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39|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名师沈旎文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7 12:2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汉名师沈旎文集











1989年工作至今,经历了从乡镇到城市,从初中到小学,从语文到其他学科,从教学到教研的种种工作,多样的教学体验,丰富了自己的职业生活.努力实践着"有所坚持,就会有所改变"的信念,深知个体力量的微弱,不断向内用力的自我修炼也得到了一些外在的肯定. 现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研制项目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论坛版主.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研讨活动中作专题报告.是武昌区优秀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市优质课及教坛新秀一等奖.论文获得国家、省、市一等奖.有多篇案例、论文、随笔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刊物,辑入多家出版社编撰的教育类专著. 参与编著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高教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资源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地方教材<生命教育>.著有<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南(小学高年级分册)><综合活动教师指导方略>等.2005年在<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发表随笔<七日碎片><今天,我们应该怎么评课>,教育随笔<女儿的毕业照>被辑入<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9#
发表于 2011-9-8 22:01:21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名师沈旎文集=======



(2011年8月31日给初任教师张玲)

一直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罗素



张玲:

你好!来信收到,写下即放下,不知道你写完这信后,心情是否渐渐平复。在你大学的课堂上,我曾经说过,焦虑的时候没有智慧。而且,明天,你就要面对新的学年,你需要平静而美好的心境,面带笑容地迎接从假期归来的孩子们,面对你们共同的新的开始。

你在信中说想和我聊聊“生活中的问题”,本以为你会述说离家在异地当老师,生活中的不便,或是年轻人的青春事件,但你说的却是教学上的苦恼,说的是从书本到教学现实的冲突和矛盾。感佩你在教学上的用心,也让我更加坚信,“不断专业成长才是教师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你信中的提问方式充满着焦虑与苦恼。你已经意识到“从书本到生活的矛盾和冲突”是“个人成长的契机”,而你的苦恼正是来源于现实的欠缺和书本所描绘的(或是你内心本有的)对教育美好欲望之间的差距。

入职一年了,你越来越接近教育的真相,和你们走出大学校门时,对教育纯美的理解似乎有很大的距离。这既不是现实的错,也不是你的错。“纯美的破损不意味着变成了邪恶或不道德,它意味着生命的过程:由想象的、可能的爱转变为现实的爱。”你也可以将这个过程理解为挣扎和进步,你正一步步迈进教育真实的场景,面对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你的担心、害怕,如同我,这个已经任教二十余年的教师也常有相似的恐惧。

你问,这时,“从哪里获得支持和力量呢?”

你尝试从我提供给你的书籍里获得力量和支持,但你又说“如她这般的教学人生果真唯有一班足矣”,你意识到这位名师的文字记录与你的经历不同。你在文字中没有找到如你般的笨拙、沮丧、害怕和焦虑,她天生就是这么优秀吗?她在书中似乎没有成长的过程,只有成功的经历。请理解她的书写,人们更乐意书写自己一个接一个的成功,谁又愿意将成长的平庸、艰难和青涩示人呢?文字抹平了来路。你的清醒在于,你意识到不可能“如她般”,你就是你,应该欣喜,终于发现了自己。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我们能从她的成功中,看到什么呢?

比如,有一次大家坐在一起聊天,你告诉我,有时喊破了嗓子的吆喝:“安静!安静!”可是往往都是无济于事的。有时,只能使用拍桌子瞪眼睛的高压方式才能使教室保持安静。在书里,名师采用了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静寂游戏”。“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谁的名,请你拿好自己的东西到门口去排队”。老师点名的声音越来越轻,孩子排队的动作也越来越轻。

这段记录,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你看,她也是借鉴了他人的方法。也许你立刻会说这不可能,但你尝试过吗?如果尝试时遇到问题,你有没有分析问题在哪里?分析了问题后,有没有再次为此努力?你或许能从这段文字中读出,安静是不可能被说教的,孩子只能从安静的示范和情境中,浸濡出安静的气质。

文字总能从远方传递给我们支持和帮助,需要质疑,也需要相信其中蕴含着美好起来的可能。这种可能是否会为我们带来的改变,取决于你对文字的判断和理解,取决于它是否和你的教学问题相遇。所以,是否能从书籍中得到支持和帮助,关键还在你自己,你对自己教学经验是否理解和关注,取决于你心里是否存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借不同的书给你,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美好起来的可能,当你知道遇到麻烦的不仅是你一个人,而且从文字中读到解决问题不止有一种方法时,你的内心会变得更丰富,当遇到问题时,它们会站在你的背后,告诉你可以怎么做可能更好些。但要记住,你永远都是你自己,你思考的是个人如何在生命中克尽其责地扮演自己,而不是成为任何其它的人。

你问:是否应该从同事那里获得支持?

你说,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或许别人的建议只是一个建议,并不能去应用。

我不知道你的同事给过你什么建议,他的可信度并不取决于提建议老师年纪的大小,但请相信这些建议都是善意的,提建议的同事,一定是真心想帮你。但正如你所说,一则他的建议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二是他的建议是否符合你的教学情境呢?即使是采取行动,也不见得是直接运用同事的建议,那将是冒险,因为“各种经验或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苏霍姆林斯基语)如果我们不思考,就增加了被他人支配的危险。同事的建议只是提供给你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能,仍需要你回到自己,思考他的建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你的问题和他遇到的问题之间有哪些不同?他的建议背后的教学假设是什么?对他的建议,我是能全盘接受采用?还是需要改造他的建议形成自己的方法?

