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思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30 01:2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思想
作者:李小山   

  十多年前,我与一位同事合著了当时第一本《中国现代绘画史》,由于写作时间比较匆忙,加之学识和能力不足,书中疵点多多。回过头再看,不光是我们写作的准备与水平存在一定问题,写作的环境和氛围也不尽理想,原由无须赘叙,开放和进步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不单是整个社会需要交付足够的学费,就个体而言,很多时候大约只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做那些投入大量精力却无几多回报的无用功。

  一段时期以来,不断有朋友和同行建议我重写或者修订此书,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动过这个念头。今年,在我写完一本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小册子后,突发奇想觉得我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来书写这段历史。近几年有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书籍越出越多,它们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了研究的学术水准,自然是好的,但我仍感到有诸多不满——这是因为,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领域的事件太繁复太庞杂,任何一个环扣都非孤立,任何一种线索都可能牵出一团乱麻,这无疑造成了论说的困难,——我看到多数论者要么就事论事陷于史料堆积,而缺乏综观历史的目光,要么只凭臆想出的某种历史“规律”,将艺术史与社会史政治史合而为一,而失去艺术自律的价值。

  就我眼下翻阅的各种资料看,整个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有三个要点未被论者注意,1,思潮大思想;2,创作大于理论,3,事件大于作品。这似乎带有宿命的意味——大家知道,二十世纪中国所发生的一切,都与世界形势环环相扣。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传统中国比较,现代的中国是国际大家庭中的中国,因而她内在的各种细微变化都和外因的推促密切联系着。假使把这一点当做前提,那么,我们谈论艺术及艺术以外的事物就具有了一定的范围。——尽管,艺术发展演变的轨迹离不开社会背景,并且在很多时候,背景的作用比艺术的自律对艺术更重要,但这不足以证明艺术可以被背景吞并。恰恰相反,在我们谈论艺术时,它所折射的种种社会(时代)特征在它身影中都能够找到对应。

  按曾经流行的说法,二十世纪的中国是在“刺激—应变”模式中发生变化的,作为一个时代主题,它是否成立?——很多情况下,“我们”若缺少了“西方”的现成版本,缺少了某种可以借用和模仿的对象,还剩下多少能够提供给时代以新的艺术生命?毫无疑问,传统艺术到了二十世纪已经与时代脱节太远——尽管从表面看,它仍然具有生存的广阔基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更多地满足着社会需要,但这只是事物运行惯性的一个具体例子,就艺术史意义而言,它的价值是大受怀疑的。几乎在一切方面,“西方”的影响才真正具有实质性制约作用。如果“我们”不从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角度看待它,其实并不让人难以接受,这是当代世界普遍化的事实。无论是地区的划分,还是国家的身份,包括文化类型的定性,都是以西方为中心和转轴的。正如马克思早就说过的,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所展示的是后者未来的发展图景。自然,任何事物都有差异,差异和不平衡才是造成人类文明丰富多彩的根源,宗教、艺术等文化现象永远不可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西方潮流也永远冲不垮非西方国家的隐蔽而坚固的堤坝。——所以,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发展演变不过是刚刚拉开的序幕,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我把写作本书的重点放在对二十中国艺术“思想”的研究上,相对于一般艺术史来说,涉及的内容和意义就有了许多不同。而且我相信,无论是艺术还是其它人文学科,研究者具备什么样的观念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可能性。况且艺术永远处在变化不定的过程中,没有人能够揭示它的本质和真理,作为存在之物,它本身的呈现是最真实的,——但因为这种呈现很容易被某种世俗的习惯所曲解,因此,那种力求排除世俗习惯的言说仍然显得必要。就是说,单单陈述历史“事实”的发生是不够的,还应该指出它何以如此,以及对它予以有力的概括。

