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垃圾教材比三聚氰胺奶粉为害更为深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8 10:4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垃圾教材比三聚氰胺奶粉为害更为深远!之一  




文/叶开
















        这是我在上一篇博文下回覆一名家长“快乐人生”网友的短评。我先贴在这里:
        “快乐人生”网友的评论:
       我也是家长,我觉得您给小学语文教材挑错本身没什么,但是否定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就不对了。您并没有参与过教材编辑,如果让您主编一套语文教材,你觉得就能完美到一点错误都没有么?
       叶开的回覆:
       这位家长的问题比较诚恳,不是谩骂,我可以跟您交流一下。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假设我主编一套语文教材,从逻辑上来讲是不可能完美无缺、一点错误都没有的,还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此,这套教材受到人们争论讨论批判甚至否定,都是正常的反应。第二,我们现行的这套(上海版小学语文)教材,实在是太差,不是一般的差。杜撰者不仅水平低劣,而且教材里面充满了剽窃、窜改和基本常识的错误。为了说明问题,我会在有空时,以上海版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四十篇课文为例,逐一加以分析。也许将来等我女儿学完五年级,我可以逐步把女儿学过的十册教材都分析一遍,但是目前我太太在德国教书,我一个人在家带着孩子,上班下班看稿子写作,外加接送她上学放学,还要买菜烧饭,晚上陪她读书,所以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不过我可以逐步积累。眼下,只能先分析我女儿刚刚学过的四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
       我会在自己的博客上逐步贴上来自己的批评博文,到时请你关注并批评。我相信,您作为一名家长,不会给自己小孩吃明知道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不知道和不得已的,我们只好忍受。但是,垃圾教材对我们下一代的影响,比三聚氰胺坏得多,直接毁坏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尊严。
       这就是我要批判上海版小学语文教材(其他地区的小学语文我想也会有具体的问题,但是我没有看过,不能批评。恳望有心且有批判能力的父母们翻查一下,多加交流)的原因,因为我作为一名父亲,自觉深受其害,而且我也想尽绵薄之力,跟同样深受其害的其他父母进行交流。
       一点看法,供您参考。
       (注:给家长的回覆有字数限制,我删掉了一些不是最核心的句子,这里把所有的句子都恢复在这里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另外,我接着写几句话:上海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里,编为八个单元,各有主题,下有若干文章,根据编目的指示,总共有四十篇文章。此外,还选入了历代的诗歌十二首。这十二首诗,是我唯一要求女儿背诵的篇目。在教材的这四十篇文章里,署明作者名字的有六篇,我一一列举在这里:一,刘绍棠的散文《老师领进门》,我没有对比过原文,不知道有没有删节或窜改以及删节窜改在哪里。二,秦文君的散文《病人》,文后注明“本文入选时有删改”。三,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跳水》;四,朱自清的散文《扬州茶馆》,注释里没说有删改,没有说明朱自清根本没有写过这样一篇《扬州茶馆》,而是从《说扬州》里节选的一截,并进行了低级窜改。文末注了一个生字“滗”,说是“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让液体(水、汤汁等)倒出”,这个生字可能是编者杜撰出来的,我查手头的其他出版社的朱自清先生的本篇散文,里面都是“逼去了水”——请方家指正,有没有更权威的四九年前的旧版本可以订正一下,我家里只有朱自清的旧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无法对校原文的真正用字。查《汉语大辞典》,“逼”条“十四”下有与“滗”同义的解释:.用同“滗”。擋住渣滓或泡着的東西,把液體倒出來。 《黃繡球》第七回:“﹝黃通理﹞命他孩子們捧一個西瓜出來,交與黃繡球,逼些瓜汁來飲。”五,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原文我还没有查出来对校,不知道有没有“删改”,此课文下无注。六,王怀让的白话诗《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据课文下的注释,此人写了五千多首诗,另外还有《我们光荣的名字:河南人》等。这首所谓的诗要让现在的诗人读了,估计会气得脑袋撞墙,我对评价这篇号称是诗的东西的兴趣都没有。
