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41|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与文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8 20:1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影文学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一幅或者若干幅的摄影画面表现的、运用文字说明或描述,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

摄影文学的表现形式有摄影诗、摄影散文、摄影小说、摄影纪实文学等等,它凭借报纸副刊而流行。
 最早提出“摄影文学”这个概念的是成东方。他在1990年3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摄影文学有着广阔前景》一文,首次提出“摄影文学”这个概念。1993年7月成东方主编的《中华摄影文学》问世,从此,摄影文学真正开始有独立自主意识地走向创作实践。摄影诗、摄影散文等艺术形式开始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成为摄影文学大家族的成员。1995年10月,成东方主编的《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出版。2001年1月,中国文艺理论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创刊。创办于1990年的一年一届的冰心奖(新作奖、图书奖、艺术奖)自2002年起增设摄影文学奖,当年的第十三届冰心奖中,成东方获得“创立摄影文学特别贡献奖”。
 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而且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想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致的语言艺术。摄影文学中的照片和文字互动起来,照片本身的审美要素被简洁的文字挖掘出来,其审美价值超越了照片本身的美学意义;文字所描述的事件、人物、场景等等的审美功能因有了照片的观照而给读者留下了形象之美。照片和文字产生的复合审美价值,远非单独的命题照片或者单独的文学语言所能媲美。

从摄影技术来看,1893年产生了现代摄影技术,此后,西方报刊就有一种重要的摄影体裁——摄影文章。他们用几张或多张的照片,配以必要的文字,组成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来阐明一个主题或深入地探讨一个问题。这种报道方式与我国的摄影专题报道十分接近,既可看又可读,有文字的和没有文字的形象,彼此有力地补充而加强了效果,把这些文字与这些照片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这种新闻手法促使欧洲在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了摄影故事。摄影故事已经是摄影文学的创作形式,但是,可惜的是,这时的“摄影文学”并没有成长为一种完整的自由自觉的文学艺术形式,更没能成为一股强烈的文艺思潮,它还需要自觉地从理论上加以确认,这与中国的摄影文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摄影文学的产生特别是其发展繁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人们审美需求的支持。法国著名的思想家鲍德里亚说西方正处于一个类像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媒体自动控制等按照类像符码和模型已经成为社会的组织原则,连电脑WINDOWS操作系统都以图标为主,而不再是通过文字来输入命令。图像及其自身的魅力已经深入到我们以前以文字为主的知识和交流领域。在这样一个类像时代,图像就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审美时尚之一,它强有力地支撑着摄影文学,为摄影文学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此外,在摄影文学的旗帜下,汇集了各路精英,用摄影文学团结了一批人,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健康向上的动力和智力支持。可以说,摄影文学以多元化的现代精英意识获得了广泛的影响。从摄影文学创造的作品数量和品种来看,摄影文学百花齐放、五彩斑斓,可以分为摄影小说、摄影纪实文学、摄影散文、摄影诗;也可以分为叙述摄影文学和抒情摄影文学等,摄影文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摄影文学的第一特征是兼容性,即科学和艺术的兼容、多种艺术元素的兼容。

  摄影文学的第二特征是多样性,它包括类别的多样性、形式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

  摄影文学的第三特征是参与性,这是由摄影文学的创作决定的。

  摄影文学的第四特征是时代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面地再现人类社会现实,二是向文化、历史的深层挖掘,三是揭示人的心理结构嬗变。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3:18 | 只看该作者
近来,每晚闲着没事,在朋友家喝了浓茶,到了凌晨三点还不能入眠,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何不写点东西"的念头。
写就写吧,闲着还是闲着。不管是随笔,还是感想,记录下来再说吧。
此事发短信给朋友,他给我回信:"人的一生何其短暂,自己所经历的总是值得留恋。平生所遇的何人何事,无论悲伤快乐,简单复杂,将构成一个人的一生。其中的坎坷离奇、酸甜苦辣,足以给读者一些感动,一些鼓励,一些咀嚼......
书,其实并不只是一本书而已......
                                                  摄影随笔
                                                               纪实文学
                                                                                       叶海星


近来,每晚闲着没事,在朋友家喝了浓茶,到了凌晨三点还不能入眠,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何不写点东西"的念头。
写就写吧,闲着还是闲着。不管是随笔,还是感想,记录下来再说吧。
此事发短信给朋友,他给我回信:"人的一生何其短暂,自己所经历的总是值得留恋。平生所遇的何人何事,无论悲伤快乐,简单复杂,将构成一个人的一生。其中的坎坷离奇、酸甜苦辣,足以给读者一些感动,一些鼓励,一些咀嚼......
书,其实并不只是一本书而已......


1.           文学爱好者
如果从1988年开始算起,我从事摄影活动应该二十年有余了。虽然其间也继继续续,拍拍停停,但最后还是坚持至今。
谈起摄影,还得从我到洞头县文化馆负责摄影工作开始。
1988年9月的一天,时任洞头县文化馆书记,已是《百岛潮》主编的庄杰孝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
庄老师,曾是共青团浙江省委的干部,后在瑞安县政府机关工作,后来,就调到家乡洞头县文化馆从事文学创作,再后来上级几次调迁他的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庄老师说:"文化馆原来的摄影干部去做生意赚钱了,现在这个位置空缺着。你想不想到这儿工作?"
我县文化馆,在当年是培养和发现全县文艺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注重文化艺术在基层的普及和传播。各种艺术门类活动十分活跃,人才辈出。如文学、美术、舞蹈、声乐,在温州市,乃至浙江省都是赫赫有名的。
庄老师的文学创作,擅长于写大海与渔民的关系。从中看出社会的变迁,人们的际遇,那是滴滴海水都关情。
他的海的文章,曾经一度引起浙江文艺界的轰动,他现为中国作协会员。
我听了,心里即高兴又紧张。我知道文化馆是个好地方,况且,我本人也喜欢文学创作,在这么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内,也许更利于我今后的发展。
我实话实说:"我从来没有搞过摄影。"
庄老师说:"你的文学水平不错,在市里又发表了几篇小说。艺术是相通的,摄影也应该没问题!"。
"我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
"你顺便拍几张照片给我看看!"临走时,庄老师吩咐道。
说起文学创作,是我参加工作开始的:
1979年10月1日,共和国诞生的大喜日子里,我参加工作了。
这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也从此迈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母亲退休了,我顶替上班。
我上岗的单位,就在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垄头村垄头商店。
垄头村,有一千三百多人,是一个人才辈出、藏龙卧虎之地。
当时县政府的几个领导,其中有三个副县长出自该村。
这个村,有两家商店,四名职工。我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做起生意来熟门熟路。第三年,我商店(我是负责人)就被县供销社评为先进单位,我也被评为先进个人。
工作之余,我想写点什么。但毕竟只有初中文化(由于父亲当过国民党兵而劳改,我没有资格读高中)。又是在那个时候的那个环境,真是举笔忘字,文理不通。
记得第一次写了一篇关于音乐的稿子。没想到,被温州人民广播电台采用,电台还特意回信告诉我,某月某日几时播出。
这事,让我高兴了好几天,它促使我更加发奋学习。
我去新华书店买来了《新华字典》,从头到尾花了一年多时间看了一遍,并且把其中一些解说词语抄摘下来;托朋友拿到了一个县图书馆的借书证,让我有机会接触和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如海明威《老人与海》、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拉尼娜》、狄更斯《白与黑》,还有巴金、老舍、曹禺等作品。
白天上班,只有利用晚上时间写点文章。夏天很闷,没有电风扇。别人在外面乘凉聊天,我躲在蚊帐里爬格子(农村的蚊子很多),枕头当桌子。
垄头村有两个有名的文化人。一个在县进修学校当老师的蔡国均先生,一个就住在商店附近,在县交通局工作的陈钦珍先生。
我每写完一篇文章,就登门拜访两位老师。他们也十分热心,不仅把文章里面的一些标点符号、错别字、以及语法结构等错误的地方帮我修改过来,还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2.与摄影结缘
后来,我调回老家,在洞头村洞头商店工作。在这期间,我报读了陕西省《西北新闻刊授学院》,学制三年,国家承认学历。读了一年半,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管不过来,就对省外学员原则上退学(通知书上写道)。当时,如果我申请一下,坚持读完,应该是没问题。想起此事,至今让我后悔不已,我错失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我利用业余时间,也写一些新闻报道,屡次被县广播站,《温州日报》采用。
我写的几篇小说也分别在县文艺刊物《百岛湖》、《温州文艺报》、《温州日报》发表。参加了温州市文协组织的在文成县石祥林场的笔会,参加了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东海》杂志在乐清县雁荡山举办的笔会......
我一路猛蹬着单车,飞到了家,把刚才和庄老师谈的话一五一十对母亲和妻子说了。
母亲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她支持我的决定。她说:"文化馆是有文化人工作的地方,总比开商店有出息!"
妻子也表态:"还是去文化馆工作好!"
在洞头商店工作期间,经人介绍,我认识了后坑村的一个女孩子。我们相亲相爱,志同道合。几个月后我们订婚了,然后就结婚--他就是我现在的妻子,吕爱雪。
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闲不住,就怕无所事事。安稳的工作,美满的家庭,应该觉得生活很快乐了。但我总认为,平淡无奇的环境,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一事无成。
听说一朋友在温州一边工作一边上"业大"(业余大学,国家承认学历),我就和原来在《温州文艺报》做编辑的李老师联系(已退休),他介绍我到他的公司上班。
就这样,我白天上班,晚上就去夜校补习,准备读考"业大"。
当时,社会上开始流行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我想自己的初中文化,将来肯定是不够用的,何不现在充充电。
星期六早上回洞头,星期日下午赶回温州,这已成了习惯。妻子已怀孕在身,腆着一个大肚子,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记得有一次,我回家后,妻子不在。
母亲告诉我:"她在娘家。"
我没有歇口气,立即前往岳母家。
岳母说:"她回家了。"
我闻讯,二话没说,就往家里赶,到了家门口,我妈看见我却说:"她刚回家,听说你回来了,你又去丈母娘家找她,她去找你了。"
我家距离岳母家要走三十分钟的路程,分别是两个自然村。我刚才赶来赶去,人都累了。
我稍息片刻,又动身出发了。
当我高高兴兴走到岳母家,还是扑个空。岳母说:"她刚走,应该走不远,你赶得上!"
我一鼓作气,一阵小跑。月光下,远远就看见前面那个熟悉又亲切的身影。
我跑上前去,轻轻地叫了一声,她停了下来,转过身,我们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参加"业大"考试的成绩出来,我名落孙山。我自以为比较好的两门功课《语文》、《哲学》,分别才考58分和59分。
我很气馁。
一天早上,岳父打来电话,他说:"爱雪生个儿子,今天早上!"
我真是喜不自禁,我做爸爸啦!我把这喜讯告诉李老师:我不上班了,我要回去了......我马上收起几本书,提着收录机,骑着自行车,乘坐轮船回洞头了。
那时,我个人已经承包了洞头商店,每月可赚三四百元,而文化馆的工资,一个月才一百多元。
但,我还是毫无犹豫地去文化馆工作。我觉得,钱多钱少不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到知识。在自己喜欢的单位,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那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我向照像馆的朋友借来一部珠江牌135单反照像机,买了一个柯尼卡彩色胶卷。在那天下午的五点钟,在我家门口的一个粮食仓库的长满杂草的屋顶上,我凭借着胶卷盒上的摄影技术参数,对着夕阳下渔港内的船舶,一下子拍了三十七张。
只有两张可以。
一张后来被我县旅游局选中,做为名信片,全省发行。还有一张,来海南后,入选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首届"新星"杯摄影比赛。
这就是我和摄影结下的不解之缘!


3.在文化馆工作
第一次进暗房洗黑白照片。
文化馆的暗房在一楼楼梯下那个小房间里,门窗一关,夏天时里面尽管有电风扇也是闷得慌。我几次都是赤膊上阵。
参考着几本有关黑白照片暗房操作的理论书籍,半知不解和囫囵吞枣地就进了暗房干了起来。
按书上的说明,非常细致地用小天平秤,把显影、定影秤好,把醋酸等材料一一照葫芦画瓢地分别按一定比例放在几个水槽里。
一切配备妥当,就开始把黑白相纸放在放大镜下曝光。偌大的一个放大机推上又拉下,放大光圈定准一点再缩小光圈,来回折腾了老半天。
不等相纸显影出来,就心急如兔似地把窗户打开看个究竟,其结果是贻笑大方。
不久,文化馆把我送到杭州,参加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首届摄影讲习班;又派我到北京学习,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中心和《香港画报》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理论研讨会。有幸地听到了指导教师吴印咸、高凡、韩子善、贺延光、高琴、朱宪民等二十几位摄影名家的讲课。
我住在北京市委党校学习,一天五元的伙食费还吃不完。我第一次上天安门,第一次去瞻仰毛主席遗容。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
那天,当我从毛主席遗体前经过时,为了看得清楚一点,伸手到内衣口袋拿近视眼镜,两侧的警卫员紧盯着我。等我把眼镜掏出来戴上后,他们才转过脸去,我才松了一口气。
在我县有关部门及文化馆的领导下,洞头县摄影工作者协会成立了。我做为一名组织者,能把大家的力量聚积在一起感到十分高兴,能为全县的文化宣传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
摄协成立后,我做为一只领头羊,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一方面,要组织摄影爱好者外出创作,还要举办摄影培训班;另一方面,配合政府部门,做好人大、政协会议的宣传工作,以及各方面的图片新闻报道......
我很忙,很充实,很活跃,很有干劲!
一次,县文协召开一年一度的文学创作评奖活动。文协主席庄杰孝老师请来了他的好朋友做为颁奖嘉宾。始料未及,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竟然是我读初中的班主任蔡后良老师。
记忆如打开的闸门,让我一下子回忆起读初中的那阵子,学校里的派性斗争十分激烈,我们被学校拉来拉去参加各种斗争大会和游行。害得我们一天打鱼,两天晒网,书都读不成了。
平日里,学校流传着各种消息:什么江华是浙江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刘少奇的狗奴才;什么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彪坐飞机逃跑摔死了;什么反击右倾翻案风......
有一次,我去姐姐家做客,姐夫的姐夫是某村的支部书记。在吃饭谈话中,他说现在是全国大乱,形势大好!
我疑惑地问:"全国大乱,怎么是好呢?"
他说:"全国大乱,坏人才会跳出来,就把他们打倒!"
但是,我还是不相信他的话。
那时,革命样板戏风靡全国,今天晚上那个村放映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电影,我就不耐其烦地跟着电影跑,一遍又一遍地看。
那一年暑假,我去姐姐家,从姐夫的书柜里借来了一部《西游记》。姐夫是一名教师,书柜里收藏着许多文学名著。
我把《西游记》连续看了四遍。后来又去借《三国演义》,可惜只看到挑园三结义,就看不下去了。因为书上满是繁体字,文字又深奥,只好放弃了。
看报纸也是我的一大爱好。
我叔叔的家距离我家不远,走路五分钟就到了,他是洞头县造船厂厂长。
邮电局投递员图方便,每次递送了附近几个单位的报纸后,就把造船厂订的报纸扔在我叔叔家里,让我叔叔第二天再带到厂里去。
这样,我几乎每天放学,都跑去看报,看完报还给整齐放好。
当时特别喜欢看就是《参考消息》和一些画报。有时,看报看了忘了时间,婶婶还会叫我留下来吃饭,过夜。
叔叔家很宽敞,很干净,有四个孩子,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玩耍。
记得当时《参考消息》有一则报道,苏联要和我国建立友好关系。以前的课本,都是打倒苏联反动派之类的,但听大人说,苏联是我们老大哥,帮助我们打日本鬼子。
帮助我们打日本鬼子,就是好人!
一次上语文课,蔡老师在讲台前举着一本作文薄,说道:这次命题作文,叶海星同学写得最好,下面我给大家念一遍。
当蔡老师在讲台上念着我写的作文时,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心里真是美极了......
也许,这是我平时看书看报纸得来的意外收获。
一天,洞头码头的高声喇叭传来一则讣告:全国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
渔港内所有的船只,都降半旗致哀。我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块黑布,别在袖子上,上面特意印着几个白字:"毛主席永垂不朽" 。
我和村里的男女老少,排着队伍在毛主席遗像前敬了三鞠躬。
时隔不久,我们班主任蔡老师异乎寻常地召集我们全班同学,和另外几个班,上街游行。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县城北岙的大街上,振臂高呼:"打倒‘四人帮'!打倒‘四人帮'!"
"四人帮"终于被打倒了!
中国人民有希望了!
在颁奖过程中,蔡老师看到了我,当着大伙的面说:"他是我的门生!"
我毕恭毕敬地说:"蔡老师好!"
往后在任何一种场合,我一直称呼他为蔡老师。我认为,蔡老师,比他任何职位的称呼都要好。古人说:师者,解惑也;师者,为人师表也!
后来我在海南经商,县政府组织一批人员到海南学习考察,蔡老师对领队的说:"看见叶海星,请代我向他问个好!"
我感谢,昔日的蔡老师还记得我。
......直到有一天,文化馆人事变动,馆长换了人,我们三个一起招聘进来的也一同撤换了。
那天,我把佳能A-1照像机交还给文化馆,我的心在流泪......我是多么热爱摄影这一行啊!
三年文化馆,三年不同的人生之旅;三年的文化馆经历,让我受用一辈子!

