地上的大石头抛下去,骨头砸碎后再一一吞食。

分析一:其实这样的细节太多了,只要我们坐下来静静地看动物世界,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生命物种不仅都有着神奇的生存能力,同时,还有着非同一般的智慧。这会能力与智慧会让我们这些自居为万物之灵长的人感到惭愧,我们应当因此而反思,我们的人类中心论是不是过于狂妄了,我们是不是应当谦卑一点,平等地看待其他生命物种,尊重他们?

分析二:老鹰和其他生命物在困境中的生存能力让我们能认识到一切生命都有一项神圣的权力:生存权。就人类来说,人的生存权和其他物种一样是天赋的,但因为人不能像动物一样天然地具有寻食的本领,那么,政府就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就应该享有生命存在的一切权利,比如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生看病。只有这些权利的享有,才能保证生命的存在。所以人用不着因此而对政府感恩戴德,相反,政府若是没能做到,就是违反了生存权,要受到指责。

联系现实:其一,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养大的,我们老了又只能靠子女来养,这虽然是一种传统,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事是政府要做的事,我们却从来没想过这些,现在,是时候觉醒了,我们应该享有我们的生存权,让政府承担起这个责任了!其二,一切生命的存在都是一个奇迹,我们应该因此而尊重所有的生命,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

思维基点:其一,生存权神圣不可侵犯,政府必须履行这个职责与义务。生存权神圣不可侵犯,人类没有权利滥杀其他物种。



材料五:心境

有一个朋友乘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船上的很多人都惊慌失措。然而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祷告,神情十分安详。等到风浪过去,朋友好奇地问这位老太太:“你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还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哪里都一样,都可以同最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

分析一:好生恶死是人的本能,当灾难来临,尤其是突如其来,人的恐惧与惊慌实在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反应虽然正常却无济于事,虽然可以理解却毫无人的尊严。所以,在恐惧与惊惶之后,人应该迅速地冷静下来,想办法从灾难中脱身,如果尽了一切力量仍然没有办法从灾难中脱身,也应该平静地去死,因为人总是要死的,既然你没有办法选择,那就要死得有尊严。

分析二:老太太在死亡笼罩时的心境并不是我们通常热衷于歌功颂德的什么乐观主义精神,不是的,老太太不是乐观,而是平静。这种平静的心境在死亡笼罩下显得高贵之至,体现了人性的尊严。老太太为什么能如此平静呢?一则她有信仰,她坚信上帝与她同在,这并不是说她因为信仰而可以得生,她的上帝不相信功利主义。她只是信着,在信中保持心境的平和与人性的高贵。既然上帝不曾允诺过人可以不死,但为什么不死得有尊严呢?二则她有爱,而且是为信仰笼罩的爱,因为这爱,她无论是生是死,都可以借上帝之手与亲人同在,又有什么好惊慌的呢?

联系实际:我们很难理解信仰,因为我们是一个无信仰的民族,所以无法拥有信仰给人带来的巨大力量。但我们可以有理性,即使在灾难威胁之下,也应当保持自己的理性。比如死亡威胁着我们,我们起初是恐惧害怕,这很正常,但不能在恐惧害怕中崩溃至死,而是应该迅速恢复理性,做最后一搏,以求从死亡中脱身,这才是理性的有尊严的好生恶死。如果最后的结果不能改变,也无所谓了,因为我们努力过了,可以无悔了,这时的死应该是平静的,高贵的。

思维基点:面对生命危险、死亡威胁,人应当保持理性。



材料六:子舆不苦恼

《庄子》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子舆天生浑身缺陷,驼背,隆肩,颈脖朝天。有人不无恻隐地问:“你一定为你的形象很头疼,很苦恼吧?”子舆昂然回答说:“我为什么要苦恼呢?如果老天把我的左臂变成一只公鸡,我就让它高亢地鸣叫,为人们报晓;如果老天把我的右臂变成一只弹弓,我就用这打下斑鸠烧着吃;如果老天把我的脊椎变成一辆马车,我就用精神的骏马拉起它驰骋天下。我为什么要埋怨、讨厌、苦恼呢?”

分析一:这个故事的确耐人寻味,但却是一种可怕的耐人寻味。一个人遭受了命运无以复加的不公平对待,却依旧感谢命运,这样的人其实不是人。因为他没有生命的质感,更没有人性的表达与挣扎。不是吗?生命应当是健康的,为什么一个残疾者还要以自己的残疾感谢命运呢?生命应当是充满欲望的,为什么一个被消灭了欲望能力的人还要感谢命运呢?埋怨、讨厌、苦恼是人性的显露,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什么一个被命运置于绝境中的人就不能埋怨、讨厌、苦恼呢?这样的安时处顺,永远快乐,不是人性,而是非人性,我们不需要,用不着提倡。

分析二:生命中充满了不公、不平,太多的苦难纠缠着我们,如果没有埋怨,没有讨厌,没有苦恼,我们怎么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难道从一开始就要主动放弃对自己命运的责任吗?埋怨、讨厌、苦恼是必要的,只不过不能停留在这里,而是还要去反击。这才是真正的人性,也才是真正的生命,即使失败,但人性的华光,生命的热度将因此而灿烂。

联系实际: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满了波折、屈辱和苦难,面对这些,我们只有不甘于命运的作弄,努力振作,坚决反抗,才是对我们的人生负责任,才是真正的让我们的生命有意义。我们宁可作命运失败的斗士,不作命运开心的奴隶。

思维基点:庄子的思想不过就是让人放弃欲望,放弃生命的疼痛感,其实也就是放弃了对生命的责任。因为生命的疼痛感正是在提醒我们对生命的责任。对生命的责任就是要让自己的正常欲望得到满足,要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要让自己过得充实快乐——一种有我的充实快乐,而不是无我的虚空的快乐,那不过是自欺欺人。