       根据教材的注释,这是四十篇文章中有作者的六篇作品。剩下的三十四篇课文,就是没有作者的了。我在网上简单地查询这些作品时,发现在网上常常会看到有人发问:XXX这篇文章的作者到底是谁啊?可见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些课文的作者。而根据文学创作的原则,没有作者的文章是不可能的,难道这些文章自己像齐天大圣一样,是一块石头感天地之精华而成胎自己跳出来的?这本教材的最后《说明》里,列有“特约撰稿人”名单共八位,由此推论,这三十四篇课文大概就是出自他们的笔下了。我本人阅读量算是比较大的,也算是广泛的,但是这几位先生确实从来没有听说过大名——恕我寡闻。我想,能作为教材的课文——其中有些篇目还要求背诵全文或部分段落——定该是千锤百炼的传世名作了,不然,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何止亿万,难道都要背诵,或熟读?鉴于我们的特殊国情,起码要求,这些课文的创作者也应该是要有极高的文学修养,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极佳的作家。《说明》里最后的“声明”中还特别指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中关于‘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出版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的有关规定,我们已尽量寻找原作者支付报酬。”
       从这个“声明”上看,教材的编撰者是严格遵守著作权法的相关条例的,尤其“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这个条款,是著作权法的核心,实质是对著作权人的相关权益进行保护。但是,教材里根本没有作者名字的那些文章,如何支付稿酬呢?我这就不明白了。是不是因为没有作者,就不必支付稿酬了?还要请教相关的法律专家。
       问题在于,这三十四篇课文,真的没有作者吗?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根本不相信一篇文章会没有作者而无中生出来的,像《诗经》《古诗十九首》之类的“采集”诗,虽然没有署名,但也是有作者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作者是谁。又比如《金瓶梅》的作者,至今都不知道是谁,相关的专家考证文章无数。《<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现在我们看通常的版本,作者名字赫然在列,但这些作者的考订,也是王国维、胡适等好几代学者的辛勤劳动的结果,但至今,这些作者的著作冠名权还有极大的争议。有兴趣者,我推荐看看胡适之先生的《章回小说考证》。现在,即便是最边远地区的一个无名作者,在给我们杂志投稿时,都会在稿子里署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地址,这自然是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也是基本的公民权利。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一篇好文章想编入教材里,同时又想找到这个不太知名的作者,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其实是比过去容易多了。我自己就常常接到各杂志、出版社、影视公司相关人员的电话,向我打听某某作家的联系方式。可见,只要你尊重知识产权,愿意寻找作家,可能除了极个别超级隐士之外,大部分都能找得到。
       我怀着对这三十四篇无作者的文章的疑问,在网络上稍微查了一下,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大跳!”我虽然没有查到所有文章的原作者,但是查到了二十多篇相关原文,并且找到了原作者的名字。我下载原文和教材里的课文加以对照,发现这些文章不仅是有作者的,而且在“被采用”之后,都经过了有意的窜改,并且改得破绽百出——其目的不明,简直不能理解。根据我自己的阅读经验,这些窜改课文的水平之差,简直是令人愤慨。例子之一是《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原作者是北京的宗介华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把这篇散文选入了辅助阅读教材,也有删节,但是没有“窜改”。上海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一册试用版(怎么我们的教材永远是试用版)里,《带刺的朋友》这篇文章隐掉了作者名字,做了肆意窜改,文中还加入了不少幼稚字词,并且把作家原来的结尾切掉,自己杜撰,加上一条大黑狗被刺猬咬伤的情节来结尾。这篇窜改文章不仅逻辑不通,而且极其低劣,看起来不是根据宗介华先生的原文来窜改的——根据宗介华自己在博客上介绍,原文有七千多字——而是从人教社的辅助阅读里抄下来了他们的删节版,再进行二度窜改的。
       我作为家长参加了一堂《带刺的朋友》的公开课时,细读了这篇课文。越读越觉得这篇课文逻辑不通。文中文句前后不连贯,有时写得好,有时候出现一些古怪的词。读着不通顺,别扭,语感也不对,因此产生了疑问。上公开课时,我女儿举手提问,教师可能因为排练时没有算上她,一直故意忽视她,不让她提问。但是教师每次提问,我女儿都举手,最后老师终于给了她一个机会。我女儿问了一个问题:老师,这只刺猬怎么会是一个朋友呢?我女儿本能地提出的这个问题,击中了这篇文章的致命伤。老师听了,假装没听见,可能她自己做的课件里,没有防备到学生会提这种问题。我后来回家查找,找到了宗介华的博客,下载了他自己张贴的《带刺的朋友》的全文,一字一词地加以对比,才发现,原文有几次转折,有相互交往过程的描写,因此刺猬才能从偷枣子的“贼”转变成朋友的。我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发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作了对比和分析。
       在这里,我先提到这一点。其他的抄袭和窜改内容,容我在其后的博文里再一一道来。以我看来,教材的这种抹煞作者名字并加以窜改的行为,不仅违反了著作权法,而且涉嫌了剽窃。这种窜改和剽窃在这本教材里大量存在,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我真不知道这些编撰者怎么有这样大的胆子,不仅违法,而且切实地戕害了成千上万的小学生。