4.再见了,洞头
离开文化馆后,我在家闲着,时常拿着钓具到海边钓鱼。当时,也在等工作。虽然后来去了县总工会下属的文化宫上班,还成立了一家服务公司,我是法人代表,工商营业执照拿到手的第二天,我却告辞了。
就这样,1992年5月12日,我离开了故乡洞头岛。
忘不了,每年都要在端午节那天才开始在海里游泳的那份自在和惬意;忘不了,划着小舢板到海上钓鱼的那份乐趣和刺激;忘不了,夏日的月光下在码头边抓捞满处爬的水涨螺;忘不了,一年四季听那潮起潮落的声音......忘不了,悬崖峭壁的半屏山;忘不了,美丽传说的仙叠岩......再见了,洞头!再见了,朋友们!
我和姐姐一行四人,乘坐着温州至广州,广州至海南的轮船,抵达海南岛了。
海南,也许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驿站;海南,让我重新认知社会,重新感受人生。
一切从头开始......


5.海南创业
海口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满街满巷的椰子树,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红色娘子军》的情景。
初来乍到海口,人生地不熟。一天两顿在外甥女的公司用餐,晚上就找个旅馆,一个房间三四张床铺,每床五元。
白天,我们几个旅客都忙自己的活,有一个在找工作,有一个在打工。晚上几个聚在一起,说说外面的事。
我想自个儿开个店,毕竟从商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
有时找铺面找累了,就顺便坐在路边的小店砍个椰子解渴;有时就偷懒一下,看场电影解解闷。
1992年的海南,各行各业都是如日中天,尤其是房地产业,带动了其它行业高速地向前发展。据有关报道,海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以百分之四十五超常规递增。
海口铺面是一间难求。
有一天,我看见一繁华地段有一幢房子正要竣工,有临街铺面。我高兴地把此事告诉外甥女婿叶海滨,他马上和我打的士一起到现场工地,简单地询问了租房事宜后,就给对方订金两仟元。
也许是我租店心切,也许是我们办事太草率。一个月后,
本该交房使用的铺面,却发现原来与我们签合同的建筑商跑了。
我的两仟元打水漂了。
后来,我在大同路一横街,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小卖部,只有十几平方,转让费和货款一万余元。
我想再不能整天找下去了,否则自己口袋里的钱就花光了,况且,先找个落脚点,赚一点小钱,总比整天住旅馆跑路实在。
小店毕竟是权宜之计。
我的店是卖杂货的,也卖烟酒,卖西瓜要踩着三轮车从很远的海甸岛拉回来。有一次三轮车被交警扣了,罚了一百元,够心疼的了。
这时,我添置一台理光单反照像机。不管到那里,我都不能忘掉摄影这个业余爱好。
在小卖部货柜,我用块有机牌写上"对外承接摄影业务"。唯一接到的一张单,是南航部队与某公司合作会议,我赚了一点外快。
还有一次,参加《海口晚报》举办的摄影比赛,我有一幅作品入选,在五星级的华侨大酒店颁奖。
2009年元旦过后,在同样的酒店,我被海南省摄协选为理事。其间跨度整整十七年。
有一天,家里打来电话,从话筒的那一端传来儿子幼稚的声音,他说:"爸爸,天亮了,你怎么还不回家!"
我听着,黯然泪下......我离开家近半年了,妻子一直对儿子说:爸爸出差了,去海南了,去很远的地方。
在海口开店半年后,粗略算了一下,赚了八千元,和老家的收入比起来是好些。但是,几个老乡还是劝我放弃这种生意,赚得钱太少了。
确实如此,他们每年少说也有十几万进口袋。
我决定改行,就把这家小店处理了。在海口发展已不可能,就来三亚了。
三亚之行,并不是第一次。刚来海口不久,我就和姐姐来三亚旅游。从天涯海角捧着一只椰子到亚龙湾,一路颠簸,一路喝着。
当时,三亚就像一个小县城,没有任何特色。想不到,十年后,她是国际性滨海旅游城市,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
这次三亚之行,我是志在必得,因为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1993年春节,三亚的天气暖和又舒服。
三亚有几个老乡,一个在做机电生意,一个在跑中巴车。我在两位老乡那儿吃住了十几天,找到了铺面。从家里汇来一笔款,然后让老乡帮忙组织第一批货源。在一阵鞭炮声中,我的机电商行就开张营业了。
几个月后,利用回温州进货的机会,我把妻子和儿子一同接下来了。
家人团聚,工作稳定,生意兴隆,生活步入了正常轨道。也许我和三亚有缘,一切办事都是顺顺利利......


6.摄影之梦
工作之余,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仿佛缺了点什么?
是摄影啊!
我是急性子,说干就干,认准的事如果不干,就会久久安不下心来。
我把机电商行交代给他们,自个儿背着照相机,单枪匹马地从三亚出发了。
坐车往东线,从万宁、琼海、到东郊椰林;走西线,经临高、洋浦、东方转回来;还利用出差海口之便,去中线,过屯昌、琼中、五指山、保亭......
其结果,没有找到一丝灵感,拍的照片什么也不是,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次,我带上几张照片,特意赶到海口,拜访了省摄影家协会。于是,我认识了省摄协副主席、恩师王方宁先生。
几天后,时任三亚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威胜先生打电话约我,到《三亚晨报》见面。我如同三岁的孩童,找到了母亲那样亲切、渴望和冲动!
我终于找到组织了!
我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摄影之路了!!
那些日子,我的心情是格外地愉快!我和三亚的影友们去尖峰岭,拍原始森林,吃野菜;去昌江拍木棉花,凌晨四点起床也不觉得发困;去黎安拍浪,一望无际的大海辽阔又神秘;去椰林湾,才知晓原生态自然风光是如此亮丽;去黎村苗寨,才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
我收获了创作之成果,我尝到了摄影之快乐,我感到了友情之珍贵!
不久,我把理光相机换了,购置了佳能单反50E。这不仅仅是喜欢佳能品牌,而是找回我当初在文化馆的那个摄影之梦!
有梦就有希望!
1994年春,海南房地产从高峰来个180度大转变,走下坡路了。第二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国内,商品房无人问津,股票大跌。
我从深圳股票证劵市场的5200点进去,把平时辛辛苦苦赚得十几万,买进股票;2001年退出,只剩下五万多元,亏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在前几年赚钱效应下,来三亚创业的老乡,他们呆不住了,纷纷卷起铺盖回家了。
海南的房地产业,从此一蹶不振,直至十年后才咸鱼翻身。
我则选择留下来,我相信三亚的未来不是梦!



7.白鹭情缘
2006年10月份的一天,我像几天前一样,开着小车去拍粤海铁路建设者的一些工作场景(每拍完一次,我都洗好照片送给工人)。海南要通火车了,火车从琼州海峡轮渡过海,直达三亚。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做为一名摄影人,总要有所记录。
我的车路过一片水稻田,收割后的稻田里还残留着小半截稻杆。稻田里有水,泛着亮光,远处的白云倒影在水中,颇有一番情趣。
忽然,我发现田埂上的草丛中栖息着几十只白鹭,它们静悄悄地注视着我这位不速之客。
我很新奇,也很兴奋,确实没见过这么多又离这么近的白鹭。
我慌忙把车子靠边停下,钻出车门,从后舱里换上长焦镜头。但是,我的这种莽撞举动,早已把白鹭们吓跑了。它们扑腾着翅膀,飞得好远才停了下来。
我一不做,二不休,一边追赶着白鹭,一边拍个不停......
拍完后,我把柯达彩色胶圈拿到冲印店冲洗。
我对冲印店的老板符策君说:"请拿到暗房放大几张,看一下效果如何!"
符老板用嘲笑的口气对我说:"你也太老土了!现在都用电脑冲洗了,谁还用暗房?都是全自动机器出片了!"他看着我一副茫然的神色,接着说:"我们都不用胶片机了,都用数码了,现拍现看,多好!你也要换一台了!"
    他立即从工作柜台里掏出一台佳能数码相机EOS20D,他一边按快门,一边把显示屏指给我看。
我如电影《张奂生进城》见啥都新鲜!傻冒了!
去广东三年,我很少拍照片,所以对摄影的一些新器材、新理念也很少过问和了解,才有了刚才傻乎乎的一幕。


8. 萍塘村拍白鹭
在影友们的"怂恿"下,我发烧的程序一下子升到100度,开水都滚起来了。
我每天从新开张灯饰店的营业额中抽出一些大票存起来。半个月下来,估算了一下,还差一点,就向一位老乡预支一万元。添置了佳能E0S30D机身,配手柄,EOS100-400mm3.5-4.5L,24-70mm2.8L镜头各一只,两倍增距镜,百诺三脚架、电脑等等,一共花了大约四万元。
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这套好器材,一定要拍出作品来!
一天,我打听到儋州市中和镇萍塘村长年栖息着一大群白鹭,而且白鹭都在那里筑巢。现在正是孵化和出生雏鸟的季节。
我和三亚老陈,开车三个多小时,又费了一番周折,找寻到了那个偏僻的村落,请当地的村民带路前往。
据从部队复员归来的村长介绍:这个村规定,任何人不得拣鸟蛋,捣鸟窝,更不能打鸟,否则,予以处罚!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乡村,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村长说,当年日本鬼子用小炮打白鹭,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用枪打,剩得不多了。现在保护好了,白鹭就像我的村民了。
在村子北边的一大片树林中,高大而茂密的树枝上构筑着几十个鸟巢。
鸟巢里,雏鸟时而伸出毛茸茸的脑袋怯生生地瞅着我们;成年鹭则时而飞进飞出叼些小鱼小虾喂养这些小生命......
我们悄悄地拔开杂草丛生的小路,从树底下钻入林里,发现地面散落着这许多青绿色的蛋壳,头顶上的白鹭叽叽喳喳地鸣叫声响成一片。
忽然,老陈发现树底下的杂草中,躲藏着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河鹭。只见它们全身湿透,冷得发抖。我们估计可能是这几天的雷雨天气,把他们从树上打下来的缘故。
我们分别把两只雏鸟放在一棵粗壮裸露的树枝上,希望成年鹭能早一点发现这两只饥寒交迫的小仔。
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正拍得尽兴。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霎时就下起了小雨。我躲在木瓜树底下,以期木瓜宽大的叶子能够抵挡一下雨水。始料未及,雨越下越大,把我的全身衣服都给淋透了。我尽量把照相机往身上靠,以防淋水(摄影包放在车上,没随身携带)。
这时,几道闪电划过云层,雷电轰鸣。我们急忙躲到白鹭栖息的树底下,但还是怕万一出事,又急急忙忙赶回闲置的学校里。
我换了衣服,再翻看一下刚才拍白鹭的画面。但是,不管怎么拨弄,始终没有出现任何图像,包括快门都失灵了。
我整个人一下子懵了,发呆了。照相机淋水了,坏了。
我拆下镜头,用室内唯一的一个微型吊式电风扇,十分耐心地对着机身吹风着。
良久,相机依然如故,不能启动。我满脑的懊悔和无奈......
刹时,我灵机一动,计从心来,有办法了!
以前外出拍片,也会经常遇到雨水天气之类的事。每到宾馆,就打开空调,把照相机拆开凉在桌子上,隔天一早照相机就变得干燥如新了。
我急忙揣着照相机,跑到户外,把小车发动起来,用摄氏17度的最大风力,把照相机对着风口,尽力地吹着。
马6车不负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的功夫,照相机吹干了,恢复了一切功能,我久悬的心也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  

