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师报》2011年5月11日
我的阅读有效吗
——中国教师报爱书人俱乐部“阅读日”首次在线活动精彩纷呈
简介:教师阅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4月28日晚7点至9点,中国教师报爱书人俱乐部的“阅读日”首次在线交流活动火热登场,围绕“我的阅读有效吗”这一现实话题,网友们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和体会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畅谈如何推进教师读书。当天的在线交流中,著名教师用书策划人吴法源先生作为嘉宾,不时抛出精彩的观点,解答网友的提问。两个小时的活动,气氛异常活跃,大家分享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有的放矢话读书
为了让在线交流能够深入,编辑事先确定了本次交流的主题:我的阅读有效吗?并初拟了3个小问题。
1.为什么我读了许多书,收获并不大?
2.什么样的书是好书,什么样的书不太好?
3.怎样摆脱浅阅读?
此贴一发布,就引来不少围观者。大家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不少教师提到了现在学校读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
Nkqkl网友的发言特别“雷人”:学校经常要求教师要做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很多老师的读书笔记都是埋头苦抄,有时边开会边抄读书笔记,抄的是什么内容都不知道。那么,怎样让读书笔记真正对教师有益呢?
这样“无厘头”的形式主义,立即激发了大家表达的欲望。
乡村教师陈网友说,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社会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读书还应该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读。
晚上7点不到,小小白菊花编辑便亮相主持对话,打开了等候已久的网友们的话匣子。
眠琴绿荫网友认为教师阅读收效不大的原因是:目的性不强和计划性不强。
海天一鸥网友认为,能够给自己带来情感上的自我满足体验和有益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阅读,是有效的。
神秘嘉宾吴法源适时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你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明白了一些道理,感觉为你的工作、生活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感觉你很快乐,感觉没有虚度这些时间,感觉心中亮堂了一点儿,那么读书就是有效的。
什么样的书是教师的“最爱”
神秘嘉宾的现身,在交流的现场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大家发言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小小白菊花编辑趁热打铁,请大家谈谈自己心中的好书是什么样的?自己读过的好书有那几本?
秋枫网友说,在我的回忆里,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正是读了这本书,我彻底转变了自己的思想观念。
lbrenai网友说,对我影响很大的是闫学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这本书讲得是教师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的问题,其中教育阅读的提法非常好。
一块石头网友认为,现今教师阅读的视野似乎太狭窄了,教师同样需要读文学、哲学、历史、经济类著作。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好书标准。只要对提升素养有积极作用,就是好书。作为历史教师的他,就偏好读一些史料性强的作品。
在朱国森网友看来,有些书读着却不感觉时间长,一读就忘了时间了。比如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
小小白菊花编辑也兴致勃勃地说,读到好书的感觉的是幸福的,昨天收到的尊师园书坊的《给长耳兔的36封信》。因为喜欢,所以这本书我就一口气读下去了,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很奇怪,我今天依然很精神!心里洋溢的是满满的充实感,脚步都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一叶兰舟网友觉得,最美好的阅读就是和孩子一起读童书,亲子阅读很重要。“我很喜欢尊师园书坊推出的一系列台湾同行的书,像苏明进、李雅卿、李崇建、黄健雄等,他们的书读起来很有味道。”她说。
“读书就如交朋友,正直的朋友需要,闺蜜或哥们也需要。许多书使我感到温暖。”吴法源说道,“我个人建议,学以致用,专题阅读,是最有效的。我们读书主要还是汲取别人的经验和智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促进专业的成长。比如,有学生早恋了。这时候,教师一方面可以研究这个个案,一方面可以做专题阅读,遍寻‘秘方’。边读书,边研究,边尝试着处理实际问题。也许几个回合,您就是学生早恋处理专家了。”
学校如何推进教师读书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活动就进行了一半了。小小白菊花编辑又将网友引入另外一个思考:一个学校,如果想组织教师阅读,培养教师的阅读兴趣,应该如何做?
一叶兰舟网友在这方面颇有心得,她说,一个学校总有一些喜欢读书的老师,可以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纯民间的读书沙龙,大家一起分享好书。哪怕只有十个八个喜欢读书的老师,只要读起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尖毛草读书社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成立的。
花开不败05网友认为还是需要教师真正意识到阅读对自己发展有好处才行。当然,校长带头读书、学校给教师发书、开展读书征文、树立榜样,对于营造读书氛围,促进教师读书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谢小芸网友提出,希望学校能通过给教师列书单,让教师自由选择,学期末自由申报阅读书目,并评选书香人物这些方式,在教师中先营造竞相阅读的气氛。
对于更好地推进教师读书,吴法源先生给校长提出了10条建议:
1. 给您的老师每人发一个漂亮的书立,可以放办公桌上的那种,要漂亮!
2. 给您的老师每人每年一些图书费用,可以用发票报销。
3. 让您的老师为学校图书馆买书,或向您推荐合适的书,集体购买。
4. 学校里成立一个读书组织,给予一些经费支持。
5. 学校里办一个教师报刊,哪怕是小报,让老师们有发言之地。
6. 借鉴政治局常委集体学习制度,领导们也集体学习。
7. 让更多的老师走上讲台,展示风采。
8. 学校里经常开展讲座,让专家走进来。
9. 不必处罚不读书的老师,奖励且不嘲笑读书的老师。
10. 校长您也要读书。只有读书人才能理解读书人。
发表文章其实是副产品
针对一些网友提出的“阅读的目的是发表文章”的观点,吴法源提起前些日子去拜访了窦桂梅老师的事情,“她把读书笔记拿出来,铺满了一桌子。我借了一本回来读。读完便知一切成功都不是偶然。读书可能帮不了你成为名师,但不读书,你永远成不了名师。即使偶然做了‘名师’,却腹中空空,反成笑柄。”
一叶兰舟网友也说,写了读后感发在博客上是为了与大家一起分享,若变成铅字是意外之喜。若读完书就功利性地想写出来发表,那一定写不好。
一块石头也赞同地说,“我一直觉得阅读是因为喜欢。当然,读多了,自然也就能有话可说,可以写一些文章了。本周《中国教师报·教育家周刊》发表的我写的《“北大功狗”蒋梦麟》就是阅读《胡适和他的朋友们》一书的副产品。”
如何走出浅阅读的误区
在交流中,南阳荷网友抛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上网浏览的时间占据了阅读的时间,网络阅读总是容易走向浅阅读的误区,你们有这样的感受吗?
在这个问题上,金坛朱华忠以“我的个性化网络阅读”作出了很好的回答。他说,“我每天都要与网友交流,因为我的网友多是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或者教育专家。网络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在网上阅读,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网络阅读,可以了解信息,从新闻评论中,可以了解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三人行,必有我师’,网络中能当我老师的人实在太多了。网络阅读给我聪慧的人生思考,给我积极的人生阅历,给我充实的精神世界。”
而薛绪龙网友则认为,上网浏览,给人的感觉比较浮躁,而阅读书籍能让人更深入地思考。
一块石头网友建议,摆脱浅阅读,一方面要多思考,另一方面要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最好的办法。可以摘记其中的好句子,也可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期待下一次的精彩
不知不觉中,早已过了预先安排的时间,小小白菊花编辑只好出面“喊停”,吴法源先生也及时送上了温馨小贴士:
在你的随身包里,放上一本书,利用时间碎片读书。这个办法让你增加了许多读书时间。
每年花一笔钱买书。投资知识,得益最高。
在家里建一个小书吧。为了孩子,你也要这么做。做教师的家长没有百十本书,怎么也说不过去。
(版主刘波综合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