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廖红球:网络文学成为新世纪民族文化新的标志形态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4 16:2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廖红球:网络文学成为新世纪民族文化新的标志形态之一


新浪读书
图为广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参加研讨会
  5月20日下午,由中国作协、广东省作协主办的“网络文学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副主席张抗抗,广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出席并讲话。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侯小强、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新华网副刊频道俞胜、湖南作家王主编余艳、红袖添香网主编毕建伟、17K文学网刘英、诗生活网莱耳,评论家白烨、谢有顺、王祥,作家代表唐家三少、盛可以、步非烟在会上发言。
  以下为广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在会上发言实录:
  尊敬的中国作协李冰书记,张抗抗副主席,尊敬的各位网络媒体负责人,各位专家,作家,评论家,朋友们:
  由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网络文学研讨会今天在这里举行,我谨代表广东省作家协会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作家,评论家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网络文学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的时代产物,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凭借网络的迅速普及,文学走上迅速的快车道,推出数量惊人的作品,掀起了持续升温的全民创作热潮,可以说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回归,堪称文学生产力的大解放。网络文学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增加文学作品覆盖面和受众群,也以更新的手法,更强的冲劲,扩大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落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网络印记。
  十年中,网络文学发展壮大,见证了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开明进步的文明成果,也超越单一的文学现象,成为广泛的社会变革的有机部分,成为新世纪民族文化新的标志形态之一,彰显出巨大的潜力,值得引起不断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其一,网络文学带来传播的革命,自古以来,人们记事的方法绝非一成不变的,从甲骨文到现在,文字载体总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换代的,计算机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之一,已经飞入平常百姓家,互联网的延伸使世界变成真正的地球村,文学、文字两者结合,创造了参与互动新体验,网络成就了信息从传播阅读向自由阅读的转变,信息阅读从单纯的读向写发展,突出体现了开放、参与、体验的理念,阅读正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作为新的文化产业链的产品,网络文学更具开放性和延展性,实现价值最大化。网络文学作品除了建筑于书籍之外,还有电影、电子游戏、动漫等其他样式的文化产品,向大众渗透,发挥得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其二,网络文学影响了创作格局,传统协作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定的体制,而网络出现提供了一个无限宽阔、自由出入的天地,这里既是展示才华的大舞台,也是操练场,文学载体推陈出新,改变了创作的格局,走向文学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和多样。这种由键盘和手指敲打出来的文学,以平民化书写方式实现了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生活方式、语言方式、以及人生经验交流。也许并非人人都想当作家,写作可能只是表明自我存在的一种话语方式,网络也只是倾诉内心,表达张扬个性的自由空间,但是这些我手写我心的自发创作行为正逐步形成全民参与写作的状态,网络文学的平民化互动模式产生巨大能量,表现出的集体力量远远超出个体力量,某种意义上也为文学的突破积累了基础。
  其三,网络文学推动了文化的建设,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网络文学创作思维方式以审美习惯迅速调整,在具体创作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产生一些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不可否认,相当部分的作品洋溢着创新,探索精神,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内容与形式各具特色,与传统文学一道形成了覆盖广泛的文学创作形态。另一方面,网络开放性和低成本性带动大众参与文化建设的自助行,网络文学里面展现出一种与主流文化不同的文化,如果发挥其正面作用,这对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的。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等曾经在历史上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当今中华民族正在走伟大的复兴之路,文化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网络在塑造民族形象和传播民族文化中潜力无限,在软实力方面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而言网络文学大有可为,这十年网络文学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令人相信前景不可估量,在新世纪必将迎来新的高峰。
  要提升艺术创造的高度,科技可以成为推动文学变革的手段,却不应该成为弱化人文精神的工具,不应该成为削弱艺术美感的挡箭牌,适应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适应审美情绪,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大力推进,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创新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文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不只是来自于题材、体裁、风格手法的丰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艺术创造上取得的成功。网络文学的实践提出了文学的观念更新问题,由观念更新推进理论创新,那么如何相应建立一个网络文学的审美评价标准和批评标准这是十分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不管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创作手段、存在方式、功能模式、价值取向、社会影响力等诸多方面是否符合人的审美本性,仍然是值得坚守和拓展的。二要挖掘思想内涵的深度,重要的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深度。现在有的网络文学存在脱离生活,粗糙浅薄,怪异离奇等特征,创作类型化的问题也比较严重,片面追求速度和快感,推崇轻松,躲避崇高,甚至为点击率迎合种种低俗趣味。如果文学轮为电脑游戏或动漫文字版,其存在的意义就值得存疑了。作品的题材选取,纵观古今中外,历来不乏经典之作,不只是娱乐之上,也有情感之升华,制造阅读愉悦的同时,也带来心灵的震撼,不少优秀的著作探讨人类的经验,表现生态的危机,揭示生存的困境,既带来深刻反思,也传播美好的美景,以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相对应是对艺术境界的千锤百炼,探索创新。文字也是构筑精神的另一个家园,网络文学势必催生出文学艺术殿堂的瑰宝,这定然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极佳的作品。三是创作群体的亮度。网络文学兴旺发达一个标志就是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家,群体闪亮能照亮前进的征程。网络发达实现了创作者和读者互动的零时差,两者关系更为密切,相互影响更为直接。另一方面,创作者,网站出版机构之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有市场潜力的作品受到全力追捧,作家也登上富豪排行榜,网络文学对某些作家而言,也许成为掘金场,同时也是一块试金石,网络作家还是靠作品说话,每个文学时代都造就一批灿若星河的名家大家。那些作家他们被视为人类文明的工程师,人品重于文品。
  网络文学时代作家的亮点不只是财富的金光闪闪,还有因为人格的修养,潜心作所散发出的魅力之光,事关网络文学发展方向,相信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作家都会做出理想的选择和回答。文学是社会史,是生活史,是心灵史。进入新世纪,促进传统纸媒创作与网络文学的交流与融合,是时代的必然。在创作格局中,广东已经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重镇,一大批网络创作者以积极、活跃,富有生气的作品,不断绽放异彩,成为潜力无限的生力军。广东省作家协会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发掘,培养,培养网络创作人才,鼓励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以文学名义集结各路好手,阔步迈向文学前程,谢谢大家。
(编辑:小九 孙永)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0:00:59 | 只看该作者
1997-2007:互联网十年(图)
http://www.hf365.com 2007年5月22日 23:42 江淮晨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古人生活得很平静,可以把十年前的事都历历在目,现在人累得和狗一样,所以记忆总是那么不可靠。倏忽发现,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10年过去了。1997年,必须提醒的一个年份,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真正开始的年份。
这一年,丁磊携区区50万元创办网易公司,张朝阳紧锣密鼓地筹办搜狐,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网站上体育论坛正火,老榕的一篇《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煽哭了多少人,三大门户的格局就此形成;这一年,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拉开了中国开通官办新闻宣传网站的序幕;这一年,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3个月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深圳、西安、沈阳、哈尔滨8个城市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ISP、ICP;这一年,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并发布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一年……
十年?真的已经十年了?我茫然回首,看不到一丝来时路上的依稀痕迹。无法描述此刻的心情,脑海里满是空荡荡的回忆。
1997年,正在流行的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造价2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2007年,《越狱》在中国受到狂热追捧,《三联周刊》评价《越狱》在中国的流行是“隐秘流行”。我们在十年的开头决心登上一艘船貌似绝顶豪华且绝无风险的巨轮,爱得死去活来,在十年的结尾我们却无计可施,只好以非典型手段越狱。生活如此,爱情如此,互联网如此。
十年前,《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更是一件展示当代电脑发展工艺水平的杰作,豪华的客轮和壮观的场面无不体现着卡梅隆的雄心勃勃。这一切跟十年前的互联网行业是多么的相似。互联网同样也是一个舶来品,同样成本昂贵,同样是一件展示当代科技水平的杰作,每一个从业人员同样雄心勃勃。
十年后,《越狱》这部在美国收视率早已跌出前20名之外的电视剧,意外在中国受到狂热追捧。它的流行虽有诸多非理性与不便言说之处,但它以互联网为核心,向中国受众层层传播辐射的过程,却昭示了这个时代媒体剧变的种种迹象。十年后互联网业界,有的开始已经惨死在监狱里,有的正在越狱逃亡。一切都如《越狱》在中国的流行一样,变得隐秘起来。
十年前,互联网猛虎闯关。雄关如铁,他们过得去吗?难啊,瀛海威倒下了,8848倒下了。那一个个风华少年,那一场场恐怖梦魇,在岁月中定格,在没有边际的黑暗中弥漫。十年的岁月,多少人离我们而去,改道易辙了。风声在耳畔呼啸,扑面而来的是大地上坚实的瓷砖,一切都像在另一个时空,飘在空中的我仿佛是个局外人,在一场无声的黑白电影里看着一个惊险镜头的上演。
《泰坦尼克号》不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个现象,它带给大家的一个感受就是,它完成了大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个梦。尤其是其中的爱情故事,是现实中难以完成的,需要死亡考验的,可生死相随的爱情。十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的互联网事业不也是这样一个梦吗?我们一边尚在小心翼翼地喝下午茶,一边却甩开膀子豪情万丈地向纳斯达克狂奔。我们的事业经得起考验吗?我们自己经得起考验吗?
落花犹似坠搂人。即使还有梦想,即使还有惊悸,即使还有旁人的鼓噪,可互联网毕竟不是原来的互联网。一切和当初无关,我们要面对的是另一个世界。这不,百度和腾讯都在嚷嚷着,要做新的门户,要做新的霸主。新浪、搜狐、网易三个霸主却已经露出老相,木然地看着热闹。
闯关?过去了吗?还是陷得更深?生命中的雄关无数,有谁能一个一个的闯下去?寒流袭来,转身以朔风作酒,饮尽那份萧索。
是的,大家很麻木,很难有东西再刺激出热情。也许还能有某些人某些事,能让我们在暗夜里微笑或者哭泣。但是,十年前那种振臂高呼一呼百应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还记得中关村的那个著名的广告吗?在电子一条街的一座楼顶,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广告,远一站路都能看清上面的广告词:“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英特耐特就一定会实现。”这个句式大部分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这条广告不仅能让人会心一笑,还能让人热血澎湃。想想啊,当年新浪搜狐决战京城,甚至每个校园的角落都是角逐的战场,万人瞩目。十年后,百度与腾讯作为新霸主对决神州,但观众呢?都在用无所谓的心情看一场也许已经失去胜负本意的胜负。
但是,我们还是有希望的。《越狱》不是照样隐秘地流行起来了吗?这是谁的功劳?答案是互联网,是以P2P、流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传输工具。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正如互联网这条路,其实世上本没有,走的人多了,便成了网路。
□lantisliu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39:53 | 只看该作者
十年,网络文学改变了什么?

艾庄子
2008年7月4日,盛大文学有限公司成立;2008年,恰逢网络文学十周年。十年,网络文学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距离。互联网对我们最大的改变,在于让“距离”消失――于是,在互联网上,我们的阅读·表达·分享一体化:阅读者即创作者,创作者即传播者,传播者即自媒体。网络文学就是在这种独特的方式中发展和演变的:
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成都
今夜请将我遗忘
》、《诛仙》、《明朝那些事儿》、《梦回大清》、《杜拉拉升职记》、《浮沉》……

这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吗?不是。就像罗盘和钟表的出现一样,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观念。鲜有人注意到的是,除了时间和空间,互联网给人带来的最核心的变化,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改变。
MSN、QQ、SNS、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社区……互联网改变了“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也就正在改变人对自我在变化中的中国中的身份和位置的处境与感受――人生在世,或像海德格尔所说,是在网络之中的;或像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自我――互联网塑造了“我”们,独立而不孤立。
时间、空间、自我与人际关系……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对自我和世界认知的思维模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感受事件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历史观(比如“朕即天下,我即宇宙”);因此,也直接改变着我们的阅读·表达·分享的方式,改变着网络文学的概念、内容和形态――网络文学阅读潮流的演变,其实就是中国人在时间、空间、人际关系与自我的变化中变化的轨迹。
读每一本曾经、正在或即将产生影响力的网络文学作品,都是在对着哈利波特式的厄里斯魔镜,阅读中国人正在时间、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总和中历演的变化。以网络文学为档案,我们将看到,网络正在改变中国!

零距离:阅读·表达·分享“一体化”
或许一语成讖,《第一次亲密接触》首次开启网络文学的大门时,已经象征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距离――亲密接触,零距离,距离消失――它最有影响力的结果,就是阅读·表达·分享的“一体化”。
在互联网中,阅读·表达·分享都在即时、及时和互动中可以完成。没有距离,所以,这三者之间没有“喘息”的可能。传统意义上作者-编者-阅读者的距离逐渐消失,这种“消失”的渐变过程,恰恰是网络文学演变的内在动力。于是,网络文学十年征程,就是一种距离的演变史:
第一段,李寻欢、宁财神、安妮宝贝,《告别薇安》、《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死亡日记》……它们的旗帜是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它扛起了消灭“距离”的旗帜,但是,其内核和精神的代表却是安妮宝贝,我和你、她和他、网络和生活之间距离的消失,不过是一种确认自我并寻找自我与世界和解的可能性之一,一如安妮宝贝多年后表示:“早期的作品,比如《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都是由内心的孩童所写。它们所要展示的,是一个女童的激烈极端,与自我和外界的无法和解。但是从《蔷薇岛屿》开始,这个女童的困惑,已经获得一种试图与自我和解的洁净。”互联网的“零距离”仍然只是一种象征,事实上,距离仍然存在并主宰着一切。所以,这一批网络文学作者后来都不约而同地“距离”互联网,回到生活,重新拉开了“距离”: 痞子蔡重新回归蔡智恒,安妮宝贝进入文学殿堂,两人都成为常态的畅销书作者;宁财神做了编剧,李寻欢作了书商……距离的消失昙花一现。