9.拍鹭心得
从2006年10月至12月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跑遍了海南有白鹭的地方。从澄迈、屯昌、定安到文昌。
在三亚,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从马路边的小排档买一袋小笼包,一边咬着一边开车,等小笼包吃完了,也就到了拍摄地点了。
从早上六点多钟拍到九点多钟才去上班;下午四点钟又出发,一直拍到太阳下山后。连续六十余天,拍了近万张白鹭片子(电子文件,删除的还不算)。同时,我也掌握了白鹭的一些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白鹭,因其体形和颜色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称号。
平时我们常见的,是浑身雪白羽毛的,叫白鹭(又称牛背鹭);颈后有一小撮冠羽的,叫鹭鸶;灰鹭,个子高大,全身呈灰色而得名,还有岩鹭、夜鹭、琵琶鹭等其他种类。它们主要生活于淡水、咸水、湿地或池塘附近,找寻一些小鱼、小虾、青蛙、昆虫等小动物为食。平时,成群栖于树上,晚上再另择树木高大的地方过夜,筑巢则选择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
三亚的白鹭,有一部分是不分春夏秋冬,一直栖息于某个地方。如原来在图书馆对面鱼塘的那群白鹭,因为城市建设的关系,白鹭也就迁移了。还有一部分是根据季节的更换,从海南中北部或大陆地区飞来过冬的。
三亚东西河两岸的红树林,顺着河道一直延伸到将建的凤凰水城。这一带,大约有五六百只白鹭。其中一部分,专门在三亚河和红树林间寻找食物,晚上也就在树梢上成群过夜。另一部分,在凤凰水城的水塘周围,傍晚和着那一群群从四面八方归巢的几千只白鹭,在那一棵棵木麻黄树上栖息。
三亚新建铁路后面的那一大片水稻田,每逢雨后总有一群白鹭,数量大约两三百只不等,分散在已收割的田里觅食。鸭农经常赶着一大群鸭子来这里,白鹭也不嫌忌,偶尔会驱赶鸭子占领自己的地盘,但更多的时候是和平相处。
凤凰镇靠近海坡机场的那一片灌木林,每晚有成群的白鹭从羊栏或马岭一带飞来过夜,估计也有上千只,一大早又飞出去了。
这些白鹭,觅食和栖息都有一定的区域,也不相互侵扰,各自为安。
做为一个摄影人,拍什么都各有所好。风光,民俗,人物肖像,野生动物,花卉等等,不一述说。
我拍白鹭,情有独钟。自家大门内,有一对工艺品的丹顶鹤;开的车子,是海鸥的标志;办公台上的那只雄鹰;还有手机画屏上的那幅鸟图。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和飞禽鸟类有缘。
有一次,我去海坡拍白鹭,有一中年妇女带着小孩看我在拍片,她好奇地问我:"这鸟是你家养的!"她的口气很肯定。我哑然一笑,等回过味来,连称道是。
白鹭,是一种很有灵性的鸟类,洁白的羽毛尽显清秀和高贵。觅食时,始终有几只成年鹭高高张望,时刻警惕地注视着四方;飞行时,成群结对,翱翔蓝天,蔚为壮观。有时候,它们会为了一片领地相互追逐和戏耍,引颈逗趣,亮翅展羽;有时候,悠闲地站立在树梢上,沐浴着初冬的阳光,暖融融地安眠着......
拍白鹭,有几个因素是要考虑的。
第一,器材。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般用数码或传统机子都行,镜头100-400mm以上,在一定的视线范围内进行有效拍摄。镜头如果太短,场面就太大,画面会杂乱,因此不利于后期构图和放大制作。
2倍增距镜,在快速对焦时派不上用场,由于白鹭在飞翔及嬉戏时,角度很大,况且取镜器有些发灰,难对焦,我很少用。
三脚架,经常需要,虽然现在数码像机的感光度可任意调高到1600度。三脚架的好处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清晰和质感。
第二,光线 的 应 用
什么样的光线都可以拍片子,但不同的光线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顺光有顺光的优点;側光,側逆光有它的特色;顶光,一般情况下很少用;散射光,也可以。这用光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顺光的优点表现在,白鹭身上的羽毛洁白纯净,质感丰富细腻;側光,側逆光,具有通体透亮,羽毛栩栩如生,光彩夺目的效果。
总之,只要能抓拍到白鹭各种维妙维肖的神态,那怕是一般的光线,也算好的片子。
在拍片过程中,面对着这些雪白可爱的小精灵,我不禁感叹道:我们人类,应该像保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关心和爱护它们,让它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永远快乐地生长着......
第三,拍片的时间把握。
尽量选择有阳光的天气,否则就按兵不动。到达目的地后,是小车的,就慢慢靠近,坐在里面尽兴拍片。
白鹭一般不怕汽车,你如果靠得太近--只有一两米左右,它还会歪着小脑袋瞪着你看,那种憨态会让你忍俊不禁,为之一乐!
车子无法靠近的,那只好走走停停,但尽量不要蹲下来,以免吓跑白鹭。
拍白鹭,用M档(手动档),以点测光对着白鹭的羽毛测光,基本上是正确的。但现在大伙用的都是数码像机,比传统像机的最大优势,就是一边拍,一边调整嚗光量,以至达到自己要求的目地为止。
三亚的白鹭归巢,时间很准时,大约在下午5点45分至6点10分。太阳落山之前,四面八方归来的白鹭,披着夕阳的霞光,一群紧接着一群,场面十分壮观。让你忙不迭地猛按快门,让你心跳加快,让你兴奋不已!
第四,要有一颗平静的心。
不燥,不急,耐心等待,是必不可少的。千万不要为了一个什么好镜头而用石头、木棒来驱赶它们,用喊声来惊吓它们。千万不要以为白鹭是傻瓜,它会记住你的德性,下次你再来,你的心里会不安的。它们看见你,就会远远地避开。这样,你就得不偿失了。也不能一边追一边拍,这些都是拍白鹭的大忌。......

10.名家指导
2007年1月,海南省摄影家协会召开理事扩大会议,我和三亚市摄协的部分会员应邀出席。
会后聚餐,酒过三巡;又是自我发挥,大家都尽兴了。
我不胜酒力,脸红脖子粗。借着酒性,把随身带的扩印好的二十张12寸白鹭照片拿给邻座的影友们观看,希望大家提出意见。
诚然,我拍白鹭片子是够多的了,至于好坏,心中却没有谱。
平时大伙出去拍片,回来后都相互观看谈感想,大家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说你拍好,你心理可能甜滋滋的;说你拍不好,也许你心理不舒服。但过后,自己心里明白。
好片子,谁都懂欣赏;美的东西,谁都懂享受。
几年前在老家,记得有一资深摄影家曾说过:"自己拍的片,挂在墙上看一个月。如果耐看,就是好片。否则,丢掉。"
大家争相传阅白鹭相片,女摄影家余心玉,当场要求送她五张照片,还要签名留念。三年后,我把白鹭画册送给她,心怀感激地说:"感谢你当年给我的信心和鼓励!"
晚上,海口某酒店。
我和时任三亚市摄协主席杨威胜同住一个房间。他告诉我,省摄协黄一鸣主席要来宾馆看望大家。
果然不一会儿,黄主席和几名影友一起过来了。
大家相互问候落座后,我就把白鹭的照片递给黄主席,希望能得到他的点评。
黄一鸣,他也是《中国日报》驻海南记者站站长兼主任记者, 在海南摄影圈,他是一名权威人士。
他自己不仅出了几本摄影画册,其作品屡次参加国展,多次在国内外一些重大的比赛中获奖。
2007年,他荣获中国摄影界最高荣誉奖一金像奖。
5·12四川汶川地震,他和他的弟弟黄一冰,奋不顾身,前往灾区采访报道,为海南摄影界赢得了荣誉。
黄主席说:你的照片我中午也看了。如果以协会主席的身份跟你说,我会鼓励你,表扬你拍得不错。但是,我用专业水准的话来跟你说,不是给你泼冷水,你拍得还不行!
他讲话嗓门高,表情严肃,他倚靠在床头的右侧,我就靠坐在左侧,我用心地聆听着:
你想拍好白鹭,首先要看遍全世界摄影家拍鸟的照片,通过观看和学习,你才能有比较、借鉴和提高。别人拍的,你就不要和别人一样的拍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方设法拍得更好!别人拍鸟是用长焦,你就用广角,用鱼眼。拍出来,肯定和别人不一样!不一样,才能出新的照片,出好的作品。
否则,闭门造车,辛辛苦苦拍的片子,当成废纸几张,还不如另找它路!
你要深入了解白鹭的习性和生活规律。它从哪儿来?是从海南中北部的?还是大陆?还是从国外飞来的?哪些是侯鸟?哪些是长期居住海南岛的?这些生活情况,迁移过程都要有所了解。然后,形成文字,记录下来,用艺术和新闻的角度,来反映和表达,最终集成册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末了,他拍拍我的肩膀,微笑地说:你再好好拍吧!
在座的火炎,热心地向我推荐一张光碟,是美国摄影家野外拍摄的纪录影片,有关人与鸟在一起生活及活动的场景。从此,我和火炎成了忘年之交。
第二天早上,火炎把DVD光碟借给我,我着实很感动,我和他仅见过几次面而已。第二年,他升迁调至广西,担任《中国日报》驻广西记者站站长。
我去了两次广西,都得到他的盛情款待。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他一马当先,前往采访报道,后被中宣部评为先进个人。
(补充说明:在汶川地震发生的前三天,三亚的天气出现异常现象。 每天太阳下山后的几分钟,西边的天际红成一片。其间有三五道如同舞台灯光的光柱直冲云霄(摄影人叫回光返照),吸引了三亚湾无数的游客驻足观看,叹为观之。我来三亚十几年了,也是头一回看见如此美妙景色,连续几个下午跟踪拍摄。
五月十二日去海口参加一个朋友女儿的婚礼,喝完喜酒坐车回来,的士司机说刚才地震了,国贸大厦很多人都跑出来了。果然,当晚的新闻联播播报了这则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
中国人的心在流血!)



11.思考与学习
自从听了黄一鸣主席的一番话,我有一年时间不拍白鹭。(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差,着手拍摄了另外一个专题《海之魂》)。
为什么呢?我要静下心来考虑一些事。
做为一名摄影人,摄影之初,纯粹是为了喜欢和爱好。看到那些摄影人长枪短炮,专业背心和那套装束,觉得挺专业,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冲动。当他把那些数码和红圈的、白头的(对佳能专业镜头的称呼)搬回家之后,他才知道摄影之路才刚刚开始。
有了数码相机,少了胶片冲洗的麻烦,尽力按快门,唯恐漏掉世界上所有美丽的景色。
经过多年的磨练,作品也发展了,也加入了各类摄协组织,可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和欣慰。
从此之后,有的人想休息一下,对摄影付出太多,不仅从时间和经济上,还有身心的疲惫。有的人,却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摄影在于创新,在于个性化。到了这个时候,不是器材的问题,而是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了。
几个人,如果用同样的机子和镜头去拍片,这样就看你综合素质的表现了。
加入各级别的摄协,是社会对你摄影艺术水平的肯定和认可。然而,真正能体现自己风格的作品,却需要你一生的追求,非一朝一夕所能决定!
我觉得现在再拍白鹭,不在于追求数量上的东西,而是改变一下质量的时候了。从量变到质变。不能老是重复着一种创作思维,而是要多方位、多角度、多种手法来表现。
或纪实、或写意,或高速、或慢门。这样,才能全方位地表现白鹭的美丽和神韵。
用自己的视觉,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灵魂......
我开始从互联网上,从报刊杂志上,从专业画册上,寻求一些鸟类活动、生活习性及有关方面的知识。
我拜读了国内著名摄影家拍摄的野生动物画册,如叶学龄的《鹭情》、游云谷的《鹤舞》、张智富的《天堂鸟》、夏富祥的《野生激情》;又征订了《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摄影之友》、《数码摄影》、《华夏地理》《大自然》等十几种杂志。
我如海绵一样吸吮着水的滋润,来补充自己身单力薄的体能。
在这里,有一件事促使我更加尽心地投入对白鹭的拍摄和研究。
2007年第五期,《中国摄影》杂志刊登了我的一幅白鹭作品《拥抱》。
自从我拍摄白鹭专题之后,尽管也参加了省市级影展,但我始终认为远远不够,一定要在国家一级的刊物上发表,那才是真正的较量和水平的体现。
我终于如愿以偿了,自己平时所付出的劳动,是值得的,我感到由衷地高兴和欣慰。
谁也没料到,正是这张白鹭照片,使我们三亚摄协与《中国摄影》之间,架设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开辟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12. 黎安拍浪
一天,我接到《摄影之友》的电话,约我拍一些海南风光的照片,其内容是风景名胜区外的作品,我马上就想到了黎安。
黎安,地处海南省陵水县境内的海边小镇,距三亚七八十公里,走高速再转小路约一个来小时。三亚影友们经常来这里拍片。每次来,都是几部车子,哗啦啦十几号人。
说是创作,其实是自娱自乐。拍到好片,固然是好事;拍不到的,也无所谓。
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和享受的过程,是对日常工作的一种调剂,是对艺术的一种感悟。
我把小车停靠在沙滩边的小路上,打开车门,眼前的景色一下子把我震撼住了。
广阔的海面上,波涛汹涌,排山倒海......
海浪有节奏地翻滚着,每推进一次,都在积累更多更强的能量,在扑向礁石的一刹那,伴随着一声雷鸣般的轰鸣......雪花喷飞,铺天盖地。这就好比它的生命,在最后的那一刻,谱写了一曲辉煌而永恒的乐章。
我兴奋不已,难得遇上如此惊心动魄的景色。人常说机遇,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我迅速地抄起家伙,飞快地奔向沙滩......
海浪的咆哮声,每每拨动我兴奋的神经;偌大的一个海滩,唯独我一人;无时不在的恐惧和惊吓,困扰着我的心。
在这种即兴奋又心悸的过程中,我抓取到了大自然赋予的最神奇的一面,最动人心弦的镜头。
我忽然产生一个念头,爬上山,换个角度,也许更精彩!
我气喘吁吁的爬上山顶,颇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慨。这种情景,在刚才的山下是不可能体验到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瞻瞻,山岛竦峙......"先人曹操《观沧海》的诗句在我脑海里回荡着。还有孟浩然的"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山顶上风力很大,连人都站不稳,更不用说拍片了。我急中生智,调整了照相机的一些技术参数。顶着狂风,侧着身子,以最快的速度按下快门......
一年后有事再来这里,事过境迁,半山腰上的木麻黄树,早已把原先的景物遮挡住了。