多听同事的建议,不但要听,更重要的是经过自己的思考过滤,加上对自己经验的反思,找到自己的行动策略。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经由思考加工,都会成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基石。因此,同事的建议是否能给你支持和帮助,也取决于你对这些建议的反思,仍取决于你。

我想说,不论我们经过哪些途径获得支持和力量,首先需要理解自己,发现自己,反躬自省,外来的间接经验才可能被转化为支持和力量。现在,你希望得到外在的支持和力量,但你知道,最终的力量和支持来自于你内心,向内里求取。或许更重要的是理解你自己的困境,形成关于你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聆听来自自己的真实而惊人的消息。珍存点滴努力,善待每次尝试。我们不一定要被冠以优秀老师的头衔,但作为老师,我们一定是那个善于学习和不断进步的人。

祝工作顺利!

沈旎

2011年8月31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4:04:1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记(2007年1月14日)

    这段读得很杂,手头摊开的书有《一位瑜珈行者的自述》,另一本是万千书系的译著《基于问题的学习》(Linda Torp,Sara Sage著)。两本书都是从华师图书馆借的,想在放假前读完,免得又惹上超期的麻烦。但读起来仍是散漫。

    选择这本关于瑜珈的书,纯粹是出于好奇,印度对我来说是个神秘的所在,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意识形态,在我看来,都比较奇怪,这样说当然没有冒犯的意思,只表明我不了解。而这书让我吃惊。

1、我一向认为印度是个佛国,唐僧西天取经的地方,我以为,书中的插图很类似于佛像,瑜珈应该是佛家的法术,但书中的很多引文后分明标注着出自《马太福音》或是说圣经上说,更多的时候提到基督,提到教皇。而书中很多关于轮回的说法,很让人感觉是佛家的说教。读得有些迷惑,或许是我把各种宗教割裂开的思维方式有问题,从这本书记载的年代上看,书中所记的人事应该是在殖民地时代,那时英国的殖民者一定会将基督教带到佛国印度,尽管书中说瑜珈是来自古老和神圣的。如果我能读一本关于印度历史的书,也许能够帮助我了解这种奇怪的现象,问题仍在我知识的浅薄。

2、这本书中记录了这名叫尤迦南达的瑜珈行者的很多神奇的经历,比如能知道自己的前世所为,比如能知道自己的未来,比如上师们住在洞穴中,能够分身两处,能够长生不老,能够通灵,能够聚合宇宙的原子,形成新的肉身,死后,对上师们来说会进入另一个星球生活等等,并对这些情节不论是用直观或是转述的方式都描述得极为确切,试图让人相信它们曾经真实地存在过,这些读起来荒涎不经,女儿读了一段,觉得可笑。我们都是受了唯物主义的教养,对这些,第一判断是唯心主义,不可理喻。是不是唯物主义就能解释一切呢?我也奇怪,像牛顿这样的物理学大师最终潜回到唯心主义宗教中,这又如何解释?对于这本书,悬置判断,试图理解。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什么是真实,一定是我们的所见吗?我们不也挣扎于冥冥之中的命运吗?那冥冥之中还有什么呢?我告诫自己不要嘲笑书中描绘的不经,这些是书中人物用自己的思维体系,解释他们的经历,他们能够自圆其说,便达成了一种平衡,这对其它的人并没有什么影响和妨碍。我读它,仅仅是好奇,并不为信服,只让自己知道,还有一些人的想法是与我和我周围的人不同。

   

    选择《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因为,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便是一门基于问题学习的课程,问题是它的教学线索,我希望透过这书了解一些操作的策略。

现在,这书没读完,可能是书中所提及的基于问题的学习从体系上说与我所期待的不同,所以读得混乱而没有信心。特别是第四十三页“什么的基于问题的学习”一节,用一张表格将教学方法分:讲座、直接指导、案例法、基于发现的探究式指导、问题中心的学习、摸拟和博弈、模拟专家与基于问题的学习并列起来,作为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并注明是出自伊利诺伊州数学教学学会。从表格的内容上看,这些分类显得很混乱,如果按字面的理解,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对基于问题的学习会有我自己的“陈见”,这本书很多地方都是这样,是我的理解力不足?还是翻译有问题?或者说是阅读的时机不对?我想用跳读的方法寻找有价值的阅读点,然后离开纠缠不清的书。

   晚上,在网上读了钱理群老师的《我的选择》,里面有几句话很有意思,好像是专门说给我听的。

“我能理解论题提出者的危机感与焦躁不安的心理,但我自己的心境却是格外的平静,我只想按照已定的计划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而对于各种讨论与争议,已经失去了兴趣。”
“如果不能圈定自己的范围,硬要越位去做不能做的事情,是会引出灾难性的后果的――不论是对社会,还是自己。”
“我被抛到了边缘,谁也不注意我了,也不再期待(希望,要求)我什么了,这同时意味着,我可以不顾及别人的愿望,不看别人的眼色,自说自话――说自己想说、愿意说的话。这独语的相对自由与自主至少会给人以一种逃出重围的轻松之感。当然,这会产生新的矛盾,新的困惑,但那是后话,且先享受一番这逃出的快感,如何?何必老是那么忧心忡忡?”
“岁月不饶人,要另辟新路,时间来不及了,只能按现在已经做出、并正在实践的选择,‘一条道走到黑’了。”
77#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4:03:3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记(2007年1月31日)



    出发前,因为一直忙于总结及资料的整理,只能在公车上读。慢慢地,我感觉到自己在不同场所的阅读,已经比较有规律,比如,在公车上所读的书一般会选择比较薄,各章节内容短而且相对独立的。出差有时会有大段闲置的时间可以读书,但旅途劳顿,一般选择读轻松些的书。如果是倦在自家的黑皮椅里,读什么都合适。

    这几天一直在散漫读着萨义德的《格格不入》,已经读完第四章。《格格不入》在记叙上是连贯的,时时打断会比较难受,而且,在摇晃的火车上,感觉着时空的异位,我想读它是比较合适的。

    为了印证时间,我又翻阅了前面的“感谢”一节,本书起稿于1994年,1999年完成,四年后,萨义德离世。他生于1935年,也就是说本书是萨义德六十岁左右的作品。

    为什么要回顾时间呢?说实话,我一直叹服于回忆录中作者记录的精确,时间,地点,人物都是确切的说法,这四章主要记叙了作者十二岁以前的经历。猜测,要么是有当时的日记,要么是有其它人的辅助记录文本,否则,光靠一个人的记忆,能行吗?