 第二段,步飞烟、江南、明晓溪、何员外,《小兵传奇》、《昆仑》、《诛仙》、《九州》系列、《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悟空传》……新武侠、新奇幻、新玄幻、新军事、新言情,等等,一切“新”的要摧毁旧的,就像步非烟的新武侠要革掉传统武侠的命。这跟当时互联网要革掉传统的命的“时代精神”同节奏、共进退:新媒体要革掉纸媒的命,电子杂志要取代传统媒杂志的未来、e-book要消灭传统图书――事实上,谁也革不了谁的命,能够革掉的只有彼此之间的距离。正在在此要革掉彼,最后却发现革掉的不过是彼此的距离的过程中,网络文学达到了泡沫化的繁荣,出现了所谓的玄幻文学十大名家、新武侠十大名家等等,比如凤歌、小椴、沧月、步飞烟……
第三段,当年明月、金子、安意如、十年砍柴,《鬼吹灯》、《圈子套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全民皆博、全网皆文青、公民写作、自媒体,互联网终于完成了阅读·表达·分享的直接面对面,形成“碎”阅读、“Ge”表达、“秀”分享的重要特征:在互联网中,我们的思维呈现出一种“碎读”(staccato)特性,网络阅读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种碎片化、个性化、跳跃式的特征;互联网让人人都能表达,人人都在表达,人人都在“Ge”表达:很个性,很个别,也可能很“硌”――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子观点压死人,从愤青PK精英,从范跑跑、郭跳跳到姚抄抄……似乎都具有这个特点;互联网的分享是一种“秀”:一起看,我领秀―― 从“关我X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到“让我们一起做俯卧撑”,主贴不重要,跟贴最重要,都能看出一种互联网分享的“秀”。 “碎”阅读、“Ge”表达、“秀”分享的形成,完成了网络文学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跳跃:网络内容正在向深度发展,网络内容正在优质化。比如,2008最重要的图书产品均源自于网络,《窃明》、《浮沉》、《庆余年》、《那一曲军校恋歌》、《如果这是宋史》……
当互联网使得阅读·表达·分享间的“距离”消失时,因为距离而得以存在并获取“距离利益”的出版商、作者、读者的传统出版模式正在被瓦解。即见即得,阅读·表达·分享三位一体化,阅读者即创作者、创作者即出版者、出版者即传播者(自媒体),阅读即出版,成为“互联网出版”真正的革命,比如2006年-2008年穿越文的演变。

时间流:穿越文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6-2008的穿越文学热,可以说充分体现了网络文学阅读·表达·分享一体化的“距离”演变。
第一代的原创穿越文始于2002年左右,伴随着这些穿越文走过的阅读者在2005年左右创造出第二代的穿越作品,并且引发了始于《梦回大清》的系列穿越作品;这些穿越2.0的阅读者在此过程中也开始提起笔来,于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出现了“穿越3.0”的系列作品,如《一年天下》。它们的特点是,因为阅读前面那些穿越作品才产生创作冲动,并且创造出来的作品在客观上有“升级换代”的功效,如文学品质、讲故事的驾驭能力、细节特质都有显著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创作者也逐渐沦为当前的阅读者,新陈代谢,部分作者重新从阅读者变身为新创作者。
此外,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创作模式的影响,穿越文学还显著体现了“阅读者即创造者”的即时影响,即作品正在创作过程中,阅读者通过提供素材、建议建言,影响着创作的走向,使得作品为阅读者与创造者共同完成,甚至,创作者变身为传声筒或纪录者,使得其成为一个个 “我”们协同创造的作品――就像维基百科一样。真正的创造者不是作品的署名者,而是由“我”们组成的阅读者。因此,出现了署名者的第二部作品远逊于第一部作品,原因是,第一部有“我”们参与,但是,第二部在签署出版合同之后,只能由作者一人完成。
在这种距离的演变过程中, “穿越文”的阅读潮流其实是伴随着互联网就开始流行的,它典型地反映了我们在网络中的时间流的改变:让一个现代的女人或男人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或让一个古代人在因缘际会中“逆穿越”到现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分时的直线时间观念,正在穿越中形成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平行的形态,影响着人们重新去发现时间的本质。
比如,穿越文在网络文学中的演变史,就很鲜明地体现了我们日常的直线时间观:过去、现在和未来。1997-1999年,在网络图书馆中“流行阅读”两大鼻祖黄易《寻秦记》和席绢《交错时光的爱恋》;2000-2002年,在日本的穿越动漫作品《尼罗河的女儿》和《天是红河岸》的影响下,中国穿越界和穿越文开始萌芽;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写的人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成熟,到现在成了高潮:写得好的人比较多,写得好的作品比较多;但是,写得差的人也比较多,写得差的作品也很多;鱼龙混杂;有些人和有些作品,也都成了这个潮流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金子《梦回大清》的出版,引爆了穿越文从网络到现实生活的阅读潮流;2007年,系列穿越作品的跟风借势出版,形成了穿越文学年,直到2008年还余波未了。
但是,阅读潮流“兴奋点”在出版中的演变,却很微妙地反映了人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中的时间观念的转换:从远古到现代,总要有一个“近代”的过渡;这种古代、近代和现代的过渡,在网络阅读中并不是直线进行,而是平行转换的。所以,从古代的穿越文、后宫文到现代的都市文、言情文,当下又正在悄然兴起从古过渡到现代的“民国文”……比如匪我思存《碧甃沉》,以及《衣香鬓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能反映这种“时间流”的改变,却是穿越文中人物在时空穿越中自我的身份和位置所带来的改变。比如,在现代社会里,她具有渺少感,在庞大的社会现实压力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虽然小就是美丽的。但在穿越到过去后,凭借在历史教科书中学到的“五千年文明”,能在历史的变化中“潇洒从容”——因为穿越时空,所以知道了一切;因为了解,所以看透,所以潇洒。过去、现在、未来“直线进步”的时间,被集万变于一瞬的那个历史时间点,给完全改变了。
于是,在穿越文的阅读·表达·分享之中,古今分明的“直线时间观”,越来越受到互联网“7X24小时”的动态时间的影响:7X24是互联网时间的符号,但决不是互联网时间的本质。互联网的时间似乎真正体现了柏格森关于时间的观念:时间是绵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不能在直线上截然分开的;过去包含在现在之中,现在孕育着未来。
 24小时的钟表时间似乎是“静态”的;24小时的互联网时间是动态的。当“钟表时间”的观念正在发改变时,“网络时间”带来我们的影响不会仅限于此:穿越文的阅读演变,不过是一个被我们观察到了的变化轨迹。

空间感:平行世界中,一切历史均可以重来
伴随着时间观念改变的,是互联网正在重塑我们的空间感。
在被改变的空间感中,幻想宇宙(《小兵传奇》、《搜神记》、《诛仙》等奇幻玄幻文学的潮流)和历史地理(《新宋》、《明》、《庆余年》等架空历史的小说潮流)正在推动着一种新的宇宙观、世界观与历史观:我即宇宙,在平行世界中,一切历史可以重来。
如前所述,互联网对我们最大的改变,在于“距离”。在传统空间中,距离是通过道路来衡量的。从此到彼,有一条道路的距离。但是,在互联网空间中,没有道路――也就没有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只隔着电脑和网页――它们不是道路,也不代表距离。传统的空间感,在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国、天下,构成了空间的逐层演进,但又同构同形。它们都是空间的形态。所以,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一方小院,一栋房子,构成了人在空间中寻找与确立自己的身份和位置的路径,并因此在空间中能够诗意地栖居。但是,互联网的“空间感”似乎更像一个“混沌”:没有天地四方为“宇”,也没有往古今来为“宙”;互联网空间是宇宙诞生之前的“混沌”――包含着一切的可能,也包含着一切的不可能。在混沌之中人对空间的感觉是什么样呢?或许,人类起源时的神话思维,和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维,有着类似之处。
互联网让“距离”消失――似乎真的让人与宇宙直接面对面,甚至融为一体:朕即天下,我即宇宙。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将自身无限扩大,在幻想中与宇宙同为一体,就像奇幻文学将自我的边界扩大到无限的宇宙中一样。这是最表层的观念改变,最核心的是,世界因此有可能是平行的。
根据量子理论,在与地球完全相同的空间位置上,建立了另外平行的地球。这些地球,以及上面的大气、海洋、生物,都处在宇宙的相同位置上,但由于拥有不同的能量级,会像奇数偶数一样彼此对穿,永不相撞。平行世界有三种假设:1,线性宇宙:时间是单向的,回到过去就可以改变现在。2,平行宇宙:回到过去可以改变现在,但是相应会产生出另一个未来或多个未来,而每个未来会平行发展,即:主人公所在的世界与被他改变的世界同时发展。3,莫比斯环式宇宙:主人公回到过去是为了改变未来,结果发现他所做的事都是命中注定(包括他回到过去这件事)。他可以改变进程,却无法改变结果,于是他一次一次的回到过去,反复在在宿命中挣扎。于是,在《时间简史》里,霍金这样说:解决时间旅行的其他可能的方法是选择历史假想。其思想是,当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他就进入和历史记载不同的另外的一个历史中去。这样,他们可以自由地行动,不受和原先的历史相一致的约束。
在没有互联网之间,这一直似乎都是“科幻”;但在互联网诞生之后,这种平行世界似乎正在重新塑造着我们的空间感、世界观,甚至历史观:历史并不是直线进步的;后代的文化不一定比前代进步;国家治理(包括政治文明、制度机制的创新与变革)有可以是退化的――近两百年影响中国的“进化论”或许并不适合中国。比如,“历史中崛起中的10大王朝政治”并不是遵循进化论,在历史上直线进步――王朝更替并不一定是“与时俱进”(包括“生产力”的进步和“先进文化”的出现)。或许,我们更应该把它们看作一个转动中的“圆球”――中国历史中的王朝政治,是同一个中国的不同平行世界。它们空间上是平行的,在时间在有先有后,但是,在历史上没有优劣。每个王朝都达到了自己历史的巅峰;它们所创造的“中国奇迹”未必是后代中国王朝所能达致的。比如,三星堆蜀王明的文明、大秦帝国的军队……或许代表着一种更高的文明。或者说,后代中国王朝新的历史巅峰,不过是站在前代巨人的肩膀上的重复、创造――试图恢复前代那难以企及的高峰。中国历史的最大特点或许就是“重复”――在重复中创新和创造。因此,当我们用一种“圆球史观:平行世界”去看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崛起时,或许,这些王朝政治和国家治理的诸多创新与创造,仍然具有当代中国可以借鉴的“大智慧”。 比如说,当用“圆球史观-平行世界”去考察中国历史上崛起的10大王朝,他们的王朝、制度、体制、国家治理结构的创新与创造,包括其所主导的世界秩序(比如朝贡体系),是否对于中国在大国崛起中的“国际观”、“中国观”和“世界新秩序”具有历史借鉴的意义――其意义之大,甚至大于美国崛起、日本崛起及其所主导的世界秩序?
于是,我们看到,这种新的空间感、宇宙观、世界观,制造了《哈利波特》、《指环王》、《星球大战》、《魔兽世界》等为代表的幻想文学、影视、游戏作品在年轻人中的幻想文化热潮;也直接引发中国本土2002-2007年集中爆发、迄今仍然延续的网络玄幻、奇幻文学热潮的发展:《小兵传奇》、《搜神记》、《诛仙》、《九州羽传说》、《九州缥缈录》……甚至,2007年7月1日,韩寒的《光荣日(第一季)》,也被冠以“首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正式登上舞台。
与此同时,这种新世界影响并改变的新历史观,正在制造“历史是多种可能性的”阅读潮流:从穿越过去改变历史的《新宋》、《明》、《窃明》、《庆余年》,到重述王朝历史的《明朝那些事儿》、《如果这是宋史》……历史是有多种可能性的,一切均可以重来。


(备注:本篇经编辑修改删减,发表于中华读书报:http://www.gmw.cn/01ds/2008-07/23/content_809090.htm。此处发表的是未经删改的原始稿。)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39:09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

