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永波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6 05: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永波的诗

□马永波


  





  栏目主持人韩作荣:
  作为优秀的青年诗人马永波已近中年。他诗思敏捷,表现力丰富,眼界开阔,且有着不竭的创造力。这组诗有着新的探求,于倾诉、揭示的语言里是对世事的洞察,也是对自身的审视。他的诗不只是审美,更重要的是对心灵的透析,漂泊感、灰暗清冷的语调,从已知中抵达未知,在幻梦里描绘现实,于想象中诘问、感觉看不见的事物。

  
  清晨的考古学

  譬如有一首诗遗忘在梦中
  清晨你在林中散步,把鸭子的叫声
  列入让你欣喜的事物清单
  一切就可以一直这样下去了
  被你关上的门后,灰尘不再发光
  无论你怎么努力
  那些词语都像是重新滑回深水的鱼
  你所写下的都是那首梦中之诗的影子
  于是你继续散步,继续遇见
  半生不熟的面孔,微笑,点头,打着招呼
  仿佛你可以醒来,仿佛你一直坐在清晨的阳光中
  有些茫然
  疯邻居

  深秋的雨和昏暗
  不开灯的楼道里
  一个和自己说个不停的邻居
  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离开我的门口
  我把自己关起来
  我总是觉得她一直扒在门上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不知道多久
  落叶里积着厚厚的雨声和泥泞
  没有人吭声,所有的窗户都黑着
  于是我也熄了灯,来到外面
  向窗户里挥手,仿佛那自言自语的邻居
  秋天的锯木者

  有阳光的中午,房前的空地
  都会传来持续不断的刨木声
  好像有一个勤劳的木匠
  在趁着光线好的时候赶着活计
  但是始终看不见人影
  他很有耐心地又锯又刨
  我想象他有一副南方人的身量
  在长条案子周围灵巧地转来转去
  不时把尚未成型的未来端起来,眯起眼打量
  这声音一日日深入粗糙的树身
  这声音让叶子落得越来越快
  仿佛是要把锯屑遮盖起来
  大路变得空旷而明亮,像头痛
  好像有人就要永远地离开家乡
  那声音呢?什么声音
  你是在问我吗?谁在那儿,谁在说话?

  房子与家的距离

  房子与家的距离,远过半个中国
  要途径安徽的一部分贫穷与灰暗
  江苏的一部分炎热,泰山脚下
  一岁一枯荣的野草与茅屋
  切开河北大地那成片的干燥
  穿出山海关的万里雄襟,把血液里的山东
  转换成东北口音,再恢复到哈尔滨的纯正
  在以朋友们的名字标出的版图上
  一个被风围拢的房子,在这旅行中
  逐渐由石头城四面透风的薄
  被磨成哈尔滨二十年温暖的灰尘
  由一个家的概念,恢复成家的实质
  在这期间奔走的,已绝不仅仅是一个人
  在这期间多出的,已绝不仅仅是衣服的褶皱
  还有一颗被生锈的齿轮磨损着的心脏

  冬   雨

  雨带来了黑暗
  这下午晚些时候的雨
  像黑猫在硕大的落叶上迈着步子
  让江心漆黑驳船上的沙堆膨胀起来
  它把寒冷推迟到骨头
  让迎面而来的生灵举着自己明晃晃的骨头
  整夜游荡在黑暗的校园
  在树叶中间隐藏起脸庞
  而在房间深处,那辗转的月亮
  像入睡的情人,把她黑暗的一面朝向我们

  雪的消息

  在我的故乡,下雪
  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那些我向他们打听过雪的消息的人
  都消失在故乡深处
  就像雪消失在天空之中
  于是,寒冷从一个词中渗透出来
  像从石头内部泛出的霜
  一些人呵着气回来了
  他们没有名字却显得非常熟悉
  因为下雪,在我的故乡
  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仿佛在汽车上,道路迎面而来
  一些粗糙的景物被照亮
  片刻后又是无穷的黑暗

  扫  树  叶

  庙门前,树上的银杏
  早已被青衣的僧人拣走
  只有黄色的叶子还剩在枝头
  等待一阵阵风的摇落
  它们在半空中打着旋
  在秋雨后湿湿地沾在石阶上
  那些被带回僧舍的银杏
  脱落了果肉,已经逐渐干燥
  将香气紧缩起来
  而山中的叶子越落越快
  和往年的叶子一起撒了满坡
  只有庙门前,还不时有人出来打扫
  东一下,西一下
  毫不奇怪叶子会边扫边落
  他知道,黑暗中叶子落得更快
  那些还留在树顶上的
  就仿佛放学路上玩晚了的孩子
  在潮湿的灯火中犹豫
  被满山的沙沙声惊吓,突然加快了脚步

  致  爱  人

  又一次度过亲密之夜,在江南的清寒里
  我们的窗帘是两片暗色的沉沉
  用你的金别针钉起的千山万水
  两张旧被子间隔着羞涩的微热
  让我这书生在夫妻的平常中说教
  要在一个大心跳中一起跃上别样的小径
  让月亮平衡梅香的深浅,统一着万物
  可是怎么可能,我们原是相隔如重山
  我原是在一场春梦中劝慰你的陌生

  固执的方言

  固执的东北话把身份携带在普遍的发音中
  对于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大地
  过于辽阔,甚至这江南的小桥流水
  钳住鸡肠子的日本虾被拖出水面
  “水里有三个虾子!”南方女人的小脑袋马上凑了过来
  低过我的指引。“水里有三个瞎子,还有两个聋子!”
  “两个笼子?在哪在哪?”
  巴别塔还没奠基,圣灵也没有充满
  大脑的池塘,陌生的舌头
  我的笑声,多像这片水杉林中新来的鹳
  它们直接降落在树叶上,看,它们绷得弯弯的尾巴

  为鸟声驻足

  傍晚六点多
  有谁想和我一起
  听水杉林中密集如会议的鸟鸣
  并分辨出若干种鸟的,请——电话预约
  今天,上课的途中,我想停下脚步
  像弗罗斯特那样,可我没有
  这是一首诗,其中有一个男人
  或一名心事重重的中年文学教师
  在密集如雨声倾洒的鸟鸣中走过
  因孤独而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而那些鸟,几乎都是看不见的

  外面下雨了

  外面下雨了
  有人开始奔跑,有人在悬铃木下仰起初恋的小脸
  有人在埃及的沙漠,脸上多了一些尘埃
  有人突然爱上了一些,低于膝盖的东西
  尘埃落在迦太基,落在狄多的鼻尖上
  尘埃是愤怒分叉的火舌
  说着始终不变的事情:眼泪,时间,雨
  在外面,在古代天青色的叹息中
  在我的窗上,雨珠追赶着雨珠
  欢快地拥抱,融合,留下灰尘的印迹
  外面还在下雨吗
  不知何时,我已经来到了树下




词语中的旅行



最后留下的只是词语,让你完成一个

可疑的文本:一座夕光中的老房子

许多次你在昏暗的走廊摸索

凭借无人照管的火炉的微光

辨认模糊的号码

一扇门突然打开,涌出一股发霉的气味

雾汽中飘荡变形的面孔

或许这就是全部,在冰冷的台阶上沉思

把烟头抛入花丛,在一朵云下

怀念另一朵云下的人

绞着手指在窗前踱步,吟出一两个词语

然后便是长久的停顿。对,停顿

也许就是最后的结果

在拉长的寂静中或许可以看到——

“她的名字和青春一同消逝在雨中的花园

那是去年,晚霞和牛奶映亮了她的脸颊

她真美,她把一切都献给了我们……”

或者,“秋天,深草中星星开始闪烁”



一个最后的词是一只苹果,一份成功的生活

蕴藏着命运和转机,完美的曲线和阴影

闪烁淡青色的光辉,或者是一条蛇

蜷缩在托盘中,吞吐着宝石

它能否出现,带着令我们惊奇的事物:

蟋蟀的低鸣从镜中传来,落雪的楼梯

通向一个平台,或更高的新月

或者一个最终显得可疑的女人

能否复活一个词语,以便拯救

一连串的事物。从未进入的旋转空间

天鹅绒帷幕,笨重的乌木椅子,水晶吊灯

窗外的花园传来隐匿的笑声

像喷泉,在石头抽象的纹理上流淌

以及肖像沉静的目光,阁楼里

堆积的账册和保存完好的蝇壳

那时间的遗蜕。可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写下的,都只是对那惟一的诗的计划和阐释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门外徘徊,猜着谜语

而风景正在园中凋敝



何处存在那意义确定的词,对应着

触手可及的事物:杯子、铅笔、光滑的腿弯

你遇到的每一个词都像一个人

透明,在车灯和纷纷雪片中

似曾相识的表情开始出现

他的手留不下痕迹,像雪片

在电线那么高的地方漂浮着

俯视街道和现场

使事物的轮廓臃肿,并将无关的东西

连接成奇异的雕塑或童话里的怪物

司奈德说,雪是世间惟一值得信任的事物

像死亡。可当我站在雪中

我想到的只是几个简单的词语

树木,沉寂,路上肮脏的扑克牌……

这才是十一月,这场雪

只能停留很短的时间



随手改动一些词语,就有一些事情发生

离异的夫妻分别带走了玫瑰和烛火

便有人无处安顿一生。旅行者在导游手册中失踪

幸福令人惶惑。当肉体消亡

我们写下的文字,是否还能

以不在场的方式实施报复

像进入大脑的一堆盐粒

我也在慢慢接近诗中的晚年

是否我该把它写得更美

对不可言说的事物保持敬畏

用树叶和雪水烹茶

或者去柯尔庄园细数天鹅



词语带着我们向不可知的结论滑行:

一块已出售的空地,抛弃着废轮胎

棉纱,拉直的弹簧,和油污的手套

但仍有许多条道路向那里汇集

带着蓝图和昏昏沉沉的游客

所有的房间去兑换这一个

剩下的总是同一张床和同一个情人

岁月那端收到的传真,变成了

一片不可读解的符号,肯定有人

将沿途经过的事物,无目的走动的人体

只有外表和没有外表的东西,掺杂进去

孩子把身边的一切都变成了玩具

在最小的画片后等待未来

用复眼繁殖城堡,或者盲眼的鬼

在走廊和梯级上摸索,到达的总是同一房间



何时我们才能直接说出——

这就是那惟一永恒的女性

苹果花一样美丽,在所有的画片上微笑

让我们赞美和惋惜

当她没有嫁给诗人而是嫁给了革命

在十月的黄昏我们起劲地谈着天气

雾气笼罩了全城。好像什么事就要发生

是什么?一个思想,一个重要的词

还是一个窗前看风景的女人回过头来?

(请注意她的短暂性而不是她的超短裙)

当列车驶过,我们听不见别人的话语

但没有关系,在十月,我们所能言说的

只是未来的一场雨,或者雪

(1995.10.11,载《中国诗人》2000秋之卷,《诗歌月刊》2003年10期)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18:2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中国诗歌2010年网络诗选》目录作者:熊曼

  


  

   




目录:



特别推荐



夭夭的诗(注:本期头条诗人)

施施然的诗

流竹的诗

阿斐的诗

白鸦的诗

徐威的诗

代雨映的诗

罗铖的诗

明月湾二小姐的诗

孙慧峰的诗





网站精选(排名不分先后)



◎ 诗生活网站

萧易(2首)

金黄的老虎(2首)

桑克(2首)

冯碧落(2首)

麦豆(2首)

童子(2首)

湖北青蛙(2首)

阿芒(1首)

廖伟棠(1首)

张杰(1首)

燕窝(2首)

桥(2首)

阿伍(1首)





◎界限诗歌网站

苏浅(2首)

白月(2首)

曹东(2首)

弥赛亚(2首)

苏若兮(2首)

城西(2首)

呆呆(2首)

举人家的书童(2首)

李元胜(2首)

刘东灵(2首)

马力(2首)

林宗龙(1首)

秋水竹林(1首)

王志国(2首)

西叶(2首)

郑敏(1首)

若水(1首)

张作梗(2首)





◎ 流放地诗歌网站

刘洁岷(2首)

川美(2首)

江南梅(2首)

王梦灵(2首)

寒馨(2首)

杨于军(2首)

任轩(1首)

哑石(2首)

远人(1首)

马永波(1首)





◎平行文学网

杨晓芸(2首)

李以亮(2首)

张执浩(2首)

余笑忠(2首)

衣米一(2首)

韩少君(2首)

小引(2首)

许剑(1首)

扎西(2首)

黄旭峰(2首)





论坛精选(排名不分先后)



◎若缺诗社

汤养宗(2首)

子梵梅(2首)

笨水(2首)

杜绿绿(2首)

商略(2首)

钟硕(2首)

查耿(2首)

蓝角(1首)

翩然落梅(2首)

鹰之(1首)

勿(2首)

瑛之(1首)

杨勇(2首)

陈先发(1首)





◎诗江湖论坛

南人(2首)

沈浩波(2首)

伊沙(2首)

张玉明(1首)