       别的单元暂且搁下不表——我打算另章分说——只说这本教材的第三单元。这个单元是搞“红色革命传统宣传”的,共有三篇文章:《手术台就是阵地》、《狼牙山五壮士》和《“走”完长征的婴儿》,都是没有作者的,属于编撰者“原创”,看来也根本不需要支付报酬了。请各位方家帮忙查一下,第一篇是不是周而复的文章?我一时没有找到周而复的原文,无法对比。第二篇的原文是沈重编写,我对比过,基本上是逐字逐句抄袭,但也有个别段落和字词被窜改。第三篇看起来像是记者的采访稿,被教材编撰者窜改过了,我一下子找不到原文和作者的出处。有能找到的先生小姐,请有以教我。
——————————————————————————————————————————————————————————
注:不少朋友有疑问,“窜改”是不是应该改为“篡改”?我看到有朋友自己已经重新订正了。我此前已经查过国内最权威的《汉语大词典》,也回答过三四个朋友的疑问,但个人时间有限,不能一一答覆。该词典是繁体字,也是我们专业编辑的案头必备工具,几乎每天都要查的。词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供大家参考——如果哪位朋友有新的看法,也请指出——:
竄改  
(竄改,窜改)
改易;改動。
《新唐書·姦臣傳上·許敬宗》:“及敬宗身為國史,竄改不平,專出己私。”
《明史·袁煒傳》:“﹝煒﹞與階同總裁《承天大志》……諸學士呈稿,煒竄改殆盡,不以讓階。”
汪辟疆《唐人小說·沈亞之<湘中怨解>按語》:“《異聞集》為唐人陳翰編集當世傳奇志怪之文,而多所竄改。”
郭沫若《雄雞集·關於大規模收集民歌問題》:“書上有些比較可靠的民間歌謠,雖然不多,但很可貴。因為他是第一手的資料,純粹的資料,不是經過竄改的。”
篡改  
用作偽的手段對經典、理論、政策等進行改動或曲解。
巴金《“五四”運動六十周年》:“不管怎樣,歷史總是篡改不了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10:42:54 | 只看该作者
垃圾教材为害深远之三:剽窃和窜改的课文《带刺的朋友》  






















一 公开课
上星期,我去女儿的学校听了一堂语文公开课。女儿学校的校舍建设和教具配备,跟我小时候已有霄壤之别。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电视机、投影仪、空调器,设备齐全。每人一桌一椅,地面上铺着实木地板。课桌的排设也有新意。六人小组,面对面拼在一起,便于分组讨论,形成一种民主、平等、交融的气氛,是典型的欧美式roundtable(圆桌)模式。
    学校的硬件似乎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从我上小学起,语文公开课通常就是一种事先排练好的表演节目。公开课中,教师掌控下的学生,像线牵木偶,遵从、机械、严肃、紧张,没有自然的融洽,没有理解的
愉悦,不发疑问,不见交流,只如鸡啄米般点头。
    三十多年过去了,语文课的教学没有任何进步。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杀猪出身,练得一手扔粉笔头的高超武艺。在课堂上,他指东打西,百发百中。班上调皮捣蛋的乡村野猴子,鼻头脑门上都是他实施精确打击的目
标。
    小学二年级时,我曾因为遭到一位同学的追逐,逃到防震棚的角落里无路可退,挥舞随拽手来的铁丝自卫,不慎划伤了他的小臂。同学哭喊着,边夺门而出,边嚷着找老师告状。
    我听得魂飞魄散,眼前一片白茫茫。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上课铃响,语文老师走进教室,与我们互致问候,然后转身用半根红色的粉笔,卧着在黑板上写下七个笔画复杂、我们当时还不认识的大字:
   
血债要用血来还!
    老师叫我们齐声朗读,反复若干遍,然后等我们安静。一点点的安静,如水慢慢流干的池塘,全班四十多个同学,像搁浅在泥浆上翻着白色肚皮的鱼。有虫子撞在防
震棚顶的油毡上,发出金属般撞击的巨响。
    语文老师让我走到讲台位置。
    他的眼神榔头一样把我一寸一寸地钉在黄泥地面上,命令我伸出胳膊,在我手腕上用铅笔划下一厘米长的印痕。铅笔尖的刺痛钻进我皮肤里,甜蜜地传播到我全身,
让我浑身起了痒酥酥的鸡皮疙瘩。
    老师捏着我的手腕,举起来,解释说:……血债要用血来还,我们现在要割他的手,不多不少,我量过了,一厘米。
    他捏着一把锋利的小刀,搁在我的胳膊上……
    三十年前的记忆,像青铜器上的铭纹,深切地显现在我记忆的宣纸上,墨汁越来越潮湿,犹如鲜血淋漓。我在女儿的教室里,战栗地回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这个下午,细微的尘埃漂浮在阳光的河面上,我女儿的两根辫子在前面轻轻晃动。每次语文老师提问,她都拚命举手。我女儿崇拜《哈利波特》里那个高傲、聪明、
漂亮的赫敏——这个天资聪睿的麻瓜出身的女魔法师,用努力学习来弥补非魔法师世家出身的缺陷,在整个魔法界获得了魔法师的尊重。
    我女儿一举手,老师的目光就像雷达探测到目标一样闪开。女老师说,为什么举手的总是那几个人呢?我要换一换,提问不举手的同学。我女儿赶紧把胳膊放下,老
师仍然没有让她提问。
    我女儿念小学四年级,这次公开课,她们“被”上一篇名为《带刺的朋友》的课文。
    这个题目,让我记住了两个关键词:
    A带刺→描写的对象是刺猬。
    B朋友→作者和刺猬的关系。

    课文里,作者写小时候在自己家的后院里,偶然看见一只刺猬悄悄地爬到枣树上。作者很佩服这小东西,赞它“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第二天傍晚,“我”吃完
饭,在草棚前看到刺猬一家出来散步。家里的大黑狗冲上去要咬,被团起身子的刺猬扎破了嘴,狼狈逃跑了。爸爸解释说,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我听了之后,“高兴得直拍手”。
    上课过程中,我一直有个疑问:课文里写到的这只刺猬,怎么能称为“朋友”呢?