13.情满西沙
7月19日下午,我和三亚老陈乘坐部队的船去了一趟西沙。
西沙群岛,历史上也叫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它地处海南的中北部,海域总面积为31700平方公里。它距离海南岛约180海里,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构成中国最南端的疆土。现由海军部队驻守。
   7月20日凌晨五点多钟东方黑蒙蒙一片,平静的海面吹着凉爽的海风。少顷,船舷的走道挤满了人,大家都在期盼着海上日出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我不禁想起了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和巴金老人的《海上的日出》一文。
    六点五分,太阳从水平线上冉冉升起,从一个红红的小半圆形,慢慢变成一个金黄色的大圆球。刚才笼罩在天际的那一片片灰暗的云层,顿时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成了一朵朵靓丽的彩霞。
我和老陈,怀揣着EOS30D带400mm镜头的大家伙,"咔嚓咔嚓"地猛按快门,留下了永恒的瞬间......
上午十点十五分,抵达永兴岛。永兴岛,约两平方公里,为西沙第一大岛,因1946年中国"永兴"号驱逐舰收复了该岛而得名。
    驻岛海军某部的易参谋,开着一辆吉普车已在码头等候我们多时了。不久,我给驻岛边防部队的朋友,三亚摄协副主席黄启清打电话。
    黄启清,武警边防支队长,上校军衔。他平时在带好兵,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热衷于水下摄影,其作品入选07年第22届国展,获公安部二等奖、全国原生态一等奖,他是海南进行水下摄影专题第一人。
   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按照原计划,我和老陈下午四点就要跟补给船回三亚的。
    边防支队大院。老朋友相见,别有一番感慨,何况是在西沙啊!
   交谈中,黄支队长了解了我们下午四点就要回去,他当即表态:"你们两位留下来吧,过几天乘坐渔政的交通船回去!"
   他的这句话,促使了我们这次西沙之旅的实在意义;才有我今天的这些西沙片子和文字;使我零距离地了解一位军人又是摄影家之间的关系......
    我们是幸运的,有了来西沙的机会,来了西沙又可以多住几天。
否则,西沙如此之美景,只好望"沙"兴叹了。
    中午饭,出乎我们的意料,在西沙这个物资相对贫乏的地方,摆在餐桌上的竟然有十几道菜。有清蒸石斑鱼、白切鸭肉、罐装鱼、清炒木瓜、野菜、鸡蛋紫菜汤,还有叫不上菜明的菜。
   7月21日早晨,石岛拍日出
石岛,紧邻永兴岛,通过一条三百多米的"栈桥"与永兴岛连接,它是西沙群岛的最高点,也是西沙的一大景观。
这里水质清澈,水波舒平,随处可见一群群鱼儿在珊瑚丛中遨游觅食......
这里的珊瑚礁,更是奇形怪状,锋芒毕露,蔚为壮观。它们星罗棋布地散露在海边上,在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中,表面冲刷出一条条沟状,其间长满了藤壶、牡蛎、淡贝、海螺及海藻,偶有三五只小螃蟹出没其中......
石岛,在晨曦中已露出朦胧的轮廓,海上那艘可抗十二级台风的救生船还亮着灯;满天的星星闪烁着,近得伸手就可以抓几颗;海浪轻拍着岸上的礁石,明快又富有节奏......
    忽然,不知从哪儿传来一声怪响,如老牛在对天仰啸,似老虎在林中咆哮。在这种灰暗的早晨及陌生的地方,听到这种声音,实在令人毛骨悚然,全身顿时起鸡皮疙瘩。
    老陈说:"好恐怖啊!"
    我不敢吭声,心有余悸地环视着四周,寻找这声音的出处。这时,我发现岸边的一块珊瑚礁,形状就象一条蹲伏在水里的大水牛。不禁打趣道:"牛哥,我们远道而来,今天是想拍些照片;和你做个伴,请您多多关照!"
    说来也奇怪,往后再听到这种声音,我们竟然不觉得那么刺耳了,只把它当成海浪拍岸的波涛声--其实就是如此。
心里作用实在是太微妙的。
太阳出来了,万道霞光喷薄而出;大海苏醒了,石岛如同披上一层金黄色的衣裳,光彩夺目,金碧辉煌......
下午,黄支队长带领我们再上石岛。在海边,他说:水下摄影,其实难度很大。一个人的体质是关键,还要有胆量,懂一点潜水知识,懂得潮水流向、水质和潮汐的关系等等。
    他把裤脚卷起来指给我看,只见小腿上伤痕累累。
    他说:"拍片时,为了能在水底下站稳而不得不用双脚夹住水中的礁石。礁石上锋利的藤壶、牡蛎,一不小心就会划破皮肤流血。好了伤疤,忘了痛。一旦天气好,又想一头钻进水里了。"
    我和老陈在他的示意下戴上潜水眼镜,嘴里咬住一条通气塑料管子。我把手脚张开,轻松地伏在水面,水里各种各样色彩斑澜的珊瑚和一群群彩鱼尽收眼底,让人怦然心动,似乎来到了一个童话般的海底世界......
    7月22日,中兴皮卡车把装着几箱啤酒、十几盒自熟米饭、两大块排骨、两只鸭子、还有几箱椰树牌矿泉水的生活用品送到码头。
    我们要到北岛慰问当地渔民。
    黄支队长带着两位肩扛少校军衔的武警战士,全副武装,荷枪实弹。我们也穿上救生衣,坐上渔政部门的摩托艇。
摩托艇飞速地奔驰着,万顷碧海,在它身下如履平地。身后留下的那一道道浪花,如礼花绽放,似蛟龙出水,像万里长空的那道硝烟,是绸缎当空舞的那般精彩。
    大约十几分钟,前方水平线上露出了几条黄线,那里北岛、赵述岛等几个小岛屿。
    摩托艇缓慢地驶过一片清澈见底的 珊瑚礁群,稳稳地停靠在北岛的那片纯净的沙滩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最激动人心的,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它高高地插在主权碑上,在蔚蓝色天空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和醒目!
    北岛,这家渔民住房,是这一带岛礁上最坚固、最大的一个。整个房屋木质结构,高度约二米多,共有三间房子,木板都很宽厚,可能是为了防止台风的缘故。人在里面,虽然几米远的沙滩热气腾腾,但屋底下却是凉风习习。
    我们几位刚落座,渔民老伯就端上来一筐海螺,又一筐海螺,共三筐,足有五六十斤。
   老伯说:"你们来这里没啥好菜,只有海螺招待了!"纯朴的一句话,听起来让人倍感亲切。
    筐里的海螺各种各样,有珍珠螺、美人螺、西沙螺等等,我真的不能一一记住它们的名称。老伯说,这些螺都是用海水煮的,味道才地道鲜美。我品尝了一下,口感真不错,只是吃多了稍感咸一点。
       抬头远眺,无边无际的大海,呈现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如近沙滩的,是淡绿色的;水下有珊瑚礁的,又变成深蓝色、或深绿色;海的深处完全被墨色所淹没。天空飘荡着一团团白云,时常有几只海鸥掠过平静的水面...... 我们一边品尝着海鲜,一边领略着西沙这迷人的风光,宛如身处世外桃源......
    我不禁感叹道:西沙少住也神仙啊!
午后两点钟,游泳校官提醒我:"你还是穿着全身衣裤,戴着帽子下水好些。上次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摄像师,下海游泳,上来后,除了短裤之外,全身都晒黑了,晚上睡觉脸上还火辣辣怪难受的。西沙的紫外线太历害了!"
    我听从他的建议,穿着衣服下水泡了几分钟,全身好象都给什么东西给捆绑住似的,很不舒服。太不过瘾了,晒不晒无所谓了,黑不黑也不怕了,来西沙不晒太阳那才怪呢!
    三下五除二,我当即就在水中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脱了--还以人之本色!
    这才是真正地享受美丽西沙的日光浴......
    这才是真正体会美丽西沙海水的微妙之处......
    放松自己,忘却一切。任身体在大海的浸泡下,在浪花的洗礼下,在紫外线的照耀下,得于净化和升华!
    我振臂高呼:让西沙的太阳来得更猛烈些吧!!

14.与茶会友
三亚市解放三路,有一家"新沙龙彩色扩印中心",老板符策君是三亚市摄协副主席。
他是影圈里公认的一个大好人。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下大雨或出差办事,他扩印店的门口总有许多影友在那儿吃茶(海南话"喝茶")。
说喝茶,其实也是大家聚一聚,反正三亚的天气一年四季如夏,夜生活特别丰富,不到12点就不想上床休息。
每天晚上八点钟后,阿君(我这么称呼他)就把桌子端出来,老板娘还帮忙一起烧水、烫杯、沏茶,忙得不亦乐乎。
我佩服他从不说一句怨言,也佩服他长年累月的坚持。有时影友也会送来几包好茶让大家一起品尝,但更多的是他从超市买的。单茶费他就花了不少钱。
客人来多了,再添一张桌,直至三张桌子一字排开。十几号大男人坐在那儿尽兴侃大山。
我们讲摄影,讲三亚房地产,讲奥运会,讲台湾阿扁,讲股票升跌。
笑谈中,偶尔一两个靓妹从眼前经过,又是一番评头论足--好色也,欣赏美也!
现代京剧《沙家浜》阿庆婶唱道: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怀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但我们这儿的茶,永远都不凉,是三亚的天气太热了。
岳副市长的家就住在这幢大楼里,他经常很晚才回家。一有空,就穿着休闲服和我们一起喝茶聊天。他也喜欢摄影,他曾经拥有早期苏联的那种象冲锋枪似的照像机,叫什么型号来着,我记不起来了。他也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影友们拿着长枪短炮去过一把摄影瘾。
不久,兰建琼站长(三亚市摄协常务副主席)把他单位的会议室修耸一新,并且购置了沙发、茶几、空调和大屏幕彩电。此后,摄协的一些活动,如开会、讲座都在这里举行。借国内外摄影界专家名师来三亚摄影交流、工作考察之便,邀请他们给我们讲一些有关摄影的新动向、新潮流、新知识......
这里,俨然成了三亚市摄协的俱乐部和会议场所。

15. 与《中国摄影》
一天,我在《中国摄影》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关于该杂志和基层摄影组织举办交流活动的事情。
我和市场部主任姜书芳老师取得联系,她认为可以和三亚摄协办一期,并把活动内容及经费情况发到我的电子邮箱。
我立即把此事向市摄协邢孔光主席做了汇报,他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就利用喝茶时召集大家讨论一下此事的可行性。
那天晚上,摄协的几位副主席和理事都到场,大家都认为这是好事,但还是经费问题陷入困境。
几天后,影友中的国家机关干部、酒店老总、部队退休领导、摄影热心人、个体户老板纷纷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终于把《中国摄影》三位老师:吴常云、王保国、姜书芳请到三亚,给海南影友们认真地上了一堂深刻地摄影理论实践课。
三亚摄协的举动引起了省摄协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中国摄影》老师讲课当天,省摄协黄一鸣主席亲自带队,包了一部大巴车,四五十号人齐刷刷一起来三亚听课。
新朋好友,欢聚一堂,大家其乐融融!



16. 请进来与走出去
与《中国摄影》办联谊活动想到的。
从前听过一个段子,有两个甲乙村子,地处深山老林,与世隔绝。
甲村民每天面向黄土背朝天,自食其力,人丁兴旺,一片安康。后来的某一天才发现,人丁兴旺的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危害性,因为断绝和外界的沟通和交往,近亲通婚最终酿成祸根,出现了群发性的各种先天性疾病。
乙村与甲村,同样也是在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劳作着。但是,某年的某一天,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不堪忍受这种与世无争的日子,逃跑了出来。一年后,他不但带回了外面世界的各种不可思议的东西,还带回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第二年,他又出去了,这次,他名正言顺地带走了几个兄弟姐妹。不久,他们又回来了,小伙子带回了姑娘,小妹妹带回了帅哥哥。从此以后,乙村通了公路,有了电话,看上了电视,大伙生活幸福又美满。
时下,摄影圈里有个事儿,是困惑,是迷惘,或者是以老观念来看待新问题,否则是时代的脚步太快了,咱们跟不上。
玩摄影,就是有事没事能拍就拍的那种闲人。为啥说玩,在这个圈子里,实际以摄影养家糊口的只有极少数,开影楼和老记不在此类。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只有以拍片赚钱得稿费,才是真正的摄影人。
你想走出去,那好,你要准备一些票子。吃,住,行,样样不能少。去新疆拍胡杨, 去四川拍九寨沟, 去坝上拍秋色, 去西藏拍佛事活动,去八达岭拍长城......
摄影创作,与文学、美术、书法稍有不同。不但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时间。
说来道去,走出去不容易啊,望路兴叹吧!
既然缺少条件走出去,那么会不会变成孤寡老人?或成井底之蛙?我看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毕竟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自家门口拍到了惊世之作,早成大家了。如果百尺竿子,更上一层楼,那要另辟途径了!大家都有危机感,何况还在摸石头过河的我辈们!
那么就请人进来吧。
如今是商品经济的社会,不象以前吃皇粮,许多都是纳税人埋的单,现在要自个儿掏腰包了。天上没有自己掉下来的馅饼,天下同样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么,我们要请人过来,传经送宝,指点迷津;广交朋友,虚心请教,总要尽点地主之谊和交些学费吧!俗话说"输人不输阵,输阵不是脸"。何况,打彩票也要花几块钱!
请进来与走出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就象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请进来,拜师学艺,是一种高水准的理论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可以通过理论向更高层次发展。它有时呈波浪式前进,有时以螺旋式上升,它不可能立竿见影,一就而僦。而是会在你心里,扎根发芽,直至有一天,春华秋实的时候,你就会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在与大千世界的接触中,尽量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做到人老心不老!
这请进来与走出去,和甲乙村子的例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7. 平遥行
2007年9月18日,三亚摄协一行六人乘坐飞机前往山西,参加2007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为了这次展览,三亚摄协组织会员多批次外出创作,审稿多次。最后,摄影作品才通过平遥艺委会的要求。
我们抵达山西机场后,兰站长的朋友安排一部面包车,把我们几个人直接送到平遥。
从下飞机到去平遥的路上,我鼻孔里吸进去的空气,始终有一股浓浓的煤气味。
后来才明白,山西的地下尽是黑金,怪不得山西煤老板牛!
看惯大海、蓝天白云,换下环境,真是天壤之别。
走在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抢眼,"地上文物看山西(平遥),地下文物看陕西(西安),果然不假。
看展览的那几天,我们一早就出门,从文庙、城隍庙、县衙门再到土仓、柴油机厂、纺织厂......那是看得眼睛发酸,走得大腿发直。
五花八门的摄影题材,异彩纷呈的摄影风格,中外名家的各种流派,一百多个影展的图片展示,成千上万的热心观众......
我们被震撼了,我们被感动了。
它,冲击着我贯有的思维方式,它颠覆了传统摄影理论的苍白,它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它雅俗共赏的艺术张扬......
"疯狂!疯狂!"还是"疯狂!"
美国摄影大师、八十多岁高龄的罗伯特·弗兰克用最简约的语言,来表达他对平遥影展的看法。
那么多人热爱摄影,喜欢摄影,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人们象过年赶集一样,三五一群,男女老少,学生游客,专家平民......
张国田老师,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委会副主任兼艺术总监。
那天,他和我们三亚这几个影友坐在一起吃饭时说:平遥影展已成功举办六届了,每届都有它的特色,它的举办为提高山西的国际知名度做出了一份贡献。目前,平遥影展是国内十大展览之一,它的品牌,必将引起世人瞩目。
确实不容易,张国田老师是七届影展的元老了。
在他的安排下,我们一行六人:蔡小鹏、符策君、游必生、黄泽云、陈立和我,跟随北京照像器材城的李总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韩子善一起到常家大院采风。
我在拍片的时候,遇见了一位脖子上挂着照像机、穿着摄影背心的中年妇女。
她看我拍得起劲,就问我,拍古建筑的一些基本方法。大家彼此都是影友,也无所顾忌,我就随便讲了几句构图方式和曝光控制。这时,一名工作人员上前介绍说:"这位是浙江省副省长"。
我愣了一下,思忖着:副省长竟然也是摄影发烧友。
我说:"我的老家是浙江温州的,现在海南工作!"
副省长说:"那我们还是老乡啦!"
她说,这次全国煤炭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她也喜欢摄影,就抽空过来看一看,学习学习。
她用的是佳能机,和我又聊起佳能刚新出的EOS-1DsMarK3......
三亚摄协会员的作品展览在文庙。我的《我心中的白鹭》的个展也有一部分在文庙,另一部分在柴油机厂,和野生动物专题放在一起。        我们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韩国摄影家协会、香港《凤凰周刊》、《华商报》等世界著名报业及摄影团体同在一个展区内展出。
我们几个人,临时当起了解说员和导游。对前来观看的影友,尽我所知,一一介绍三亚的自然风光。让大家欣赏了三亚的美丽,感受了三亚的浪漫......让大家记住了这些即陌生又熟悉的名字:亚龙湾、大东海、南山、大小洞天、蜈支洲岛、天涯海角......
从平遥回来之后,黄一鸣主席就把《我心中的白鹭》策展到第十二届丽水国际摄影大展,2008年5月在海口省书画院展出,同年10月在三亚展出。
我拍白鹭的时间跨度已有三年了,从那一方面来讲,也该画个句号了。否则,白鹭这个专题等于就没有一个结果。
2008年8月,正是奥运期间,举国上下一派欢腾,我就一边看奥运,一边设计画册的图片和文字的编排。
我要自己设计这本画册。于是,请教了五六位在出版制作设计画册这方面的专家朋友。
丑媳妇终于见公婆了,《三亚-白鹭的天堂》画册出版了,最终它的艺术生命力,只有广大影友的认可;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希望它经得起考验。

18. 洞头--中国最美的海岸线
也许是和平遥有缘。
2008年9月,三亚摄协又组织四名会员的专题个展在平遥古城展出,他们是兰建琼,符策君、陈颖专和我。
同时,我策展了家乡洞头县摄影协会的会员作品在这里展览。
洞头,全县由103个岛屿组成,又称百岛之县,位于温州瓯江口外,系浙江省著名旅游风景区。它因地理环境的特殊,岛上沙滩、奇石、怪岩星罗棋布。每年到这里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清朝诗人王步宵曾经维妙维肖地描绘了她的神韵:
"苍江几度变桑田,
海外桃源别有天;
云满碧山花满谷,
此间小住亦神仙"。
我平常也就春节才回家探亲一次,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礁一石,对我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往事如梦,山水依在......
参加2008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洞头摄影协会走出省内,迈向全国的第一步。也是多年来摄影人辛苦劳动的结果。
他们用手中的镜头,展示了"洞头--中国最美的海岸线"的风采,讴歌了家乡美丽的山水和风土人情。
让我们欣赏到仙叠岩的雄伟,半屏山(传说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悬崖绝壁的鬼斧神工,大沙岙沙滩初升太阳的辉煌;大瞿岛大卫岩的奇妙,鸽尾礁夫妻岩的神似,大门山乌龟岩的神奇;还有红石滩观音驯狮的石像,鹿西的鸟岛(海鸥),竹屿岛上的小草原......
还有那元宵节迎火锅,海边放渔灯,游龙灯,舞龙耍狮,五月十八杨府宫庙会唱戏......
在平遥,三亚和洞头的影友欢聚一堂,举杯共庆......大家互留电话地址,希望在今后的摄影之路上再度携手共进。