莫小邪(2首)

李东泽(2首)

君儿(1首)

了乏(1首)

东岳(1首)

艾蒿(1首)

邢昊(1首)

李勋阳(1首)

独化(2首)

唐欣(1首)





◎奔腾的诗歌论坛

悲喜先生(2首)

胡喊(2首)

冷镜(1首)

剑锈了(2首)

劫翁(2首)

困酣娇眼(2首)

许欢颜(2首)

野渡有酒(2首)

右耳耳钉。叉子(1首)

子夜的灯(2首)

唐门中人(1首)

王兴伟(1首)

方海青(1首)

逐歌(1首)





◎陆诗歌论坛

陈小三(2首)

冰儿(2首)

冰马(1首)

南方狐(2首)

昌政(2首)

海约(2首)

威格(2首)

陈彦舟(1首)

谢宜兴(1首)

叶来(2首)

颜非(1首)

张漫青(1首)

银兰(1首)





◎赶路诗歌论坛

任意好(1首)

老德(2首)

张建新(2首)

黄晓强(2首)

陈坚盈(1首)

一回(1首)

八零(1首)

宋晓贤(1首)

水笔(2首)

王笑风(1首)

马梦(2首)

乌鸟鸟(1首)





◎汉诗国风论坛

高梁(2首)

清荷铃子(2首)

王琦(2首)

燕庄生铁(2首)

赵雅君(2首)

玉上烟(2首)

孤雪(2首)

飞翔的夏天(2首)

隽土(1首)

鸣砂火(1首)

皇皇者河(1首)

李衔夏(1首)





◎原音诗歌论坛

杨森君(2首)

张不狂(2首)

安奇(2首)

春血(1首)

杜玛丽 (1首)

林一木(2首)

刘岳(2首)

乱码(1首)

马占祥(2首)

赵文(1首)





◎ 凤凰诗歌论坛

东篱(2首)

张凡修(2首)  

唐小米(2首)

黄志萍(2首)

张非(1首)

郑茂明(2首)

王志勇(1首)

孟醒石(2首)

霍俊明(2首)





◎ 中国诗人论坛

涂灵(1首)

兰雪(1首)

鬼才(2首)

陌上吹笛(2首)

丁小鹿(2首)

楚午(1首)

蓝蓓(1首)

冰木草(2首)

铁舟(1首)

傻正(1首)

高野(1首)





◎万松浦诗歌论坛

微紫(2首)

王海云(2首)

长征(1首)

雨兰(1首)

璎宁(1首)

黑银(2首)

钟磊(1首)

云垂天(2首)

克文(2首)

姜慕水(1首)

陈宗华(2首)





◎硬骸诗歌论坛

舒云儿(2首)

疏约(2首)

黄沙子(2首)

沈鱼(2首)

游太平(2首)

阿固(2首)

旧海棠(2首)

孙非(2首)

左后卫(1首)

四分卫(1首)





博客精选(每人一首)



◎酒心巧克力                                      杨典

◎翼年代                                        左岸

◎多年后的清明当我已不在人间                      老巢

◎夜                                              王有尾

◎还有什么不能换                                  江非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西毒何殇

◎烟花                                            红娃

◎守                                              西望长安

◎蝴蝶                                            周瑟瑟

◎仿佛                                            罗马兰

◎野兽                                          非亚

◎画皮                                            北溪高羽

◎嬗变                                            王西平

◎幻影                                            玉点点

◎归零                                            欧阳白

◎在春天                                          巫小茶

◎他的幸福                                        三米深

◎雪                                              宝音

◎如果你不问                                      羽微微

◎桃花雪                                          李薇

◎春天汹涌                                        灯灯

◎暖冬                                            西娃

◎茶杯                                            陈鱼观

◎红莲未成                                        海灵草

◎大年三十的南山                                  左昊苏

◎少年英雄传                                      梅花驿

◎野火                                            蝈蝈

◎疼                                              简离

◎黄昏                                            离离

◎镜中的美丽女子                                  以梵

◎路过                                            离开

◎今天是个好日子                                  见君

◎好天气                                          轻若芷水

◎爱上                                            王小几

◎飞行已经让我厌倦                                伤水

◎天光暗下来                                      陈剑冰

◎体温                                            郁颜

◎一群黑蚂蚁上路了                                喑篱

◎我多么愿意                                      王东东

◎听琴                                            杜青

◎琴声                                            刘大程

◎站在水中的苏轼                                  木剑流风

◎金山寺                                          流泉

◎炊烟                                            逸尘

◎竹马,竹马                                      月满西楼

◎动物之爱                                        朱巧玲

◎草木篇                                          木知力

◎悼念·我的1981                                  嘎代才让

◎我空有春天大好的女人情怀                        重庆子衣

◎落日                                            汪抒                                                                     

◎白马黑马                                        七月的海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7:00:15 | 只看该作者
马永波三部学术专著目录//转载





第一部:《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目录



序一                                                  罗振亚

序二                                                  孙绍振



绪论:外来影响与九叶诗派的现代性



第一章  九叶诗派与象征主义

第一节        象征主义的诗学思想

第二节        九叶诗派对象征主义的反思

第三节  从情感的象征到智力的象征:九叶诗派与后期象征主义



第二章  九叶诗派与艾略特

第一节    艾略特的诗学思想

第二节        唐湜与袁可嘉批评理论探源

第三节        荒原意识

   

第三章  九叶诗派与里尔克

第一节        诗与经验

第二节  诗与存在

第三节  重归存在整体



第四章  九叶诗派与奥登

第一节  疗救者的诗学

第二节  奥登与九叶诗派的新诗戏剧化

第三节  “焦虑的时代”与九叶诗派的入世情怀



结语: 从超验向经验的下移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后记











第二部:《生态诗学引论》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现代主义:抵抗二元性



第一节       现代性的后果

第二节       回到事物本身

第三节       与万物的神秘应和

第四节       存在的统一

第五节       探索二元性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解构总体性



第一节       去绝对中心化

第二节       后现代的生态品格

第三节  元意识的消解

第四节  自我的悖论

第五节  谈话诗的复调性



第三章  生态整体主义:万物互相效力的信仰重构



第一节  超越旧主体论

第二节  自然与民主

第三节  作为家园的自然

第四节  荒野的意义

第五节  女性的沙漠



结语  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W.H.奥登诗选

附录二:马克·斯特兰德诗选

附录三:Ultimate Elimination of Ego

后记





第三部:《当代汉诗的文化诗学视野》



目录



第一章  现代性视野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本源之诗

第二节  漫游与归家的辩证法

第三节  对难度写作的再倡导



第二章  后现代性视野

第一节  叙述诗学

第二节  伪叙述诗学

第三节  自发性后现代主义

第四节  真实与虚构



第三章  文学史视野

第一节  诗歌史的玄学写法

第二节  诗歌标准的文化指向

第三节           诗歌的文化地理学

第四节           重写当代文学史:对90年代叙述诗学的再思考



第四章  当代汉诗的信仰维度

第一节  诗歌中的救赎及其可能的限度

第二节  进入经验的超验



第五章  比较诗学视野

第一节  当代诗歌中的南方精神

第二节  博尔赫斯的启示



第六章  生态诗学视野

第一节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第二节  自我中的他者

第三节  返回无名与倾听存在

第四节  复杂性理论与当代诗歌中的不确定性

第五节  平衡的力量



附录一:诗学札记

参考资料

后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56:28 | 只看该作者
《生态诗学引论》序言、目录、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现代性所鼓吹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已经使得自然生态受到难以复原的破坏,从而危及到人类生存本身。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在此普遍困境中以审美现代性代替启蒙现代性,在文明荒原上苦苦寻觅出路。后现代主义则试图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所设定的等级制,以期重归事物本身。而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学,推动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过渡,强调万物共生互相效力的因缘整体,构成当代文学乃至文明的又一轮新的转型。本书系统考察机械文明之后人类生存困境在文学中的体现,并试图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视野出发,对主客观二元关系从对立到弥合、最后到超越的过程予以高屋建瓴的梳理,将理论概括与文本分析互相融合,凸显历史与美学相契的综合努力,力图为文学中的生态关怀整合多种思想资源,从而重新界定文学的起源、功能与主体。



作者简介



马永波,1964年生,著名批评家,诗人,文艺学博士后,英美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翻译家和研究者。出版著作《1940年后的美国诗歌》《1970年后的美国诗歌》《1950年后的美国诗歌》《英国当代诗选》《约翰·阿什贝利诗选》《惠特曼散文选》《迪金森诗选》《华莱士·史蒂文斯诗学文集》《弗兰纳里·奥康纳书信随笔集》《以两种速度播放的夏天》《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等50余部。现任教于南方某大学,学术方向:中西诗学、后现代文艺思潮、生态美学、比较文学及西方文论。





生态诗学引论



自序



    现代社会对自然造成的人为破坏,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大自然正在降级变为我们的环境。现实已经不再表现为海德格尔所说的持续-储存(standing reserve),而展示为已被耗尽(Already used-up)的废物王国。据统计,在1972年到1999年间,英国云雀的数量减少了60%,树雀的数量减少了87%。[1]人作为废物制造者使废物进入人的自我,成为人的一部分。格伦·A·洛夫在《重估自然——走向生态批评》中开列了可能的和实际的灾难目录:



核战争的威胁;慢性辐射的毒害;化学或生物战争;世界人口的可怕增长;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加剧;对硕果仅存的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表层土壤和地表水的急剧丧失;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垃圾泛滥;植物和动物不断增快的灭绝速度。[2]



    “生态”已成为21世纪的核心话题。在现代文明世界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与此相伴的则是信仰缺失、欲望泛滥、自我原子化、生存意义平面化等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自然生态的危机和人的精神生态的危机密不可分,人怎么对待自然,就怎么对待社会和他人。现代性所标举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理性中心主义既是导致自然生态失衡的根源,也对人的精神生态失衡与人文生态环境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仅仅通过生态科学发展提高环保技术、完善环保政策还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关键是要通过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变革来培育一种新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态文化。如所周知,舍勒曾将现代性的问题简括为社会秩序和人心秩序之正当性基础的重新论证,他认为人心秩序(心态气质)是世界的价值秩序的主体之维,心态气质(体验结构)的现代转型比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历史转型更为关键。一旦体验结构的品质发生转变,对世界之客观的价值秩序的理解必然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现代的体验结构的转型中,工商精神战胜并取代了神学-形而上学的精神气质,在主体心态中,使用价值与生命价值的结构性位置发生了根本转换。这种伦理意识结构正是每一时代和民族赖以作出具体价值评价的基础。[3]因此,对自然的歌颂与描写、对保持我们脚下一片净土的向往与追求,已经跨越了国界,具有一种普遍意义,也正是舍勒所言之“同情共感”,它是明显分化和有差异的价值感的共同体基础。

    这就是本书的展开背景。其基本思路为,从对现代性的考察入手,探察现代性内部的危机所在,亦即现代性所鼓吹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已经使得自然生态受到难以复原的破坏,从而危及到人类生存本身。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在此普遍困境中以审美现代性代替启蒙现代性,以期在文明荒原上寻觅到出路,虽则勇毅,却也难逃注定失败的命运。后现代主义则从解构的角度,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所设定的等级制,试图重归事物本身。而以深层生态学为助的生态文学,推动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过渡,强调万物共生互相效力的因缘整体,因此构成当代文学乃至文明的又一个新的转型。消除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意味着蔑视人类或者反人类,而是恰恰相反,生态灾难的恶果和生态危机的现实逼迫我们认识到,只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人类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对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贡献,最终一定也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长远利益。

    生态关怀已经不囿于文学,而是真正走上了伟大文学不仅仅存在于与历史的关联之中,也同时置身于与宇宙的关联之中这个终极梦想之旅。在国外,生态文明的研究在当代文化中已经成为一种显学,在文学出版界也形成了一种气候。比如说,美国文学的活力、生机,甚至美国精神都是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连的,要把握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最新趋势与内涵,就必须把握住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也开始高度重视生态主义这一新的文化思潮。作为英美后现代诗歌在中国大陆的主要翻译者和研究者,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起,我逐渐意识到,现代性危机的应对之策,从现代主义的对抗到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其策略中均存在着难以化解的悖论,就在这时,随着我个人在汉语诗歌写作中所实践的“客观化”诗学的逐渐完善,我梳理出了一条汉语写作的新的路向,也可以说,我的思路与生态整体主义不谋而合。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开始有意识地策划主编生态文学的译丛,并对生态批评及其理论来源有了较多的了解。但是我发现,这个新兴的潮流还不很成熟,还需要从各种资源中提炼出自己的思想营养,以形成体系化的话语。于是,我决定在译介相关资料的同时,更要参与其理论建构,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探索文学的功用,将深生态学思想与文艺美学融合起来,对当代文艺新的转型进行理论的抽象与概括。

