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积极创新”响应“何去何从”
台湾小语会理事长 赵镜中
2010年下半年,小语界举行了两项重大的活动:10月,在银川举行两年一次的“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以及12月在香港举行的“第九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前项活动台湾虽没有代表参加,但大家仍是寄予相当高的关注,而四地观摩教学活动则早已成为台湾小语界的年度盛事了。这两项活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过实际的教学演示来展现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最新趋势与发展。
在这样两场盛大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们隐隐然听到了一股蓄积已久的声音,略显焦虑地在叩问:语文(阅读)教学何去何从?确实,当赛课或交流已无法推陈出新,当课型逐渐一致,当对谈流于空泛时,是需要所有的参与者和主其事者静下来进行深沉的反思了。
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已进行了八届,似乎开始面临瓶颈,因此,在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预备会议上, 崔峦老师提出了“吃准目标、夯实教学、注重实效、积极创新”的改革目标,这方向是清晰的、正确的。特别是“积极创新”的目标。同样的,台湾地区在进行九年一贯课程改革时,曾志朗前“教育部长”也提出了“教学创新”的口号。“创新”也许就是我们回应“何去何从”的一个明确方向吧!
教学创新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或是为改变而改变。创新是结合了教育的相关理念与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试图为学习找到更多有效且容易的途径所做的努力。当然,对学习者而言,不同的教学法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不容易说哪一种教学法是最有效的、最佳的教学法﹙尝试去追求一个最佳的教学法,似乎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徒劳﹚。
创新是一个相对概念,并非无中生有,它往往是相对于常态、制式而言的。在此,创新、常态、制式并没有价值高低的意味。常态不一定就是不好,而只是说常态、制式暗示了一种关系的固定模式。但是这样的常态关系,往往无法面对新环境的挑战与新因素的改变,当关系的几方因环境或自身条件改变而有所调整时,即会造成旧有的常态结构无以应对而自然崩解,而必须寻求改变。创新只是在常态尚未崩解前,在旧有的关系架构下,提出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此外,就发展的观点来看,环境的改变是必然的,为因应改变,创新也成为生物学上的必然。
就语文教学来说,近来随着对语文学习的一些不同的研究,以及资讯媒体传输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冲击了常态的(或制式的)语文教学。例如,社会互动理论强调语文的社会性及功能性意义(L . S .Vygotsky, 1997);读写萌发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受社会与文化的影响(黄瑞琴,199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参与建构意义,而非被动地获得阅读和写作的技巧知识;全语言的教育观点则主张语言学习是借着融入丰富的语文环境,拥有寻找意义的机会,而不只是依靠教师直接教导的技巧,就会对语文本身和其功能产生知觉(K.Goodman , 1998)。这些理论研究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焦点,转而重视语文的沟通和意义,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的字、词、句型练习则退居次要的角色。此外,随着科技及资讯媒体的发展,现代人在语文使用上展现出口语重于书写、功能性的语文重于文学性语文、网状阅读取代线性阅读、创新语言取代标准语言等现象。这些内外环境与条件的改变,促使传统语文教学必须有所创新,否则将无法因应快速变化的社会要求。创新在这里至少具有两层教育哲学上的意义:就学生而言,身处在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却要求学生像以往一样依赖一本书、一位教师,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教师口头的讲述,进行反复的操练,就寄望学生能学好语文,可说是相当不尽情理的苛求。再者,就教师而言,放弃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尝试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社会环境,提供学生不同的学习途径,教学上的创新、探索似已成为教师职业伦理的律则与要求。
前面说过,创新只是相对于常态、制式而言,并不意味价值上的优劣。因此,如何评断教学是否符合创新的内涵,是很难列出一些指标项目来核验的。一个教学活动是否具有创新的精神,最好是就此教学活动在某教学现场实施的具体情况相对地来评判。如果要通则性地说,那也只能是相较于一般性(或例行性)的情况而言。话虽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设计这两方面来对照传统的教学,借以评断该教学活动是否具有创新的精神。
首先,从教学目标看,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学目标错误或是不具备学习的意义,那这个教学注定失败(所谓的失败是对学生而言,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学习)。教学目标的创新可能展现在对学习意义的重新思考,例如“句型练习”与“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就这两个教学目标来看,后者相对的较具创新的意味。因为“句型练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假设了句型与表达之间的必然关联,同时也假设了熟悉句型后就具有清楚表达的能力。这样的假设有其一定道理,但如果将其当成唯一的学习管道或方式,则易失于武断。所以当一般教师习于“句型练习”的教学时,如能转换另一观点来思考句型与表达的关系,就不失为一种创新的观点了。
其次,再从教学活动设计的观点来考察创新的内涵。前已论及,随着科技及资讯媒体的发展,我们已生活在一个充满声光效果的环境里,因特网及远程教学对传统的“学校”已造成强烈冲击,知识不再必然存在于学校、课堂里,也不再受限于单一的教科书。因此,教学活动虽不必然要仿效电玩影视,但若仍然停留在单向式传授,教材固定,教学流程不变,那要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将是相当困难的。另外,有意义的学习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意义,即便是较枯燥、较辛苦的学习,学习者也会不畏辛苦地去学习,甚至甘之如饴。所以就教学活动设计的层面来看创新,可以就活动是否生动活泼、适度结合声光科技或生活环境,以及活动本身是否吸引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意义等作为判别的依据。
依照上述两个判准,以下列出几项个人所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特质,帮助教师思考创新教学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与传统上教师要承担学生学习的全部责任的看法有所不同,学生必须学习自我监控、分析,以及设定目标,进行策略选择(Barry J.Zimmerman , Sebastian Bonner & Robert Kovach ,1996)。在语文学习上,教师可将自主学习的模式导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教文章理解及摘要时,提醒学生监控自己摘要文章时使用的方法,或是设定并检示自己的阅读速度,以及理解的策略等。
有意义的学习――学习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有权利、有机会参与课程的建构,也就是说课程内容必须是对学生有意义的。在此,“有意义”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课程内容对学生是有意义的,具有个人或社会的目的;一是指学习材料是完整、有意义的,不应是分解、零碎的。
统整性学习――语文能力是一种整体性能力,虽然语文能力是由一些独立但又关联的能力所构成,但是在教学上不应单独区别或处理,而应关注整体能力的发展。统整学习不只是语文知识技能的统整,更是以语文统整生活和学习。
功能性学习――语文的主要功能在于沟通,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主要的沟通工具,也是人类社会求生存的工具之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通过语文学习其他事物,如果语文学习只把注意力放在“为学语文而学语文”,那语文学习将变得困难。
合作性学习――语文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语文必然存在于社会文化的情境中,不同的文化、社群通过语文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生命观及世界观。语文虽然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色彩,但语文仍然具有相当的个人特性。事实上,语文的发展一直在表达与沟通这两项个人与社会的需求上拉扯前进,所以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它的合作性。
当我们意识到创新的必需与必要性,掌握了创新的原则与特征后,接下来就是实践的问题了。我们不能再以不愿、不敢、不会作为借口,因为环境的改变是不会停滞的;学生的成长也不会逗留;国际进步的脚步更不会停歇。我们必须拿出勇气,放开想象,运用智慧为小学语文教育走出一个新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