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的课,一直是在赶进度,三节课完成正常四课时的任务,当然要赶,内容要压缩。但无论怎样,还是努力让课堂好玩一点,有趣一点,尽量生活化一些,离学生近一些,让学生学到的,不只是考试的知识,还是生活中的知识,是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于是,忙忙碌碌中,也会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创造一道道的课堂小风景。
可怜的鱼
讲鱼适于在水中生活,我提前布置让学生带来鲫鱼或金鱼,只要是活的就好。
考虑到观察鱼鳍和呼吸的特点,在教室会搞得到处都是水,必然会湿了书本,地面也会搞得乌七八糟的,还要把水槽搬到教室,很不方便,那就带学生到实验室去观察。为防止有的学生忘记带鱼来,也为了设计实验观察鱼鳍的作用,吴老师还联系购买了部分鲫鱼。没想到的是,买回来的鲫鱼养不活,很短时间就有很多丧生了。记得以前是在冬天讲鲫鱼,那时鲫鱼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
大多数学生带了鱼来,也有的鱼还没进实验室就“挂”了。有的带来超过2斤的大鱼,也真服了学生,非要带这么大的鱼来观察。因为时间所限,不可能在课堂上让学生想尽办法设计实验去验证各种鳍的作用,就让学生课下继续实验,借鉴老师的演示实验,通过设计不同方法,如胶带粘贴、皮筋绑住等方法,去证明一下各种鳍的作用。
感到特别糟糕的是,学生刚开学第一堂课就到实验室,还是观察活鱼,学生的兴奋劲简直高昂的难以形容,多亏不是在楼顶,要不那楼板要被顶起来了。学生的开心与兴奋也说明了一点:我们平时的实验太少了,假如堂堂课都上实验室,也就没什么新鲜了。就想,在国外,甚至国内某些名校,他们有专门的生物教室,类似生物博物馆一样,学生学起来那该多好!也不至于上一次实验室看到瓶瓶罐罐就高兴,甚至没有任何仪器,只因为不是习以为常的教室,就那么兴奋了。
虽然因过度兴奋,实验室上课的纪律不够好,但学生那高昂的热情,积极的表现,还是很值得欣慰,也是值得老师去做的。
课堂飞鸟
要学习飞行的动物了,因提前没找到卖鸽子的,也没学生家里有养鸟的,很无奈,只好凭借板图+语言来讲述。
为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了更好的理解鸟类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先要设置些悬念——为什么正常白纸不能飞,而折成纸飞机就能飞出一定距离;为什么纸飞机只能飞一定距离,不能始终飞行等,就设计个小小活动:带上几张打印后的废纸到教室,问学生谁能让纸张飞起来?结果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地说他们能。于是,就把几张纸随便分发给几个学生,他们赶忙开始折叠成纸飞机,并在教室里试飞。没拿到纸张的学生,干脆从自己本子上撕下纸来折叠纸飞机。为避免更多学生按捺不住想玩,只好赶紧结束,开始提问:为什么你不直接让纸张飞,要折叠一下?由此知道了,要飞行,需要一定的形状,尤其是前端一定是尖细的,否则阻力太大(为讲鸟的体型做铺垫)。是否有了翅膀就能飞?“还不行,需要其他条件,如肌肉等”,由此引入新课,开始学习鸟类如何适于飞行生活。
在课前准备时,突然想到暑期的培训活动。台湾张教授教给大家折叠飞鸟的情景历历在目,就学着张教授的样子也折叠了一个可以拉动翅膀飞翔的鸟,让学生小小的惊叹了一下。
小小白兔
