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最有看点的十大博物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 18:2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洲最有看点的十大博物馆


时间:2011-12-22        来源:中国日报网        








性博物馆(荷兰)
  如果来到荷兰阿姆斯特丹,那就一定要看一看闻名世界的性博物馆。虽然小小的门脸不太惹眼,却终年人流不断。
  博物馆里的展品可以分为几类:有人类历史上以性或者性意识为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有以性为主题的各种生活情趣用品,有运用声、光、电技术制作的各种动态展品,展现人类性取向中的各种形态。

伦敦地牢(英国)
  伦敦地牢是世界上最阴森恐怖的景点之一,它真实地再现了中世纪时期伦敦历史中黑暗凄惨的一面。黑暗的地牢、屋顶上的滴水、白森森的骨架和低闷的钟声等背景音效所营造的气氛,使地牢里的场景更显得阴森可怕。地牢里还展示具有伦敦特征各种可怕的场面,如开膛手杰克,还有伦敦发生一些事件的场景,如伦敦大火等。

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英国)
  英国伦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位于排名的首位,该蜡像馆是蜡像雕塑家杜莎夫人于1835年在伦敦贝克街建立。蜡像馆的藏品包括了历史名人、皇室成员、体育及娱乐明星和著名的杀人狂等。杜莎夫人蜡像馆在阿姆斯特丹、纽约、香港、拉斯维加斯和上海都有分馆。

卢浮宫(法国)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是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正如中国北京的故宫一样,卢浮宫也曾是王宫。1792年,卢浮宫对公众开放,成为公共博物馆。在众多展出的艺术珍品中,最著名的应该是《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了。

大英博物馆(英国)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成立于1753年。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13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博物馆在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又称大不列颠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13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普拉多博物馆(西班牙)
  普拉多博物馆是西班牙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普拉多博物馆位于马德里,收藏有从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著名的艺术品,其中包括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鲁本斯、伦勃朗、丢勒、波提切利、委罗内塞等大师的作品。

微缩火车乐园(德国)
  德国港口城市汉堡自2001年推出微缩火车乐园以来,这个造型逼真的微缩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乐园内铺设的铁轨长达12公里,每天有700列火车沿着铁路行驶,铁路沿线有2万个交通指示灯和5万多棵小树模型,沿线还建有微缩村庄城镇。乐园内有16万个石膏雕像、2800座建筑物以及7000辆汽车模型。

安妮之家(荷兰)
  也许很多人对《安妮日记》并不陌生。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安妮之家,就是安妮·弗兰克在二战期间的藏身之处,她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安妮日记》。这部全世界著名书籍的原本在这里永久展出。旅游旺季期间这里游客不绝。

乌菲兹美术馆(意大利)
  乌菲兹美术馆(Uffizi)是意大利最大的美术馆,不仅可欣赏到意大利最着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也同时可欣赏到来自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名画杰作。
  不过,参观者最好做好排长队心理准备。

蓬皮杜文化中心(法国)
  蓬皮杜文化中心是法国20世纪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示场所。大厦位于著名的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是根据法国已故总统蓬皮杜的倡议而建立的。从1977年开放以来,这里成为世界现代艺术汇聚的殿堂。现在,这栋建筑本身和它里面珍藏的艺术品一样,成为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的杰作。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7:14:36 | 只看该作者
亚洲美术馆界的盛会
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综述
蒯连会
江苏省美术馆

摘  要:2010年9月,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秉承第一届的论坛宗旨,延续“北京宣言”与前四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精神,提出“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的论坛主题,这一论坛主题共分三个议题进行讨论,其分别为:亚洲美术馆的当代功能与管理特征、美术馆与现代城市的协调发展,以及亚洲美术馆与西方美术馆的交流、对话。各馆馆长的精彩发言不仅对亚洲美术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并在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这一主题的相关问题上达成共识。可以说,此次的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是“一次卓越的、无与伦比的亚洲美术馆界的盛会”
关键词: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亚洲模式;当代功能;文化职责;学术性;管理特征;协调发展;交流;对话

Asian art museums’ pageant:
the summarize of the fifth Asian art museum director’s forum
KUAI Lian-hui
Jiangsu provincial art museum