    当然,我一直是以自己的所能揣度他人的可能,读时仍会回到自己。回顾过往,可能只余下些支离破碎的片断,模模糊糊的,要记起当时的人名,地名已经是不可能,再过二十年,还能余下什么呢?每次想起“人是由自己的记忆构成”的说法,都觉得有些莫名的担心。也可以做一些不经的假设,比如人的记忆是神奇的现象,有些人或事,或许已经留存在记忆里,我并不知晓,只是在某一个时间,因为某种刺激,这些节点被重新链接。当然也许是上帝的安排,他让有成就的人,在早期就开始留意自己的生活,做好记录的准备。我,庸碌之辈,不必为此操心,就像现在火车上,上车前印象,与下车后的场景,都不必再忆,只有这会儿借着床头灯,写字的感受。

    萨义德的童年,用我的眼光来看,几乎可以说是富足而幸福的,尽管他常常因为自己的身份,长子,兄弟等角色而感受压力。他记录了接生他的妇人,他周围的姨婆,表兄堂兄,父亲的一家与母亲一家微妙的关系,与父亲的相处,“开车兜风时”父亲态度的变化,甚至记录了父亲不同时期车的品牌和型号。贯穿其中的是他在成长中无法达成父母期待的不知所措。

    透过六七岁孩子的眼光,记录了1942全家仓皇由萨义德的出生地西耶路撒冷流亡到开罗的经历,以及后来的重建,父亲在每天的牌戏中寻求释放压力,而萨义德还未上学,为了约束其行为,被逼每天看父亲打牌,“打牌成为他一个执迷,一种像是支撑他人生的习惯。他以此将他的焦虑升华到一个规则固定,由惯例秩序控制的生活领域,逃避任何一种对人、事业或问题的正视。”在与“我”的交手中,“每盘既了之后的三言两语分析,都象征我的心理上与精神上的屈服,增加我所感受的他对我的权威。”一个男孩的成长经历,这是在我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

    我不知道,我的举家迁移的经历是否算得上流亡。不过是同样的仓皇、流离和不再回复。

    那是1984年冬,离开农场的前一天夜里,鸡鸭一上笼,门口砖砌的鸡舍前就成了屠场,揪出了所有的鸡鸭,一刀一只,一会儿,一个大木盆里便满是尸体,母亲和一帮人在灶间来回晃动,一切都失了平和,小弟仍是玩得很晚才回来,不知道他是否和伙伴约好再玩,或是还有纠纷没有处理。我躲在里屋望着人来人往,有来送行道别的,父母必捡拾些带不走的东西赠与,有些来帮忙收拾的,乱哄哄的。我当时就知道是要离开,不过二十多年后的现在才理解离开的含义,那就是再也回不去了。

    天还没亮,就被喊起来,在那个清冷的冬天的早晨,家里所有的家当,都堆上了一辆两轮板车,很高,在后面看不到父亲拖车的身影,后面跟着他下放到这个农场十几年所有的积存,一个背着大包小包的瘦弱的妻子,我和小弟懵懂地跟在板车两边,走过下雨时寻鸭仔的小溪,然后是我喜欢去自留地,还有医院前的一片树林,上学常走的那条路,我一个人玩的蚕豆田。清晨和着草木空野气息的薄雾,微曦时,路边衰草上的白霜,然后是码头,不记得怎么上的船,坐车,一路辗转,路上,一只由我负责的红色的包忘记在车上,看着车开走,没有责备,却大哭。那是一九八四年冬的一个早晨,好在我在农场和父母小弟一道的时间仅二年,也是唯一和“家人”在一起的两年,有时会想起,但并不特别眷顾。对农场那个地方“我一直都喜欢,却从来没有归属它的感觉。”后来不曾回去,也只是在文字里有些回顾。

   无论是我读出的,还是写下的总是我自己。

    列车员来收拾,快到站了。
76#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4:02:49 | 只看该作者
在文字中相遇。

1、早间拿起昨晚一直随手翻的《百年老课文》(哈尔滨出版社),先前以为这是百年前的教材,买它是因为好奇,想看看百年前的课本会是样子,会不会有练习,如何编排,等书到了,展开才知道完全不是我所想的,百年也是虚指,大抵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经典的篇目,以八个章节的辑录,无序无跋无编者,只含糊地写了几个著名的名字著,以文章加点评的方式结构,不否认,其中也有些不错的文章,翻开,仍有些失悔,一则觉得上了书名的当,这些文章真不知道与“老课文”有什么联系,是我理解窄化,还是编者蓄意用这个词引人好奇?二是以后在网上购书不可大意,仍需要多查信息再确认。我是不太喜欢这种好多类好多个作者编在一起的书,像是大杂烩,或是初高中时这类被别人嚼过的书读多了,更乐意系统地浸在一个人的文字里。当然,这个观点,不妨也做个自我批判。

