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2|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妈的十杜郎口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 20:1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多用“他妈的”可以减少歧义增强语言的准确性



1、考虑这个句子:“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一样”。这就有歧义了——是说今年的考题真的用了作业里的题呢,还是仅仅是比喻这次考题简单得像作业题?这时,“他妈的”就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在句子间加入“他妈的”来区别:
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他妈的一样 (指与作业题相同)
今年的考题跟他妈的作业题一样 (暗指考题太简单)

2、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说,“这个解释不清楚”也有歧义。它有两个意思,解释本身不清晰,或者问题很难解释。但是,加上“他妈的”之后,歧义立即消失了:
这个解释他妈的不清楚 (这个解释不太明确)
这个他妈的解释不清楚 (这个问题难以解释)

3、又如,“没有一次看完”有两种意思,没有哪一次是看完了的,或者说没有一口气看完。在不同的位置插入“他妈的”,歧义同样可以消解:
没有他妈的一次看完 (没有一口气看完)
没有一次他妈的看完 (没有哪次看完过)

因此,他妈的最后结论是,应该提倡他妈的在句中大量插入“他妈的”,这他妈的
很有助于明晰他妈的句子结构,减少他妈的句子歧义,实现他妈的无障碍沟通。

在翻看现代汉语笔记时,我突然惊奇地发现,在语言文字中大量使用“他妈的”能够非常有效地避免歧义现象,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今年的考题跟去年一样”。假设你想要在这句话里面加一个“他妈的”,在通常情况下(不强调句中的任何成份时),你应该加在哪里?嗯,不错,大家通常都会说,“今年的考题跟去年他妈的一样”。但是,再看看这个句子:“他很狡猾,跟狐狸一样”。同样在这里插入一句“他妈的”,你又会加在哪里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他很狡猾,跟他妈的狐狸一样”。同样是“跟……一样”的结构,为什么“他妈的”插入的位置就不一样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个句子看似相同,但具体结构是不一样的。当表示A和B完全相同时,说“跟B一样”指的是“和B是一个样”,其结构是“跟B”加上“一样”;当表示A与B具有相似性时,说“跟B一样”指的是“好像B的样子”,其结构是“跟”加上“B一样”。因此,在这两个划分不同的结构间插入“他妈的”,位置也理所当然的不一样了。当“A跟B一样”表示相同时,我们往往说“A跟B他妈的一样”,重音在“一样”上;但当“A跟B一样”表示相似时,我们往往说“A跟他妈的B一样”,重音在B上。
    现在,考虑这个句子:“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一样”。这就有歧义了——是说今年的考题真的用了作业里的题呢,还是仅仅是比喻这次考题简单得像作业题?这时,“他妈的”就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在句子间加入“他妈的”来区别:
      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他妈的一样(指与作业题相同)
      今年的考题跟他妈的作业题一样(暗指考题太简单)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说,“这个解释不清楚”也有歧义。它有两个意思,解释本身不清晰,或者问题很难解释。但是,加上“他妈的”之后,歧义立即消失了:
      这个解释他妈的不清楚(这个解释不太明确)
      这个他妈的解释不清楚(这个问题难以解释)
    又如,“没有一次看完”有两种意思,没有哪一次是看完了的,或者说没有一口气看完。在不同的位置插入“他妈的”,歧义同样可以消解:
      没有他妈的一次看完(没有一口气看完)
      没有一次他妈的看完(没有哪次看完过)
    “他妈的”不但应该随口带,白纸黑字上也不能省。中文里的多音字有时能害死人。假如你借了人家100万元,然后还了人家90万。现在你不是还差10万元没还吗?于是你写下欠条注明“还欠债10万元”。当你攒够了剩下的10万元,打算把债还清时,人家突然把你欠条拿出来,非说你只“还欠债10万元”,还差90万元没还,咋办?你会大骂自己,要是当初写的是“还他妈的欠债10万元”,不就没事儿了吗?
    利用“他妈的”消除歧义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随便再举些例子:
      经济困难(经济有困难/经济上的困难)
      经济他妈的困难(经济有困难)
      明天再去(明天又去一次/今天别去明天再去)
      明天他妈的再去(明天又去一次)
      两天就看了一本书(看少了/看得快)
      两天就看了他妈的一本书(看少了)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这个人不认识所有人/所有人都不认识这个人)
      这个人谁他妈的都不认识(这个人不认识所有人)
    因此,他妈的最后结论是,应该提倡他妈的在句中大量插入“他妈的”,这他妈的很有助于明晰他妈的句子结构,减少他妈的句子歧义,实现他妈的无障碍沟通。
    (注:本文纯属搞笑,请勿当真;文中部份分析具有语言学意义,相关现象的更深刻的原因有待挖掘,因此该话题具有成为汉语语言学“民间课题”供“地下研究”的潜力)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01:32:50 | 只看该作者
张伯苓创办南开中学时的作息表



