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吴礼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14:5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吴礼明

http://blog.cersp.com/7822463/1274665.aspx

  ――我想说的是,孩子提出的种种问题可以有许许多多十分不同的答案。因此教师的角色在于利用这些问题来传递他认为重要的信息。一种教学计划的存在将捆绑住教师,使他觉得必须讲述这样或那样被规定的事物,而事实上他是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讲些另外的事情。我觉得教师带着他们的学生忙乱地追随―― 一种没人能明白的教学计划是一种可悲的状况。从孩子智力发展的角度讲是令人遗憾的。应该让教师更好地利用机会深入地阐释一两个题目,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处理另外一些题目。
  ――我努力好好学习,我是好学生;我想向所有人证明我是最出色的人之一,这是很荒诞的。可不管怎样,我还是准备考高等综合技术学院并且被录取,这证明些什么?我是一个遵循惯例的人而已。我按教学计划学习,学习它让我学习的东西。没有什么比这种态度更愚蠢的了。说到底,我们20岁时被人在我们不饿的时候依据我们喝汤的能力对我们进行筛选。我的化学很好,可我却什么也不懂。我为考试学习背诵,可考试的第二天就忘光。我的历史正说明什么应该做而什么不应该做。同样,如何考入国家管理学院(l’ENA)?靠在25岁时奉承60岁年长的人。这不是什么好征兆。他们聪明,但他们同样是因循惯例的人。在写了些十分复杂难懂的书后,我对自己说,如果我想让人们理解我最终要说的东西,我一定要换一种写法。
  ([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转引自郭初阳《多么反动的一本书!》一文)
  一个文本教什么,是应该依照教师的喜好取舍,还是应该依照教材编排体例决定,还是依照教师自己确立的循环教学体系来安排呢?……类似的问题可以说由来已久了。《语文学习》2004年第2期就“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几种声音”展开过讨论,其中“教师来稿摘登”里有一个论点,曾引起我的注意。
  该作者说,依照美国教学法,教师应在一开始就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在写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的课案时,他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体会常春藤上的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2、弄清人物主线、次线的关系,领会主线对描写任务、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但是,一堂课下来他发现,“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搞清楚老贝尔门还是琼西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上了。虽然基本上完成了第二个教学目标,从微观角度解决了这篇小说主线次线的问题,但从宏观角度来看,我想让学生理解情节线索对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目标就远远没有达到。”在事后,他仔细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就出在没有在一开始就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以致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标。”
  对此他给出了理由,说:“清晰而明确地写下教学目标,这样做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并且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有职责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为的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这种论调可以说非常具有典型性,也正契合目前正在热胀的关于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讨论。但是,正如该杂志的编者在编后里提出的疑问,我对于这种做法也不敢恭维。说为学生如何如何,其实只是一个幌子,教师要兜售的还是“教学目标”中体现他自己的教学意志。而种种“教学时的不确定感”,不仅令他极为忧虑,也是要深为避忌的。这也正是目前那些有效性课堂鼓吹者之所以极力鼓吹的深层动因之一。说白了,在这些课堂上,备课等于上课,上课等于教师讲解或变相讲解,课堂上没有丝毫的变化和改进。所以,所谓教学目标的问题,所谓预设的问题,如果真的放置到多少带有民主色彩的动态性课堂环境下来考察,问题自然就变得异常地严重起来。
  我并不反对有教学目标存在,而且认为还需要有具体而翔实的目标。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做任何事情总是目的、有意图的。问题是,这位老师对于语文的教学目标性质还缺乏深刻认识。事实上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等学科,对于具有无限丰富的语言和人文内涵的语文来说,所谓严格的学科进度和具体而渐进的逻辑演示都不存在,那么,严格地按照教学体系来安排所谓科学严谨的教学目标就显得真实而空虚了。
  而在一个个微观课堂上,一方面,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要切实,切近而可亲,可操作而可达成。目标最好不具综合性,而要尽量地简化。因为课堂有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如戏剧的舞台,它要受制于三一律而尽可能地简化一切多余的手段,所以课堂尽可能地但不是一味地节约而经济。
  另一方面,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堂目标时,自己心中要有一个切近和长远的期待。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目标又要显示作为教师的一个长度的意图,后者显然是通过前者来实现的。但是要明白,教师的心中的期望值并不等于客观存在,教师心中的课堂目标能否实现,还要取决于课堂师生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教师要运用自身的影响力来达成,而不是通过作假或动用暗示及其他的权力手段。(这一点,那位教师是真诚的。)同时,在制定时要留有弹性,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存在,也就是说这样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人性的,可持续的,发展的。
  而对于弹性目标,这里有必要申说一下。这与具体的课堂流程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建立起真正动态性的课堂,使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能够“达成”,教师要充分考虑在课堂上要解决和如何解决什么问题。显然那位老师在后者环节上是茫然的。一般而言,有两种方法:一是在课堂阅读出现深度困境时,教师适当引导以促使课堂出现新转机、发现新路径;一是教师并不试图弥合学生间的分歧,反而要帮助他们拓宽各自的思路以深化认识。尤其是后者,极有可能突破教师固有的认识。常常,教学精彩于斯,所谓无法预约的精彩呈现于斯。
  这样说来,教师要学会建立一种动态性的教学目标,并学会适时地进行修正。诚然,那位教师有可贵的反省,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目标设置出了问题,及由此而来的课堂运作出了问题。不仅如此,反而错误地后悔没有将“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从而将一节蕴涵极大价值的教学反思随意毁弃了。
  真正说来,一个教师的教学意图能否实现,往往需要教师对课堂发生的一切有比较充分的估量,对于存在于课堂的时间、空间、具体的环境,人以及不同的心理、情感及精神等等要有深切切的把握,从而使教学逾越难逃备课的魔障,而转移到课堂现场的现实生成和直接生成的即时运作上来。这样,才真正可谈及教学的效率与有效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41 , Processed in 0.0595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