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武获选“影像发现之旅”陕西站新锐摄影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3 17:0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武获选“影像发现之旅”陕西站新锐摄影师
发布时间:2011-7-8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王江


刘武作品《来自故乡的肖像》


       相关阅读:


  【专题】“影像发现之旅”发现中国新锐摄影师
       【无忌影展】来自故乡的肖像:刘武个展
       【无忌影展】伤逝:袁柳个展

  近日,由色影无忌网发起的“影像发现之旅——发现中国新锐摄影师”陕西站评选落下帷幕。摄影师刘武以作品《来自故乡的肖像》获得了评委的认可,成为了“影像发现之旅”陕西站的入围新锐摄影师。
  陕西站一共有胡桑、刘武、李小舟、袁柳四位摄影师参加了评选。本轮评选仍然采用由七位评委联合打分的方式来确定入围者名次。在评选阶段,各位评委对女摄影师袁柳的评分存在强烈反差,从中可以看出评委对于她影像风格的看法有一些不同意见。经过得分汇总,最终确定摄影师刘武以总分46.5分位居第一名。摄影师胡桑以45.5分1分之差位居第二。而李小舟和袁柳以44.5分和39分位居第三、第四名。
  获得第一名的摄影师刘武将直接进入2011色影无忌年度影像奖“年度新锐摄影师”候选名单。并且获得由七位评委对作品进行联合点评的机会。

  关于刘武:



摄影师刘武



  1984年出生于陕西.三原。
  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现为职业摄影师,创办私人摄影工作室,生活工作于西安;
  作品参加过平遥国际摄影展、陕西摄影艺术展、全国高校摄影艺术展、Faces of Life 生活的脸孔/中国当代肖像群展、转身与分形/陕西摄影的又一个十年展等;
  作品曾刊登于《中国摄影》《摄影世界》《映像》《华夏地理》《生活》等杂志;

  以下为各位评委对入围摄影师刘武的评语(按照评委姓氏拼音排序):

  段煜婷:
  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色彩的时代,刘武直接坦陈的彩色直指主题,毫不拖泥带水。他照片中的人没有文艺范式的、矫情的呈现,影像干净利落、人物在其自身的皮肤、质感、色彩、光线里呼吸、凝视。一张好的肖像摄影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在考察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的关系,在这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中,好的照片总是会呈现出一点儿出人意料的东西,而这就是照片的神彩所在了。我喜欢来自这些照片中的目光,这些目光没有障碍,让人产生对话的渴望,亦让我确信摄影仍有力量。

  法满:
  看不到所谓的“艺术”,这更像是一本关于故乡的私人相册。

  海杰:
  刘武年轻,想法明晰。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题材里,用温和而庄重的镜头对“故乡”进行淡淡地关照。这种关照没有面向易于承载的“故乡之地”,而是基于特征并不明显的“故乡之人”。摄影符号并不突出的拍摄方式,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把握这种拍摄难度下的表现力。
  这是一种历久弥新的对“故乡”的回答方式。
  他甚至投入一种关注自身的行动,力保自我格局的有限性,而尽量不远离自己,去干扰他人。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16:0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我们推出来的四个陕西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你都看了吗?
  胡武功:我都看了,我觉得他们都各有特点,但是总的来讲,我还是觉得他们还不是很老道,还有继续深挖的潜力,规范自己摄影语言的一种可能性,我觉得这可能对他们来说会更重要,因为对这些人来说可能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沿着他们各自原来的路子再深入地走得远一点。
   
  色影无忌:原来的路子是哪个路子?
  胡武功:他们自己目前的路的,因为他们这几个人各有不一样,各不相同,他们有的是带有一点观念,有的是完全主观情感,有的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发现,用客观的物象表达自己、体现自己某种独到的对生命的体验或者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体验,他们这几个人的路子都不重复,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有的照片本身显得可能更接近生活,更鲜活一些,有一些可能他们就是属于静照,实验性不是很强的,有的是属于环境或者是新的一种风景,都各有特点。
  色影无忌:跟以前的摄影相比,他们现在的不同在哪里?
  胡武功:他们总体来说主观性会更强一些,过去老一辈的摄影家关注社会现实生活,或者是解析社会现实生活,直接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普遍意义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这些东西来说,我觉得可能是差异就比较大,这是新一代的。另外就是可能老一辈的人里面更多的关注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伦理、情感,包括他们的内心,就是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文化结构的冲突,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新兴文化的冲突,老一辈关注得比较多。而这些年轻人可能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某种体验,更个性化一些,更个人化一些。
   