学生6点起床
7点30早餐;
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
下午3点30以后,教师锁门,学生一律从事课外活动,去图书馆、上操场、唱歌跳舞
晚上6点晚餐,
7点到9点晚自习,
9点30熄灯。
每周上5天半课,其余时间全由学生自主支配。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06:17:05 | 只看该作者
高考试卷下载
http://dl.dbank.com/c04nmczv70#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06:06:10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时代,怎样讲好真话
2011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18期 作者:赵振宇




  如今,新媒体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广泛和通畅的讲话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新近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已达4.85亿,中国微博用户数量更是以208.9%爆涨的增幅达到1.95亿。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难的不是讲真话,而是怎样把真话讲好。

  所谓讲真话,就是讲心里话,讲自己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意见和建议),讲自己愿意讲的话,讲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话。真话至少有两种情况,一是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经过实践检验它是正确和基本正确的话;二是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言,它可能是不正确、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话。公民能心情舒畅地讲真话,是人权的基本要求,保障公民讲真话的权利,是国家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通畅公民讲真话的渠道、掌握民情,是领导行政科学决策的首要前提。正确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时局,认清形势,科学决策;片面或错误的话,也有利于掌握动态,分析原因,从另一面或反面检查改进工作。

  当然,真话不是真理,真话不是政策,真话不一定正确、全面,要全盘接受,真话有时也是错误的。但是,真话却是良好人际沟通、高效社会运行的基础与润滑剂。

  面对新形势,笔者以为,政府要把真话讲好,应加强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问责制度。截至2011年7月19日,98个中央部门中,只有45个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距国务院规定的最后期限过了20天。而且,已经公开的这些信息,质与量还不够、一些公开的信息看不懂、公开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公开条例》从2008年5月1日实施至今三年多,全国还没有一个按此条例接受处罚的官员,这是不正常的。政府应该加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公众讲真话提供更通畅、方便的渠道和方式,它是建立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基础。

  新闻媒体要讲好真话,应采集和提供充足、连续和真实的信息,让受众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处的环境规范自己的行为。媒体要特别重视弱势群体意见、少数人意见和不同意见。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特别要研究在新媒体的挑战面前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时代性、创造性,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正是新闻媒体的职责和担当。

  对于广大民众而言,也需要提高讲好真话的本领,“发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优势。笔者以为,把真话讲好是一门学问,至少需研究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说者谁,即明确传播者自己的身份,社会角色不同,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同。二是对谁说,即研究说话的对象,针对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根据接受对象的不同确定自己的传播方向和策略。三是说什么,即研究听话者的需求,确定传播内容。四是怎么说,即研究描述和评论方式,提高说真话的效果。

