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羲之·王献之年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9 10:5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羲之·王献之年表.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 年) 王羲之一岁
此年仍处于八王之乱中,河间王乂、成都王颖举兵讨太尉、长沙王义。
惠帝逃出洛阳。陆机、陆云为成都工颖所杀,陆机有《平复帖》传世。
王羲之生于此年,有陶弘景《真诰·注》、尚杲《瀑布山展墓记》、张怀瓘《书断》为证。

惠帝永安元年(304 年) 王羲之二岁
匈奴人刘渊称大单于, 建汉国,称汉王。
李雄称成都王。

惠帝永兴二年(305 年) 王羲之三岁
王羲之父上旷,原为丹阳太守(治所在南京),在此年十二月 右将军陈敏反晋攻秣陵时,弃官而逃。

永兴三年(306 年) 王羲之四岁
东海王越入洛阳先后杀七王,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结束。
十一月惠帝被毒杀,司马炽即位,为怀帝。
王雄称帝,国号大成。
怀帝永嘉元年(307 年) 王羲之五岁
王旷首建过江之策。
王导携钟繇《尚书宣示表》过江,后传羲之。

永嘉二年(308 年) 王羲之六岁
刘渊称汉帝,以蒲于(今山西隰县)为都。

永嘉三年(309 年) 王羲之七岁
王羲之父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与刘聪交战,超、融阵亡,而告失败。从此上旷行踪、史无记载,后人有多种猜测。
王羲之此年开始学习书法,卫铄为启蒙老师。

永嘉四年(310 年) 王羲之八岁
王敦奔建邺琅邪王睿处。睿任其为安东军谘祭酒。
汉刘渊卒,于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自立为帝。

永嘉五年(311 年) 王羲之九岁
六月汉刘曜等陷洛阳,俘怀帝并将其押迁平阳,杀晋官,掘诸陵。
中原十族南迁,十二月镇军长史周■投奔琅邪王睿,并见王导。

永嘉六年(312 年) 王羲之十岁
过江士族名流王导、周■等于新亭饮宴。
王羲之伯父王庾为鄱阳内史。

永嘉七年(313 年) 王羲之十一岁
晋怀帝被汉刘聪杀害。太子司马邺在长安继位,为■帝。任琅邪王睿为左丞相。为避司马邺之讳,八月改建邺为建康。

憨帝建兴二年(314 年) 王羲之十二岁
传王羲之发现父亲枕中《笔论》,书大进。卫夫人说:"此儿必见用笔决也,妾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建兴三年(315 年) 王羲之十三岁
"年十三,尝谒周颌,■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先割啖羲之,由是始知名。"(《晋书·王羲之传》)

建兴四年(316 年) 王羲之十四岁
十一月刘曜进兵关中,陷长安,愍帝降,被解押至平阳,西晋灭亡。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 年) 王羲之十五岁
三月司马睿在建康即晋王位,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十二月愍帝被刘聪所杀。

建武二年(318 年) 王羲之十六岁
三月晋王睿称帝,为元帝,改元大兴。
王羲之以伯父王廖为师学习书画。

大兴二年(319 年) 王羲之十七岁
六月,汉上刘曜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冬,石勒称大将军。赵王(史称后赵)。

大兴三年(320 年) 王羲之十八岁
祖逖胜后赵兵,收复雍丘(今河北杞县),黄河以南归晋。
谢安、孙绰,郗昙、司马里生于此年。

大兴四年(321 年) 王羲之十九岁
祖逖因北伐无望,忧郁病发,卒于雍州。

永昌元年(322 年) 王羲之二十岁
正月王敦举兵于南昌,东进建康,王导率宗族二十余人,每旦诣台待罪。
王敦攻入石头城杀周■、戴渊、刁协,刘隗投奔后赵。
元帝卒,太于绍继位,为明帝。王导辅政。
王■卒。

明帝太宁元年(323 年) 王羲之二十一岁王导为司徒,郗鉴为尚书令。
郗鉴向王导求婿,王导令前来的门生任选,当时正坦腹东厢的王羲之被选中。

太宁二年(324 年) 王羲之二十二岁
六月工敦再次反晋,王导、郗鉴等讨敦。七月王敦病逝。其官兵溃散。

太宁三年(325 年) 王羲之二十三岁
明帝卒,五岁太子衍继位,为成帝。庾氏太后(庾亮妹)临朝。
王导、庾亮辅政。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在此年前后。