19. 坝上行
早就听说坝上的风光是如何绚丽多姿。
它的名气,在摄影人眼中,不亚于万里长城。
坝上,令人向往的地方!
展览的第二天,我和蔡小鹏、符策君及他夫人,在兰站长朋友的安排下,上了一趟五台山,领略了藏传佛教的魅力和中国佛教圣地。然后从太原坐火车上北京,从北京坐火车往赤峰市,途径四合永车站下车,再租汽车抵达坝上。
汽车到达坝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下车后才知道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温是摄氏零上2度。
一望无垠的草原,波澜起伏,让我联想起大海的波浪,荡击着生命和希望;那一群群牛羊和相隔不远山包上那一座座石头像,都是草原的化身,远古的呼唤......
我仿佛来到另外一个世界,看见成吉思汗驰骋沙场的豪迈,皇宗贵族狩猎的喧闹;公主哥们灿烂的笑脸......
我不说凌晨五点多钟去爬喇嘛山上百个摄影人的身影;也不说桦木沟一带桦木林在深秋阳光的照耀下那一片片红透的叶子;也不说五彩山夕阳下那一抹光线,神秘又灿烂......
我不敢说坝上的秀丽景色,太多的文人墨客,太多的影友游侠涉猎此地。文字与大草原相比,永远都是灰色的。
我想用另一种眼光,发现它的另类风景。
跑马场
名气很大,也是摄影人来坝上的必经之路。
一次,我们从桦木沟回来,从公路上远远就望见三五个内蒙古姑娘戴头巾穿红衣服在招徕游客及摄影人骑马拍照收费。
不一会儿,一长溜地汽车直奔过来。我数了一下,好家伙,足足有十七部,清一色的越野车中,其中有两部中巴车。
这也太酷了吧!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摄影人自发组织起来的活动,也是草原的一大景观。
傍晚时分,路过将军孢,三部韩国现代越野车停在一个牧民帐棚前,四周围观着十几个人。三脚架一字排开,数码的、120胶片机都有,一听口音系广东人。
他们指挥着一名牧民把那十几匹马赶来又赶去,兜了一圈又一圈。
阿君和老蔡又告诉我:刚才遇到几个广东的,把羊群赶过去,付一次钱;再赶回来,再付一次费。如今,牧民也有商品经济头脑了。      回宾馆后,一看众旅客背着大包小袋的全都是摄影人。
许多地方,原本默默无闻,就因摄影人多了,宣传开了,带活了一方经济。
乌鸦
在我们南方,偶尔才能听到一两声鸦叫,常常都会吐口唾沫以示避邪。在内蒙古大草原,乌鸦比羊群和马加起来还多的多。
是一方水土的关系,或是当年皇家猎场杀气太重,阴魂不散......总之,乌鸦也是常生鸟,和麻雀、喜鹊为伍。
假如,草原没有这群乌鸦,大自然的生物链就会断裂,蝗虫就会大行其道,大草原就不复存在。
一切存在的,都有它的合理性。
乌鸦,它生生不息,在大草原上繁衍它的子子孙孙们。它遮天蔽日,如暴风雨到来之前的那一片乌云,在空中翻滚、游荡。它不在乎人类异样的目光,它在乎与天地日月共存亡。
被绑住大腿的马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马的成语典故解说多如牛毛。一马当先,马到成功,一言即出、驷马难追;徐悲鸿画的马,秦始皇兵马俑里的马车,唐僧坐下骑的白马,关公的赤兔马;还有宝马、马自达......
内蒙古大草原,是马的天下,马的海洋。马在这儿,犹如鱼在水中。
在一群奔跑的马群中,我发现有一只高大骄健的白马,行动迟缓,一撇一拐的。仔细一看,马的前后腿都被绳子绑住,两腿之间才二三十公分宽。
其它马,都在自由地奔跑、跳跃,它却象僵尸一样,一拱一拱地往前跳。于是,它远远地落在队伍的后面。
它停在那里,神志肃默,宝石般透亮的双眼依然注视着前方......
我为它惋惜、同情、伤心,更为它愚味的主人而感到悲哀!
马儿犹可训,主人心犹宽。
坝上返途中,时逢国庆节前一天,火车上满是人,我们几个都是临时补票上去的,根本没有位置。一直站到北京,八个小时,这种体验,终身难忘。
看惯大海的人,走一回草原别有一番滋味和感慨!片子拍得如何是一回事,从中的感受却是受益终生!
有机会的时候,应该出去走走。书可在家读,路却在脚下。外出采风,领悟一下古人说,"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意境。


做诗,功夫在诗外;画竹,必须胸有成竹。
摄影,是门综合艺术,它不仅要向文学、美术、书法学习,还要懂一些美学、心理学、哲学和历史。
摄影,并非只按快门抓取那一瞬间那么简单。有人说:拍照片,是人脑和会拍照片的电脑(照像机)的有机结合,那才是最高境界。
摄影,是大众化的艺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的照相机,一定会象手机一样普及和方便。
然而,真正能成为摄影家的,
毕竟是少数人的追求!

                                                             2009年3月25日. 于三亚寓所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1:40 | 只看该作者
在摄影中融入文学思维 ——与冯凯文谈风光摄影 2010年05月28日

 来源: 《摄影世界》·新华网



  本刊记者 李根兴/采访
  近日,在阅读中国消防协会副会长、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冯凯文的摄影画册《时光涌动》时,被画册里的美图美文所感染。尤其对他在后记里写到的一段话感触更深:“童年生活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群山为居,鹿鱼为友,多少酣梦尚在昨夜。走出故乡,几十年亲历祖国山河,更感悟了自然生态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内涵。我热爱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把思想感情深深融入了大自然。”遂产生专访这位摄影家的念头,3月底的一个上午,记者如愿以偿,与冯凯文就其风光摄影,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杜鹃盛放。冯凯文 摄
花帘。冯凯文 摄
  我们了解到你是一名将军摄影家,曾辗转于解放军、武警森林部队和消防部队,军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无影响?
  我对于大自然的情结缘于我的故乡也缘于我的军旅生涯。我是大兴安岭走出来的森林之子。参军后在的部队曾多次为保护祖国的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与火魔作殊死搏斗,在“红色”与“绿色”之间铸造了钢铁般的长城。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我面对眼前的景色,已不单单是简单地描写自然风光的斑斓和壮美,而是一种拯救家园,拯救环境,拯救地球,珍爱生命的使命在油然上升。  
雪中白桦林。冯凯文 摄
含羞。冯凯文 摄
  2008年底你的摄影画册《时光涌动》结集出版,集中地反映了你的风光摄影的成果,能不能做个概括性的介绍?
  2008年12月,我的个人风光摄影画册《时光涌动》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文学摄影画册,其中我为每幅照片配的短小精悍的散文诗,不仅是对画面的解读,而且是一种文学思维和意境的延伸和补充,更是我自己思想和感情的真实流露。当我们置身在这一幅幅画卷里时,既可以体悟到“八月胡天即飞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气象,又能够领略蓝天白云下那无数奇山异水和色彩斑斓的奇花异木。从白头雪岭的梅里雪山到蜿蜒奔腾的额尔古纳河边,从阴山之麓到贺兰山巅,无论落日胡尘西风塞马的粗犷风貌,还是叠嶂西驰,万马回旋的磅礴气势,无处都不浸透着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因素。那巍峨雄壮的山岭,蜿蜒奔腾的长河;那烟波浩淼的湖泊,辽阔美丽的草原;那浩瀚无垠的戈壁,奇特峻峭的岩石,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  
林中秋色。冯凯文 摄
  从你的简历中我们得知,你既是摄影家,又是作家,文学和摄影对你来讲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我从小喜爱文学。1968年参军之后,我当了多年的新闻干事,写作拍摄一个都没落下,有不少文学作品刊登在省报或军报上。1979年起陆续发表散文,如《林海浪花》、《童年拾趣》,以及报告文学《不卷刃的钢刀》、《密林深处有一群闪光的星》、《北极村散记》,有的作品被编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绿海情涛》;报告文学《事业与人类共存》、《烈火中铸起的丰碑》,于1994年被编入报告文学集《绿野丰碑》。1999年发表的报告文学《祖国界碑前的英雄群像》获全国公安边防部队评选优秀奖。在文学创作上,我目前还担任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其实,摄影与文学是相连的,要想拍出高质量的风光照片,是离不开文学功底的。文学对摄影的表现发挥着促进的作用,文学中常提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摄影中也是如此。通读唐诗三百首后,我感到许多唐代大诗人的诗歌本身就是一种画面,比如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就很好地表达了一种情景。我有时在想可不可以在摄影创作中更多地拍出唐诗的意境,照片上不但有景色,还要有人物。因此,摄影者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对摄影中的取景、读景、情景交融等起着铺垫的作用。
天上月水中月。冯凯文 摄
  从你的画册《时光涌动》中,我们读到的图片说明,充满诗情,琅琅上口,你是不是很注重在摄影作品上点缀一些文学的因素呢?
  是的,为了让观者在看我的摄影作品后能产生共鸣和想象,也为了方便我解读自己的照片,我一般都为自己的风光作品写上三言两语。这次我推荐给《摄影世界》的数幅风光照片是《时光涌动》画册出版后,于2009年新拍摄的。我为其中一些照片配写了散文语句。
  如《杜鹃盛放》,我写道:“谁把照片埋入海中永不醒来,又是谁在朝天空做着一个永不回头的‘蹦极’。”这里我主要表达一种对周边环境和湖水的感悟关系。
  又如《雪中白桦林》,“当仪仗队披上盔甲,原始空间即奏起雄浑的乐章。”虽然在大兴安岭冒着零下47摄氏度拍摄的这些有线条、有韵律的白桦树,但是我采用拟人的手法以表达我对原始森林的向往。
  再如《天上月水中月》,“暮色没有伤感,正积聚力量去迎接冲出九霄的万道晚霞。”
  而对《沙海》照片,我写道“像金字塔,但不完全是,还有影子。在沙漠的波涛中冲浪,用不可能的行动印证一万个可能。”这里,我用反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香格里拉。冯凯文 摄
  你一直以拍摄景色为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体会,你对风光摄影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我认为,风光摄影分为两种,一是纪实的,如《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照片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二是创意性的,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意境。我这两种兼而有之。目前,我在创作中力求突出地域的特点,或者寻找别人没有的角度,或者拍摄别人没有拍摄的地方,比如我曾骑马5天,到达新疆哈纳斯以北的慕士塔格峰地区创作。那里是无人区,海拔高,呼吸困难,拍摄难度和艰辛可想而知了。另外在风光摄影中,我还提倡拍别人没有拍的东西,拍自己没有拍的景色或东西。
  纪实风光摄影应该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只有不断地拍摄新东西,作品才能站得住脚。而创意风光摄影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感悟和认识,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被摄物中,通过画面表达画外音。在这里,摄影和抒情式紧密结合的,如果没有创意和独到之处,摄影就失去了生命力。  
沙海。冯凯文 摄
静谧之湖。冯凯文 摄
  你最近在拍摄哪些题材呢?
  近一两年来,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穿越原始空间”的大题材上,已经完成了一半左右,2011年准备再出版一本大部头的画册。这个题材主要是追寻人类繁衍的森林,唤起人们对环境的思考。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0:25 | 只看该作者
论摄影与文学语言的内在渐近关系