    本论著的一个重要理路是不仅仅将生态环境局限于人与自然,而是扩展到一切人工造物,直到宇宙整体。伯克特(Birkert)就认为环境不一定非得意指“自然的”或“荒野”领域,它同样包括被耕作和建筑的风景,这些风景的自然元素和侧面,以及其文化元素和自然元素的相互作用。在如此扩展边界时,生态批评可以应对最重要的挑战——将自然与文化理解为交织在一起的存在而非分离的二元论建构的两个侧面。要超越自然/文化的二分法,生态批评就不能仅仅聚焦于自然写作,而必须研究自然在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文化在自然中所扮演的角色,像导向以自然为中心的文本一样导向文化-文学文本。[4]因此,“生态文学”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而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是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它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种局部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尺度。这样,本书就不仅仅将目光局限在以自然为对象的传统的自然文学书写,而是超越题材对生态关怀的牵制,而将关注面扩大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诸多层面,考察生态意识在这个整全视域中所起的作用,力图在机械文明向有机文明的转向上作出自己独到的理解与贡献。人与自然、人类的身体与心灵、自我与他者、世俗生存与精神信仰的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核心精神,生态文明的理想境界就包含在自然、世俗生存活动、超越性精神信仰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关系里,生态文明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是一种高迈的存在论美学境界,而艺术与审美活动则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身心和谐、感性与理性和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文艺是人对世界的体验之表达的强化形式。

    本论著从二元论(dualism)发生、发展及演变轨迹的考察入手,既涵盖文化/自然、语言/物、事实/价值等二元性对立,又涉及人自身内的二元性分裂,亦即主观/客观、理性/感性、生命/精神等领域,为文学中的生态关怀整合多种思想资源,从而重新界定文学的起源、功能、主体。主体的危机是与世界的危机一起发生的。从反对二元论出发,中西方的文学与文化批评逐渐走向生态批评。二元论并非仅仅强调差异,相反,它建立了一系列等级结构,因而是差异的异化模式。[5]本论著系统考察机械文明之后人类生存困境在文学中的体现,并试图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视野出发,对主客观二元关系从对立到弥合、最后到超越的过程予以高屋建瓴的梳理,将宏观的理论概括与微观的文本分析相结合,凸显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综合努力。本论著以时代划分为纵坐标,以每个时代不同的代表人物为横坐标,以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为烘托,清理相关思想的渊源、发展及其艺术表现。全书以四章组成,第一章论述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所导致的心物二元性,及其对当代文明与生态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考察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救赎及其失效,涉及迪金森、叶芝、梅特林克、里尔克等文学大师对如何克服主客观对立的深度思考。第二章考察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分别论述去绝对中心主义、元意识的解构、对自我的终极消除、多元并存的复调性等文艺学关键问题。涉及约翰·阿什贝利、马克·斯特兰德、大卫·安汀等主要的后现代诗人与作家。第三章探讨超越主体论的生态整体观的建设及其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集中论述美国生态文学中的经典作家,如瓦尔特·惠特曼、约翰·缪尔、约翰·巴勒斯、玛丽·奥斯汀等。

    中西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的终极旨归,就在于通过各自的渠道,从不同层面上将已经分裂的人的自我重新带回存在的整体,亦即那“无价的平等、神圣、原初的具体之中”。至今,分离的范式依然统治者我们的思维和世界。从笛卡尔开始,主体的领域和具有广延性的事物的领域就分离了,前者被留给哲学和内心的沉思,后者属于科学认识的、测量的和精确化的领域。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人文主义的文化不再能够用客观知识的源泉滋养自己,同样,建立在知识的专门化的基础上的科学的文化则不能够反思和设想自身。主体的向内塌陷,同时带来了客体的异在化,也就是与人疏离和被掩去踪迹。如果说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意象仍然是人,而物则处于失踪状态,其他物种几乎没有在文学中显现为其本身的机会,只是被当作资源库和工具,那么,在一部分后现代文学和生态文学中,文学的功能已然发生了转变,它的目的不再如萨特所说的,“让世界与物进入非本质状态,成为行动的借口,而行动变成它自身的目的。花瓶在那里是为了让少女用优雅的姿态往里插满鲜花;特洛亚战争之所以发生是为了赫克托尔和阿刻琉能奋勇作战”[6],而是通过尊重物本身,让独立的具有主体性的物作为本身来显现,使主体的心意状态与客体的现身情态合一相契,从而使所有生命个体获得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主体性权利的可能空间。

    本专著产生于严格的逻辑推演。读者要领受其要旨,须掌握下面的关键词并发现其中的内在关联:过程、生态、信仰。在以转述西方文论为普遍目的的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之中,本专著避免了被貌似客观的知识分解所淹没,而凸显面对中国经验时中国知识话语的建构能力。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现代主义:抵抗二元性

第一节       现代性的后果

第二节       回到事物本身

第三节       与万物的神秘应和

第四节       存在的统一

第五节       探索二元性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解构总体性

第一节       去绝对中心化与后现代的生态品格

    第二节  元意识的消解

    第三节  自我的悖论

    第四节  谈话诗的复调性



    第三章  生态整体主义:万物互相效力的信仰重构

    第一节  超越旧主体论

    第二节  自然与民主

    第三节  自然的家园化

    第四节  荒野的意义

    第五节  女性的沙漠

第六节       重返自然的悖论



    结语  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W.H.奥登诗选

    附录二:马克·斯特兰德诗选

    附录三:Ultimate Elimination of Ego

    后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44:1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勇气——给南理工学生的读书指引


马永波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南京 210094)


关于读书,已有很多明智之人做过诸多的思考,真可以就相关言论辑成书册。大抵上讲,关于读书对求知益智明理的种种好处,可谓各家都有高论,在此,笔者无意去一一考察与罗列,随便找本名人名言,翻到相关处,自然明了。

举凡具体地开列书单,如能明确具体受众对象的需求,当不是什么难事。而要想抽象地谈论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却是个难而又难的问题。首先,一个人要读什么样的书,能不能从阅读中有所收获,这本身就是和兴趣有很大关系的问题。不喜欢读书,或不喜欢读某一类的书,即便硬着头皮啃下来,恐怕也是味同嚼蜡,看过就忘,入目不入心。而阅读兴趣的培养则非一日之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关乎性格的事情。这个世界五色斑斓,乱花照眼,诸多诱惑在分割着阅读所需要的清静和笃定之心,倘或再遇见难懂的文字,不比这读图时代的速成法来得方便,那么有耐心者将会日寡,那一番求知的心思也便渐渐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谈到阅读,首先要确立的当是自己的一颗宁定之心,要有对窗外的喧闹充耳不闻的镇静,方能沉浸于书中,领略其中况味。其次,阅读的目的不可不事先弄个清楚,如果仅仅为求得知识,这样的阅读恐怕难有乐趣,反会遭遇挫折;而将目标定为获取智慧,当能克服阅读中最常遭遇的文字难度的障碍,而能像登山一般,在历经千回百转之后终得以于顶峰展望无限风光。为什么?因为智慧之书,概多如奇峰峻岭,只有通过崎岖艰难才能接近,没有坦途可寻。尤其在当下,由于生存压力的焦虑,人们只求消遣轻松、难以静下心来深入艰深智慧,必须有敢于放慢阅读速度,敢于接近如难相处之人(difficult man)那样的难书的勇气。阅读,需要勇气。

记得康德曾言,你的对象是你本质力量的体现。换句话说,你之所喜所爱,反映着你内在的修养高低。在我个人的经验,每有机会到别人家做客,我常常首先是参观主人的书房,如果一个家庭中没有书,在我这个书生看来,总似缺少了点什么。有的即便有些存书,也多是专业的实务书,关乎精神的书在多数人看来仅仅是奢侈或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这不免让人心生悲哀之感。看看主人的藏书品位,看看他在关注什么,他的意识范围,我们大抵也就知道该怎么和对方交流了。阅读品位的培养,说来也是个悖论,在我们明白什么是好书之前,我们肯定是需要大量阅读的,这其中不免会有“中毒”的可能,会走弯路,甚至会出偏。然而不经历大量阅读的生命消耗,我们又难以确切地知道好书或我们需要的好书是什么。生命有限,这样想来就觉得可怕。这大概是阅读也需要勇气的原因之一吧。

在这种情况下,信任有经验的专业读者,对我们这些业余读者来说,不失为一个捷径。如果我们能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这样的指导书目也不难找,坊间流行的就不少。我们大可以先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选定阅读的大致类别,然后择其要者,作深入的涉猎。但需要注意的是,绝不可图省事,只去读梗概,有数种版本的名著快读类的书,据说销售很好,在我看来却纯粹是取消了阅读的乐趣与意义。比如一本文学名著,仅仅是读读故事梗概,所谓名家的欣赏文字,顶多再加上选段,这样的速读毫无益处,至多是使你成为一个知道分子,充充闲暇的谈资罢了。在我的阅读经验来看,往往我们所读的名著,随着时间流逝,故事内容几乎都会淡忘,但挥之不去的却是那么几个细节,那么一种氛围和感觉,这种感觉恰恰是最为珍贵的。

在这种悖论中如何判断哪些书是朋友,哪些书并不开卷有益呢?美国作家约翰·巴勒斯的这段话颇可作为选择的参照——“那些使我们安定宁静,恭维我们的学识,使我们满足于我们的环境和成就的书不是最好的书;相反,那些使我们忐忑不安,挖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学识的墙角,拆毁那道狭窄而使我们这么长时间地置身其中并感到安全的藩篱,把我们放在没有范围的范围内,使我们祈求,恐惧,战栗,为一个更坚固的立足点和更扎实的目的而斗争的书,才是最好的书。”

在阅读中寻找到精神的家园,恢复存在的勇气。每逢人生艰困的窘境时,我总是回到我心爱的守护神一般的作家的文字之中,从中得到智慧与勇气的双重洗礼。这样的作家也许并不是最伟大的,但是他的灵魂与你最为贴近,找到他,将是一种祝福。他所经历的灵魂困惑与挣扎,他所目睹的恐惧之美,都会在你这里复活,让你释然:原来,他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啊。






对90年代叙述诗学的再思考



马永波



    诗人“现身说法”,无论是自觉还是被迫,总不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尤其在汉语写作中,出于巩固自我根基、廓清写作空间的需要,每一个对诗学本身有深入思考的诗人,都势必已经在对写作的先行进入中,在具体文本的隐微处,或多或少发散出自己独特可感的对诗歌诸层面的体认。然则,也正是出于同样圈定边界、确立自身的需要,强力诗人往往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当代诗歌美学流变的主流引向自己身边,哪怕仅仅是一相情愿的期许,或者事后追叙的立场。

    对尚处于杂语共生状态且没有拉开历史距离的汉诗写作进行某种类型化的归纳与梳理,将写作的某种属性进行玄学的提炼,将其本体化,并以偏概全或一厢情愿地夸大为当下写作的主流特征和美学倾向,其危害是有目共睹的。20世纪90年代的“叙述诗学”便是如此,作为写作手段之一,它与抒情、论理、戏剧化等等技一样,永远只是手段之一,并非诗的本体属性,只不过在汉诗从80年代单一的歌唱转向复杂述说的过程中,发生了方法论上的凸显。它自身对于当代复杂现实的触及上,远远是不够的,它只有与前述的各种手段配合使用,方可造就真正对称于时代要求的诗歌。实际上,从我们熟悉的英语(尤其美国)诗歌来看,其主要变化,便是减少了抒情因素,而加重了叙述、反讽、戏剧化、小说化等因素,这几乎已是常识和常态。而在中国,常识反而成了少数人的秘密知识。

    如果作为一种公用的技术,“叙述”在当代汉语诗歌中凸显其魅力的领先者,当数早期的食指、多多、“他们”诗派以及一些独立诗人。本文无意追溯“叙述”何以、何时被推波助澜地送上“显学”位置,统摄起诗歌学者们的理论视野的。历史已经迷失于纷乱的文字涂抹,难以还其本原。所以,在已经远离“叙述”大面积泛化并被无节制放大成诗学显要增长点的20世纪90年代之后,有必要从另一种较为客观的、较少人为“建构”的角度,重新清理其中的丛丛疑窦和错综复杂的权力纠结。

    在20世纪90年代的汉语诗歌中,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为了加强诗歌对现实的触及能力,增强现场感,许多重要诗人不约而同地在诗写中强化了叙述因素,注重诗歌话语对经验占有的本真性和此在性。诗歌从向读者和物垂直发言的“舞台式”抒情向与物平等共生的“实况式”述说转变。然而,和80年代热病般流行的以“光芒”、“麦地”等国产意象为主导的农耕庆典诗歌一样,泛叙述诗歌迅速得到了普及,诗人们不再弯身挥镰收割乡村意象,而是陷入了近乎私语的个人经验的饶舌叙说。诗歌中的主体不再是集体的人,自我似乎从国家美学的夹缝中安全撤退回私有空间,诗人们幻觉地以为,依靠叙述,就可以重新返回词语及物的领域,但究其实质,自我依然是被文化浸透和改造过的自我,已远非本真的自我。这样,诗歌对事象的描述就只能停留在事物光滑的表面。如果不在叙述(某物)的过程中对词语再现功能保持审慎和怀疑,这样的叙述也就同样落入了“元叙述”的势力范围,“元叙述”是试图赋予现实的混乱以统一的结构,而90年代的泛叙述诗歌,则是以个人眼光来判断事物,对之进行取舍的私人化的“元叙述”。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笔者早在80年代中期读大学期间,就有意识地开始了以叙述来抒情的实践。比如1987年11月3日创作的《寒冷的冬夜独自去看一场苏联电影》,就是很娴熟的“叙述”,它于1988年3月21日发表在有广泛影响的《诗歌报》上。诗文本如下:



