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老师作文评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9 19:3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方老师作文评话




      方仁工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市北中学名誉校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著作有《耕耘散记》、《方老师教作文——作文不难》、《方老师信箱——写给中学生的心里话》等。
      此系列连载新朋友德捷先生博客“报纸精华快览”中。

                                                                                          管季超注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9:54:16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作文评话]第十五回:“画眼睛”与“画头发”




关于写作,鲁迅先生有一句很著名的话: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在鲁迅的作品中,对于人物眼睛的刻画,有许多精彩的实例,例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从“顺着眼”到“两眼上都围着大黑圈”,到“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那眼睛的变化,突现了祥林嫂的悲惨的遭遇,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是,请注意,鲁迅在这里用了“最好是……”而不是用的“只有”。关于“画头发”,鲁迅作品中也有许多精彩的刻画。且不说《呐喊》中有一篇专门以头发为题的《头发的故事》,就以《祝福》为例,中间就有多处写到了祥林嫂的头发。《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其实,鲁迅并没有反对刻画头发,而是不主张去画“全副的头发”。全面地理解这段话的精神,那就是不管画眼睛还是画头发,最要紧的就是要抓住特征。抓住了特征,所写的对象就会活起来。

有一位女同学在妈妈四十岁生日时写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妈妈第四十个生日来临了。妈妈生我时,28岁。那时的妈妈多年轻美丽啊!可如今,在短短12年中,她为了我,长出了缕缕银发。汗水与银发交相辉映,发出耀眼的纯洁的银光。那是妈妈对我们的爱呀!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呀!12年了,妈妈用爱的乳汁哺育我,用爱的语言教导我。在她40 周岁生日时,我真想对她说一声:“生日快乐!”


请看,小作者突出了妈妈的头发,别的都没有展开,而我们读起来竟觉得非常感人,那就是抓住了特征的缘故。当然,你也可以写妈妈的眼睛,那作文就会是另外的模样了。

总之,写作文时,你选用的材料,只要能够抓住特征,并把这个特征显示出来,这材料就是好材料,否则,就算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画出了“全副的头发”,却不能显示所写对象的特征,那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下面,请大家看一篇学生作文《爱哭的邬佳雯》,这篇作文抓住了“哭” 这个特征来写:

她,活泼,开朗。一双大大的眼睛里经常充满泪水,一个塌塌的鼻子经常一吸一吸的,一张小嘴巴也时常说:“我不要和你绝交!”这就是我的死党——邬佳雯。记得有一次,早读课上课代表让我们读《离别的礼物》这一课,虽说这篇课文是挺感人的,可感人的语句也就一两句吧,但是,她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唉!没办法,爱哭嘛!

还有一次,她站在走廊上回想过去,口中唱着:“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生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梦,还有痛,还有我。”边唱眼泪就像珍珠似的掉了下来。她思念的人是她最要好的朋友,哭一次也情有可原,但她为这件事哭了两次,写作文的时候题目就是《她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写着写着,又哭了。
另外一次,由于她们这组作业没交齐,作为小组长的她当然难辞其咎,被老师说了几句,只见她的眼泪顿时充满眼眶,一眨眼,眼泪就流了出来。
唉!总之一句话,她实在太爱哭了,在我们相处的两个学期中,她已经哭过n遍了(大概8遍吧),她就是这样一个爱哭的女生,你说我能不佩服吗?
能够体现特征的,可以是外貌动作对话神态等,也可以是带有特征性的行为如哭笑之类。写得好,所写对象的总貌就可以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那么,特征怎样来发现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你懂得抓特征的重要性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2请以《一个爱。。。。。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空格处填能显示特征行为。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9:53:04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作文评话]第十四回:“ 文章自得方为贵”