      
     摄影在其产生之后的一百六十年里,不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摄影家和摄影理论家们从各个角度发现,寻找着摄影与其它姊妹艺术及其它学科的联系。于是,人们发现了摄影与绘画、雕塑、舞蹈、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联系,同时,人们也寻找到了摄影与语言艺术的联系。摄影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将这种联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摄影文学文体的出现以及创作的日趋活跃,使人们从最初摄影"标题艺术",摄影与文学"联姻"等浅显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对新兴艺术门类自觉的创作行为和理论认识上质的升华。
     面对摄影文学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摄影文学之所以能得以如此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摄影与文学语言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渐近关系(此种关系可类比为数学中的渐近线关系)。
     所谓摄影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内在渐近关系,就是说摄影与文学语言的内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存在着一种逐渐趋向接近,但却永远不会重合的关系,就哲学的观点而言,它们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即说明了各艺术门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面,同时,又说明了它们保持各自独立性和质的规定性的一面。
     就艺术门类特性而言,摄影艺术是一种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的造型艺术,摄影家借助的是照相机、感光材料和存储介质(存储卡等)塑造艺术形象,发挥其艺术作用;而文学是直接诉诸人的想象的语言艺术,它通过的是语言这种媒介去触发人的想象力,再造艺术形象。由此可见,二者泾渭分明,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就这种关系而言,摄影就是摄影,它不可能变成文学;文学就是文学,它也不可能变为摄影。但是,它们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创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我们在肯定其不同一面的同时,不可否认其相同的一面。虽然,摄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象与绘画的关系那样,很直接地归结出在构图、色彩、色调等方面的相同点。但是,其在摄影文学实践中的日趋结合,已促使我们不得不审视一下二者在发展中形成的这种内在的渐近关系。
     一、就摄影艺术创作过程而言,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实质上就是摄影与文学语言二者渐趋接近的过程。
     摄影家创作摄影作品,其技术过程包括拍摄、冲洗、印放、后期制作等工作。但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不单单是技术上的过程,在解决了技术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其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一过程与技术过程相融合的问题。人们常说,摄影家用减法去进行创作,这是有点摄影创作经历的人都可以理解的。但是,笔者认为,完成一件摄影作品的创作,不仅要靠摄影家用减法去拍摄、制作,而且还要靠摄影家用高度浓缩的语言去概括,这个高度浓缩的语言就是"文学语言"。实际上,在摄影创作的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过程中,这种结合时刻都在发生着,摄影家都在有意识地促使着它们结合。从摄影艺术创作的构思过程看,摄影家无论是运用形象思维,还是运用抽象思维,这当中都有一个语言概括问题,当摄影家手持相机面对被摄对象取景构图时,脑海中会有一个闪念:"这里需要表现",表现的大概是一种什么东西,这种概括或许是突发的灵感,或许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东西。总之,无论这种概括在构思过程中是刍型还是定型,摄影家都会在这个瞬间,凭艺术直觉按动快门,捕捉下这个瞬间,迈出艺术传达的第一步。在拍摄完成之后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摄影家或通过技法进一步将构思过程中的那种语言性概括表现得更确切,或为作品确定一个更为确切的语言性概括(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作品标题)。总之,这个过程确实存在,至于这种概括性高度浓缩的语言是不是文学语言我们试分析如下:语言是意义统一的全民交际工具;而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形象化的语言,文学语言有准确、鲜明、生动、精练等特性。在上述艺术传达及构思过程中,摄影家使用的概括性语言,是为创造艺术形象,确切反映主题而进行的,由此可见,他所使用的绝不是前者广义上的语言,而是后者文学语言,因为只有它才符合摄影家创造艺术形象的需要。
     那么,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这种摄影与文学语言渐趋接近,共同创造艺术形象的现象呢?我们知道,摄影是一种作用于人的视觉的纪实性瞬间造型艺术,在二维空间反映三维空间,这种特性确定了摄影在反映时空上的局限性。当摄影作品画面容纳不下诸多内容,或有诸多的内容还在画面以外的时候,就需要姊妹艺术与之相结合。在这一点上,绘画、雕塑、舞蹈等都无能为力,而文学艺术所具有的两个显著特性就是很强的综合性和多方面展示社会生活。文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这种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它与摄影之间在艺术表现上有着一种内在的渐近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的存在,才有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摄影家对二者的自觉运用。摄影文学之所以能够诞生和发展,关键也在于摄影家、作家(还应包括应运而生的摄影文学家)对这种关系的自觉运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认识摄影与文学语言内在渐近关系的同时,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摄影与文学语言的内在渐近关系,是针对整个艺术创作过程而言,并非是针对每幅摄影作品。针对整个艺术创作过程来说它是必然的,而针对每幅摄影作品来说它又是或然的。因为在摄影家认为运用自身艺术手法已能淋漓尽致表现反映对象时,独立性得到了质的升华,上升到主导地位,比如布勒松的抓拍作品,大多数只署拍摄时间、地点,而没有标题,就是因为真实性已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2、文学语言在与摄影渐趋接近共同表现作品内容的同时,已成为摄影家纳入摄影作品的内容,构成摄影家的摄影语言,而非作品以外的文字成份。比如佚名的《德军进占马赛,市民怆然泪下》,离开照片而单看文字便失去其表现力,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是一幅完整的艺术品。
     二、就摄影欣赏过程看,摄影作品发生其艺术功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欣赏主体通过对摄影作品视觉形象与文学语言的表象在理解上的渐趋结合,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如前所述,摄影与文学语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渐趋结合,仅仅完成了摄影艺术活动的一个方面,其社会功能是潜在的还未得以实现,这就在靠它们在摄影欣赏过程中进行再度结合。
     摄影欣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仅从诉诸欣赏者感觉的特点去考察其特性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如前所述,摄影创作过程即是视觉与想象所构成的活动,那么,摄影欣赏过程也应是二者所构成的活动。
     摄影作品的构成要素是视觉形象与相应的文字成份。这种文字成份我们已探讨过属于"文学语言"的范畴。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所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客体的两个方面:画面与文字。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必须把客体的两个方面综合起来理解,逐渐缩短二者在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间的距离,才能把握其理性内容。在二者逐渐接近的过程中,视觉形象难以体现的内容在文字中得到体现,想象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因视觉形象的存在而变得具体、确定,两者向着逐渐接近发展。试以甘金的《保卫布列斯特的英雄在十五年后重逢》为例,单看画面很难理解三位男人为何如此悲喜交集,而文字则在时空上拓开了画面的界限。反之,单看文字所产生的想象又会是千恣百态,而画面又展示出特定的场景。正是这种结合,才使欣赏者展开想象活动,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因此,摄影与文学语言的内在渐近关系在摄影欣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就摄影发展过程来看,摄影与文学语言的结合已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摄影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就是二者结合的必然产物。
     摄影作为近代科学技术与相结合的产物,在一百六十年的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逐渐趋向完善,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样式。这样的发展是同摄影与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其他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分不开的。从N.尼埃普斯的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到当今摄影名作,从绘画主义摄影到现代派摄影,无不渗透着摄影与文学语言的结合。如果说N.尼埃普斯的第一张照片似乎给了人们有与文字结合的必要的重要启示的话,那么到了当今的摄影名作就可谓是摄影与语言艺术的自如结合了。绘画主义摄影也曾经历了把圣经故事和文学作品构思成照片的阶段,可谓摄影与文学的一大结合。而当今的现代派摄影又到了非用启示性文字而让欣赏主体无法理解欣赏客体的地步。具体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萌芽的摄影小说,而今发展成为包罗众多文体的摄影文学,就更是摄影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产物了。这样的发展,是从单纯的、简单的文字补充上升到艺术结合的过程,是一种质的变化。
     由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摄影与文学语言的内在渐近关系存在于摄影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发展过程中,只是二者间的这种关系不象摄影与绘画等艺术门类的关系那样显而易见,尤其是二者在观念上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不易为人们所重视。但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我们发现,这种深藏艺术现象内部的艺术规律是确实存在的。然而,探索这种关系并不是一种无意义的牵强附会,其关键在于它对当今摄影文学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把二者的这一内在渐近关系付诸于摄影文学实践,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1、摄影与文学语言在摄影文学实践中有一种内在的渐近关系,摄影文学家要自觉运用这种关系,促进二者有效结合,将文学语言纳入作品,增强摄影语言的表现力,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摄影文学语言。
     2、摄影文学家的艺术表达能力,受其自身文学素养、摄影素养的制约,文学素养和摄影素养的高低对二者渐近关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摄影文学家要不断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和摄影艺术修养。
     3、摄影文学欣赏主体对摄影与文学语言内在渐近关系的理解与否,决定着客体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的发挥,欣赏主体应将欣赏客体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理解,而不应割裂开来。因而,摄影文学家必须在二者的结合上狠下功夫,寻找二者结合的最短距离。
(原载《职工摄影》)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9:29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文学征稿

  摄影文学创始人成东方主编的《中国民族报·摄影文学》是目前摄影文学界一份权威性并向海内外发行的报纸,是一份主要以发表摄影文学理论、摄影诗、摄影散文、摄影小说、摄影纪实文学以及报道文学界重要活动的图文并茂的艺术报纸。《中国民族报·摄影文学》力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崇尚审美符合的至高境界,是集中反映图文时代风貌的具有前瞻性、先驱性、创造性的文学艺术报纸,现面向海内外征稿,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 所征作品题材、体裁、风格不限,要求内容和形式创新的大胆的艺术探索,但必须做到文影合壁,交相辉映,真正体现摄影文学审美复合的最高境界。尤其欢迎反映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的作品。
二、 征稿内容
1、 摄影诗(包括散文诗)。一幅照片或若干幅照片,诗歌作品要求在16行以内,散文诗在500字以内。
2、 摄影散文。一幅或多幅照片,散文作品要求在800字左右。
3、 摄影小说。短篇11幅照片,中篇、长篇照片不限,文字根据故事内容而定。
4、 摄影纪实文学。13幅照片,配以说明文字和一篇1200字左右的纪实文学作品。
5、 摄影文学论坛。摄影文学理论及评论文章要求在1800字左右,附作者彩照一张。
6、 重大的摄影文学活动。
三、 注意事项
1、 所征稿件请自行设计并注明作品题目、摄影者、撰文及导演、美工、策划、演员等的姓名。
2、 所征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3、 所征稿件本报除发表外,还有出版、展览和电视播出权等。
4、 涉及作品肖像权,著作权等法律责任,均由作者自负。
四、 来稿请挂号寄至以下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邮局211号信箱《中国民族报·摄影文学》编辑部。
编辑:100086
电话:(010)82113550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8:36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文学的互文性与阐释空间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8-13

  一、体验激起的理论兴趣与后设视角  


       "除了体验所得之外,我们没有任何知识",(1)体验诗学这样说。在体验诗学看来,文学乃至一切,并不是仅仅存在于文本内部的东西,它发生在人与物之间。只有在你获得某种体验之后,你才开始意识到你所接触的是艺术。只有当体验是如此的强烈而不可忽视,而且自我意识作为一种副产品涌现出来时,艺术才可能获得确认。我对摄影文学的理论兴趣,来自这样一种艺术的体验。我发现在"看"和"读"了一些摄影文学作品之后,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似乎是小时侯看连环画时的体验,又似乎超出了那样的体验。是什么呢?体验的是诗意和形式美,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文学现象。  
       摄影文学当属文学。它的主要性质取决于摄影图象的加入。是以图象为主要欣赏对象、以文学话语为意蕴支撑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学样式。它在接受方式上改变了文学阅读中单纯的文字信息进入阅读者大脑之后转换为形象的接受方式,而变为双重符号系统在互相交织、互补的机制中被接受的方式。读图是对读文的辅助,读文也是对读图的辅助,两者互为阐释。言不尽,立象以尽意,曾经是人的选择,这是出于文体的思考,也就是说是立在文学的立场上力求达到尽意的期望而产生的苦恼和选择。以此推理,任何文本形式都有不能完全尽意的遗憾,图象依然。在摄影文学中,既是言不尽立象以尽意,同时也是象不尽,立言以尽意。这是人类意识到表达有限度而采用补充方法的智慧表现(中山大学教授程文超在他的《在言象结合中拓展意义空间》所言)。摄影文学的言与象的这样关系,以理推之,当会产生互文性。所谓"互文性",是朱力亚-克里斯蒂娃提出的。表示任何一部文学文本"应和"其他的文本,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文本相互关联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公开的或隐秘的引证和隐喻;较晚的文本对较早的文本特征的同化;对文学的代码和惯例的一种共同积累的参与等。(2)
       既然摄影文学采用的是双重符号体系,并且产生互文性,那么采用符号学,来分析摄影文学就是可行的。自索绪尔倡导和现代语言学以来,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将之运用于文化人类学研究,拉康将之运用于精神分析学研究;福柯则扩展性地运用到对于不断变化着的事物的辨认、分类和对精神病的分析上;罗兰-巴尔特将之用来评论和分析许多关于世界的"资产阶级的神话"的组成因素和代码,比如对著名的艾菲尔铁塔的分析等,都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就。在运用符号学的同时,我还将始终站在摄影文学之外来看摄影文学,保持后设性,即元文学的视角。

二、摄影文学中言辞文本的符号系统特征

       我将摄影文学的文字部分称为"言辞文本",之所以不称为"文学文本",是因为摄影文学也可以被称为"文学文本",为了与之相区别,我在后面始终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这个名词,而将摄影图片称为"图象文本"。
       言辞文本的已经基本获得共识。在索绪尔看来,言辞符号是任意的,除了很少一部分的"拟声词"以外,在言辞的"意符"和"表意"之间没有固定的或的联系。也就是说,能指和所指并不能重合。依据着不同的语境,能指可能有许多种所指。在语言学转向之后,人们已经认同了:文本和现实是两回事。正如杰姆逊所认为的那样,关于世界的语言只不过是语言,而不等于世界。这给予我们一种警觉:不能轻易地相信所谓"真实"。
       与这样的警觉相关的另一个语言事实,即修辞学的成就所表明的事实是,人基本上是语言建构的产物,我们的文化、我们个人与他人的日常对应关系,都凭借着语言而存在,当社会发生变化,朝代更迭之后,语言及刻铸在语言上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甚至我们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完全变换。比如我国五四运动,白话代替了文言成为文学创作的语言,但是文言里的修辞格,大部分依然保留在白话里。在默默地传递着文化传统。现代修辞观还认为,语言是先有比喻义,后有本义。依此,文学里的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摄影小说《将军泪》是篇优秀之作。它依然没有逃脱语言中的这种比喻义先于本义的规律,而且这种比喻义也在发挥着它的诗性作用。《将军泪》中图19的言辞文本为"孙二勇大口大口地喝酒,他微醉了。突然他一把扯开自己的衣服。伤痕斑斑,每一道伤疤都有一个流血的故事。这些伤疤大多是为张自忠留下的"。图20的文学语言为"张自忠也哗啦一下撕开自己的军装,这些伤疤是为留下的"。这两段文字构成一种可叫做"联锁"或者"偏重"格。这种修辞本身就有"意味",因为其中携带着引申义,"为张自忠留下的"和"为中国留下的",都不是本义,而可以引申为为张自忠的爱国事业为忠于张自盅而留下的;为保卫祖国不被外族侵略,为了祖国的神圣而留下的。其中渗透着身/家/国的递进并被包容的关系,这是一种出于意识形态认可和想象的结果(我只是从学理上说,而不含任何价值评价)。可作为这个现象旁证的是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教授高辛勇在《修辞学与文学阅读》中所举的我国《大学》中的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段子: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高辛勇指出,天下,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不仅是层次的关系,也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在概念上它们有"偏全"格的关系,从天下讲起,确有其修辞效用。但更有传统观念里家国一体,个人只是家、主要是国的一部分的意味在其中。从"修身"到"致知在格物",因为层递格的关系而形成了"全体"与"部分",同时又是"内"与"外"的关系。高辛勇的论述告诉我们,修辞常被逻辑所遮蔽。让我们再来看《将军泪》的图19、20的文学语言,确有逻辑上的承续关系,但也有修辞关系,而这种修辞关系本身就是传统给予我们的。因此,语言,指明那些自称为真实的东西原来仅仅是一种比喻。《将军泪》的爱国情怀、爱自己部下而又严守军规的矛盾给予张自忠将军的心灵痛苦,这一切的魅力,也来自这样的修辞所夹带的传统文化。指认出语言中自身携带的修辞作用,在提起我们警觉(后设性)的同时,也能提高我们以此增加文学诗性的自觉性。
三、摄影文学中图象文本的符号系统特征