    在课文里,这只刺猬跟“我”的立场和态度都是敌对的,一,刺猬偷了他们家的枣子。二,刺猬扎伤了护院的大黑狗。除非情况特殊,人们通常都会把自己家养的看
家狗当作朋友。大黑狗护院心切而负伤,主人的正常反应大多是不愉快甚至恼火。在课文里,“我”的立场却却莫名其妙地站在刺猬一边,高兴得拍起手来。于情于理,这种反应都不正常。
    这只刺猬不是朋友,而是“带刺的敌人”。
    快下课时,我女儿总算得到了提问的机会:
    老师,课文里为什么说刺猬是带刺的朋友呢?
    她提的这个问题,跟我的疑惑不谋而合,语文老师可能感到意外,她没有回答问题,而是放起了幻灯。在投影银幕上,一只动画小刺猬正在蠕动。喇叭里传来声情并
茂的配乐朗读,那深情款款的口吻,让人产生了错觉:以为她是在朗读一部历久弥新的名著: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这是课文的开头。其中,用斜体字显示的最后一段,文理欠通,是典型的病句。“玛瑙”不会飘香,真正飘香的是“红枣儿”。“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读起来
也怪异,“一颗颗”不能“满”来修饰,要么是“挂着一颗颗红枣儿”,要么是“挂满了红枣儿”。可惜,这两种错误是被剽窃的原作就有的,可见得原文就词句欠斟酌,并非无可推敲的佳作。另外,“看着就让人眼馋”是上海版语文教材编撰者在画蛇下添的小足,感觉他们像是在装嫩,扮幼稚园儿童。
    “红枣”跟着“儿”,是不正确的儿化音处理,要么就是用“红枣”,要么改成“枣儿”。后来,我查到了被这篇课文剽窃的原作,发现并无“儿”字。
    这堂课,语文老师用了很多手段,跟军事演习一样声光电齐上阵,不可谓不喧嚣矣。然而,她却不能解决我女儿提到的这个最基本的、甚至是课文里最核心的问题:
课文里为什么说刺猬是带刺的朋友呢?
    这个问题不解决,整篇课文就是不成立的。

                           二 倒垃圾
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上海版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用本),一字一词细读这篇课文:《带刺的朋友》。
    我仔细翻找,连封二封三都看了,发现没有作者。
    我从头到尾认真拜读了这本《语文》(试用本)教材——很多人注意到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似乎永远都是“试用本——”发现全书八个单元
,只有六篇文章注明作者。一本供成千上万小学生使用的教材,选用的文章怎么可能没有作者呢?没有作者的文章,就像没有父母的人一样不可思议。翻到教材最后
一页,从编著者名录里,看到了“特约撰稿”这栏,我才明白,小学《语文》教材原来大部分是按订单生产,来料加工的。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些小学教材编写者从哪里得来如此强悍的自信力,居然在这本教材里,订造出三十四篇无作者的“名著”来。
    我在“语文之痛”专栏第二篇《虚假的课文》里,用极长的篇幅分析了这些“幕后杀手”们定制的“课文诗”。那篇低劣鄙陋的“诗”还居然要求学生背诵,一举把
这些连文学爱好者都谈不上的“文字小皮匠”们的身份自我拔高到了经典作家的行列。
我坚持认为,一篇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必须是千锤百炼、历久弥新的杰作。
    伟大的作品,断非来料加工,胡乱堆砌些陈腐的“好词好句”就能炮制出来的。没有阅读过一定数量的文学经典,对伟大的作品缺乏体会和敬畏,这样的人通常无知无畏,胆大妄为地随便炮制垃圾文字给小学生当教材,而且竟然还无耻地要求学
生背诵。这种人,不是得了谵妄症,就是精神分裂症。
    “水浒”里的天煞星李逵双手握着两把大板斧,在法场边乱砍。鲁迅说他砍的都是看客,不是官兵,是不分青红皂白制造血案的莽汉。小学教材的新任“文曲星”编
撰者们胡乱炮制的课文,比李逵的两把大板斧更加锋利,深深地伤害了成千上万中小学生的稚嫩心灵。
    我反复阅读《带刺的朋友》这篇没有作者的课文,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通。文理固然不通,文气更是犹若游丝,而且字句南腔北调,自相矛盾。
    根据课文的内容分析,这只刺猬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为“朋友”——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带着疑问,我开始搜集与这篇课文相关的材料。这才发现,《带刺的朋友》并非上海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撰者按照要求来料加工的原创产品,而是北京儿童文学作家
宗介华创作的“动物散文”之一。《带刺的朋友》删节版,曾入选“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阅读”。
    在“人教版”“同步阅读”里,编者注明有“删节”——不是删改,没有“改”字,并署明作者为“宗介华”:上海版小学语文教材隐去原作者,并且在文章的后半
部分加以大篇幅窜改,把原作删掉,自己添加了一段杜撰出来的结尾。
    上海版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在这里剽窃宗介华的原作归为己有,基本的文学修养不足,更不具备一名好编辑的专业能力,
他们的非法窜改,完全歪曲原作的主题,使得这篇课文前后不通,内容和题目彼此冲突。