材料七:不值钱的价格

  一天,儿子来到父亲经营的茶叶商店。顾客询问茶叶价格,儿子说只有每斤150元与300元两种。顾客问还有更高价格的茶叶没有,儿子说没有了。这时,父亲刚好回到店中,听到问话,急忙答有。于是泡了一杯茶给客人,说价格500元,客人品了茶问还有贵的没有,父亲又泡了杯茶给客人,说价格是2000元,客人品了茶问还有更贵的没有,父亲又泡了一杯,说价格是5000元的。客人给了一万元,提着包装精美的两斤茶叶高兴而去。儿子问父亲,这不就是价格300元的茶叶吗?父亲说,没有不值钱的商品,只有不值钱的价格。

  分析一:这则材料的复杂在于我们对商业经营所知甚少,我们的学生完全没有可能参与这样的生活实践,按照纸上的知识和长期的僵化教育,我们只可能说这个老板是奸商,他完全违背了商业伦理,以欺骗的方式获取暴利。商业道德的确是很重要的,每个商人都应该遵守。如果所有的商人都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唯利是图,这个世界肯定会崩溃。当然,完善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是至高无上的,不遵守商业伦理,触犯了基本的商业道德,肯定会被淘汰出局。但是,如果是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社会呢?权钱交易,权力寻租,行业垄断……这样的情节在每一桩生意里都在上演着,那么,商业伦理就已经完全黑社会化了,再来指责某个商人的道德沦丧其实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最大的不道德是权力的不道德。

  分析二:所以,我们假定这个商人处在一个正常的商品经济社会,那么,我们应该说,这个商人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懂得商品的价值取决于顾客的需要,随机应变,既利益了自己,也方便了顾客,亦无亏于商业道德,他以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如果是在市场经济不规范的社会里,毫无疑问,他德行有亏,以欺骗的方式获取了暴利。但是,这个顾客有没有问题呢?一样有,因为他这完全是一种炫耀型消费,他其实不是在买茶叶,而是在买价钱,通过高价消费来炫耀自己的财富与品位,这种消费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其实对商业的发展并不是好事。一个炫耀性消费的社会肯定是一个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社会,而且,正是少数人的这种消费方式哄抬了价格,破坏了市场的平衡。

  联系实际:我们其实没有多少实际经验可以联系,但有一点可能大家是都知道的,那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成了一个品牌社会,所以学生们一点点大就有了买名牌的习惯,其实,这种习惯从某种程度上就是炫耀型消费,有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买的可能就是300块的茶叶。另外,对经济现象的理解,不能单纯从道德上考虑,而应当考虑到人的逐利本性与市场的规范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

  思维基点:炫耀性消费,比如我们通过买名牌以傲视同学,其实是可笑的。道德不是解释经济现象的唯一标准,而要兼顾其他。



材料八:和谐

  在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鹿的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导致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四散奔逃了,但却恢复了蓬勃的生机。

  分析一: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即使是好心的干预,都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材料就是明证。人类的愚蠢在于人类的自大,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却忽视了自然的平衡法则是人无权也无力打破的,可见,人若不能依照自然法则行事,总会毁灭自然,毁灭生灵,最终至于毁灭自己。人类对大自然最大的尊重,我想,应该是无为。当然,人类已经丧失了面对大自然而无为的能力,是的,丧失了能力,人类已经过多了参与了自然,那么,就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持对一切生灵的最大敬意,或许,会比较和谐地生存下去。

  分析二:这则材料当然也可比附于生命存在的一般规律:那就是生命只有在竞争与运动中才能健康成长,和谐生存。一旦贪图安逸,耽于享乐,很有可能导致生命的退化,使生命失去活力,最后,就只能是基因的褪变,物种的灭绝。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一个进取不辍的人,一个进取不辍的种族,总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竞争力,反之,抱关自守,保守不前,害怕革新与变化,置世界潮流于不顾,人就会变成遗老遗少,种族就会变成最堕落邪恶的种族。

  联系实际:其一,人类因为不尊重自然,不能谦卑地对待其他生命物种,已经让地球面目全非,千疮百孔了——无数物种已然来绝,全球气候已然灾难性地变暖,臭氧层已然洞开一个大洞,地震频发,海啸时来,洪水不绝,火灾不断——人类正在毁灭地球,其实也在毁灭自己。人类是不是该醒一醒了!其二,我们这个民族总是喜欢强调中国特色,其实这是一种害怕参与全球竞争的表现,结果很清楚,我们拒人类最先进的制度于国门之外,我们使自己的种族依旧还惯于做奴隶,而短于做公民。

  思维基点:其一,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是人类面对大自然的唯一正当的态度。其二,勇于竞争,拥抱开放,人会成为新人,种族会成为新种族。



材料九:为别人开花

有一天我打开花店的门时,发现自己门前的几盆鲜花居然跑到左边饭店的门口去了。我气得要去与人家理论,父亲拦住了我,要我再从店里搬出几盆鲜花来,放到右边那家饭店的门口。我迷惑不解,还是照做了。第二天早上,这里的鲜花同时争奇斗艳,人们纷纷过来询问,到两家饭店门口,才知道鲜花店在中间位置。于是我的生意开始转好。而我的鲜花生意也带动了两家饭店的生意,他们的老板出来与父亲握手,说我们帮了忙。父亲说:“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允许我将鲜花摆到你们的门口,替我做广告。”我这才恍然大悟。

