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像历史中的照相馆艺术(上海1950-1990)研讨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6 18:0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影像历史中的照相馆艺术(上海1950-1990)研讨会

上海美术馆于2010年12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影像历史中的照相馆艺术”研讨会。此研讨会由上海美术馆学术部策划,会议邀请了李公明、苏智良、林路、朱其等国内知名学者和策展人,及法国当代摄影领域的重要理论家批评家Andre Rouille, 华裔英国艺术家何伯英等参加了讨论。与会专家和学者从政治、历史、文化、摄影艺术等角度对照相馆的人像摄影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一. 举办目的
照相馆摄影在19世纪中叶以后从西方传入中国,然后根据中国的社会特点发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规模,拥有了一批技艺高超的摄影师。照相馆摄影在中国普及了摄影艺术,影响了人们生活,并与社会风尚的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在中国的摄影史中理应占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港台婚纱摄影的进入,以及电子照相机的普及等因素,照相馆摄影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是,对于这一伴随着中国摄影艺术发展、有着大众文化与大众审美特点的艺术,应该给予重视和研究,承认它在中国摄影史上的地位,并对照相馆摄影艺术尤其是肖像摄影艺术及其代表摄影师进行脉络梳理和理论总结。
中国当代摄影在1990年左右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期,纪实摄影、观念摄影艺术很快地融合到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加速了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但在这仓促的步伐中,既迸发了摄影家的艺术个性与创造风格,也显示了对历史的忽略,由此影响到摄影理论与语言的缺乏。我们需要认真地反观中国的摄影历史,包括照相馆摄影艺术的历史,尽管这个历史很短,但任何历史的价值对后来的发展都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
上海是中国照相馆摄影艺术形成和发展的代表性城市。目前,曾经为上海照相馆摄影艺术作出贡献的一部分摄影师还健在,留存的照相资料也比较多。举办“近现代影像下的上海照相馆”研讨会,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二. 研讨重点
此次研讨会将对上海照相馆的历史及影像历史中的照相馆摄影艺术进行回顾与总结,探讨摄影艺术在进入中国以后展开的历史进程与独特价值。同时,照相馆摄影与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趣味的关系、与不同时代的审美主张和社会风俗的关系、与新中国成立后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标准和方法的关系、与上海固有的海派文化趣味和风格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了照相馆摄影师的创作,都是研讨的重点。此外,还将探讨上海照相馆摄影的商业经营方式,及其在推广摄影艺术中的作用。
研讨会的主题虽然以一个城市的照相馆历史为主,但作为摄影历史的一部分,照相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和地域都有积极作用。本次研讨会中,将注重历史积淀与今天的关系,并邀请不同国家的专家就此发表观点。

研讨会现场图片

专家发言 学者王晓明

专家发言 学者李公明

专家发言 法国摄影理论家 Andre Rouille

专家发言 学者苏智良

专家发言 策展人 研讨会发起人肖小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2:38 , Processed in 0.0639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