2、舍斯托夫《以头撞墙》快读完了,下面的几十页,不准备一节节读下去,我基本懂了他的意思,笑笑,这是个拆墙的人,在他那种自顾自的言说中,不厌其烦地揭示理性、逻辑、知识、真理的可笑与无力,他想说这世界是“无根基的”,有点怕他,因为这些想法与我正在克服的散漫和荒谬相合,但我需要的是明确计划与结果,需要相信逻辑和理性,尽管我知道他的说法很可能是对的。是的,“理性治不了我的牙痛”“以头撞墙”,牙就不痛了吗?“惟其荒谬,故而力行。”笑着合上书页。

3、下午一直在读吴非老师的博客,其实,常常去“他家”,他的文字流畅感人、大气而深刻,每次读完,都不敢再读自己的字,意识到积淀的重要,或许,人到五十岁以后,文字才会有份量。不过,这个说法马上被下面的文字推翻。

4、在吴非老师博客中有一篇《毕业生的来信》,里面提到了一个名字,王开岭,以前浏览过他的文字,印象并不深,曾经在刘良华老师家一篇关于公共知识分子的文章里读到他的名字,说实话,对这种公众人物,心里总有些说不出的别扭,这是需要克服的偏见。当然,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自己喜欢的文字,一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今天在网上查找,发现了他的书和零星的文章,几篇读下来,尽管有些激越,但其中的良知、责任,十分打眼。当下学者文字中的识时务的圆滑、调侃和闪避,在它面前显出委琐卑劣的面目。再读他的简历,竟是与我同时代的人,决定找他的书来读。而他的文字,带我去读另一本书,《顾准日记》,对那个时代的灾难特别的敏感,这与我的经历有关,“说也奇怪,一度相关的一切眼见如此松弛的在空中飘荡。”我企图借着文字来理解一些曾经与我十分亲近的人。

5、还闲散地读了杨绛《三学圃记闲》,忆起在农场种菜的经历,有时间,慢慢说给自己听。朱自清的《正义》“我不曾见过正义的面,只见过它的弯曲的影儿――在‘自我’的唇边,在‘威权’的面前,在‘他人’的背后。”王开岭对此的表达更加决绝:“到处都是缺席,到处都是失语,噤声,萎缩,自宫自阉,根净叶除。”很相似,世事并没有多大变化,在个体人性的绝对的变化中,整体人性却是相对稳定的。

6、今天,还读到了一轮满月,在清朗的夜里与您同望。
75#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59:02 | 只看该作者
遭遇课题



    作为一个教研员,若说自己不懂做课题,必被人哂笑。今天,我老老实实承认,真的不太明白。

    在学校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当时,还没有课程改革,也没有校本教研,大家各自教书,我不属于那种特别突出的积极分子。所以,只在开会时,偶尔听头头脑脑的说起过课题之类的话,但毕竟离自己远。虽然时常也在教学中思考一些问题,写写东西,做些尝试,现在知道,那和规范的课题离得十万八千里。远不如现在的老师幸福,手上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的课题一大把。如果到学校,让老师们把自己参与的课题,名称,级别,时间,承担的任务默写出来,一定很可观。

    后来,从事教研工作,参加了一些课题会,慢慢看虚心学不耻问,才知道学会是做什么的组织,知道了什么叫开题,开题报告是怎么回事,中期结题,结题时有哪些程序,要请哪些人,有哪些程式规矩等等,有些课题还组织大型的研讨会,盲人摸象似的,看到一着是一着,没有完整的经历过,只凭这些印象拼合,觉得神圣。

  老教研员带着,手把手教着,知道了些门道,起初感觉有点一场有规则的游戏。当然,这个比喻并不恰切,会有人瞪眼。朋友又提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什么的,还有规划办的门朝哪边开,在哪一级立项等等,眼花缭乱,顿时敬仰不已。

  说不清,为什么,接触了课题后,并不太喜欢,只是害怕,无由觉得形式的繁琐。

  开题,结题,转眼就成,好像没做什么,老师的教学也并没有因为课题发生多大变化,只是多填了几张表。我知道这话,说时要谨慎,或许是我没有深入,不了解研究的过程?谁又能说没有变化,开题会,结题会,成果一本本的,证书一批批的,为多少学校、多少个人的事业奠了基。

  没想到,接触综合实践,发现学生也做起了课题,像模像样的,开题、结题,程式的规范不比老师做的逊色。但我也发现,老师的“课题病”也传染给了学生,课题大而空,缺少具体的研究,妄断臆测,贪大求全。更担心起来。

  可能只是因为我只了解了课题的形式,才会有这样的想法,怕自己在这方面不如人,也埋头啃了几本教育科研的书,对课题的程式,算是弄清楚了。只是不明白,研究的过程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读,知道了一些,越发心虚起来,好像在所见的课题中,没见这么漫长、耐心而规范的过程啊?只能怪自己孤陋寡闻。

  不过,阅读的过程中,也感受到课题规范的好处,让研究更有方向、研究过程有效。看来,问题不在课题上,这是一个我仍需要学习的部分,最近,读刘良华老师《关于教育研究方法》,对课题的认同度大了起来。我不反对严格的规范,只是觉得如果严格的规范流于形式,会带来课题灾难,这是一点儿也并不夸张。 

  这两年,学校开始做校本教研,号召每个老师都要自己课题。学校要每个老师报,再由学校报到区里,轰轰烈烈。

  带着研究的态度来教学,我是十分赞同的。每个人都来做课题,到轰轰烈烈的程度,自然就会离开常态,走向变异。于是,不断地有领导指出,老师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太大,不具体,老师们不知所措,我在想,或许有很多老师的经历与我有些相似。我们首先接触到的往往是形式。