分析一:遗人玫瑰,手有余香,真正的佛教徒,如林清玄之类的人,他们坚信自己的善行是对自己人格的最大成全,不知道这位父亲是不是佛教徒,不敢肯定他是一个有深刻佛理修养的人,但从他的行动之中可以看出,他相信,善有善报,他也果然以其善行为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免费广告。于此可见,善有时会带来世俗利益。这种功利主义的善行观有时其实是必要的——所谓功利主义的善行观,是认为善能给自己带来世俗利益,并不是佛教徒般的以善作为信仰来锻炼人格,纯洁道德,并以此作为对生命的最大成全,并不计较善的修养与积累能否给自己以什么世俗利益。显然,宗教信仰里的善行观如果能普及,当然是人类的大幸,那么,功利主义的善行观有没有价值呢?我想,还是有的,一个人相信善能带来好处,总比相信恶行能带来好处好,有人说这是伪善,伪善也比真恶好,因为一个人伪善,说明他至少相信善比恶好。

分析二:功利主义的善行观有时会遭遇严重的打击的,这在生活中很常见。因为世间多的是善无善报的事,有时,善还会引来恶报,那怎么办呢?这只能由每个人自己来回答,但我想,纵然善无好报,纵然善有恶报,我们还是应该行善,至少不可作恶。事实上,做一个善人比做一个恶人要简单得多也快乐得多,不过是把几束花放在人家门口,不过是给一个老人让让座,不过是给乞丐一块钱,不过是帮老人提一下行李,我们做了却不会有多大损失,至少可以让自己快乐。而一个人作恶,是需要筹划算计,也需要良心萌灭的,这难得多。而且,不作恶,至少可以活得心安理得,作恶超出了限度,又往往会遭遇法律的制裁。这也说明,如果一个社会鼓励功利主义的善行,那么善有善报的机率就会大增,如此,会进一步促进社会道德的整体的善的超越,也许会真的让人们由功利主义的善趋向超越性的善呢?

联系实际:生活中,我们总是懒于做一些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小事,比如不乱扔垃圾,比如捡起地上的香蕉皮扔在垃圾桶里,比如给乞丐一块钱,比如帮同桌捡起地上的书本……这样做其实也是在行善。行善是有感染力的人,至少他会感染自己,让自己心情愉快,内心充实安妥,也能使自己人际关系比较和谐。我们不用太多地去想这样做有没有什么回报,因为这样做,我们并没有什么损失,却帮助了别人,也愉快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思维基点:行善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可能是行善,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做一个善人,为什么不呢?



材料十:樱桃树故事

  传说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父亲回来发现后,质问家人:“这是谁干的好事?”华盛顿心里有点紧张,但想了之后,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惭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父亲反问道:“小鬼,把我心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吗?”华盛顿见父亲怒气未消,便回答说:“可我告诉你的是一个事实呀!”父亲听后,不但没有处罚华盛顿,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更有价值。”

  分析一: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我曾经看到过一个版本,强调了华盛顿的诚实;这是第二个版本,强调的则是华盛顿直面事实、承认错误的勇气。两个版本的相同之处很清楚,就是强调华盛顿从小就有良好的的道德品质。但是,据美国的历史学家们说,这个故事其实完全是虚构的,华盛顿小时候从来没有过砍樱桃树的经历。如果这个故事真的是虚构的,我们如何理解这种编造伟人经历的行为呢?我们得看编造的过程。据美国的历史学家们考证,美国建国后,这个新生国家人民的民族自信心高涨,当时民间有人便自发地编写段子,类似我们现在的手机短信,以故事的形式,歌颂他们的建国之父们,他们其实对建国之父们的人生经历知之不多,便不免有些虚构,但因为通俗易懂,加之人们喜欢,一下子流行开来,而且,在流行的过程中,时有人即兴加工,华盛顿的这个小故事就是在口耳相传中慢慢成型的,这是民间文学的典型特征。由于华盛顿本人实在是古今以来最有影响的伟人之一,这个故事便借了华盛顿的名声,一直流传下来。事实上,没有这件事,也丝毫无损于华盛顿的伟大。当然,也有美国历史学家说,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个故事纵然的确与华盛顿无关,其实也具有文化意义上的真实性。因为故事在流行与接受的过程中参与建构了美国的民族性格与文化性格。我想,这倒是事实,一代代美国孩子读着这样的故事长大,他们接受的是关于诚实与勇气的道德教育啊!当然,这里得有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华盛顿必须真的真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否则,讽刺就大了。美国人很幸运,这个故事即使是虚构的,也没关系,因为其符合人格真实——华盛顿不仅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旷古绝今的道德完人!人民因为爱戴而自发地编造了某个故事歌颂大人物,这种行为在民主制度的保证下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故可为其他人民接受。但如果是大人物基于政治目的,树立道德偶像,没有道德偶像,也要虚构道德偶像;或者为了神化自己,授意下属编造关于自己的故事,伪造自己的道德形象;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是不道德的,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这种自上而下,在权力的驱动下欺骗人民的行为其目的并非要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准,而是为了达成某种政治目的,是赤裸裸的愚民,其结果必然是政治合法性的破产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道德沦丧,不能不说与雷锋等道德偶像的破产,伟人灰溜熘地走下神坛有相当的关系。