  当我谈及上面的三点:思潮大于思想,创作大于理论,事件大于作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首先,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没有产生独创性的有价值的思想,只有各种各样的走马灯似的“思潮”;一些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只在忙于制造和出产“思潮”,以一种运动的方式,一种华而不实的热闹将“思潮”变成流行的时尚,但是潮起潮落,在思想的沙滩上建立不起坚固的大厦。——这一点,不光是艺术界的单个现象,整个人文领域普遍地存在这个问题。其次,由于思潮中推演不出思想,创作就必然地自行其事,远远跑在理论前面。综观中外艺术史,创作牵动理论的事实似乎更为显著,特别是二十世纪,创作的自由度大大增强,而理论却相对地迟钝,但从西方成熟的经验看,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平衡的,——这样的平衡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中几乎不存在,理论比之创作要歉收得多。再者,我们从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整个面貌里,看到的事件要比作品醒目些和有意义些,显然这是由于艺术家和理论共同的兴趣所在,“革命”、“振兴”、“救亡”、“为什么什么服务”,等等,人们肩扛这些大而沉重的主题,艺术的目的性反倒闪闪烁烁,随着每个具体阶段的社会要求而沉浮,艺术家理论家的个人作用显得飘忽不定。这三点,当然不能概括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思想的总体性质,我只是强调被许多人忽视的东西,强调被许多看作是很日常的东西,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部分,“思想”中那些方面被忽视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1:27:21 | 只看该作者
在写作《中国现代绘画史》的导论时,我把艺术家分为“延续型”和“开拓型”这两大类。或许是个人习惯,我希望在写作中灌注一种对事物的概括能力,如我喜欢的“我思故我在”、“上帝死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样的言论,很容易得到内心的热烈呼应。然而,概括本身意味着智力的冒险,存在的一切都是纷繁复杂的,任何概括都可能挂一漏万,一方面也许是判断问题,更多是也许的言说的方式问题。例如“延续型”和“开拓型”的定位就显得过于僵硬,削弱了事实的丰富及细腻程度,——所以,我在后来的写作中倾向于陈述而尽量不做结论不作概括。个人的矛盾其实便是存在的一个缩影,当你偏向一个方面时,你所站的位置很可能与错误一步之遥,而在你偏向另一个方面时你可能已经陷入了错误的泥潭。我们能因为害怕错误而停止思考吗?思考的乐趣和写作的乐趣是一样的,——用萨特的话说,既是存在的考察又是对自身的考察。

  在我准备写作本书时,有一个想法始终高涨不衰,即我应该写出一本有趣而独具我个人色彩的书,——请读者注意,我这么说,并不表示我随心所欲地对待艺术史问题,我不过是想拿我的思考贯注进去,——因为我看到了太多的人云亦云,太多的由资料堆砌而成的“艺术史”,太多的在历史残片里挑挑捡捡而缺乏思想线索的东西……总之,我不愿重复别人的老路,在某种程度上,我宁愿冒“主观”、“独断”这样的风险,也不四平八稳把自己溶化在众人的意见之中。对历史的研究,素来存在各种观点和方法、各种角度和立场,我所阅读的精彩的艺术史、哲学史、社会史、政治史等等,都不是建立那种简单意义上的“客观”、“公正”基础上的。即使我们收集再多的史料,再多的历史故事的细节,或者占有再多的别人未能涉足的历史文献的边角料,是否就构成了完备而有意义的历史知识呢?以康德观点,如果不首先探讨认识的能力和性质,便雄心勃勃叫嚷要去认识世界的本质,就像飞鸟要超过自己的影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在当代,无论是艺术史或旁的什么史,其前沿部分,都体现出了一种对于传统史学的反抗,“客观”、“公正”式的陈述被冰封和库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念泛指成一切历史都是当前的自我意识的历史,——在此我想强调,任何事物都有走向极端而蜕变为荒谬的可能,但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研究的主体更为重视自身的认识能力,而不把着眼点放置在对历史客体的“如实”的陈述上。