  为了让老师们了解课题到底是什么,怎么来做,各校都举办了科研讲座,这也很好,但老师们的工作量无形的加大了,是不争的事实,我想为了今后更有效地理性的教学,在变革阶段,多花些力气,老师们也能理解。

  看着老师们每天忙忙碌碌,有时会冒出些奇怪的想法,能不能老师一辈子只做一个课题,别那么急着,今天开题,明天结题,不停地交表,是做研究吗?当然,这是不是太夸张了,成果出得太慢,与时代的节拍有些不合,那么能不能将规范程式化的课题程序进行地删节,少些程式,多做些对能够在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将研究和教学本身合而为一,不增加老师的负担,这或许是校本研究本身想做的。

  课题的背后是什么?表格,开题,结题是形式,而研究才是本质,如何研究,有哪些方法,研究的起点和终点如何落脚在自身的教学中,这才是老师们真正需要的。

  这次下校,被点到软肋,遭遇课题。

  一进门,胡校长就说让我指导一下他们的校本课题,还有一位老师要上一节课,作为这个课题的课例,然后展开讨论。

  一接到任务,心里就犯嘀咕,明明白白地说参与可以,指导不行。确实也想知道课题在学校的运作情况,不想放弃,这也是个学习的机会。

  学校提供了非常规范的立项书、研究方案和课题阶段报表。课题名称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选题项目导向(这个词我不太明白,决定去查查,感觉是问题分解):1、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研究;2、品德与社会课堂如何张扬学生个性的研究;3、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研究。研究方法:以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等。其中还提到准实验研究。时间:2006年9月~2007年6月。

  一年的时间,独立完成,三个方面的研究,现在是4月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我有些担心。

  我问承担的老师,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他说了一些很规范的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开始。我说,“一定是有什么触动了您,您能给我们讲讲是什么事吗?”他说,“我一直对品德与社会沿袭以前思品课说教的四段式教学法有意见。”这些都是没出现在那些材料里的,我好奇地问“您能介绍一下四段式教学法吗?”“您觉得它的问题的在哪里?”“您觉得当前课程的哪些内容不适合用这种教学方法?”“您能具体的说说哪一课吗?”“您的方法和四段式有哪些不同?”……

  谈话的内容越来越具体,似乎离课题远了,但离学生,离课堂,离教学的实际越来越近了。我不可能直接针对课题提出些什么建议,因为那是我不熟悉的领域,如果我们还能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心里会更踏实些。

  踏实的时候,或许才能产生对这个职业真实的体认,从众多的惶恐和不安中,寻拾到一丝幸福和安定。
74#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58:21 | 只看该作者
顺着案例看过去

  与您聊这个话题,是因为这一段整天和案例搅在一起。做远程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编制,要求从案例导入,在大量的案例中进行选择,不断地思考:什么样的案例是有价值的,我们怎么来看待案例,如何面对案例的真实性和局限性,如何将案例运用在培训中。

  什么是案例?这个概念由专家去做专门的界定,从源起到当前的定义,已经读到关于案例研究的专著。老师们对这个名词也不陌生,这两年,不少地方除了论文评比外,还设有案例评比的项目,老师们虽然没有专家研究的深度,在老师们中约定俗成的,案例无非就是教学中的一个例子,这种理解也未尝不可。

  我能体味这次远培以案例开启每一个专题的良苦用心。基于案例,打破理论的优美和现实混沌的尴尬状态,让理论在现实的教学中找到落脚点和生根处;基于案例的现场感,还原教学的真实;基于案例,让我们有共同的言说对象;基于案例,避免离开具体的实施环境谈策略的危险。

  案例唯其真实,蕴含着冲突才有价值。

  我在选择案例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案例的真实性,为了让远培课程更加生动,在寻找案例时,有意识地注意到了案例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比如文本的、叙述式的、视频的。文本及叙述式的案例,对某些情节或是冲突进行了微格化的处理,有些信息被文字屏蔽掉,并且自有反思附后,这类案例提示了思考的方向,同时也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局限。

  视频案例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包容更多的视角,为老师们提供更大的思考的空间。但问题是视频案例所反映出的教学情境或是学生活动场景,会被老师们接受吗?我们发现,大多数被镜头记录下来的教学情景是公开课,我内心的矛盾冲突是教学研究如果基于公开课,比赛课的的教学,与常态教学是不同的,老师们是否会怀疑这些案例的典型性或是代表性。

  说服自己的理由是,首先,只有被公开的课,才有被录制的可能,开放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次,公开课也有它的价值,公开课上,老师们会采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和他在教学上的所长,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的追求和价值判断。

  以这类视频为研究的案例,对任课的教师来说,会有很大的思想压力的,这也是我在选用案例时所担心的。

  我想教学情境是复杂的,这些案例也自然呈现出它们的复杂性,任何一个案例都会有它值得学习的地方,“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一个案例中,也必然存在不足,这是不能简单地用正例或反例,对或错来评判或描述的。即使是一些被公认的完美的案例,也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可能问题正在它完美上。而且,站在不同的视角,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我能够感觉到,案例的意义就在于认识的差异中,它是培训中对话的基础。

  但提出一个案例,案例的实施者所抱的心态只是展示,当然就容不下多角度的意见和看法,如果是抱着研究的心态,开放自己的教学也许就是改进教学的前奏,我也深知这是困难的。

  遇到的另外一个困难就预设的问题与案例的一致性。我们前期的工作流程是根据自己平日研究工作中所得到的信息,聚焦,形成几个核心的问题,几个核心的问题共同组成一个专题。线索是平时的案例――问题――专题。及至,要呈现案例时,又发现,根据问题来找案例,特别是形式多样的案例是有困难的,有些问题情境只可能口述,是不可能补拍的。所以,前期可以说是先是归纳,后是演绎的思维方式。