本回的题目,是我国金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王若虚(1174 ——1243)论诗的诗句,它的意思是:诗歌创作应以“自得”为贵,即要从自己的肺腑中流出,有自己的真感情、真襟抱。写诗如此,写文章也是这样。有了好的材料,再加上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有自己独到的体会,文章的含金量就高了。否则,文章写得即使再真实、再生动,也未必能使人感动。
下面,让我们看一篇张颖同学写的《种蒜苗记》:
吃过晚饭,妈妈叫我到厨房剥蒜瓣。啊!要泡蒜瓣了,我非常高兴。不一会儿就剥好了。妈妈挑了一些白白胖胖的拿出来种。
她找来一个空盘子,在里面铺上棉花,把蒜瓣均匀地摆在上面,说:“铺上棉花,蒜苗的根就会扎进去,不容易倒。”然后,她往盘子里浇上些水。蒜瓣光秃秃的,用一点儿水,能养活吗?
第二天,蒜苗大有变化,只见它顶端裂开了,露出了浅绿色的小芽儿,像小鸡破壳而出时的小嘴。用手一摸,软软的。它们的根部,已经长出了短短的须根,还不能扎进棉花床里。我担心它们会倒,就把须根一个一个往棉花里塞。妈妈看见了,说:“小傻瓜,别塞了,这样会把它们弄死的。”“那怎么办呀?”“等几天,根长长了,就不会倒了。” 我总算放心了。
今天,蒜苗的芽长到一厘米高了,根像细钢针似的扎进了棉花里。妈妈说得真对。在所有的蒜苗中,有一棵长得又高又壮,如同一根铁柱,我给它点了个红点,算是鼓励。另一棵长得很矮,我给它点了个蓝点,希望它努力赶上。
转眼间,三天过去了,蒜苗长得真快,我每天都好像听到它们“唰唰”向上的声音。蒜苗的头上都裂开了一条缝,我以为它们生病了呢,急忙去问妈妈,妈妈说: “这个是分叶,就是小片叶子要从大片叶子的中心钻出来啦。”妈妈这一说,我才明白。真是一场虚惊。想不到种一棵小小的蒜苗,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呢。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的尝试,那是一定不会明白的。
上面这篇文章,内容很简单,但写得很细致,怎样种,妈妈怎样教她,遇到了那些曲折,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过程相当清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确有“自得”的收获,而不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有些同学写到这样的题材,可能只会三言两语,马马虎虎就“大功告成”了:今天,妈妈让我跟她一起种蒜苗,她把大粒子的蒜瓣放到盘子里铺好的棉花上,浇了些水,没过几天,蒜瓣就长出了根须,头上长出了芽芽。看着它的生长过程,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如果这样写,文章就无法看出作者的“自得”之处,也不可能有什么感染力。二者对照,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文章自得方为贵”的含义。
[思考和练习]
1写文章怎样才能做到“自得”?你能举自己的文章为例加以说明吗?
2阅读学生作文《我家有只大乌龟》,根据本回所讲的道理,对这篇作文进行评论:

两个月前,妈妈从扬州回来了。那天,我刚走进家门,妈妈就让我到卫生间,我看见浴缸里有个水盆,水盆里有个大壳,这个壳像个“大盖子”,它长约20厘米,宽约15 厘米,上面有着一片一片的甲片。“大盖子的边缘是尖尖的,由黄色、褐色、黑色、墨绿色组成,好玩极了。
过了一会儿,从“大盖子”里探出一个小小的脑袋,硬硬的有些尖,接着又从四面伸出了手和脚,现在你知道是什么了吧?对,就是乌龟。
这就是妈妈从扬州带给我的惊喜。那只乌龟伸出头来,机警地四处张望,我想摸摸它,
把手伸了过去,那乌龟看到了,吓得立即把头缩回壳中。它的举动也把我吓坏了,我一下子缩回了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9:51:19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作文评话]第十三回:“但写真情与实境”





上回结束时讲到,有了材料,难道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吗?这忽然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比喻:水果摊上一样水果都没有,你能买什么呢?但如果水果摊上水果很多,你能什么都买下来吗?当然要选择,选你所需要的,选质量高的。有了材料也要选择,选你这篇作文所需要的,选质量高的。问题是什么叫需要,什么叫质量高,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先请大家看一篇唐梦婷同学写的《愚人节记事》:
今天是愚人节,正好爸爸休息。我心中暗暗高兴:老爸,你完啦!
早晨,我乘爸爸还在打呼噜,就在房里撕了好多小纸条,花花绿绿的,把门打开一点点,把小纸条放在杂志上,将杂志搁在门的上方门框与门的空隙处,再把爸爸的鞋子塞到床底下,最后在牛奶里放了好多盐,哈哈!大功告成,一切就看好戏吧!十点钟,爸爸起床了,伸了个懒腰,正想穿鞋,可是鞋找不到了,便说:“我的鞋在哪儿呀?”我佯装不知地说:“可能在床底下吧。”爸爸把头伸到床底下找鞋,那狼狈相真好笑!
他穿着鞋打开门,“啪”的一声,搁在门上方的美丽的彩色纸屑飞飞扬扬的撒了下来,他中计了。我心里真高兴。当他吃早饭时,发现牛奶是咸的,他气得头上冒火!刚想骂我,我连忙说道:“亲爱的老爸,你知道不知道今天是愚人节吗?”爸爸这才反应过来,一副尴尬相,摸了摸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小淘气!”
这篇作文,粗粗一看,似乎是写的恶作剧,没有多大的意义,但仔细想想,一个女儿竟敢跟父亲开这样的玩笑,可见他们二人之间平时的关系一定非常融洽和睦平等,而这一天,又刚好是愚人节,按照外国人的风俗,开开玩笑,搞一些恶作剧,也是无伤大雅的事。读了这样的作文,小女孩淳朴天真的样子真让人喜爱。写作文,贵在写真性情。板起了面孔讲大道理,人家谁要听?写在作文里,人家不要看。明代弘治进士都穆写过一组《学诗诗》,其中有两句道:“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真情与实境,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只要做到这一点,是否埋没,是否流传,他都无所谓。真因为《愚人节记事》写的是真情与实境,所以它才能在我们心里留下较深的印象。
一篇好作文的材料,除了思想正确健康而外,还应当努力做到这样几方面:一是自己亲身经历,别人不一定有类似经历的;二是自己有切身体会,别人不一定有这样的体会的;三是自己有不同一般的甚至是独到的见解,别人则未必想得到的;四是别人大都朝这个方面去想,而你却朝另一方面去想的。把这些内容写到作文中,你的文章就有可能做到别出心裁、不同凡响。
当然,有了好的材料,并不是说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来了,这就好比你在小菜场买了一块非常新鲜的猪肉,你准备怎样去烧呢?同是一块猪肉,可以烧成各种各样美味菜肴,同是一个写作的非常好的材料,由于选择的角度不同,取舍的重点不同,表达的方法不同,语言运用的不同……,你又可以使自己的文章产生特有的魅力。这些方面的内容,后面几回,将会一一道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怎样的材料才是作文的材料?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举例说明。
2请从你的生活中选择材料,写一篇能吸引人的作文,作文的题目自拟。
附录:学生作文——《阳台观景》(周奕宁)
黄昏,我站在阳台,向西边望去,只见劳累的太阳快要下山了,就在这时,天空好像变成了一个舞台。瞧!舞台上一会儿是黄色的,好像金黄色的沙子;一会儿是红色的,像一条鲜艳的红领巾;一会儿是蓝色的,像一望无际的大海。在那白云的后面,好像有一位魔术师,把天空的云朵变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的像马,有的像鱼,有的像牛,有的像猴子,它们千奇百怪,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个舞台真美丽。
也许,天空就像一本故事书,有美丽的,动人的,悲伤的。终于,太阳下山了,舞台拉上了帷幕,故事书合上了。太阳离开了,它要照地球的另一边去了。
(这篇作文中描写的景色大家可能都看到过,但大家不一定都去描写过。在描写时,用了好多比喻,使得天上的景色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这也是这篇作文的可取之处。由此可见,对于大家熟悉的但不一定去写的东西,你抓住了,并运用大家不一定能用的方法去写,作文就能给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同学家中都有阳台,在阳台上可以看到些什么,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大家不妨作一番思考,选择理想的材料和角度写一写。)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9:49:43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作文评话]第十二回:“为有源头活水来”


