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11-27 | | 四百万言巨作演绎中国翻译通史三千年 翻译是人类文化互通的舟桥。湖北教育出版社以出版翻译学专著在学界和业界颇有影响,经历时八年精心运作,新近又推出国家“十五重点出版工程”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该书由安徽大学八十高龄的马祖毅教授主著,上起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下迄公元2000年,分古代卷和现当代卷两大部分。计古代卷1册,现当代卷4册,全书共415万字。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首先,客观展现了中国翻译源远流长。这是我国自有翻译以来,第一部详实阐述历代翻译活动、翻译门类,揭示翻译发展规律的重要史学著作。本书除综述历代翻译情况外,重点介绍中国翻译史上的四大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两次西学翻译以及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的翻译。至于翻译门类,则有宗教文献的翻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翻译,并突出外国文学方面的翻译。该书是翻译理论的重大成果,标志着翻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其次,真实体现了中华各族的文化创造。该书高度重视并梳理了国内少数民族的翻译活动,介绍了历史上党项政权(西夏)、契丹政权(辽)、女真政权(金)、西藏吐蕃时期和新疆维吾尔族使用察合台维吾尔语时期的翻译活动以及现当代国内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互译活动。表明中国翻译史既是国际文化互通的结果,也是国内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
此外,对国人外译汉籍的情况也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公元六世纪就有国人奉命将汉文经籍译成突厥文与梵文作为礼品外送,这种翻译扩大了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与世界的影响。这对当今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翻译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该书在各有关门类的翻译介绍中也予以相应的阐述。该书史论结合,资料翔实,脉络清晰。这部通史的出版,对三千多年的翻译历史作了最好的总结与概括,既填补了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也是一部填补中外文化交流,民族文化交流空白的大型文化史书,也是外国汉学家和翻译工作者研究、了解中国翻译历史文化的重要书籍,更是出版界对翻译学术做出的新贡献。(一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