       第一,在语言符号系统中,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关系,而图象符号系统中的能指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则不是任意的。也就是说,总是和一个能指相对应的所指存在于那里。我的意图却是,超越能指与所指的非任意关系,而认识到摄影符号的喻说性质。这一点进入摄影文学时,很有意思。表面看,摄影文学图象的画面是真实的(不就是因为现实中有这样一些事物和人,才为拍摄提供了物质性的存在依据吗?)而且,我们一贯认为,因为用标准镜头,不设计演员的摆拍,就可以还原"真实",这只能是误解。这对我们认识摄影纪实文学非常重要。大千世界,永远是拍摄不完,纪实不完的,我们所看到的摄影纪实文学(包括摄影报告文学)等,为什么拍摄这些,而不拍摄哪些?图象依然是符号,有一双眼睛在摄影机后面操纵着这些符号。这里我们借用喻说理论来认识图象符号的喻说性质。雅格布逊将比喻分为隐喻和换喻两种。而维柯则分为四种:隐喻、换喻、提喻、讽喻。其中的提喻,是就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整体的意义在部分中得到体现。摄影机的取景框中摄入的事物和人,就是从大千世界中提取出来的那么一部分,摄影作者认为这是最能表达他对现实的理解,最能代表整体本质的,这一部分可以喻说整个世界,因此,正如臧策先生所认为的,摄影也可被看作是一门提喻的(3)。摄影报告文学《躺着的铁匠和他的女人》,摄影者显然是将镜头直插那个"位于湘、浙、皖的交界处,被重重的大山四周围困着"的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在浩大的农民人群中提取出余根源和他的一家,这也是一种理解的提喻:人生是各种各样的,人的一生都在路上,路,坐着汽车,坐着大车,迈着双腿走过的路。这是各种走法所共同构成的整体。而余根源却躺在床上,余根源一旦离开了床,就只能趴在妻子的背上。这是从整体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人走路的人生状态。其他如摄影纪实文学《一只铝盆的制作过程》《农家饭场纪实》《巴山"背二哥"》等都可以证实摄影的喻说性质。
       第二,与言辞符号相区别的另一点是,语言是历时性的,而图象符号是共时性的(就单独一幅图象而言是共时性的,但在摄影小说等叙事体摄影文学中,图象成为系列,已经具有历时性)。图象的字面意义,也就是"能指",相对于事实存在的所指,有没有可"阐释",可"赋义"的可能?有没有"转义"?这里我们进入"构图"的修辞学性质,进入取景框,已然是一种提取,而如何构图,则已经是对现实"真实"的改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修辞。或者说,从"构图"始,就有了"想法",而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而没有那样的"想法"?可见有"想法"的同时就在"赋义"。这点很重要。后面我们论及到的"互文性"时会用到这一点(越是有"想法"的构图,就越为言辞文本提供广阔的再创造的空间)。我举一幅没有配以文学文字的摄影作品为例。笔者在《中国摄影报》2001年3月2日《作品》版刊登的"读者园地"栏目,看到一幅题为《农家女学童》,画面的主要部分是晾晒的玉米,玉米旁边有聚拢玉米用的耙子,在玉米边,有一个女孩在学习,似乎在写作业。点评人写到:"晾晒玉米的女孩,忙中不忘看书学习,很感人。金黄色的玉米,展示出丰收景象,孩子认真学习也预示一定取得好成绩。如果把人物拍得大些,效果更好。"把女孩子和晾晒的玉米框在一幅画面中,这构思本身就是有"想法"的,晾晒的玉米是已经的丰收,而丰收前曾有过辛勤的劳动,而女孩现在的认真学习,也将会得到学习上的大丰收,玉米的丰收,隐喻着女孩学习上的丰收。如此分析这幅摄影作品,其实已经是开始在进行文学创作,也能给我们"除魅":不存在与事实相符的"纯摄影",构图之时"转义"便不期而至。臧策先生提出,图象在转换成话语之前是否可读?是否具有意义?(4)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能转换成话语就表明是可读的,可读的,就是有意义的。前面所分析的《农家女学童》就是证明。
       第三,图象符号的阐释空间。阐释空间有方向性,在摄影文学中,是向文学方向的阐释。是"画中有诗"的问题,"画中有诗"是指有"诗意"。与言辞符号相比,图象符号的阐释空间要相对小一些。这与如前所说的能指和所指不是任意的关系有关。但依然是可阐释的。阐释什么?阐释有文学性的东西。形式主义美学认为,文学是语言的一种类型。关于这种类型的语言法则产生了文学性(lierariness)的独特因素。罗曼-雅格布逊在1921年写到:"文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是使一部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因素"(5)。雅格布逊就文学性产生的条件说的"独特因素"面有点窄。仅就语言自身的法则运作的结果而言的(此处不就这个问题详述)。  
       图象符号的阐释可以有如下一些方式。
       其一,图象字面义的解说。解说不是纯客观的,而是调动作家的记忆表象,凝聚在对这幅图象的阅读中。在向历时性的方向掘进中,赋予图象以时光,意义在时光的回溯中产生。这是仅仅读"图"所无法获得的。比如摄影散文《心中的东溪》三幅照片。散文的前半部分是平面的描绘故乡的东溪景色,所依的是一天中的时间顺序:"清晨……""中午时分……..""当太阳向西边的杨梅山靠近…….""月亮徐徐升起……."这些言辞符号已经超出了图象符号的所指。后半部分则笔锋一转,追溯时光:"最使人难忘的,是那个古渡口。我不知这个渡口已有多大年龄,只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和哥哥一起搭渡到对岸的山坡上去采集过松树籽;也常和小伙伴从这里下水,嬉嬉闹闹游得痛快。……..每次回乡,我必定要去一趟渡口,特别是在黄昏之际,在那磨得发亮的石头上静静地坐着,看渡船和满船的人,溶进金色的波光里,目送他们上了岸,带着一天的收获,踏上回家的路。"沿着回忆的隧道,走到以往时光中的某一个空间中,拓展了另一幅画面。这样的回溯时光,是两维的图象符号所无能为力的。而言辞符号的阐释给予了时间感,共时性中产生出历时性。
       其二,将图象符号纳入文化传统的诗性视野中,使之同化于言辞符号所展示的意蕴中,从而发生隐喻意义。在以景物或大为主要字面义的图象符号中,这样的阐释特点最为显明。话语本身所先天夹带的引申义起了重要的修辞作用。尤其是一些"典",给图象赋予了诗意。比如题为《菊影》的摄影散文,伸发的是"菊"的"圣洁与高雅,争气与大度,悄然而生""菊的精神观照过的生命,是淡远的,是无愧的,是辉煌的""爱菊花吧,菊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菊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样的阐释,显然得益于中国文化中的松柏梅菊等意象的诗性传统,如"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等。再如摄影散文诗《鱼的自白》,用鱼的口气,吐露了它戏之于莲叶之间时候他人不知的快乐、自如。有这样的文字:"你可曾听过千年的传说?你又不是我,你又不在我的肚里,你怎么知道我不在想什么?"《庄子》外杂篇中的《秋水》所载的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典",给予了这段阐释以情趣。这类阐释,运用的是"互文性"中"较晚的文本(言辞文本)对较早的文本特征(图象文本)的同化"的方法。
       其三,在图象文本中的各个事物之间通过联想而产生意义。可以用隐喻,也可以用转喻,来处理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关系,这是在一个图象中的互文性。比如摄影诗《果实》,厦门大学教授黄鸣奋已有分析,他是从诗与图象的互文性来说的。而我则从图象文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意义的角度来分析的。大树枝桠的投影上,坐着几个女孩身着红衣,还有身着绿衣的男孩,孩子们象是树上结的果实,红的,绿的,是植物的果实,可又毕竟是孩子们,他们也是即将成熟的社会的果实。大树枝桠的阴影与孩子们又构成隐喻:树可以理解成根深的"传统",果实和大树互相映衬。
       应该指出的是,如上所列的三种方式在实际的阐释中,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可以相互匹配使用的。
    四、言辞文本与图象文本之间产生互文性的几个问题  
       我们已经分别就摄影文学中的言辞文本和图象文本各自的符号系统特征作了分析,尤其就图象符号的阐释方式作了分析。而且我们的分析主要是就先有图象文本,而后进行言辞文本创作的程序来分析的。下面我们就互文性深入地探讨几个问题:
         第一,图象的排列与言辞叙述的结合。在摄影小说等连续性图象系列中,若干幅图象之间构成的是图象符号系统。选择哪些图象,如何编排这些图象,这依然是一种"提喻",也就是"喻说化""故事化"的过程,更是一种叙事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与言辞文本相匹配。如果我们认为摄影小说是先有话语文本,而后再有图象文本,那么,话语文本的叙述与传统的纯文字式小说的不同,就是叙述的选择和空白,叙述什么不叙述什么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作者面前。叙述是对事件的见证,事件是绝对的,而叙述则是相对的。叙述是事件的展示方式,叙述给出了如伽达默尔所说的作者观看那事件的"观点的透镜",这透镜标示出一个角度和一种观看方式的选择。所以叙述不可避免地会留下空白,这是必然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同时也是一种策略的显现:叙述什么,留下哪些空白,都依作者的理解而定。即便在叙述出来的文字中,其编排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文字叙述又影响到图象的编排和修辞手段。提喻的意义始终在显现:将那相对来说比较长均速行进的故事作为整体,而将最具有隐喻作用的事件叙述出来。这已经是一重创造,而另一重创造,既图象的编排在此基础上,还有一次创造。也就是,如何根据文字叙述,分解那若干个镜头,如何利用蒙太奇手法编排图象,这是一种修辞,也是来自于特定的理解。不同的摄影家、改编者、策划和导演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些人,是文学文本的重要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读者(他们承担着用镜头所获得的若干图象编排起来,向观众讲述这个文本的任务)。已有学者在探讨摄影小说的叙事时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而我想指出的是,在这一切之后的那双"眼睛"。互文性与那双眼睛分不开。其实,已经有人意识到在这个转折的关头,影象遇着文字后,背后那双无所不在的"眼睛"的重要。比如,《摄影文学导刊》28期李晓红就写到:"当影象遇见文字,你认为会怎样?"李晓红说,她很遗憾电影《廊桥遗梦》有些镜头处理,她说:"我常常想,也许我应该作一部李氏版本的《廊桥遗梦》。"因为,"心里一直对几年前的一部美国电影《廊桥遗梦》耿耿于怀,因为它不能用影象说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对于小说《廊桥遗梦》,如果我能够,我要拍摄这样的一幅画面:我要浓墨重彩地表现最能体现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却被电影导演轻轻带过的重要细节:……""当影象遇见文字,你认为会怎样?我想,一定有许多罗曼蒂克的事情发生"。她认为,摄影文学,这种相对于电影来说非常平民化的艺术,也许可以实现她的重新诠释小说《廊桥遗梦》的梦想。李晓红的潜台词是当影象遇见文字,影象在自己的组合中可以重新诠释文字。王岳川在《信息化中的图文时代》一文中这样评价摄影文学:"传媒时代中的’摄影文学’,是在后平面化传媒时代中一种重造精神深度的努力"。(6)我以为,图象编排与叙述后面的那双眼睛,正是创造精神深度的通道。这为摄影文学的作者、编导提出了高的要求。
       第二,提问与回答:互文性的基础。摄影文学的图象文本与言辞文本,因为要互相匹配而组成共同的艺术,它们之间的互文性,建立于不断地互相提问和互相回答的关系中。无论图象文本在先,还是言辞文本在先,较早的文本总是对较晚的文本提出问题,而较晚的文本总得对较早的文本加以理解。按照伽达默尔的说法:"某个流传下来的本文成为解释的对象,这已经意味着该本文对解释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解释者必须设想本文讲述的一切是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因此解释者将文本作为对此提问的回答时才能理解文本,也只有理解了文本才能回答文本的提问。因此,"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对这问题提出问题,理解一个意见,就是把它理解为对某个问题的回答"。(7)提问越多,回答也就会越多。在摄影文学中,两种文本形式的互相阅读,是多次的行为。我们以摄影纪实文学为例,因为这类作品的图象,都没有演员的表演,而是生活中实有其人,实有其事,固然摄影者选取这些人和他们的生活,如前面说的,是"提喻",是对判断和评价,但是,当配以文字的时候,依然存在从这些所谓"纪实"图象中发现什么,如何解释的问题。《躺着的铁匠和他的女人》、《山那边的世界》《农家饭场纪实》《巴山"背二哥"》《一只铝盆的制作过程》《最后的小脚部落》等一批作品。作者和编导向所获得的系列图象中,询问的是作为"最后"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中的人们,作为边远的几乎被社会所遗忘的人们,他们那份自足、怡然。感受和看重的是怀旧和对平凡的底层人生的认同与关注,(当然,能够获得这些照片,也恰恰是这些感受和关注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对这些图象提出的问题更丰富于上面所说,更复杂些,这些图象所展示的意义可能会更多。
注释:
(1)(美)林赛-沃特斯:《美学权威主义批判》,《前言》,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3页,第305页
(3)关于摄影是一门提喻,这个提法来自臧策先生题为《摄影-批评-文化研究》的系列,臧策在系列论文之二的《围剿"观念"的背后》(载于《摄影报》2001年3月2日)中有"我个人认为:摄影中快门瞬间的把握,既是一种’提喻’。也是摄影区别于电影、电视的根本特征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又可视为是一门’提喻’的艺术"。笔者曾就这组论文发表过文章《冰山理论:海平面上、下--读臧策的《摄影-批评-文化研究》系列论文》认为:把摄影看作是一门提喻的艺术,"这是臧策这一组论文在摄影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即便是放在国外的有关摄影理论中,也是处于前沿位置的。将摄影纳入语言、修辞系统,纳入编码程序之中来看待,是摄影理论的必由之路。然而,这一转换又是十分困难的,而臧策的系列论文在这方面做了有意义的突破。"(发表于《中国摄影报》2001年6月29日)
(4)臧策:《关于《摄影-批评-文化研究》…..兼答高恒文先生》,近期将在《中国摄影报》发表
(6)、王岳川:《信息化中的图文时代》,载《摄影文学导刊》第七期,2001年2月23日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475页,第482页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6:12 | 只看该作者
两个文学时尚
     文学网站:樱桃好吃树难栽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在中国大地上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方兴未艾。大批作家如陈村、邱华栋、王朔、安顿、安妮宝贝、皮皮、周洁茹等成了网络文学积极分子。王朔加盟“文化在中国”网站后,自称是个“打工仔”。前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中,王朔、贾平凹、王安忆等走红作家担任了评委。“伊丽人新女性浪漫爱情”网络文学大赛如火如荼,旅美女作家严歌苓任评委会主席,蒋丽萍、虹影、素素、南妮、潘向黎等任评委。网络文学图书持续火爆。不少读者认为网络文学作品鲜活好看,新意多,框框少。有人甚至视网络文学为情人和救星。  
 然而,一度热火的文学网站,有的现已悄然无声,纷纷偃旗息鼓了。“大鱼”“小鱼”相继争相撤出中关村。大名鼎鼎的大哥大“榕树下”年初还在勉强照常运转,后来终于正式卖给德国一家大公司(贝塔斯曼),首席执行官朱威廉走了,只剩下李寻欢一夫当关。一些能人写手如安妮宝贝、瘦马、何丛、宁财神、黑可可、赵波等也走了。王朔脱身最早。陈村先是辞去“躺着读书” B BS版主职务,现在也彻底说声“ B ye-Bye”了。这些网络先锋大约在饱尝文学网站的酸甜苦辣之后深感终非久居之地,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一走了之。如今的“榕树下”已不大像一家强大的文学网站,更像一家公司,今后走向尚难预测。  
 文学网站的生存,是个颇为棘手的难题。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资金和资源的匮乏。若无实力雄厚的老牌出版机构作为后盾,想活下去大不易。连“榕树下”都是一直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其他网站的尴尬境遇就可想而知了。一部书稿,从编辑、出版到发行,至少得三个月,而网站对资金的回笼限制不少,有时明知某作家的某作品是精品,也不敢轻易买下。
  人才是个大问题。在目前条件下,真正优秀的出版界人才不大可能加入网站。有限的一点经费,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慕名而来。比起正规的出版社,网站的人才引进真是捉襟见肘。  
 网络版权的纠纷层出不穷。侵权是把利剑,由于法律不健全,侵权之类的事成了家常便饭,网站只能暗吃哑巴亏,叫苦不迭。所以陈村早就说过:如果版权问题不解决,必将阻碍中国网络的生存和进步。  
 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对文学网站前景看好。不争的事实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仍有大量的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网站寄予殷切的热望。他们不但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各种网站,而且还亲手建起网站,特别是大学生们身体力行,参与其中,成了网络文学中一支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生力军。  
 文学网站结出的樱桃之果,新鲜而诱人。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它的生命力是强大而永恒的。“榕树下”的创办人朱威廉曾说过:“当你需要一棵树、一片绿阴和一份宁静的时候,将有一个网站跳出,那就是榕树下。”如今他虽然暂时离去了,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还会回来,或者换一个地方,换一种方式,仍然给热心人带来“一棵树、一片绿阴和一份宁静”。

  同样,不管网站今后经历何等艰难和曲折,诸如陈村、王朔这样的“网虫”,总有一天会回归到网站的行列,就像球迷离不开球场一样。   

不必失望,更不必悲观。偌大的中国决不会容纳不下类似“榕树下”那样众多的文学新宠儿。试看四年前成立的“今日作家”,它的成长、壮大过程,也充分说明了文学的潜力、网站的魅力。目前,“今日作家”已成为很多作家和出版社提供文稿交易的平台,同时又创建了网络与文学传统相结合的远程教育模式,发现和培育了大批文学新人。