上一回讲到对于生活中的材料,要善于寻找。怎么寻找呢?让我们先读一读我国南宋大学者朱熹(1130——1200)所写的一首《观书有感》七言绝句吧:“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把书本比作长方形的一个池塘,在池塘清粼粼的水面上,天上明亮的光线映照着,变幻莫测的云彩的倒影跟天光一起在水面上移动,看上去婀娜多姿,分外美丽。为什么它能产生如此大的魅力呢?因为它有着永不枯竭的源头,它储存的是一泓活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宝库。朱熹用了这样一个浅显生动的比喻,对书本的作用作了生动的刻画。读书,是吸收。从书本中,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营养。要写好作文,离不开读书。有些人书看得很少,缺少了吸收,失去了借鉴,作文是很难写好的。而很多同学懂得读书对于写作的作用,做读书笔记,摘抄名言警句,学习写作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在这里就不作展开了。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在读书上下工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诗,说的也是读书对于写作的影响。

但是,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生活,作生活的主人,在生活的海洋里遨游,而不是浮在生活的表面,或做生活的旁观者,或凌驾于生活之上,对生活指手画脚,牢骚满腹,这样,写作的材料就会滚滚而来。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提倡“捡到篮里就是菜”。要通过联想等方法,对材料进行汇总,进行选择,把精彩的材料,调集到你的笔下。与读书相比,生活是作文材料的唯一的源泉,我们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这里,让我们看一看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浮生六记》中对自己童稚时生活的一段有趣回忆吧:“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渺小微物,必须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成千或百果然白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长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帐中的蚊虫,花台草丛中的虫蚁,作者通过联想,把它们比作白鹤,比作群兽,而自己则“昂首观之”“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种“物外之趣”,正是作者运用联想、发挥想象而带给读者的。由此可见,在汇总材料时用好联想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使作品变得生动起来。就事论事,局限在所写事物的本身,而不懂得联想,文章就会显得局促、呆板、枯涩,不可能使人产生回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说的就是面对生活要善于联想,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在写作时就有可能做到“思丝不绝”“文思泉涌”。
把上面所讲的意思归纳起来,那就是,为了使作文的材料非但不会匮乏,而且能源源不断,一是要从书本中吸取,二是要从生活中观察、积累、选择,三是要善于联想、想象,把各种各样的材料汇总到你的脑海之中供你调遣。俗话说: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时,你要写怎样的文章,你要用怎样的材料,你就可以从容应对,合理调派,胸怀全局,指挥若定,你就可以赢得预期的胜利。
有人可能会问:有了材料,难道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吗?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你平时是不是体会到阅读对于写作的积极影响?请举例说明。
2你会运用联想的方法吗?联想有相似、相关、相反、因果等四种,请每种各举一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9:48:32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作文评话]第十一回:生活宝库任开掘






在上回的结尾我们讲到,“写得真一些,写得新一些,写得深一些,作文的质量就会高一些”,这一道理不但适用于虚构的作文,写真人真事也是如此。现在,我们就要对真人真事的写作,作一些研究。
一提到这个问题,好多同学都会说,在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真人真事实在少得可怜。写好人好事吧,写来写去就那么些,大同小异,既感动不了自己,更不能使人感动。如果瞎编,那就是不诚实了,写出来影响不好。所以一到写这样的作文,总感到很为难,真有“落笔如有千斤重”的感觉。有的同学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我的周围,可以写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少呀!