  现在很多人都敢于讲真话,但笔者以为,要利用大众传媒讲真话、在岗位上讲真话、对当事人当面讲真话、合法规并合情理地讲真话。在新形势下,我们不能“想到就说”,而是要“想好了再说”。人们意见的表达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向社会传播,这既是负责任公民的义务,也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地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0:41:21 | 只看该作者
静,语文课堂活动永恒的风景
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    戴贤泽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知识容器”的“满堂静”现象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时下的课堂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浅”思考,满堂“动”了。课堂上“蜂飞蝶舞”,煞是热闹。主要表现在:课堂活动过频、课件充斥课堂、教师主导意识太强、问题设计过多、讨论流于形式等等。学生静心学习语文,沉思默想、咀嚼感悟的时间严重缺失,取而代之的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和“架空讨论”的现象,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深度不够,效率低下。课堂呈现的是虚张声势的表面繁荣,一堂课上完,文本的“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学生成了课堂的匆匆过客,坐着揽车看风景,没有真正的提升和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应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用心去体味、领悟作品中的真善美的情感,获得了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接受语文的滋养。
静读
“静读”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无声默读和细吟慢读,自主徜徉于作品的美妙境界之中。
首先,阅读是读者和文本对话的过程。要对话,首先就要了解文本。了解文本的最根本的方式应该是默读;其次,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能让学生较快地默读一篇文章,迅速掌握文章的大意;再次,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避免互相干扰和暗示,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真正进入自我的学习状态。通过读,学生会排除字词和断句的障碍,大致熟悉课文内容,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些常规问题,发现文章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后来的动态的读和其他活动做准备,这样和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余秋雨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可见,默读是最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习惯于从大声诵读课文这种模式开始,开课就大声诵读,容易受学生的影响,不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在上《沉船之前》一课时,乔老师大胆地花了四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在这一过程中,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老师静静地巡视,及时了解学情,除了进行一两句的阅读方法指导外,不说一句话,有些听课的老师都感到有点不耐烦了。等到学生静读得差不多了,才让两位学生分别概括三个画面的内容和最感动的镜头。在经过充分的静读之后,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很高,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聍听
聍听是营造静谧的氛围,让学生的心完全安静下来,集中精力听声音介质,完全融入作品的精神世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的过程。
静态的倾听更能让人进入文本的内在世界,更有利于和作者及文本对话。学生经过预习,心中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课堂上再给学生创设一个宁谧的氛围,让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沉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中,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文本的意境。
王秀娟老师在上《散步》,导入后,以满文军的《懂你》为背景音乐,老师把全文朗读一遍,温厚绵长的中低音加上声情并茂的演读,深深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震撼了学生的灵魂。课堂很安静,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有些学生眼角都湿润了。一旦学生产生了共鸣,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语言学习与人文精神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了。
潜思
潜思就是静静思考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在提问后留下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最好不要作任何提示。因为,很多的提示都是教者对学生的直接暗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很少能有机会能在被提示的条件进行阅读,提示还可能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容易养成浅阅读的坏习惯。学生暂时的沉寂,是产生课堂高潮前的酝酿、蓄势阶段。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山重水复疑无路”,到突然灵光一闪,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多么的幸福!