    二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着重大的差别。它根源于两者信息媒体的不同。前者属于比特形态,后者属于原子形态。信息媒体由电子化的比特取代传统的原子形态,是社会的一场重大革命。比特具有完全不同于原子的性质: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比特可无限复制,超越时空障碍,不存在任何边界和疆域。它是一种新的“DNA”突变基因,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核,并创造出全新的观念和社会。电脑网络是信息时代全新观念的基石和生发点。莱茵戈德的《思想工具》(1984)对信息革命作了形象比喻:毛毛虫要蜕变为蝴蝶之前,须经历独特的生理变化。成虫细胞和毛毛虫细胞几乎完全不同,它们在蛹体里制造菌体。毛毛虫的细胞随之死亡,新生菌群连接起来形成了蝴蝶的身体构造。就在某一刻,过去在地面上爬的毛毛虫,经细胞蜕变之后重新组合,从蛹中飞升起来,成了春天空中五彩缤纷的蝴蝶。人类接纳新知的过程和蛹蜕变为蝴蝶的变化极为相似。事实上,希腊文中,蝴蝶和灵魂都被称为“psyche”。⑼(P239)网络文学就是从传统文学这个“蛹体”中飞出来的一只缤纷灿烂的“蝴蝶”。
  那么,网络文学具有哪些鲜明的艺术和美学特征呢?
  体裁边界的模糊昏暗。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的相互交融和渗透。它们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只有一条宽窄不等、昏暗模糊的地带。传统文学一旦上网,就改变了本身的性质,具有了网络文学的色彩;网络文学下载到传统的刊物上,那就是传统文学的形态,两者可以相互转化。2.网络文学同其他艺术形式和电脑技术的渗透和结合。网络文学仍然以语言媒介为主体,或配上背景音乐,或配上照片和图画,加上美观的字体、符号,艺术的排版和构图,大大增强了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超文本的技术,使网络文学的艺术形象呈现立体叠合,并为读者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3.网络文学的作者超越了传统文学专业作家的圈子。由于网络提供了平等的文本发表机会,许多人从未意识到的文学天赋和创作潜能为网络所激活,并得到了空前的才华展示和能量释放。网络文学已不是专业作家的专利权了,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文学的作者。
  形象手段的多媒体方式。传统文学塑造形象主要依靠文字的单媒体,读者通过文字符号去进行艺术的想象和再创造。而网络文学是采用包含文字在内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文学形象的塑造。它意味着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几种感觉通道,而且可以根据读者的需要自由选择路径。多媒体以电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不同媒体的新的艺术综合。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认为:“它必须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它必须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必须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P91)“技术和人文科学、科学和艺术、右脑和左脑之间,都有着公认的明显差异(不管这种差异有多少是人为的)。刚刚萌芽的多媒体很可能像有些学科——比如建筑学——一样,在这些领域之间架起桥梁。”⑽(P100)就网络文学而言,所谓多媒体是以文字媒体为主,包括声音媒体和图像媒体(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它们之间可以进行完善的信息交互、转换和融合。
  然而,多媒体手段也有不足之处。多种媒体的通道有时会相互干扰和妨碍,它留下的想象空间十分有限。由于其表现方式过于具体、形象,因此难于找到想象力挥洒的空间。相反,单一文字能够激发意象和隐喻,使读者从想象和经验中衍生出丰富的意义。阅读传统小说时,是读者赋予它形象、声音、颜色和动感。要真正感受和领会“数字化”的意义,同样需要个人经验的延伸。多媒体作品如果越生动、形象、具体,其艺术想象创造的空间就越小。在这个含义上说,传统文学媒介往往能通过意象和比喻等手段,充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想象,而网络作品就略逊一筹。但是,网络文学的超文本手段,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它自己在这方面的缺陷。
  故事情节的非线性叙述。传统文学作品在情节叙述上,本质上是线性的。它显著的特点是情节叙述的顺序性。它不仅指作品情节的发展有着明确的先后次序,而且还包括某些时空颠倒的情节叙述,甚至没有时空顺序的意识流片段叙述。不管属于上述那种情况,这类作品印刷在报刊或书籍上以后,其情节叙述的顺序是固化的、线性的。人们在阅读作品时只能按照固定的顺序一页页读下去。而网络文学作品的情节叙述,是一种非线性的、待组合形态。它采用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顺序,就像是一个全息的、多维的、几重时空的重叠。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知识结构、功利目的,对情节进行独特的非线性的重新组合。因为人类思维的大脑本身就是一种网络结构,其信息的存储无法用时空坐标去进行定位,它存在着多种路径,不同的联想导致不同的检索结果。
  结构模式的全息开放。传统文学作品的结构是封闭的,它们自我完足、彼此无关。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时,无法调用另一部作品的信息,更不能将后者的信息纳入到当下阅读的作品结构中来。而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超文本却超越了个别作品的局限,使众多文本互联为一个大文本结构系统。超文本是含有热单词、热短语或热图形的文本,是一种互联程度很高的文字叙述。它以结点为单位组织信息,结点与结点之间通过链加以连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信息空间完全不受传统书籍物理三维空间的限制,要表达一个构想或一连串想法,可以通过一组多维指针,来进一步引申或辨明。读者可以激活某一构想的引申部分,也可以完全不予理睬。超文本可以想象成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结构和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超文本的这种全息辐射功能,使得网络文学的结构处于一种动态的、无限的开放状态。网络文学的这种开放性结构,使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使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成为可能。
  然而,传统文学文本和网络文学的超文本是一种互补结构,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传统文本的结构在人类心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训练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超文本结构虽然能增强人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助于拓宽思路,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但却会削弱定向性的思考深度。
  艺术形态的流动不息。电脑网络上充满了信息流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静止不变的固化信息。网络文学也总是处于流动的状态,其表现形态呈现为一种灵活多变的格局。就文本自身来说,传统文学属于一种单维平面、自足封闭性结构。尽管作者有时留下了情节空白,提供了艺术想象的天地,但它仍属扁平的静态结构,缺乏厚度感和立体的延展性。其信息的流动有终极的边界。网络文学,尤其是它的超文本形态,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开放性结构,它处于多个维面的交叉点上,向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具有无限大的结构空白和读者参与创造的浩瀚空间。它有着众多的交互式开放节点,可以伸向其他任何地方的相关文本。它的解读还允许自由选择的节点放大,从而使电子文本的结构呈现为个性化的变化格局。网络文学可以进行网络化或接力式的集体创作,任何一个作者都可以变动文本的结构,改写其中的情节和结局。集体创作的电子文本,总是处于动态之中,不会有终极的形态。网络将更加重视文学作品形成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展现其最后的成品。
  美学欣赏的读写互动。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只有在读者的美学欣赏中,才能得到比较完美的实现。传统文学作品的美学欣赏,常常是单向度的。读者虽然具有充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空间,但对另一极即作者和作品,无法进行沟通和施加影响,不能改变原创作品的形态。而网络文学的欣赏却是双向度的,它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美学欣赏的交互性。尤其是网络文学的超文本,使作品的作者和读者相互沟通。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作品进行解说,回答读者的提问,并提供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读者可以直接参与作品的创作,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美国路易斯?罗塞托认为:“互动性让身为内容的创作者能够和其他内容建立起关联,把你的东西摆在别人的作品中,加深你的分析和情景于其他人的关联,也让你对发表的分析有联想性(因此也较深入)的了解。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于互动性,因为互动性创造了社区并且联合社区内的使用者。互动性让人们对作品、主题、趋势和当中的想法产生兴趣,同时让作品有生命,不断进化,维持使用者的参与程度。” ⑾(P243)
  作品信息的资源共享。电脑网络的重要价值或特点,就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网络文学作品也应为网络成员所共享。作者从网络上得到回报的,主要的不是经济上的利益,而是作品的影响力和声誉度。网络作品的版权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作者应该具有是否在网上发表作品的决定权。文学资源共享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经原创作者同意而上网的作品,二是作者在网络上创作的作品,它们都将为网络成员所共享。作者的权利在网络上将逐渐趋于淡化。作者和读者的界线越来越变得模糊不清。作为一个网络成员,不仅应该具有无偿奉献信息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享有免费获取信息的权利和待遇。目前国内出现的几起关于网络传播传统文学作品侵权的官司,就可以看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观念或实际上的冲突。但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应有相通之处。我们一方面要保护作者的权益,一方面又要能促进网络发展和信息流通。著作权的实质是保护作者在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在网络上传播他人的作品,需要征得作者同意,同时每一个作者也有义务向网络无偿提供信息。当然,在网络上使用他人的作品,也必须维护原作者的署名权,这是最基本的原则。网络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整合和提升,体现了现实社会的深刻变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规则。在网络规则中起作用的不是特定的地域性法律和制度,常常是人们公认的道德、良知和正义。

    三
  网络文学的出现,对传统文学理论和批评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是21世纪文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网络文学已经越出了传统文学的疆域,成为一种跨学科现象。关于网络文学的诸多问题,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比如网络文学的科学内涵和艺术范畴,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历史,网络文学的体裁种类和艺术样式,网络文学的独特创作手法,网络文学的美学欣赏方法和方式,网络文学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标准,网络文学的传播手段和途径,网络文学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等。网络文学的研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协作攻关。它将开辟出一个极富诱惑力的新的研究领域,给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网络文学是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它具有勃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向我们展示出无限宽广的发展前景。虽然现在电脑网络上还存在着许多无序的现象,如黑客、黄色信息、电脑病毒、电脑刑事犯罪、电子邮件炸弹等等。其中也包括网络文学中的版权纠纷、剽窃他人创作成果、散发垃圾信息等现象。然而,无序常常是有序的根源,有序会从无序中产生。事物的发展经常是从无序到有序。比利时伊?普里戈金在《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中认为:“在所有层次上,无论是宏观的物理学的层次,涨落的层次,或是微观的层次,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非平衡使‘有序从混沌中产生’。”(P342)他还引用皮尔斯的话说,“力从长远看来是耗散的;机遇从长远看来是聚集的。能量按正规的自然规律耗散着,也正是按这些规律,伴随着越来越有利于它靠机遇而重新聚集的环境条件。” ⑿(P361)现实世界的绝大部分不是有序的、稳定的和平衡的,而是充满着变化、无序、多样性和过程的沸腾世界。有序和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的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墒不仅向着无组织性滑去,在某些条件下它本身会成为有序的根源。至少在非平衡条件下,墒不会削弱而是会产生有序和组织——进而会产生革命。非平衡可能成为有序的源泉。这个规律也同样适用于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最终将从现在的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系统,从而展示出一个像蝴蝶般五彩斑斓的网络文学新世界。
    [参考文献]
  ⑴ 方舟子《网络化的文学》,《中国青年报》“数字青年”周刊1999年11月8日,   http://www.cyd.com.cn/szqn/home/GB/default.htm
  ⑵《新语丝》“读书论坛” 1999年12月9日,http://www.xys2.org/cgi-bin/mainpage.pl
  ⑶《网络文学如同卡拉OK》,《 广州日报》1999 年11月17日,http://www.asia1.com.sg/gzbao
  ⑷《新语丝》电子文库http://www.xys2.org,2000年1月18日。
  ⑸ 陈方《文学精神的网上回归》,《光明日报》1999年10月27日。
  ⑹《网络文学》1998年11月24日,http://www.xys2.org/
  ⑺ 同 ⑴
  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1984年11月。
  ⑼ 美国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汪仲 / 邱家成 / 韩世芳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
  ⑽ 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
  ⑾ 同 ⑼。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38:05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文学,赛博空间的草根呼吸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30     作者:马相武     来源:中国艺术报
    网络文学完全大众化,网络文化完全日常化,这样的文学和文化既是大众对于现实的逃避和超离,又是对于现实的呼吸和拥抱。     匿名的便利、“无我”的方式和虚拟的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文学的虚构的自由度,发散出真我的生命呐喊和情绪的张扬力度,在自我构筑的自由平等和有乐独享有福共享的互联网世界驰骋飞翔,那种驰骋飞翔的姿态既是极乐又是彻痛;同时,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在相当大的作品数量比例上,保持着通过抒发自我来紧紧拥抱着脚下的大地的姿态。     夜幕下在电脑屏幕前有千百万双闪烁着愉悦之光的银星皓眸,还有千百万人翘首以待网络小说连载网页的当期更新篇章。还有什么比这更使得文学即网络文学具有巨大的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 网络文学,赛博空间的草根呼吸 —— 大众文化视野中网络文学的包容性发展     一     网络文学,最重要也最需强调的是它那种为大众日常生活所自然依赖的大众文化属性和特质。网络文学的文化魅力来自它的网络文化属性,而这种属性是多种文化特性和技术特性复合的产物,因此这种特性是多重的。有了这种多重属性,才有了网络文学,它基于建立在特定网络上的诸多特点,如虚拟性、传播性、交互性、交换性、市民性、自发性、个人性、动态性、公共性、下载性、修改性、即时性和综合性等。由于这些特点,才有了网络文学纷繁复杂的形态。比如交换性就是网络文学的文化和商业双重属性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也体现了网络文学中文学、文化、技术、愉悦和商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换关系。     确认了网络文学的这种基本属性之后,我们更多需要看到它由于文化技术复合所构成的大众文化的基本属性和特质,以及这种大众文化的多元属性和多元化的潮流嬗变状态。这种多元状态不仅仅是指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上的多元性,还应该包括所谓网络文学和非网络文学即传统文学(或纸介文学、印刷文学)的共存相生、融合互补的相对关系,以及所谓赛博空间、虚拟现实与现实世界、物理空间的复杂交互对应关系。以娱乐、休闲、游戏为目的的轻松愉快诉诸感官享受,和思考现实社会重大问题、反映民生疾苦与人生命运、倡导民族文化精神的写作路线,显然是不同的网络文学指向,也是消费文化和审美文化的不同构成。只是网络文学的大部分属于将偏于感官享受的审美文化因素更多地渗透于消费文化之中,将精英主义和高雅艺术的审美文化变成生活化的泛审美或审美的泛化及俗化的文化类型。     因此,网络文学并不是一种完全绝对的文化存在,在此前非网络文学那里能够看到的一切,在网络文学那里几乎都能看得到,说网络文学包容了传统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形态,也不是不可以:     一、网络文学的活力或生命力、影响力,在很大意义上来自传统文学的魅力与文化积淀。二、多元状态的网络文学和多元状态的传统文学,价值指向多有重合,只不过在表现形态上以平均程度而论,一个张扬喧嚣,一个更加内敛含蓄。三、从理论上和能力上讲,所有传统文学都可放在网络上。四、网络文学在商品商业属性和精神愉悦属性两方面都极为突出,有时候二者同时突出,而有时后者压倒前者,在这一点上传统文学有所不同,传统文学如同网络文学那么极端彰显特性的案例要少得多。五、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处于同一生活潮流和文化潮流之中,生活与文化的同质化和多元化同时在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发生作用,致使它们也在发生同质化和多元化。六、二者界限非常模糊含混。我们一般不会把网络文学严格界定为网络上写作、网络上传播、互动和接受以及包括超文本、互动式实验形态的文学作品或文化制作产品,虽然理论上可以这样进行狭义界定。从二者都能网络存在和作品形态两个方面来说,它们很难割裂。     所以,从同属文学以及文学的包容性意义上,二者可以放在一起观察。当然,应该是网络文学包容传统文学,和我们一般认为的那样恰好相反。在文化上、经济上、消费上、生产上、技术上、时尚潮流上,莫不如此。我认为,文学生产和文化消费的管理层面和战略决策布局,对此都需要有一个足够的认识,都应当很好地把握这个总趋势。我们一直在寻找文学的根。文学的根既在小众,也在大众;既在小众文化,也在大众文化;但是,它归根结底在大众,在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关系的把握,最根本的文化脉流就在于此。     二     当前的网络文学,大大推进了文学和文化、读者和作者、传媒和受众之间的高度结合的趋势。越过广播、影视的传媒空间,互联网以其影响最大受众的先进多媒体、超文本技术和交互文化优势,带来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先天地带有浓重的后现代的文化和技术色彩。享乐狂欢趋附、反中心思想、反本质主义观念、怀疑叛逆心理和反权威话语,又和反官僚特权、反腐败和追求平等自由尊严幸福理想的民本民生的民间人本情绪杂糅在一起,其精神核心还是人文精神。由此在21世纪的时代历史的“羊皮纸”上留下带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文化的印迹。     比起传统文学,网络文学自有其不可比拟的狂欢化、心灵化和自由化的表现优势。网络文学完全大众化,网络文化完全日常化,这样的文学和文化既是大众对于现实的逃避和超离,又是对于现实的呼吸和拥抱。不过从其类型文学的生存形态来看,它还是有着一种宏观的内部的生态平衡。匿名的便利、“无我”的方式和虚拟的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文学的虚构的自由度,发散出真我的生命呐喊和情绪的张扬力度,在自我构筑的自由平等和有乐独享有福共享的互联网世界驰骋飞翔,那种驰骋飞翔的姿态既是极乐又是彻痛;同时,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在相当大的作品数量比例上,保持着通过抒发自我来紧紧拥抱着脚下的大地的姿态。网络文学的大众文化空间有一个好处,就是大众有时候等于自我,公共和隐私融合一体,刹那间打碎了旧世界的枷锁、传统观念的规范和权力话语的紧箍咒,而且挥洒比特的时候不需要苦思冥想于灵韵的诞生,但是假如我们以为诸如草民或小资的人性表现和人文关怀,会消弭于网络小说的字里行间或胡言乱语,那么我们就太不了解网络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意义和民本理想特质了。事实上,从网络文学的类型文学之中,我们可以比在传统文学中更多地感受到无比绚丽多彩的时代文化的生命底色、个体形态、底层生活和草根呼吸。     而在同时,网络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强化主流文化色彩和网络绿色文化生态的营造。当然,庞大杂乱的网络经营行业对于网络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面的,在其经营管理层面、行政法律管理层面和技术操作层面,还有许多改善工作的空间。     网络文学的特性和意义,最简练最彻底的概括,就是它的大众性。这种大众性,不仅仅来自网络特性,也来自广义文学包括传统文学,其中甚至包括高雅文学,更包括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夜幕下在电脑屏幕前有千百万双闪烁着愉悦之光的银星皓眸,还有千百万人翘首以待网络小说连载网页的当期更新篇章。还有什么比这更使得文学即网络文学具有巨大的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这种意义,由于网络文学及其接受仍然处在迅猛发展演变的状态,而仍然潜藏难以限量和预估的未来。这一点,有关网络文学的巨量统计,由于无法实现而使得似乎一目十行的网络文学甚至带有深不可测的实力和变数。至今,中文网络长篇小说的数量到底是60万部还是已经到了100万部,谁也无法确切地统计出来。至于中文网络文学的其他体裁作品的数量,只能是以千万计甚至以亿万计了。有人或许会不屑这种电子比特文化的铺天盖地和汪洋大海。但是网络文学的精品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它的数量依然十分惊人。而且网络文学的精品在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上,和所谓传统文学的精品也是堪与比肩的,有一部分可以媲美,还有一部分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会质疑:它的大师和经典在哪里?我只能回答:它的大师和经典在网络上或网络世界里,就如同传统文学的大师和经典在纸介上和印刷品中一样。它们以曾经附身的沉迷而永远铭刻在书友的心目中,而不在文学史上。因为它是网络文学。在不同的意义上,它们又是两个世界。因为分属两个世界,所以许多人包括所谓文学专家或文学史家并不知道或只知皮毛。所以,我其实是想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精品、经典和大师,都值得我们致敬。虽然它们的概念,乃至各自传播和接受的概念,都是很不一样的。     三     上述这些,也是我认为需要改进权威文学奖目前的评奖方式和奖项设立方式的主要原因之所在。这还不仅仅是一个公正性的问题,其实也包括认识度和专业性的问题。从几次权威评奖来看,都涉及网络小说的长度,也都由于长度发生争议,甚至最终“流评”。仅仅从网络文学的长度来看,到底是规则应该服从实际,还是实际应该服从规则。从“长度”出发,比如网络长篇小说一般20万字到100万字属于常态,一般10万字到20万字才开始进入VIP。而超长篇小说的篇幅一般在100万字到700万字之间,这样篇幅的超长篇小说数量在网络上也早已逾万。这一部分的优秀作品或者经典大作比比皆是,甚至依我看更有其网络文学的代表价值。长篇与超长篇二者的欣赏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后者绝非前者的拉长。我们在金庸、还珠楼主、姚雪垠、刘震云那里读到过160万字到400万字篇幅的长篇小说。但网络小说中既有的、杰出的超长篇在结构布局、技巧手法、语言艺术、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上,并不逊色于这些著名作家的作品,而且由于有的篇幅更大,人物更多,主题和情节更加复杂,结构和气度也更加恢宏。由于是网络文学,其附丽于语言的阅读快感又自有一般武侠小说或严肃文学不可替代的过人之处。超过千万字的超长篇小说近年也已经出现,而这个巨量字数或超级篇幅无论是对于写作还是阅读,对于作者还是读者,均不成难题;甚至可以说,只要网站赢利阅读模式稍作制式和规则调整,或者“书友”普遍需要,网络文学消费市场进一步拓展,就可能加快出现大量超长篇小说在网上存在的情况。现状如此,趋势如此,权威评奖能够视而不见或一刀切之吗?     网络文学的长短概念特别有意思,颇为值得玩味。首先,网络文学在技术范畴是赛博空间,是比特世界。长到无限,短到不见,变化无穷。这也为网络文学的无限演绎包括超文本和交互式表现甚至多媒体链接,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从文化上看的首要原因是网络长篇小说在赢利阅读制度中,在某种程度上是越受欢迎、越吸引读者,或越优秀、越有质量,则篇幅越长,收入越高。网友普遍比较忽视“短篇”文学,网友变成“书友”已经是普遍状态。极端一点看,当下可以说,没有长篇小说就没有网络文学。所以评奖要特别注重长篇甚至压倒“短篇”,也是主要原因在此。再次,因为这是一个持续期待章节更新的漫长过程,而这个漫长过程在读者那里却是显得极为短暂,因为一般期待的更新,多数情况下是一次3000到10000字,少数情况下会在10000到20000字内。因此,翘首以待相对于阅读过程,反而是漫长的,阅读却是迫不及待、快速完成的。第四,长短概念的另一层意思是,即便完全开放的所谓免费公众版小说,即使是超长篇的,一般“书友”阅读起来却是出奇地快。网读其实是最有利跳读的,或者说跳读加细读是网读的基本方式。网络文学真可谓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快餐文化,在这里,我强调的是“文化”。第五,整部小说的成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作者的写作过程,有时候又往往由于某种原因,比如一部精彩之作的原作者完书或停写了,就会出现接龙式仿原作者名称和仿原著风格结构而出现无数变数、无限更新、超长篇幅,以及姊妹篇、相关篇和系列篇(这种接龙仿写可不是游戏,动辄数十万言,蔚为壮观,新意迭出),还有由于戏剧性、随意性的书名章节名作者名的命名现象,包括形象征求、书友代言代理征求、名称征求和影视拍摄征求等五花八门的征求文化,以及网站征文编辑发布制度,阅读接受的不同赢利情形和积分计分奖励规章制度,还有网站之间的无数商业竞争、纵横、克隆、仿冒、盗版行为和举报活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现象。     但这些现象以及这个阅读要求对于评委就是问题。他不了解最优秀的网络长篇小说和网络超长篇小说的各种状况及其文化现象,又如何去评奖?还有网络诗歌和网络中短篇小说难道不需要放在网络文学特有的“艺术”、“文化”范畴,甚至网络文学的“技术技巧”、“符号”、“信息”范畴,乃至网络文学的“实验”、“接受”和“传播”范畴中,而不是仅仅作为一般诗歌和中短篇小说的所谓“思想艺术特点”去看待吗?传统文学的评委同网络文学的评委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规则和方法也是里外通吃,这恰恰是网络文学评奖的误区所在。而这些,往往还没有为人们所重视。     所以,网络文学评奖实际上首先是一个网络文学的定位问题和文化价值判断的问题。其次是一个网络文学评奖公正性的问题。第三是网络文学评奖专业性的问题。而公正性和专业性除了一般要求,还有顾及网络文学的特殊性的要求,这二者本来就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当然包括对于评委的特殊专业要求。首先就其评委,一般文学专家不见得是一个合格的网络文学专家。就如同一个红学家懂《红楼梦》却不见得读过很多武侠小说并且深知其味,会看足球却不见得懂得斯诺克的比赛规则和技巧。作为大众文化之一的网络文学,往往由于不合所谓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质量要求”,由于业界充斥文学粉丝和发烧友,而被传统文学的有些专家所轻视。那么网络文学的评委,需要去除这一“专业”偏见。其次,至于评奖机制,也需要确保公正性的评委来源、组成、规则和程序。而网络文学评奖本身依我看不一定要放在既有的权威文学评奖中进行。如果一定要这样做,那么就要给予十分特殊的评奖地位,设立最为独立而专业的评奖机制。换言之,对于今天的传统文学来说,对于网络文学的最大的包容,就是不“包容”的包容方式。此外,官方的、民间的、业界的和学院的网络文学评奖,从理论上和操作上看,应该都是可行的,也可以是并行不悖的。只是网络文学实施单独评奖,效果应该更佳,也更加符合网络文学实际和一般文学实际。多次网络文学评奖一再遭到普遍诟病,在草根网民中留下不良印象,其实是有深层次的文学原因和社会文化根源的。     四     网络文学的篇幅影响因素,除了技术因素、文学因素和文化因素,还有经济因素和消费因素。VIP阅读的效应、一部分主流门户网站和文学网站的管理经营机制对篇幅往往有直接间接影响。使一般网民成为文学“书友”,是网络文学对于大众文化的极大贡献。长篇作品包括小说、纪实、传记、历史中的长篇,在网络文学中独具魅力而受到网民热爱和追捧,是一个值得我们给予极大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大众文化现象或网络现象,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产业现象。一些网站和写手获得了高额经济酬报,收入不等的写手队伍也是空前壮观,良莠不齐。有趣的是,那种早期玩实验、玩先锋的超文本、交互式写作或互动游戏式探索,以及多媒体链接文化体验活动,似乎并没有走太远,也没有出现太多有建树的类似行为。其文化原因可能来自现有技术在行为实验上的有限性。但从长远来看,新技术引导的文化理念和网络行为应该会有不断拓展的空间。在更加宽泛的背景上,网络印刷和电子阅读的连续大幅增长的数据,从中国传向世界;而西方主流报刊的电子版在纸介版的式微中一枝独秀的信息,也从华尔街传到长安街。     我曾经根据专业机构的有关统计数据,在图书报刊上做过年度解读,如果将近年来我国国民图书平均阅读量、图书人均购书量以及报刊人均拥有量的数据,放在惯常国际比较表格中审视,那种“发展中国家水平”简直低下得令人汗颜,而且仍未止住相对下滑趋势。但是,如果加上网络阅读和电子阅读统计的海量数字,那我们或许可以获得某种慰藉。所以,网络文学和网络阅读,从一定意义上可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普遍阅读习惯、文化接受及信息接收方式、文化产业构成和国际文化形象。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它以现代大众传媒的方式或载体,使得大众得到了日常化的愉悦和休闲,还使它变成了大众的生活方式。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37:20 | 只看该作者
郑崇选: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