寒冷的冬夜独自去看一场苏联电影

沾满灰尘的皮靴擦亮你的鼻尖引起宽银幕的骚乱

莫斯科泥泞的冬天田野上布满伤口样的战壕

妇女们鼻子苍白如冻辣椒

她们的头巾在树林后一闪而逝一闪而逝

寒冷的小店士兵们灌下冰凉的啤酒

啤酒在你胃里发酵出一种草味

然后他们扯掉身上已婚未婚的妻子跳上火车

年轻的面庞映在幽暗的车窗

孩子们如鸟撒满草丛,风刮你一身树叶

阳光瘫软的台阶没有人和你交谈

战争拖延到春天,如疟疾忽冷忽热

骑兵沿铁路线往来奔驰,黑斗篷刮得人们闭上眼睛

而电影院里女人如期怒放,你的手微微放松

散场时你和女主角成了朋友,表情崇高严肃

挎着姑娘如挎一枝缴获的德国冲锋枪

你一直把她带回家去

经过这个冬天少女已成熟如同妇人

安静地坐在你的书边编织毛衣

随时温暖地回答你的召唤

你不再想起夏天,梦中不再和人争吵

任俄罗斯田野上的战壕一直爬上额头

经过这个冬天,你更加宁静

埋头于工作,像一个大战后幸存的老兵



    可以说,在我的写作中,美的意象、内省的玄学思辩、对事象的客观描述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是难解难分的,其美学倾向是坚实、细腻、冷静的,这种倾向在80年代的写作中即已成熟,而在90年代中期则成为我写作的主导倾向——叙述和伪叙述。可是,作为“叙述诗学”的主要开创者,我的开创性成就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和遮蔽了。周伦佑曾敏锐地指出:“90年代滥觞的(来源于翻译诗歌的)所谓‘叙事性’手法,马永波是重要的源头之一。而这一点恰恰被评论界忽略了。”[①]有意无意的忽略或遮蔽是对历史事实的极端不尊重,也是权力话语操作的必然逻辑,因为按照二元分立的逻辑,后来者为确立自身,必须对先驱和源头进行掩盖。在20世纪90年代,我在有影响的重要刊物上仅发表主要采取“叙述”手段的长诗就有近20件之多:



献给父亲(《诗林》1991.2)

新生(《诗林》1992.3)

亡灵的散步(《诗刊》1993.12)

夏日的躯体(《鸭绿江》1995.1)

夏日的知识(《诗潮》1995.3-4)

散失的笔记(《厦门文学》1996.2)

散步(《作家》1996.7)

小慧(《青年文学》1996.9)

哈尔滨十二月(《诗刊》1997.3)

以两种速度播放的音乐(《诗神》1997.10-11)

眼科医院:谈话(《湖南文学》1998.1)

寒冷的午餐(《长江文艺》1998.2)

1993:挽歌之夏(《西藏文学》1998.2)

本地现实:必要的虚构(《山花》1998.8)

伪叙述:镜中的谋杀或其故事(《今天》1999.3)

响水村信札(发表时被编辑更名为《书信片段》,《山花》1999.4)



    当然,清醒者还是存在的,比如我素昧平生的诗人探花,在读完《中间代诗全集》后曾写下这样的话——“读完马永波被收入的五首长诗,才发现这是一个窥见长诗写作秘密的写者――长诗的构建关键在于叙述的脉息。初读马永波觉得他的叙述方式似曾见过,继而恍然明白他本是这种叙述方式的始作蛹者,我在其他场合看到的别人的诗歌不过是受他的影响而已。在他的‘伪叙述’中,真相与假象、怀疑与确信、抒情与叙事、对白与复述等多种手段错综并用,又以叙述的语气为主干保持着长诗的脉息贯通。马永波的‘伪叙述’对诗歌写作来说无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创新,他不仅是切入诗歌的角度在技术上与众不同,在创作的态度上也是对自我的不断挑战。另外,他那种不完全口语的叙述方式,能够给人阅读带来一种快意。”

    汤养宗认识到,“马永波上世纪90年代在诗歌中所倡导的散点透视、伪叙述、复调等三种语言态度,已成为当今多维诗歌写作的重要依据。这也是他对汉语诗歌文本空间建设的一个贡献,其后汉诗中后现代手段的种种繁衍多与此有关。马永波自己的诗歌文本也与他的理论主张相统一,往往具有多重的时间感与空间感,多重性的错位叙述使内在含义在自我的智性盘诘中延宕开来,致使诗意扩大了自身意会的地盘,也给阅读提供了第二次建筑的再造性。这种外在形体不断模糊的逻辑结构,在为诗人提供越来越大的叙述空间的同时,也为诗歌叙述的可能提供了更多自由探险的途径。所以,他应该是当今汉语诗歌中少有的真正具有凛冽写作精神的持有者。他近年的文字气息越趋于内敛与冷静,反映了世界物像与叙述关系在他心中所达到的自由与自信的程度。”

    新结识的山西诗人赵泽汀则断定:“客观化、伪叙述、元诗概念的提出解决了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先锋诗学内部很多核心的问题。对当代特别是近年来诗坛较为流行的叙述手段无疑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为汉语诗歌中叙述诗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正是在意识到叙述的普及化和被若干诗人私有化的危险,意识到叙说一己之私既触及不到存在的真相,也使主体的精神力量急剧弱化的危险,我才明确提出了“伪叙述诗学”,以对“叙述诗学”进行修正和平衡。“伪叙述诗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包含在我的三篇连续性文论《客观化写作》、《元诗歌》、《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中,此处不再赘述。

    那么,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来考量当代中国的诗歌写作,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们可以断定,以叙述为主要手段来反映外在现实和表现内在现实的“广义现实主义”是对真实的一种背叛,叙述和语言本来是用来探索和揭示真实的,而不是掩饰或改变真实,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却与此相反,它们利用叙述和语言隐藏了真实,结果对异化的现实真相的揭示演变成了对苦难温情脉脉的抚摸。文学如果意求触及到真实,就必须对语言既揭示又遮蔽的双重属性保有清醒的警觉,词语并不是物本身,词语转化成物的可能性永远是一个值得怀疑的事情。从传统现实主义对语言再现能力的确信,过渡到努力取消语言对行为冲动的弱化和致幻作用,颠覆艺术与生活的分野,暴露本文的符号性质、任意性和历史性,把读者从文本结构驱赶到现实空间,从而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行动的读者,这种“元文学”意识是一条返回真实的有效途径。将写作时对写作本身的意识与对对象的意识,杂糅在一起,形成翻转片似的效果,词物不分或是物我不分的无差别、无对待的道家思想,使其诗文本成为对写作过程的意识活动的实况记录。这种反观自身的成熟,不单单局限于个体书写者对自身写作时意识状态的敏锐知觉,那种“旁位”自我的复现,而更是文学走向成熟时一种必然心态的反映。汉语诗歌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始,即已逐渐产生出这种对自身的强烈反思,到了90年代中期即已发展出相对成熟完善的形态,有诸多代表性文本出现。作为汉语诗歌中元文学性(元诗歌)的最初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我在1994年的大批作品中,即已鲜明地呈现出诗歌的元意识探索,并系统阐述了我自己的元诗歌实践,明确地将具有自反意识的诗歌写作纳入到其“客观化诗学”范畴。这一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伪叙述:镜中的谋杀或其故事》、《简历:阿赫玛托娃》、《默林传奇》、《奇妙的收藏》、《眼科医院:谈话》、《本地现实:必要的虚构》等从各个方面印证了元诗歌写作的现实存在及其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元叙述”忽略了人类存在的多样性、异质性,它包含了历史发展观,认为历史是朝着一个特定目标进步的。在“后现代时代”,元叙述已经丧失了其令人信服的力量——它们是虚构,目的在于使各种版本的“真理”合法化。因此,后现代主义者企图将元叙述代之以所有多样性的共存和局部合法化。而90年代的“叙述”,其实质依然是这种企图以主观赋予事物秩序的“元叙述”,其精神实质是与后现代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破解相违背的。而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出现的元诗歌,其宗旨在于:在制造幻觉的同时又消除这种幻觉。它标示着诗歌的重心从其所表现的事物向词语本身转移。正如能够反省自身的人才是成熟的人一样,能够反思自身的文学方是真正成熟的文学。元诗歌意识可以是在诗歌中的瞬间出现,也可以成为一首诗的核心。元诗歌的目的是对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关系进行质疑。元诗歌给读者机会来了解诗歌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了解诗歌的结构。元诗歌不是与抒情诗、叙事诗同等地位的诗歌类型,而应看做诗歌中或多或少普遍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以“伪叙述”为核心的元诗歌意识的辨析,我们可以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诗歌梳理出另一条道路,和利用“叙述”为线索对当代汉语诗歌进行考察相比,这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路向应该更为切合实际。

    在一个一切都已经被各种意识形态符码化的时代,在以最容易被污染的语言为媒介的文学门类中,只有这种尊重事物本身的诗歌才能承担起追溯“存在”之真实踪迹的重任。在单一维度的观照范式被多维透视所取代之后,此前诗人们所排斥的意识形态、主体、权力、宏大理想等等,便同样作为众多呈现对象中的普通个体,恢复到其本有的既不优越也不卑微的位置,诗人本身也从掌控一切的“上帝”宝座上恢复为诗中诸在者之一。每个事物都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重要,都是因缘整体中的发动者和承接者,就如同佛教中的因陀罗网,作为网结的每颗明珠都互相映衬与反射,无有穷尽。当代汉诗从解构阶段向去执后的建构阶段的转折,就集中体现在客观化诗学的实践之中,它必将改变人类的运思方式。正如我在一则笔记中所说,“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看世界的方法。方法的改变也许会导致本体的改变。”





210094南京市孝陵卫200号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   马永波



--------------------------------------------------------------------------------

[①]参见《非非》2009年卷编后记,香港新时代出版社,2009年版,第508页。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42:56 | 只看该作者
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与真实



马永波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南京 210094)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的迅速扩张开始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划时代革命,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和书籍之外,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但同时也打开了一个难以预测究竟的潘多拉之盒。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而以语言为媒介、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文学生产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大众媒介的平面化、虚拟化使得话语生产消费化、幻象化,文学也概莫能外,变得娱乐化和市场化。在这样的时代,充斥人们耳目的是大众文化所制造的超级“仿象”,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彻底瓦解了,再现与现实之间的区别业已崩溃,要从大众媒介的巨量信息中分辨出真实,已经是难上加难。

    鲍德里亚曾经分析过再现符号如何如近亲交配地互相滋养而不指涉任何现实或意义——符号从对一个基本现实的反映,变成了对现实的蒙蔽和扭曲。接着,符号开始标志着现实的“缺席”,最后与任何所指都没有关系,成为自己纯粹的模拟虚像。[1]而这种虚像,无疑是对现实的又一轮涂抹,鲜活的生命成了被建构出来的无限退远的模糊影像。在对电子媒介文化的分析中,阿多诺这一类的知识分子对大众媒介采取拒斥、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电子媒介导致个性的泯灭并可能促成民主的消失。而对机械复制怀着乐观态度的本雅明,最终也没有想到,艺术作品的“脱去灵韵”带来的非但不是艺术的民主,而是艺术的无深度化和神圣的解体。大众文化暗中控制了大众,使其沉迷在媒介所制造的幻觉中,丧失了触及贬心之痛的耐心和能力。因为在后现代社会,人和对象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体越来越失去了对对象的控制和驾驭力量,对象越来越趋于自律的发展,在主体的制约力量之外不断增值扩张。也就是说,非现实的符号取代了现实,导致了人们认识和判断现实的逻辑的混乱,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更多地是通过各种非现实的符号来进行的。[2]应该说,文学的娱乐化畸形发展使得文学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不再能够行使再现真实、承担苦难、教化人灵的使命。公众话语渐渐以娱乐的方式,无声无息地完成了对文化精神的置换与阉割,“文化”成了并不指涉现实的影像的无限生产和增殖,人类则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超量的无意义信息泛滥充塞在表现的空间,结果使得大众丧失了建基在主体性的判断力。