成帝咸和元年(326 年) 王羲之二十四岁
《晋书》本传云:"在郡两年而苏峻作逆。"苏峻作逆在咸和二年十一月,七推该是此年。

咸和二年(327 年) 王羲之二十五岁
十一月苏峻、祖约以讨庾亮为名反晋。
十二月徙封琅邪王昱为会稽王。

咸和三年(328 年) 王羲之二十六岁
王羲之为会稽王(昱)友。
二月苏峻陷建康。五月苏峻迁帝于石头城。陶侃、温峤、庾亮等讨伐苏峻。九月苏峻战死。

咸和四年(329 年) 王羲之二十六岁
诸军破石头城,杀苏峻弟苏逸。祖约奔石勒。
石勒取长安,前赵灭亡。

咸和五年(330 年) 王羲之二十八岁
石勒称皇帝,以祖约不忠于晋为名,杀祖约。
王坦之生。

咸和六年(331 年) 王羲之二十九岁
后赵兵侵犯武进、安县(今江苏太仓),被郗鉴击退。咸和七年(332年) 王羲之三十岁
王羲之由会稽王友,改授临川太守。
晋襄阳再次为后赵兵陷。

咸和八年(333 年) 王羲之三十一岁
七月,石勒死,子弘立,石虎自为丞相。

咸和九年(334 年) 王羲之三十二岁
王羲之应征西将军庾亮召请,赴武昌,任参军,累迁长史。
石虎自立为天王。

咸帝咸康元年(335 年) 王羲之三十三岁
晋大旱,会稽出现人食入现象。

咸康二年(336 年) 王羲之三十四岁
王羲之叔父、尚朽仆射王彬卒。

咸康三年(337 年) 王羲之三十五岁
王羲之于吴兴为官在此年前后,慕容■称燕王,史你前燕。

咸康四年(338 年) 王羲之三十六岁
王导为太傅,后为丞相,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
庾亮与郗鉴笺,起兵废王导,郗鉴反对,事未成。

咸康五年(339 年) 王羲之三十六岁
七月王导卒。八月郗鉴卒。

咸康六年(340 年) 王羲之三十八岁
正月,庾亮卒。庾亮临终前"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咸康七年(341 年) 王羲之三十九岁
王羲之卸任江州刺史,由王允之接任。
王羲之《敬伦帖》书于此年。
王羲之从兄三彬之子王兴之《王兴之墓忐》书于此年,此墓志1965 1 月于南京出土,井引发了关于《兰亭序》真伪的笔战。

咸康八年(342 年)王羲之四十岁
成帝卒,康帝继位。瘐冰、司马昱辅政。
王羲之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王允之卒。

康帝建元元年(343 年) 王羲之四十一岁
七月庾翼(稚恭)准备北伐。
王羲之有《稚恭进镇帖》,赞赏庾翼北伐主张。帖称:"伏想朝廷清和,稚恭遂进镇,东西齐举,想克定有期。"

建元二年(344 年) 王羲之四十二岁王献之一岁
康帝卒,子聃继位,是为穆帝,年仅两岁,褚太后临朝称制。
庾冰卒。
王献之生。

穆帝永和元年(345 年〕 王羲之四十三岁王献之二岁
庾翼卒。
《颜谦妇刘氏墓志》刻于此年。

永和二年(346 年)王羲之四十四岁王献之三岁
会稽王昱辅政,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桓温出兵攻蜀。
王羲之与谢安(有人认为是谢尚)并登冶城,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永和三年(347 年)王羲之四十五岁王献之四岁
桓温攻克成都,李势降,成汉亡。周抚留为益州刺史。
会稽王昱为抗衡桓温引殷浩参朝政。
王羲之为护军将军。《答殷浩书》、《严君平帖》。《谯周有孙帖》书于此年。

永和四年(348 年)王羲之四十六岁王献之五岁
桓温加征西大将军。
《王兴之妇墓志》即《王兴之墓志》的另一面刻于此年。永和五年(349年) 王羲之四十七岁王献之六岁
有人认为王羲之与谢安共登冶城在此年。
后赵石虎称帝。
卫夫人卒,享年七十八岁。
王羲之《司州供给帖》、《司州疾笃帖》、《太常司州帖》书于此年。

永和六年(350 年)王羲之四十八岁王献之七岁
王羲之苦求于出守宣城郡,未获朝廷准许。永和七年(351 年) 王羲之四干九岁王献之八岁
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王献之从父学习书怯,王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辞郡帖》、《恭命帖》、《此郡帖》等书于此年前后。