果真如此吗?
在这里,不妨向大家介绍一篇黄心怡同学写的《小区里的流浪猫》看看:
今天晚上吃过饭与妈妈在小区里散步,走着走着,忽然发现一双亮闪闪的眼睛正远远地望着我们。我一惊,定眼一看,啊!原来是一只小野猫。借着路灯那昏暗的光线,我看到有个肥嘟嘟、毛茸茸的轮廓若隐若现。我挺喜欢小动物的,于是我就弯下腰来注视着它,想看看它究竟要去哪儿。可是意想不到的是,那只小野猫也停下来注视着我,丝毫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我有些诧异。不过我想,猫既然不怕人,我又为什么要怕它呢?于是我也像它瞪我一样瞪着它。我不知我们这样四目注视了多久,直到一直弓着背躲在我身后的妈妈颤颤悠悠地发了话:“新怡,我们!回家吧!”我这才想起妈妈怕猫,便一下子站了起来。蹲在我对面的猫咪似乎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也吓了一跳,它那闪着寒光的眼睛责备似的看了我一眼,叫了声“不妙哇不妙哇”,罢罢尾巴,倏的一下闪入一旁的草丛里不见了。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件多么普通的事,像这一类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会不会遇到呢?应该说,一模一样的未必会有,但比它更有趣的,也一定有很多。有人说,把这些事写下来有意义吗?我说,从这篇作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小朋友对小生灵的热爱,在它的笔下,那“流浪猫”显得多么可爱。写作文,当然要做到写得有意义,而所谓的“意义”,我们要从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可以这样说,凡是能够表现我们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一切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事例,都可以进入我们的作文。罗丹说过这样的话: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套用这句话,我要说的是:生活中到处有可写的内容,我们所却少的,是发现这些内容的眼睛和头脑。写作文,我觉得有一条要领大家应当记取,那就是:你不说别人也知道,你说了别人也不知道,这些内容不要在作文中出现。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普通中发现特殊,从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闪光点,这便是作文的“窍门”。
生活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的材料,我们不要“身在宝山不识宝”,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开眼界,去思索,去寻找,这样,一篇篇佳作就会在我们笔下诞生。至于如何去思索,如何去寻找,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你在平时作文时是不是有没有什么材料好写的苦闷?学习了这一回,你有怎样的体会?
2《小区里的流浪猫》这样的作文你喜欢不喜欢?根据本回所说的作文的“窍门”,请想一想在你周围有哪些可写的材料。
附录学生作文——《我教肥猫跳街舞》(李温和)
我外婆家养了一只小猫,长得肥极了,整日整夜只知道吃、喝、睡,别的什么也不会。

这样下去,它恐怕活不了多久了。为了不让外婆失去辛辛苦苦养大的肥猫,我决定教肥猫跳最时尚的街舞。
记得那一天,我拉着刚被我从美梦中惊醒的肥猫,来到了外婆家门前的空地上,十分耐心地教它跳舞。我先用双手抓着它的前爪,使它站立起来。毕竟一个跳舞者要有优美的身姿嘛!这只肥猫只知道偷懒,它竟把自身的重量一个劲儿吊在我的手上。为了给它有点教训,我故意放开手使它“扑通”一声倒在地上,一副狗吃屎的狼狈相。看它一脸委屈,它似乎知道了我对它是故意的。于是,它就用全身的力量站立起来,我扶着它左蹦蹦右跳跳,过了一会儿我又教它翻滚,这次可真是难到它了。
我降低了难度,让它只需要在地上左右翻滚、上下翻身。我先用双手推着它在地上翻滚,渐渐地它会了,它会用自己的力量翻动身体了。这时,我看着它不停地在地面翻动身体,上下不住地跳动,我似乎觉得它懂得了如何跳舞,更是找到了跳舞的乐趣。看着它这跳舞的劲儿,我心中乐滋滋的,像灌了蜜一样的甜。肥猫如果通过跳街舞减了肥,变得灵活、矫健、生气勃勃,那该有多好哇!
[这篇作文写的也是猫,但写的角度、内容、中心思想跟《小区里的流浪猫》不一样。这就给我们一个启迪,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用心思索,可以作为写作材料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完全不必为无话可写而苦恼。]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9:47:30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作文评话]第十回“听唱新翻杨柳枝” 