  分析二:当然,诚实、直面真实的勇气本身,肯定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与向往的。但是,华盛顿并非因为有这样的道德而成为华盛顿,一个人成为伟人,原因极其复杂,有必然也有偶然,不可单一地归咎于某种道德品质,如果那样,是可笑的,道德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们是个唯道德主义的国度,自古以来,也一直强调道德治国。结果是越治国越落后,国人的道德水准也越来越低,这真是荒唐。我们应该认识到,道德是治不了国的,法律才治得了国,才华与能力才治得了国。一个法律高于一切的社会,才能确保人民的道德水准保留在较高的层次,而一个道德治国的国度,法律不能高于一切,总有人能一言兴邦,那么,国家是好不到哪里去,道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联系现实:我们平时的作文材料通常都是一些道德故事,出题者总以为这些故事里的道德主角拥有东方不败的葵花宝典,天下无敌。这其间的荒唐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学生只要写一篇作文就可以应付所有的道德化材料,反正,出题者就是让你写某种道德品质可以包治百病,今天写诚信,明天写谦虚,后天写孝顺,换个词就行了。后果不止此,长此以往,道德虚无必将深入学生骨髓。我们应该认识到,道德的确很重要,但道德的力量只有与法制配合才能显示出来,这是对国家而言的,而对个人而言,道德当然重要,才华与能力其实更重要。当然,一个人如果既有才华与能力,又有道德,那自然是更易成功了。

  思维基点:其一,对道德材料,我们不能毫无疑义,而是要弄清真假,以免上当受骗。其二,道德绝不是万能的,就一个国家而言,道德的威信建立于法制的威信之上;就个人而言,道德的力量建立在才华与能力之上。



材料十一:农夫与牛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到:“牛虽是畜生,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的说这头牛好那头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分析一:农夫的言行不独令我感动,更令我肃然起敬。他的言行看似朴实无华,却传递着一种高贵的生命伦理。这是一种久违的生命伦理,是人类初民时代的原始理性,他们怀着感恩之心膜拜着世间万物,坚信万物有灵,且万物之灵会给予自己以恩赐。事实上,也正是世间万物以自己的博大仁爱养育了人类的祖先。然而,随着文明的发展,理性的发育增长,人类抛弃了万物有灵的生命伦理,以万物之灵长自居起来。这是所有生命噩梦的开始,当这个自居为万物灵长的种类以自己的强权威福自用,为所欲为地做起地球的主人,世界的老大,短短几百年时间,地球上的生命种类便加速度地灭绝,现存的生命种类居然不及人类文明初期的百分之十。这些生命种类的灭绝除去自然原因外,一方面源于人类的疯狂掠杀,一方面源于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毁灭性破坏。这是自然的,当人类把所有的生命物种只是当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资源,当人类把整个地球只是当作自己的居室,他们怎么可能不对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生死予夺呢?然而,其他生命物种的噩运,地球环境的毁灭,其实也是人类的自我毁灭。不是吗?臭氧层越来越薄,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风沙暴、山崩、海啸、火山、地震……越来越频繁,人类的安全还有多少保障?当物种越来越少,地球上的生存资源又还能维持这越来越惯于享受的人类多久呢?

分析二:人类的妄自尊大,人类理性的膨胀,导致的这种万物为我所用的生命伦理显然是目前地球生存危机的罪魁祸首。当然,人类再也不可能回到那个朴素的时代,相信万物有灵了,事实上也不需要,这个农夫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是的,我们需要的不是膜拜万物,而是尊重万物。史怀哲提出的尊重生命的伦理与农夫一致。当然,尊重生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如何才能做到呢?像这个农夫一样,做一个谦卑的人,深刻地发自内心地体察生命的特质——所有的生命,不论是牛,还是其他的什么生命种类,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情感与需求,同样好生畏死,同样渴望价值认同与理解尊重。有了这样的认识和体察,我们还怎么可能把这些生命物种只是当作我们的利用资源呢?有了这样的认识和体察,我们又怎么可能不心怀感激地意识到所有的生命都是上帝的造物,是平等的呢?

联系现实: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饭一水,都与其他生命惜惜相关,我们久已习惯,也久已麻木。但是,当地震来临,山河破碎;当物种灭绝,资源告謦……我们是不是该意识到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人类理性的膨胀与人类欲望的疯狂。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自身的理性与生存方式,深刻认识到人类这一物种只是所有物种共存共荣的一个环节,从而怀着谦卑、感恩及赎罪之心把对自己的过度的爱与关切还给其他生命,对他们温柔体贴,尊重理解他们?

思维基点: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一个物种的生存都与其他所有物种的生存惜惜相关,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有自己的情感与需求,都如人类一般好生恶死,渴望理解认同和尊重。人类只有本着谦卑感恩之心赎千年之罪,以加倍的温情对待其他生命,才有可能还地球以和谐的本来。否则,人类仍然一如既往的视地球及其物种为自己的生存资源,予取予求,那么,人类就是走在自我毁灭的路上,这条路已经离尽头不远矣!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18:24:5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辑:生命与教育

材料一:愿意当小丑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分析一:

这则材料体现了二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国老师的教育方式可以称之为惩罚型教育方式。外国老师的教育方式可以称之为鼓励型教育方式。毫无疑问,前者是粗暴的,不可取的,后者是适当的,温暖的,令人愉快的。后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而任何个体生命总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渴望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后者给予了孩子以认同和赞赏,事实上是给了孩子以宝贵的尊重和期待;有理由相信,这个孩子在这种生命认同感中一定会努力让自己的自我价值在做小丑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分析二:二位老师之所以作出相反的反应,还因为他们对志向的理解不同。中国老师将志向分为大中小的等级,而后以志向的等级给孩子进行等级划分,这是一种专制主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很熟悉,因为我们知道他所说的大志往往意味着把个体生命的价值绑架在国家、民族等集合概念的战车上,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道德神话;或绑架在社会等级的金字塔之上,比如做元帅、领袖、科学家等等;或绑架在道德谱系的顶端,比如做雷锋、英雄、圣贤等等。在专制主义思维里,一般情况下,这三者是互通的,为国家、民族服务往往意味着有比较高的社会等级和道德积分。但是,外国老师从尊重生命的基点出发,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人的道德积分、价值高低与职业、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关系,更与志向无关。人的志向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小之分,其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是否通过实现志向达成了个体生命的独立、自由,是否从中获得了生命的尊严感,是否从中获得了创造的快乐,是否从中体会到了价值实现的幸福感。