  我的观点是,如果在十个视频案例中都没有发现你所提出的问题,找到可供思考的现场,这个时候不要抱怨案例不典型或是不具有代表性。问题可能出在你提出的问题上,需要质疑的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典型性或是代表性。我觉得,在这次远培中,归纳的思维方式可能更容易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老师们在案例中看到的是其它人的做法和策略,但理想的状态是从案例中他人做法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当案例中的教学行为与老师的日常教学暗合时,主角转化为教师自己,才能激发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动力和热情。所以,有时想,过于完美的展示性质的案例可以有,但不宜多,能够从寻常的案例中发现问题,这样的反思力对教师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能有效地提示出在常态教学中,我们已经感到麻木的地方和习以为常的教学策略中潜伏的问题。

  能够从平常的教学中,站在独到的视角,发现的问题,更具有普遍意义,能从案例中析出什么,很多时候是视角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视角,回望自己的日常教学,信赖自己的教学经历的价值,这样我们才能更为自信,这也许正在教师反思真正的价值所在。

  我们能够从案例中得到什么,很多时候取决于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些案例,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宽容,以及我们的慧眼。

    这是远培课程编制过程中,选择案例时,我遇到的一些困难与想法,我想其中很多方面,对我今后工作中如何看待案例,如何选择案例,进行基于案例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有帮助的。
73#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57:34 | 只看该作者
HLY老师:

  您好!

    周五上午在贵校,有幸听了您和L老师的课各一节。您们都是班主任,所以第四节课谈课时,要到班上交待事情、放学,谈话不得不戛然而止。我在全区近六十余所学校穿行,恐怕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再去贵校,于是想到以书信的方式与您交流。

一、操场

    记得,最早听您的课是去年春季,您是一位语文老师,兼综合实践活动课,那次上的内容是“校园绿色植物调查”,那次课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谈话,过了不久,又听了您的一次课,您对方案时行了调整,活动是在操场上完成的,我记住了学校主席台旁的一株红梅,而且,您教学的敏感和细腻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次,到学校,学校的变化很大,整个操场都铺上了红红的塑胶,可能铺设的时间不长,散发着一种特别刺鼻的味道。这一阵子好像区里很多学校一下子铺上了塑胶,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种操场,尽管大家说这种操场可以防止学生摔伤,显得更清洁,但我觉得造价高不说,维护起来也比较困难,更要命的是,它是潜在的污染,时间久了,灰积多了,颜色褪了,塑胶硬掉、坏掉时,会是如何?突然想到,如果您再带领孩子们进行校园绿色植物的调查,可能就不再需要测量草坪了。我发现,区里的学校几乎没有草坪了,想起以前学校的草坪和暑期过后我带着孩子们割草的情境,还有刚割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清草味,现在,学校现在变得越来越“洋”气了,倒让人怀念起那种质朴的校园。

二、投影

  这次您的课是在五楼阶梯教室上的,主题是“今天,我们吃什么”,您制作了精美的电子讲稿,主要以图片的呈现为主。

  在我所听的课中,之所以离开教室,到阶梯教室上课,大多是受制于投影仪,因为,小学不像大学一样,每个教室都有这样的设备,于是要用投影设备,就得在阶梯教室上课,阶梯教室后面的座位很多,只有我和另一个主任听课,显得空荡荡的。

  我还注意到,为了保障屏幕投影的效果,两层的窗帘都被拉上,强烈的光线似乎要撕开几条没有合拢的窗帘缝,自由地冲进教室。在好多学校听课时都遇到这样的情形,尽管室外,阳光灿烂,室内师生却沉在一片昏黑中,开着几支日光灯采光。只是为了投影上几幅图片吗?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呈现这些图片呢?比如,多复制几张?比如,让学生找些不一样的,小组内交流一下?我想,如果没有投影仪,我们也许能想出更多的好办法。常常感觉,教学被一些现代化设备限制住,我不是说这些设备不好,而是说,如果我们的教学受制于这些东西,会比较难受,我想说的是返朴归真。我想,质朴与真实一定也是您教学的常态,所以,这个问题几乎就可以说是由我――听课者引起的。

三、课程开发

    下课后的聊天,您说到这个主题的由来,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午餐时出现的问题。我发现您和L老师,尽管都是班主任,工作都很繁重,但都没有照搬资源包中的内容,而是对资源包中主题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改造,这其实就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所以,我说,您和L老师都是具备一定课程开发能力的老师,这是难能可贵的。

四、关于提问与目标

  开放课堂是为了改进课堂,改进的前提是发现我们课堂中的问题。

  上次教研活动,我们学习了郑金洲老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书里提到课堂问题的几个观察点。比如,“目标与行为的不一致、师生的两难、对同一行为出现不同理解”等,我尝试着从这些方面来观察。

  我注意到尽管您的目的在于解决午餐中孩子们挑食的问题,但在您的课堂上,孩子们对这个目的并不了解,您从“最喜欢吃什么入手”,我注意到孩子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感觉困难,我想如果用这个问题来问我们自己,我们也会觉得困难,因为喜欢什么,其实很不稳定,每段时间都不一样,而且,可能喜欢的食物很多,而表格只能填入一项,这也是让学生争执不下的地方;

  您让学生回顾前一天或几天晚餐的食物,来判断自己的饮食是否均衡,一再强调要做量的说明,我自己试了一下,感觉回答这个问题也比较难,一是回忆的不准确;二是量比较难统计。