    大众媒介的普遍使用,表面上使文学的传播变得容易和轻率,写作本身的门槛也在日益降低。尤其是博客的出现,更使得写作成了一种近乎卡拉OK的自娱自乐。缺少了传统媒体的“编辑”这一环节,表面上看,大众获得了某种民主和自由,实际上却失去了对文学来说非常重要的“他者”这一约束性存在,技术工具理性全面主宰了主体,主体性非但没有勃兴,反而日渐萎缩。如果对当代文学进行一下总体的历史把握,就不难发现,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出现的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的是萎顿与荒凉。出版物数量的增多并不能代表文学精神的复兴,反倒是一种浅薄浮躁、近乎自说自话的“表达欲”的泛滥。我们看不到多少能振聋发聩的力作,对于当代生活剧变噬心主题的触及也鲜有跳出以往藩篱的范例。文学社会功能的衰微已经成为作家的难言之隐,文学不但在处理“重大主题”时显得苍白无力,在面对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时也陷入了一个怪圈,成了欲望符号的能指游戏。一方面,作家们在涉及重大题材时往往被潜意识中渗透的意识形态恐惧所左右,不自觉地将思想批判的锋芒磨钝,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蜕化为“主题先行”式的写作,成为国家美学的附庸。另一方面,有些作家有意识地避开了“配合宣传”式的写作,却陷入了个人写作化的泥淖,以玩味一己之私为乐,在一地鸡毛中搜寻些鸡零狗碎的断片,他们从以往文学惯性的表现虚假的集体性“大我”,一下子滑向了表现同样虚假的私秘性“小我”,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从对“宏大叙事”的规避转向了自我迷恋和自慰。而与“宏大叙事”相对的表现个人欲望、情感、精神状态等等的“微小叙事”,究其实质,依然是对现实的回避。因为对一种意识形态的反动的结果,往往是另一种意识形态。从以“重大主题”为规范的题材决定论,到以日常生活为尊崇的小市民意识形态,当代文学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完成了角色转换,这其中丧失的势必是文学的担承见证与精神平衡功用。因此,在大众媒介时代,对于当代汉语文学来说,现实再次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通俗文学作品对阅读的覆盖,就成为横亘在真实与主体之间的又一重障碍。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使文学作品成了一次性消费的无深度、无意义的非审美活动,从而影响到文学意象的深度理解和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是否有机会和有能力实现自身的突围,而重新向时代境遇和人类命运敞开自身,使语言和事物相互打量?作为语言艺术,文学内部对技艺标准的坚守,不但反映了绵延至今的文学自律化的诉求,也同样和文学对真实的抵达密切相关。因为技艺并不仅仅是技艺,它是作者的道德旨归、美学立场的出发点,也是两者得以圆满呈现的不可或缺的保证。

    面对噬骨的生存艰辛及时代焦虑,仍能在保留感受原生性的同时,不失其优美的对语言的“迷恋”,这一点,是区分只是表达一己之私的“业余写作”与“专业写作”的关键。这里所提倡的“专业写作”,最根本的是认识到,文学不再是自我表达的工具,而是有本体意义的存在。而写作态度则从主动的操纵过度为被动的倾听,倾听语言自身的言说与运动,克服自我中心造成的遮蔽,不是表现自我,而是发现存在。在具有专业精神的作家那里,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之间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在表达个人的同时减轻一个时代的痛苦。如果过于偏重集体经验,势必又再次退回到国家美学的老路,而过于偏重个人经验,也会中了小市民意识形态的圈套。在文学的美学要求和道德要求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迫切的张力。爱尔兰诗人希尼在评论曼德尔施塔姆时,称这位俄罗斯诗人“以服务于语言的方式服务于人民”,他如此巧妙地回答了美学释放和道德关注的关系。真正的作家对现实的担承只能是内在的、语言层面的,跨越了这个界限,文本就会变得可疑。在对技艺的专注中,对个人想象力和自由的释放,与对时代的外在要求,将合而为一。

    因而,是否尊重技艺,或者说对文学自身规律是否有清醒的自觉意识,是区分“业余写作”与“专业写作”的关键。“业余写作”指向个人生存经验本身,但也仅仅停留在此一层面,难有超越的能力。而“专业写作”则注重对原始经验的转化,不再将情感停留在万物之中,而是奔向了无渚无涯的存在本身。在“专业”作家那里,对生存经验的尊重与对语言自身的热爱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既避免了对生存信息进行处理时的乏力,又没有在个人语境向普遍理解转换时失去其珍贵的个性化品质,而是以强劲主体性来整顿现实的秩序。在一切都成为专业的精细分工和知识辨析的时代,人文艺术的根本力量就在于价值的确立。在混沌无形的现实之上,是艺术为其投上明光,以彰显现实存在的本质。如果艺术没有能力为现实赋予形式,如果艺术家没有勇气在魔鬼的面前弹奏七弦琴,如果批评家没有力量树立起标准和典范,现实只能再次被符码化,当然不是被艺术的本质力量所符码化,而是被各种意识形态所塑造,并以甜蜜的毒药渗透进我们的血液。

    在大众文化推崇的平民视角的观照下,文学已经真伪难辨,边疆不复存在。但是这种不复存在仅仅是大众(奥尔加特所谓的“平均的人”,亦即只有平均一律千人一面的共同属性的模糊群体)这一边的单向指认,而在文学的内部,本质的力量一直或隐或显地存在,文学自身所建立的伟大传统,绝非任何个人或时代的消极力量所能涂抹。后现代文学利用通俗材料,仅仅是对其解构嘲弄性地“利用”,其目的依然隐含着高级与低级、真与伪的分别,而并不是将自身等同于大众文化。但是,对大众文化的利用却忽视了大众文化普遍具有的“扯后腿”的特点,它把一切和它有染的高级形式都拉到视线之下。低级形式利用对高级形式中低级因素模仿的顺便来狡猾地对高级形式本身实现了解构。如此一来,高级形式与低级形式均变得面目模糊,无分高低。最终,后现代文学的胜利是低级形式的胜利。后现代文学在无意中实现了对自身的消解,这应该是始料未及的。易模仿性使文学丧失了尊严,同时也使模仿者穿上了皇帝的新装。哪种形式被模仿得越多越快,它就越是丧失现代文艺的“否定的力量”,而同化于大众随波逐流麻木沉沦的异化状态。在这样的时候,严肃的作家势必惟有“独善其身”——退出大众文化的包围圈,回到自己孤寂而安宁的工作室,重新使他的存在和创造符码化,来保持精神的纯粹和高度。

     另一方面,乐观地来看,大众媒介有利于文学意象的扩大再生产,为文学自我更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再造空间,它对文学有着既限制又解放的作用。虽然当代文学要如何提高介入现实的能力,还只有在写作的具体展开中才能找到相对有效的方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写作已经基本失效,现实主义是一种背叛了小说美学原则和想象力的创作手法,叙述和语言本来是小说用来探索和揭示真实的,而不是掩饰或改变真实,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却与此相反,它们利用叙述和语言隐藏了真实,结果对现实残酷真相的揭示演变成了对苦难温情脉脉的抚摸。因此,作家要对语言既呈现又置障的双重性保有清醒的警觉,词语并不是物本身,词语转化成物的可能性永远是一个值得怀疑的事情。从传统现实主义对语言再现能力的确信,过渡到努力取消语言对行为冲动的弱化和致幻作用,颠覆艺术与生活的分野,暴露本文的符号性质、任意性和历史性,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元文学”努力也许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Richard Appignanesi.后现代主义.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

[2]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马永波(1964-),男,黑龙江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诗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研究。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33:22 | 只看该作者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17:08 | 只看该作者
翻 译 诗 歌

马 永 波



集中翻阅了国内主要的刊载外国诗歌的几种刊物,最大的感受就是翻译诗歌的介绍在文学刊物上所占的比例和所受重视的程度相对低弱,尤其是纯文学刊物,有翻译诗歌版面的很少,即便有也非常地不固定,显得零散,没有系统化的思路。专门的诗歌刊物中开辟有定期不定期翻译诗歌栏目的只有《诗刊》、《诗林》等少数几家。而外国文学研究类的学术期刊上,在诗歌介绍方面倒是奇怪地多于创作类刊物,在版面配给、介绍的详尽、相关评论文章的配套方面,都优于创作类刊物,而显出研究型思路。外国诗歌的翻译、欣赏和借鉴,本就离不开对其诗歌美学的深入把握,就文本翻文本,往往会失之偏颇,理解自然也不会深入。从这个角度上说,诗歌翻译首先是诗美学的研究,它本身就是一种学术活动。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将翻译和研究结合起来,互相呼应,在研究透彻的前提下,再去翻译,这样对文本的把握、对具体诗人诗学理路的理解,便会更加丰富和实在一些。我想,创作类刊物在外国诗歌的介绍上面,大可以向学术期刊的做法借鉴一二,将版面有限的经济学考虑与诗美学传播的审美诉求合理搭配起来。与其零打碎敲,不如做个系统工程,比如按照流派,一个一个地介绍,并配以权威性的研究论文。

我所考察到的刊物中,有《诗刊》2007年8期的下半月刊。刊载了张昭翻译的《当代英国三人诗选》,涉及诗人为凯萝?安?达菲、彼得?斯通、珍妮弗?华威,每人只一两首,算是个小拼盘,鼻子眼睛根本看不出个数来。同期刊发的美国黑人诗人科蒙亚卡的一组诗倒是值得一读,翻译者为陆正兰。译文很好地传达了这位口语爵士诗人的风格,多用短句、跨行频繁,造成类似爵士乐的切分效果。黑人诗歌的大师当数兰斯顿?休斯,也不乏丽塔?德芙这样的桂冠诗人,但科蒙亚卡不同于休斯的典型性的愤怒,而充满着温和的抗议和无奈的冷嘲。笔者自己恰好也在今年上半年从一本美国最佳诗选上翻译了他的组诗《七宗罪》,感到亲切。其中一首《我和你都在消失》最能体现其风格:“我从山上带下来的叫声/属于一个依然在我的头脑里/燃烧的姑娘。在破晓时/她燃烧,像一张纸/她燃烧,像火狐/奔跑在大腿形状的山谷里。/一条火焰的裙子/在她身体周围舞蹈/在黄昏时分。而我们垂着手臂看着/她在燃烧/像一袋干冰/烧得像水上的油/像一把浸满汽油的/芦苇火把/她闪闪发光,/像银行家的雪茄烟头/无声,像水银/黄昏的彩虹之下的一头虎/她燃烧,像伏特加猛饮一扣/她燃烧得像满田野的罂粟/在雨林的边缘/她升起,像烟火/冲进我的鼻子/她燃烧,像森林野火/遇到令人战栗的狂风”。用一连串比喻的循环重复,将诗情结构起来,突显其节奏的回环往复。

《译林》2007年4期和5期,分别刊载了日本女诗人新川和江的组诗,介绍说该诗人早年师从象征主义诗人西条八十。诗歌平淡,少有趣味。对于日本诗歌,向来有些隔膜,不说也罢。5期刊载的松溪一苇的《美国名诗人情诗名作五首》,计有哈特?克莱恩(即跃下布鲁克林桥的《大桥》作者克兰)的《外婆的情书》,卡明斯的《我随身带着你的心(把它装在心里)》、《我多爱你(我最美的亲亲)》,罗伯特?伯莱的《鹰》、《第三个身体》。作者都是名家,而诗歌的选择也颇值得寻味,尤其是伯莱的《鹰》,角度独特,乍看不像是一首爱情诗:“不论何时,当一个男人试图拯救一个女人——/就像他曾经试图拯救他的母亲——/那意味着他娶了——/娶了什么?娶了将要/把他撕成碎片的什么。/昨夜,我在熟睡中/梦见一只鹰将头/和喙一直伸进/一只死狗的躯体里。/它抬起头,望着我。”这样的爱情诗倒真是呼应了新超现实主义从潜意识的大海里钓出意象的诗学主张。

《外国文艺》2007年5期上刊载了朱景冬翻译的哥伦比亚诗人爱德华多?卡兰萨德十首。卡兰萨的主题多为祖国、死亡、爱情、大地,且笼罩着梦幻气氛:树木的影子、着魔的女人、蓝色的姑娘和纯朴的孩子。诗中除了浸染着魔幻气息之外,且具有令人忍俊不禁的书生气,比如在《情歌》中,他这样写到:“当我写河字时,你下水游过去/游到对岸后你躺在/另一些闪光的音节的金沙上歇息。”

《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上刊载了黄灿然翻译的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十二首诗歌,前面配有译者的介绍文章。与其他东欧诗人一样,扎加耶夫斯基的诗中也涉及到美学愉悦与道德担承之间可怕的冲突与平衡问题,他善于将日常生活陌生化以呈现世界的矛盾本质,更为可贵的是能保持与对象之间的冷静观照距离,既深入又超离。也许正是这种态度,使他们很轻松地化解了爱尔兰诗人希尼所苦苦思索的时代律令对诗歌美学自律的强力约束。在严酷的生存中,诗人更应该“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赞美一只画眉掉下的灰色羽毛,和那游离、消失又重返的柔光”。波兰诗歌迥异于欧美主流诗歌的特殊气质,让人着迷。可惜国内尚无专门的译本,年初曾收到湖北翻译家李以亮惠赠的《波兰现代诗选》,是个非常有价值的本子,放在哈尔滨,一时找不到了,姑且提醒一下。