讲哺乳动物,刚好吴老师班有个学生养的小白兔带来学校,我就借来去上课。
当小白兔在讲台上出现的时候,学生开始骚动,都想摸一摸、看一看,于是,就揪着小白兔的耳朵绕着教室走了一圈,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感受一下可爱的小白兔。有的同学要揪揪耳朵,有的摸摸它的毛,还有的扯一下它的尾巴。看完了也摸完了,我把小白兔放在讲台上,“现在小白兔站在讲台上看着同学们学习。”结果它一点也不在乎这是在课堂上,瞪着眼睛看着同学,一会儿又想离开讲台,但无奈讲台太滑,不方便它的行走。而学生也大多盯着它看,却忘记听课了,于是,还是把小白兔放进纸盒子里继续上课。学生看不到可爱的小白兔有点遗憾,但毕竟大了,知道此刻该干什么。下课的时候,学生纷纷跑到讲台来揪着小白兔耳朵提着它,或者干脆抱在怀里玩一玩,最后必须离开了,只好恋恋不舍的帮我送给吴老师。
在吴老师的办公室,几个帮我送去小白兔的学生极其热情的问吴老师,那里买到的小白兔。看来,因为小白兔的可爱,让那帮孩子也迷恋小白兔了。
在另外的班级上课时,干脆把小白兔放在前面一位同学桌子上,结果学生都很自觉的观察小白兔,观察完了,自动传给别的同学看,无需老师督促。最后,竟然也让小兔子在每个课桌上都留了一下。
蚯蚓上路
讲蚯蚓,也只是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如何适应穴居,内容不是很多,但知识面也很广。没有时间带领学生去采集蚯蚓,更没时间带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只好布置学生自己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找蚯蚓进行实验。
这个实验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观察外形,摸一摸蚯蚓的身体,了解腹面有刚毛可以协助运动(蠕动),观察它如何运动,在粗糙的纸上还是在玻璃上运动快,为什么。相比来说,很容易做,实验要求也不是特别严格。
学生周末就兴致勃勃的去找蚯蚓了。有的是让爸爸妈妈陪着,有的是自己去找,或者和同学合作。结果周末就接到几个电话,问我在哪里可以找到蚯蚓的。到周一上课,也有学生说没找到蚯蚓。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做了实验还把照片发我邮箱。
刚好那几天下雨,连续四五天吧,天空时大时小的飘雨,地面始终是潮湿的(还好,水泥地面,否则不知该有多泥泞了)。早晨冒着小雨走在上班路上,有个老师对着我喊,这里有条大蚯蚓……或许是因为教生物的缘故,迎面遇到老师要是碰到什么动物,一定会告知的。我就赶紧找来一个纸板,让其他老师帮助(说实话,我自己不敢手拿蚯蚓),把蚯蚓带回办公室,并找来纸盒子,铺上湿纸巾,把蚯蚓放进去。
准备上课去了,拿过装蚯蚓的盒子。奇怪的是,蚯蚓的身体竟然自己断成了两截!自残?还是自杀?原本很清晰的环带也找不到了,搞不懂。只好放弃了这个蚯蚓,让它回归自然吧。
好在很多学生采集了蚯蚓并带到了教室,在观察过后,让学生课下赶紧送归自然。
鸡翅飘香
学习运动一节,需要让学生认识骨和关节。
考虑到以前讲心脏时班里有回民的学生,虽然学生不太在意,但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敬。这次就没购买猪的骨头,而是想到,日常生活学生都喜欢吃鸡翅、鸡腿。假如学生吃的时候留心观察,就能了解骨的形状、关节的基本结构,还有肌肉的着生情况。那么,可不可以让学生带鸡翅鸡腿到学校来?