在上一回中,我们留下了两个思考题,好多同学对题目很有兴趣,并且动笔写成了文章。现在让我们先看一看根据《龟兔赛跑》不同的“意”所写成的故事。为了要表现“利用自身特长”这个“意”,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比赛的起点设在山顶上,终点则在山脚。兔子想,这回我总可以获得第一啦!可是,到达终点的时候,乌龟早已到了。原来,乌龟是利用自身甲壳坚硬的特点,把头、脚、尾巴都缩了进去,发令枪一响,它就沿着山的陡坡滚了下去。等兔子气喘吁吁赶到的时候,它已在那儿晒太阳了呢。这么一改,“利用自身特长”这个“意”不就突出来了吗?另一则为了表现“要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对故事作了这样的叙述:乌龟和兔子的这一次赛跑,起点设在一条长河的一侧,而终点则设在长河的对岸,到达对岸有一座桥,但离开起点有一公里路程。乌龟想,兔子不会游泳,我可以游过去;等我到达对岸,兔子要到桥上去兜个圈子,它又要落后啦!可是,当乌龟从水里爬出来,正得意地伸出脑袋朝桥的方向张望时,躲在草丛里吃草的兔子伸出了前掌,拍拍乌龟的硬背道:“老兄,你来迟啦!”原来,在比赛起点处有一棵老柳树,长长的柳枝条已经垂到了地面。比赛开始,当乌龟“扑通”一声跳进河中的时候,兔子早以飞快的速度跑到树下,死死地咬住了柳条,像荡秋千似的朝着河的对岸荡去,一下子掉到了草丛里……兔子这样做,不正是“要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的生动的实践吗?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772--842)有诗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前朝曲,指的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老调,而“新翻杨柳枝”,则是指改作、创新因而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写作文,也要注重创新,写得有新意。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赶时髦、随大流的作文,人家不喜欢读。只有那些能给人以启发、能使人豁然开朗、能激起人们心中的涟漪并使人奋发向上的作文,才称得上是好作文。要写出这样的作文,就要敢于创新,敢于走不平坦的路,就要学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而不是马虎苟且,敷衍了事。坚持下去,天长日久,写作水平就会有大的提高。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上一回提到的《小乌贼历险记》吧。应该说,要虚心学习,要听从长辈的教导,这些“意”都是正确的,但如果作品要表现的就是这样的“意”,写出来是不是浅了一点了呢?你又何必一定要用小乌贼放“墨汁”来加以说明呢?但是,当我们对它来一番改造,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一样了:

有一天,小乌贼独自外出游玩,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只见远处来了一只鱼船,鱼船上有一个渔翁视着四周,手里还拿着准备随时撒出的鱼网。乌贼见状,大吃一惊:“不好!有敌人!”它立刻想起了妈妈的教导,马上放出“墨汁”。可是,不幸的事情降临了!不放“墨汁”,渔翁还不知道哪儿有鱼,看到了水面上一摊黑色,他知道那里一定有鱼,于是用力撒出大网,小乌贼就成了他网中之物。
这样改了之后,作品的“意”,显然得到了深化。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照搬教条,对待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等等,这些“意”恐怕要比原来深刻得多。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构思作品的重要意义。写得真一些,写得新一些,写得深一些,作文的质量就会高一些。真、新、深,不但是靠想象、写虚构的作文是如此,写真人真事也是如此。真人真事怎么写?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请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谈谈你对作文要创新的认识和体会。
2“班门弄斧”“对牛弹琴”“滥竽充数”是三个成语,请查字典,了解这些成语故事,然后对他们进行加工、改造,以《就是要班门弄斧》《为什么要对牛弹琴》《滥竽不能充数了》等为题目,分别写三篇作文。要注意写出新意。
附录:学生作文——新版《三个和尚打水喝》
“从前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三个和尚,三个和尚要打水喝……” 这个故事人人都知道。可现在又有了新动态。大家一起看看吧!
又到了打水的日子,可是大家还是不愿意去打水。老和尚开腔了:“大和尚上次没打水,这次要打水了吧?还有你,小和尚,快去!”“可……”“可什么,快去呀。”大和尚眼睛一转说:“上次好像老和尚也没有打过水吧!”“对!老和尚你为什么不打水?”“我已经打过多年的水了,打水的工力到了。你们还不行,所以还要打!快去!”“我们喝的水不多,你比我们喝得多,而且没有打过,你为什么不打?”大小和尚异口同声地说。就这样,最后还是没人打水,庙里的水就这样断了。
可是,这三个和尚的嘴都不干,原来他们都是偷偷地下山喝了水的。老和尚在大和尚和小和尚念经的时候出去,而大小和尚就偷偷地跟在老和尚后面抄小路去的。
大小和尚抄小路回来,可老和尚却没有回来。原来,老和尚在看蚂蚁抬苍蝇。一只小蚂蚁发现了苍蝇,就把信息传递给伙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成千只小蚂蚁都来抬苍蝇。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单薄的,那么多蚂蚁的力量就大了。没多久,苍蝇就被它们抬回了家。老和尚回到庙里看了看那底朝天的水缸,把刚才看到的情景
告诉给大小和尚听,大小和尚听了恍然大悟。从那以后,庙里的水就再也没有断过。
[三个和尚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这篇作文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让三个和尚通过事实的教育改变了过去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缺点,这样,大家不但都能喝到了水,而且生活在一起,也变得亲密和睦,心情愉快起来。这样的改编,给故事增添了正面的更积极的意义。]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9:46:28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作文评话]第九回  意匠如神变化生