Abstract: The fifth Asian art museum director’s forum was grandly held in Jiangsu provincial art museum in September 2010. This forum adhering to the first forum tenet, and carried on the spirit of the “Beijing Declaration” and the Former four Asian art museum director’s forum. The main subject of the forum is determined as “Asian Model and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of Art Museums”. The topics of the forum are as follows: The contemporary functions and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sian art museum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art museums and modern cities; The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Asian and western art museums. Each director wonderful speech not only put forward many very constructive solu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sian art museum, but also reached a consensus on 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main subject. We an say, the 5th Asian art museum director’s forum have made agreat achievements, this is "a remarkable and incomparable Asian art museums’ pageant ".
Keywords: The fifth; Asia; Art museum; director forum, Asian mode; Contemporary function; Culture responsibility; Academic,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 Coordinate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dialogue

2010年9月26日至9月28日,在中国文化部、江苏省政府的支持下,由江苏省文化厅、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执委会主办,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承办,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隆重举行并圆满结束。来自亚洲各国、中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的美术馆馆长,以及作为观察员国的美国、德国以及澳大利亚共计18个国家的80位美术馆馆长及相关专家出席。

一、论坛开幕
2006年,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以中日韩和东盟自由贸易组织为核心的亚洲十数个国家的美术馆馆长聚首中国北京,首次就当代亚洲美术馆事业的现状、发展与建设进行高层学术论坛,并签署发布了“北京宣言”,开辟了亚洲美术馆界合作的新纪元。在会议上签署的《“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决议》,同时,全国美术馆以团体成员的身份加入到中国博物馆协会中。此后的三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则相继在新加坡、日本、韩国举办。
此次论坛作为“第二届中国·江苏国际文化艺术周”的重要活动,于9月26日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第二届中国·江苏国际文化艺术周暨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开幕式,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省领导杨新力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代表主办方致辞,巴基斯坦国家美术馆馆长Mussarrat Nahid Imam女士则代表与会的各国美术馆馆长致辞,并表示:本届亚洲美术馆长论坛将秉承前四届论坛的精神,深入探讨当代亚洲美术馆事业的发展与建设状况,以求达成共识,确立亚洲美术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把亚洲美术馆之间的全面交流与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论坛主题——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
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提出“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的论坛主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强调,以“美术馆的亚洲模式和文化职责”为主题,是基于三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如何通过美术馆的综合功能,使当代艺术的生态在美术馆里再视觉化,并形成社会的文化认同,这就需要思考我们亚洲美术馆在今天文化生态面前的一种眼光,一种判断,也就是一种文化职责;其次,在新形势下,我们如何能够在艺术的当代性上,找到亚洲自己的特质,与西方的艺术体系形成广泛的对话并发出亚洲艺术在文化对话上的声音,这方面美术馆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三是今天的美术馆在经营方式上,已经与经济、市场、科学技术等等形成的复杂的关系。亚洲国家的文化,一方面处在国际文化的生态系统之中,另外一方面又不断面临着本土与全球的一种新的坐标关系,有没有可能探寻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便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个课题不仅对亚洲是重要的,而且对包括欧美和其他地区的美术馆的发展也是重要的。
章剑华厅长在论坛致辞中也强调:如何最大化地发挥美术馆的功能与作用,让广大民众应有的文化权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已经成为政府文化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在交流的态势下来实现,亚洲各国通过彼此交流和相互借鉴,共同构建了亚洲文化独有的地域特色,从而为世界所瞩目。可见,本次论坛的举行,旨在使艺术通过美术馆这个平台,展现出一种整合性的力量,为艺术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三个议题
作为论坛主旨,“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共分三个议题进行探讨。

1、亚洲美术馆的当代功能与管理特征
二十一世纪被很多人认为是“美术馆的时代”,同时也被认为是“亚洲的世纪”。作为国家文化形象标志之一的美术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术馆的当代功能与管理特征也就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各个美术馆在探索自身发展模式时的重要议题。
首先,美术馆的公益性与所肩负的公共教育的使命是所有馆长及专家的共识,这个共识也始终贯穿在所有议题之中。美术馆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公益性是当代美术馆的一个重要特征。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的皮埃尔.阿平先生、越南国家美术馆策展人道明月女士、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等人皆明确提出此观点。
其次,更多观点是关于美术馆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策展的学术性这两个方面。新加坡国立美术馆馆长郭建超认为促进艺术史学研究是美术馆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我们美术馆应有的一个功能。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在发言中也强调美术馆面临的此项问题。深圳美术馆馆长宋玉明、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也都指出美术馆在市场挑战中,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策展的学术性问题,并且这是阻碍美术馆事业发展的最不利因素。宋馆长还指出,现在,在西方,策展人是一个在美术馆、博物馆里培养的专业性研究人员,一般都是研究学者,他们工作最突出的方面就是要研究美术史,提出展览的计划和方案。
再者,对于美术馆如何找寻并确立其发展的模式,江苏省美术馆馆长高云认为,“定位与换位”的思考是首要问题。只有“定位”与“换位”的完美结合和良性互动,才是一种协调可持续的、好的发展模式。比如,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首席代表Ms. Robin Groesbec罗宾.格罗斯贝克女士,即以其对大批博物馆的参观游客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得出如何策划真正意义上公众所需要的展览,以及如何站在公众的立场做出思考的重要性的观点。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模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模式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地就形成答案,但是如果我们都有这种意识,模式就可能在我们彼此的交流中逐渐清晰起来。