联系现实:人人生而平等,但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这是因为人是一种有差别的存在,比如人有能力差别,人有智商差别,有认识差别等等,但不管是什么差别,却不能使人的平等、尊严有丝毫折扣。所以,不管我们将来想做什么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要全力以赴地去做,而且是理直气壮、满怀自豪地去做;以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中获得独立、自由与尊严。

思维基点:其一,尊重生命,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其二,生命的平等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一个配套的工程,需要一切其他领域的平等,比如,职业、身份、地位、道德、志向等等都是平等的。



材料二:父亲的礼物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向父亲求助。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并告诉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世界上去闯一闯。”后来,戴维·布瑞纳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成功。这个明星在回首往事时,认为父亲的那枚硬币是最好的礼物。

分析一:家庭、学校、社会应该给予孩子们的最好的教育是什么?自由!是的,只有自由才能让孩子们承担起对自我的责任,孩子们才能自立,才能顺应自己的天性与兴趣去发展自己的爱好与才华,这肯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正是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却会快乐地成长成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因为他们是充分自由的,满怀自尊的。

分析二:我们的家庭通常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他们的吃喝拉撒,甚至他们的思想与情感,以爱的名义,实际上是切断了孩子自我成长的路径,扼杀了孩子本来应该有的多种发展可能性。我们的学校和社会通常只要求孩子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一个考试机器,没有为孩子走向社会,过自己的人生做任何工作。这些都是最不人道的教育。

联系实际:我们经常会收到各种礼物,但我们几乎没有可能性能收到一份鼓励我们的尊严与独立性,鼓励我们自由创造生命价值与经营自身生活的礼物。我们总是被要求做一个乖孩子、好学生、要听话;看山一样的教学资料,做海一样的题目,听枯燥乏味的应试技巧。我们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爱好。我们处在青春期,却没有青春;我们活着却无能想像安排自己的人生,我们其实只需要一件礼物,那就是自由。

思考基点:其一,一个人真正的成功是能自由地经营自己的人生,无论这人生是多么平凡,只要是自己自由地想像、规划,并努力去做的,那么人的尊严感、价值感就会在此过程中显露无余。其二,每个人都是生而自由的,但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戴上了重重枷锁,我们需要的礼物,只是我们被剥夺的。



材料三:文凭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留学欧美各国,学得一肚子知识,却没有拿回一张文凭。蔡元培先生也是这样,五次出国,在国外游学十二年,没有拿回什么文凭,却把美学、人类学、实验心理学等新成果带回中国,形成了他著名的“学术救国”思想。现在的某些“海归派”恰恰多的是各种耀眼而花俏的洋文凭,却很少拥有真材实学。犹如现今一些高校“名人”的名片,头衔越来越多,学术成果越来越少。

  分析一:五四新文化运动那个时代再也不会有了。那个时代,一个人的才华与能力就是他自身的证明,无论是蔡元培还是陈寅恪,他们都因为自己的才华而获得了他们因有的位置,从而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文凭对他们而言,在他们看来,在别人看来,都不重要,因为那个时代,人们看重的是人的实质,即人的才华与能力。这就避免了没有条件获得高学历文凭却通过自学而拥有才华与能力的明珠蒙尘的遗憾。但是,现在,一个人的才华与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凭,只有一纸文凭才能确证一个人的才华与能力,认证一个人的价值。事实上,文凭只是一个人学历的证明,然而,一个有高学历的人就一定有才华和能力吗?恐怕不一定,所以,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实实在在地发展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力求与其文凭相符才是正当。一个鼓励追求实质而不是形式的社会,才是一个人能尽其才的社会。

  分析二:名与实的悖谬非自今日始,但于今尤烈。这是因为文凭越来越意味着利益,代表着权威与名声,为了这权威与名声背后丰厚的利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取高学历的文凭,比如通过权与钱等等。这就使当下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局面,一方面,文凭代表了权威、名声与利益,但另一方面,却又越来越没有了权威,名声倒是越来越大,却是那种千夫所指的名声。这需要社会真正地认识到我们的人才识别标准过于单一了,我们的时代风气过于唯形式主义了,我们的文凭发放管理制度太不严肃了。

  联系实际:其一,当今社会,文凭滥发是高校学术腐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背后有着太多的利益纠缠,如果能切断文凭与利益之间过于紧密的关系,还文凭以纯粹的学历证明形式,严格管理文凭的发放与验证体制,坚决抵制权与钱对文凭的收买,或可收一定之功。其二,中小学教育就培养学生名与实之间的理性认识,让他们明白一个人的实质并不是一张文凭能证明的,只有自己的才华与能力才是自己的确证,以期收到纯洁社会风气的效果。

  思考基点:其一,名与实,文凭与实际才能之间的关系。其二,文凭与利益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权与钱收买文凭的原因。其三,文凭发放制度的不完善,监督机制的缺乏,人才评价标准的唯形式主义是名与实悖谬的另一重要原因。