  摘 要:新媒介文学的繁荣发展推动了文学产业化的进程,激发了民间书写的巨大热情,满足了各种层次的文学需求,重建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但由于对市场效益的内在诉求,新媒介文学也同样面临审美性的缺失、优秀文学传统的承续断裂、自我认同的价值错位等诸多困境。新媒介文学生产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不仅是当代文化生态格局症候式的表达,同时,也为这个时代文化形态的健康重构提供了多元开放的可能。我们应该摒弃封闭的批评框架,把新媒介文学放置于更大的文化语境之中,从文化建构的角度正确理解新媒介文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结构变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媒介文学;生机;困境;青年亚文化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34.3%,手机网民用户达到3·03亿。新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当下文学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博客文学”“微博文学”等新的文学样式应运而生。
  新媒介文学正是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媒体为中介进行生产、传播和阅读的文学类型,尽管有不少学者质疑这些文学新形态的合法性,但是新媒介文学的生产与阅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生活。截止到2010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1.95亿,较2009年底增长19·9%,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规模增幅最大的一项。当然,新媒介文学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并不代表其文学品格有多么大的提高,事实上,正是在这一点上,新媒介文学从诞生以来就饱受诟病,以至于主流文学评论者对其往往忽略不计。在主流评论界有限的对于新媒介文学的研究文章之中,大多把它归之于商品性极强的文学种类,往往作为批判的对象,大而化之的一批带过。
  面对新媒介文学在文学消费市场,特别是对青少年消费群体中的巨大影响力,我们应该摒弃基于纯文学理论框架的封闭式认知方式,建立一种开放的批评视野,充分认识新媒介文学所取得的成绩及其面临的困境,进而把新媒介文学放置于更大的文化语境之中,从文化建构的角度正确理解新媒介文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结构变迁的积极意义。
  一、新媒介文学的生机
  近几年,新媒介文学继续向纵深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长篇小说季刊》主编马季在《2009年网络文学综述》一文中有这样的概括:“2009年,网络创作人气旺盛,网络诗歌热潮不减,博客写作门类细化。网络文学在量的积累和形式不断变化中,整体向纵深发展,形成文化多元的战略格局。”①以国内最著名的文学网站盛大文学为例,截止到2009年底,已拥有近500亿字的原创文学版权,每天近6000万字的新增量,日平均访问量4亿次,日最高访问量5亿次。注册用户超过4300万,分布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最热门的网络小说如《斗破苍穹》、《斗罗大陆》、《凡人修仙传》、《长生界》、《重生之官道》、《官仙》等点击量巨大,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的搜索次数都达到百万以上,在网络上的平均阅读率总和已经超过两千万次,线下出版一年总印数已经超过1000万册。天下霸唱、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血红等一批网络作家,正在成为图书市场和影视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们作品的销量,对于传统作家来说,可以说望尘莫及。
  在2010年10月12日开幕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盛大文学公司引起高度关注,在书展上大放异彩,书展的会刊连续几天发表评论,称“盛大文学取得炫目成功”,成为文139版“世界三大主流模式之一”,盛大的文学生产模式引起西方国家很大的兴趣,很多国家都和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如果说传统文学机制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一直在为赢得世界文学的瞩目而绞尽脑汁的话,发展时间仅为10余年的新媒介文学生产可以说已经做到,尽管这种瞩目并不代表对当代中国文学整体水平的认可,但也充分说明我国新媒介文学的生产已经在世界文学出版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世纪以来,新媒介文学的生机和繁荣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巨额商业资本的介入,刺激了新媒介文学产业的发展因为新媒介文学巨大的消费需求,带来了数量巨大的受众群体,以保值和增值为目的的商业资本不可能对此巨大的市场无动于衷。自2004年10月起点中文网被盛大网络收购之后,TOM在线以2000万元收购“幻剑书盟”80%股权、“榕树下”被欢乐传媒收购、大众书局收购逐浪网、中文在线投资17K网,2008年7月,盛大再次出击,收购并整合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和晋江三大原创文学网站,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2010年2月、4月,盛大文学公司又分别完成了对小说阅读网和潇湘书院的收购。
  至此,中国主要原创文学网站,基本上全部进入到商业资本的势力范围,而盛大文学公司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也成为新媒介文学的一枝独大,引领着新媒介文学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新媒介文学主要借助互联网进行生产和传播,但其消费形式不仅限于网络阅读和书刊出版,它还能够通过改编成电影、网游、动漫等方式,使用户进行视听阅读甚至游戏体验式阅读,从而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用户转化为网络文学用户。目前盛大文学产业基本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链条,建立起一条集合阅读收费、网络出版、手机阅读、传统图书、游戏动漫、影视文化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并且这样的链条是完全拥有自主版权的。盛大文学给自己的定位是类型文学的全版权运营公司,致力于版权的生产和分销业务,“以版权为核心,在版权的所有渠道上扩张、销售,包括阅读收费、无线阅读、影视改编、游戏改编、线下出版等多个领域的版权开发”②,最终构建一个像迪士尼一样的娱乐文化帝国。目前,网络小说《鬼吹灯》已被改编为网络游戏,而在网民中间大红大紫的《星辰变》同时被盛大游戏和盛世影业相中。在以视听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域,中国因为内容产业的缺乏,成为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要消费终端,以网络文学为产业链上游的创意产业的兴起,则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极大地改变这一局面,实现从输入向输出的转化,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这个层面来讲,新媒介文学产业化的道路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激发了民间书写的丰富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借助新媒介去中心化、“自媒体”的特点,新媒介文学的生产拆除了显性和隐性的各种出版控制,广大新媒介使用者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出来,他们没有什么负担和约束,可以直面自己的内心进行写作,心态上更加放松和包容。最早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的创始人朱威廉这样认为网络文学:“什么是网络文学?这是个一直在持续的争议。我觉得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Internet的无限延伸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大众化的自由创作空间使天地更为广阔。没有印刷、纸张的繁琐,跳过了出版社、书商的层层限制,无数人执起了笔,一篇源自于平凡人手下的文章可以瞬间走进千家万户。”③目前,仅盛大文学网就有超过93万的创作群体,再加上其他文学网站的创作者,可以想见每天有一支庞大的写作队伍生活在自己的想象王国。并且,他们的写作也确实表现出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可以在大量的玄幻小说、穿越小说中得到表现,他们直接沉入历史或文化的玄想,直接抒发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弥补了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力。想象力是文学生产的最大动力,文学最终是虚构的艺术形式,虚构能力和境界的高低与作者想象力是否丰富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随着新媒介文学产业化趋势的逐步显现,新媒介创作也为有志于文学写作的青年人提供了一条不错的创业平台。靠文学创作发家致富一向为传统文学创作者所不齿,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却可以对相当一批初入文坛的青年作者提供巨大的动力。为此,各个新媒介创作平台都建立了自己的创作激励机制,比如起点中文网的模式是:注册用户如果想阅读最新的小说内容,须支付每千字三分钱的阅读费用,网站与网络写手三七分成,前半本免费,后半本收费。另外,起点中文网还给这些写手提供“低保”,写够10万字可以拿一份低保,每份1200元;红袖添香的网络分成是作者75%,网站25%,如果作品出版,网站只收取10%到25%的代理费。凭借这样的商业盈利模式,目前从新媒介写作阵营中已经涌现出数十位百万富翁,一些当红的网络作家如唐家三少、当年明月、血红、天下霸唱等更是进入了作家收入排行榜的前列。先富起来的一批写手正在成为新媒介写作者的榜样,数十万码字大军每天夜以继日的战斗在各个新媒介写作平台。
  (三)类型文学的发达,满足了各种层次的文学需求文学的类型化写作与文学的市场化有密切的关系。
  在传统文学机制的框架之中,纯文学是占绝对主导的,所谓的类型化本身就被认为是对纯文学的贬低,80年代曾140南京社会科学                             2011年第6期为流行的言情、武侠等通俗文学作品,往往都被排斥在纯文学格局之外,虽一时流行,却难登大雅之堂。新媒介文学将批量的文学生产与读者的阅读需求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文学的“类型意识”在新媒介写作者那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明确,他们从创作一开始就很清楚地知道要为哪一类受众服务,从事哪个类型的创作。新媒介文学自觉服膺消费文化的逻辑:消费市场是根据消费终端的需求来设计各种消费服务的,消费终端的要求最终会影响到生产的起点,大众需要更为明确、简单、快捷、平面化的标识来指导他们选择文化产品。目前的网络文学或手机文学都以类型文学为主要划分原则,随意打开一个文学网站就可以看到分类明确的文学产品,诸如玄幻、仙侠、耽美、穿越、盗墓、后宫、同人等等,类型文学为文学消费者提供了超市化的服务,满足了非常个性化的文学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文学出版市场的繁荣,这种繁荣在传统机制主导的文学生产背景下是不可能出现的。类型文学在新媒介机制的推动下,走过了一条从探索到自觉的道路,已经无形之中融进了当代中国文学的版图。
  (四)重新建立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文学阅读者作为文学生产链条的消费终端,在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中往往是被忽略的。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之下,文学生产的主要功能是对国家政策进行文学化的阐释,使主题和形象更好地为政治服务。新时期开始之后,虽然意识形态的力量依然强大,但文学自身的规律开始被重视,作家们开始返回自己的心灵,叙事探索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直至到“先锋派”的出现,文学探索达到了一个相对的高潮。无论是对意识形态的阐释,还是文学形式的探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接收者趣味的忽略。作家们的创作完全不考虑作品发行量的问题,因为作家是靠作协发的工资生活,无论自己的作品畅销与否都与作家的收入无关,读者的力量对作家的创作活动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在这些作家的写作过程中,读者是一个追随作家作品的从属因素,或者说,是由作家随意支配的可有可无的因素。”④但在新媒介文学生产中,读者的地位则被空前提高,读者点击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文本的命运,作者和读者的界限已经模糊,二者身份的互换是经常性的事件。
  一个发了原创帖(主帖)的作者在将自己的文学作品贴出去之后立刻变成了读者,他盼望回帖的出现,会在阅读回帖时成为回帖的作者。读者有权在任何时间成为作者,他在发回帖时便成了原创帖的合作者,回帖内很多可行的创作建议会直接在主贴中得到反映,一个完整的网络文本是由原创帖和回帖组成的,它的诞生过程是作者/读者不断交换身份的过程。新媒介创作平台按点击量对作品定价,按人气选择出版内容等多种盈利模式,也促使新媒介创作者们在保证写作量的同时,必须主动维持作品人气甚至挖掘新的读者,只有这样,他们的“粉丝”才会越来越多,文本的创作才能得以延续。即使在写手们无暇进行写作时,也会主动及时地发帖解释无法更新作品的原因,以求得读者的谅解。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紧密互动关系的形成当然与其背后的资本控制和利益追逐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文本的生成过程形成了比较积极的公共文化交流空间,推动着文学创作活动的不断展开。
  二、新媒介文学所面临的的困境从1998年第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诞生到现在,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学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历程,成为了一个写手如云、作品丰富、市场前景良好的文学新形态。然而,在新媒介文学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之时,同样也面临了很多困境,从最初的“垃圾文学”的主流评价到现在文学出版的“掘金王国”,虽在作品数量、作者人数以及市场前景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不得不让主流文学界重新认识,但在产业化的高歌猛进中,文学之为文学的审美品质,却日益被忽略,亟待有一个质的提升。
  (一)产业化的过分强调限制了文本审美层面的丰富性文学性的建构是一个时代文学生产机制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但我们同时应该承认,文学之为文学,同样有其审美层面的公约数,好的文学和坏的文学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可逃避的相对客观的标准,比如艺术形式的拓展、丰富人性的揭示、对崇高精神的追求、时代问题的回应、好看故事的构思等等。新媒介文学在突破传统机制的局限性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随着商业资本的大举入侵,一些本应该充分发扬的生机和活力迅速被资本的强大逻辑所稀释。在对点击率和市场的过度追逐中,对消费者浅层快感的无限度迎合成为主要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日益变得游戏化、虚拟化、快感化,“十年写作越写越水”成为很多主流评论家对新媒介文学的一种评价。新媒介文学发展到今天,在颠覆传统生产机制链条的同时,正在逐渐建构起一个由投资商、写作平台、写手、消费者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资本增值商业链条,成为投资商和写手获取最大利益的掘金场。一部有市场潜力的作品被大力追捧,其资本增值价值往往被榨取到最大化。
  能够集中体现这种资本最大化追求的新媒介文学形式无疑是“意淫”文学的风靡。所谓“意淫”文学,就是在141新媒介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文化形态分析中体会做白日梦的快感,主人公可以在文本中为所欲为,无所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意淫”文学表现在可以“穿越”时空限制的玄幻、言情、都市、耽美等各类新媒介文学形式中。因为只有穿越了现实,架空了历史,文本的空间才能被腾出来完成欲望之旅。2006年,网上开始流传一本《成神之路》(在文学网站中,拥有巨大点击量、众多“粉丝”、丰厚收入的网络写手被称为“大神”),这本网络写手几乎人手一册的写作指南将网络创作的精髓定义为YY(意淫的简称),专门教新手如何设定网络创作的人物、时空与情节,如何让读者体会到YY的最大快感。中国首个“类型文学概念读本”《流行阅》的创刊卷里,有一篇名为《YY无罪做梦有理》的文章特别能代表这种心态。文章作者称:“或许很多所谓的批评家对YY往往不屑一顾,可又如何呢?食色,性也,名利,欲也。
  赚不了钱,难道连YY一下‘等咱赚了钱,买两辆宝马,开一辆撞一辆’的权力都没了?这年头现实太过沉重,在小说里短暂梦一场、小憩一下,梦醒后再该上班的上班,该卖菜的卖菜去,只要不走火入魔在现实中梦游,又关卿底事?”⑤新媒介文学的“意淫”化可以说是写手们对点击率无限度追逐的最好体现,它的背后是创作者主体性的失落以及作品的同质化和虚无化,大大限制了作家个体的自由创造能力,文学文本本身的审美丰富性被浅层地阅读快感营造所取代,不仅不能带来思想精神的深化,而且会使写手们和消费者日渐沉溺于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丧失深刻认识社会、介入时代的能力。
  (二)与现代文学优秀传统的割裂
  肇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现代文学转型,开启了现代文学传统的源头,对新时期以来的当代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文学传统所形成的启蒙精神、国民性的探索、个人主体性的追求、民族国家的建构、稳定的道德精神、封建思想的批判等宏大主题,也成为长久的文学母题。但在新媒介文学的创作实践中,这些宏大的主题基本都消失了,成长于市场经济环境的“80后”、“90后”写手对此好像丧失了兴趣,也没有接续的意愿。这当然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有直接的关系,“80后”、“90后”成长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成型的现代化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价值观的紊乱成为他们一生下来就存在的社会现实。陪伴他们成长的主要是网络文化、动漫影视和网络游戏,他们对当下时代明显缺乏介入和批判的兴趣,而是最大程度的认同现实,追求个人层面的物质享受,用各种虚拟的文化产品消费闲暇的时光,玩手机、上网、打游戏是构成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新媒介文学中的写手们自觉背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用技术化的电子游戏逻辑苦心营构看似绚烂的虚拟文本。这些虚拟文本的“幻想世界”大多建立在各种胡乱杜撰的魔法妖术和歪门邪道之上,除了魔杖、魔戒、魔法、魔咒,还有各种千奇百怪、匪夷所思的怪兽、幻兽,很多时候可以看作是网络游戏的文字版。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意淫”的需要,文本很明显地表现出对丛林法则的认同,弱肉强食,非议道德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宣扬权术思想,价值观的颠倒。比如《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作品就赤裸裸的宣扬“坏者为王”的观念,认同主人公一步步变成黑社会老大的成长道路。在海量的新媒介创作中,暴力、色情、权术、游戏、迷信等方面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相当一部分写手的创作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当下中国的社会文化转型已经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构建和谐、民主、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此时刻,迫切需要构建稳定的主流价值体系,但在消费性的趋势下,对青少年产生深刻影响的新媒介文学产品却与这个目标的实现有很多悖逆之处。如何提高新媒介文学创作的思想精神境界,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其成长壮大的重要障碍。
  (三)自我认同的价值错位
  新媒介文学的诞生之初,曾因其平台的开放与自由,被很多写作者认为是个性化写作的真正开始,新媒介写作平台的内在运作逻辑为文学创作的丰富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最初的写作者基本上都没有明确的功利意识,只是为了抒发自身的创作热情,能够得到读者的一些回应就已经是很高兴的事情了,很少有写作者把它当作养家糊口和发家致富的途径。由此,新媒介文学确实强烈刺激了民间创作的激情,弥补了主流机制圈子化、精英化的不足,真正体现了新媒介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机制的活力所在。
  但是,随着商业资本对于新媒介文学日益严密的控制。文学市场和“粉丝”群体对新媒介文学作品的高度认可,使写手们具有了较之传统机制内主流作家更多的优越感。于是,在自我创作价值的认同上,这些写手们开始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商业生产链条中的一环,对批评界的一切声音都熟视无睹。新一代的写手们忙着埋头写作、赚钱,每天万字的速度,让他们抬头看一眼所谓的评论都显得滑稽。“我就是个普通作者,给大家带来快乐,并以此为职业,没想过要流传千古,给人一辈子造成影响什么的。现在节奏快,能在闲暇之余给大家带来快乐,大家看完了会心一笑,觉得舒服,第二天还想再看,再体会这种舒服感,这就可以了。”⑥唐家三少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网络写手的创作心态,娱人娱己当然无可厚非,然而还有更多的写手为了得到“粉丝”的支持和赚取更多的142南京社会科学                             2011年第6期,往往还存在创作主体自我矮化的心理,试图最大程度地展览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和混乱颠倒的价值观,新媒介文学的匿名性、开放性、无门槛成为创作主体逃避社会责任和意义追寻的最好平台。投资商则采用各种手段去指导写手们如何最大程度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把“网络大神”们一个个包装成“娱乐明星”。新媒介文学似乎成为写手和读者倾倒“垃圾”的场所,写手们更像码字的工人,想尽办法拼命拉长作品,却不管内容如何,在本质上取消了创作主体的担当意识,也取消了作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和使命。大部分新媒介写手如今已不屑谈文学理想,更多是想着如何借这个自由的平台如何挣大钱,迅速发家致富。在新媒介平台的商业运作下,新媒介文学变得如同娱乐圈一般,“造星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距离最初新媒介文学自身所追求的自由创作的文学理想渐行渐远,这无疑会挫伤由新媒介所带来的充满活力的民间自由创作精神,在自我价值的认同上产生严重的错位。
  三、新媒介文学与青年亚文化无可否认,按照新时期文学所积淀形成的纯文学理念,当下主流文学批评界对新媒介文学的评价都有其无可辩驳的合理性。但是,仅仅从文学本身的角度去理解新媒介文学的价值,可能会忽略掉其更为重要的文化价值,从某种角度来讲,新媒介文学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
  考察中国当代文化的实际状况,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比如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的脱节所带来的总体文化认同的危机,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知识分子与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的复杂关系(分离或合谋),文化形态的多元化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作为较少历史因袭的青年群体就必然去通过各种形式,寻找自身的文化认同方式,而这种认同方式因为新媒介平台的巨大优势,催生出当下社会影响深远又与主流文化自觉区分的青年亚文化形态,新媒介文学也正是青年亚文化的文学化表达。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新媒介文学的繁荣,我们可能会有一个更为开阔的分析视野,从而在对其进行消极性评价的同时,更多地发现其对当代文化形态重构的积极意义。
  从文化赖以存在的媒介和技术环境来看,当下时代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介全方位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介环境中的文化生态,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文化类型,青年亚文化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景观。
  “80”“90”后为主的城市青年群体与新媒介紧紧捆绑在一起,论坛、游戏、聊天、社交、博客、播客、切克、自拍、恶搞、人肉、网购等形式的新媒介文化实践成为青年亚文化习以为常的社会参与和表达方式。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青年亚文化理论用抵抗和收编解释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但新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显然与伯明翰所定义的青年亚文化有所不同,这与当下青年群体生活的消费主义文化氛围有密切关系,他们用消费代替了革命,对自我的关注代替了现实社会的参与,在自我表达的世界中追求自治和认同。因此,新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自觉地与主流的文化形态拉开距离,专注于自我感性和个性的表达,新媒介为他们的自我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与其说他们放弃了抵抗,还不如理解为,在日益成为日常生活常态的新媒介文化实践中,他们已经丧失了对主流文化形态理解和认同的兴趣。他们生活在自我的虚拟世界之中,而这虚拟的世界则是他们的“生活现实”,虚拟真实化,真实虚拟化。
  因为缺乏总体的文化认同,自觉疏离主流的意识形态,青年亚文化虽没有“革命”意义上的抵抗功能,但通过满足个性化表达的新媒介文化实践,他们用一种自在自为的方式传达了主导文化形态的虚弱之处以及自身的文化想象。
  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当下的新媒介文学生产,我们会发现新媒介文学的繁荣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对市场的迎合,它是对当下青年亚文化的文学化表达,也是他们自身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从纯文学的角度去要求新媒介文学提升自身的文学品质之时,仅就文学本身来说,也许不无意义。但是,置身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格局之中,我们会发现,新媒介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并且还会维持很长的时间。新媒介文学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不仅是当代文化生态格局症候式的表达,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代主流文化建设的匮乏和离散状态,同时,也是当代青年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参与到与主流文化的对话之中,为这个时代文化形态的结构变迁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多元开放的可能
  (郑崇选: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博士)
  来源:网络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36:29 | 只看该作者
马季:网络文学对中国未来新的文学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