  色影无忌:你觉得他们整体水平上能代表陕西摄影的一些方面吗?
  胡武功:这些年轻人,当然现在只有四个人,推出的不是很多,根据我的了解,包括西安美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相关专业这些年轻的学子们,我觉得他们完全体现了90以后,这一代人,他们还是有自己很明显的特点。当然他们在整个的摄影精神上,他们还是继承了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这些在总体上的文化精神上,我认为还是跟老一代是一脉相承的,他们表现这些东西的方式、语言方式,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变化。
  色影无忌:在陕西站的评选过程中,评委在打分的时候,差异性挺大的,比如对于袁柳的打分上,就差异非常大,并且部分评委对这次陕西的水准提出了一些批评,你怎么看?
  胡武功:我觉得这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可能对一个艺术家的追求来说,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的追求来说,还不是用一个低或者是差,或者高,或者是好这样的概念里简单地评判他们,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对他们的作品有过深入把握和研究,另外更多的要看他们的一种指向,这是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发展的指向是什么?
  因为现在我们一般很多人把很多显而易见的、很容易一眼就看透的东西用传统的一种审美或者传统摄影的标准衡量他们的时候,我觉得你们这次推出来的这四个人跟传统的东西搭眼看上去差异非常大,这些东西让我们三十多年来所接触的摄影,尤其是对陕西纪实摄影留下这种印象的人,我们去看的时候,感觉他们好像拉开的距离非常大。
  其实我们应该拉开距离,这是我们的一种宿愿,一种愿望,在多少年前我就说过:“大树底下不长庄稼”,有一些人歪曲了我这个话,认为我们这些人很狂妄,我们是大树,把别人变成草,大树底下不长草,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的意思就是说还是一定要继承某一种关注社会、观众现实、关注人生,继承他这种文化精神,但是表现手法上一定要和他们拉开距离,如果你不拉开距离的话就没有办法生存,没有办法体现,所以说艺术贵在创新,艺术贵在标新立异,我觉得这一次你们推出来的这些人,跟原来我们也想推出一些人,实际上继承的关系大于这样一种创新的关系。这一次你们推出来的这四个人,我个人觉得和过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他们的表现手法和观察的角度,他们这些人的视点和我们的视点不太一样。但是在文化精神上,我认为是应该相同的,因为他们这些东西基本上还是在关注现实,这是一个。
   
  色影无忌:是“摄影救国”吗?
  胡武功:不是,我们当时提出关注人,“摄影救国”是别人给我们封的,我们当时提出说我们要关注事件,更要关注事件中的人,这个“人”指的是什么?在我们当时的印象里指的就是被拍对象: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文化心理……但是今天人家这些年轻人,人家也关注人,人家更多的是关注自己,自己也是人,也是社会一个很重要的一分子,他关注自我,关注自己的情感,关注自己的切身体验,这个东西就更有独特性,这个也应该是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所在,核心问题。
  就是一定要有感而发,而不仅仅是学学别人的皮毛,那些人虽然看起来有照纯静物的,有照纯风景的,也有照现实人的,但他们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他照的就是那个东西,但是他们内心里所反应的绝不仅仅是那个东西,他们实际上是有所指的,有他们自己的情感,主观情感、主观情绪在里面。
  色影无忌:最后评出来的结果就是刘武获选新锐,你怎么看待他的作品?
  胡武功:刘武还是不错的,他还是有他自己的特点,尤其是他同代人的一些情绪,一些个人主观色彩相对浓厚,他基本上是人物肖像式的,这些东西可能也是目前当下大家都觉得是一个潮流一样的,有点儿这种感觉。好像静止的,比较沉思的一种特定环境中的肖像,可能更易于刻画当代青年自己的一些情绪或者是内心的一种理念、一种想法。
   