材料四:壳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分析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蜗牛妈妈不仅给了孩子以希望,也给了孩子以自信和勇气,给了孩子创造自己人生的密诀!即:认识你自己,同时也相信你自己!是的,真正的教育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限度,也认识自己的天赋,即,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而具体的个人则更有着太多的缺陷,但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又一定有他的长处,明乎这一点,只要相信自己,扬长避短,一定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分析二:作为寓言来解读,这则材料是隐喻教育的,但如果不作为寓言来解读,我们会发现,这其实就是动物世界的真实生存状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况呢?每一种生命物都有自己生存的天赋。大自然也好,上帝也好,他们赋予了生命物以生命,就一定赋予了他们存活的能力。这不能不让我们产生对生命本身的敬畏,更不能不因此而意识到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生命物更为优越。人在以万物之灵长自居,对大自然予取予求,对其他物种任意掠夺捕杀时,应当有一种摧残生命的罪恶感——人无权毁灭任何生命!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人只有与其他物种和平共处,只有珍爱一切生命,人才能真正生活在一个和谐的世界里!否则,等待人类的就是物种迅速灭绝,资源彻底枯竭,生态严重失衡,气候日益严酷……人类就会走向灭亡,人类珍爱生命,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处,其实也是给自己生机!

联系现实:其一,我们面临着严酷的教育现实,我们很少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力量,他们总是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无奈和自卑,因为我们的教育总体上说是一种苦难教育,除了让我们感受到生存的残酷,竞争的激烈,既不让我们认识自己,更不让我们相信自己,我们一点尊严感与独立感都没有,我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更无法去发展这天赋成全自己的人生,我们需要蜗牛妈妈这样的教育!其二:人类越来越成为一种无法无天的存在物,毁灭环境,掠夺资源,灭绝物种……于是资源危机越来越严重,于是气候越来越变幻无常,于是人对人越来越疯狂……这一切其实都在为人类缺少对生命的敬畏,我们需要的是敬畏生命的伦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和谐地生存。

思维基点:教育的力量来自于温暖而真实的引导,引导我们知道自己的限度与天赋。一切生命都是自然或上帝的造物,人并不是一种超越性的物种,他只有与其他物种和平共处,世界才能和谐共生。



材料五:陶渊明授教

  陶渊明辞官归田后,有一年轻后生向他请教读书的方法,他把那后生带到一处农田边,指着一棵秧苗让那后生看。后生看了很长时间,他问道,你有没有看到秧苗长高?后生摇头说没有。他说,你没有看到它长,可它却从刚栽下去时几寸高长到如今的尺来高,学习也是如此。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随后他又把那后生带到门前,指着一块磨刀石对后生说,你看那凹面,是哪一天变成这样的呢?后生也摇头说不知。他说,那也是天长日久的结果,学习也是同样道理。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分析一:这个故事明显是编造的,陶渊明若如此好为人师,纵然是智者,却也只是入世之智者,又如何做出世之圣贤呢?如果我们要给学生以好的教益,就不能如此胡编乱造,纵然编造的意图是好的,纵然所讲道理是明敏之论,若是岂图假借名人,其说服力恐怕就打了折扣,不知道的学生自然好说,若是知道的,怕会起到很坏的效果。学生因此对所说道理不以为然尚是小事,怕的是助长了其不严肃的学风与人品。

分析二:道理其实挺实在的:读书做学问也好,人格修养也好,做事情也好,的确都是这样,若能勤奋不辍,则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然是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说明人世间没有什么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唯有坚持有恒,日拱一卒,方可有成。这个道理依托于人的有限性,因为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发展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他做什么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坚持,不然,就只有半途而废了。

  联系现实: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总是希望不学而有所成,我们也经常幻想不劳而获,这都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长就是各种能力,心智的发展,这些绝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只能慢慢来;有时要有耐心,不要以为自己努力了没有成就,其实成就是有的,只是太微小,所以觉察不到,只有坚持做下去,成就才会突现出来。人不就是这样吗?一天天看去,自己没什么变化,可回头一看,一生已经去了很多了。若是能一分一秒地珍惜,自然就少些遗憾了。

  思维基点:材料的真实性是一种必须的品质,否则会导致很不好的后果,人生也当如此。另外,成长只能是渐进的,那么做任何事就只能渐进,这要求坚持与耐心。



材料六:甲午是个啥

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都兴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清什么‘甲午’!”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打仗是当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分析一: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很奇怪的民族,他是世界上历史记载最多的民族,却也是对历史最无知的民族。中国人近代以前的历史记忆只不过是个人记忆的口耳相传,至于卷轶浩敏的历史书籍,那只是极少数人的专利,而这少数人与其说他是在记忆历史,莫如说他是在以记忆的方式遗忘历史,因为他们只是为帝王牢记历史,而后对人们施以统治。他的记忆必然是选择性的或扭曲性的记忆,而人民,则越无知越好。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古代历史记忆的这种扭曲,抹杀,遮蔽式的遗忘,正是中国传统专制社会能持续几千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因为对历史的扭曲与遗忘,只能导致历史的重复。

分析二:但是,我们是现代人了,已经不是专制王权时代了,历史记忆应该正常化了吧?然而,情况如何呢?我们还是没有历史记忆!我们岂止不知道耻辱的甲午海战,就是抗日战争,就是文化大革命,我们又知道多少真相呢?我们知道得可怜,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我们只是忙于赚钱,忙于活命。我们从来就没想过,我们不记得甲午,历史会记得,他会重复;我们不记得抗战,历史记得,他会再来一次;我们不记得文革,历史记得,他会再来一次……到那时,我们还想赚钱活命吗?没命了!当一个民族没有了历史记忆,这个民族的历史就只能一再重复。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有关于历史记忆的教育吗?我们的历史教材本身就是选择性遗忘的成果,本身就是刻意扭曲的成果,我们怎么可能有历史记忆呢?我们的生活也不允许有历史真相的记忆,所有发生过的事,都是好事,坏事也会变成好事,这就是我们的逻辑。所以,我们不记得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中的死亡与痛苦,却记得我们在地震中的悲情的表演。这真是不可救药的劣根。

