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名的自供及其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 14: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笔名的自供及其他(


  《我的笔名》,董宁文编,岳麓书社2007年1月第一版,35.00元

薛冰
  笔名,据说是上个世纪的舶来品,但也有人说是古已有之。不过这种追根溯源,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感兴趣。记得我未入文场之前,对于笔名,最关心的只有两点,一是某笔名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一张真实的面孔,二是此公为什么取了个这样的笔名。偶有所得,便可作为沾沾自喜的谈资。后来自己也用起了笔名,并且被人追究其背后是否别有隐情,才意识到,我对笔名的两种关心,似乎都有窥探隐私之嫌。
  平心而论,这种窥探也是人情之常。那些使用笔名的作者,也未必就不愿意被人探本究源地发现出本来面目。姜德明先生就说到,笔名的使用者“不想让人知道作者是谁,但,于心不甘,又用名字的谐音来代替,说到底还是曲折迂回地想让人知道自己”。当然这是从常理揣想。至于非常时期,要追查出某篇文章的真实作者以治罪,要根究出某个笔名背后的隐义以上纲,那就不在此例了。像罗飞先生被捕入狱,交待“罪行”之外,还得交代笔名,因为“把自己隐蔽在‘笔名’后面,这是为什么?估摸在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不过,就是正常年景,谈论笔名故事也不无风险。据说某位老诗人的笔名,被妄测出自于一段风流韵事,结果弄到拍案而起,险些对簿公堂,终于大家无趣。
  现在,岳麓书社出版了一本《我的笔名》,收入了百余位当代作家、学者、艺术家关于笔名的自供状,何名属于何人,何人属何身份,该笔名源出何典,用于何处,终于何时,一一交待得清清楚楚,作者从90高龄的老人,到二三十岁的青年,故而可谓20世纪中国文化圈里的一部笔名新典。因为源出自述,读者尽可以放心引为谈资,决无失口之虞。
  不过,一篇篇地读下去,却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就是这半个多世纪中,笔名的使用,好像多半并非为了有趣,而实在是出于无奈。如杨苡先生所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作之余,想在自己的‘自留地’上耕耘一番,过一下写作之瘾,那当然得有个笔名,以免周围嘁嘁喳喳,打小报告,被扣上一顶‘不务正业’的帽子”;如蓝英年先生所说,1958年投稿,担心“同事们知道了一定汇报,领导知道了一定批判”,所以用了笔名;如钟叔河先生所说,到了80年代,还有好心的同志给他打招呼:“自己的名字还是不用为好。”诚如陈四益先生所说:“为什么不露真名?各有难言之隐。”
  笔名中更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李君维先生在1952年曾以唐优为笔名,他解释道:“唐优就是唐代的优伶。笔名好像是优伶的面具,优伶戴上各色各样的面具,在舞台上扮演各色各样的角色,表演悲欢离合、沉浮起伏的故事,却把自己隐藏在面具背后。优伶的一架一式、一声一腔自有其独特之处,细心的戏迷终究能识别面具背后的演员是谁。隐藏自己往往是一种自欺欺人。”作家而自比于优伶,明知是自欺欺人而不得不为,当时李先生的心境由此可以揣知。诚如姜德明先生所说:“笔名事小,却逃不脱所处的历史环境,不论你自己是否意识到了,多多少少地也折射出个人的一点心思,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如此说来,这本《我的笔名》也就可以当作20世纪后半叶的文化小史来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9:16 , Processed in 0.59450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