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6 16:5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访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 2011年12月19日来源:光明日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江苏省常州市通过探索组建教育集团,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3月,国务院将“苏锡常区域整体联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列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常州加快了集团化办学步伐,使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城。集团化办学效果如何?是否发挥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作用?能否承载教育均衡发展的民生期待?记者采访了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
  释放优质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
  记者:目前常州共组建了多少家教育集团?
  丁伟明:今年以前,常州市中小学已探索组建了6个教育集团,分别是省常中教育集团、二十四中教育集团、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觅渡教育集团、博爱教育集团、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集团范围遍及城乡,基本构成了优质教育辐射体系。
  为加大优质学校的智力输出力度,全市今年又组建了20多个教育集团,并将已有的教育集团扩大规模,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满足城乡居民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记者:每个集团都由一个名校领头。这种以名校引领为核心的合作办学方式,和以往名校四处办分校区有什么区别?
  丁伟明:以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比较多的做法是“摊大饼”,即做大一所学校,从而放大优质资源,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效果有限。随着教育公平逐渐成为常州教育发展的关键词,我们思考的是,不是办好一所或几所学校,而是如何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好的教育,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
  办好每一所学校,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这几年,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常州各个学校的硬件设施都上去了,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但是比较师资、教育理念、校园管理等软件水平,强弱差距明显,急需优质资源突破“围墙”,与薄弱学校充分对接。从“硬件促均衡”向“软件促均衡”提升,集团化办学提供了一个突破口,通过优质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内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记者:集团化办学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结合常州的探索,能否对这种办学新模式的内涵进行一个科学定位?
  丁伟明:集团化办学的本质是一种合作办学模式,目的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集团是通过行政主导,将特定学区范围内多个学校,以共同的教育理念为纽带,整合而成的办学共同体。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发挥名校在教育思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研、优质师资培养等方面的辐射、示范功能,引领集团内所有学校的共同发展。
  打破流动藩篱,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记者:常州各个教育集团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有什么成果?
  丁伟明:集团化办学之所以能够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是因为它拥有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优势。不过,教育集团要想真正成为资源配置主体,必须彻底打破阻碍资源流动的“藩篱”,在集团内部形成资源共享、管理一体、培训统一的开放格局。其中,以师资共享最为关键。只有实行师资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使用,落实集团内教师交流制度,教育集团才能成为“名校孵化器”。
  一旦做到这一点,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举个例子,戚墅堰区位于常州的东大门,一直以来该地区很多家长选择送孩子到常州主城区择校。自从2008年戚墅堰实验中学签约加入省常中教育集团以来,这种状况逐渐得到缓解。该校与集团内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和江苏省常州中学分别举办了初、高中合作班。合作班主要科目教师由常外和省常中派出教师担任,课程教学与常外、省常中同步化。3年下来,合作班在戚墅堰区取得了良好效益,当地群众纷纷称赞,“将名校送到了家门口”。
  记者:集团化固然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但会不会在取长补短的同时,拖了名校的后腿,变成以牺牲优秀为代价的“平均主义”?
  丁伟明:科学的制度设计,可以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不会在合作办学中被稀释。就拿常州觅渡桥小学来说,原是常州市区规模最大的小学,成立教育集团后,规模人数扩大,管理难度陡然增大。经过探索,集团引进了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觅渡校区为核心,设立了人力资源部、学生发展部、课程教学部、信息资源部、行政服务部等机构,分别负责规划学校年度工作和工作标准,其他校区只设一位执行校长和两名校办主任,负责本校区各项工作,减少管理层级,大大提升了集团运转效率。现在集团各个成员发展都很好。
  记者: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体制、文化、理念,如果简单地将之“揉成面团”,最终效果值得商榷,甚至会形成“名校”一大堆,“教育面孔”单一化。
  丁伟明:这一点,我们在教育集团成立之初就注意到了。教育集团应该是个“百花园”,在理念一致、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不同校区更需要弘扬特色。这一点,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有着很好的示范。湖小教育集团共有7个校区,每个校区都是独立法人,在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的基础上,各个校区分别专攻体育、科技、语言等项目,实行特色兴校。集团北校区是一所艺术特色学校,每周三是所有班级学习校本课程的时间。每到这时,集团内其他校区的所有音乐、美术老师都会齐聚北校区,为北校区的孩子上课。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合力,反而推动了学校特色发展。
  政府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学校理应乘势而为
  记者:会不会有一些学校出于不愿多事或者不愿被“吃掉”等因素的考虑,对组建集团存有抵触情绪?
  丁伟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政府首先要形成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长效机制,这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但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努力的不仅仅是政府,还要充分发挥各所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资源积累深厚的名校来说,对外输出优质资源是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而相对弱势的学校,应该主动迎接挑战,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否则可能因无法应对激烈的竞争而被淘汰出局。各个学校应该认识到,集团化不是要把哪一所学校“吃”掉,是为了把每一所学校办好。
  记者:从常州实践看来,集团化办学作为均衡教育资源的一种方式,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丁伟明:作为一种机制创新,集团化办学社会效益高、经济成本低,有助于迅速扩张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但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集团化办学仅仅是手段之一,且尚处于摸索阶段,不能一蹴而就、一哄而上,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完成顶层设计,因为我们追求的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平均主义”,而是在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实现弱者迎头而上、强者更进一步的高位均衡发展。(苏 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8:16 , Processed in 0.0777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