    上海版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用版)教材里,编撰者肆意剽窃、抄袭、歪曲、窜改的课文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不能逐一列举。这种做法,是典型的
违法行为,严重地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即第二章第十条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这本教材因为严重的违法行为,而变成了一本违法出版物了。这样一本有严重违法行为的教材,居然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小学课堂,那些剽窃和窜改过的文章,还居然
要小学生朗读、背诵,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感到愤慨。
    这本教材在对古代名著的糟蹋上,也达到了令人愤怒的程度。这本教材分别从《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选入了“武松打虎”和“赤壁之战”两个故事。
但是,他们没有采用这两部名著的原文,而是按照原文进行低劣的改写。“武松打虎”原文里出彩的语句,在这篇无耻地改写过的课文里荡然无存。“赤壁之战”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唐宋以降,有很多咏叹的名篇流传于世,近来更有影视大片助阵,再度成为新鲜热闹的话题。从影视角度,改编得最成功的还是对《<三国志>通俗演义》吃得最透彻的日本艺术家。日本动画连续剧《三国志》里,刘关张都是意气风发的青年英雄,诸葛亮也是二十几岁英姿飒爽青年才俊。他们对
“赤壁之战”的把握和演绎,更是达到了荡气回肠的程度。
    这样的磅礴故事,却被这些无知无畏的编者窜改得味如嚼蜡。
    为了给女儿排毒,让她读到真正的好的作品,我不得不找出原文给她对比着看。这就像是一个人误服了有毒的食品后,必需尽快洗胃清肠一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
提下,我为女儿找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让她在对付完语文作业后,腾出时间来阅读。即便如此,作为父亲,我仍然为她被糟蹋了的大好学习时光而痛心。
    我们一起读了《带刺的朋友》原作,女儿才明白题中“朋友”的含义。
  
                            三 垃圾文
我从宗介华的博客里下载了经“人教版”编者删节的原文——这个“节本”得到过作者本人的认同——跟上海版教材窜改过的课文逐字对比,发现,上海版教材编撰者的剽窃活真是省时省力,他们的窜改母本是“人教版”编者删节过的节本,甚至都不肯费地力去用宗介华的原文来根据需要进行窜改,只是中间恢复了一小段被人教版删掉的原文,续上一个狗尾,就算得上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上海版教材本篇课文的编写者不知道是何方神圣,特别喜爱“儿”字,在前面这段不到两百字的课文,拚命塞进了四个“儿”字,把“红枣”全都变成了“红枣儿”,听起来貌似很嗲的,却变成了“很傻很天真”,足见该编撰者不懂得正确使用儿化音却随意胡改——原作者宗介华是北京人,北京人酷爱用儿化音,他的散文里偶尔时误用“红枣儿”,通常只是在“枣儿”的情况下使用“儿”。宗介华在散文里本来用词就不严谨,也欠推敲,人教版的编辑专业素质极高,在他们的删节版里,把乱用“儿”的状况全都改正了——上海版又把人教版删掉的“儿”字恢复了,他们对着这个“儿”字真是执著,恐怕是总爱玩幼稚而玩过头了吧。
由此也可以见到他们作为编撰者的随心所欲和不认真,这种结果就是剽窃和窜改出一篇低劣至极的课文,再次让我的孩子被迫服食这种比三聚氰胺还要有毒的垃圾。更多的父母缺乏我这种钻研的精神,有些也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教材,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脑袋膨胀,马上就要变成大头娃娃了,还懵懵懂懂,以为自己的孩子头大聪明呢。
   
上海版教材编写者新添加的字词,文中用粗体字显示,作者被删掉或者窜改的原文则放在括弧里,涂红字体为宗介华原文如此——但也有问题。
上海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带刺的朋友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非常惊愕,)赶忙贴到墙根,惊愕地注视着它的行动。
  (“是猫,还是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
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条)……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此处原文另起一段)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
(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
(噗)”的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儿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忙碌着(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噗噜)”一下,就地