余映潮老师在东台上的《济南的冬天》一课,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文意理解”板块中,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沉思默想,“请同学们沉思默想找答案,然后再三人一组讨论。”余老师给了学生四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的看书,课堂静悄悄的,总共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四分钟时间显得很长很长,老师们都为余老师捏了一把汗:这样不会导致冷场吧?事实证明,老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在看完了课文之后,余老师让开始让学生讨论,交流,阐述,争辩,学生们开始还有点害羞,但是在余老师的诚恳的引导下,渐渐放开胆子,大声回答。一时间,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和刚才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自然形成了课堂的第一个高潮。
静写
写是学生在课堂上动笔思考的过程。写,可以是组织问题答案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想不清楚时,可以写下来,通过写来理顺思维,并且使思维走向深入;写,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课本是语言训练的蓝本,是一座语言的宝藏,好的老师会利用课堂活动的机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上课时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要耐得住课堂的“沉闷”,学生还没有写好,决不提问。
胡秀华老师教《夏》,第四个板块是“我积我写”,教师示范着从课文中撷取了一些词语,加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一首诗:夏,是金黄的/你看那火红的太阳/你瞧那翻滚的麦浪/你闻那诱人的香味/承载着收获的希望。然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笔:这首诗第一句先写夏的特点,我们还可以说夏是(紧张的、蓬勃的、热烈的……),后面三句具体描写夏景,基本上要来自课文。这些景物要与特点相吻合,最后一句总结全诗,点出主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领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利用课上积累的一些美词佳句,练习写诗。老师安排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课堂很静,老师耐心地巡视,不时与学生低语。学生安静地写,思维的泉水汩汩地在纸上流淌……以下是学生的回答:
生1:夏,是热烈的/你看那密密的厚发/你瞧那黛色的长墙/你听那长吟的蝉鸣/积蓄成磅礴之势。生2:/夏,是蓬勃的/你看那挑着绿叶的棉苗/你瞧那匍匐前进的瓜秧/你摸那举着喇叭筒的玉米、高粱/托起金秋的臂膀。生3:夏,是急促的/你看那弯腰挥镰的农民/你瞧那浇水施肥的身影/你听那 “快打、快打”的催促/换来黄金的季节。
一个短小精悍的写的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感悟、仿写的能力。
默想
“默想”这里的“想”主要是联想和想象,是在默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无声的意蕴探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留出“空白”,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充分的联想想象。语文是形象的艺术,特别是散文阅读,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营造“片刻的宁静”,给学生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让平面的文字符号变成立体的图像,让抽象的语文变成具体的形象,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再加工,再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形成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从而更深入地鉴赏文本的写作艺术,更深刻地领会冰冷的文字后面作者的情感与志向。
王秀娟老师上《沁园春·雪》时,课堂第二板块“品壮美雪景”的环节是这样安排的:
师:诗人动用各种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板书:自然画卷)可谓“诗中有画”,现在就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人给我们描绘的画面。要说明的是,描绘不等同于翻译,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反映成画面,必须生动形象。
生闭眼默想,师巡视。
生1:雪染白了大树,染白了长城。看那蜿蜒起伏的长城仿佛在那洁白的棉被中睡着了,又好像是一只银龙准备随时起飞。黄河也失去了往日的汹涌,被这迷人的景色给陶醉了。
师: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尤其把长城比喻成了随时起飞的银龙,富有气势呀!
生2:北方的雪景,多么美,多么奇特呀!你看,大地到处都被坚冰封冻。万里长空飘舞着雪花,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了白茫茫的一片,整条黄河顿时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群山像一条条舞动的蛇,高原像许多白象在奔跑。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妙、奇特呀!
师:你的结构处理得很好,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
生3:好一场漫天大雪!天地被风雪改变了容貌,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黄河也被大雪冰封不再奔流。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片死寂的状态。刹那间,群山起舞,灵动如无数银蛇;高原奔驰,威猛如山野蜡象。整个世界又由死寂变成了欢腾,天地间充盈着无数生机。风雪不是天空所赐,苦难成了历史的必然。但我们要打破冰封,战胜苦难,与天公一决高下。这是一个强者对天公的回答,这是一个民族对命运的回答。
师:好美的排比句!好精彩的文笔!好壮阔的景色!
师:诗人的视野在空间上纵横千万里,于是这景物显得大气磅礴。(板书:纵横千万里)