  色影无忌:陕西摄影家协会对类似的年轻摄影师有没有一些扶持的计划?
  胡武功:有一些是这样的,摄协的工作是面对更多的广大的摄影爱好者,但是他对其中的一些精英部分,他也会很关照。但是你说单独对他们去做什么事情,作为摄协来说要全盘考虑,如果说他给一部分人,简单地里说如果给这一部分人办了展览,要不要给那部分人办展览?所以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不会对其中某一部分拿出一个特别的照顾,但是我们每次在全省的摄影大型综合性的展览中都非常关注青年学子、青年人的这部分。像我们已经办了两届展览,包括两届的金像奖,两届的陕西摄影奖和两届的陕西省摄影作品展,先后就四次活动,非常重视青年人的作品。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15:24 | 只看该作者
胡武功:新锐不是“皇帝的新衣”2011年07月13日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海杰

摄影家 胡武功
  采访:海杰
  被访:胡武功(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摄影在陕西,是个不大不小的话题。
  从陕西群体的名噪一时,到后来的长时间沉寂。有人说陕西摄影“名存实亡”,为此,陕西摄影人在近两年内组织了多次展览和活动,以证明陕西摄影气场犹在。
  陕西群体对年轻的陕西摄影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下的年轻摄影师能否担当起陕西摄影的重任?或者他们压根就不需要担当,他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2011色影无忌影像发现之旅“发现中国新锐摄影师”陕西站评选完毕,年轻摄影师刘武获选陕西站新锐。评委在点评中这样写道:“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色彩的时代,刘武直接坦陈的彩色直指主题,毫不拖泥带水。他照片中的人没有文艺范式的、矫情的呈现,影像干净利落、人物在其自身的皮肤、质感、色彩、光线里呼吸、凝视。”
  而作为陕西摄影辉煌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怎么看待这批年轻的摄影师?为此,无忌专访摄影家、陕西摄影家协会主席胡武功。
  色影无忌:你怎么看待我们这次新锐的发掘与评选?
  胡武功:我觉得这个好,非常好,应该对这些新的年轻人,尤其是需要有一些学历的、有一些知识的年轻人,但是又投入到摄影中来的这些人,应该去发现他们。一方面是鼓励这些人,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可以看一看当下的这些年轻人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关注什么。比如说他们喜欢摄影,他们用摄影关注什么,他们是怎么关注的,他们在关注的过程中会不会有自己独到的一些,使用一些跟以往不同的摄影语言,我觉得这些都挺好的。
   
  色影无忌:你觉得什么样的摄影师才算是新锐摄影师呢?
  胡武功:新锐摄影师可能会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不是比如说新人、年轻人,但他又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年轻,在知识结构上也是新锐的,在看问题的眼光上来说也是新的,就是跟传统有区别的。当然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有一定真实的体验,个别性的体验,这样才能称为新锐。另外在摄影语言上、表现方法上也和以往的传统有所区别,这样才可能够称新锐,我觉得不应该指那些表面上的花里胡哨或者是一些装腔作势,或者是搞一些“皇帝的新衣”,还不是这样的东西,不是一些花架子似的称为新锐。归根结底我是比较注重当下的年轻人,第一是如何用摄影语言来关注自己的内心,心灵深处,就是自己完全是独到的,自己个人的体验,这是我比较关注的。
  第二,我比较关注的就是这些年轻人是怎么样来真实地、用自己真实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是他对社会的一种关注,他这种关注不一定是关怀,不是字面上的关怀,他批判也是一种关注,他揭示也是一种关注,他热爱这个东西也是一种关注,但是我想应该是关注而不仅仅是关爱的问题。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14:20 | 只看该作者
“80后”学院派占据优势 注重观念营造        就像参加第二次《民间•10X10》展览中的张辉,他的年纪最小,30岁。虽然参展的作品是农田中的明代王陵遗物,但也充满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因素投射其中。他借用主观光线营造当下的空间,产生了超然于现实的视觉情景,似乎能借势把时间的意识延伸到久远的历史中。他是西安理工大的摄影专业教师,和晓明一样,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我觉得他虽然和张晓明只差5岁左右的年纪,但他的思维就已经另有一番风景。
        很难得的是,张辉有一份道义在胸怀,即他“同时希望运用现代影像的表述手段,来阐释帝王陵墓雕塑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审美和文化传承的愉悦感,并期以此片呼唤我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我很欣赏这一点,我们年轻一代的思维,决不会都是“虚无”的。也因为这种道义承担的压抑,使得张辉产生了使用特殊光照和角度来造就自己心目中的陵墓石雕图像。就像弗洛伊德说过的:“艺术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张辉的这种被压抑而产生的冲动,便是这一组作品直接的灵感和心源。
        还有苏晟,是西安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的教师,也曾是这个系的毕业生。我最先见到的,是他在旅欧时拍摄的法国街头激烈的“革命游行”。人们的情绪抓取很到位,而且镜头角度的选择也很机智——他做一名称职的新闻记者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一年之后,我看到了他的《童年》,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惊奇:他的变数太大了,他已经完全变换了一种思考方式,使用孤立、静止的手法,采取远离生活流动的现场的态度,去表现自己的观念。也就是说,他把中国城市当代独生子女的一切存在的心理状态,总结出几条理念,再一一营造情节、环境、道具来演绎它们——中国儿童独有的“精神状态”,使得这一特别复杂的人类问题即刻变得清晰而鲜明!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13:50 | 只看该作者
80后从静止中感应 90后直接从自身寻找生活