主意一定,那天周五放学的时候,就特意写好纸条送给每个班的课代表:请周一上课前准备烤鸡翅(或鸡腿,当然煮的也行),要带着关节的,用洁净食品包装袋包好带到学校,生物课用。
那天上课的时候,学生格外兴奋(二班学生却带的少),尤其是三班的学生,有的学生不只带来一个,还带来好几个鸡翅鸡腿,甚至还有人把一个整个烤鸡带来了。我刚进教室,学生就问:“老师,开吃吧?”按耐不住呀!课前我让学生把手洗干净,但不能吃,等到内容基本结束时才能吃——这样,避免刚上课,学生就满手油腻啊。
讲完基本知识之后,我让学生用纸巾擦干净手,并提出吃的要求:不能狼吞虎咽的吃,而是要仔细观察,边吃边看:肌肉怎么生长的,关节是怎样连接的……学生迫不及待,尤其是几个男生,哪顾得上看啊,恨不得一口都吞下去;女生相对仔细,慢慢吃,慢慢看,还是比较淑女的。吃的差不多了,男生也开始了仔细观察。看着他们阳光的笑脸,自由自在的舒展状态,我也忍不住笑了。跟学生开玩笑:“怎么也没人请我吃呀!”学生赶紧递过来“老师,您咬一口”,“老师,这块没吃呢,您吃了”,当然我不会吃,但这种其乐融融的感觉真好。
皇后的后
学习动物的社群行为,我给学生讲了蜜蜂的组织。学生略微知道一点蜂群的组织中有蜂王,有工蜂,但具体怎么分工不是特别明确,课本也没写,只是举了蚂蚁的例子。考虑到学生还是对蜜蜂更加熟悉,应该从熟悉的动物入手。于是,我就绘声绘色的给学生讲蜜蜂的分工,也用了些好玩的句子:
你知道吗,蜂王是成熟的雌性蜜蜂,它的工作只有一个,就是生孩子——产卵。“啊?它不干别的?”是啊,生孩子就是它的工作,并且是唯一的。雄蜂呢,数量很少,是雄性蜜蜂,它的任务也只有一个,配合蜂王生孩子。学生都笑了,“怎么配合啊?”就是成熟后飞到空中,和蜂王交尾,让蜂王产生的卵细胞受精,然后就死了。学生很惋惜——“啊,怎么就死了啊,不死不行吗?”当然不行,这是它长期进化形成的特点。工蜂呢,有的负责守卫,有的负责侦查,看哪里有蜜源,有的负责建筑,并且建筑要求很高,三种规格的房子,数量比例都有要求的。有的负责采蜜,有的负责当保姆——喂养蜂王、幼虫、雄蜂……这是学生没想到的,“它们还有保姆啊?”还有的学生忍不住问,会不会有两个蜂王?会不会有新的蜂王?我继续设疑:你知道侦查的蜜蜂发现蜜源之后如何告知别的蜜蜂吗?“靠触角?”不对,是舞蹈。“啊,它会跳舞?”是啊,会跳两种舞,分别表示蜜源的远近:圆圈舞,表示蜜源近;8字舞,表示蜜源远。头朝上,表示蜜源对着太阳方向;头朝下,表示蜜源背着太阳方向……“啊太有趣了!”当然不能只停留在有趣上,而是想说明:在蜜蜂的群体中,它们有着明确的分工,有严密的组织。和蜜蜂差不多的是课本上介绍的白蚁。
无需太多介绍,学生就能看懂白蚁的组织。奇怪了,我以前看到的资料中都是写的“蚁后”,课本中却成了“后蚁”,不知什么时候改名了。不过,反正意思一样的,随便课本怎么称呼了,就跟学生说,“后蚁”的“后”,是皇后的后,不是后面的后。学生惊讶:“那是一个字啊,怎么不一样?”“虽然一个字,但意思不一样啊!后面的后,表示方位,皇后的后,表示地位——领导地位,养尊处优的地位”,我这一解释,学生都笑了。
长霉的梨
该学习细菌和真菌了,想起去年带了一个苹果到哈尔滨,并被“哈尔滨大众”以自述的方式描写了烂苹果,忍不住笑了。
书房里还有半箱梨,还是十中于校长派人送给我的,那可是百年老梨树上的梨。去年冬季去夏张的时候,于校长就介绍过夏张那千亩老梨树,因为落后,在十年浩劫时竟没人去搞破坏,留下了。他特别邀请我春天去赏梨花,可梨花盛开时却没时间错过了;秋季他信息邀请去梨园亲手摘梨,收获果实,但还是没时间。于是,他就直接派老师给送来品尝。
那天,我把那半箱梨从上到下捡了一遍,期待找出一两个“贞节不保”的梨当标本,结果还真找到了,不是一个,是三个,并且上面明显长出了霉菌的菌落。我小心的收好,装倒一个塑料袋里,还生怕被家人给扔了,特别嘱咐给我留着那几个“坏梨”。