师: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景中有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老师通过让学生想象和联想诗中的画面,达到体悟诗中意境和情感的目的,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与其用优美的课件来展示文本中的画面,还不如启发学生想象联想,放手让学生透过的抽象的文字,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语言文字的丰富的意蕴和情味是不能够全部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在形象面前都是十分苍白的。
静悟
静悟是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的深度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就是一个师生、生生、个体与文本及作者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最终都要回归到个体对文本的对话上来。在文本解读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老师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冷静地咀嚼、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文本,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并且适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老师只需静静地巡视,让学生孵化自己的思想,此时最忌暗示式的引导。
余映潮老师《游记的几种基本构思技巧》这堂课上,精选了《颐和园》、《观潮》、《山海关》和《三亚落日》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来学习写作游记的技巧,他不是直接演译游记的写法,而是让学生读美文,学作文,对四则游记文本材料的研读提炼。余老师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语言训练的状态。每看一个材料,他都是先让学生在动态的“发现”中“顿悟”,如果学生还是不能发现,他微笑:“再回过头看看例文,体会这篇游记的方法技巧。”这时,课堂很静,老师巡视,学生反复研读例文后,纷纷举手回答。就是在这反复的研读与体悟中,学生领会了从“整体构思”到“段落写作”等方面的游记写作的技巧。
当然,这些过程有时交融在一起,我们在设计静态的课堂活动时,既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又要融会贯通,有所侧重。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4:28:33 | 只看该作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39:13 | 只看该作者
名校要有敢于“露短”的气度 2010年07月09日  作者:符礼科  来源:中国教师报
  前不久,笔者随县教育局组织的考察团一行赴重庆綦江考察学习,第四天来到了该县一所农村初中隆盛中学,这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曾经在《中国教师报》等媒体报道,在全国较有名气。
  我们到达该校时,上午第二节课快要结束了,参观了校园环境后,就是该校的大课间活动。学生整齐有序地下教学楼到操场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做广播体操、表演配乐舞蹈和齐呼励志口号。活动完毕,我们正在啧啧称赞,学校广播开始总结日常工作:首先是宿舍清洁问题,总体情况较好,但七年级某班某生的被子已连续两天未叠。听到这里,我心里有些吃惊,当着全校学生点名批评,该生能接受得了吗?但是接下来我就释然了。广播继续说,我们相信她能改正缺点,下次叠被叠得最好。接下来是食堂问题,有的同学将饭盒带回教室吃,污染了环境卫生,从今天起一律在食堂吃,到时有学生会干部督查。第三是吃瓜子问题,经学校检查,有的同学甚至在中午自习课都在吃,一不小心,瓜子壳弄得教室、走廊上到处都是,甚至新建的塑胶操场都有,严重影响了校园卫生,希各班干部认真管理……
  我更加惊讶,当着这么多外县来的领导和教师,这岂不是该校自己在“露短”吗?我们来时,并没有在操场上和校园内发现瓜子壳之类的垃圾。一般情况下,有人来检查或参观时,很多学校都很在意自身的形象,之前的清洁卫生是全校总动员,对学生也是千叮万嘱,要注意言行,等检查完了就好了。
  该校与我们的做法正好相反,那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了注重清洁卫生、注重纪律表现是该校的一种常态,平常是怎么做的今天也怎么做,这已经成了习惯。再仔细揣摩就更明白了,名校也好名师也罢,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方能“名”得更久,“名”得更远。比如古代雅典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有一次,他因忘掉演说辞而汗流浃背,口吃与耸肩的毛病卷土重来,以至于被听众毫不客气地轰下台,甚至有人侮辱他,让他跟妈妈学会说话再来。面对这些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打击,他毫不气馁,强化针对性的训练,付出了艰巨的努力,终于克服了这些缺点,成为一代演讲大师。
  后来在座谈会上,该校校长在介绍新课改成功经验时,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学校的课堂模式有一部分是从外地外校“学习”和“吸收”来的,有些理论依据来自于“互联网”。校长的坦诚反而赢得了我们的亲近与尊重,能把一个在2002年只有28个教师46个学生的学校,发展到现在26个班、93个教职工、1400多名学生的规模,而且让学校成为全国各地农村初中学习的典范,怎是一个“学习和吸收”了得?该校的很多观点和做法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引发了我们强烈的共鸣。
  我们最欣赏的是这所学校敢于“露短”的气度。(符礼科)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28:39 | 只看该作者
警惕语文课堂教学的“伪繁荣”  2011年11月28日  作者:沈华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
  在语文公开课上,我们不难见到以下景象:学生四人一小组开展讨论,争论不断,思维的碰撞十分激烈;学生沉醉于教师抛出的问题,前呼后应,应答之声此起彼伏;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心有灵犀,众口一词,“大快师心”……凡此种种,日渐蔓延于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面对如是的“伪热闹”“假繁荣”,语文教学的隐忧已不言而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一下这些热闹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语文教师都爱给语文课穿上时髦的外衣,抑或贴上时尚的标签,以此表明自身是引领先进教学理念的“范儿”。这些语文教师都追求“标新立异”的课堂,唯恐因“落伍”而为人所诟病。