        张晓明,原本西安美院油画系毕业生,在上班5年后抛弃收入颇丰的广告设计专业,开始自由摄影。爸爸是西安的老摄影家,拍民俗风光;晓明拍自己内心有感触的人物和场景。结果妈妈和姐姐都说爸爸拍得好。但晓明同代人却很喜欢晓明的的照片,认为能表现个性的思索,而老前辈们只是对外在的美作以客观记录,没有挖掘自己内心的感受。
        他在一篇感言里写道:“每当我在陌生的地方遇到很独特的人,我会觉得很有趣。对我来说摄影是一种体验,与其说猎奇,不如说它更像视觉的日记,是心灵遭遇外界相对应情景时被激发的感动。这样,拍下来的图片便成为心灵的日记,也成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从2002年开始,晓明就开始从自己的主观感受拍照片,他撇开了客观事件对自己的“勾引”,也就是撇开了“讲故事”。每次进入拍照现场,他都保持着一种冷静观察的姿态。对动态、情节一概回避,对静止、沉寂的人物和场景注目不移。刚刚开始时,他还比较偏重于视觉的张力、冲突,后来,就逐步走向平和、内蕴、朴素、自然的影像效果。当然,这也是一种发掘对象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揭示自身心灵内核的态度,但它应该是形而上的关照,或是一种在淡漠掩盖下的宗教式的激情投射。
        晓明的这种“形而上”的,或者是“无意识”的摄影状态,使得他对自己的发现也说不明白道理,但他总被这些眼前呈现的形象,甚至影响结构,或者是人的组合和排列所激动。这就是他和前辈之间的根本差异。但回顾人类艺术表现的历程,会发现他没有出格,他的行为还在艺术大“道”的规律之中运行。比如绘画、雕塑甚至诗歌,都曾经历了对“神、宗教、英雄、凡俗生活、人性、人的内心结构、荒诞、梦幻、无意识……”的表现过程。
        有一次,我在小明谈话时,他竟然说他老了。我不由得大笑。他说是真的,在某些“80后”、几乎全部“90后”的心目中,我的这种想法和拍法,的确已经很“老土”、“古典”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13:17 | 只看该作者
凭着直觉天赋和勤奋的体验派新手

