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为-孝南特校-同仁们搜转此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9 06:5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十五年我国全纳教育研究概况探析
黄晓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州  510631)
[摘  要] 本文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近十五年我国全纳教育研究历程及其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的梳理。在对全纳教育含义、内涵和理念以及全纳教育研究历程进行综述后,探讨了全纳教育关注的几个问题:全纳教育与特殊教育及“随班就读”,全纳教育与普通教育及以全纳教育视角看教育问题,全纳教育思想与各科教学,全纳教育下的课程与教学观及其改革,全纳教育实施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关键词]   全纳教育;研究概况;研究问题;全纳教育视角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在这次大会中,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此后,全纳教育作为国际教育民主化一大潮流,受到多个国家教育的重视,并开展相关教育实践。全纳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2009年4月,首届中国全纳教育大会在山东潍坊召开,最后提出了《中国全纳教育潍坊共识和建议》。[2]
中国较早的学者陈云英、彭霞光等对全纳教育作了相关的研究。彭霞光于1994年介绍了美国的全纳性教育实践的一些情况[3],陈云英结合中国特殊儿童 “随班就读”教改实验,对如何在中国进行全纳教育进行探索[4]。经过十几年,我国的全纳教育研究得到较快发展。以“全纳教育”为关键词,至今为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可搜索到546篇文献,3篇[url=]中国博士学位论文,30篇[/url][ur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url]。同时一些专门论述全纳教育的著作和译作也陆续出现,如黄志成著《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2002),陈云英译《全纳教育共享手册》(2004),范晓慧译《全纳教育与教师发展》(2008)等。[5]从研究的主体看,主要是特殊教育和比较教育,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科教学也参与进来。
全纳教育体现的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对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近十五年我国学者的全纳教育研究探析,对把握全纳教育,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以及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应该有一定的意义。
一、   全纳教育的含义、内涵和理念
虽然《萨拉曼卡宣言》是首次在国际文件上使用了“全纳教育”这一词,但是却没有给予全纳教育确切的含义。[1]由于不同学者关注的角度不同,对全纳教育这一含义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后来的研究中,很多中国学者都引用外国一些著名学者的观点。彭霞光认为,全纳性教育是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内教育所有学生((LUSTHAUS£ FOREST,1985)。他进一步解释,全纳性教育指无论残疾儿童有何种残疾,也无论他们的残疾程度如何,他们都必须在正常学校的正常班级内接受所有的教育。[2]杨春增等认为,新西兰教育家大卫·米切尔把它表述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自身需求,最大限度地缩小他们与同龄人的距离的一种教育过程”,“使所有特殊儿童通过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成为社会的一员。”这一界定是比较科学的。[6]黄志成介绍了国外学者的三种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1.美国的全国全纳教育重建中心将全纳教育定义为:给所有学生(包括严重残疾的学生)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
2. 英国的全纳教育研究中心认为: 全纳教育指的是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的共同学习。
3.英国的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Tony Booth)认为:全纳教育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是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和团体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7]
黄志成认为,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8]
邓猛、仲建维等学者也归纳了外国学者关于全纳教育的观点。[9][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中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是: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周满生认为,全纳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通路,是满足所有儿童、青年、成年个性化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侧重于易受伤害的、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11]
从各位学者对全纳教育定义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全纳教育的内涵,以及所体现的理念。王培峰、于炳霞等人从全纳教育产生的背景、目的意义、实践等方面考察认为,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内涵。[12]仲建维认为,全纳教育的伦理基础是公平、平等民主理念,“公正和平等是支撑全纳教育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13]冯铁山借助系统论的原理,从国家宏观教育主体、学校主体层面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层面诠释了全年教育的现代内涵。[14]雷江华通过解读萨拉曼卡宣言,认为,全纳教育的理念是教育机会均等。[15]黄志成认为,“加强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是对全纳教育理念的诠释。[1]他从全纳教育的人权观、平等观、民主观、价值观和课程教学观探讨了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8]