  笔者曾经参加地区优质课《石壕吏》教学的观摩活动。参赛教师在课堂中,无一例外地设计了要求学生合作对课文进行补白,要求一人扮演差役,一人饰演老妪,尽量惟妙惟肖地展现差役逼问老妪的情景。教师似乎想让学生活跃起来,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于是鼓励学生可以交流,甚至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交流。确实,那一刻起课堂热闹非凡。但是,我留意到学生的表情,他们都灿烂地笑着!他们的内心有一点“沉重”的感受吗?“苦”和“死”可以如此地轻松演绎吗?原本凝重的氛围就这样消散了。我在听课本的一角写下一时的感受:这样的热闹有何价值呢?课堂氛围宜动或宜静应源于课堂教学的内容。
  这样的语文教师并不在少数。他们在课堂中热衷于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创新活动;他们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视“合作活动”为“金科玉律”;他们固执地认为没有“合作、探究”的课堂就不是真正的新课程下的语文课。他们一节课中少则三五次小组讨论,多则七八次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合作探究更无从谈起,多是“动动嘴皮子,走走热闹场”。更有甚者,小组讨论成了学生“闲聊”的契机。课堂的热闹氛围是授课者和听课者都“喜闻乐见”的,然而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还剩下多少呢?
  语文教师面对热闹纷繁的课堂时,往往只在意学生参与的程度,却忽视了学生有多少收获。如有位教师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针对第一段文字,抛出两个问题:(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安陵君答应了吗?理由是什么呢?课堂上的这两个问题犹如投石于平静的水面,激起朵朵飞舞的浪花。瞬间,学生均作沉思状,既而纷纷举手,竞相回答,教师分别予以肯定和表扬。整节课像这样的呼应很多,学生的参与面显得很广,思维貌似被激活,然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究竟学到了什么?
  学者王晓春在《什么是一堂好课?》中说:“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而在这堂课中,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都在重复着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无非是这些知识需要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来而已,没有多少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作为共同学习体的师生,不可能藉此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这样的课,尽管课堂氛围活跃,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叶澜教授认为:“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更多热闹的课堂还存有从表面到表面滑行的弊病。如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时,多数教师常围绕老王的善良和杨绛一家的善良展开教学,最后在屏幕上升华为一个“爱”。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争着发言,课堂气氛很热烈:有高举手臂争抢发言权的,有脱口而出先说而后快的。发言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有说老王善良的,有说老王老实忠厚的,也有说老王知恩图报的。同时,学生还都能找出文本中的只言片语作为依据。教学流程进行得顺风顺水,没有任何阻碍,课堂在热闹的气氛中被推向高潮。我们的教师或听课者常沉浸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自鸣得意或大加褒奖。殊不知,《老王》的主题并不是用“善良”或“爱”就能诠释的。如果学生长期进行这样的平面化阅读,那么很容易自以为是,接触新作品时就没有了沉入作品的字里行间的耐心,容易简单而幼稚地作出似是而非的结论。当出现这种假热闹的阅读现象时,教师既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又必须积极干预,通过点拨引导,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正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就很难有什么作为,阅读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好的课堂氛围有不同的评价维度,但无论怎样评判,一堂好课,对全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应该是有效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拱墅区文澜中学 沈华)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语文课改,是不是要值得我们警惕?  2011年12月13日  作者:苗蔚林 
  听了这样一节语文课:
  1.教师前一天就把准备好的“学案”就发给了学生;
  2.临近上课的课间,安排几个学生把选择好的重点问题抄写在黑板上;
  3.课堂上由学生点名不同的学生起来,照着人手一份的“学案”讲课,教师在旁边点评;
  4.读完教案再看黑板上的重点,学生互动提问。
  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课吗?
  第一、学案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把“学案”提前发给学生无可厚非,可是,一堂课上就这样的让学生读学案、讲学案,绝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黑板上抄满了学案重点,也绝不是“以学定教”。学案的作用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应该是学生在家学习、预习的纲要,是起到引领学生开外学习的一种纲领性的东西,但在一些公开课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却常常是学案的重复学习,或者是学案的照搬照抄,似乎,学案就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这似乎很值得商榷。
  第二、课间时间是学生抄学案的时间吗?课间时间由学生抄写的方式值得研究,课间本来是学生休息的时间,我们看到的是四五个学生在前后黑板前龙飞凤舞,急忙着抄写学案内容,假如,我们的语文课每天就是这样上的,那么,语文课还有生命力吗?45分钟的课堂已经变成了5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课堂,这样的语文于新课程似乎是南辕北辙了。