        孙越峰是一位完全体验派的新手,虽然进入纪实领域不过2年时间,但凭借超人的勤谨和悟性,频繁于民间游走,使他收获颇丰。他说:“我的童年在完全在贫穷的农村度过。如今我每到农村照相,就像回到自己的童年,不论在什么场面,遇到什么人物,都感到亲切。尤其面对孩子,更让我难以自己,就觉得像是给自己老家村里的孩子照相,就像照自己的童年”。
        孙越峰这般的感受,不由得使我想起已故的侯登科,他与孙出身和经历近似,他拍摄农民生活的情景,也是这般潜心入神。因为他们都在拍“自己”。
        孙越峰是由喜欢绘画而步入摄影的,经历很有趣。他在延安时结交了几位画家朋友,知道了近代的“长安画派”的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而由“长安画派”衍生出来的“黄土派”画家中,他最喜欢郭全忠的主张和风格;最钟情郭的作品《自乐班》。孙当时还未学照相,只觉得《自乐班》画面中的21位陕北民间说唱者表情迥然相异、极富个性,就像是村头汇聚的一群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等到有了拍摄黄土地农民的经历之后,再回过头细看《自乐班》,才觉悟出人物情态和动态的个性化表现,必须从现实生活现场的“非典型瞬间”中捕捉、选择。而“典型化”的结果,不是僵化,便是甜美。经过如此反复,孙的视觉美感开始“革命”。
        我又明白了其三,即孙越峰对自己潜在的影像天份的彻底开放。在照相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纪实性的现场拍摄取中,对运动中的人物穿插、组合的判断;对人和环境的处理;对有意味的瞬间的捕获,都取决于先天的机敏和感悟。这种天赋,对于纪实性的现场照相者,对于新闻记者,都特别重要。我们可以碰到这样的事情,有些人几乎不懂摄影技艺,或者很少摸过相机,但偶然一出手就能拍出不俗的画面和鲜活的瞬间。这不是冒碰,因为他们可以持续得手。而我们资深摄影家队伍却出现某些相反的情景,即对生活现场的自然事件的运动总是束手无策,很难把握。难道有人选错了行?不尽然。如果你仔细分析,会觉察出大多数摄影者原本都具备良好的视觉天赋,只因为长期从事“主题先行,图解观念”的行为模式,或者追求“典型化”的完美,使得一些摄影家的视觉天赋被压抑或锁闭。而孙越峰没有这些经历,他每进入拍照,就放任自己的天赋去感应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他告诉我,他脑子从来不装什么“任务”,也没有“得奖”的干扰,也不求形象的“典型性”,只是全力去捕捉自然发生的最有意味的瞬间和场景。
        这就是开放视觉天赋的作法,也可以称之为“依赖直觉”,或者叫作“心灵感应”。我认为在孙越峰的进取中,对潜在天份的彻底开放,的确应该占据最主要的功力。
        至于能否吃苦、耐劳、殷勤、谦虚……这是所有成功劳动者的共同秉性,而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优秀纪实摄影者的特别素质。我觉得孙越峰所持有的这些特别之处,对我很有启发;虽然其中的出身农村不可选择,但对拍摄对象的情感和态度,因该完全可以培育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12:45 | 只看该作者
坚守“生活第一现场”抓取决定性的瞬间
        也同样是中年摄影者的秦岭,所经营的题材也集中于城市。他曾经告诉我,别人都跑到农村去了,咱就留守在城里吧!前几年,我曾在西安街头无意中碰到秦岭起码三次,而且每次都见到他手里都端着照相机。第一次以为他在等人,顺便拍两张;第二次又见了,这才明白这是他多年的坚持。他是一位“都市猎人”——这曾是一种吉普车的名字——但捕获生活真实的瞬间,真的和打猎一样,必须时刻在生活的现场穿行或者等待——守株待兔也是一种猎手的策略。每当某一时空运转到最为理想的瞬间时,你在哪里?你在家里或在另一条小巷,或在马路的对面,那么这种精彩将永远与你无缘!所以就要到处游走,在生活的河流里不住地游走,才有可能遭遇精彩。而且这种可能的概率极其的低下,换句话说,很难!但若你不在现场,就绝对毫无可能,是个“O”! 依我的理解,这就是秦岭收获的“诀窍”之一。我佩服这种坚守生活第一现场作业的姿态——布列松当年就是这样积聚他的那些“决定性的瞬间”的。前辈的路虽然已经走过,但路本身永远不会过时,尽管还是在同一条路上行走,但时空转换不已,景物变幻万千,所以收获永远是新的,是属于你自己的。后来,秦岭的“扫帚”又扫到拆迁工地,社会性主题开始鲜明了!于是继《扫街》之后,他又成功地出版了《拆迁》画册,都很精彩。
        近二年,秦岭从城市“扫街”中抽身,开始关切延绵200里的《唐陵》。他认为:“相机的功能就在于忠实记录,而记录下来的正是拍摄者对影像的思索和认知。这正是摄影者阅读社会的经历和对待社会的态度。如果没有思想,照片的细节再细腻也没有意义”。要把已经存在了1300余年的唐代陵墓和现实对接,而不是简单的工业焊接,是不容易的。秦岭只有在时间上下功夫,时常呆在陵墓去,去观察,去等待,去思索。终于,他等来丰硕的猎物。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12:17 | 只看该作者