这一回的标题,引自宋代诗人戴复古(1167——1250?)《论诗十绝》中的一绝:“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意匠,指写作过程的精心构思,这构思就包括大胆的想象,精巧的虚构在内。
什么叫想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将头脑中储存的有些材料,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来。一种叫再造想象,譬如你看了一张图表,能用语言将它的内容表达出来;你看了一个剧本,能根据其中的提示语举手投足,变更脸部表情;看了一幅图画,能用语言准确表述图画的情景……所谓“再造”,就是要运用与原来不同的表达方式,把原来表达方式要表达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一种叫创造想象,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许多“零部件”按照自己新的构思,“装配”出一种全新的东西出来。还有一种是幻想,它是指向未来的想象。谈理想,谈发明创造,谈未来的交通等等,都属于指向未来的想象。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对于想象和虚构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拼凑”,十分通俗地表达了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的具体做法。鲁迅笔下的阿q、孔一己、祥林嫂等人物,就是发挥想象、进行虚构的产物。
大家知道,要写出一篇文章,总得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物”,即写作的材料;二是“意”,即对于写作的材料进行思考、加工、装配、取舍,进行构思;三”是“文”,即将构思所得转化为语言文字,写成一篇文章。在三个要素之间,有两个飞跃:从“物 ”到“意”,是一个飞跃,从“意”到“文”,又是一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基础,这一个飞跃如果完成得好,生动活泼、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就有可能诞生。而在第一个飞跃中,物与意的转化又往往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譬如伊索寓言《龟兔赛跑》,大家知道它是规劝人们不要骄傲。这是寓言的“意”,它用兔子由于骄傲轻敌而失败这个故事即这个“物”来加以表现的。现在,我们如果对《龟兔赛跑》的“物”和“意”进行改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一个是:要发挥自身的特长;另一个是要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为了要分别表现这两个“意”,我们对于《龟兔赛跑》寓言中原先的“物”,可以作怎样的改造呢? 大家不妨动一番脑筋,去进行构思,然后用“文”表现出来。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大家通过尝试,可以进一步理解“物”“意”“文”三个要素的关系,以及从“物”到“意”,从“意”到“文”这两个飞跃的含义。
事物是变化无穷的,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所看出来的形象也会各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大胆想象,巧妙虚构,真正做到“笔端有力任纵横”,写出一篇篇佳作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作文“物”“意”“文”和写作过程双重转化的认识。
2阅读下面的一篇《小乌贼历险记》,回答有关问题:
在蔚蓝的大海上有座小岛,乌贼妈妈带领着小乌贼在小岛附近的海上自由地游来游去。
小乌贼快乐地到处张望,对一切都感到十分新奇。它对妈妈说:“大海真美丽,在这里游泳真开心!”
乌贼妈妈慈祥地望着小乌贼说:“美丽的大海可并不平静,海面上处处隐藏着危险,危险会随时向我们袭来!”
果然,原本阳光明媚、风平浪静的海面上突然阴云密布,海浪也越来越高,拍打着海岛的岩石峭壁。透过起伏不定的浪涛,只见一头凶狠的鲨鱼正朝着这儿游来。
“妈妈,怎么办?怎么办?”小乌贼顿时惊慌失措,脸色越发苍白。
妈妈瞅了瞅鲨鱼,镇定地说道:“别慌别慌!快放出你袋子里的墨汁!”
小乌贼照着妈妈说的去做了。妈妈跟它一起放出了墨汁,蔚蓝的海面上便出现了漆黑的一片,把大小乌贼包藏得严严实实。这时,张牙舞爪、大模大样,自以为不可一世的大鲨鱼眼前一片漆黑。它猛地向前一冲,头颅撞上了岩石,眼前金星直冒。
乌贼妈妈带小乌贼安全地回到家里。小乌贼从妈妈那里学到了本领:“遇到危险,就要放出墨汁。
*上面的故事,寓意是什么?
*如果将故事续写,使结局与上面截然不同,可以继续写些什么,请写一写。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9:45:13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作文评话]第八回  浮想联翩出新意


上回说到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正确、明确、集中、深刻,要做到这一点,选择怎样的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如果老一套,你不讲人家也知道,这样的材料很难表现好的主题。材料,就是“写什么”的问题。作文的材料,有的来于真人真事,有的来于书面资料,有的则要靠虚构,靠我们自己去编。寓言、童话、小说、戏剧等等,绝大多数都是虚构的。虚构,就要发挥想象。想象得越大胆,越充分,越新颖,就越能吸引人。前边讲玩具,讲动物王国,讲老牛,都是属于虚构的产物。虚构,与说假话不同。说假话,是弄虚作假,是不诚实;虚构,是一种创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
下边陈艺委玮同学写的一篇《彩色的乌鸦》,就是虚构的作品:

