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感能力的特征与内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0 06:4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感能力的特征与内涵[zt]

      

1、直觉性。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直觉”,他认为“直觉”能自然而然识别和理解句子、创造和生成句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会体悟能力。比如,没有学过修辞知识的人,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语言符号暗示出的形象,体会到“溪涨春风拂面”中的“拂”字,比“吹”、“掠”、“袭”来得自然亲切;不懂音韵平仄节奏等诗歌常识的人,单凭念着“顺口”,就会认定“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的衔接自是“一把橹”。这种下意识的本能反映,实质上是省略了中间分析环节的跳跃性思维过程——直觉思维。直觉的本质核心是“悟”。
  2、超语言性。语言是动态的、开放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心理诸要素的统一。语文学习并非仅仅是对言语材料的简单理解和操作过程,同时也是“人的感官的延伸,是他的螯、他的触觉,他的眼睛”[1]。“一个人语言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人化、社会化的过程。”[2]这就是说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语感实质上就具有超越语文之外的意义。
  3、整体性。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含蕴、耐人寻味、言尽意余,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对语言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把握。面对言语现象,语感能力能于一瞬间得到语表、语里、语境、非语境以及语素和非语素对多项意义的总和,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明确区分哪些是这样获得的、哪些是那样获得的,实在是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多种因素积淀的结果。事实上我们语文教学中所说的听、读、说、写各项能力的划分并不是科学的概念界定,只是方便教学的习惯说法而已。能力作为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素质,无一不是整体性,而语感能力的这一特性更为突出。
  4、创造性。语感能力因其敏锐的“悟性”,读,则能迅速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写,则能为自己的思想感情迅速捕捉到精确的词语、恰当的句式。这就意味着“悟性”中孕育着创造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悟得的东西多寡、深浅、广窄的程度如何,是学生语感能力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体现学生创造力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文学而言,学生对作品中的“未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再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他对作品意蕴体验的深刻程度。读书很多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学者或诗人,甚至未见得会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学者或诗人。因为决定个人是否具备学者或诗人素质的关键因素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悟”性的好坏,真正的学者诗人必须是悟性很好的创造性人才。
  5、多维性。语言作为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其各要素本身就是一个多层面、立体式的信息载体,而且“汉语具有西方语言无可比拟的民族、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心理的深厚的文化积淀”,[3]所以,语感能力在培养形成的同时因其直觉体悟、整体思知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它具有多维思辨的属性。由此可知,培养语感能力不仅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一性和封闭性,而且能促使学生思知体验的深刻性、广阔性、创造性得以提高和发展。