     6月15日,由《文艺报》和盛大文学共同主办的“起点四作家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胡平、彭学明、何向阳、白烨、贺绍俊、张颐武、王干、邵燕君、石一宁、胡殷红、马季等评论家出席研讨会。《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和盛大文学总裁吴文辉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研讨会由《文艺报》原总编辑范咏戈和盛大文学研究所所长夏烈共同主持。
    《长篇小说选刊》编辑、文学评论家马季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
    马季:参加这次研讨会,我有很多收获。我自己对网络文学也有一些研究,一些想法。通过这个活动呢,可能又会产生一些想法,结合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我再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刚才张颐武老师提到的断裂问题,确实是,这也是我感受最深的,我也在讲这个观点,包括我写的一些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个。这个断裂毫无疑问已经跟以前的不一样,跟我们所了解到的,从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这次断裂是非常的巨大的,这个断裂肯定是存在了。为什么呢?无论是从传播方式来讲或者还是从文学的基本的功能,文学承载的一些基本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对网络文学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说法,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正好是一个交替的时代嘛。我对网络文学所持的态度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态度,允许他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网络文学的这十年,这个过程还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还看不出来未来的模样,但是就目前这个状况,就已经所取得的成果,我觉得是让人感到惊喜的,对中国文学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起到的推动作用也是很明确的。
    现在,我结合血红的《邪风曲》谈一点自己的个人的看法。
    这部作品也是规模比较大的,我看了前面三部,我拿到手是五部,总共可能也有十来部。那么从目前这五部的情况来看,和我们以前的一些所谓的传统写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厉风这个人物,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实际上是拒绝对这个人物加入过多沉重的东西的。比如说他可能具备朝英雄的角度去发展、朝神仙的角度发展,但是作者把这些东西都取消掉了,拒绝这个人物朝神仙的方向发展,只写他作为“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当中不同的表现方式。刚刚我看介绍,也说到《邪风曲》对中国的传统小说有一种继承的希望。实际上,这部《邪风曲》也确实继承了古代世情小说的一些特征,还是有传承、有文脉的。这部作品是一个杂糅性的东西,既有古代世情小说的元素,又有所谓的历史小说的一些痕迹在里面。玄幻倒不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特征,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一个,它是讲普通的人。它和传统的武侠小说也还是不一样,比如说厉风这个人原来是一个最底层的孤儿,一出生就是个孤儿,不知道他父母在什么地方,或者根本就没有父母,浪迹天涯,而且最后他在朝廷里做到了高官,在燕王身边、跟朱棣在一起参加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但是,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个性,他的那种最底层的、最简单的思维方式,没有因为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而改变自己。我觉得作者是刻意这样做的,而不是他的驾驭能力问题,他是想把厉风写成这样一个简单的人。当然这种简单,是从我们读者的程度来讲,是从传统的对一个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讲的,人物的简单化,并不说没有变化,在不同环境中人物的变化还是很鲜明的。
    我分析,作家本人是在控制这个人物,在刻画这个人物之前作者有一些自己的主观想法,就是“去英雄化”,不让他成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这一点似乎跟韦小宝有点相似,但是厉风又不同于韦小宝。韦小宝身上作家实际上对他寄予了很多期望,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厉风的塑造相对来讲比较简单,从人性角度来讲,这个可能是现在网络小说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他是“去意识形态化”的,把沉重的东西全部放下来。这种去意识形态化可能作家本人在写作的时候,也并没有客观去这么做,而是我们读完以后这么感觉到,我们发现他在写作中根本就是把有些东西给放弃了。而这种放弃恰恰是目前整个社会大的形势,能与这个时代的背景融合起来的。中国作家,为什么传统作家有一些走到了没法再走的地方,或许就是被意识形态给锁住了,他们的作品可能已经完成他的使命了,在那个年代完成了他的使命。
    这一代作家的作品是一个开放的形态,并不是说它没有意识形态,而是把意识形态更放大了,意识形态的边界放大了。所以我觉得,比如大家开玩笑说作者的名字都跟以前的笔名不一样了,我也遇到这种情况,有人说有一个作品什么什么的,我说等一等,我查一查这个是作品的名字还是作者的名字,“我吃西红柿”是一部书的名字还是作者的笔名?完全搞混掉了。所以网络文学的每部书都要牢牢地打上书名号,不然就不知道这个是作品名字还是作者名字。
    另外,网络作家的写作所进入的这种状态,对中国未来新的文学格局的形成,肯定是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就这个导致了我们传统作家也必须重新看待自己的写作,或者说在往传统路上去的作家也得考虑。
    这批网络作家就在他们的这个环境中写作,到了十年以后,他可能会对某些问题进行反思,但现在让他反思显然不是时候,在他写了十年之后,到了比如30、40岁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反过来思考一些问题,那个时候他们就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创作空间当中。
    比如说血红,这次网络小说的盘点中也有他的作品,有好几部他的作品。我觉得在他的创作种他已经慢慢形成了自己创作的特点、特征。对许多的网络作家来说,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可能还要有一个过程,很多作家创作的个性现在还不是很突出。比如说吸收传统的也好,走向未来也好,肯定是一个自我化、个人化的一个个性化的一个过程。现在大部分的网络小说,我认为还是集体的这样一种写作的模式,还没有到个人化的写作模式中去。因此在这里,我要说一些自己的感受,提供给网络作家们参考。网络作家正逐步往各种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该如何摆脱网络作家群这么大的一个队伍,摆脱网络对作家的自然吸引力?网络类似一种地球引力,把作者吸进去以后,会把他自我个性的东西同化掉,网络的力量太强大了,这其中也包括读者的力量。所以如何强调作家主体性的问题,也就是网络文学创作者的主体性的问题,是需要大家考虑的。当然,这个过程我觉得,也不必太仓促,肯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今天时间有点匆忙,说得也不是很完整,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讨论。
    谢谢。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35:15 | 只看该作者
马季:网络文学没有航标的河流