从多位学者对全纳教育的内涵和理念的探讨中,可以看出全纳教育的内涵和理念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但教育公平或平等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正如冯永刚认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不仅是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且也是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16]
二、全纳教育研究的历程概况
1994年至今,可以把中国学者对全纳教育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4-2000,第二阶段为2001至今。第一阶段对此相关研究较少,并多把全纳教育聚焦于特殊教育上,思考较多的是全纳教育如何促进特殊儿童的教育以及对随班就读的探索。这一阶段多把全纳教育翻译为“全纳性教育”。第二阶段中,以黄志成的《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为代表,丰富了对全纳教育的理解。他解读了国外学者,特别是托尼·布什(Tony Booth)教授对全纳教育的观点,把从探讨特殊教育领域的问题转到解决普通教育的问题上。[1]此后,对全纳教育的探讨范围不断拓展。这一阶段几乎不出现“全纳性教育”,而以“全纳教育”代替。
而无论在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对外国全纳教育的研究都占有很大分量。外国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比我国早,进展较快,规模较大,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我国“全纳教育”这一个概念也是首先从西方引入。研究早期,彭霞光、邓猛等人介绍了美国的全纳教育一些情况,[2][17]黄志成重点介绍了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全纳教育,为我国全纳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视野。[18] [19] [20]
随后我国学者在研究外国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多个方面对全纳教育进行探索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全纳教育的含义,理念和内涵的研究,全纳教育下的特殊教育、普通教育,对全纳教育下课程与教学改革等进行探讨,以全纳教育为视角来看其他教育问题,以及对我国全纳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等等。
三、全纳教育的主要研究问题
(一)全纳教育与特殊教育及“随班就读”
全纳教育的提出首先关注的是特殊儿童的教育,“之所以一提到全纳教育,人们往往就认为是特殊教育的问题,这是因为全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确实与特殊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关系”。黄志成分析了特殊教育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指出其“第三阶段是以社会学模式占主导,主张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反对将特殊儿童安置在具有隔离性质的特殊学校中,使他们终日生活在残疾人这个狭小的圈子中,不利于残疾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方面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中,特殊教育的形式发生巨大变化,产生‘一体化’的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体化教育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人们转而关注全纳教育。[1]李申申从人格学意义上探讨了全纳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意义,“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融入普通学校之中,与正常儿童一起进行教育,除了弘扬教育平等的原则,还有不可忽视的人格学上的深层意义。”[21]
全纳教育在我国主要实践形式为随班就读。陈云英结合中国特殊儿童 “随班就读”教改实验,对如何在中国进行全纳教育进行探索。他分析了特殊教育的现状,提出全纳性教育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他指出我国可以把全纳性教育的理论转化为三个层次的发展模式,即全纳性教育体系、全纳性学校、全纳性课堂来进行试验。[4]这是较早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邓猛分析了中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研究,指出“我国随班就读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全纳教育模式,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冲突的过程。”[22]丁勇从后现代视野分析了全纳教育对我国随班就读的启示:追求教育公平是开展随班就读必须恪守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世界,是推进随班就读改革的重要方向、目标和主要内容;加强支持体系的建设,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大教育格局,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保证。[23]  
蒋明珠介绍了一所小学的全纳教育实践情况。这所小学以随班就读的具体形式进行了全纳教育思想的尝试。“开展随班就读的同时,提出‘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充分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的办学理念,并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常规工作等方式,给予全纳教育的实践以制度保证。”[24]
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在全纳教育思想下探讨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等的研究较多,具体的实践研究较少。
(二)全纳教育与普通教育:以全纳教育视角看教育问题