上课的时候,先给学生讲了菌落,让学生注意区分细菌的菌落和霉菌的菌落,然后拿出梨子,让学生观察上面的菌落,判断是霉菌还是细菌。当然很容易判断——因为表面不光滑,且颜色青绿,当然是霉菌。而内部烂掉的部分,则是由细菌(具体来说是枯草杆菌)的作用。引起的。
学生问:“能不能摸一摸?”“当然可以,但建议不要摸,你的手上会留下多少霉菌的孢子。”“能不能吃?”“哈哈,能吃,只要你愿意。”
于是,那几个烂梨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才被学生送进垃圾箱了。
可怜的梨,成了我的教具(上面的霉菌菌落清晰可见)
酵母气球
要学习真菌了,我提前布置学生回去用新鲜蘑菇做“孢子印”,并在上生物课时带来。但我自己却因上了3节课,到了下午,就没买到蘑菇,想第二天一早买。还需要酵母发酵,了解酵母菌的生活方式,准备回家带点到学校就可。
这周正赶上我执勤,每天早晨、中午要提前半小时到校,还是站在大门口“站岗”,下班后也要在校门口的马路上值班,结果就忘记带酵母和糖了。
上班了,还有学生笔记没阅读,赶紧开始批阅。突然想起,实验忘记准备了,匆忙跑到校门外的超市,买一包活性干酵母,再买一包白糖。“有气球吗?”“没有。”这可怎么办?售货员告知,旁边那个个体的文具店可能会有气球,就跑去。还没开门。刚好看到个体店老板来了,正停放自行车,问后,答复有气球,那就等她开门购买。“要多少?”“两三个就成。”“我们不零卖,而是成包卖,每包六元。”无奈!那就一包好了。对了,还需要蘑菇,就跑去旁边的蔬菜超市,还好,有两种蘑菇:香菇和平菇,各买来几个。
回到办公室,跑去实验室借来两个锥形瓶,用凉水和开水勾兑了半杯温水,倒进适量的白糖、干酵母,瓶口套上气球,放在窗台上。
看着瘪瘪的气球,还有一个多小时上课,不知这酵母菌的功力如何,能分解多少糖分,能否让气球鼓起来?突然灵机一动:在家发面时,有时遭遇温度低总也发不了时,就用一个装温水的盆,给面隔水加热,提高温度促进酵母菌分解作用。于是,就用办公室的水舀子装上温水,也给锥形瓶中的酵母菌隔水加热。你别说,马上就看到瓶中小气泡不断地冒出来,而瓶口的气球,眼看着就鼓起来了。不到十分钟再回头,那气球就长大了很多,真是太给力了!
上课时,那气球已经有一个大苹果那么大了,拿着去上课,并告诉学生,等下课时那气球还会长大。学生也当然就很容易理解酵母菌的生活——依靠分解形成的有机物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能放出二氧化碳。
但由于时间太短,那孢子印肯定是做不出来了,上课一开始就如实告诉三班学生: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坏事,先听那件?“坏事。”那就是,我今早晨才买的蘑菇,孢子印没做出来。“好事呢?”我买到酵母和糖,快速发酵成功。
次日才是一班和二班的课,并且还是下午的,那就在次日早晨现做发酵的实验,效果很好。但孢子印呢,虽然我做出来了,但效果不明显,多亏一般侯红杰做的很漂亮,我就让学生对比观察我和红杰做的孢子印,告诉学生:不同蘑菇,看来孢子印的颜色、形状是不一样的。
……
其实,无论多忙碌,无论教学任务多重,只要用点心思,还是可以让课堂有趣一些、好玩一些的,也必然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一道道亮丽的小风景。
可爱的气球,猜测气球里是什么气体?瓶子里装的什么?豆浆还是果汁? (猜对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