2、美术馆与现代城市的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盛兴,以及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美术馆的文化价值在一个城市建构中,越来越处于绝对重要的一个位置。美术馆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也已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自城市的性格和文化特色,美术馆须确立自己的学术定位,逐渐体现自身的特色和文化意义。在这个议题中,代表性观点如下。
首先,台湾高雄市立美术馆馆长谢佩霓女士,率先提出:美术馆作为城市形象,在地性,即在地的文脉,是美术馆的底线。而且,她还提出了美术馆是服务业这一非常领先的重要理念。因为,任何一个美术馆,都得明确自身特性,最终都需要形成自身的理念或主导思想,以学术的,文化的思想方式,去领导、发展美术馆。同时,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专家黑田雷儿还提出美术馆的“内部与外部”这样一种类似的表达。这种“内部与外部”应该是可以理解为包括对美术馆与在地的、国家的、甚至世界的人文的、物理的,时间、空间上的内外关系。
其次,是关于美术馆与城市建设。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冀少峰从文化策略的高度,阐明美术馆的建立对城市文化生态的极大影响。同时还明确提出,选择一个有思想、有学术、懂政策、精通管理的馆长关系着美术馆工作成败。同样,韩国全罗北道立美术馆馆长李兴宰提出艺术不仅是城市的一部分,艺术还可以是改变城市的能量,依靠博物馆将文化和艺术整合并提供城市发展战略的观点。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则从美术馆本身的建设角度,不仅表明前瞻性是美术馆建设的要害,是美术馆与现代化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的观点,还呼吁,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件文物,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对美术博物馆的发展无路,搬新弃旧,是对美术博物馆性质的颠覆。
第三种代表性的观点是关于美术馆与现代城市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互动关系的论述。对美术馆而言,这种协调与互动最重要的呈现方式或跟公众交流的方式之一即展览问题。由此,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即是如何建立一种良性的艺术机制,尤其是策展机制的问题。美术馆拿出什么样的展览去跟公众、社会、历史发生关系的这种互动、交流,最重要的即是要有学术问题意识和具体的实践能力,并且要用一种比较进行时的思维方式去关注、切入,和参与当下文化问题的探讨和建构。王璜生馆长就此问题还提出开放的知识生产机制这个观点。因为,这密切关乎美术馆如何为公众推介优秀的艺术成果、如何真正意义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如何积极有效推动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和提高社会审美水平与文化认知等重要问题。

3、亚洲美术馆与西方美术馆的交流、对话
近年来,亚洲的艺术、美术馆积极的与国际大展和国际上著名的美术馆之间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交流与互动,并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应与文化影响。在这一议题中,形成馆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对话,形成经验与资源的共享,谋求差异化的共同发展是大家的共同的愿望。
对此议题,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首先提出了公民的文化权益和文化判断的问题。认为今天的美术馆更多地扮演了城市文化窗口和桥梁的作用,美术馆面临着如何提高办展质量,如何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因此必须注重本地在地的文化的发掘。印度国家美术馆馆长瑞杰夫•卢臣、越南原国家美术馆馆长张国平还都就此议题提出了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的问题。张国平认为,要加强与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合作研究艺术、文化和历史的共同课题,合作举办专题展览交流,将独特的文化传统纳入亚洲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中。
缅甸文化部考古部主任、博物馆和图书馆司司长稻媞顿女士、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艺术工作室室长崔孝俊先生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文化交流项目的成果。崔孝俊提出,驻馆艺术家项目能够使现代美术馆在达成既定管理目标的同时,发挥当代美术馆的功能。宁波美术馆的专家就此阐明,最有效的交流对话模式应该具有深度性和稳定性,而这种深度性与稳定性则需要美术馆去探索一个有效的载体,比如馆际间的各种合作交流项目等。
对于如何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公众审美素质,黑龙江省美术馆馆长张玉杰提出,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应促进品牌艺术向名牌文化产品转化。坚持公益性与公共性,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国内外艺术交流,增强美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裴洵勋,则以韩国霊光的公共艺术项目为例阐述了他们的经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馆馆长鲁克思鲁提比克,则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我们分享了他对不同类型的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以及对未来西方亚洲艺术中心创建的期待。