很久以前,乌鸦不是黑色的,它们有彩色的羽毛,非常漂亮。冬天到了,五彩缤纷的乌鸦落在光秃秃的大树上,好像春天又回来了。
“它们凭什么这样漂亮?”小雪人很妒忌乌鸦的彩色羽毛。它脑子一转,向乌鸦出了一道难题:“乌鸦兄弟,在你们中间,到底谁的颜色最美丽?”
“当然是我的颜色最美丽。”一只金黄色的乌鸦说,“金黄色配上蓝色的天,多么迷人啊!”
“太可笑了。”一只红绿条形花纹的乌鸦说,“桦树叶子的绿色配上丁香般的粉红才是最理想的美。”

“不对!”一只淡紫色的乌鸦吼了起来,“真正的乌鸦应该是紫色的。”
“我最讨厌紫色。”粉红色的乌鸦十分生气,“请看我的颜色,就知道真正的乌鸦应该是什么颜色。”
乌鸦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指责着。局面发展得越来越糟糕。终于到了有一天 ,紫色的乌鸦要赶走丁香色的乌鸦,绿色的乌鸦跟红绿条形花纹的乌鸦打了起来……乌鸦打得不可开交,草地上到处是散落的羽毛。人们说这是“颜色之战”。老天看在眼里,非常生气,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它朝乌鸦居住的地方下了一场黑颜色的大雨,从此,乌鸦便都成了黑色。这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原因。
显而易见,这篇作品纯属虚构,但我们读起来觉得非常真实。如果人们不讲团结谦让,都喜欢突出自己抬高自己,结果就会你争我吵,人心涣散,各自为政,局面弄得不可收拾,一塌糊涂。这虚构的故事,不正是在讲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吗?虚构的故事虽然没有讲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哪一件事,但由于它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就可以在众多方面给人以启发。在这一点上,它可以发挥真人真事起不到的作用。
虚构,是一种创造。我们不是要培养创新精神吗?那么,我们在作文练习中就不妨多一些虚构的训练,多在想象能力的培养上花一些气力。想象力是无价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虚构的作用,要比看了一些优秀作文之后改头换面、东拼西凑、加油添醋“做”出一篇所谓的“作文”来好得多。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去做的同学还大有人在呢。这是不少同学作文水平提高不快的原因之一。我们反对拼凑甚至变相的抄袭,但我们提倡虚构,提倡发挥想象。如果这一点做好了,我们的作文水平一定能得到很快的提高。
虚构怎样进行?想象能力怎样培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什么叫虚构?虚构与弄虚作假的区别在哪里?你在过去的作文中运用过虚构的方法吗?
2进行虚构,要注意些什么?请发挥想象,用虚构的方法构思一篇童话。
附录:一篇虚构的童话——《一张拉不完的乐谱》(张雪儿)

从前有一个男孩,从小死了父母,没学过一个字,长得很丑很丑,五岁时又一不小心打翻热水把自己全身烫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他长大了,没有人喜欢他,单身一人度过了十几个孤独的春秋。
他实在忍不住这种生活了,有一天 ,他跑到了山顶,正要向下跳去,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来到他身后,问:“年纪轻轻,有什么想不开的?”
“我没钱,没文化,没家人 ,没相貌,还得忍受所有遇见我的人的嘲笑侮辱。更糟糕的是,我没有爱啊!”男孩沮丧地说。
“唉,看样子,你也才二十上下,怪可惜的。这样吧,你到我家来,让我爱你吧!”
于是,男孩跟老妇人回了家。第一天,老妇人为他准备了世间稀有的山珍海味与柔软舒适的床。第二天一早,老妇人将一把小提琴与一张乐谱赠给了男孩,并说道:“看样子,你靠我也是不行的。这是海伦写的乐谱,她说谁能用提琴拉出来,她就嫁给谁。”“海伦是谁?”“你连海伦都不知道?她可是世界上最美的神。“”话音刚落,老妇人就消失了。男孩感到很惊奇。他记住了老人的话,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拉完乐谱。
他翻山越岭,找到了一个技术高超的乐师,苦苦哀求他教自己拉琴。男孩一学就是十年。拉小提琴苦极了,男孩子几次想放弃,可一想到美丽的海伦,便又坚持下去。他日日夜夜地练呀,练呀,好似总有一股力量支持他。终于,他成了一名技术非常高超的小提琴家,总是有人请他演出,他一下子很富有了。
可是,他没有停止练习那张琴谱,他总觉得那张琴谱是拉不完的。因为每当他快拉完时,琴谱上又会多出几行来。几百张拉完了,他还是不停地练着。年复一年,他很老了,仍没有见到海伦。他快病逝时,老妇人又出现了。她说:“孩子,这张乐谱是永远拉不完的。正因为如此,它救了你。请记住,这张乐谱的名字就叫希——望——!”
[这篇作文的故事是虚构的。它已经从写玩具、动物等写到了人。故事中的人一开始悲苦得不得了,他想自杀。但后来坚强地生活了下去。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个希望,是希望给了他信心、力量和勇气,他成了一位小提琴家,在自己的后半生过得非常有意义。作品中的不少材料大家都是熟悉的,如拉小提琴啦,父母双亡啦,不识字啦,等等,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有了个全新的格局。虚构是想象的产物,本文将希望具体化为一张拉不完的乐谱,这很有创造性。]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9:43:56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作文评话]第七回  言此意彼寓意深