联系现实:其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由每个人的历史记忆累积起来的,一旦官方的历史记忆完全取代了个人的历史记忆,这个民族就不会再有真正的历史记忆,那么,这个民族的历史就只能是永远的重复,重复灾难和无耻。于个人而言,他自己的生活就是他的历史记忆,他若忘记了自己的生活,他就只能活在无我的状态,成为行尸走肉。所以,在我们这个有意选择遗忘的国家,每个人记下自己的历史,可能是对这个民族整体历史记忆的拯救。其二,有时候,我们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忘记了刚刚发生的事,民族的灾难,个人的苦难,他人的非正常死亡?为什么?我们是对生命太麻木了啊!我们并不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因为记忆就是生命与生活,我们如果真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又怎么可以遗忘自己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呢?又怎么可能允许他人刻意扭曲抹杀我们的记忆呢?又怎么可能对自己生命中的一再重复上演的苦难无动于衷呢?

思维基点:遗忘历史,历史就只能原地踏步,一再重复,苦难与罪恶的重复。记忆历史就是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权力总是抹杀历史,扭曲记忆,因为他们就是要永远重复自己的统治。



材料七:学在幼儿园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分析一:我们通常以为那些做出巨大成就的人是天纵其姿,其实,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他们曾经享有正常而人性化的教育,尤其是童年教育。什么是正常而人性化的教育呢?尊重人性,尊重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而这其中,一个正常而人性化的童年教育至关重要,因为他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如果开始错了,后面的要校正就难了,生命不是一张白纸,错了可以抹去,关于生命的教育无论对错,其刻痕都是一辈子。那么,正常的好的童年教育是怎么样的呢?首先,帮助孩子形成基本的道德伦理,强调底线,万不可高调。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这些只是一些做人的底线,不会对人性的发展与完善形成压制,却为人性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根基。如果一上来就给学生以狭隘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从小就立什么意识形态化的大志,孩子就是在遭受残害,他长大了又怎么可能去做一个正常人呢?至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则是最好的生命教育了,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所有关于生命的奥妙,他既可激发孩子的兴趣,又可埋下思考人生的种子,还可给孩子以珍爱生命的启示……自然让孩子可以有无穷的发展可能性!有了这样的正常的人性化的童年教育,以后的教育若能顺着这个路径走下去,生命的自我实现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至于他能不能做出很大的事业,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分析二: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已经忘记了这些,我们从幼稚园开始,不是给学生确立一个基本的道德伦理底线,然后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而是用一个严格的社会规范框架压制孩子,让孩子主动扼杀生命的天性,适应规则,比如上课不许讲话,要背着手……太多的清规戒律使孩子从小就充分社会化,对身体的使用范围大幅度缩小,与此同时心灵的空间也大大缩小,而心灵空间的缩小本身就意味着兴趣的抹杀,生命被抹杀了兴趣,就等于被抹杀了将来。更何况我们的最初教育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教育呢!试问问我们的孩子,他们最初被教育要爱的人是他的爸爸妈妈亲人还是祖国母亲,其答案总让我们无奈!

联系现实;我们已经过了童年了,我们身心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扭曲和毒害,我们能怎么办呢?过去的改不了了,现在,就让我们自己给自己减压吧,别想实现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志向了,做好自己,让自己,让自己的父母亲人快乐;做好自己,有什么兴趣就发展他,不要放弃;做好自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行。至于教育,我们就不说了,那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

思维基点:人的最大成功在于其自我实现。人的自我实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常的人性化的教育。正常的人性化的教育关于价值观是普世性的生命价值观,关于道德是最低底线道德,关于生命以兴趣的激发与鼓励为导向。



材料八:书本是甜的

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翻开书本,滴一些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闻书本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所以犹太人便成为了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

分析一:犹太民族是一个杰出的民族,他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都留下了犹太人的深深烙印。我们可以在人类文明的不同领域随便说出几个里程碑式的名字,他们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马克思,康德……因为这个民族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民族。他们热爱教育,热爱书本,就如同蜜蜂热爱花朵。任何一个民族要想为世界做出贡献,哪怕是一点点贡献,不重视热爱教育都是不可能的。热爱教育、重视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强大之本。日本是这样,美国是这样,所有发达国家都是这样。

分析二:热爱教育,重视教育不是口头的宣传,而是上自政策的保障,下至家庭与个人的努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样煽情的口号固然动听悦耳,却没有还给所有儿童以受教育的权利来得更实惠。当教育完全成了家庭的事,过高的成本只能使人们望书兴叹。其实没有哪个小孩子不想读书,没有哪个家庭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教育,关键在于,政府是否履行了保障孩子受教育权的责任,关键在于政府是否对教育投入了超过动听言辞的重视,关键在于政府是否对教育进行了制度化的保障。羡慕其他民族受教育程度高是没用的,把这个责任交给父母更是无耻的,更大的责任来自于政府。

联系实际:现在,我们的父母是重视教育的,无数家庭几代人砸锅卖铁,就为了供孩子读书;还有无数家庭即使是砸锅卖铁也供不起孩子读书,他们只能放弃;而孩子读完书后就失业,找不到工作更成了普遍的现实……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现状,成本太高,回收太少。问题出在哪儿了?我们的教育经费在全世界排在了倒数,不如乌干达;我们的孩子受了教育却并不能学到什么真正的学问与能力,也不能依此生活……这就是关键!