坚守“生活第一现场”抓取决定性的瞬间
        也同样是中年摄影者的秦岭,所经营的题材也集中于城市。他曾经告诉我,别人都跑到农村去了,咱就留守在城里吧!前几年,我曾在西安街头无意中碰到秦岭起码三次,而且每次都见到他手里都端着照相机。第一次以为他在等人,顺便拍两张;第二次又见了,这才明白这是他多年的坚持。他是一位“都市猎人”——这曾是一种吉普车的名字——但捕获生活真实的瞬间,真的和打猎一样,必须时刻在生活的现场穿行或者等待——守株待兔也是一种猎手的策略。每当某一时空运转到最为理想的瞬间时,你在哪里?你在家里或在另一条小巷,或在马路的对面,那么这种精彩将永远与你无缘!所以就要到处游走,在生活的河流里不住地游走,才有可能遭遇精彩。而且这种可能的概率极其的低下,换句话说,很难!但若你不在现场,就绝对毫无可能,是个“O”! 依我的理解,这就是秦岭收获的“诀窍”之一。我佩服这种坚守生活第一现场作业的姿态——布列松当年就是这样积聚他的那些“决定性的瞬间”的。前辈的路虽然已经走过,但路本身永远不会过时,尽管还是在同一条路上行走,但时空转换不已,景物变幻万千,所以收获永远是新的,是属于你自己的。后来,秦岭的“扫帚”又扫到拆迁工地,社会性主题开始鲜明了!于是继《扫街》之后,他又成功地出版了《拆迁》画册,都很精彩。
        近二年,秦岭从城市“扫街”中抽身,开始关切延绵200里的《唐陵》。他认为:“相机的功能就在于忠实记录,而记录下来的正是拍摄者对影像的思索和认知。这正是摄影者阅读社会的经历和对待社会的态度。如果没有思想,照片的细节再细腻也没有意义”。要把已经存在了1300余年的唐代陵墓和现实对接,而不是简单的工业焊接,是不容易的。秦岭只有在时间上下功夫,时常呆在陵墓去,去观察,去等待,去思索。终于,他等来丰硕的猎物。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11:48 | 只看该作者
城市之夜在他的镜头下诡秘而璀璨
        杨小兵,城市题材的恪守者。在20人当中,只有他和张伟是职业记者。他最衷情于混沌的夜生活。从夜总会、迪斯科舞厅,到西洋酒吧、中国茶吧、秦腔自乐班,大排档……无所不包容的影像,携带着大都市时髦外衣笼罩下的最复杂的章节和片断。
        我认识他,其实比西安照相圈里许多人都晚,但一见面印象却很深。因为他叫“小兵”,还有一张充满聪慧的“娃娃脸”。
        我最熟悉的小兵照片,除了《夜生活》里的10幅,就是那幅孩子们过铁索桥的照片。那女娃手拽着忽悠在半空的钢索,两腿战战地探索着悬空的钢缆就像杂技学校正在练功,那些桥板呢?早都残断了!听说那年这幅照片一登报,就即刻惊“地方父母”,火急就把新铮铮的石拱桥换上。确实,是小兵为小娃们办了一件善事。其实这样的善事,应该是“地方父母”和“乡绅”们自动自觉办的,因为在古碑上经常可以读到某某大人,某某乡绅修桥、铺路、开义渡、建私塾的事。如今,一切都现代化了,国家、政府有钱了,少部分人猛地富起来了,娃娃们上学过断桥却反而没人管了?要不是小兵有心,这桥不知啥时才能修好,或许非要等掉下去破桥摔坏孩子才能惊醒酒桌上的“父母”和“乡绅”?
        且再看小兵《夜生活》中两幅比较灰色的童年照片。比如8岁的代声落在西安夜市卖唱;比如9岁的孩子晚上放学后帮着爸爸在街头回收啤酒瓶子。
        而富裕的孩子也受着溺爱、圈养、饱学的苦楚。为啥?社会现代化了,却还有贫、福孩子都难以逃离的受苦、受累、遭罪的可怜相?
        可能现代化没有全错,但这些不理想的结果却都是现代化携带而来的副产品。于是我们不由得要质疑为啥现代化有时会“化”出来毒蜂和毒蜘蛛。但我们在描述现代化的诗文中却总是歌颂《梁•祝》那般美好的“化蝶”?
        我曾经在我的一本画册的“自供状”里写道:“只要你的照相机明对着百姓的日子,同时也暗对着自己的良心,你拍得照片就有可能不被历史抛弃”。我虽说了,但还需要不断去努力“达标”。
        我还要说的,便是小兵《夜生活》的拍法。我每见小兵,八九不离十他都会手拿一台傻瓜相机;时常正说着话,出奇不意的一伸手,便抓拍了个好镜头。所以,《夜生活》里的作品,都显得现场感很强、逼真、生动。这样的影像感觉,是那些善于凭借主观营造场面,安置角色的摄影家根本无法掌握的。这很可能与他多年坚持现场纪实的记者生涯有关。
再细看他的每一幅作品的画面,在随意、自然中又显现出构图的严谨。这就不易了!因为在现场即兴抓拍突发的情节,还要照顾主体的位置和环境,同时排除闲杂人物往来的干扰——就像面临战场错综复杂局面的指挥官,如果稍有差池,就用失去最好的画面或最生动的瞬间。
        所以说有心,有发现,对于照相者来说仅仅才是开始。既有完善的心灵,又能完善地把握现场影像,这时,你才敢自称为摄影者呢!摄影家?那是别人对你的尊称,不是你自我介绍时使用的名号!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11:12 | 只看该作者
挽救明清民宅 不料成为图像档案