●文学是对自由心灵的表达,网络文学使文学这一基本特征回归到本真状态。
●目前,网络文学犹如一条“没有航标的宽阔河流”。良莠不齐的现状光靠排斥无法改变。既然不能拒绝,就应让其美好与强大。
●时代浪潮中,网络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喧闹终将隐去,当我们不再把网络作为话题讨论时,文学依然是永恒的话题。
马季,回族,1964年生于江苏镇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小说、诗歌和文学评论200万字。著有诗集《城市敲钟人》,专著《欧美悬念文学史》等。近年来从事网络文学专题研究,《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一书列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现任中国作协《长篇小说选刊》编辑部副主任。
20世纪之前,中国没有文学和作家的概念,只有文人和文章的概念。读过书的人就是文人,帮亲戚朋友代笔写书信也能算写文章。图书、期刊、报纸差不多都是在20世纪初期,也就是一百年前出现的,文学和作家的概念也由这些新兴的媒体所建立。中国文学在20世纪经历了最大的变革,在传播方式和价值体系上都发生了重要变革,出现了职业作家。20世纪末,“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写作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文学的可能性几乎被放大到了无限。和经济社会的巨变一样,这一百年中国文学真正走到了百姓身边,每个家庭都有可能拥有自己的“作家”。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抗和互补
相对于“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实际上是指20世纪的文学,或者是指发表在纸质媒体上的作品。
20世纪初,在国家安危存亡的时刻,以意识形态为主轴的思想之争,已经悄然决定了百年中国的命运。文学始终在这一巨大的洪涛之中起伏。民族的危亡使得文学的“警世”功能被强化,到后来对“阶级斗争”的书写,文学在意识形态旋涡里愈陷愈深。改革开放之后,文学进入黄金时代,但始终没有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反思苦难、颠覆价值的阶段徘徊。我将这一阶段的小说称为“阶级斗争”的复调叙事。也就是说,虽然是以批判者的身份出现,终究没能跳出来,进入更广泛的空间。当代中国不缺乏具有天赋和才智的作家,却为什么迟迟不能登上世界文学的顶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格局小,视野窄,不足以表达普世价值观,难以与世界主流文化融合。
20世纪的一百年特别是后来的50年,文学在思想上的负重前行,解决了民族精神成长的一些问题,但积压的伤痛阻碍了它在新世纪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使这一现象的改变具有了可能性。它基本上摆脱了对意识形态的依附,让文学回归到本能的状态。
文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对自由心灵的表达,是伟大思想与丰富想象力的结合。而“网络文学”的特质正是“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网络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职业,而且绝大多数与文学无关,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身份背景千差万别,他们的创作因此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神与貌皆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以全新认知面对这一文学形态。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
文学的游戏精神也在网络文学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此外,网络文学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其成为新的文学发生、发展的策源地,它通过不断的尝试,产生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目前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兼容的时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包容和互补既是必需也是必然。
在网络上,文学作品始终不是一个成品,它如一股涡流,把作者和读者卷入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中。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作者和读者都是被放在一个由网络构建的立体维度中的,这使得它在形式上较传统文学生动得多。
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仍然是由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精英权威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比较严谨,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对非现实主义的作品持有谨慎怀疑的态度。而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任尔驰骋。它对作者发表、出版权的解放,也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
因此,我个人以为,当代中国文学大家必然出现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互补之后的一代人当中。他们将推动中国文学产生一个新的高峰。其一,他们很少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二,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世界主流文化趋同。最初由网络开始走向文学世界,“网络文学”是他们的翼,然后在“传统文学”中他们找到民族的根。于是他们弥合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鸿沟,使中国文学纵横合一,蔚为大观。
网络文学的问题与困境
文学毕竟是一个浩大系统的工程,由于网络写手大都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人,过度的交互性也使作者很难静下心来深刻思考生活,严肃创作,再加上外部市场因素的影响,网络文学的作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在创作题材方面,网络文学的视野还不够宽阔,爱情、武侠、奇幻等故事占了相当比重;在叙事方式、语言等写作技巧方面也流于简单,大量的模仿之作充斥网上;写手生活经历的简单和艺术感受力的相对低下造成作品思想深度的浅显和艺术感染力的单薄。应该说,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无深度、平面化,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是网络文学的主要问题之一。网络写作的多种风格和多元结构,以及追求个人价值感的认同,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创建个体精神的同时,容易忽略对受众的心理关怀。因此,一旦失去边界,就会因追求娱乐性而导致创作责任的缺失,构成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制约。总体上看,网络文学写手主要由都市青年组成,与传统作家相比,他们的作品尚浅显,易读好懂,但缺乏关注人类命运的意识,在艺术上和思想深度上还远未成熟,缺少深邃的社会意义、人生感悟和深层的文化积淀,缺少责任与理性。因此,网络文学目前还难以满足更多读者深层次的审美需求。这当然和网络文学追求情绪化、随意化、即兴化的创作方式有关。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表达自由,这为文学回到天真、本色和诚实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为滥用自由、膨胀个性、创作失范打开了方便之门,导致有一定文学鉴赏力的读者对其失望,长此以往,必将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个问题还需要网络文学研究者们给以更多的关注。
网络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所谓的“叛逆”精神,它火爆登台,在有了机会之后,大有竭力招摇之势。一部分网络写手把文学视为纯粹个人情绪的排遣或文字游戏,以完全的调侃毫无选择地冲刷生存的严肃性,化责任为笑料,把传统歌颂的“神圣”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对“崇高”的反讽也毫无思想依托;还有些作品大肆张扬媚俗情欲,使文学活动成了“欲望的狂欢”,文学的精神净化和人文升华功能在他们手里遭到异化和断裂;宏大叙事、精品意识、艺术独创性,在消解情绪的支配下荡然无存。然而,呈一时之快盲目地与传统对抗,使它迅速尝到了强大反弹力的苦果。当然,我说的是一部分,但这确是一种事实存在。
高速和爆炸的信息是数码时代的特征,是现代人的需求,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网络文学是应当自豪的,它的高速生产和流通使它成为时代的宠儿。然而,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节奏快并不等于质量差,这个时代的检验标准是双重的,严格而不近人情,它既要求网络文学超速度,又要求它高质量,否则就要对它有所蔑视,这恐怕是网络文学面临的又一个尴尬。
从传统文学的意义上看,网络文学面临的最大困境是落地传播渠道的严重缺失。这引发两大问题:网络文学是否必须要借助传统的出版发行给自己正名?网络文学能否借助网络商务本身的特质获得生存的空间?就目前的情况看,传统的出版发行更能满足网络写作者的心理需求。但能成书的毕竟只是少数。这样一来,网络写作者就必然要自我消化认同感的问题。自己的作品是否真的有价值?有多大价值?就有了疑问。也有过度自信的作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出于“你不认我,我也不认你”的心理,干脆与传统文学唱起对台戏,甚至在网上故意挑起事端,在不知不觉中污染了网络环境。问题并不可怕,不要说网络文学,就是传统文学也同样存在诸多的问题。在调查考察中我发现,有些问题是阶段性的,会随着时间而自我调整和修复;也有些问题是根本性的,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打个比方,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犹如一条“没有航标的宽阔河流”,这条河流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有可能创造文学的巨流大浪,也有可能破坏文学的良田美景。过度的管制将扼杀它的生命力,而任其自流难免事与愿违。
健康发展需培育良好氛围
博客写作的出现,使网络文学这条河流形成一个洪峰,并且开始分流,一部分传统作家有机会进入网络文学的领域。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网络写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博客写作已经不是传统写作那样的个人创作行为,而是由一定圈子的一群人共同完成的大众开放式写作。它以公开性、交互性和可追溯性为其最基本特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博客写作对传统传媒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它的出现使受到时空、传播速度、传播范围、言论实际权益等方面限制的传媒向大众敞开大门,是民众共享信息资源的有效形式。这一形式使传统作家看到了网络的巨大魅力。博客既成就了社会精英,也成就了无数草根。它使网络文学既有大众参与这根线,又有清晰的个人观点这个点,在感性的潮汐中翻动着理性的浪花,不由令人生出美好的向往。博客的出现使网络文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十年的网络写作才是起步,网络文学的波及面虽广,但深度明显不够,但将其作为传统文学的参照,对中国文学的总体发展是积极有利的。其实,传统文学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新的力量来激活。如果我们暂且把当下的网络文学理解为一种新的媒体、新的传播和储存方式、新的书籍、书橱、书店甚至图书馆,或者把它视为文学讲习所和研讨会,是否就能对它多些理解和关怀?因为网络文学良莠不齐的现状光靠排斥是改变不了的,而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培育一个良好的氛围,才是提升它的水准的有效办法。既然不可能拒绝它,就应该让它美好与强大。在时代的浪潮声中,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喧闹终会渐渐隐去,那时候文学仍然是文学;当我们不再把网络作为话题讨论的时候,文学依然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此内容节编自作者在“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上的演讲。会议于2007年12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等联合主办。)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33:27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评论
  原创教材,以启新声——评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
  □赵宪章
  在网络文学风起云涌之时,人们对网络文学也生出诸多疑惑,譬如,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它与传统文学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它有何长处又有何局限?它从何处来又将去向何方?……这些疑问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去解答。然而,基于数字媒介变革而诞生的网络文学就像是一棵在旷野上自由生长的小草,风生水起而不受羁勒,草长莺飞却无从规范,本身已是满眼春色却连命名都十分困难。主流文学的不接纳,传统学术的不重视,一直让这棵小草在电子牧场的原野上自生自灭,无所适从。于是,如何赋予网络文学以学术的话语,将其理论化学科化,乃至走进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就不再是一种时尚之举,而是一种文学的需要,一种学术的使命,我们应该有勇气也有责任去面对这个富于建设性和挑战性的难题。新近出版的我国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教授主持编撰的《网络文学概论》(30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首次尝试完成了一次网络文学原创教材建设,给予网络文学一种学科性关注维度,让这一新的文学形态不仅有了一个学理性的辨识与解答,也可以让它以高等教育课程教材的形式获得文学史的确证。
  这部原创性的教材全面梳理了网络文学的基本理论,阐明了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状况,它的媒介与载体、形态与特征、功能和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联系与区别,网络文学创作、传播、欣赏和批评的规律,以及网络文学的局限和发展趋向等问题,作者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网络作品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关网络文学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不仅让读者知道网络文学“是什么”,还细针密线地分析其“为什么”。在原创的理论框架,深入的学理探析、丰富的网文解读和延伸性的学术信息含量中,为读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洞天。
  重要之处在于,这本原创性教科书所关注的不只是网络文学在技术层面的特征,作者始终将立足点设置于“文学”本位,关注这一文学新类的人文性、文学性和审美性层面。并且,作者把网络文学放在一个网络媒介技术不断延伸、网络文学不断成长变化的动态发展中来透视,不是简单地给它限定一个框架或提供一种结论,而是紧扣媒体变迁和文学传统的历史背景,回到网络文学本身来解读,从纵向上分析其产生、发展和未来的走向与建构,从横向上剖析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思想观念和基础学理问题,广泛吸纳这些年的学术成果,并使用学术延伸的方式把众多有争议的问题集中展现在各章文末“理论新视野”中,有利于开拓创新思维,兼容并包不同观点,从而为一个新学科开辟了更广阔的理论创生空间。
  (作者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网络文学语言理论的新探索——评李星辉《网络文学语言论》
    □陈望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网络文学的研究离不开网络文学语言研究,在文学研究语言论转向的背景下,网络文学语言研究既是进一步催进网络文学创作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网络文学理论研究深化的必然。李星辉的学术新著《网络文学语言论》作为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中的一本,对网络文学语言的性质、审美特征、文体类型、言语形式和表现风格等问题进行了原创性的理论解答。
  该著以文艺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始终抓住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来思考,在对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语言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这样定义网络文学语言:“它是指用电脑创作、在网上首发的原创性文字作品,和利用多媒体电脑技术的交互作用创作的超文本、多媒体作品中使用的语言。”(第9页)然后以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为中心来对网络文学语言与传统文学语言展开多重比较,突出了网络文学语言的“新”,即艺术与技术合而为一,作者和读者交互沟通,大众化与世俗化构成主调,口语化和速食化作为特色。此外,该著对网络小说、网络诗歌、网络戏剧与网络散文诸种文类语言的特色的把握,都注意与传统小说、诗歌、戏剧与散文作比较分析,如在肯定网络诗歌的语言跟传统诗歌语言一样有着抒情的特征之时,突出了网络诗歌的超文本抒情及口语化抒情等特点,从而较好地把握了网络文学语言的个性特征。
  在探索网络文学语言理论时,作者具有明显的理论建构诉求。一方面,从语言学理论资源入手,如索绪尔的西方结构语言学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及相关的文化语言学理论来把握网络文学语言的性质特征,尤其是自足性的审美特征,如对网络文学语言的言语形式及网络文学语言的表现风格的探索,对网络文学语言的节律调整、词语选择、句式配置及辞格运用的探讨等;另一方面又能运用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理论来把握网络文学语言的文化内涵,如对网络文学语言隐性特征的情境性、自指性、陌生化、隐喻性的理论思考,以及紧扣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技术手段来分析网络文学语言的各种审美表达及其效果,在条分缕析中既见出网络文学语言的学理分析,又切中网络文学语言应用的实际,以此把网络文学语言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走进网络文学的传播学视野——评柏定国《网络传播与文学》
    □马龙潜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网络社区中的群体和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唤起了个体间的“真正”平等;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社区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的价值选择趋向盲点,使得网民群体和人际关系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把网民个体和群体抛入了一个没有边界的“虚空地带”。网民群体的复杂性和网络社区的独特性使我们对居于其中的行动主体及其行为方式、行为结果的认识、管理、研究等要从行动主体的心理特点、网络技术的特性、现代社会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网络传播与文学》首先指出:网络传播是一个社会性事件;网络传播是一个文化性事件;网络传播是一个文学性事件。以此为背景,作者通过对“网络行为改变了文学的观念特征”、“网络形态改变了文学主体的动机”、“网络社区改变了文学关系体系”、“网络伦理改变了文学评价机制”等4个命题的论证,得出“网络传播推动文学进程”、催生网络文学的结论。
  文学观念源于文学行为,而所谓文学行为,终究不过是时代中人社会生活和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网络行为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和行为的标志,那么,网络行为必然影响文学的观念。互联网的诞生给人类的传播行为带来全新的符号体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信息接受方式和接收习惯。要理解网络文学,就必须首先理解网络传播及其具体的传播形态。网络还打破了传统社区中的私人空间领域和公共空间领域的区隔,使这两个“场域”之间的关系不断交叉、共振与融合,成为改变民众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影响力。网络文学寄生于网络社区的虚拟性大地上,环绕其存在的主要关系,都被这虚拟性的社区实景所染色。而网络伦理之所以能够影响文学评价机制,根本的原因在于网络伦理对网民具有深度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因此,所有改变或影响网络文学评价机制的企图,只能通过改变或影响网络伦理来实现。
  基于以上对网络、网络传播的理解,我认为柏定国的《网络传播与文学》是一部具有鲜明的探索意义的著作。如果网络文学果真能够成长为文学的主流形态,柏定国的研究则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博客文学的第一次学理性审视
  ——评欧阳文风、王晓生《博客文学论》
    
