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生活化”感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0 06:5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学生活化”感言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邵统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过:“国语它决不是什么训诂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与品赏中,如果能够唤醒情感,激活生活表象,促成意象组合,那么语文学习就会成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和必不可少的生活形式了。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他的《听听那冷雨》中生动地展示了这种生命活动的景象: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语言就是这样,总是与人的具体生活情境相连,语词的认读、选择,语序的排列,语流的急缓,总是契合了人的某种感受。“花”,不只是七个笔画上下结构的组合体,我们看到这个字,总是在眼前幻化出色彩缤纷、气味芬芳的花的具体形态;“祖国”也不仅仅是抽象的独立汉字形体,它总是跟民族祖辈生息的土地、山川、海洋相连。同样,当我们说一词用得好,其好的原因,从根本上说,不是纯语言意义上的,而是人的生活情境意义上的。

语言文字的这种感悟的独特性,揭示了“语文学习与生活外延相等”普遍规律,向我们提出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要求。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彻底改变语文课的自闭性,把它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首先要要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生活表象、艺术表象、储存生成语感的物质基础。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读杜甫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学生如果见过经雨水漫洒,丛丛鲜花含苞欲放,花瓣水灵晶莹,花色鲜艳欲滴的景象,或是有过相类似的记忆,他就能很快品味出“红湿”二字的妙处,进入诗的意境。正如奥地利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言:“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

其次品味语言要联系生活的体验。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如果联系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中仙子的飘带等,“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切的语感。叶圣陶还以对“健康的疲劳”的理解持不同态度的两种人为例。他说,只有“有过劳动的经验”的人,才能体味到“劳动后的疲倦确在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才会对“健康的疲倦”“拍手称赞”。随后,他还一语破的地指出,这种人的“语感为什么锐敏?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

在阅读中要有从文本向生活的延伸过渡的意识。如《说“木叶”》,教者引导说:“根据课文开始介绍,‘木叶’的用法始自屈原,后人诗篇的引用多受此启发,这说明文化、文学会受传统的影响。试想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说,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构成的文化积淀,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同学们在初中教材或者课外阅读中可能就接触过这样的意象,是否可以举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有的学生联系在苏州园林中看过的对联,有的联系所读过的古诗与现代诗,甚至还有的人联系了孔乙己的“长衫”,阿Q头上的癞疮疤,《药》中的人血馒头。

更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我们的学生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口皆汉字,处于汉语、汉字、汉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因此要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人生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的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是主课堂,此外,校园、家庭、社区和社会都是不同层次的课堂。阅读可以扩大,除了教科书,还有纳入课内外的大量的自选阅读,写作安排有多式多样结合生活的作文,灵活运用生活资源。

研究性学习,语文学习触角伸向无限广阔的空间。如学习《虚与实》把学生组织成几个研究学习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爱好,有的研究苏州园林,有的研究古典诗歌,有的研究小说,有的研究苏城街头雕塑,有的研究油画与国画,有的研究名曲或流行音乐。艺术中虚与实的“以虚衬实,以实衬虚,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转化成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生活形象。不但如此,在交流课上各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同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汇场,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多彩的生活体验。

用繁琐的篇章学、语法学、语汇学、修辞学、空洞的说教来取代文本解读与生活的对话,是一种必须废弃的非生活化的解读方式。我自己也过这样的体会,有的文章,自己看时很受感动,满口生香,于我心有戚戚焉。而在上课或听课后,经过分析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等,却感到那篇文章味同嚼蜡甚至面目可憎。所以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开发文本自身所具有的生活化要素上。如《祝福》学习,通常的做法,会把祥林嫂的四次肖像神态变化、祝福的命题、倒序的手法等作为教学感悟的重点,我认为,这是篇章学意义上的重点,而让学生关注祥林嫂的命运才是本篇应关注和研讨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关注几个与我们平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细节:祥林嫂与春天的关系,祥林嫂与钱的关系,祥林嫂几次关于阿毛故事叙述的对比。学生们反映通过品读这些细节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原先总也读不进去的《祝福》,现在愈加感到它的精彩了。

语文本身浓郁的生活气息正是它最诱人的迷人之处 ,所以我们在关注课本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活,还要借助生活的精彩来还原语文原本的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7:15 , Processed in 0.1068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