永和八年(352 年) 王羲之五十岁王献之九岁
王羲之劝阻殷浩北伐,未能奏效。有《与会稽王笺》、《遗殷浩书》。
王羲之引孙绰为右军长史。
王羲之认为自己在书法上"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
王献之观门生■蒲,曰:"南风不竞"

永和九年(353 年)王羲之五十一岁王献之十岁
殷浩不听王羲之劝告再次北伐,结果大败。
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郗昙、王献之等四十一人,于山阴之兰亭修祓禊,大家饮酒赋诗。王羲之为诗集作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亦称《临河序》)。

永和十年(354 年)王羲之五十二岁王献之十一岁
东土饥荒,王羲之开仓赈贷并致书谢尚。
王述力扬州刺史。王羲之轻视王述,耻为其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人为时贤所笑。"
王羲 之书《运民帖》。
桓温以殷浩失败为由,上疏废浩为庶人。恒温独揽大权。

永和十一年(355 年) 王羲之五十三岁王献之十二岁
王羲之称病去郡,三月告誓于父母墓前。从此归隐,尽山水之游,■钓为娱。
与周抚《今在田里帖》、《来禽帖》、《吾前东帖》等,书于此年前后。

永和十二年(356 年) 王羲之五十四岁王献之十三岁
七月桓温自江陵北伐,八月收复洛阳,修复诸陵。
王羲之书有《旧京帖》、《丧乱帖》、《破羌帖》等。

升平元年(357 年) 王羲之五十五岁王献之十四岁
王羲之辞官后,与道士许迈交往甚密,共修服食,采药不远千里,游名山,泛沧海。
王羲之书《旦夕帖》在此年。
谢尚卒。王修卒。钟繇《宣示表》随葬。

升平二年(358 年) 王羲之五十六岁王献之十五岁
王献之劝其父王羲之改体。
晋会稽王昱任谢万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都督、豫、冀、并四州诸军事,王羲之书《与桓温笺》,《昨得熙书帖》、《贤室委顿帖》、《群从凋落将尽帖》等。
王羲之《与桓温笺》指出谢万无军事才能,不堪重用。后又致书谢万,劝其与士卒同甘共苦,谢万未纳。

升平三年(359 年) 王羲之五十七岁王献之十六岁
谢万、郗昙攻燕,大败,谢万致书王羲之云:"惭负宿愿"。王羲之答书:"此禹汤之诫"

升平四年(360 年) 王羲之五十八岁王献之十七岁
谢安从兄谢尚逝世,弟谢万破废。谢安为谢氏家族始出仕,官为桓温征西司马
王羲之《谢司马帖》书于此年。

升平五年(361 年) 王羲之五十九岁王献之十八岁
穆帝卒,成帝长子丕继位,为哀帝。
王羲之致周抚《登汶岭帖》、《年垂百顺帖》书于此年。
王羲之卒。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嘱不受。

东晋哀帝隆和元年(362 年) 王献之十九岁
二月燕派吕护攻洛阳,桓温派兵前救。七月吕护阵亡,燕退兵。

哀帝兴宁元年(363 年) 王献之二十岁
桓温以征西■郗超为参军。王■为主簿。
王献之兄王徽之为桓温参军。

兴宁二年(364 年) 王献之二十一岁
桓温为扬州牧。
葛洪卒。

兴宁三年(365 年) 王献之二十二岁
二月■帝卒,弟奕继位,为废帝。
王彪之为尚书仆射。
益州刺史周抚卒。
王献之与郗道茂结婚。

海西公太和元年(366 年) 王献之二十三岁
著名僧人支遁(字道林)卒。

太和二年(367 年) 王献之二十四岁
王献之为州主簿。

太和三年(368 年) 王献之二十五岁
尚书令、卫将军王述卒

太和四年(369 年) 王献之二十六岁
桓温攻燕初胜,燕求救于秦,后桓温大败,秦王攻洛阳。
王献之为秘书郎,后转丞。太和五年(370 年) 王献之二十六岁
正月秦王攻入洛阳,前燕亡。
王献之弟子羊欣生。

简文帝咸安元年(371 年) 王献之二十八岁
会稽王显即位,为简文帝。
桓温杀殷涓(殷浩之子)、庾倩、庾蕴、庾柔等。
王献之与简文帝书十纸,题曰:"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