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这段是作者原文,人教版改成:“哈,枣儿”,上海版恢复了原文)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大)圈,兴(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刺猬这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
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第二天”之后的斜体字段落,为上海语文教材编撰者撇开了人教版的删节本,把宗介华原文中间过渡性的段落重新编入,也许认为这样“有爱心”,但以此为结尾,则课文还没有解决大黑狗被刺猬扎伤,怎么“我”就“高兴得直拍手”的问题。宗介华的原文和教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缺乏铺垫,也逻辑不通。对比下面我录入的人教版编者的删节版,可以看到上海版的不专业。(……)”部分原有段落,人教版删除——加粗“渐渐”二字为人教版编者后加:
第二天,夜幕降临,我偷偷地躲在枣树背后,捧一把红枣撒在枣树周围。
    突然,我眼前一亮,小刺猬钻出了水沟眼,径直向枣树底下跑过来。它发现了红枣,向四下看了看,来了个就地十八滚,背上扎满了红枣,一溜烟地跑回去了。
    (……)
一天天地过去了,小刺猬渐渐跟我混熟了。
(渐渐地,)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秋风送来寒意,初冬来临了。小刺猬不再露面了,我心里很不安。爸爸告诉我说,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刺猬冬眠了。
    (等啊等,等啊等,)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苏醒了,我高兴地把攒了一冬的花生、瓜子、红枣……撒在了小刺猬的必经之路上。
    (终于)有一天,小刺猬来了,它伸出小嘴,眨着小眼睛,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来了,他指着瘦削的小刺猬对我说:“光靠你喂是不行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让它们消灭害虫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好像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晚,在田地间、场院里,正活动着一支捕捉田鼠、昆虫的大军,那里边就有我那带刺的朋友……
对比这篇窜改过的课文和宗介华原作,可以看到,原作的情感趣向,从把握上,还算得上真切,遣词造句也算自然,但准确性不佳。有些地方欠推敲,显得啰嗦做作。
    人教版编辑的专业素质,在同样要对原文进行删节时就显露出来了。他们不伤害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中的口水话进行缩减,显得非常精当。
下面这一段,是原作中细节描写部分: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儿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忙碌着(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
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哈,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大)圈,兴(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
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急火火)地跑去了。
    这段文字里,每个被改动的词字都是败笔。“儿”字乱加不用说了,“身子涨大了一圈”,不如“身子涨了一大圈”在程度副词的运用上准确。“它匆匆地忙碌着”
是抽象的表述,不如“它匆匆地爬向四周”生动。“飞快地跑去了”,不如“急火火地跑去了”有趣。更有搞笑的删节,如刺猬“诡秘地爬向老杈”这句话里的“老杈”,原文是“老树杈”。语文课上,教师还专门解释过“老杈”的意思为“老树杈”,这不是多此一举么?原文中的“枝条”指是整根树枝,窜改成“枝丫”完全
混淆了原作描写的对象。
    人教版的编辑把宗介华的原文“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这段文字缩成三个字“哈,枣儿”,很见功力。可是,爱剽窃的上海版
编撰者,偏偏把这段又恢复了,在极短的窜改本的篇幅里,加上如此啰嗦的口水话长段落。
    《带刺的朋友》里描述的后院、刺猬和枣树,以及渲染出来的北方气氛,可能带有宗介华童年的记忆,没有明显败笔,故事连贯情节合理,是合格的作文。“人
教版”编者的专业能力远高于上海办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同行。他们在删掉原作中间段落后,为使文章读起来连贯,在“一天天过去了”后面加上了“渐渐”二字,一看就知道这位编辑懂行,不然,删掉前面的季节更替的交代性段落之后,下面“刺猬跟我混熟”就显得突兀了。“人教版”编者删掉了原作中的几个语气赘词——“渐渐地”、“等啊等,等啊等”、“终于”——也显示出了他们的专业能力。这些词,确实是原文对文句推敲不够,用词也随意的毛病。在压缩篇幅的前提下,“