  我觉得,应该怎么合理饮食与学生喜欢吃什么关系不大,问题存在于学生当前的饮食状况,而您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当前的饮食结构,发现问题,并调整自己的饮食,使其更科学。那么,学生当前的饮食状态,可能是问题产生的起点,而饮食状态,通过回忆可能不准确,如果在活动前,让学生对自己某一阶段的饮食情况进行记录,这样可能比较容易与您出示的科学饮食结构表进行比对,发现问题。另外,从量上来说,以克为单位进行记录是比较困难的,只需要学生感知,哪类最多,哪类最少,即可达成与您提供的科学饮食金字塔的比照。

  我想,发现教学中的这种问题并不困难,如果我们把提给学生的问题,先提出来给自己回答,便能发现其中的两难。

  另外,我感觉,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问题产生于学生,希望能通过活动解决学生的问题。但我们常会将问题提升到离开学生实际的地步,一是追求活动的广泛意义,而忽视问题的针对性和对个体的价值;二是教师并没有把活动的目标清晰地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与学生达成一致,学生只能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在最后才慢慢自悟,原来如此,这对学生的自主性是打击。

  以上的建议和问题,只是从一个观察者角度的思考,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做更深入的交流。听说,您这个年级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实行走班制,那就意味着您还有机会可以对设计进行调整后再实施。

五、关于集中与分散

  我听学校的主任介绍,您是全校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节数最多的老师,其它的班主任都是担任跨年级一个班的教学。也听到L老师说,您在教学设计中,对年轻老师的帮助,您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方面,您也有些比较成熟的想法,我已经向学校建议,利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机会,让您给全校的教师讲讲这门课程。

  确实,根据纲要精神,全校老师都应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这也会解决您提到的,在活动中得到老师们的帮助比较困难的状况,也能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但我所了解的当前的状况是让所有的老师都参与指导,并不现实,很多老师对课程还缺少基本的了解,因此,我想,当前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可能是比较优化的实施状态,但这里的集中,是为了辐射,您作为校本专家,起到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引领作用,也就是说,集中是为了分散,培植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课程的指导队伍中来。


  感谢您为学生、为本课程所做出的努力,希望在教研活动中常见到您,听到您的声音。



顺颂秋安!





沈旎

2006年11月11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56:51 | 只看该作者
HLY老师:

  您好!

    周五上午在贵校,有幸听了您和L老师的课各一节。您们都是班主任,所以第四节课谈课时,要到班上交待事情、放学,谈话不得不戛然而止。我在全区近六十余所学校穿行,恐怕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再去贵校,于是想到以书信的方式与您交流。

一、操场

    记得,最早听您的课是去年春季,您是一位语文老师,兼综合实践活动课,那次上的内容是“校园绿色植物调查”,那次课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谈话,过了不久,又听了您的一次课,您对方案时行了调整,活动是在操场上完成的,我记住了学校主席台旁的一株红梅,而且,您教学的敏感和细腻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次,到学校,学校的变化很大,整个操场都铺上了红红的塑胶,可能铺设的时间不长,散发着一种特别刺鼻的味道。这一阵子好像区里很多学校一下子铺上了塑胶,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种操场,尽管大家说这种操场可以防止学生摔伤,显得更清洁,但我觉得造价高不说,维护起来也比较困难,更要命的是,它是潜在的污染,时间久了,灰积多了,颜色褪了,塑胶硬掉、坏掉时,会是如何?突然想到,如果您再带领孩子们进行校园绿色植物的调查,可能就不再需要测量草坪了。我发现,区里的学校几乎没有草坪了,想起以前学校的草坪和暑期过后我带着孩子们割草的情境,还有刚割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清草味,现在,学校现在变得越来越“洋”气了,倒让人怀念起那种质朴的校园。

二、投影

  这次您的课是在五楼阶梯教室上的,主题是“今天,我们吃什么”,您制作了精美的电子讲稿,主要以图片的呈现为主。

  在我所听的课中,之所以离开教室,到阶梯教室上课,大多是受制于投影仪,因为,小学不像大学一样,每个教室都有这样的设备,于是要用投影设备,就得在阶梯教室上课,阶梯教室后面的座位很多,只有我和另一个主任听课,显得空荡荡的。

  我还注意到,为了保障屏幕投影的效果,两层的窗帘都被拉上,强烈的光线似乎要撕开几条没有合拢的窗帘缝,自由地冲进教室。在好多学校听课时都遇到这样的情形,尽管室外,阳光灿烂,室内师生却沉在一片昏黑中,开着几支日光灯采光。只是为了投影上几幅图片吗?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呈现这些图片呢?比如,多复制几张?比如,让学生找些不一样的,小组内交流一下?我想,如果没有投影仪,我们也许能想出更多的好办法。常常感觉,教学被一些现代化设备限制住,我不是说这些设备不好,而是说,如果我们的教学受制于这些东西,会比较难受,我想说的是返朴归真。我想,质朴与真实一定也是您教学的常态,所以,这个问题几乎就可以说是由我――听课者引起的。

三、课程开发

    下课后的聊天,您说到这个主题的由来,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午餐时出现的问题。我发现您和L老师,尽管都是班主任,工作都很繁重,但都没有照搬资源包中的内容,而是对资源包中主题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改造,这其实就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所以,我说,您和L老师都是具备一定课程开发能力的老师,这是难能可贵的。

四、关于提问与目标

  开放课堂是为了改进课堂,改进的前提是发现我们课堂中的问题。

  上次教研活动,我们学习了郑金洲老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书里提到课堂问题的几个观察点。比如,“目标与行为的不一致、师生的两难、对同一行为出现不同理解”等,我尝试着从这些方面来观察。