        还有赵利文,曾经是潘科的弟子。1998年他曾和彭祥杰到铁路局来找我,当时他已经和彭一起出了一本书,书的图像全是对关中民俗的记实性实录——当时他经营书刊的天赋已经显露。赵还及时地拍摄了西安西城区明清官宦商贾豪宅的照片。后来这一片及其珍贵的古建筑群皆被愚钝的官员轰然夷为平地——西安从此失去古宅,成了彻底的帝王墓穴文化的胜地。但这也成就了赵利文手中的图片,使之成为后世人凭吊古宅的依据;也说明他是抢救文化遗产的摄影行者。当然此功德与潘科的指点很有关系。
        后来,他开始拍摄陝西、河南農村过廟會、赶集市和春节闹社火的民俗题材。多数拍的都是独幅照片,影像欢活,充满从现场截取情节的视觉情趣。
        及到后来,他开始减弱图片的故事性和情节性,采取呆照手法的尝试。对于此,评论家巩自明有一段我认为比较准确地论述:“多半是采用的是让拍摄者直视镜头的方法。这样的重复让人感觉沉闷,也让人感受到了力量。”他进而说道:“非常可惜的是,他没有大量的文字纪录,我一直认为纪实摄影一定包括文字的纪录。”
        赵利文近年着手的城镇结合处“别墅人家”题材的拍摄,我认为有些意思。因为中国大多居住普通房屋的人或许有这样的念头:究竟这些富贵者在低层房子里,高墙围困的院子里是怎么享受人生的?关注这个人群的生活,赵利文应该是摄影圈儿里比较早的拓荒者之一。
        他还特别关注了另一批与喧嚣的时代不合时宜的群落---终南山的隐逸者。当然,大凡隐逸者,多是心怀坚毅信仰,或者对凡世失去兴趣和信心的人。他们多数的时间生活在距离社会漩涡最边缘的静谧处,对世事关心的程度远远小于对内心境界修养的功夫。赵利文的对这一组特殊人群的形象展示,很有趣味。但我看过之后,即刻来了疑虑:从此遁世超人的隐逸程度是否要打些折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46 , Processed in 0.0679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