人教版”没有肆意窜改,而只是谨慎地删除那些累赘的词句,并不添加自己“高明”的改写段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作的原味。
    后半部分,窜改者可能是为了突出“与小动物交朋友”的主题,蛮横地要奉献爱心。把宗介华原文中做作而不合理的中间的过渡性段落搬来当结尾。原文写作者家的护院大黑狗护院心切
,去驱赶刺猬反而被扎伤嘴巴,惨叫着抛开时,“我”不仅不对大黑狗表示任何的同情,反而“高兴得直拍手”——为了突出新朋友,他对自己家的旧朋友还真是冷漠无情啊。如果交朋友都是这种熊瞎子掰苞米的做法,喜新厌旧,动不动就搞出个“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悲喜剧,这样的人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吗?宗介华这篇勉强合格的散文,本来就有编造和装嫩的痕迹,人教版的编辑高明地把这种幼稚而不可靠的部分遮掩掉了,没想到,他们扔掉的西瓜皮,被上海版的编纂同行踩了一脚,摔得个四脚朝天,狼狈不堪。

                        四 朋友解
窜改者对“朋友”这个词的基本含义,也没搞清楚。
    两个人要成为朋友,需要具备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双方有接触,形成交往;第二,双方在交往后产生继续交往的愿望。也许还可以添加第三个限定条件:双方在不
断交往而产生了友谊后,这种友谊还必须经历过一定程度的考验。
    在传统社会里,家庭的血缘关系是人类社会中的基石,朋友关系则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和替代——离开故乡,朋友关系得到重视,有些甚至升华成了“家庭关系”。例
如李渔在《无声戏》第六回的《男孟母教合三迁》里,就写到这种男性朋友的超级友谊,变成了夫妻情感之后的怪异故事。这是非血缘关系升华,并取代了血缘关系
的有趣例子之一。而实际上,血缘关系,即使在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也仍然是社会中的基石,血缘关系,跟物权概念直接相连。
    西方有句谚语:Charity begins at home(仁爱自家始)——各种中文译法都有,我挑了个台湾的译法。
    这句话,跟东西方都有的谚语“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一样,强调一个人认识世界和感受世界,要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古
代经典《大学》里说,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个体存在,就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强调知
识的获取和智慧的修炼,首先要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从可知可感的客观真实的世界中获取,而不能从虚构的、虚假的世界中得到。
    经过窜改的课文里的“我”和“刺猬”的关系,恰恰违背了这种认识自然,获取知识和智慧的基本逻辑,而从谵妄式的虚构中,没有任何基础地、双方甚至形成了不
好关系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朋友。合理的情感是,即使刺猬扎伤了自己家的大黑狗,小孩子有点气恼,但是渐渐地,他还是发现了刺猬的可爱,也就揭掉了这个小过节。这样的情节,稍微加一两句话,或者一个自然段,就能写得合情合理的。然而,原作者也毕竟在语言上没有什么天赋,又欠推敲,所以算不上一篇
佳作。人教版的编辑把这篇文章选入辅助性的“同步阅读”里,而不是用在人教版的教材里,见得出他们的专业和谨慎。
    毫无铺垫和逻辑地抛弃旧朋友大黑狗而对新认识、还谈不上深交的刺猬无条件地拍手喝彩,这不是朋友的情感,而是对朋友关系的异化认识。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关系呢?
    儒家经典《论语》开头就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的宗师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首要性。一个没有学习的人,不具备基本的思考判别能力,不能算是人类文明中真正的“人”——孔子称为
“君子”——只是“衣冠禽兽”。拜师而“学”,并且时时温“习”,通过切实的理解而获得真正有益的知识,这才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基础。从勤奋的、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学习中,获取了真正的知识,感悟到真理,一个人就会感到快乐。建立在这个感悟真理的基础上的学者,产生了跟别人分享自己知识和感受的愿望,所以会彼此寻找,相互交流,慢慢地、逐渐地形成了每个人都不尽相同的朋友关系。虽然经过了一百多年的东西文化交流和激荡,我们现在不一定全盘接受过去儒家的
“死忠”“死孝”观念,但是那些与现代文明相契合的基本伦理道德观念,求真、诚实、善意等,难道不是东西方都相对能够沟通和彼此理解的人性基础吗?