四、视觉盛宴—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专题展
为配合此次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举行,2010年9月26日下午,江苏省美术馆新馆还举了三项大展来纵论东西方文化。
三个大展分别为,“时代多彩—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江苏获奖入选作品汇展”, 展出了200余件获奖和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国画、版画、油画、雕塑、综合等五大部分作品,集中体现了江苏画家在十一届美展中创作的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走近大师—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捐赠作品展”,展示了德国大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及其夫人1996年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117幅国际艺术作品;“南北二石—傅抱石、齐白石中国画作品展”,以北京画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20世纪两位杰出画家,傅抱石和齐白石的堪称为中华民族之瑰宝的100件作品为主。这三个展览分别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西方近现代绘画艺术以及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典范,不仅为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举行增添了华彩的一章,同时还表明了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亚洲美术馆事业,在全球性的文化冲突与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积极承担自身文化职责的决心与热情。

五、结语: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带来的思考
继2006年第一届举办之始,这是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第一次由地方美术馆承办;第一次突破东盟概念,形成亚洲概念;第一次接受欧美为观察员国家。此次,“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论坛闭幕式的总结发言中赞誉本届论坛是“一次卓越的无与伦比的亚洲美术馆界的盛会”。
伴随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各馆馆长在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主题下也探讨了诸多有关美术馆未来发展与建设的模式与方案,不仅在美术馆相关问题上也达成许多共识,同时也给美术馆人留下诸多现实的问题与思考。
目前,世界对于亚洲的近、现代艺术,对于亚洲当代艺术的认识还很有限,亚洲对西方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理解也存有一定的表面性,对自身的艺术传统的继承与文化独特性的发扬也缺失一定的深度及主动性。当代意义下的美术馆在硬件的扩充与建设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美术馆从展览馆向艺术博物馆转型这一基本共识也逐渐形成,但展览策划、学术研究与公共教育的提升等软件建设方面却依然道路漫长。那么,如何打造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美术馆,如何让美术馆或美术馆的艺术保留它自身的最恰当的作用并让它得到应有的繁荣与发展,如何引领美术创作取向,如何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职能,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提高国民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如何发挥美术馆作为国家对外文化艺术交流重要窗口的用等等是为最核心的问题。
因此,希望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成为我们亚洲美术馆,乃至国际上的美术馆,共同交流与探讨构建美术馆的模式与职能的导航与平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8:45:56 | 只看该作者
大英博物馆掠影