思维基点:每一个人都有神圣不可剥夺的受教育权,每个人都有要求国家重视教育还其受教育权利的权力。重视教育不只是家庭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不应当只是几句口号,而应当是制度化的保障。



材料九:在瑞士过马路

  在瑞士的一次经历使我终身难忘:那天早上,我在经过一条空寂的马路时,见绿灯亮起,便信步往马路对面走去。不料,右侧有位老人指着他脚下的横道线对我说:“here,here (这里,这里)。”原来,我没走在横道线上。老人的态度非常和蔼而诚恳,我顿觉无地自容,想想自己年纪一大把,走路还要外国人教,实在是羞愧难当。

  分析一:这个人的经历恐怕所有到外国的人都经历过,走路要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上厕所后冲洗,不可随地吐痰,遇事要排队,公共场所要让座不大声喧哗……是的,我们不会走路,不会过马路,不会上厕所,不会坐公汽,不会买东西……没什么借口可以掩饰这种尴尬——我们的文明素质太低,即使从做人的细节上说,我们也不能算是文明人。有些东西是普遍的,用民族性或国情论只会让人觉得可笑。比如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全球公约。再比如尊老爱幼,恐怕也是所有民族都认可的基本伦理要求,而不是什么美德。其实我们这个民族也是认同这些东西的,只要留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关于这些基本行为规范的标语红幅挂满了各种场所,可为什么只有到了国外,我们才发现我们其实不懂交通规则,不懂尊老爱幼,不懂公共生活伦理呢?

  分析二:原因太简单了,因为我们所有这些关于基本行为规则与公共道德的标语口号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落实。小时候我们的教育没有行为规范教育与公共伦理教育,小时候我们的教育也没有关于公民基本素质的实践性教育,我们从小所受的只是那种大而化之的意识形态教育,比如爱祖国、民族等等名词,仿佛爱上了这些名词就可以做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好像当年的义和团相信喝了神水可以抵挡刀枪——这实在很可笑。到大了,我们也没有受到关于法律规则的教育,实际上法律也通常不是刚性的而是选择性的,这使各种基本的行为规范与公共伦理成为了可有可无。

  联系实际:其实我们平时走路就是这个老人的走路方式——我们其实也不会走路,但没人会告诉我们这个真相——因为我们身边的人和我们一个样,我们都不会走路。我们经常闯红灯,闯过后还万分得意;我们经常随地吐痰,吐后还顾盼自雄;我们经常抢座位,更不给老弱幼让位,我们对此无动于衷;我们从不排队,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大声打手机……从来没人告诉过我们这不对,相反,大家都一样;从来没有法律或规则的惩罚临到我们头上,临到我们头上时,已经是死亡与伤害发生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受到相关的行为规范教育与公民伦理教育,而之所以我们没有受到这种教育,后期也没有形成人的行为规范,是因为我们没有生命教育,我们从不尊重和热爱生命,不明白,做一个文明的人才是生命高贵的表现。

  思维基点: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小事其实让人倍感沉重。我们几十岁了还不会走路,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没有受到相应的公共伦理教育,长大了也没有类似的法律法规的补课。因为我们不是作为公民培养的,而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培养的,我们其实并不认可尊重生命的理念,一切尊重生命的教育都是从细节开始的。  



材料十:三份试卷

  在一次考试中,老师将三组题目发给学生。一组为20题,一组为30题,一组为40题。全班同学都作了选择。题目收上来了。老师将选择20题的学生都判为C等,尽管有的同学做得全对;老师把选择30题的同学都判为B等,尽管有的同学只做对了一半;而老师把选择40题的同学都判了最高的A等,尽管有的同学对的很少。老师解释说,这次考试不是考同学们的能力,而是考同学们的勇气。

  分析一:这是一则意味深长的材料,意味深长的不是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多么富于启发意义,有多少创见,恰恰相反,我说其意味深长,是惊诧于他在教学方式中表现出的自以为是及愚蠢专横。他当然想考察学生的勇气,这没有什么问题,但他事先既没有对学生进行说明,事后也无任何对学生的调查,仅仅只凭形式上的多少就对学生有无勇气作了判断,其轻率与无知,莫此为甚。这样的教育只可能导致学生对勇气意义的混乱理解。什么叫勇气?难道做40题就是有勇气?如果这40题很简单,而那20题很难,那怎么去区别他们勇敢的程度?更何况,做哪一组题,学生在选择时就一定是根据数量来决定的吗?难道他们不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决定,根据时间的多少来决定?如果是这样,不正说明他们的理性智慧吗?莫非理性智慧比不上勇气更重要?可见,这种测试甚至会引起学生走向对不同生命品质的理解歧途。

  分析二: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浆糊式的教育。考试也是一种教育。但一定要有明确考试内容、目的指向、及价值导引。所以,首先,试卷的设定就应该清楚明确,不可以产生方向性的歧异。其次,你得开明民主,尊重学生的意志,特别是在非客观性题目的测验中。再次,最关键的是,你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明白人,如果本身是一个无知之徒,却以无知为有知,以一时的心血来潮来设置一种既无明确标准,又易引起思想混乱,却完全以自己的看法为标准的测试考察,将祸害无穷。

  联系实际:学生们深受这种老师自以为是的愚蠢教育之害已经很久了。老师们常常花招迭出,无非既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又想卖弄自己的权威,他们其实根本心中无教育、无教育对象,他们心中只有自己。这是一种可怕的教育专制,面对他们的专横与沾沾自喜,学生们应该怎么做呢?不能再忍气吞声了,而是应该坚决予以拒绝。明确地告诉他们,他们需要受到尊重,需要受到公正的对待。

  思维基点: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教育应该让学生满意,而不是让老师得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8:32 , Processed in 0.0881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