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老师遇到“教育写作”/鲁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18:0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老师遇到“教育写作”/鲁亢http://blog.cersp.com/index/1042242.jspx?articleId=2509437

  并非面对市场的众多教育类杂志,却对老师的命运转变颇具影响力,老师必须通过在上面发表文章,来解决职称的问题。尽管有一些老师似乎对写作本身抱着兴趣和敬意,这些杂志普遍的保守作风,也不允许他们显露鲜明的立场和炫技的表现,也许他们有一些看法浮现于表面,到此为止,至于写作的高贵的意义和多元的技巧,对于长时间勉强学习和有限阅读的老师,去理解和掌握都相当的困难。写作的“教导”好像无处不有,老师教导学生,老师的偶像教导老师,只要有心,想写就写,大量的文字垃圾被制造出来,从“率性敷衍”到“真诚地对待”,单就老师的“教育写作”而言,无聊和幼稚的程度甚至高于其他的圈子。灌水的E时代文字充斥网络和媒体,玩家们本就没心没肺地泼洒空洞,没有目的,堆砌汉字的蚂蚁,无聊亦聊,根本无需认真看待。偏偏老师的“教育写作”承载的是教育的信息,乃至崇高的使命,必有一些经典的大词闪烁其间,与写作者仅凭一点热情的写作准备极不相衬,也无视开拓个人视野和写作修养的重要性。

  写作变成非完成不可的任务相当具有悲剧效应,东拼西凑的所谓论文,只想发泄无法掌控文字的随笔散文,还有顺口溜一样的“教育诗”,提供的是一种反自由现象的明证。我大量读到中小学老师以一小段大而无当的引言为开头,摁上一个例子,接着是言不由衷的一段论述,其中穿插几行名人名言,结尾是一小段人云亦云的“思想总结”,文科理科概莫如此,形成所谓论文写作的让人反胃的模式。写它为了忘却它。其实,这当中不乏一些老师不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的需要。对某一论题,他们在运作并思考过一些时日,但就事论事无意深入比较和挖掘的习惯已然成熟,这种反智的“固执己见”,完全来自缺乏自由气氛的恶劣环境,来自僵硬的泛意识形态的潜在的侵蚀,耳濡目染,日之所见,夜之所闻,皆深陷在教条和虚幻的怪异传播工具的泥淖中,当自然的反思能力和弥足珍贵的天分双双缺席,即便有感受、体验和愿望,仍然无助于就自己的专业范畴呈现丰富的构想和表达。

  随笔散文似乎比较贴近老师的生活,更接近内心真实的需要,对于老师的“教育写作”,算是一个可为的承载工具。老师平素乐意翻阅的也是随笔散文居多。言必称《读者》。《读者》,然后……没了。老师擅长的随笔散文仍不足观。我不相信那些信手写下的文字可尊称为“随笔散文”,或许叫“老师作文”更符合其敷衍潦草,真实的情况是视写作为畏途的“身份”。这样的“作文”不乏动辄几千字以上的。写的长对老师是一种考验,因为这不是多数老师敢为能为的,有可能是这样,对老师的写作写的好还在其次,或者说是可遇不可求,首先要求的是写的长,现在太多的“教育随笔”像在考场被限定字数一样,而且两页三页400格的作文纸还不一定都填的满。老师并没有练就字字珠玑,“少而美”的写作本领,相反,即便想写,可是只能写得“少而虚”,一落笔差不多就快收笔了。有一些看似较长的文章,当中分出若干个问题,细究每一个问题,都是“惜字如金”,浅浅涉及,永未谈透。但是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又多流于平铺直叙,看不出对写作技艺的追求,对其间的虚情假意,空泛甚至是耸人听闻的所谓大道理毫无警觉,人性的多面性湮灭了,尤其对所引用的事例、名言,无意甄别,也许真的深信不疑,哪怕它们早已被认定是以讹传讹,是荒谬不实的。我读霍金的《时间简史》,看到作者因应文中所述引用牛顿的“苹果”例子,还有其他几个流传已久的著名例子,一一给予质疑或否定的回答,很是羡慕。这当然靠的是经验和学养,我们达不到,那就让我们愚昧在那里,笨得近乎勇敢吧!