  第三、学生讲课的教育学依据是什么?不仅仅在这节课上,以前也听过一节课,是学生站在讲台前讲课,教师和其他学生一样是听众。似乎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新不该是彻底的革掉老师的命!新课程不是完全颠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而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这个主体地位以从属于教师主导地位为前提。但是,当我们看到一节语文课全部由学生来执教,教师在那里正襟危坐,或者是偶尔几句点拨,或者是仅仅课堂教学纪律的维持者时,作为听课者的我们,心里涌起的是一种悲哀:如此理解新课程,还不如不懂新课程啊。
  语文课堂的教师主导地位不容剥夺,主导地位的体现需要一定的外显形式,比如:提纲挈领的讲课,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创造课堂生成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探究等等,但是在几堂由学生主导执教的课堂上,我们看不到这样深入挖掘语文的影子。
  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课吗?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故乡》里的一段描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在我们语文教学的家园里,这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少年还在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不是也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呢?
  语文教学的课堂改革,首先是拓展语文课堂内涵的改革,是提升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改革,可是,我们看到诸多的一些语文课堂,常常令我们失望,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只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忽略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忽略了对语文内涵的真正探究,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课改,是不是要值得我们警惕?
  希望看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的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绿的西瓜还有那英姿飒爽的少年。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0:21:59 | 只看该作者
思与学同样重要  2011年12月20日  作者:李舒文  来源:教育时报
  近日,我到另外一所学校给八年级学生上语文公开课,讲授的是《大道之行也》。课前我了解到,这班学生已经在一个多星期前学过这篇课文,想必不会太陌生。在经过“熟读课文”环节之后,进行到“感知课文”时,我不假思索,就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要求: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第一层的内容说下来。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听到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发问,全班同学竟无人举手,并且无一例外地低头伏案。我刚进教室时,那一个个充满好奇与热情、昂首挺胸听讲的神态,一下子荡然无存,整个教室就像洪水过后的玉米地,尽是倒伏的青棵儿。尽管我极力改变方式、转换教学节奏,同学们也很快活跃起来,但我一直感觉这气氛与开始时的轻松、欢快和和谐不同,师生之间似乎有了“距离”。一节课下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学过的课文都应该烂熟于心、随问随答,最起码应该有较深的印象;教师提问,学生答不出就应该是学生之过,我当时就存在着这样的潜意识。听起来这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静下心来想想,学生能不分场合和心理情绪状态,都一定能做到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吗?且不说学的程度、学后遗忘,就算是全学会了,再现学过的内容,他们也需要有个回想的过程。另外,就这节课而言,学生正处于听讲的状态,他们所期待的是教师会带来什么新方法、新内容,心理上更倾向于吸收和接纳,而教师突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除应有再现、回味甚至尝试的过程外,学生还需要完成心理的转换,由吸纳变为“输出”和“挥发”。如果不给学生“转换”的时间,势必会出现课堂上的冷场,从而影响教学进程,也影响师生情绪。这应该是教师未能充分把握课堂学习心理、顺应学生学习规律所致。
  如果问题止于此,似乎并不多么严重,但在非公开的平时教学中,类似的情况常常有更复杂的根源。一种是有意地抛出跨度较大、答案复杂且固定的问题,来加重学生的思考,达到震慑甚至惩戒的目的;另一种是把学生本可静思、联想、想象、创意的时间,用来记忆、再现、强化大量知识要点和标准化知识。这样就会使思考变得沉重起来,使学生不堪其重而畏惧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与学同等重要,思使学生在学中克服迷惘,更加清晰明了;思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思考,本来是最需要心理安全和情绪自如的事情,却成了被动接受者的心理负担,成为挤占心灵空间的巨大压力;思考,本来是多维联系、放飞心灵的事情,却系上沉重的现成知识和标准答案的铅块,总是难以起飞。如果那样的话,学生怎能乐于思考,并由思考收获感悟?思考过于沉重,学生就会逃避和疏远思考,而习惯于接受和被动,不会想象,缺失仰望星空的情趣和情怀,浅薄地对待自己和周围世界。
  让学生思考,就要归还学生思考本真的状态,让思考自由、安全、愉悦,多一些激励、少一些压力,多一些宽松、少一些排挤。在课堂上,不管教师采用哪种诱思探究的方式,学生在思考时都依然昂首远望、心驰神往,没有畏缩,没有自卑,没有伏案的躲避和自责,我想,此时学生也就真正进入到思考的境界了。
  (作者单位:济源市大峪镇中心学校 李舒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9:33 , Processed in 0.1882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