作为外国文学的主要阵地,《世界文学》2007年第5期上对外国诗歌的介绍也和《外国文学》格局相仿佛,配有翻译者的论文。译者是诗人小说家黄梵,他给我们带来的是加拿大诗人弗瑞德?瓦。加拿大诗歌在大陆的译介依然极其稀缺,尤其是新近诗人,国内鲜有接触的机会。译者与原作者相熟,自然在翻译过程中有不断探讨细节的方便。黄梵自己的诗歌写作品位也是译作质量的一个保证。他的《译诗札记》中对原作的理解十分精当,参照阅读,自能有心领神会之感,在此不再赘言。

最后,郑重推荐黄礼孩主编的《诗歌与人》的“国外五诗人诗选”专号,收录了俄罗斯诗人捷纳狄?艾基、秘鲁诗人巴列霍、英国诗人拉金、希腊诗人里索斯和波兰诗人米沃什。文本篇幅不小,基本能从中窥见原作的风貌,值得收藏。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06:15 | 只看该作者
后第三条道路:打通中国当代诗歌的经脉

--------------------------------------------------------------------------------

作者:庞清明    来源:中文中国  


--------------------------------------------------------------------------------

  一、网络乱象:第三条道路很受伤

  相信经历过网络上近两年纷纷攘攘的炒作,十数场丑恶的化名对骂之后,第三条道路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个支离破碎的烧焦的模棱两可的形象:一方面第三条道路仿佛成为邪教的策源地,给人以不断变乱的错觉,并为好事者留下嘲笑的把柄;一方面,一些诗人关键时刻未能及时现身,制止或有力地揭露网络上对第三条道路的“恶搞”,通过自己的努力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火墙,还事实以本来面目而倍受批评与质疑;但与此同时,一些新锐诗人反而知难而上,认同第三条道路“独立、多元、传承、建设、提升”的主流价值及好诗主义、宽广主义的精神内涵,通过自己的努力(诗歌、文章、言说等)获得广泛的认同与良好的声誉。楚中剑、远观、愚木、北残、秦池、林忠成、方惘然、黄仲金、旱子、舒雨湖、戈多、韩永恒、颜广明、蓝紫、而隐、师永平、水上人间、李剑啸、吕剑伍、陈亦权、胡有琪、饭后散步、松林湾、梅依然、笑面猴、陆承、旗烈等等诗人不断更新着第三条道路的血液,为第三条道路冲锋陷阵,扩充第三条道路的边界,尽管他们一直不能理解一些早期的诗人为何此刻选择了沉默,而事实上沉默在大众看来意味着软弱甚至背叛。而我,则无时无刻不站在第三条道路的风口浪尖上,为第三条道路费心劳神(我亲眼目睹第三条道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座标里依靠大家的奋力打拼取得成功,成为中国当代诗界一大奇观,之后差点被自身泛起的巨大泡沫迅速掩没,是可忍孰不可忍?),希望在如此沸腾而冷酷的现实面前,为第三条道路展示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我相信,第三条道路实力派诗人内心的伤害远远超过那些在网络上折腾的诗人。而他们靠着自己优雅、稳健、宏大而坚韧的诗风与文格为第三条道路不断加分,丰富并使第三条道路的山峰不断隆起。

  风吹山冈,潮涌大地,血总是在无声无息中流淌。第三条道路在经历了2005年的无限风光(五一期间,在成都举行的中国诗歌流派论坛暨《第三条道路》第二卷首发式,天府之国掀起一股第三条道路旋风;接着,《南方周末》开辟“诗人爱劳动”专栏,强力推介凸凹、林童、庞清明等第三条道路重要诗人)之后,未能摆脱分裂的命运,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这场风暴带来的震撼甚至超过“盘峰论剑”时“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冤家路窄。因为,第三条道路的揭竿而起,正是为打破两者之间非此及彼的二元思维,建设条条道路通罗马似的多元共生的良好诗歌生态。5年之后,第三条道路个别人物终于撕破伪装,露出狰狞的嘴脸,也要争夺大位而大打出手了。这个耳光掴得不轻,差点把旁观者看傻了眼笑歪了嘴,他们多么希望这个号称中国当代诗歌超流派的第三条道路快速破产,重蹈短命诗派的覆辙。回首当时,作为第三条道路主要推手之一的我,由于与几位重要诗人都保持着友谊,在网络上逗留的时间比较长,竟然天真地想在中间进行调和,把这件事看着是因误解而出现的偶然现象,当看到某人披着“诗神”的皮,行禽兽之为时,我是惊呆了,但还在等待着他的翻然悔悟。因为,我不希望第三条道路这块牌子无端被砸(我于2006年元月1日创办《第三条道路》季报,正是希望借助用个人的微薄之力将第三条道路的薪火继续传承下去),于是用经过包装的信息遮挡事实的真相,企图制造一个团结的盛世。现在回过头来,真是匪夷所思。

  二、后第三条道路之发端

  第三条道路的基本精神内涵在哪里?第三条道路遭遇内部的撕裂与外部的伤害,需要怎样反击与除瘤,才能恢复健康而强健的肌体?一时成为压在很多诗人胸膛的一块大石头。我以为,当务之急是需要澄清事实真相,搬走这块大石头。网络上出现的第三条道路事变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一场久经孕育的阴谋诡计。为什么有人要把自己打扮成精神领袖模样,浑然不觉这是自毁长城,与第三条道路的宽广包容精神背道而驰。我要说的是,正是某人或某几人私欲的无限膨胀与蓄意破坏,某某人的沉默是金,导致第三条道路从内部决堤,泥沙俱下、云遮雾绕之中伤及多少同胞兄弟。退避是软弱的表现,争吵乃至辱骂不是第三条道路的精神。我们看到,当打着第三条道路名义的贴子被推出来,得到的不仅仅是鼓掌,更多的是一片倒彩。因为,一段时间以来,第三条道路成了邪恶的代名词,许多第三条道路诗人被出卖了,他们的成就被忽略了,有的背上了黑锅,避之惟恐不及,比如:刘川、罗铖、郑小琼、张选虹;有的闭口不谈,比如车前子、马永波、卢卫平。2007年初,我在自己的博客上贴了一首《第三条道路挽歌》,可说是对第三条道路网络乱象的一次清洁活动,正式宣告后第三条道路时代的来临——

  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永恒的权威与神主,第三条道路需要鼎故革新,来一次灵魂深处的革命,需要诗人、批评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让吵吵闹闹的网络乱象时代见鬼去吧。后第三条道路时代伴随着对知识分子与民间写作二元对立的持续批评及对内部毒瘤毫不留情的切割之势来临了。后第三条道路并不是要颠覆第三条道路,而是澄清事实,还第三条道路以本来面目,在时间的跨度上继续发扬第三条道路精神,并将网络上硝烟弥漫的第三条道路形象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重新轻装上阵。在这点上,决不能口是心非,遮遮掩掩。澄清事实真相后的第三条道路更加清晰可辨了,基本精神依在,主要诗人依在,他们共同承担着第三条道路向纵深处开掘的历史使命,而我们更不能忽略新锐派的实质努力。

  祥云普渡,新的迹象正在呈现,去年下半年以来,几篇新的第三条道路理论相继问世,可说加深了我对后第三条道路时代的深刻意识:庞清明的《86现代诗大展,第三条道路与流派精神》、《第三条道路:重建中国当代诗歌的主流价值》等文,明确宣告第三条道路已走向分裂,并毫不客气地揭露问题的症结所在,直接道出真正的第三条道路今后的发展方向;凸凹的《我的,八年中国诗歌的,或第三条道路的道路》将个人的创作成长史与第三条道路,中国诗歌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了宏大的当代诗歌史叙事;林童的《第三条道路:从概念到文本》指出第三条道路文本时代的到来,并毫不含糊地告诫第三条道路诗人,文本才是硬通货;胡亮的威海对话:《昌耀?第三条道路?四川诗歌》,显示了作为中间力量的理论新秀的素养与胆识,并把第三条道路向更宽广的领域推进,胡亮在第三条道路的承前启后作用是绝对不可忽略的;晓音的《有容乃大——简评第三条道路》,充分显示了作为“女子诗歌”旗手的晓音对第三条道路的关切与期待;秦池的《一个人的第三条道路》,唤起的是做为一位优秀诗人必须关注的事实核心所在;水上人间有关“第三条道路”及其诗人简析,对“第三条道路”与“后现代现实主义”、“后现代浪漫主义”进行了反思,并将“零度写作”、“伤感写作”及新生代写作纳入自己的批评视野;愚木《多元与对话——后第三条道路诗学的发展方向》一文,以创作经典的文本来介入诗歌写作立场的分歧中,强调诗人个体的位置和基本的责任感,建立起一个超越集团、对立的写作立场;而早前兰马的中国第三条道路诗歌《发展力词典》、斯如的《第三条道路:舌头上做道场》等等,亦是后第三条道路时代不可多得的理论标识。2006年底,第三条道路重要诗人凸凹、杨然、树才、莫非、胡亮、席永君、黄仲金和我相聚成都,共同为网络乱象之后的第三条道路寻找新的出路,聚会直接导致树才、莫非、车前子等积极策划编辑《第三条道路诗人作品精选》(暂名),用行动来证明第三条道路的价值趋向。2007年5月,由齐行网、《诗歌月刊.下半月》、《第三条道路》、新华社河北频道、《文坛轻骑》、《芙蓉锦江诗刊》联合评选出“第三条道路双年文学奖”,老巢、庞清明、树才获得功勋奖;凸凹、莫非、安琪、马莉获得实力诗人奖;远观、楚中剑、梅依然、衣水获得新锐诗人奖;杨然、林童、十品、蓝棣之、张放获得实力理论家奖;胡亮、愚木、野松、舒雨湖获得新锐理论家奖(这个评选是阶段性的,需要第三条道路研究者继续跟进)。6月,在接受东莞理工学院学生采访时,我谈到后第三条道路具有多种可能性与向度,必须有理论家不断提出新的假说。第三条道路就像一棵年轮不断扩张,不断抽枝发叶,最终长成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这些事件串连在一起,将后第三条道路时代推向前台。