上一回结束的时候,我们要求同学仍旧以玩具或者动物等为写作对象,构思作文,并把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考虑,放在重要的位置。根据这一要求,许多同学回到家里,积极构思,写出了许多好作品。但也有同学问,构思作文,为什么要把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考虑,放在重要的位置呢?我们说,一篇文章,总要让人读了,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否则这样的文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成了行尸走肉,一篇文章没有了中心思想或主题,它也就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只是一堆文字的汇总,是句子与句子的连缀和排列。当然,这样的文章也不能说一点意思都没有,但它不过是零碎的,片断的,含糊暧昧的,有时甚至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写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或主题首先要做到正确,其次要做到明确集中,即不含糊,不吞吞吐吐,不东拉西扯,第三,要做到深刻,那就是讲得有新意,甚至能言人之所未言,给人以新的启发和教育。这一点要求较高,但前两点是要尽可能做到的。
中心思想或主题,也就是要回答“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写”的问题。文章的内容,回答的是“写什么”的问题。至于写作的方法,则是回答“怎样写”的问题。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样写,在作文的构思阶段,这三个问题一定要认真考虑。以玩具、动物等为写作对象,这是“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就要考虑写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而这一问题的考虑,又与怎样写联系在一起。这一回题目中的“言此意彼”,就是研究怎样写的问题。言此,就是写的是玩具、动物等,意彼,就是讲的是人,就是为了写人 ,写玩具、动物等不是目的,是为了人,是为写人服务的。下面一篇作文,就是一篇“言此意彼”的文章,不过写的对象,已从玩具转到了动物。它写的是动物们举行特长比赛:

动物王国要举行一个特长展示会,那一天,动物们一个不少地来到了会场。评委席上坐着老练的狮子。只见它戴了一副老花眼镜,让人感觉能干而又和蔼。

会议开始了。首先发言的是长颈鹿。只见它慢慢地站了起来,风度翩翩地说:“请大家看我这举世无双的脖子。”说着,仰起头轻而易举地吃了一小口树叶,细嚼慢咽起来。下面向它投来羡慕的目光。
这时,响起了一个尖细的声音:“你们看我的大尾巴。” 大家感到那声音似乎是从树上传下来的,于是抬头一看,哦,原来是只小松鼠。它的尾巴就像一把降落伞,它正为大家表演高空跳伞呢!
忽然,一阵悦耳的歌声随风飘入了大家耳中,让大家都陶醉了。原来,是可爱的百灵鸟正在歌唱。
特长展示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咦,小象怎么没来?”是呀,自卑的小象哪儿去了呢?原来它躲藏在大树底下不肯出来。它红着脸说道:“我什么都不会……”“你不是有长鼻子和大耳朵么?”于是,小象扬起长鼻子,一下子就把一棵大树拔起;又扇了扇大耳朵,四周飘起了一阵凉风。顿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小象不好意思地笑了。
狮子站了起来,说:“我以为大家各有所长,很难评出高下。如果大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团结一致,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合作,那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大家会心地笑了,会场上的掌声经久不绝。(作者张雪儿)
从这篇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言“兽”意“人”,文章是希望人们不要自卑,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发挥特长,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个意思如果直说,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总没有现在这样含蓄、生动、耐人寻味。这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作用。至于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什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请举出实例说明什么叫做“言此意彼”,并请说一说运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写一篇“言此意彼”的作文,并努力使作文的中心思想正确、明确、集中、深刻。
附录:学生作文:《老牛过河》(姜皖杭)
老牛在河边遇到了兔子,它们彼此问了好。
“你打算去哪儿?”兔子问。“我想到河对岸去。”老牛回答说,“请问我到哪儿可以找到过河的浅滩呢?”
“你何必找浅滩呢?你看那边不是有座小桥吗?”
“过桥? 我要是走上去,会把它踩塌的呀!”
“不会不会!我一天要从这座桥上走几个来回,桥不是好好的吗?”
“你那么轻,又灵巧,当然不会出事儿。”
“你看,刚才还有一匹马从桥上过去呢。
“真的? 这么说我过去没问题罗?”
“没问题没问题!”兔子热情地说,“我去桥对面为你指挥!”
“好吧!那就开始吧!”老牛信了兔子的话,便不再寻找浅滩,来到了桥边。兔子在桥对面指挥,老牛小心翼翼地走出了第一步,跨上了桥。清澈明亮的河水映照着蓝天的倒影,快活的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老牛快要走到桥中心的时候,突然“喀嚓”一声,桥断了,老牛掉到了河中,它的两条前腿被摔断了!
(这是一则寓言,写得很生动。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你能加以概括吗?有人说,它说明了自己没有把握,不要劝别人去做。有人说,多管闲事容易带来麻烦。有人说,做任何事情不能轻信别人。有人说,做任何事情,要学会分析研究。——你的看法呢?如果你确定了哪一个是中心思想,你能不能根据这中心思想对文章进行一些修改,使得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更鲜明更突出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22:22 , Processed in 0.0868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