  我注意到尽管您的目的在于解决午餐中孩子们挑食的问题,但在您的课堂上,孩子们对这个目的并不了解,您从“最喜欢吃什么入手”,我注意到孩子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感觉困难,我想如果用这个问题来问我们自己,我们也会觉得困难,因为喜欢什么,其实很不稳定,每段时间都不一样,而且,可能喜欢的食物很多,而表格只能填入一项,这也是让学生争执不下的地方;

  您让学生回顾前一天或几天晚餐的食物,来判断自己的饮食是否均衡,一再强调要做量的说明,我自己试了一下,感觉回答这个问题也比较难,一是回忆的不准确;二是量比较难统计。

  我觉得,应该怎么合理饮食与学生喜欢吃什么关系不大,问题存在于学生当前的饮食状况,而您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当前的饮食结构,发现问题,并调整自己的饮食,使其更科学。那么,学生当前的饮食状态,可能是问题产生的起点,而饮食状态,通过回忆可能不准确,如果在活动前,让学生对自己某一阶段的饮食情况进行记录,这样可能比较容易与您出示的科学饮食结构表进行比对,发现问题。另外,从量上来说,以克为单位进行记录是比较困难的,只需要学生感知,哪类最多,哪类最少,即可达成与您提供的科学饮食金字塔的比照。

  我想,发现教学中的这种问题并不困难,如果我们把提给学生的问题,先提出来给自己回答,便能发现其中的两难。

  另外,我感觉,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问题产生于学生,希望能通过活动解决学生的问题。但我们常会将问题提升到离开学生实际的地步,一是追求活动的广泛意义,而忽视问题的针对性和对个体的价值;二是教师并没有把活动的目标清晰地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与学生达成一致,学生只能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在最后才慢慢自悟,原来如此,这对学生的自主性是打击。

  以上的建议和问题,只是从一个观察者角度的思考,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做更深入的交流。听说,您这个年级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实行走班制,那就意味着您还有机会可以对设计进行调整后再实施。

五、关于集中与分散

  我听学校的主任介绍,您是全校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节数最多的老师,其它的班主任都是担任跨年级一个班的教学。也听到L老师说,您在教学设计中,对年轻老师的帮助,您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方面,您也有些比较成熟的想法,我已经向学校建议,利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机会,让您给全校的教师讲讲这门课程。

  确实,根据纲要精神,全校老师都应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这也会解决您提到的,在活动中得到老师们的帮助比较困难的状况,也能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但我所了解的当前的状况是让所有的老师都参与指导,并不现实,很多老师对课程还缺少基本的了解,因此,我想,当前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可能是比较优化的实施状态,但这里的集中,是为了辐射,您作为校本专家,起到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引领作用,也就是说,集中是为了分散,培植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课程的指导队伍中来。


  感谢您为学生、为本课程所做出的努力,希望在教研活动中常见到您,听到您的声音。



顺颂秋安!
71#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56:14 | 只看该作者
别有用心――读刘良华《教育自传》



  说说这书的来由,那次去北京,遇到刘老师,他说已经给我寄了一本,仍厚颜向刘老师讨了本有签名的,回来,书架上赫然立着两本黑脊的书,比较奢侈。

  有次朋友来家,翻看,说喜欢,有两本,是否能均一本,起先支吾,后悔带他看书柜,临走时,再提,不好拒绝,有些心痛。自有我的小气,仔细看了,怕弄错,留下签名的一册。后笑自己,护书,书的目的不就是让更多的人读吗?如果认同,觉得它对老师会产生影响,何妨大度些呢?后来也曾在绿叶买过几本,赠与要好的朋友。

  喜欢刘老师的文字中的率直、坦诚,甚至是断制。起先可能更多的是好奇,我知道,有那么几年,我们离得很近,其实这种“近”是不确切的。当他提及嘉鱼时,心里一动,嘉鱼、洪湖、大沙湖农场等词汇也曾充斥在我的1977到1984年的经历中,所以读这本书时,能读出“确切”的场景。

  读到“偷西瓜”“出工”或是“分鱼”时,那些河渠、成片的紫云英、望不到头的田,兀立的电线杆、简陋的学校、混乱的街市、走私的三洋、没有包纸的冰棒、巨硕的砖窑、青色的砖坯、农场里梁伯伯满是皱褶的脸,总场大喇叭里“挡不住的春风吹遍胸怀”的唱词……一点点浸出来,铺在书页的背后。我会盘算,书里说的**年,那时我在哪里,在做什么。哦,后来是在湖北教院,那里离我现在单位的距离并不远,他说的那片竹林在哪里?……这样散散漫漫的读完第一遍,它让我明白,勒口照片上的形象是怎么长成的。羞怯,这样读的浅薄,一定有违于刘老师的阅读期待。

  待到再读时,做了许多的摘录,多是精妙独创的句子,一本书读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虽然感受到对他人的理解,对自我经历的珍视与认同和活跃的创造,也为其中的积极、自信折服,只是不喜欢这种零乱的阅读感受。

  读一本书和读一个人相似,距离产生美。站得远些,才能看清其中清晰的脉络――怎样做教师,从研究自己开始,从自己的故事开始,“回想一遍我们受教育的经历,我们就不难发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连带的想起,我从哪里走来,怎么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或许,这就是它的“别有用心”。

  拉拉杂杂,如果作为读后,可以去掉这些或者那些废字,其实,留下那本黑面书就尽够了,它的力量足以做自我的注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26 , Processed in 0.11510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