    □陶东风   
  网络技术的出现给整个社会的文化面貌带来了地震式的冲击。近几年在网络上写作博客的经历使我深切地体验到了这一点。我最近时常想追问的一个问题是,当下大量涌现的网络博客到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文化后果?当我拿到欧阳文风和王晓生两位青年学者新近出版的《博客文学论》的时候,我就更进一步地想到:作为网络技术之一的博客到底给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又带来了什么新的因素?
  《博客文学论》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敏锐的问题意识。问题都是语境性的,都是现实性的。现在,文学遇到的最现实的语境之一是什么?是博客的兴起,准确地讲,是博客文学的兴起。许多文学人借着博客而一举成名,既实现了文学的梦想,又制造了空前的影响力。如果说以前的文学是阶级的文学,博客文学就是民主的文学。文学创作者阶层之间的流动,往往就在一夜之间。博客带来的是文学生态的丰富和活力。而令人惊讶的是,对博客文学这一重要的文学现象,目前理论界却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博客文学论》带给我们的,也许并不是它的理论阐述有多深刻和成熟,体系有多严密和完整,而是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作为青年一代学人所具有的那种学术敏感性和及时准确地切入问题的自觉意识。
  有了真问题后,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深入分析,并且尽可能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博客文学论》的作者虽然“都是第一次从传统学科涉足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写作时间也非常仓促,但仔细阅读全书就会发现,它从博客文学的内涵切入,然后分析博客文学的美学特征,全方位地阐述了博客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疏离,深入剖析了博客文学写手的创作心态,并对博客文学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博客文学发展的前景均有合乎逻辑的论涉,最后还重点分析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博客文学个案,真可谓有点有面,纵横交合,血肉丰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论者在论述博客文学这一新型的文学样式的时候,一直是把它放在与传统文学甚至早期网络文学的比较中来言说的,通过比较,一方面,更能清楚地辨析出博客文学所具有的那种独特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把博客文学从文学发展的有机体中剥离出来,因此,就更能准确地把握到博客文学对整个文学发展进化的革命性意义。
  从文学内部来说,博客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改写了文学的体式、结构,甚至美学趣味。《博客文学论》紧紧抓住这些问题,深入挖掘,可谓眼光独到。在我个人有限的阅读视野中,从博客这个角度来分析文学问题的,换言之,对博客文学进行全面的学理性审视的,这本书还是第一部。(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古典视野观照下的网络诗歌生态
  ——评杨雨《网络诗歌论》

  □罗成琰
  当“新新人类”在网络上尽情挥洒诗兴时,他们往往自以为在和古典告别,在和经典告别;他们以为,网络的“后现代语境”似乎正在“解构”我们心目中的李白、杜甫,以及巴尔扎克等等那些流传已久的关于诗甚或文学的约定俗成的印记。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料到,当他们把自己的挥洒依然称之为“诗”的时候,他们又在无意间“解构”着自己的“后现代”,无意间秉承着那颗被古代文论家们苦苦寻觅的诗歌“真种子”。
  这似乎是悖论,但这个悖论却被一位年轻的学人创造性地弥合了。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在她的新著《网络诗歌论》中,紧紧扣住“真情”与“民间”这两个中国诗歌传统的“真种子”,从网络诗歌的构成形态、创作实际、诗人秉性以及传播功能四个方面,揭示了“后现代语境”表象背后“现代人对传统诗性的回归”。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总有什么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网络诗歌,它们的‘诗质’一定是相通的”,这种“诗质”其实就是几千年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本色阐发。也许,这种阐发的“技术”还显得幼稚,而惟其幼稚,更少了份文人的矫情。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诗歌的命运,不像很多人担忧的那样,走向了衰亡,而是恰恰相反,因为网络,诗歌又迎来了或即将迎来第二个盛唐?”
  杨雨教授从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和学理依据出发,解析出网络诗歌与古典诗歌在“质”上的同构性,指出现代媒介技术促成的“文学转型”,并不意味着同传统文学精神的彻底断裂,而恰恰是根植于传统的一种新生。该书在每一章节,都能先从古代文论的思想材料出发,结合古代文学创作活动的案例,引出“诗质”传统的主干脉络,并与当代网络诗歌的创作实际对接,找到了网络诗歌与古典诗歌的“神似”之处,剖析出被所谓“草根文化”所笼罩的网络诗歌的传统根底及其当代新变,有力论证了“真诗乃在民间”的文学真理。网络诗歌依然是可以“兴观群怨”,依然秉承着“通俗摹世”、“诙谐玩世”、“愤怒讽世”的种种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依然以心灵的再现还原着诗歌缘情或言志的传统……这种对当代新媒体文学生态的古典观照,其结论似乎要比单纯站在当代立场上的抗辩更有说服力。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与古典精神的深度契合。不要说什么当代社会诗性祛魅,其实诗是永恒的。(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开辟网络小说研究的新门径
   ——评苏晓芳《网络小说论》

    □黄曼君
  中南大学苏晓芳的《网络小说论》对什么是网络小说进行了学理的厘清,概括出了网络小说文本的开放性、创作的自由化和随意性、虚拟性、语言的陌生化、对白性和简洁幽默性等特点,对“非预成性”的网络小说进行了有效的学术阐释,其为网络小说的“正名”之举,使这一“野路子”小说形态有了合法性的学理依据。
  研究网络小说是一个需要学术勇气的工作,也需要有开启新声的学术眼光。由于网络自由空间的“零门槛”准入,使网络小说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海量作品中夹杂着大量文字垃圾,如何以敏锐的洞察力挑检出优秀的作品来,这需要极高的学术判断力和文学鉴赏力。《网络小说论》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分类标准,把网络小说分为言情类、想像类、解构类和文体探索类四种,这是一个大胆的学术拓展。对每一类小说,作者都选取了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其中肯的评判,恰当的分析,都是在没有可供效仿的学术参照下独立完成的,这是“原生态”式的学术耕耘和探索。 经过作者鞭辟入里的学理分析,网络小说从此有了“可评判性”观念依据,这也正是《网络小说论》的价值所在。
  《网络小说论》不只是一般性地论述了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该著最大的学术魅力还在于对网络小说的文体探索。网络游戏小说、短信小说、网络接龙小说这三种新的小说类型,无疑集中了网络小说的突出特征,作者对这三种小说作出了界定,阐明其各自的特性,解读它们的代表性作品,并指出这些小说存在的缺陷与流弊。这不仅把握了网络小说的新型类别,也使我们认识和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网络小说一方面颠覆了传统小说的观念,如解构传统文学的精英意识、改变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方式,挑战传统文学的评价标准等;另一方面,文体的巨大变革,更是网络小说区别于传统小说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在文学观念还是在文学表现形式上,网络小说都打破了既往的陈规。通过解读网络小说的精神内涵, 有助于我们用新的观念和新的眼光来认识网络小说,了解网络媒体带来的小说文体的历史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晓芳的《网络小说论》开启的是一扇新的小说研究门径。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恶搞:边缘处的文化追问
     ——评蓝爱国《网络恶搞文化》