黄志成指出,“在教育中提出的全纳思想已被赋予了一种更为广泛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仅仅是对残疾人和有学习困难的人的范围。” [7]全纳教育研究突破特殊教育,进入到普通教育的领域。张宝蓉以全纳教育的视角分析教育公平,提出全纳教育要接纳农村学生、弱势群体、后进生三大被排斥学生,给以教育的平等和公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25]随后相关研究增多。刘琳对学生弱势群体的研究[26],李晓杰、曹培杰等关注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差等生问题[27],吴桂彬探讨了全纳教育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28],李高峰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29],张敏以探究少数民族女童的教育[30]等等。
全纳教育关注普通儿童的教育,特别是易受伤害的群体。周满生认为,全纳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通路,是满足所有儿童、青年、成年个性化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侧重于易受伤害的、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11]
(三)全纳教育思想与各科教学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全纳教育思想来研究各科教学的研究也在增多。诸葛燕涛把全纳教育的思想引入作文点评中,“在作文讲评中运用全纳教育理念,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作文讲评方式,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去倾听他们对其他同学作文的独特感受、体会和评价。” [31]秦克铸,庞云凤等学把全纳教育思想运用到改革地理教育实践中,“学习全纳教育思想,改革地理教育实践,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倡和睦共处,鼓励人人参与,加强互助合作,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地理的不同需求。” [32]此外还有关于全纳教育思想在体育、音乐等具体学科的指导和运用。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全纳教育思想已渐渐得到教师的重视,全纳教育的研究微观化,对促进推广这一思想的发展,使其大众化有一定的意义。
(四)全纳教育下的课程与教学观及其改革
不同学者对全纳教育思想下的课程与教学观及其改革进行了探讨。舒国宋从全纳教育的课程学习观、课程文化观、课程的灵活性、课程开发观等方面阐述了全纳教育的课程观。[33]兰继军等人讨论了全纳教育下的教育原则:主体性原则、教育正常化原则、早期干预原则、成功教育原则、教育平等原则、系统教育原则、个别化教育原则。[34]有些学者讨论了全纳教育下课堂与教学的改革。张茂聪等人探讨了全纳教育课堂管理的重建。结合新课改精神,提出“现代全纳课堂管理的建构应主要着眼于课堂管理认识的提升和教育价值的转换。” [35]艾丽则对全纳教育的评价过程作了分析,提出了全纳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评价过程、评价技术等问题。任静认为,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的,相互欣赏的,相互包容”的。[36]
全纳教育对教师素质、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出新的要求。1998,柳树森就改善师范生知识结构,培养全纳性教育师资做了探讨。[37]虽然这是针对中专师范生培养,但是他是最早提出全纳教育下对教师新要求的学者之一。杨蕾指出,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也成为全纳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实施全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因此,全纳学校必须要制订一整套系统的教师培训和发展的计划,才能真正落实全纳教育。[38]郝振君、兰继军在讨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指出,教师素质问题是实现全纳教育的最关键制约因素,因此实施全纳教育要求教师形成全纳教育的态度、价值和期望;树立民主的教育观;具备教育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基础。[39]
(五)全纳教育实施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基于我国教育现状,在对全纳教育的讨论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如何在我国有效地开展全纳教育等问题。黄志成指出,全纳教育的提出,就是对普通教育的一种挑战,包括对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实践都是一种挑战。[40]具体而言,是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种体制融合对其隔离的挑战,是教育实践的平等与多样化对同一性和统一性的挑战,是全纳、满足所有儿童不同需求观念对排斥、歧视观念的挑战。
杜晓萍特别讨论了全纳教育在中国背景下实践可能面临的文化观念方面的挑战。一是权利意识和法律条令的薄弱,二是正如《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草案)》中所指出的:长期以来,有学习和参与障碍的个体的困难和问题被一种致残性社会所加重,这种社会着眼于有学习和参与障碍的个体的缺陷,而不是其潜力。[41]刘贤伟指出了中国特殊教育政策的不足。他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提出以下的不足:“随班就读政策”权威性和实际法律效力较低,随意性较大;“随班就读”政策没有对特殊教师和专业护理人员的资质及配备方案等做出规定;“随班就读”政策没有对学校用于特殊教的设施设备等做出明确规定,没有相应的特殊教的教学设施及设备等,根本无法保证特殊学生的习需要;没有对“随班就读”班级的学生总数额做出上限规定,也没有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办法、评估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42]
孔明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全纳教育面临的困境。他认为,儿童自身的发展危机、教师期望的影响和同伴的影响会给全纳教育指导下特殊儿童教育开展带来一定的问题。他最后提出了若干问题,涉及到了教育学理想与教育现实冲突,社会学、教育学理想与医学、心理学现实的冲突等。[43] 邓猛、肖非对全纳教育的哲学基础进行批判和反思,指出,“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交织成为各国全纳教育推进过程中的二重奏。” [44]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无论对我国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将会继续进行下去。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对于全纳教育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如何具体实践全纳教育,解决面临的问题会是全纳教育研究的重点。
注释:
[1]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望,2001,(1):51-54.