  撇开修养不谈,老师就教学的需要通过写作来“自我求助”,在写作中理清思绪,培养出对文字的感念,达到对思考、对文化的崇拜,再回馈给课堂,这样的课堂想必充满着希望,可是这样的课堂何其罕见。写作流于应付,为“不当老师”的“孜孜不倦”的应付,或是应付自己的困惑和焦虑。“教师博客”的大量出现,将这种本来就不值得提倡的虚与委蛇的态度,升级为“天下谁人不识君”。它解决了很大一部分老师“发表的困难”,真的做到了想写就写,“天天见面”,其实可以讨论的地方不多,形式改变了,价值观并没有改变。有的学校不鼓励老师玩博客,斥为终日瞎聊,不务正业。老师钟情于网络,不是在博客上发泄,而是流连于其他如游戏等,那又有什么好的呢?要老师把书教好,将成绩逼上去,不给他在“网络日志”里吐吐苦水,或大大地感慨一番,也是很不人道的。也许博客的兴起,才真正是老师遭遇“教育写作”的开始,相对而言,自由表达的空间明显加大了,不管是耽于“表演”,还是“只想说话”,写作的多元性必定会受到重视。我也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它虽不能挽救众多,起码可以减少本来有志于写作的老师灰心丧气的情况。我有时会收到这样的信息:上我的博客去看一看吧。我上去了,很快就下来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写,但总有你的理由,你写吧,我或许更希望你有厌倦的一天,现在完全没有,完全是自由自在的,那也很好,那就是你的写作。
  
  莫里哀的《太太学堂》中的主人公,一次经人提醒,才知道自己讲的一辈子的话都是散文。莫里哀是讽刺的。其实何须讽刺?那是“他的散文”,当我头疼于数量可观的这种“他的散文”,最终的结论是,这种社会必然会产生各种“怪物”,老师的“教育写作”只是其中之一,你重视与否,它没什么新花样,每天冒出来,让你去选择,或者你愿意,或者你放弃,都不关它的事。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2:18:36 | 只看该作者
从写一篇文章到出版一本书
陈蕾

  这个标题实在吸引人,但是又是让我敬而远之的。工作至今为止,我只写过一篇论文并也就发表过这一篇论文,所以对我而言,想着自己啥时候能够出版一本书,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对今天给我们讲座的张文质老师来说,应该不太难,因为他既是教育写作的高手,更是生命教育的“领头羊”和探索者。
  在开始讲座前,张老师特别提到:教育最核心的价值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教育是要传授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润泽生命。我想,这也是我这次开会的一个收获吧,学习这些教育的行动,并转化成自己自然而然的对生命的关爱的行为。
  “1997年6月的一个夜晚,我决定了一件事。我要写一部碎片般的正在进行的个人的‘教育史’。”张老师就这样从童年开始,采用一种比较性叙事的方式,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孩子正在经历的成长中关注同一话题。而“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由于你的努力,世界不会变得更坏;由于你的努力,某一些小事会得以改善;从每个人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
  这个环节,张老师阐述的很慢,列举了许多《唇舌的授权》里面的小例子,那些例子就在身边,也并不难找,就在于你是否用心发现,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生命教育,在于你是否能为此记录并引发深刻的思考。这倒是对我自己有些启发,有时候总奢望文章写得很长,然而缺乏思考,其实再长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所以,可以学习从写一些身边的小故事入手,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这个故事背后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
  对于校园文化,张老师从孩子读书的学校、课题介入的学校、听课观察的学校入手,谈及大众所不知晓的学校生活:离奇、荒诞、不可思议,用对抗个人已然的历史,对抗孩子正在成长的历史的态度来批判地看到校园文化。
  这让我想郑伟副校长QQ签名上的一句话:“老师水平再高,再负责最多也只能将自身“复制”,学校,更重要的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我想这里面的环境,应该更多的指这种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的营造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应该从孩子的成长出发,来建设适合他们成长、促进他们成长的校园文化。
  叙事的核心主题围绕着“我们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师、学校、教育、社会是怎么回事?”“人是怎么回事?”……
  张老师的写作带有反思性,追问性,因此思考也比较深刻,上升到更为普遍的层面。这样的带有哲学的思考和剖析,是我所欠缺的。我常思考得比较肤浅,主要还是受到阅读的限制,阅读面较窄,甚至有些惧怕理论型、哲学型的著作。今后,倒是应该多看看,带着“敌人派”去读,拓宽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更为自己的实践寻找适合准确的理论基点。
     最后,我想,读书和写作并不是纯粹为了发表,而更多的应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一直很喜欢杨澜的那句话:“我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再次写下,送给自己与看文的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5:27 , Processed in 0.1192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