    □阎  真
  恶搞是近年来网络空间中一个最容易引起争议、也最富有活力的文化事实。现象性地观察恶搞可能只需把它当作非正常的行为付之一笑,真正严肃地对它进行一种文化社会学式的分析,难度也就随之而来了。恶搞的源头是什么?恶搞的类型有哪些?恶搞的动机何在?恶搞的价值是什么?恶搞的文化背景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蓝爱国教授的《网络恶搞文化》集中思考、研究、分析并力图有所发现的中心所在。
  蓝爱国是把恶搞放在民间文化背景中进行观察的,并以同情性的理解方式进入问题症候分析。作为国内第一本就网络恶搞现象进行研究的学术性专著,《网络恶搞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其一,人文科学走出书斋面对网络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是一个迫切需要加强的事情,它既是激活人文科学知识体系的方式,也是预防人文科学过度“老化”的灵丹妙药。学者走出书斋直接面对鲜活的网络恶搞现象发声,体现了人文学者的学术责任。
  其次,网络文化发展是错综复杂的,面对网络恶搞这样的特殊文化现象时,我们需要理智的冷静而不要从自己的成见、刻板印象出发。从命名上看,恶搞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个不好的东西下面蕴涵的其实是我们的生活、文化本身的某种秘密。如果总是一切以曾经存在的标准作为判断的前提,我们将会失去很多对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化乃至我们自己的观察、反省机会的。历史从来不会重复自己,某些现象中隐藏的也许正是我们习焉不察的历史深刻性,因此,就算是对一个显而易见的“恶”的事实,也还是从客观的角度审视它为好,何况恶搞还不能完全称之为“恶”。
  再者,恶搞作为一个日常生活文化问题,其“问题性”可能极为容易被它日常生活性质所具有的平凡性、凡俗性、庸常性忽略掉,这样一来,不仅人民大众的文化趣味和价值取向得不到认真的审视,而且我们对于日常生活领域内发生的渐进性的文化变迁、文化转型事实可能视而不见,最终我们也就失去了更新理论范畴、知识体系的历史机遇。
  诚如《网络恶搞文化》所指出的,网络绝对是一个智慧的海洋,但网络思考的特点是零散化、碎片化,不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因而难以产生更为持久的影响。这样说是想强调这样一个事实——人民的智慧已经在网络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可见的事实,我们这些学者如何从一种抽象的人民崇拜直接面对可见的人民,从而发出自己理性的声音呢? (作者为中南大学教授)
        
  当代文论研究需整体创新
  ——评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

   □王岳川
  我与欧阳友权教授相识多年,他担任院长,人很谦和也很有人缘。但我对欧阳先生在学科领域独辟蹊径开出的新学科——网络文学研究,一直有些探不到底。其后,他送给我一部厚重的网络文学研究著作《网络文学论纲》,读完之后才感到他已经在这个领域开拓既深且广,令人刮目相看。
  我到海外讲学,又收到他主编的一套六本“网络文学研究丛书”,看来在一般学者还在“文化研究”领域学术务虚之时,欧阳教授已经在这个领域深深探进并成果累累了。尤其是我读到他的新著《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感到这是欧阳教授关于网络文学研究的又一力作。
  《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全书十章,加引论和结语共十二部分。引论“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对媒介转型中的我国文学发展作了整体性的思考,特别是对由新媒介催生的网络文学的出现对汉语文学的历史性转型作了全面把握。全书的主体按网络文学的生成背景、存在方式、文学变迁、媒介叙事、主体阐释、文学性辨析、精神表征、文化逻辑、人文价值、研究理路的顺序编排,从十个方面辨析了网络文学基本学理的逻辑框架。最后的结语,讨论了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建设问题,辨析学理建构的逻辑原点与思维范式。
  作者在思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时,始终坚守了一种可贵的人文立场,对各种文化现象秉持一种批判眼光,在热心呵护新生的网络文学的同时,也冷静地剖析了它的稚嫩、局限和困境,认为数字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的转型最需要的不在技术媒介的升级换代,而在于借助新媒介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这正是网络文论建构时所需要的科学态度和学术眼光。
  近年来,欧阳友权和他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网络文学研究,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众多知名刊物的系列论文和“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文艺学前沿丛书”、“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等20余部学术专著,一步步把网络文学这一新的文学现象推向学术前沿。他的第一部《网络文学论纲》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随后的《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又获得中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标志着网络文学研究被主流学术认可。这部《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的出版,意味着网络文学研究已经进入到基础学理的系统建构,抑或是一个文艺学新学科的正式登场。  
  在我看来,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再也不能忽视网络文学和理论的存在,这种文学研究新思维的注入,将使得当代文艺理论的整体创新获得新的文化视野,并将成为其很有希望的理论突破口。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32:30 | 只看该作者
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形态的转型李新宇
内容提要 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文学的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学界对文学创作、阅读与接受研究得较多,从文学的传播手段或传播方式的角度来观察文学的变化与转型的却不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传播手段对文学创作、文学观念、文学文本形式内容的影响,思考当下大众传媒语境下文学的生存状态和策略以及文学对于人们精神家园的构建,尤其是大众传媒与网络文化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的影响。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构建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文学话语的转型势不可挡。主要表现在:文学与影视媒介的联姻,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
关键词 大众传媒;语境;文学形态;转型




当我们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转型时,文学的标志性时代印记便是大众传媒,文学与影视的联姻,网络文学的崛起,文学的视觉化策略,已经成为当下文学的重要表征。在文学的书写与传播中,大众媒体已不仅仅是文学的载体或介质,它已经构建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在拓展文学生产、消费、传播空间的同时,加速了文学由精英文本向大众文化的演化。这种演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影视传媒和网络媒介的作用下,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在市场与受众的合谋下实现新的默契——新兴的大众文学形态不断出现;二是文学从外部媒介形式到内在叙事模式,从话语符号到文本内容上都具有了视觉化的烙印。新的传播语境中,在大众媒体的催化下拆卸了不同文学门类既有的规范和秩序,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和文化印记。因此,文学的创作、阅读,甚至前期的构思和后期的消费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影响。

为适应新的传媒形式便出现了全新的文学样式,一些适应大众消费的诸如网络文学、电视文学等文学现象借助强势的媒体力量在网络、电视、电影、报纸、杂志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大众文化的催化使精英文化中心地位和纯文学的“高贵”姿态变得边缘化和普泛化。市场与受众的需求不谋而合使文学作家对纯粹的文学的留恋大大降低,文学本身也自然表现出其特有的表现形态和叙事策略。当代大众媒体的形象化、视觉化带来的阅读轻松化、易接受,也恰恰适应了文学平民化、通俗化的发展诉求,文学逐渐从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和视觉形态,这种文学轨迹的变迁不但标志着大众媒介的发展所引发的文学形态的变化,而且暗示着人们对文学及文化的审美诉求和思维范式的转变。于是,新兴的文学形态也随着传媒视觉化的躁动和文学的大众化转型进行创作和传播,如图文并茂的小说、影视文学栏目、网络文学等形式。


一、文学与影视的联姻


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文化生产、传播、接受与消费的模式,作为载体和媒介它起到连接、沟通和传播、反馈等作用。文学作为文化形态之一,如要实现完整意义的文学形态,必然要借助传播方式来实现与读者的对话与交流。之前的文学传播主要依靠纸媒和文字符号来实现,如书、报、刊的印刷文字,而随着读图时代和快餐文化的到来,文学必然要借助一些影像媒体和视觉符号来实现其本体诉求。这种传播途径的转化与其说是大众传媒对文学的颠覆,不如说是文学自身借助新的媒介放弃精英和高贵的地位走向通俗和朴素的生存策略,影视在这里恰恰迎合了消解文学深度的诉求。影视和文学的联姻带来的对具象化和形象化的追寻以及朦胧感和思考性的缺失的现象逐渐凸现,然而,仿佛人们对前者的认同逐渐淹没了对于后者的焦虑。

影视艺术作为集多种艺术形态于一身的现代传播方式能够引起受众的多种感官快感和满足而使传统媒介黯然失色。文学家们的焦虑和影视传媒的强势不得不引起关于文学的意义、文学的价值、文学的生存空间的相关思索。在面对影视艺术缺失深度和文学形态亟待发展的两大问题时,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是大势所趋,是二者实现共存的策略,更是文学审美价值获得重生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了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这种文学传播途径自影视产生便早已有之,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经典几乎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并且有的不止被改编一次。如果说这种“联姻”还是文学和影视的“你情我愿”阶段,那么而今则是文学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依靠影视的阶段,无论是否情愿,文学的自足和自主性被消弱和淡化。所以,当今有的文学作家们写作时考虑的不仅仅是图书市场的版税和读者,还要考虑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收视率和观众。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国的电视剧年均产量在5000部以上,电影则在1000部左右,其中约40%的影视作品是根据文学文本改编的。影视传媒对文学文本的诠释,使受众不但消除了文本文字符号的障碍与束缚以及对文学形象、语言、意义的理解的间接性和朦胧性,更因为影视的大众性和调动各种感观的综合性使得更多的受众可以接受和理解文学的文字表面和文字背后的意蕴。所以,便随之出现借助影视的传播强势和其综合影、音、文字多种效果而打造的电视栏目,诸如“百家讲坛”、“名师讲坛”、“开坛”等电视栏目逐渐深入人心。

“百家讲坛”的栏目设计体现出大众传媒是对优秀文学及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途径。央视10套“百家讲坛”栏目从2001年开播以来,目前已经成为央视的品牌栏目之一,它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方便了观众,成全了讲者,救活了传统文学。它以电视讲座的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题进行讲解与探讨,对古典名著和历史文化进行现代意义的通俗阐释,其间,穿插相关的影音资料和文字资料说明问题,实现了高雅艺术与大众媒介的对接、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结合,符合“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和达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目的。这样成功的电视媒介与传统文学的“联姻”不能不让我们思索其经验及途径[1]


二、网络文学的众声喧哗


与影视媒介相比,网络作为大众文化媒体的出现除了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自由的信息空间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互相表达和交流的平台。网络的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便捷性为文学的转型提供了多样化的范本,网络文学应运而生,专门类的文学网站、博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方式和传播媒介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几乎颠覆了文学的基本要素和施受逻辑。首先,网络文学带来的是作家和读者的身份界限模糊。作者和读者不但可以自由交流,而且彼此还可以在网络世界中共同塑造文学作品,作家不是单纯创作的主体,读者也不是完全接受的受众,作品也不是完全封闭的文本,作者从专业人士的惟一性走向普通大众的群体性,读者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作品从自足封闭走向多元开放。其次,开放的网络世界为文学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传统文学严肃、高尚的威严感被消解。人们不但可以根据网络文字结集成书,还可以对自己的网络文字进行编辑、策划、设计,文学变成人们自由发挥的载体,随着时空界限的消失,文学失去主宰者,网络的开放性使作者、编辑等等曾经是取舍文字的权威被冷落,而更多的话语权传递给了大众,让人们在众生喧哗中塑造彼此并诠释文学。也正是开放性、平民化的特点,使网络成为双刃剑,人们戴上虚拟的面具后可以自由创作,也可以进行随意的情感表达,传统文学中“文以载道”的功能也随之被解构,我的文学我作主,文学不为道德教化服务,甚至不为人生、为情感、为文字、为艺术而文学。戴上面具的环境不提供人们谈论严肃、认真、沉重的话题的氛围,而是提供了众声喧哗与狂欢的场所,如此看来,网络文学中充斥着宣泄、暴力、色情、调侃、戏谑等不受羁勒的内容也不足为奇了。所以,虽然网络作为新兴媒介的确实现了大众创作的平等和方便,然而网络已经对文学话语进行了革命性的重构,并且由此带来的对文学的神圣性和严肃性的消解应该引起重视文学担当的人们的深思[2]

网络媒介的勃兴颠覆了传统的写作方式,也新兴了一种传播出版方式,即在网络上发表文字,并根据点击率重新印制出版。而以网络为土壤的此类文学的题材、主题以及写作方式也因网络的特点而发生变化。网络传播的大众化、快捷性不仅为阅读带来方便和普及,而且还伴随着主题的浅显化、内容的通俗化,以便适应当下文化的快餐式消费以及文学的图解式阅读[3]。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迎合与媚俗的大兴其道、专业人士及权威机构失语的尴尬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担当逐渐消逝的焦虑。


三、大众传媒语境中文学的愉悦与焦虑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宝贵的精神和情感诉说与交流的载体,只要有人类存在,有人类对生活和情感的生生不息的表达欲求而不是麻木和平俗的碌碌无为的生存状态,文学便不会消亡,而是随传播媒介的变化而发展。大众传媒的出现,无论是影像媒介还是网络媒介都以其便易性、快捷性、开放性、自由性等优势不可避免的促使文学的相应变革,无论是文学形式、创作手段还是作品的主题内容甚至读者阅读方式及阅读兴趣等都在发生转变,从而促使一些旧的文学形式的消亡和一些新的文学形式的产生,由此也改变了文学的外在语言符号、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首先,电子媒介的发展实现了大众媒介与传统的纸媒介并存的态势,改变并丰富了人们的文学阅读与欣赏的形式和观念。其次,大众传媒实现了作者创作和读者阅读的方便与自由,并使二者身份和地位的置换变得容易,文学再不是高不可及的精英范本,而是任何人只要愿意便可触及的大众版面。文学创作从权威圣坛个体行为被拉到大众狂欢的群体意识,使大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击碎了印刷时代和纸媒介时代所形成的种种壁垒,使文学回归到民间,在此过程中大众传媒功不可没。

种种迹象表明,传媒的发展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正面的积极作用是值得媒介及文学本身所愉悦的。然而,大众媒介的发展也使文学作品主题的深刻性、内容的严肃性、欣赏的间接性等方面被忽略。首先,大众传媒在利用其审美的直接性、形象性的特点调动受众各种感官体验的同时,往往也失去了传统的文字符号带给我们的模糊性、朦胧性、间接性的思索和审美空间,而这种空间正是受众独特个体经验的表达与领悟的场所。瞬间和直接的文字表达或影像呈现带来了闲散、轻松、直接的审美快感,同时也带走了我们本应沉入、绵远、深邃的思维情致。其次,大众传媒在带来作者和读者狂欢时代的同时,也使文学自身应有的导向性、理论性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灌输缺失。大到人类、国家、民族的兴亡衰败,小到一个群体、个体的成败得失几乎都需要正确的意识形态的支撑和引导,文学虽不至于“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但也要起到对社会思想及人类情感层面的引导与感化的作用。而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文学狂欢带来的不仅仅是兴奋,在激情之余往往留下的是因缺失文学应有的审美体验、思想内涵、精神品位所带来的些许无助和迷惘。

总之,文学的发展是靠人类对精神生活的追寻程度、文学家的良知、客观世界的变化以及读者的审美需求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大众媒介的发展可以改变文学的传播方式与生存模式,但对文学本身应有的终级诉求及价值担当的使命并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当前多重价值观念并存、多种传媒方式共生的语境下,需要作家和读者、市场及媒介共同肩负起捍卫与救赎的重任,让大众传媒真正成为文学发展的建设者和催化剂而不是破坏者或掘墓人。



参考文献

[1] 李炜.百家讲坛的意义——兼议大众媒介对优秀文化的传播[J].中国电视,2006(5)70-72.

[2] 李红秀.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后现代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147-150.

[3] 于凤静.被批量生产的文学——论新人类文学与媒体之关系[J].当代文坛,2006(4)103-106.


原载:《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8 08:28 , Processed in 0.11212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