  正如那句大家熟悉的话:历史不能假设。当年梁启超直言二十四史不过是帝王的家谱,指的正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史观。而被我们所熟悉的近现代的“正史”是些什么呢?用哈韦尔的话讲,叫做“胜利者的历史”。或者说是“历史真理”如何显现的历史,我们被反复告知,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必然的,什么是该淘汰的。这表明,当历史与意识形态纠缠不清时,就会发生波普尔曾一针见血地戳破的神话——集体话语背后的“扭曲”。

  另一个问题是,谈到艺术史,特别是艺术的“思想史”时,有无必要回答有关“规律”、“真理”等问题?如果我们承认艺术史(包括艺术的“思想史”)是科学的,那么如何处理科学的普遍性在它们之中的运用?因为艺术史(包括艺术的“思想史”)的特殊性并不使其成为普遍性之外的飞地。然而“规律”、“真理”是什么,是不是一旦被“揭示”之后就像石膏那样固定不变呢?并且,对历史的认识,后人是否一定超越前人呢?在这一点上,我接受那个大家普遍接受的观念:没有任何人能够接近并把握终极真理,而只能在相对的范围内和相对的程度上做得更好。“规律”和“真理”不纯粹是冷冰冰的外在客观,不仅是喜马拉雅山和大气层,不仅是历史和社会,存在是囊括一切的,譬如海德格尔那个诗意化的存在理想的预示。

  在我写的一本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小册子里,我用了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时的逻辑:什么是战争?什么是革命战争?什么是中国革命战争?——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和它的“思想”,关键词是什么呢?能否运用这种逻辑的递进关系呢?黑格尔曾强调一切问题其实都是历史问题,意思是对一切问题的考察皆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语境,这是一个著名而重要的观点。维护一般意义上的艺术自律,和将它安置在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角度和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如何,对艺术以及对艺术“思想”的历史发展加以研究,本身就可以看作是某个“历史问题”,它们的线索与形成历史的各种因素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前面提到,二十世纪的中国已经不是传统的中国,不是封闭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她身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或许比我们看到的和想到的更大,——但是从我们身处的现实看,这种变化仍然是缓慢的和表面的。几朵浪花不说明事物的真正潜流,那么我们深入到什么样的尺度才能把握真正的潜流?我记得十四世纪日本的一个统治者说的:世界是世界的世界。我还记得苏东坡说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的,回到原先的说法,看待事物取决于角度和立场,没有无边无际的观点,也没有没有范围的思想。如何把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思想”安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与观看者自己的位置有关。我读过张岱年先生的一段话:儒家强调两点:一是人格独立、意志独立,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是主张个人对社会要有责任心。另外我还读过李学勤先生的一个观点:中国学术的核心是经学。两位前辈都有自己的位置,然而我想,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提供给学术的东西不是垄断,而是个人的“意见”,甚至这样的“意见”与实际情况有比较大的出入。——这一点,正是我对自己和写作的要求,面对的事物可以千差万别,但对学术的态度却该具有基本的底线。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艺术将会如何?这比我写作此书所面临的问题要大得多,我们能预见什么呢?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不少人预见二十世纪的艺术将会如何如何,结果无不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即便像辩证法大师恩格斯,面对他的时代的先进枪支,也竟发出感叹,以为先进得快要到头了。经过二十世纪的人应该更加懂得,一切事物的局部都可能发生在我们的预见之外,一切具体的东西都会随时间的推移变得不可捉摸。然而,“以往”留给“未来”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因此消失,我相信就大的轮廓而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艺术必然地更加清晰,她的内在矛盾和外部冲突会相对减缓,因为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铺垫,她已逐渐完成了方向的转变,如丹尼尔•贝尔说的那样,通往上帝之城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因为经验的铺垫。——这样的说法尽管抽象,但有助于我们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引领我们少犯错误,经验——也许没有比它更适合当我们的导师了。

  (本文为《思想与思潮》一书的前言,根据会议通知,我觉得此文比较合适,故寄上作为我的会议论文,特此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3:01 , Processed in 0.0632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