    中国文化源头深远,汉字是中国祖先认识世界时留下来的知识总汇和宝库,可以说是一种全息的文化体系。
    传统的文化学习,小孩子首先从“说文解字”开始。最基本的,是强记《千字文》。小学,就是学习文字,知其源,明其流。上个世纪初,国学大师章太炎在日本开
讲《说文解字》,听讲者是鲁迅、周作人等现代文学中流砥柱,他们的听讲笔记前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刊行,皇皇数巨册。令人感慨的是,新文化运动而至新民主主义
革命后期,这些都被丢光了。遂至中国文字磨灭,文化断流,文明有殇。
    “朋友”这个词,从字源上来解释,对其中的内涵,我们或许会了解得更多。
     朋
,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来看,是两串贝壳。
     《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这里是得到了一百串钱的意思。朋的最初含义是“钱”,这种关系是用“钱”来维系的,同门中的师兄弟,彼此的关系首先都是由向夫子献“束修”三根开始的,此后
才彼此认识,发展友情。
    孔颖达疏《易·兑》中“君子以朋友讲习”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由此可见,“朋”和“友”原来并不是一种相同的关系。只有志趣相投者,才能成为“友
”。同门之“朋”,如果志趣不投,今后还可能成为敌人。
    友,《说文解字》曰:同志为友。甲骨文的“友”字,文字学家解释为两只“手”,伸向同一个方向,可能是拿东西,也可能是
抓取食物,甚至一起“抢钱”——强盗们之间,不少人也是好友的关系。小篆的字形,有点像现在的叉子,但也是“手”的字形变体。秦国一统中原,搞大一统,车同轨,字同形,他手下那个多才多艺的奸相李斯,领导一帮“专家”,用圆润的小篆字形来强制性取代了原来各国的文字。小篆使用时间不长,很快就被汉代发展出
来的“隶书”取代。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小篆的字形,还保留着很多象形的形态,跟金文对比,可以追溯汉字的源流,因此小篆是汉字变化中很重要的字体。
    这个“友”字是“会意字”,通过两只“手”同一方向同时抓取物件的方式,来传达其含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要成为“友”,这交友的双方需要有共同的趣
味,或者说要有相近的愿望,以及志向。“友”们,不仅在一起吃喝,而且在一起玩。这就具备了“有福同享”的意思,这是朋友关系的第一层;第二层,是“有难同当”,并且建立在彼此“有信”和“互信”的基础上。孔子的门下高徒曾子“日三省乎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也就是说,“信”是朋友关系的基石。朋友之间,没有家庭之间的天然的“血”的关系,这个“信”就升华到了“血”的程度。为了表示双方的“诚信”到了“血缘”的高度,一般来说,过去的朋友结盟,喜
欢搞一个仪式:“歃血为盟”。朋友关系,就这样,通过“信”的基础中介,在家庭之外,取代了血缘关系。
    《论语》开头那句话,还给交友的双方规定了更高的修养基础,要做一个君子,仁爱忠信,胸襟坦荡,达到“人不知而不愠”。陌生人,旁人,小市民,闲人,小人
,都不是君子的交友对象。至于他们这些人,能不能懂得你的志向,了解不了解你的为人,甚至是不是说你的闲话,有没有传你的谣言,这对以“君子”的标准来要
求自己的人没有什么伤害。这些人本来就不足为道,他们不懂得你,有什么好生气的?但是朋友不然。朋友之间,如果不能建立互信的关系,就不是真正的朋友。
    《说文解字》曰:信,诚也。“訫”,古文“信”。
   “诚”这个字,从字源上就暗示了这样的信息:发自内心的表达,才是有诚意的。
   “诚信”这个词,因此也是“朋友”关系中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桃园三结义”这个“朋友”关系中,刘关张在汉末乱世中,因为志气相投,同时也是为了自保和自强而结拜成兄弟,以年齿的长幼排定三人的辈分,此后终身不渝
,并超越了家庭血缘的关系。他们三个人的结义故事,是传统朋友关系中的典型代表。关云长为了兄弟情义,拒绝曹孟德的百般挽留和邀请,千里走单骑,与兄嫂始终谨守礼节,是传统儒家文化中“忠信”的象征。他们三个人的故事演变到了后来,“桃园结义”变成了“结拜兄弟”的代名词,后来渐渐地走入了江湖,变成了瓦岗寨、水浒梁山、白莲教、天地会和青洪帮之类的黑社会组织,味道就变了。结拜兄弟,变成了党同伐异。而“党”这个字,繁体字作“黨”,《说文解字》解释说:不鲜也。《高级汉语大词典》解作:晦暗不明。意思是暗地里做事情。《论语》曰:君子不党。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坦荡荡”,所以不“结党营私”,不暗地里
搞“朋党”关系。所以,这个“党”的关系,就变成了“友”的异化了。“结拜兄弟”本来并没有血缘关系,“兄弟”是一个隐喻,而不是真正的血亲。他们不仅志气相投,而且一起进出,甚至为了友情而牺牲性命。
    《带刺的朋友》的原作里,写到了“我”跟刺猬的交往过程:“我”不仅跟到水沟眼那里观察,还拿来枣子给刺猬,而且,他们的关系,还经过了深秋和寒冬的考验
,到了第二年开春,“我”把“攒了一冬的花生、瓜子、红枣”,“ 撒在了小刺猬的必经之路上。”这些描写,都表明了“我”与“刺猬”的交往从浅而深,反复接触才发生的“朋友”关系的。而上海版小学语文教材,则因为不合理的窜改,而完全地把这个“朋友”关系扭曲了。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三日修改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四日再改
二〇一〇年五月三十日三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4:41 , Processed in 0.1035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