  三、后第三条道路:一个无限敞开的概念

  后第三条道路是一个无限敞开的概念,是文本至上主义,因此没有所谓加盟与退出的问题,只有违背第三条道路精神而自绝于第三条道路的问题;没有所谓领袖与先来后到问题,只有靠文本说话自我彰显的问题。想想在第三条道路在闹分裂时,一些人坐山观虎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派,我就觉得十分无助与难受。到如今,第三条道路诗人不但要拿得出个性独具的作品,还必须有论述、组织与行动能力,需要百尺竿头,更上层楼。因为时代风云变化莫测,“酒好不怕巷子深”似乎是诗人的一厢情愿。第三条道路八年来不断分化组合,进进出出的诗人何止万千,抛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言论也不少,在第三条道路的宏大背景下,况璃、凸凹主持中国桃花诗村,老巢主持《诗歌月刊》下半月刊论坛,安琪不断丰富着中间代,杨然、凸凹主持芙蓉锦江论坛,马永波创办流放地,黄仲金主持非主流论坛,尹丽川加盟了下半身,刘诚提出了第三极,飞沙提出荒诞主义,玄鱼、陆华军提出新城市磨难写作,老德、庞华提出无限制写作,衣水提出了性感写作,戈多提出了黑铁主义,远观、凸凹与我还搞了个第三条道路文库,而这一切正显示了第三条道路诗人的开放性与发散思维,向一个个既定目标推进,向一处处地心挖掘,也符合后第三条道路时代的泛第三条道路化科学规律。面对诸侯割据、山头主义盛行的诗坛,第三条道路诗人与理论家,必须拿出道德勇气出来,一方面弥合内部纷争带来的创伤,不断通过优秀的诗歌文本与理论研究壮大充实第三条道路。另一方面,在新世纪的钟声第N次敲响的时候,中国诗界必须有一次握手言欢的历史时刻,必须通过诗人的学养与人格魅力,通过个性标炳的诗歌文本打通中国当代诗歌的经脉,实现“天下大同,诗歌为公”、“诗人皆兄弟”的雄伟目标。不管是知识分子、民间写作与第三条道路,还是86现代诗群体大展时流星一样划过天际的流派以及产生于21世纪交替时期的中间代,70后,80后,女子诗歌,荒诞派,新城市诗群,打工诗人,完整性写作,新死亡派,第三极,新诗代,整体主义,草根写作,下半身,垃圾派,性感写作,或者,极限写作,可能阵线,甚至自由批判与谩骂之风盛行的扬子鳄、诗江湖论坛,等等等等,这些在网络空间、纸质媒体上不断叫骂、争强斗狠的流派、团体及其代表诗人凸凹、西川、臧棣、程光炜、王寅、于坚、马莉、韩东、老巢、欧阳江河、张曙光、树才、陈东东、安琪、张清华、李青松、庞清明、莫非、刘春、孙文波、敬文东、李少君、谭五昌、胡亮、王家新、钟鸣、翟永明、向卫国、杨克、朱子庆、谢有顺、杨然、耿占春、林童、晓音、世宾、黄礼孩、伊沙、李祖德、林韵然、刘彩虹、刘诚、黄金明、发星、曾蒙、南鸥、席永君、徐江、郑小琼、冉冉、赵宏兴、飞沙、陶春、沈浩波、东荡子、雨田、赵红尘、周伦佑、蒋蓝、许强、玄鱼、林贤治、蓝棣之、张放、李少君、朱子庆、愚木、道辉、衣水、朱晓剑、楚中剑、杨通、老头子、朵渔、远观、海啸、罗德远、小鱼儿、皮旦等等,他(她)们无不为激活中国当代诗歌丰富并提升诗歌的内涵竭尽全力拼杀,他(她)们是诗界的血性汉子与巾帼英雄,在为中国当代诗歌遇山开路,逢河搭桥,拨云见日,以生花妙笔绘就中国诗歌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这是21世纪有别于以往所有时代最为壮观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他们血气方刚、风华正茂,在历史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管是据理力争,还是破口大骂,看起来面红耳赤,实际上是水晶般赤子心。这千年难得一见的场面也许只有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群峰林立的盛唐可以媲美。甚至我一度非常反感、批判的下半身、垃圾派,我亦发现其中蕴藏的价值所在,包括对身体性的发现与过分渲染,对假大空的剧烈反弹而提出崇低的丑学追求等等,但优秀的本真的诗歌不能被遮蔽,尽管有些诗人天生一副恶霸的嘴脸,仿佛不把诗人诬名化誓不罢休,有的诗人目空一切,冒充权威,但我依然要说出我的心里话。比如,我可以不喜欢臧棣、西渡写作中的掉书袋,我可以不喜欢尹丽川赤裸裸的性张狂,我可以不喜欢于坚的伪民间,我可以不喜欢伊沙的动粗口,我可以不喜欢打工诗人不断的诉苦与娇情,我可以不喜欢部分官刊编辑与作协诗人的袖筒交易,我甚至不喜欢第三条道路部分诗人的言不由衷与机会主义作风,但我绝不否认他们中的优秀诗人、批评家与翻译家,无论是娴熟的写作技艺,还是对生命本体经验的把握,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理解老巢遭遇的性暗示事件,赵丽华诗歌恶搞事件,理解并原谅了某人在网络上大骂我及家人的肮脏帖子——这就是真正的后第三条道路主义者的情怀。反过来,我为那些谦谦君子似的饱学之士、八面玲珑的跑龙套者叫屈,他们在时代的风尖浪口,选择了退避三舍,三缄其口,以为我不参和,我就多么圣洁,多么名则保身,其实肚子里照样翻江倒海,毁不当初,错失良机呢!

  回到我自己,我为什么雄起而积极介入新世纪那场多元与二元对立、小圈子与大磁场的论争,盖源于四川历来乃中国当代诗歌重镇的传统与广东作为新世纪重要诗歌活动策源地两大原因使然,面对诗界的各种风潮跌起绝不能坐视不理,当一回冬烘先生。我必须作出自己的判断并接受内心的指引。坦率地说,我的创作除受到唐诗宋词的熏陶,西方现当代诗歌的影响外,朦胧诗人、第三代诗人中的佼佼者亦是我的良师益友。多少个昼夜,我反复阅读那些闪烁着思想火花与诗艺精湛的作品,如甘似怡,内心涌起股股清泉。我既欣赏自由主义者雪莱的西风颂,也心羡“远房亲戚”庞德的日日新,他笔下的地铁车站涌动着花瓣似的脸庞;我晨读李白浪漫主义的诗篇,夜阅波德莱尔巴黎的恶之华;歌德的史诗《浮士德》让我敬畏、叹为观止,北岛的《回答》令人振聋发聩;博尔赫斯的图书馆让我曲径通幽,海子的天马行空让我心悬高远;李清照在凄凄惨惨切切中思慕,艾青为脚下这片热土歌唱;鲁迅的愤世嫉俗在于唤醒人民的良知,我怎能简单地把金斯堡的嚎叫理解为垮掉一代的象征;西川的博学与意象的平衡能力使我受益,迪金森幽闭的内心闪烁独特的火花;钟鸣的《旁观者》让我捡拾一个消失时代的碎片,索德格朗让身为异人的我仿佛觅到知音而倍感安慰;傍晚穿过广场的欧阳江河还广场于大众的喧嚣,把朗诵喻为断头台的于坚却自私地保全着自己的吼管。讲出这些,完全是基于历史的真相,我曾在《第三条道路:重建中国当代诗歌的主流价值》一文中谈到第三条道路应遵循的五个关键词,就是要证明作为一位当代诗人应该坚守什么,舍弃什么以及弘扬什么,是心存高远,虚怀若谷,吐故纳新,而不是相反,固步自封,一副舍我其谁的自欺欺人做派。现在,我还要为第三条道路添加一个关键词:“批评”。批评的光芒如暗夜的闪电,不断照临鞭策着我,给我反躬自省的勇气与从善如流的力量。我们绝不要一团和气、阳奉阴违的第三条道路,我们绝不能打着和解共生、多元混生的旗号而彼此抱成一团“有福同享”,做着歌舞升平的白日梦。因为,第三条道路肩负的是重建当代诗歌主流价值的历史重任。

  在第三条道路这里,管弦与笙笛,京腔与粤音,川剧与昆曲交织成波澜壮阔的时代交响,风格各异的诗人同台献艺,彼此呼应,相互提携,励精图治:马莉的优雅得体与缓慢释放,金色十四行是她生命的绝佳注释;安琪写着闪电一样激情奔放的诗歌;老巢在安徽与北京之间,在诗与剧之间现身与归隐;凸凹在文本上进行着刻骨铭心的训练,他的持续发力让我暗自吃惊;胡亮的元批评试图触摸诗歌的源头,建设宏大的批评体系;莫非的苏拨系列在植物学里发现新的美学法则;树才常常为我们留下行吟者单薄而充盈的背影;历经误解与论战的林童依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然在抒情与叙述间交叉行进,有着比一般人多数倍的肺活量;十品技艺熟练左右逢源,畅游在诗意的世界;愚木的一地鸡毛无疑是对后现代社会的吉光片羽;衣水的性感冲动出于本真的需要;子梵梅以文静与内敛之姿擦亮九湖;远观的内里一直骚动不息,活力四射;玄鱼如袋鼠在都市里跳跃,他又能回到哪儿去?侯平章在爱人怀抱却预感到爱的缺失;居住在中医里的蒋楠为鱼刺在喉者开药方;野松的大地行吟有着诗人的疼痛;楚中剑述说着现代人的繁忙与机趣;庞清明的南方乡镇挣脱了物与欲的外壳而沉湎于抒情与镜象的本质。

  长江后浪推前浪,站在新世纪的前沿,我要说的是,后第三条道路时代必须接受岁月的历炼与读者的检阅,“时间美学”与“阅读美学”是衡量一切“好诗与坏诗”、优秀诗人与平庸诗人的唯一标准。当饱含深情的目光面向未来,荆棘丛生的诗歌道路依然让我们举步维艰,我们苛求的经典之作与良好声誉远未到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04: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诗歌发展史(现代)



