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精神,如何落在实处
高楼大厦,正在成为众多城市的唯一“精神”。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此前,已经有不少城市相继昭示了各自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凝聚着城市的灵魂,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彰显着城市的特色,引领着城市的未来。但城市精神不仅仅是抽象的概括,还必须反映在各自的具体规划、设计、管理、建设中,通过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传达出来。如果千城一面,无个性可言,其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面对城市化的浪潮,有人满怀期待,有人心存焦虑,也有人不知所措。10月27日至28日,30多位中国和欧洲的著名学者、作家、艺术家、设计师汇聚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参加中国文化部和欧盟教育文化总司举办的“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城市的历史和当今的建设。在他们的演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他们的争辩中,城市发展存在的大量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面对人口压力,要有新的对策
中国人口,如今有近一半住在城镇里,达到6.65亿,城市化速度和规模堪称世界第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世界城市发展最快的地方在亚洲,而在亚洲,中国和印度又是快中之快。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50%。如今,中国有6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100万,可整个欧洲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仅有35个。面对如此庞大的城市人口,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树立城市的文化、塑造城市的精神,正在成为社会最关心的课题。在这些居住、工作在城市里的人口中,还有1.53亿是农民工,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仍在农村,所以说,城市问题实际也是乡村问题,城市形象就是全社会的形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认为,中国现在还有一半人在农村,到2025年至少仍有40%以上的人在农村。假如他们在农村失去土地,来到城市却找不到工作,又没有住房,城市精神就很难涵盖到他们。所以,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只能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做到城乡互补、城乡互惠、城乡共赢,以减缓城市发展引发的种种压力。黄平说,中国古代就有类似的成功模式,“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些城市其实是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共同形成的一个整体,给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包括田园、艺术、建筑,以及很高文明程度的生活方式。”
人们在讨论城市化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这就是什么叫城市化。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阿瑟·胡塞因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城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口密度,如今许多被称为农村的地方,按人口密度标准已经算是城市了。“因此,一定不要忘记,在农村,城市化也在发生。”但这种城市化并没有享受到真正城市的各种益处,反而将城市发展初期的许多弊端显露出来。
在人口压力面前,如何设计城市的特点,显得至关重要。荷兰建筑大师雷蒙·库哈斯说,古代城市属于统治者,有皇宫、军队,还有祭祀的地方,他们创造了城市的特点;而近代城市则是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的产物;可现在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往往成了开发商、管理部门共同干预的结果。他们实际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设计城市,关注的是商业利润和上面的指示。这样的城市,文化体现不出来,城市精神更无法实现,缺乏创意是通病。
迷恋高楼大厦,会让城市失去文化
传统文化的血脉在高楼林立中自然受到压迫,而传统文化恰恰能表现城市的特性
意大利的小说家卡尔维诺说过:“城市就像梦想一样,是由渴望和恐惧组成的。”现在很多城市对高楼大厦非常渴望,但高楼大厦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却是恐惧。中外学者对大小城市一律都迷恋高楼大厦表示了不满,各个城市竞相盖高楼,似乎谁的楼越高越荣耀,还自称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一。尤其我国许多城市是延续千百年文化传统的历史名城,如将老城区只限制在几小片地区加以保护,四周都是高楼大厦,就看不出历史文化的全貌,而在高楼夹缝里保留几个孤零零的历史建筑,更让建筑本身失去了文化氛围的依托。