  预计不久的将来,文学网站终将渡过难关,闯出新路。文学网站走的必是商业化的道路,这是使自己求得生存空间,并立于不衰之地的惟一选择。  


 文学新时尚:摄影文学  



 我的心灵,你的心灵/融合艺术女神的灵魂/带着青春,伴着梦幻/让历史的面影栩栩如生/今朝生机盎然/明日前程似锦/摄影文学开启艺术新纪元/闪烁时代生活黄昏黎明———这是《文艺报》新世纪创刊的《摄影文学导刊》主编成东方的诗。摄影诗、摄影小说、摄影散文、摄影杂文……构成摄影文学五彩纷呈的篇章。可叙事,可抒情,无处不有作者创作、读者欣赏的想像空间。眼下,摄影小说《将军泪》、《裸魂》,摄影散文《关于时间的定义》,摄影诗《大树的静穆》、《最后的定格》、《疾风劲草》,摄影传记文学《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摄影纪实文学《金三角:地狱之花》,摄影杂文《无家可归》,摄影寓言《虾趣》……正在漂洋过海,飞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就以《文艺报》一年多来重点推出的摄影诗而论,它所涉及的新闻人物就有作家巴金、刘白羽,学者季羡林,诗人贺敬之、臧克家,科学家钱学森、袁隆平、王选,书法家启功,音乐家周巍峙、傅庚辰,摄影家侯波、陈复礼,电影导演谢铁骊,影视明星章子怡,以及商界超人李嘉诚等。   文艺界、美学界、哲学界人士均给摄影文学以高度评价。钱中文说:“摄影文学是新时代文学文体更新的先驱。”汝信说:“摄影文学是用形象去展示人们心灵的诗。”王朝闻说:“摄影文学之沉默画面及简括话语,旺盛生命依赖其真实形象与深度意蕴。”杨义说:“摄影文学,既用光学镜头,又用心灵慧眼看世界。”朱立元说:“摄影文学是摄影与文学两门艺术的审美联姻。”胡经之说:摄影文学:艺文图文互动交融,审美意蕴深度拓展。”敏泽说:“摄影文学是融会生动直观之美与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新艺术。”刘纲纪说:“摄影文学:以摄影之艺术,传文学之神韵。”  

 年轻的摄影文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艺术,她是我国文艺大花园里一朵奇葩,是新世纪的艺术女神。它是在现代生活的新背景下,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多种艺术的审美复合。它不是摄影和文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寻求高层次的文化整合。它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从而插上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让文学想像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之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  


 最精练的文字和最精彩的图像相结合,大大开拓了读者的想像力。文学的媒介是文字,但文字只有表意的功能,不能提供具体的形象;文学中对感性、具象的欠缺,语言的虚无性,只有靠摄影艺术的图像得以补充,并且得到提高和升华。语言和图像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既丰富了想像力,又传达出美感,双重的冲击力是叠加的。

  今天,不少人常常有一种文化颓败、文学消失的担忧,只怕在一个图像的时代里,画面会以霸权的面目长驱直入人类文化的一片净土———纯文学。其实,文学与摄影作为两种艺术形态,本有其各自的存在价值。文学的魅力不会消逝,文学决不会消亡。

  现在有了摄影文学,读者不仅在读,而且在看;读中有看,看中有读。


  摄影文学,有科学与艺术的兼容、多种艺术元素的兼容;又有类别的多样性、形式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直观地再现人类社会现实,向文化、历史的深层挖掘,揭示人的心理结构和嬗变。

  屈指算来,我国的摄影文学已走过12年的艰难里程。

  1990年,《人民日报》发表《摄影文学有广阔的前途》一文。1993年,《中华摄影文学》杂志问世。1994年,《文汇报》与《中华摄影文学》联合举办摄影文学笔谈征文;中央电视台组织专家学者畅谈摄影文学。1995年,《人民文学》、《中国摄影家》、《中华摄影文学》、《峨嵋》和首都师大联合召开全国首届摄影文学理论研讨会,《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同年出版。2001年元旦,《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创刊;11月,全国首家摄影文学研究所成立;中央电视台率先开办摄影文学专栏。

  中国摄影文学的诞生,使处于相对低潮和困境的文学和摄影找到了一条走向光明之路。未来的时代将是摄影文学尽显风流的时代。摄影文学将更加显示其巨大的不可替代的独特审美价值,引起文学、艺术、新闻、教育、学术各界的关注。

○子柳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5:37 | 只看该作者
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摄影文学
人间网  2002-08-14

  摄影文学顺应时代潮流而生,已经成为文学庞大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摄影文学既然冠之以“文学”的头衔,那么语言便成为其第一构成要件,而“文学”之前既然以“摄影”定位,作品中便少不了影像或图片衬托文学语言,用文学语言来阐释图片。它应该是以语言文字和摄影图片共同作为媒介,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同完成塑造文学形象,形成审美对象,构筑鲜明主题的任务,以达到异曲同工、相得益彰、情境交融的目的。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而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可以说是具体统一在文学形象上的。因为形象本身就有它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作家正是通过他所创造的整体的文学形象来体现作品的内容;为了塑造这一文学形象而采用的各种表现手段总和就构成了作品的形式。因此,我们不能把形象当作内容,也不能把形象只看作形式,形象总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摄影文学的两种基本表现手段——以胶片为载体的文学,二者显然不应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而应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也即在主旨(内容)的统领下,形神兼备,共同完成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任务。   文学理论批评界流行这样一句话,即“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没有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比较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文学语言和摄影语言的差异。文学语言再鲜活形象、生动准确,它塑造的人物形象仍是不确定的,所谓“活灵活现”,仍带有不同读者的强烈主观性。我们心目中可能有各种的关于列宁的形象,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或是已经定格的还是列宁身体前倾、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振臂上扬的演讲者形象。它是客观的、唯一的,摄影语言的这种直观性是文学语言难以企及的。文学语言由于缺乏塑造人物形象的直观性而永远不能使人们印象“统一”起来。然而,“朦胧”是文学的一种意境,一种独特的效果,其特点就是意义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多义性,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即讲究对个中滋味的咂摸、体味,而摄影语言则过于直观,甚至带有斧凿之痕,“朦胧”反而被破坏了。可见,在对作品进行细腻的心理情感描写上,在营构作品的隽永意味上,文学语言较之摄影语言往往更为传神。现在,摄影与文学成为眷属,两者便可以尽情地互为阐述,取长补短了。   其实,通过摄影家精心理解、把握、捕捉而摄下的图片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就像《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中每期头版上刊登的各类大家的风采照,单从照片本身就可以体味出他们流光溢彩的人格魅力,油然而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再加一首首优美的诗章的阐述,二者交相辉映,一篇篇摄影文学作品便浑然天成。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艺术作品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而鲜明地描写事实里面所隐藏的社会生活的重大意义,所以必须有明确的语言和精妙的文字。摄影文学作为一种有别于电影、戏剧的综合艺术,它的出现或者说优势就在于“短、平、快“,因此,它首先对摄影者以及编导者、表演者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拍摄到具体、生动、可感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艺术形象来展示所表现对象的审美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创作者除了具备高超的瞬间抓拍的摄影技术外,还必须具备深厚的生活积累、社会阅历、思想和艺术功力以及对拍摄对象的深刻理解和感受等等。其次,对文学作者要求更高,你必须用最简练、最深刻、最能“画龙点睛”的文学和高度个性化的语言来阐释摄影家对生活高度提炼浓缩出来的画面。这样,二者 高度结合水乳交融,才能塑造出深刻敦厚或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以完成摄影文学的使命。否则,它真的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的“拉郎配”的感觉,也就谈不上什么文学艺术了!   所以,在摄影文学的各种样式中,我还是比较喜欢摄影诗、摄影散文。不仅有其优美简洁、恬淡深邃的画面,直泻出场景的幽美华丽和人物的无限风采,也在于从那些流畅明快、隽永抒情的文字中生发出的无穷韵味和强烈震撼。如《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5期中第4版的摄影诗《火红的党旗》和《茶场春景》,前者镜头由远而近,摄取的是军人面对火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的画面,配以荡气豪迈的诗句,就充分展示了军人雄浑的气魄和坚定的信念,更加激发起人们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后者以广角镜头摄下的缀满春韵的美景加上富于想象力的语言,使得茶场景象于尺幅、诗句之间顿时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抒情,还是摹景,都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相比之下,摄影小说等画面组成较多的摄影文学样式总体上创作难度更大,画面的跳动,结构和情节的延展,一旦表演者表演失真或不到位,或拍摄者没有抓拍到有说服力、感染力的镜头,一旦文字的表述与画面语言没有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那么它便很容易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不连贯的印象,损害了摄影文学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   王朝闻先生说:“小说需要插图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形象更富于感性,是为了借助视觉作用使形象定型化。”好的插图,有利于相应的想象和联想的唤起,更能促使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接近。可是拙劣的插图还不如没有的好。因为它已经成了人为的障碍,妨碍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妨碍读者体会小说中人物的基本特征。由文字与画面相匹配构成的摄影文学目前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把以影像为载体的摄影艺术和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珠联璧合的综合艺术,以使摄影文学具有更为旺盛长久的生命力。      

来    源: chinabao
作    者: 张立欣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4:5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用文学的眼光摄影的男人

演讲者: 彭懿
        
      
一个用文学的眼光摄影的男人


    1日26日,雨雪纷飞,而我在这样的日子里看到了四季的色彩,因为幻想小说作家彭懿带着他的摄影作品来到上海图书馆,带给我们一场特别的讲座——当大地遭遇幻想。虽然我不曾读过他的作品,但今天让我认识了这样一位作家,亦或是一位摄影家。
    他是一个执著的男人。他曾经踩着泥泞的小路,爬着陡峭的山坡,淋着绵绵细雨……只为找到一处美丽的景色。他说,他喜欢享受寻找的过程。在一处景点花上几卷胶卷,只为拍得一张令他满意的作品。
    他是一个喜欢惊喜的男人。当他用反转片摄影时,往往能在照片上呈现出自己在摄影时肉眼所看不到的东西,而其中的所展示的美,往往令人惊喜,又常常让人怀疑那景色的真实性。
    他是一个善良的男人。用他的话讲,是个“内心脆弱”的男人。当讲座现场一个小男孩问他是否看过某一血腥事物时,他就是这样回答的。或许这只是他随口说说的话,但是也不难看出他的善良。当他讲到那胡杨林时,明显感到他内心的一种惋惜,一片片成林的胡杨被渴死,那场景恐怕令其终身难忘……
    他是个很真实的男人。当讲到他摄影途中的一次意外车祸时,他笑说:还好,之前一串佛珠去开光了,大家都没受伤。引起全场的笑声。在现场观众提问期间,他常把“……那要麻烦你今天破费一下了,去买我这本书,也好让我赚些买相机的钱……”这样不时地推荐自己的作品,又不似其他作家那样做作。
    他是一个谦虚的男人。著名摄影家朱恩光曾当着其他摄影家的面说:“你看看你们,你看看人家……”言外之意大家心照不宣,而彭懿只是笑说:“摄影是个职业,而我只是爱好。”他还说,自己家里的墙上空空,从不挂自己的作品,因为朱恩光说过,如果你敢把照片挂墙上,那么你就是大师了。
他是一个爱幻想的男人,许多事物他“宁可去想象”。想象各种凄美的场景,亦或是幽灵、妖孽、大树成精等诡异画面……
    当然,除此之外,他更是个热爱文字的男人,“文字与摄影皆佳的人并不多,可彭懿是个例外……”他一直以此来鼓励自己。
    总是梦见一座雪山,雪山下站着一位老得不能再老的老阿妈,她发出了一声地老天荒般的呼唤,来吧,我的孩子,来看看你的阿尼玛卿大雪山吧。我只是知道,这是我的命中注定,我必须上路了。——《独去青海》
    有一个男人,每年又会独自一个人千里迢迢地去看一片树,那片树总是让他双泪长流,尽管那片树下并没有长眠着一个他心爱的女人,但一到秋风乍起的日子,男人就会出门,那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片树》
    一天,当一个鬼魅般的女孩对我说甘南还有仙女的传说时,我毫不犹豫地就去了,我一个人在橘红色的夕阳下,顺着童年的感觉一路寻去,我一直走到了甘南的深处,那里还下着雪,那里有一个苍老的声音为我讲起了美丽的仙女的传说……——《三上甘南路》
    一天,一群想去稻城吼一声的男人聚到了一起,去那个大山耸立的地方,去那个神话传说还被顶礼膜拜的地方,我们只是想攀登上一个无人的山巅,像身披盔甲的战神一样吼上一嗓子,听到那一阵阵响彻山谷的回声,我们就会笑了。——《约群男人去稻城》

……
    他的文字不同于其它的摄影旅行笔记,美丽的图旁,附着他充满幻想的文字,似小说般凄美,而又耸人听闻。
    彭懿,一个命中注定的旅人,一个用文学的眼光摄影的男人,一个徘徊于人妖之间的幻想小说作家。(吴梦芸 2008 1 28)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43:4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摄影肯定是西班牙式的
  《萨利玛》 作者:皮埃尔·贡诺德
  皮埃尔:“……那张盲人少女,我拍她时她正在弹一次表演上弹钢琴,那个神态很难抓到……”
  问:你使用什么相机,大画幅吗?
  皮埃尔:不,中画幅,哈苏,6×6裁成5×6。
  问:除了盲人以外,也有很多人身上有伤疤。除了这些表面的东西以外,你认为你所拍摄的人有哪些共性?
  皮埃尔:我们都有伤疤,不是吗?我认为他们的共性在于,他们都是非常敏感的人。你看这位妇女,生活在贫穷线上,每天为吃饱饭而挣扎,然而与她接触时我能感受到她眼睛里透出的那种光芒,那种洞悉人世的能力。他们的敏感,他们的优雅,他们的眼神比一般人更加锐利。
  问:你是法国人,但你生活在西班牙有很多年了……
  皮埃尔:足足22年,是很长的时间,但流逝得非常快。
  问:是的。可以说你身上有两个国家的文化印记,两种文化的冲击或交融对你的摄影有没有什么帮助或是影响呢?
  皮埃尔:我认为是的,一定有影响。我想我的摄影肯定是西班牙式的,当然不是说所有西班牙摄影师都拍的跟我一样……你知道Alberto Garcia Alix吗?他主要拍黑白,作品关于人的自由等话题,我们的作品很不同,但是有某种力量相通。而且你能看到我们都有西班牙文化的东西在里面,西班牙人的观看方式,也许。光线、黑暗、充满张力的面孔,人物的身体特征,你知道不同国家人长相是很不一样的,西班牙人跟德国人就长得很不同……还有人的创造力,而不是“工作狂”,这点与日本就非常不一样……总之我认为我的作品受我在西班牙的经历影响更多,相比于在法国的经历。
  然而有一点是很“法国”的,就是我作品中的亲密感,这样的感觉你能在法国电影里找到,法国电影有这个传统,很多导演……西班牙电影就不是,西班牙电影更具戏剧感,像阿莫多瓦。我的作品其实融合了这两点,戏剧感和亲密感。这是第一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关于皮埃尔·贡诺德:
  皮埃尔·贡诺德1963年出生于法国绍莱。自1988年以来,他在马德里生活和工作。他曾荣获:马德里欧莱尔摄影奖(2003年)、马德里艺术协会Purificacin Garca奖第三名(2004年)。 他的作品被西班牙萨拉曼加大学、美国芝加哥现代美术馆、法国巴黎欧洲摄影馆等机构收藏,曾在马德里、塞维利亚、里斯本、巴黎、巴塞罗那举办过个人展,参加过西班牙、瑞士、意大利、法 国、美国等举办的大型群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8:52 , Processed in 0.1058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