1917年2月 《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现代诗歌诞生,次年再次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白话诗
1920年3月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白话诗的创作
1921年7月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成立,代表诗人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1921年7月 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具有唯美抒情倾向,后有冯乃超等参加
1922年3月 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诗社,形成了历史上的湖畔诗派
1923年 新格律诗派/新月派: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成立新月社,提倡现代格律待
1925年 早期象征诗派: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出现
20年代代表诗人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20世纪20年代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曾与梁实秋等成立清华文学社:红烛》《死水》…
20世纪20年代 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微雨》《为幸福而歌》…
20世纪20年代 穆木天,原名穆敬熙,现代诗人翻译家:《旅心》《流亡者之歌》《新的旅途》…
20世纪20年代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5年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
1932年 《现代》:《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诗人发表诗作的重要刊物,施蛰存任主编
1935年 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1936年 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人出版合集《汉园集》,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1937年9月 七月派:《七月》(主编胡风)《希望》等杂志及丛书上出现诗人群,代表诗人有艾青等
30年代代表诗人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 覃子豪 纪弦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林徽因诗集》…
20世纪30年代 戴望舒,1905-1950,1926年创办《璎珞》旬刊,成名作《雨巷》:《望舒草》,《望舒诗稿》…
20世纪30年代 李广田,1906-1968,与卞之琳何其劳一起被称为汉园三诗人:《汉园集》《春城集》…
20世纪30年代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北方》…
20世纪30年代 卞之琳,1910-2000,曾用笔名季陵:《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
20世纪30年代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预言》《夜歌》…
20世纪30年代 南星,1910—1996,原名杜南星:《石象辞》《松堂集》…
20世纪30年代 辛笛,1912-,原名王馨迪:《手掌集》《辛笛诗稿》《印象—花束》…
20世纪30年代 覃子豪,1912-1963,主编《蓝星周刊》《蓝星诗选》和《蓝星季刊》:《自由的旗》《海洋诗抄》…
20世纪30年代 纪弦,1913年-,本名路逾,16岁开始写诗,曾创办《现代诗》月刊及季刊。
40年代中后期 中国新诗:人在《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表的现代主义作品,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燮等
40年代 九叶诗派:由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等所构成的诗派,作品有《九叶集》
40年代代表诗人 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汉 屠岸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1916-1995,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
20世纪40年代 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
20世纪40年代 杜运燮,1915-2002,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诗四十首》《晚稻集》…
20世纪40年代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探险队》《穆旦诗集》《旗》…
20世纪40年代 罗寄一,1920-2003,原名江瑞熙,1943年毕业于法商学院:《诗音乐的抒情诗》《一月一日》…
20世纪40年代 郑敏,1920-,中国现代女诗人:《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
20世纪40年代 唐祈,1920-1990,原名唐克蕃,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诗第一册》《唐祈诗选》…
20世纪40年代 袁可嘉,1921-,诗人,翻译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半个世纪的脚印》…
20世纪40年代 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
20世纪40年代 屠岸,1923-,本名蒋壁厚,文学翻译家,作家,编辑:《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
50年代 现实主义:50年代开始全国报刊杂志上出版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有李瑛郭小川公刘等
1953年2月 《现代诗》季刊:纪弦创办《现代诗》,参加该诗刊的还有杨唤林泠元思羊令野郑愁予等
1954年 蓝星诗社:余光中等成立蓝星诗社,代表诗人有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罗门蓉子等
1954年10月 创世纪诗社:洛夫张默痖弦等发起创世纪诗社,出版《创世纪》诗刊
1956年 现代派/新现代主义: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
1957年1月 《诗刊》:臧克家等诗人成立的专业性文学刊物《诗刊》
1957年1月 《星星》:《星星》诗刊在成都创刊,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诗刊之一
50年代代表诗人 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子 痖弦 昌耀 林泠
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1920-,本名周起述:《孤独国》《还魂草》…
20世纪50年代 羊令野,1923-1994,本名黄仲琮:《贝叶》《羊令野自选集》…
20世纪50年代 方思,11925-,本名黄时枢:《时间》《夜》《竖琴与长笛》…
20世纪50年代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与散文家,主编《篮星诗页》:《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
20世纪50年代 洛夫,1928-,原名莫洛夫,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
20世纪50年代 罗门,1928-,原名韩仁存,台湾诗人:《曙光》《死亡之塔》《罗门诗选》…
20世纪50年代 蓉子,1928-,本名王蓉芷,主持后期《蓝星诗页》∶《青鸟集》《七月的南方》《蓉子诗抄》…
20世纪50年代 痖弦,1932-,原名王庆麟,台湾诗人:《痖弦诗抄》《深渊》《痖弦诗集》…
20世纪50年代 昌耀,1936-2000,九三学社会员∶《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
20世纪50年代 林泠,1938-,本名胡云裳,15岁发表《流浪人》:《林泠诗集》…
60年代代表诗人 郑愁予 任洪渊 杨牧 叶维廉 食指 痖弦 昌耀 林泠
20世纪60年代 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现代诗社的主要成员:《梦土上》《衣钵》《燕人行》…
20世纪60年代 任洪渊,1937-,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女娲的语言》…
20世纪60年代 杨牧,1940-,原名王靖献,曾主编《东风》杂志:《水之湄》《传说》《禁忌的游戏》…
20世纪60年代 叶维廉,1937-,在比较文学方面有突出贡献:《赋格》《愁渡》《醒之边缘》…
20世纪60年代 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70年代 朦胧诗:70年代末期中国出现大批的优秀诗人发表新风格的现代意象诗,形成所谓的朦胧派
1978年12月 《今天》: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推出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朦胧诗人的作品
70年代 白洋淀诗群:属于朦胧诗人群,白洋淀是聚集高官子弟的河北知青点,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七十年代末 新现实主义:在《诗刊》《星星》上发表的新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有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等
70年代代表诗人 江河 北岛 芒克 多多 舒婷 刘自立 严力 杨炼 梁小斌 顾城
20世纪70年代 江河,1949-,原名于友泽,朦胧诗人之一:《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
20世纪70年代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
20世纪70年代 芒克,1950-,原名姜世伟,1978年与北岛创办《今天》:《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诗选》…
20世纪70年代 多多,1951-,出生于北京,朦胧诗代表之一:《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1988)…
20世纪70年代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开始发表新诗:《双桅船》…
20世纪70年代 刘自立,1952-,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今天》的重要成员:《欢乐颂》…
20世纪70年代 严力,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这首诗可能还不错》《黄昏制造者》《严力诗选》…
20世纪70年代 杨炼,1955-,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天》的重要成员:《礼魂》《荒魂》《黄》…
20世纪70年代 梁小斌,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少女军鼓队》…
20世纪70年代 顾城,1956-1993,朦胧诗代表诗人:《黑眼睛》《顾城诗全编》《顾城的诗》…
80年代 新边塞诗派诗歌:昌耀等以《绿风》诗刊为平台形成“新边塞”诗派,以咏唱西部为主
80年代 大学生诗派:80年代在中国各大学兴起了前所未有的诗潮,共有4个梯队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
1982年~1986年 第三代/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前朦胧诗人之后,中国出现一大批更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生代诗人
1984年 莽汉主义:李亚伟等创立非理性式的反文化的莽汉主义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
1984年 整体主义:石光华宋渠宋炜和杨远宏等人创立整体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活动时间在1985-1989年间
1984年4月 海上诗派:“海上”(该词源自“上海”倒置)诗派在上海成立,成员有王寅孟浪刘漫流陈东东等
1984年7月 圆明园诗派:北京诗人成立圆明园诗社,并自办诗刊《圆明园》,成员有黑大春雪迪大仙刑天等
1985年2月 撒娇派:京不特和默默在上海成立撒娇诗社,创办诗刊《撒娇》,胡同和孟浪加盟
1985年春 他们诗群:,《他们》创刊并成为第三代诗人崛起的重要标志,于坚韩东成为第三代的代表诗人
1985年5月 丑石诗群:《丑石》在福建霞浦诞生,后发展为全国性的民间诗歌报刊
1986年5月 非非主义: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发起的非非主义诗歌流派,90年代以后进入“后非非写作”时期
1987年 一行诗社:严力在纽约创立一行诗社, 并出版诗刊《一行》,任主编
80年代 神性写作:以绝对精神为创作原则所形成的一类诗歌,其代表诗人有海子骆一禾戈麦等
1987年 新乡土诗派:湖南诗人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发起新乡土诗派运动,并出编了《世纪末的田园》等刊物
1987年 知识分子写作:西川陈东东欧阳江河等提出的写作概念,代表诗人有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家新等
1988年 《倾向》:陈东东张真老木西川贝岭等在北京创立《倾向》诗刊
1988年12月 《女子诗报》:中国首份女性诗歌刊物《女子诗报》在四川西昌诞生,主编是晓音
80年代代表诗人(上) 周伦佑 于坚 翟永明 王小妮 欧阳江河 廖亦武 孙文波 吕德安 韩东 骆一禾
80年代代表诗人(下) 孟浪 陆忆敏 陈东东 万夏 杨黎 张枣 李亚伟 西川 海子 小海
20世纪80年代 周伦佑,1952-,知名诗人,诗学理论家:《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燃烧的荆棘》…
20世纪80年代 于坚,1954-,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
20世纪80年代 翟永明,1955-,当代女诗人:《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翟永明诗集》…
20世纪80年代 王小妮,1955-,当代女诗人:《我的诗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
20世纪80年代 欧阳江河,1956-,原名江河,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透过词语的玻璃》…
20世纪80年代 廖亦武,1958- ,1983年与周伦佑等人创办民间诗刊:《后朦胧诗全集》…
20世纪80年代 孙文波,1956-,当代诗人:《地图上的旅行》《给小蓓的俪歌》《孙文波的诗》…
20世纪80年代 吕德安,1960-,当代诗人,画家:《南方以北》《顽石》…
20世纪80年代 韩东,1961-,80年代与李亚伟等人推出先锋派诗歌新潮:《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20世纪80年代 骆一禾,1961-1989,1983年开始发表诗作和诗论,两次获奖:《世界的血》…
20世纪80年代 孟浪,1961- ,原名孟俊良,当代诗人:《本世纪的一个生者》《连朝霞也是陈腐的》…
20世纪80年代 陆忆敏,1962-,第三代诗人代表之一:《后朦胧诗全集》
20世纪80年代 陈东东,1961- ,第三代诗人代表,1981年开始写诗:《海神的一夜》…
20世纪80年代 万夏,1962-,1984年与李亚伟等共创莽汉主义诗歌流派:《后朦胧诗全集》…
20世纪80年代 杨黎,1962-,1986年和周伦佑等创办《非非》:《小杨与马丽》…
20世纪80年代 张枣,1962-,中国先锋诗歌的主要代表:《春秋来信》…
20世纪80年代 李亚伟,1963-,1984年与万夏等人创立了莽汉诗歌流派:《后朦胧诗全集》…
20世纪80年代 西川,1963-,原名刘军,曾与友人创办《倾向》:《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西川的诗》…
20世纪80年代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杰出的当代诗人:《河流》《传说》《但是水、水》…
20世纪80年代 小海,1965-,本名涂海燕,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
1991年春 《现代汉诗》:芒克唐晓渡孟浪默默等在北京创立《现代汉诗》诗刊
1993年3月 网络诗歌:1993年3月诗阳通过电脑互联网大量创作发表诗歌,成为第一位网络诗人,网络诗歌诞生
1994年 《存在诗刊》:1994年底陶春等创立诗歌民刊《存在诗刊》,发表70后诗人部分作品
1995年 《橄榄树》: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网络诗刊出现,诗阳担任主编,后有马兰鲁鸣祥子京不特桑克等加盟
1996年 《终点》:诗歌民刊《终点》创刊,范倍担任主编
1996年 70后:90年代中后叶开始出现一大批70年代出生的诗人,70后概念最早源于民刊《黑蓝》
1998年5月 《翼》:周瓒穆青翟永明等在北京成立女性诗歌刊物《翼》
1999年 《界限》:《界限》网络诗刊成立,创办人包括李元胜等
90年代 中年写作:中年写作概念开始建立起来,概念原提出者是肖开愚,后得到欧阳江河等的理论支持
90年代 个人写作:90年代诗坛出现以个人写作为特征的诗歌创作立场,代表诗人有王家新等
90年代 信息主义:诗阳等提出以信息论为基础的信息主义诗歌理论,代表诗人有诗阳九歌诺然克莱尔等
90年代 民间写作:诗坛出现强调叙述的客观化并注重语言口语化的诗人,代表人物有伊沙徐江侯马等
90年代 第三条道路写作:莫非树才谯达摩等提出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外的写作概念
90年代 中间代:诗坛出现一批60年代出生的没有参加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以独立写作和本真写作为原则的诗人
90年代代表诗人(上) 诗阳 李元胜 马永波 臧棣 树才 伊沙 余怒 吴晨骏 戈麦 蓝蓝 桑克 西渡 杨键 徐江 安琪
90年代代表诗人(下) 孙磊 木朵 康城 朵渔 胡续冬 巫昂 范想 廖伟棠 沈浩波 吕叶 马兰 庞培 宋非 杨小滨 章平
20世纪90年代 诗阳,1963-,原名吴阳,中国首位网络诗人,《橄榄树》创刊人;《远郊》《人类的宣言》…
20世纪90年代 李元胜,1963-,当代诗人:《玻璃箱子》《1997年诗选》 《1998年诗选》…
20世纪90年代 马永波,1964-,当代诗人:《以两种速度播放的夏天》…
20世纪90年代 臧棣,1964-,曾获《作家》 2000年度诗歌奖;《燕园纪事》《风吹草动》《新鲜的荆棘》…
20世纪90年代 树才,1965-,当代诗人:《单独者》《树才短诗选》…
20世纪90年代 伊沙,1966-,原名吴文健,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诗人;《饿死诗人》《野种之歌》…
20世纪90年代 余怒,1966-,当代诗人:《守夜人》《余怒诗选》…
20世纪90年代 吴晨骏,1966-,作家,当代诗人:《棉花小球》…
20世纪90年代 戈麦,1967-1991,原名褚福军,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慧星--戈麦诗集》《戈麦诗选》…
20世纪90年代 蓝蓝,1967-,原名胡兰兰,当代女诗人:《含笑终生》《情歌》《内心生活》…
20世纪90年代 桑克,1967-,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午夜的雪》《无法标题》《泪水》…
20世纪90年代 西渡,1967-,当代诗人,1985年考入北大:《雪景中的柏拉图》…
20世纪90年代 杨键,1967-,当代诗人:《在黄昏》《悲伤》《骰子的八面》…
20世纪90年代 徐江,1967-,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诗集《我斜视》《哀歌*金别针》…
20世纪90年代 安琪,1969-,原名黄江嫔。1988年7月毕业于漳州师院中文系:《1998中国最佳诗歌》…
20世纪90年代 孙磊,1971-,曾参与编辑《久唱》《诗歌》《诗镜》等民刊:《诗歌》《述说》《声音》…
20世纪90年代 木朵,1972-,当代诗人:《斜坡上的斜晖》《镶铜边的小鼓》《一夜成名》…
20世纪90年代 康城,1972-,原名郑炳文,当代诗人:《漳州7人诗选》《康城的速度》…
20世纪90年代 朵渔,1973-,原名高照亮,主编《诗歌现场》:《暗街》《史间道》…
20世纪90年代 胡续冬,1974-,70年代出生诗人的代表性人物:《水边书》《槐花》《蔚秀园》…
20世纪90年代 巫昂,1974-,原名陈宇红,199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中文系:《九十九只飞鸟和鱼》《最后一朵》…
20世纪90年代 范想,1975-,原名范倍,《终点》文学网站和民刊主编:《车过仙鱼桥》《献诗》…
20世纪90年代 廖伟棠,1975-,当代诗人,香港作家:《永夜》《随着鱼们下沈》…
20世纪90年代 沈浩波,1976-,1996年开始诗歌创作:《一把好乳》…
20世纪90年代 吕叶,湖南诗人,主持《锋刃》网络诗刊:《是谁在中间走着》《如此纯净的夜》…
20世纪90年代 马兰,当代女诗人,橄榄树网站创立人之一:《一代人》《献词》《荷花少女》…
20世纪90年代 庞培,当代诗人,散文家:《夜歌》《风中的味道》《蔷薇》…
20世纪90年代 宋非,当代诗人,曾参加早期后朦胧诗运动:《林中路》《虚构图案》《轮回》…
20世纪90年代 杨小滨,当代诗人,评论家,耶鲁大学文学博士:《穿越阳光地带》《景色与情节》…
20世纪90年代 章平,当代诗人:《远不可及的事物》《三座房子放在三个位置》…
2000年2月 《诗生活》:诗生活汉语诗歌网站成立,创办人有莱耳桑克等
2000年3月 《诗江湖》:诗江湖网站成立,创办人为南人等
2000年 《诗选刊》:《诗选刊》杂志创刊,前身是创刊于1985年的《诗神》月刊
2001年4月 《或者》诗刊:《或者》诗刊电子刊物创刊,创办人为南人等
2001年5月 《诗歌报》:诗歌报网站成立,创办人为于怀玉等
2000年7月 下半身写作:沈浩波等创办《下半身》诗刊,从此下半身写作成为诗歌流派,并不断引起争议
2001年底 荒诞主义:祈国飞沙远村牧野张小云等成立荒诞主义诗歌实验小组,荒诞主义诗派诞生
2001年底 灵性诗歌:北京《诗刊》和蓝色老虎诗歌沙龙等提出以灵性为诗歌理论核心诗歌的理论
2002年 新江西诗派:以谭五昌滕云主编《新江西诗派》等新江西诗人出版刊物为主,形成了新江西诗派
2002年9月 诗先锋:陈肖海梦等成立诗先锋网站
2002年9月 《第三条道路》:林童谯达摩创立《第三条道路》诗报
2003年3月 垃圾派:皮旦(老头子)等创立垃圾派,出版有《北京评论》网刊
2003年5月 新诗代:新诗代综合中文诗歌网站成立,主编是海啸
2003年11月 丑石诗歌网:福建谢宜兴刘伟雄创办丑石诗歌网,“丑石”从此走向网络
2003年 80后:出生于80年代的诗人在诗坛出现,2003年《诗选刊》及《海峡》等正式推出80后诗人专号专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2:32 , Processed in 0.3881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