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最需要一种道德精神的重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6 15: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最需要一种道德精神的重建
杜卫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前不久“富士康十二跳”引发公众对青年自杀问题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纪实作品从青年心理救助角度进行疏导与解惑。你在上世纪90年代即关注青年自杀现象,及第三者、艾滋病、保姆与农民工、外企中的文化冲突等社会问题,并在公众视野中成就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杜卫东。世易时移,你当年对它们的深入探究和全景呈现,对当下有什么意义?
  杜卫东: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审视:一是今天的中国是从昨天走过来的,没有昨天的蹒跚,就不会有今天的从容。比如,张扬个性已经成了当下青年的一面旗帜,但是,它曾经突破了怎样的文化束缚、在稳固内向的民族心态链条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引发了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与观念更新!我早期的纪实文学《OK中国》或许能给读者一个形象化的诠释。二是我的纪实基本上同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批作品直面的许多社会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前不久,富士康发生了震惊国人的“十二跳”,引发这一系列悲剧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原因是什么?迄今为止,我还很少看到以青年自杀为主题的作品比我文集中的《昨夜星辰·当代大学生自杀档案》更为深邃与雄辩。这部7万多字的纪实不仅呈现了不同类型的青年自杀个案,并对如何建立社会救助机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可惜,这些建议甚至不如掉进深潭里的一枚石子,因为它连一个涟漪也没有激起!事实上,时下的社会,因为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价值体系的崩解和迅猛的社会转型,已经引发普遍的心理焦虑。一个社会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向有自杀倾向的人施以必要的心理救援,将是一个重要的文明标尺。
  中国青年报:公众在你的纪实作品中看见了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价值观、情感观、金钱观、文化观的10年流变。但是你的思考会不会有一种在网络时代的隔膜感和过时感?
  杜卫东:我已经不写纪实了,但这并不妨碍继续关注世事的渐进与演变。我以为当下的中国最需要一种道德精神的重建。因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精神沦陷与信仰缺失。其实,人类有一种共通的、永恒的情感,它超越了地域、阶级、宗教和意识形态,那就是同情、悲悯、慈爱、善良、宽容、廉洁、真实、美好。而这些终极的价值标准的传递与彰显,恰恰是文化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使命,也是一个有道义感的作家的理想与追求。网络时代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沟通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但是改变不了我们所面临的人生基本问题与精神困惑。因此,这些思考不但无所谓过时,而且更加重要和必要。
  中国青年报:你刀刀见血的杂文所呈现的社会参与意识,源于什么道德理念?
  杜卫东:我写的最好的杂文你没有提:《创立用词学刍议》、《门第、血统与成才》、《金宗河辞职有感》、《假如他不是市委书记》、《“无冕之王”的醋兴》、《摆不平》、《“武大郎开店”之我见》等。我以为这些写于30年前的杂文今天读来仍酣畅淋漓,绝无过时之感,说明作品所抨击的社会时弊仍未消除,仍需以笔为旗。
  杂文可以洞见人心:我是一个口无遮拦、嫉恶如仇的人。我深深地热爱生养我的这片土地,爱之深则痛之切。凡见到有损民主、法制与公正的社会时弊,便如块垒在胸。针砭时弊,是为了激浊扬清。对落后文化的揭示与批判,是为了先进文化建构、文明程度提升。
  中国青年报:你的文集180万字,涵盖杂文、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评论等多种体裁,“叙事凝重而蕴含诗性,语言灵动而饱含深意”,承载了一个时代的风云万里。但你任《小说选刊》主编之后,这些文学功力和社会学识是否也跟着角色转化?请简要概括你任《小说选刊》主编后的文学主张。
  杜卫东:我出任《小说选刊》主编时,一些人认定我根本不懂小说。所谓懂不懂,就是有无能力判断一篇小说的优劣。我记得一位听众曾问一位音乐大师: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这位大师只回答了两个字:好听。其实,改动一个字,这个判断同样适用于小说:好看。没有必要硬把小说说得那么玄虚高妙,如同非要把“饼干”叫成“曲奇”。05、06年《小说选刊》的第一期曾刊发过两篇我答中国作家网的记者问,系统阐释了《小说选刊》的文学主张,让我简单概括,六个字足矣:有益、好看、感人。在履行《小说选刊》主编职责时,我也力践于行:对那种背对现实、面向自我、一味玩弄技巧、忽视作品精神向度的作品,坚决排斥不选;对具有现实观照与人文情怀的小说佳作,则不吝版面。同时还以一种多元的眼光观照文化,关注艺术上有坚守、有独创性,内容丰赡,主旨宏远的作品。所幸的是,我任《小说选刊》主编实行改版以后,《小说选刊》结束了印数连年下滑的局面,实际发行量已经接近复刊以来的历史最高点。这说明所坚持和弘扬的主张是正确和有价值的。
2010-7-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3:57 , Processed in 0.0601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