[2]彭正梅.理解与放飞:聚焦首届中国全纳教育大会[J].世界教育息,2009,(6):20-22.
[3]彭霞光.美国全纳性教育[J].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1994,(3):33-38.
[4]陈云英.在中国发展全纳性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1997,(2):1-4.
[5]过程论视角看全纳教育[J].当代教育研究,2009,(1):
[6]杨春增,赵树铎,徐淑英,陈明月.全纳性教育的理想和现实[J].教育改革,1995,(5):11-14.
[7]黄志成.试论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1,(3):17-22.
[8]黄志成.全纳教育展望——对全纳教育发展近10年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3,(5):29-33.
[9]邓猛,潘剑芳.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几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1-6.
[10]仲建维.全纳教育:定义与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03,(5):34-38.
[11]周满生.全纳教育:概念及主要议题[J].教育研究, 2008,(7):16-20.
[12]王培峰,于炳霞.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J].中国特殊教育,2002,(3): 1-4.
[13]仲建维.公正和平等:支撑全纳教育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 [J].全球教育展望,2002,(5):73-76.
[14]冯铁山.全纳教育内涵的现代诠释 [J].福建论坛,2007,(6):17-20.
[15]雷江华.重读《读萨拉曼卡宣言》—解析全纳教育的理念:教育机会均等[J].现代特殊教育, 2001,(3):4-6.
[16]冯永刚.全纳教育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反思[J].世界教育信息, 2006,(7):32-44.
[17]邓猛.从隔离到全纳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变革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41-44.
[18]黄志成.全纳教育之研究访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01,(2): 1-2.
[19]黄志成.西班牙的全纳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1,(3):74-77.
[20]黄志成.英国全纳教育研究的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2002,(3):51-54.
[21]李申申.特殊儿童融入普通学校的人格意义——对全纳教育内涵的理解[J].中国特殊教育,2007,(7):9-12.
[22]邓猛.特殊教育管理者眼中的全纳教育:中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41-47.
[23]丁勇.后现代视野下的全纳教育及其对我国随班就读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6,(12):18-21.
[24]蒋明珠.花儿别样红—一所普通小学对全纳教育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5,(2):78-79.
[25]张宝蓉.以全纳教育的视角看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 2002,(7):62-64.
[26]刘琳.全纳教育视角中的学生弱势群体探析[D].2006,4.
[27]李晓杰,曹培杰.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差等生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19-20
[28]吴桂彬.全纳教育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 2008,4.
[29]李高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从全纳教育的视角全纳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9,(4):26-28.
[30]张敏.全纳教育: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 2006,(2):47-49.
[31]诸葛燕涛.全纳教育理念在作文讲评中的运用[J].教育导航,2001,(1): 40.
[32]秦克铸,庞云凤.学习全纳教育思想改革地理教育实践[J].教育探索, 2006,(5):68-69.
[33]舒国宋.全纳教育的课程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74-48.
[34]兰继军,李国庆,柳树森.论全纳教育的教育原则[J].中国特殊教育探索,2003,(6):10-14.
[35]张茂聪,王培峰,吕爱国.全纳教育课堂管理的反思与重建 [J].当代教育科学,2004,(18):9-10.
[36]任 静.浅谈“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J].教育与职业, 2005,(27):21-22.
[37]柳树森.改善师范生知识结构培养全纳性教育师资——关于中师教育学增设特殊教育课题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1998,(1):39-43.
[38]杨 蕾.全纳教育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 2005,(2):61-66.
[39]郝振君,兰继军.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J].中国特殊教育,2004,(7): 1-4.
[40]黄志成.全纳教育带来三大挑战[J].上海教育,2003,(1B):53.
[41]杜晓萍.全纳教育及其在中国面临的挑战[J].现代特殊教育,2007,(3):14-16.
[42]刘贤伟.“全纳教育”呼唤中国完善特殊教育政策和教育立法[J].中国特殊教育,2007,(8): 1-7.
[43]孔 明.全纳教育及其心理学困境[J].中国特殊教育,2003,(6): 1-5.
[44]邓猛,肖非.全纳教育的哲学基础:批判与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5):18-22.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06:55:5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5:33 , Processed in 0.07865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