咸安二年(372 年) 王献之二十九岁
简文帝卒,太子曜继位,为孝武帝。
王献之选尚新安愍公主,与原配郗氏离婚。
王献之为桓温画扇,笔误落,改画乌■■牛。
王献之尝经吴郡,直驱顾辟疆名园。

孝武帝宁康元年(373 年) 王献之三十岁
桓温卒。

宁康二年(374 年) 王献之三十一岁
王献之《卫军帖》书于此年。

宁康三年(375 年)王献之三十二岁
五月王坦之卒,临终致书谢安,仍为国担忧。

太元元年(376 年) 王献之三十三岁
王献之被谢安请为长史。
王献之《奉对帖》书于此年。

太元二年(377 王献之三十四岁
王彪之、孙绰、郗超皆卒于此年。
王献之《授衣帖》书于此年。

太元三年(378 年) 王献之三十五岁
七月太极殿落成,谢安请王献之题榜,遭王献之拒绝。

太元四年(379 年) 王献之三十六岁
二月前秦陷襄阳,五月陷盯胎。六月晋军收复盱眙、淮阴。太元五年(380年) 王献之三十七岁
王肃之为膘骑府谘议。

太元六年(381 年) 王献之三十八岁
王献之为建威将军、吴兴大守。

太元七年(382 年) 王献之三十九岁
十月秦苻坚会众臣商讨攻晋事宜。

太元八年(383 年) 王献之四十岁
八月秦苻坚率兵近百万自长安南下攻晋。十月淝水之战,晋兵以少胜多获大胜。谢安临危不惧,潇洒自若,传为美谈。

太元九年(384 年〕 王献之四十一岁
王献之之女王神爱生。

太元十年(385 年) 王献之四十二岁
王献之为中书令。
谢安卒,对其赠礼有异议,上献之、徐邈上疏,陈述谢忠勋,孝武帝遂加殊礼。

太元十一年(386 年) 王献之四十三岁
王献之《地黄汤帖》书于此年。
王献之卒,卒前,家人为其上章首过,问其有何得尖。对曰:"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附:《王羲之年表》

作者:潘德熙
著录:上海《书法》杂志1982年第二期

晋太安二年癸亥(三○三年)王羲之生。一岁。
王羲之,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祖王正,官尚书郎;父王旷,官淮南太守;司徒王导,为其从父。
   按《晋书.王羲之传》(以下称本传):“(羲之)年五十九卒”。未言卒于何年。关于他的生卒,所见有如下一些说法:
(一)晋大兴四年(三二一年)—晋太元四年(三七九年)。此说系据羊欣《笔阵图》:“三十三岁书《兰亭序》”推得。但据本传:“(羲之)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按周顗为王敦所杀,时在永昌元年。(三二二年)。而按羊欣的说法,则周颉被害时,王羲之年才周岁,不可能有气“谒周”之事。疑羊说有误。
(二)晋太安二年(三○三年) —晋升平五年(三六一年)。此说始见于唐张怀瓘《书断》:“(羲之)升平五年卒,年五十九。”此说又为《历代名画记》所引,《东观余论》、《广川书跋》并据此。又陶弘景《论书启》有“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之语。按王献之(子敬)生于建元二年,至升平五年,年正十八,与张说合。但此说清人鲁一同曾提出质疑:
一、《右军集》有《桓公以江州还台帖》,而桓温自江陵入朝,是兴宁二年(三六三年)七月事;其移镇姑孰则在兴宁三年(三六四年)二月,“于是固让内录,遥领扬州,故谓之"还台"。升平以前,未尝有还台事也。”
二、郗昙卒于升平五年,《晋书.郗愔传》说,愔自昙卒“益无处世意。在郡优游,颇称简默。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凄心绝谷,修黄老之术”士气内世说锣载右军与王敬仁、许玄度并善。二人亡后,右军为议论更克,孔岩诫之云云。鲁认为“详其年月,许后郗昙卒,王又后许,优游盛于当年,周旋称其畴昔,进退相准,不当与重熙(郗昙)同年殂谢稔矣”。
(三)晋永嘉元年(三○七年)—晋兴宁三年(三六五年)。此说见清人鲁一同《右军年谱》他的根据除已见前引外,主要是《十七帖》中有“足下年政七十耶?……吾年垂耳顺”等语,他说:“相传《十七帖》云乃逸少与周益州,历代鉴别,殆无异论。”“益州名抚,镇蜀二十年,卒于兴宁三年六月。据此,则”年垂耳顺“正五十九岁,逸少之卒,又不得至兴宁三年之后矣。”
此外,尚有人据《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王羲之生于晋光熙元年(三○六年),卒于晋兴宁二年(三六四年)。但此文系后人伪托,实不足为据。又近人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说王羲之生于晋太安二年(三○三年),卒于太元四年(三七九年),如此,则王羲之享年应为七十七岁,与本传不合,且未详其根据。
以上数说中,张怀瓘说历为前人所引,征以献之行年,多有合处,故本表据以编年。鲁一同之说虽系旁证推论,颇能成理,故亦附见,以供参考。