语感能力实质上是一种以感性形态为表征的、潜伏着逻辑理智因素积淀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领悟和意会能力。作为高级语文综合能力,可以高效到对事物(语言现象和言语现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把握。其基本含义可以解释为:
  (一)作为个体语感能力的基础层面首先是自动化的语文信息加工能力,它包括:(1)不必经过专门分析即可迅速对言语的正误优劣作出判断,即对文章和文章中的字词句、语法等要素是否用得正确、规范、得体,勿须分析思考就能下意识作出识别判断;(2)对语言的隐含意义的深刻直觉。对言辞语境和非言辞语境不必进行联系、比较,对照分析,就明白语言的流动和潜在信息,并能充分把握观点意义;(3)敏捷的语言信息输出能力。首先是准确迅速地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发之于声音,形之于文字,词句规范达意、且生动得体。其次是较好地修改加工自己发出的语言信息,说出的话、写成的文章,可及时有效地纠正、补充或增删调整;(4)快速把握作品本质。对语言材料和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勿须条分缕析或演绎推理就能迅速、敏锐、准确地把握其要点、主旨乃至说写者的胸怀、气质等本质性东西。
  (二)深切的审美体验能力。语感能力“不仅是对言语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也是对内容的是非真伪与形式的美丑的判断”,是在对语言及语言活动作出感受判断的同时,能在内心深处生动体味语言信息所蕴含的声音节奏、题旨情境、意趣理念、色彩情操的真假、善恶、美丑,能对其中真善美的东西产生情感体验的和谐共振,并在不知不觉之中陶冶、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这无疑就形成与直觉、形象、感悟能力相融相生而又超越其范畴的较高语感能力境界。
  (三)人格的自我塑造能力。语言文字是物质的。当它成为负载和传送意义或情感信息的工具时,却又成为观念、精神的产物。“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即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象的意识。[5]由此我们可以说,语言世界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相互关联并相互作用的,个人的语言世界也和他的精神世界相连结。那么,语言世界的拓展同时会作用于精神世界的延伸,个人语言能力的增强必然会促使他的人格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当有意识的语文学习过程转化为非自觉的人格上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的过程,当自动化的语文信息加工能力和深切的审美体验能力上升为一种本能的人格自我塑造能力,以习得一种语言为最终目的的语文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所以,这种人格自我塑造能力乃是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感能力的核心所在。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06:50:29 | 只看该作者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理论突破口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语文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可以称之为“工具”的东西,比方你知道“鸟”读什么音,怎么写,这就是工具性的东西。同样,从另外一个特定的角度,语文教学也的确存在一些可以称之为“人文”的东西,比方当我们听到“鸟”这个音节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关于鸟的一系列心理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因人而异的,是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的,这就是人文性的东西。关键在于“特定的角度”。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反映语文课中的“工具”或“人文”的因素,都的确有所指的。所以我们单独看工具论的一些立论或人文论的一些立论,都觉得他们说得都是很有道理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两个方面:
    第一,工具论与人文论是对立的两种理论,但实际上它们的理论内涵并不在一个理论域阈,从学理上并不能真正对起来,因为它们不是同一个“特定的角度”。工具主要是从语言的客观性物介性自然性着眼的,人文主要是从语言的功能性主观性历史性着眼的。
    第二,对不起来,因此它们的争论实际上是各说自话,并没有揭示语文教学的本质性的矛盾运动规律;但它们又各自指向语文教学的一些重要特征,所以又需要一种综合。过去我们有综合没有呢?有,这就是“二元论”,就是语文教学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这是一种极为偷懒的作法,一种极不负责任的作法,一种愚弄广大语文教师的作法,一种纯粹拼凑性的作法。它的危害在于什么也没有解决,却把语文教学侵害成两个彼此分裂的部分,造成两败俱伤,而语文教学的真正的内涵,却悄然滑过我们的眼前。
    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真正的综合呢?——语文教育理论的现实的使命,就在这里,语文教育的理论之谜也就在这里。
   我们需要一种将人与语言现实地统一起来的概念。在遍览了我所能找到的语言哲学著作之后,我可以自信地说,它不是别的,就是“语感”。
   语感,是人通向世界的窗口,是世界向人敞开的途径。语感图式,就是世界在人性结构中的生成图式。王尚文先生说:“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是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结果”(《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而言语是什么呢?就是人的符号实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生活。语感绝不是我们想象的是人的语文能力中的一种表现或一种能力,而是人的言语智慧中的核心。王尚文先生有35万言的《语感论》,里面讨论的,不是一般的语文能力问题,而是一个关于人的语文能力的哲学论证。广大语文教师,实在应该通读三遍。
   语感,是语文教育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一个可以用来解释语文教学绝大多数疑难问题的概念。所以我说是突破口。目前的问题,是我们对语感的认识还根本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者还停留在一般性的认识水平上。语感是语文教学实践突破口 .

也许,我们这些一线的语文教师,对这些纯粹的理论问题的需要,也的确还不是十分迫切。但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明白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吧。这个方向、目标,至少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征,或者说是条件。
    第一,它必须既具有传统的精华,又完全符合现代语言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这个概念除“语感”而无它; 第二,它必须既具有理论的诠释力,又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语感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还是一个语言学概念。这正是它神奇的地方。除语感之外,可以相媲美只有“认识”或“精神”,但它们也只同时只属于哲学和心理学这两个领域。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它可以生发理论体系,作为一个语言概念,它可以生保证我们的学科定位,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它可以让我们马上就可以用于语文教学论和课程论的研究与实践。“语感”,这样一个几乎是美妙的概念,我们竟然让它白白从我们身边悄然隐藏了这么多年。是我们的无知呢,还是我们的顽固?
   第三,它为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语文教师找到一个可以相互勾通共同努力的领域。我们不是总是埋怨理论工作者和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隔膜吗?但我相信,语感研究,是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9:21 , Processed in 0.0640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