时间:2010-01-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焦丽丹






    
大英博物馆外景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走进中国厅,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代三彩瓷器,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和各种金玉制品,甲骨文、竹简、刻本古书和地图、铜币、丝绸、刺绣、书画、珐琅雕塑、景泰蓝、漆器、竹编等,让人目不暇接。然而,这仅仅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3万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9/10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
  大英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笔者有幸参加了大英博物馆举办的国际博物馆管理者培训项目,实地参观考察了大英博物馆的展厅、文物库房和科学研究与保护中心,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大英博物馆的运作与管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当下国内博物馆建设可谓风起云涌,希望此文能对国内博物馆在制度建设、资金筹措、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大英博物馆的管理构成
  根据大英博物馆1963年法令规定,大英博物馆实行理事会制度。理事会实行宏观管理,主要负责制定博物馆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对博物馆财政收支情况实行监管,审查、批准和检查博物馆馆长执行计划,并提名博物馆馆长人选等。日常管理主要由博物馆馆长负责,并接受理事会的监督和检查。
  作为国有大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新闻和体育部(简称DCMS)的拨款。然而,大英博物馆并不直接受DCMS的领导和管理,而是由非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机构——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委员会作为中介机构来实现政府对博物馆的控制。这种间接管理方式有效避免了政府主管部门管得过多过死,保证了精简高效的“小政府”的运作,也使博物馆有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
  大英博物馆的部门设置分为文物部门和非文物部门两大类,拥有员工总数约1000余人。此外,还有专门的大英博物馆公司、大英博物馆发展信托基金和大英博物馆出版社,负责大英博物馆的相关商业运营活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博物馆运营经费的限制,自2000年以来,大英博物馆也不得不通过裁员和调整机构设置来缓解经费短缺的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大英博物馆在2003年至2007年间,实际来馆参观的观众数分别为462.2万人次、477.8万人次、448.5万人次、490.3万人次、604.9万人次;网站访问量分别为775.1万人次、756.6万人次、875.5万人次、767.4万人次、1350.7万人次。可见,大英博物馆的观众访问量在这五年里基本保持平稳,无明显增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英博物馆于2000年底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到2003年已有3年时间,免费开放对观众量增加的刺激作用已明显减弱。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大英博物馆展览内容和陈列方式陈旧,缺乏更新有关。而2007年度参观人数和网站点击率的明显增加则是由于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展造成的轰动效应。据该馆工作人员讲,2007年的访问量剧增仅是昙花一现,2008年则又回落至2006年的观众量水平。
  大英博物馆的资金来源
  据2008年8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大英博物馆2007年的年收入为7444.7万英镑,其中,政府补助4164.8万英镑,占总收入的约56%;社会捐赠436.8万英镑,占总收入的约6%;经营性收入2843.1万英镑,占总收入的约38%。可见,政府补助仍是大英博物馆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并不像中国大多数博物馆那样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作为经济来源,其经济活动的收入也占了相当大比例。
  具体而言,大英博物馆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政府财政拨款,大英博物馆每年可从DCMS获得约4500万英镑的政府补助。二是国家彩票基金和文化遗产基金,例如大英博物馆建筑“大庭院”的1亿英镑中,30%的资金来自国家路透彩票,而另一项遗产彩票提供了1600万英镑专款。三是社会赞助,赞助种类可分定期赞助和一次性项目赞助,如大英博物馆最大的多功能会议厅由英国企业巨头BP石油公司赞助,青少年活动中心由福特汽车公司赞助,而钱币展厅则由汇丰银行赞助。四是经营大英博物馆公司,该公司于1973年成立,主要负责出版、零售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2000年又成立了负责新建成的“大庭院”运作的大英博物馆大庭院有限公司。五是博物馆之友,大英博物馆通过大英博物馆之友、大英博物馆美国之友、大英博物馆加拿大之友等吸收社会资金;另外还兴办了支持购置文物艺术品的特定外援组织,例如赞助收购和研究希腊罗马文物艺术品的外援组织、赞助古近东文物艺术品的古近东之友、赞助日本文物的日本之友、赞助印刷品和绘画艺术研究和购置的大师绘画赞助者组织。
  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是最具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大英博物馆拥有4个固定商店(包括书店、文化用品商店、纪念品店和家庭商店),还有配合临时展览增设的商店。其经营的文化产品设计优美、制作精良,不仅包括文物复制品、图片、画册等,还包括大量的根据博物馆馆藏品启示而设计的生活用品。馆内销售的书籍约6000多种,销售的商品约1700多种,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2007年轰动一时的秦始皇兵马俑展为例,其主要的文化产品就有18种之多,既有基于兵马俑形象制作的手提袋、领带、雨伞、T恤、咖啡杯,还有相关的研究著作、音像制品和复制品。价格从几英镑到几十英镑不等,至今仍能在大英博物馆的网上商店买到。图书的出版与销售一直是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文化产品,大英博物馆拥有自己的出版社,有专门的员工负责图书的编辑与出版。其书店不仅销售本馆编辑出版的书籍,同时还销售其他历史、考古、文物、文化和艺术类的研究和介绍性书籍,非常专业。此外,还有专门为少年儿童设计出版的各类图书出售。近些年电子音像类图书的发展也很快。此外,大英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资料图片库,用于满足专业用户的需要,并收取一定的费用。随着近年来网络的发展,顾客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浏览博物馆网站,挑选所需要的图片,并在网上订购就可得到数码图片。此外,观众也可以在博物馆利用电脑和多媒体查询挑选所需要的图片,支付有关费用后可以得到现场打印的图片。
  考察大英博物馆的资金来源,无怪乎有英国专家说,最适合免费开放的是国家级的大博物馆,因为门票收入并非主要资金来源,它们具有多元化的市场,与许多社会机构有伙伴关系,有多种资金来源,不用过分担心减免门票收入后资金减少对博物馆运营造成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4:14 , Processed in 0.1841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