晋永嘉元年丁卯(三○七年)五岁。
按清人鲁一同以为王羲之当生于此年,较张怀瓘说生卒各推迟四年,见其所着《右军年谱》。

晋永嘉三年己巳(三○九年)七岁。
始学书。

晋建兴二年甲戌(三一四年)十二岁。
获其父枕中所藏前人笔论。父又语以大纲,书法因而大进。按见《笔势传》。又《书史会要》:“王旷(羲之父),导从弟,与卫世为中表,故得蔡邕笔法于卫夫人,以授羲之。

晋建兴三年己亥(三一五年)十三岁。
曾谒周顗,为顗所重,于是始知名。按见本专。

晋永昌元年壬午(三二二年)二十岁。
是年郗鉴拜领军将军。王羲之娶郗鉴女,当在此顷。按本传:“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 遂以女妻之。“又《王氏谱》:“郗夫人名璇,字子房。“《在穷记》:”郗夫人王羲之之妻也,甚工书。”

晋咸和九年甲午(三三四年)三十二岁。
是年庾亮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将军。王羲之参庾亮军事当在此顷。

晋咸康四年己亥(三三九年)三十七岁。
外舅郗鉴卒。按见《晋书·成帝纪》晋咸康六年庚子(三四○年)三十八岁。
是年庾亮卒。亮临终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因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晋建元二年甲辰(三四四年)四十二岁。
第七子王献之生。按《书断》:献之“太元十一年卒于官,年四十三。”又《新语注》以为太元十三年卒,年四十五。卒年有异说,但其生年则一。

晋永和四年戊申(三四八年)四十六岁。
是年殷浩以江州刺史五羲之为护军。十二月书《乐毅论》。按《书断》:“子敬五六岁,时学书.右军潜于后掣其笔不脱.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遂书《乐毅论》与之。”(按是年王献之五岁。)

晋永和五年己酉(三四九年)四十七岁。
是年卫铄(茂猗)卒。按《书断》:“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也。隶书尤善,规矩钟公。……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又《西溪丛语》:“卫夫人,王逸少师。善钟法,能正书,入妙能品。王子敬年五岁,已有书意,夫人书《大雅吟》赐之。”

晋永和六年庚戌(三五○年)四十八岁。
自护军出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晋永和八年壬子(三五二年)五十岁。
有与殷浩书,谏北伐。按本传:“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

晋永和九年癸丑(三五三年)五十一岁。
三月三日与太原孙统等共四十二人,宴集于山阴之兰亭。书《兰亭集叙》。又与殷浩书,谏再北伐。

晋永和十一年乙卯(三五五年)五十三岁。
称病去会稽郡。于其父母墓前自誓。书《告誓文》。

晋永和十二年丙辰(三六六年)五十四岁。
为王敬仁书《东方朔画赞》。

晋升平二年戊午(三六八年)五十六岁。
时谢万为豫州都督,矜豪傲物,以啸咏自高。王羲之致书诫之。晋升平三年己未(三五九年)五十七岁。是年王洽卒。王献之谏父改体.当在此顷。按:王洽,字敬和,导第四子,隶、行,草入妙。升平三年卒,年四十四。羲之尝云。“弟(指洽)书遂不减吾。”又《书估》:“子敬年十五、六时.常白逸少曰:“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颇异诸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逸少笑而不答。”按是年王献之年十六。

晋升平五年辛酉(三六一年)五十九岁。
王羲之卒。按见《书断》。又陶弘景《论书启》:“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仿此人(代书人)书,故遂成专工相似。”按是年王献之年十八。

晋兴宁三年乙丑(三六五年)
清人鲁一同以为王羲之当卒于此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3:27 , Processed in 0.1746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