雷蒙·库哈斯说,现在中国很多城市对摩天大楼非常着迷,这使一些城市的场景非常难看。许多摩天大楼是空壳,文化内涵很空洞。“40年前,我在欧洲就开始进行城市样貌研究,发现很多城市的建筑趋势都是中等高度,这样的建筑对于真正有文化意趣的城市来说,往往是受青睐的。在21世纪的城市建设中,最需要的不是盖高楼,而是保护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建筑,还应该包括近代的。这些建筑对于城市的定位、身份非常重要。”
北京这样一座古都,现在已经出现了外围高楼拼命拔地而起、内里只能竭力保全的尴尬局面。清华大学国家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杰介绍:北京城内有一些非常脆弱的社区,老龄人口、弱势人口占较大比例,保护和改造的难度很大。他建议,旧城的改造不妨和新城的建设统筹起来,推出更为灵活和多样化的方式,鼓励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加入进来,文化在建设中一定要始终放在首要位置。
城市建设速度的一日千里,究竟是祸是福?作家莫言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前两天为了参加英国使馆组织的纪念狄更斯诞辰200周年活动,读了《双城记》,“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令人记忆深刻。过了100多年后,苏联作家阿斯塔菲耶夫在《鱼王》中也用过类似的比喻,说这是建设的时代,也是破坏的时代。“我去年在日本论坛上发表演讲《悠着点,慢着点》。为什么病态的欲望会无限膨胀?要那么多吃的干嘛,要那么多楼房干嘛,现在楼房已经差不多够了,盖的房子完全是为了地产商的需要。我们过去讲人有十分聪明用八分,留着两分给子孙。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财力,不要一下用光了,地下的煤、石油、空气少用点,留点给后代。如果一直快速发展,用不了几天,地球就四处冒烟了。城市要健康发展,必须讲理性。”
中小城市崛起,延续传统才有特色
很多中小城市日益趋同,原有的文化魅力正在丧失,新区建设又缺少人文情趣
当超大城市竞相发展的时候,各地的中小城市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城市大多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如今建设速度正在加快,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说,古人就说“居大不易”,现在生活在特别大的城市也最不容易,所以出现了一种新潮流:中小型城市正迅速发展。我最近到浙江德清,一个很小的城市,但是那里的人不愿意去大城市,他们都觉得小城市生活品质非常高。不过,这些中小城市如果规划不当,也会出现大城市正面临的问题。
法国卢浮宫音乐厅主任让·马克·戴拉斯也介绍说:在法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等城市,显然这是把生活质量放在首要来考虑,这里既有城市的服务条件,又没有人口的压力和环境的紧迫感。
一样的商厦、一样的写字楼、一样的住宅风格、一样的马路、一样的快餐店,很多中国中小城市的趋同化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批评。尤其是许多中小城市在保护老城同时大规模地开辟新区,新区的占地面积一般都很大,多是六车道、八车道,沿途是一排排威严的机关大楼,一概高台阶,由大片的草坪围在四周,但文化特性几乎是零。这样的新区毫无人气,生活不方便,甚至连个歇脚的地方也没有。“大量的新区既是复制品,又割裂了城市本身相互依存的纽带。”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李胜洪说。
建设公共空间,包容性和人性化必不可少
这里不能大而无当,冰凉生硬,应该温馨舒适,给人以亲切感
在城市建设中,公共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地方,可以展示文化,更可以享受生活,也可以人际互动,是城市精神在细节处的具体体现。但是,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却不能任意而为,需要详细论证和周密规划。
希腊作曲家菲沃斯·安杰洛丝·科李阿斯认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应该以文化为依托,目的在于鼓励人与人之间进行文化互动,通过互动,大家共同分享公共的文化体验。
上海大学教授王晓明说,讲城市的公共空间,首先应注意弱势者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好坏,是我们衡量城市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如今很多城市的弱势者的公共空间正在迁往城市边缘,即便在市里,地盘也在缩小。所以,城市化的同时,不应该忽视他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的莎拉·卡尔瓦罗将包容视为城市塑造公共空间的关键词,而这恰恰也是北京的“城市精神”。她认为,怎么样把广大民众更好地包容到一个公共空间里,是考验城市的标准。王晓明则认为:包容性也存在区分,一种是指强有力的力量能够包容其他东西;另一种是指各种不同力量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后一种包容更持久。
一些专家指出,公共空间应该温馨舒适,给人以亲切感,而目前城市建立的所谓广场却正相反。他们强调,亲切便利的环境和体贴的社会服务,才是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
2011年11月11日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陈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